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38.96KB ,
资源ID:1605144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0514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模拟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模拟试题.docx

1、秋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模拟试题期中测试模拟卷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到1838年,鸦片造成了白银大量外流、生产下降、官场腐败等问题。为此,清政府()A决心严禁鸦片贸易 B驱逐全部外商出境C放任鸦片自由贸易 D鼓励国人种植鸦片2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A关天培战死炮台 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难黄海 D义和团火烧教堂3“贼做官,官做贼,清廷一片黑漆漆。骨包皮,皮包骨,金田快有新君出。”这首歌谣描绘了()A三元里抗英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4时局图生动形象

2、地揭露了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瓜分狂潮。这是什么条约签订后的情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中说:“中国近代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从孙中山开始的。孙中山革命活动的开始标志着一种新的社会力量登上了中国政治舞台。”下列革命活动孙中山参与的有()成立同盟会担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兴中会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 B C D6为了复辟帝制,袁世凯接受了哪个国家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A美国 B法国 C日本 D英国7毛泽东在延安时回忆说:“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胡适在新文化运动中的代

3、表作是()A文学改良刍议 B阿Q正传 C海国图志 D文学革命论81919年,北京一群青年学生举行示威游行,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我们把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精神称为()A五四精神 B长征精神 C红岩精神 D井冈山精神9李大钊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中指出:1917年的俄国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之上的革命。李大钊能得出这样的认识主要是()A最早举起资本主义大旗 B受马克思主义的影响C受到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D站在中国共产党的立场10从义和团运动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中得出的相同教训是()A盲目排外只能招致外国侵略加剧 B单靠一个阶级的力量不能取得革命胜利C城市

4、中心论道路行不通 D空想社会主义不适应中国国情二、组合列举(本大题共3小题,每空1分,共10分)11由下列名言判断出与之相关的人物。(1)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戊戌变法)()。(2)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虎门销烟)()。(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黄海海战)()。12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中国近代各阶层人士进行了救亡图存的探索。(1)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初步建成了南洋、_和福建三支海军。(2)1895年,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在京的举人发起“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3)新青年和_是新文化运动的两大阵地。13五四运动后,新民主主义革命风起云涌。(1)在五四运

5、动中,中国_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成为五四运动的主力。(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_的爱国运动。(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1921年_的召开。(4)中共二大提出了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_,推翻帝国主义,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三、辨析改错(8分)14法律文件、报纸杂志等往往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了资政新篇,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改正:_。(2)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主要报刊是上海的时务报和北京的国闻报。()改正:_。(3)1914年,袁世凯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责任

6、内阁制为总统制。()改正:_。(4)1919年,新青年刊载了李大钊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改正:_。四、材料解析(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英国历史学家马士在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中写道:“当中国人实行一种激烈的禁烟运动而使危机加剧的时候,战争果然就来到了,可是它并不是为了维持鸦片贸易而进行的斗争,它不过是一个持续了20年,并且要决定西方和东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斗争的开端。”材料二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录中写道:“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然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马关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材料

7、三 1900年,西方列强悍然发动了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1901年初,掌握清政府实权的慈禧太后借光绪帝之名下诏,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1)依据材料一指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的“东方小国”是指哪一国家?(2分)(3)材料三中“共同侵略中国的战争”是指什么战争?慈禧太后的言论说明了什么问题?(3分)(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回答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严重影响。(3分)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材料

8、二在巴黎和会上,顾维钧就山东问题作了一次精彩发言。从历史、经济、文化各方面雄辩地说明了山东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阐述了中国对山东的主权,批驳了日本的无理要求,指出“中国的孔子有如西方的耶稣,中国不能失去山东,正如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发言在代表们的掌声中结束。材料三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出现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到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促使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材料四(1)材料一中“新世纪的曙光”是指什么思想?这一思想是由谁介绍到中国的?后来成为哪一党派的指导思想?(3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代表提出了什么外交要求。遭到拒绝后,中国国内爆发了什么运动?

9、发生于哪一年?(3分)(3)材料四的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什么事件?材料三和材料四有什么关系?(4分)五、活动与探究(12分)17中国梦是中国人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之梦。近代以来,一辈辈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探究问题。【中体西用】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1)材料一反映了李鸿章的哪一主张?(2分)【立宪之梦】材料二 梁启超认为,“我国四千年之大梦唤醒,实自甲午战败割台湾、偿二百兆始”。有人认为戊戌变法在政治上是具有君主立宪的目标和理想,在经济上呢,它要推动民

10、族工商业的发展。(2)材料二中,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希望通过改革在中国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国家,但最终失败了。这说明了什么?(2分)【共和之路】材料三 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3)结合材料三回答,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哪一年建立了共和体制的“民国”?其胜利果实被谁窃取?(4分)【思想风暴】(4)辛亥革命失败后,一些先进中国人认为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于是掀起了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提出了哪两大口号?(2分)【规律揭示】(5)从洋务运动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对救国道路的探索历程,体现了一种怎样的规律?(2分)答案1A2B3B4C

11、5D6C7A8A9B10B11(1)谭嗣同(2)林则徐(3)邓世昌12(1)北洋(2)公车上书(4)北京大学13(1)工人(2)封建主义(3)中共一大(4)军阀14(1)资政新篇改为天朝田亩制度(2)“北京”改为“天津”(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改为中华民国约法(4)15(1)决定东方和西方之间应有的国际和商务关系。(2)日本。(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4)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危机日趋严重。16(1)马克思主义。李大钊。中国共产党。(2)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当要求。五四运动。1919年。(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17(1)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或引进西方军事技术)。(2)说明了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3)1912年。袁世凯。(4)民主与科学。(5)由学习技术(或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文化(或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层层深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