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22.53KB ,
资源ID:1605768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0576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docx

1、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doc触电事故专项应急预案 二一四年四月1事故类型和危害因素分析1.1事故类型从人与电的接触方式来考虑,触电可以分为:(1)直接接触触电是指人员直接接触了带电体而造成的触电。这种类型的触电,触电者受到的电击电压为系统的工作电压,其危险性较大。(2)间接接触触电是由于电气设备(包括各种用电设备)内部的绝缘故障,而造成其外露可导电部分(金属外壳)可能带有危险电压(在设备正常情况下,其外露可导电部分是不会带有电压的),当人员误接触到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时,便可能发生触电。从人触电的表现形式考虑,触电事故可以分为:(1)单线触电:当人体直接碰触带电设备其中的一线时,电流通过人体流入

2、大地,这种触电现象称为单线触电。对于高压带电体,人体虽未直接接触,但由于超过了安全距离,高电压对人体放电,造成单相接地而引起的触电,也属于单线触电。低压电网通常采用变压器低压侧中性点直接接地和中性点不直接接地(通过保护间隙接地)的接线方式。(2)双线触电:人体同时接触带电设备或线路中的两相导体,或在高压系统中,人体同时接近不同相的两相带电导体,而发生电弧放电,电流从一相导体通过人体流入另一相导体,构成一个闭合电路,这种触电方式称为双线触电。发生双线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等于线电压,这种触电是最危险的。(3)跨步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体向大地流散,在地面上形成电位

3、分布时,若人在接地短路点周围行走,其两脚之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由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 跨步电压的大小受接地电流大小、鞋和地面特征、两脚之间的跨距、两脚的方位以及离接地点的远近等很多因素的影响。人的跨距一般按0.8m考虑。由于跨步电压受很多因素的影响以及由于地面电位分布的复杂性,几个人在同一地带(如同一棵大树下或同一故障接地点附近)遭到跨步电压电击时,完全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后果。1.2危害因素分析(1)触电后轻者惊吓、心悸、面色苍白、头晕、乏力。重者立即出现昏迷、强直性肌肉收缩、休克、心律失常、心跳及呼吸微弱呈假死状态或心脏骤停、呼吸停止、出现紫绀。(2)电击部位皮肤

4、的电灼伤、焦化或碳化,并有组织坏死。如从高处跌下,可伴有脑震荡,头、胸、腹处伤或四肢骨折。(3)并发症有失明或耳聋、精神失常、肢体瘫痪、外伤或骨折、局部续发感染。2组织机构及职责(见综合应急预案)3预防与预警(见综合应急预案)4信息报告程序(见综合应急预案)5应急处置5.1响应分级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的规定,结合中建股份总公司有关规定,将坍塌事故响应分为局级、公司或经理部级、项目级响应,具体划分见综合应急预案第2.1节。5.2响应程序(1)若发生较大及以上事故,局总指挥和副总指挥及局安全生产管理部人员将立即赶赴现场,协助公司应急小组开展工作(公司人员中,至少

5、生产副总经理和安全总监必须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2)若发生一般事故,局安全生产管理部人员将立即奔赴现场,协助公司应急小组开展工作(公司人员中,至少生产副总经理和安全总监必须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发生事故的项目经理部组织事故调查和处理。5.3处置措施5.3.1触电事故的预防措施(1)在项目施工中必须针对工程特点编制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质量、安全技术措施,经甲方及监理单位审批后实施。(2)临时用电工程,必须单独编制专项的施工方案,编制安全技术措施,防止土火灾、触电事故发生,尤其是制定安全用电、电器防火和雨季临时用电安全措施。技术措施1)施工现场供电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保护

6、零线应与工作零线分开单独使用,杜绝混用。PE线在总配电箱处做一组重复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10。PE线不能加设开关及熔断器,所有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与PE线做可靠电气连接,不能一部分接零,一部分接地。2)施工现场的配电箱和开关箱应配置两级漏电保护,并选用电流动作型,漏电动作电流不大于30mA,额定漏电动作时间应不大于0.1S。潮湿及手持工具末级漏电动作电流应不大于是15mA。3)配电箱实行一机一闸,并应有过载、短路、及断路保护功能。4)配电箱内设备必须完好无损,安装牢固,导线接头包扎严密,绝缘良好,电源线进箱处做固定。箱内分路应标注明确。箱门内侧应标有单线系统,箱门应配锁,并由专人负责。配电箱

