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70.04KB ,
资源ID:1608295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08295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docx

1、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旅游专业建设方案(DOC)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旅游管理特色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的社会需求分析与定位(一)背景分析随着对外开放程度和国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的出入境和国内旅行人数呈直线上升趋势,中国已经成为备受世界瞩目的旅行大国。随着市场影响力的扩大,旅游业产业规模将会急剧增大,得到更为长足的发展。我县地处皖南山区,与著名旅游圣地黄山一脉相连,是安徽省“两山一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祥云、碧云、马家溪,马岭、鹊岭、仙人谷重峦叠翠,山水相间;江村、朱旺、肇修堂;文庙、文昌、锁翠桥文化古迹,源远流长。吕辉、大梁、谭梓生,仕川、洋川、红色地英烈辈出,缅怀激励;大饼、青

2、蔗、真香茶,灵芝、葛根、小花生土特生态,美味悠闲。多元多彩,丰富独特的旅游资源历来受到各级政府各界人士的关注重视,当前在政府的领导下,更是大力开发创新旅游资源,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江村古建筑群、吕碧城故居、肇修堂、朱旺古村落、旌德文庙等历史文化古迹的文化之旅;以旌歙古道、祥云、马家溪、仙人谷、兴隆梅园等优美的自然生态的生态之旅;以仕川农民暴动旧址、梅大梁故居、谭梓生故居、吕辉烈士牺牲地等红色旅游资源的红色之旅;以江村、玉屏村、朱旺村、路西村、建强村等秀美村庄的美好乡村之旅;以灵芝生产加工基地、灵芝产业园、自驾车营地、中药材生产基地等康体养生资源的养生之旅。五条特色旅游线路以及现代生态农业观光、

3、农家乐、渔家乐景点初步形成。以高铁新区为主的旅游板块正迅速推进。“中国灵芝之乡”“中国宣砚之乡”“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省创建文明县城工作先进县”等金质名片已闪亮呈现,一个实质性的“养生天堂”正清晰眼前。随着颜值最高的京福高铁的全线开通,旌德已成为距旅游胜地黄山最近的站点,同时扬绩高速鸿门互通立交项目建设以及芜黄高速公路谋划建设,旌德正进入高速时代,旅游产业将迎来历史性机遇。本着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的原则,我校开办旅游管理特色专业,既是本质所在又是时代召唤。(二) 专业定位:旅游管理专业立足本地,为旅行社、旅游景区及相关旅游企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扎

4、实的业务能力,掌握旅行社前台销售、导游技能、计调技能、外联技能以及旅游景区和旅游餐饮客房等相关业务岗位技能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二、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及原则(一)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安徽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指导,认真执行我校专业发展规划,结合旅游服务业发展现状,坚持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的特色办学理念,搞好旅游管理专业建设。(二)专业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坚持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相结合尽可能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给其以更多的选择机会。学生培养

5、方案进一步体现个性化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的设计,在核心课程建设方面做深做透,凸显专业特色。三、专业建设可行性分析1、我校有设置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良好基础。旌德县职教中心目前所开设的6 个专业都是既实用又具有时代性就业特点的专业,无论在教学上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自己的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办学思想是我校开设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基础。我校从 2006 年开设文秘专业,2011年开始学前教育专业,经过几年的专业建设,积累了丰富的职业教育教学经验,形成了具有中职教育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校生职业技能突出,毕业生符合市场需求,近三年就业率均在97以上,就业对口率在 95以上,且就业质量较高。

6、 因此,该专业的重点建设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并能形成辐射带动效应。2、学校现有教职工79人,专职教师76 人,“双师型”教师38人。旅游服务类的骨干教师(含兼职)6人,基本能满足学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开设的根本需要。今后,在县教体局的大力支持下,师资队伍建设也在根据专业的发展需要逐步的引进。同时为了保证专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定期选派部分教师到有关高等校校参加相应的专业知识培训和进修,保证日常教学和今后开办培训的质量;选派部分教师与合作单位开展交流与合作,同时探索教育信息化建设模式,参与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系统研发工作,开拓教师的学科视野,保持专业敏感度,提高专业水平。3、我校现有的软硬件教学

7、设施和办学条件比较充分。一是相关学科专业的图书资料、 实验实训设备可以综合利用,基本能够满足该专业的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的需要,二是学校建有多媒体教室和图文信息中心,为该专业师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参考书目和教学手段。计算机房、语音室、形体房、图书馆等均可满足该专业的学生使用。三是学校目前已建有模拟前厅、客房和中西餐厅,还将兴建酒吧、茶艺等实训室以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学习的需要。在加大投入建设实验实习条件的同时,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目前已与多家企业及宾馆饭店签订协议,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我校将从师资队伍、实践教学基地、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教学管理、学生管理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该专业的

8、建设,努力提高该专业的办学水平,基于当前的社会状况及就业形势,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四、专业建设目标(一) 总体目标根据专业定位,以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民族风情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课程改革,加强双素质双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形成与民族风情文化高度融合,与绿色生态充分结合,形成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专业。(二)具体目标1.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结合社会人才需求和就业岗位要求,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为知名旅游企业进行订单培养。2. 课程体系与教材建设建成具有工学结合特色的课程体系,完成整个专业课程标准的编写和校本教材

9、编写,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同时抓好精品课程建设和网络教学资源建设,提高教学质量。3.“双师”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大教师引进、培养和聘用力度,使专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1:1。同时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努力培养市级学科带头人,并使“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80%以上,形成素质高、教科研业务能力强、具有良好合作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专兼结合“双师型”教学团队。4. 实践基地建设 依托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建设项目,加大专业投入,建成旅游虚拟仿真系统。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企业联系,建立满足教学需求