7、周围不能有杂物。5)地下室及潮湿场所应采用安全电压36V或24V照明。碘钨灯用铁架的应做好保护接零,所有220V灯具都应使用单极漏电保护开关。6)电动建筑机械和手持电动工具使用需符合JCJ46-88第八章的有关要求。7)对分类用电人员进行安全基本知识培训,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8)电气设备,配电系统要定期检查,做好记录。线路检修时,实行工作票制,由专业电工检修设专人统一组织,统一指挥。组织措施1)建立安全检查制度。包括内容:接地电阻、电气设备绝缘、漏电保护器动作灵敏度等,用电设备是否安全可行并做好检测记录。2)建立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审批验收制度。3)建立技术交底,履行交底人与交被交底人

8、的签字手续,写明交底日期。4)建立维修制度,做好维修工作日志,内容应详细,记载时间 ,并有维修人员及验收人员签字。5)建立拆除制度不用的闸箱设备随时拆除。6)建立安全用电责任制,落实到人。7)持证上岗,禁止非电工无证上岗。8)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电气工作人员的技术职责。雨季临时用电措施。1)雨季时要对用电设备增加巡视次数。2)下雨时要将配电箱箱门关好,防止进水。3)下雨时严禁电焊、电渣压力焊等作业。4)雨后要对所有用电设备进行绝缘摇测合格后方可使用。5.3.2触电事故的应急处置程序1、目击者发现人员触电后(1)能迅速切断电源的,要立即切断电源,然后把触电者移到安全地段,进行紧急救护。在这这个过程

9、中,目击者要大声呼救,发出触电事故警报,由听到者上报告,进而启动应急预案。(2)不能迅速切断电源的,要立即向调度人员汇报事故地点,调度人员根据现场汇报情况,决定停电范围,下达停电指令,并向应急救援指挥小组报告。目击者采取绝缘保护措施尽量使触电者尽早脱离电源。2、应急小组接到警报后,立即组织有关部门的人员及车辆赶赴现场。(1)若触电者已经脱离电源,根据触电受伤程度,决定采取合适的救治方法。(2)若没有脱离电源,立即组织电力小组采取合适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3)同时用电话等快捷方式向当地的120抢救中心求救。并派人等候在交叉路口处,指引救护车迅速赶到事故现场,争取医务人员接替救治。(4)在医务人

10、员未接替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对触电者进行不间断的救护,直到医生赶到或者触电者苏醒。3、伤员抢救小组负责将伤员送往医院,送往医院途中,要不间断的抢救伤员。4、电工在现场做好现场保护、警戒以及电力故障排除。5、伤员伤情得到控制,现场危险消除后,应急程序结束。5.3.3触电事故的现场应急处置措施首先要使触电者脱离电源,然后将触电者送往安全地点。脱离电源的方法是:1、高压触电脱离方法:(1)拉闸停电对于高压触电应立即拉闸停电救人。在高压配电室内触电,应马上拉开断路器;高压配电室外触电,则应立即通知配电室值班人员紧急停电,值班人员停电后,立即向上级报告。(2)短路法当无法通知拉闸断电时,可以采用抛掷金属导

11、体的方法,使线路短路迫使保护装置动作而断开电源。高空抛掷要注意防火,抛掷点尽量远离触电者。2、低压触电脱离方法:(1)拉闸断电触电时临近地点有电源开关或插头的,可立即拉开开关或拔下插头,断开电源。但应注意,拉线开关、平开关等只能控制一根线,有可能只切断了零线,而不能断开电源。(2)切断电源线如果触电地点附近没有或一时找不到电源开关或插头,则可用电工绝缘钳或干燥木柄铁锹,斧子等切断电线,断开电源。断线时要做到一相一相切断,在切断护套线时应防止短路弧光伤人。(3)用绝缘物品脱离电源当电线或带电体搭落在触电者身上或被压在身下时,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板、木棍等绝缘物品作为救助工具,挑开电线或

12、拉开触电者,使之脱离电源。3、脱离跨步电压的方法:遇到跨步电压触电时,可按上面的方法断开电源,或者救护人穿绝缘靴或单脚着地跑到触电者身旁,紧靠触电者头部或脚部,把他拖成躺在等电位地面上(即身体躺成与触电半径垂直位置)即可就地静养或抢救。2、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立即就近移至干燥通风场所,根据病情迅速进行现场救治,同时应通知医务人员到现场,并做好送往医院的准备工作。3、判断触电者是否假死:(1)“看”是观察触电者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2)“听”是用耳贴近触电者的口鼻处,听他有无呼气声音;(3)“试”是用手或小纸条试测口鼻有无呼吸的气流,再用两手指轻压一侧(左或右)喉结旁凹陷处的颈动脉有无搏动

13、感觉。4、若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均为停止时,应立即将触电者平躺位安置休息,以减轻心脏负担,并严密观察呼吸和心跳的变化;5、若触电者心跳停止时,呼吸尚存,应对触电者做胸外按压(人工循环)。6、若触电者呼吸停止时,心脏尚存,应对触电者做口对口(鼻)人工呼吸。7、若触电者呼吸、心跳均停止,应立即按心脏复苏法进行抢救。所谓心脏复苏法就是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挤压。(1)畅通气道操作要领清除口中异物 使触电者仰面躺在平硬的地方,迅速解开其领扣、围巾、紧身衣和裤带。如发现触电者口内有食物、假牙、血块等异物,可将其身体及头部同时侧转,迅速用一个手指或两个手指交叉从口角处插入,从中取出

14、异物,操作中要注意防止将异物推到咽喉深处。 采用仰头抬颌法(见图922)通畅气道 操作时,救护人用一只手放在触电者前额,另一只手的手指将其颏颌骨向上抬起,两手协同将头部推向后仰,舌根自然随之抬起、气道即可畅通。气道是否畅通见图923所示。为使触电者头部后仰,可于其颈部下方垫适量厚度的物品,但严禁用枕头或其他物品垫在触电者头下,因为头部抬高前倾会阻塞气道,还会使施行胸外按压时流向脑部的血量减小,甚至完全消失。(2)人工呼吸操作要领救护人在完成气道通畅的操作后,应立即对触电者施行口对口或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鼻人工呼吸用于触电者嘴巴紧闭的情况。人工呼吸的操作要领如下:先大口吹气刺激起搏救护人蹲跪在触

15、电者的左侧或右侧;用放在触电者额上的手的手指捏住其鼻翼,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托住其下巴;救护人深吸气后,与触电者口对口紧合,在不漏气的情况下,先连续大口吹气两次,每次115s;然后用手指试测触电者颈动脉是否有搏动,如仍无搏动,可判断心跳确已停止,在施行人工呼吸的同时应进行胸外按压。正常口对口人工呼吸 大口吹气两次试测颈动脉搏动后,立即转入正常的口对口人工呼吸阶段。正常的吹气频率是每分钟约12次。正常的口对口人工呼吸操作姿势如上述。但吹气量不需过大,以免引起胃膨胀,如触电者是儿童,吹气量宜小些,以免肺泡破裂。救护人换气时,应将触电者的鼻或口放松,让他借自己胸部的弹性自动吐气。吹气和放松时要注

16、意触电者胸部有无起伏的呼吸动作。吹气时如有较大的阻力,可能是头部后仰不够,应及时纠正,使气道保持畅通。触电者如牙关紧闭,可改行口对鼻人工呼吸。吹气时要将触电者嘴唇紧闭,防止漏气。(3)胸外挤压法胸外按压是借助人力使触电者恢复心脏跳动的急救方法。其有效性在于选择正确的按压位置和采取正确的按压姿势。(1)确定正确的按压位置的步骤:右手的食指和中指沿触电者的右侧肋弓下缘向上,找到肋骨和胸骨接合处的中点。右手两手指并齐,中指放在切迹中点(剑突底部),食指平放在胸骨下部,另一只手的掌根紧挨食指上缘置于胸骨上,掌根处即为正确按压位置。(2)正确的按压姿势使触电者仰面躺在乎硬的地方并解开其衣服,仰卧姿势与口

17、对口(鼻)人工呼吸法相同。救护人立或跪在触电者一侧肩旁,两肩位于触电者胸骨正上方,两臂伸直,肘关节固定不屈,两手掌相叠,手指翘起,不接触触电者胸壁。以髋关节为支点,利用上身的重力,垂直将正常成人胸骨压陷35cm(儿童和瘦弱者酌减)。压至要求程度后,立即全部放松,但救护人的掌根不得离开触电者的胸壁。接压姿势与用力方法见图926。按压有效的标志是在按压过程中可以触到颈动脉搏动。(3)恰当的按压频率胸外按压要以均匀速度进行。操作频率以每分钟80次为宜,每次包括按压和放松一个循环,按压和放松的时间相等。当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时,操作的节奏为:单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

18、2),反复进行;双人救护时,每按压1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15:1),反复进行。8、抢救过程中伤员的移动与转院(1)心肺复苏应在现场就地坚持进行,不要为方便而随意移动伤员,如确实需要移动时,抢救中断时间不应超过30秒。(2)移动伤员或将伤员送往医院时,应使伤员平躺在担架上,并在其背部垫以平硬阔木板。移动或送医院过程中应继续抢救,心跳呼吸停止者要继续心肺复苏法抢救。(3)应创造条件,用塑料袋装入砸碎了的冰屑做成帽状包绕在伤员头部,露出眼睛,使脑部温度降低,争取心脑完全复苏。9、伤员好转后的处理(1)如伤员的心跳和呼吸经抢救后均已恢复,可暂停心肺复苏法操作,但心跳呼吸恢复的早期有可能再次骤停,应

19、严密监护,不能麻痹,要随时准备再次抢救。(2)初期恢复后,伤员可能神志不清或精神恍惚、躁动,应设法使伤员安静。(3)现场抢救用药:现场触电抢救,对采用肾上腺素等药物治疗应持慎重态度。如没有必要的诊断设备和条件及足够的把握,不得乱用。在医院内抢救触电者时,由医务人员经医疗仪器设备诊断后,根据诊断结果再决定是否采用。6应急物资与装备保障现场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器材清单序号范 围设 备 设 施、器 材所在单位1电工绝缘工具绝缘钳、绝缘棒等常用电工工具。现场仓库2地下救治设备设施强光照明、防护装备、通风机、现场自备3消防设备设施、器材输水装置软管、喷头、抽水泵、现场自备4个人防护设备氧气呼吸器、防毒面具

20、、防护服、救生衣应急救援队伍自备5医疗支持设备救护车、担架、夹板、氧气、急救箱应急救援队伍自备6通信联络设备对讲机、移动电话、电话、传真机、电报等现场自备其他应急救援设备设施向社会救援机构求助。7 培训与演练7.1 宣传与培训应急指挥办公室会同公司人力资源部、党群工作部、工会,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对各级管理人员、各在建项目周边公众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应急常识。人力资源部、安全生产管理部应制定对各专业应急人员、项目人员的年度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7.2 演练7.2.1 演练频次应急指挥部应每年组织一次公司级专项应急预案演练。7.2.2 演练要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应做好演练方案的策划,演练结束后做好总结,内容包括:(1)参加演练的单位、部门、人员和演练的地点;(2)起止时间;(3)演练的项目和内容;(4)演练过程中的环境条件;(5)演练动用设备、物资;(6)演练效果;(7)持续改进的建议;(8)演练过程记录的文字、影像资料等。8 附则8.1 应急指挥部应每三年组织一次应急预案的修订。出现法定原因时,应及时对本预案进行调整。8.2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部制定,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8.3 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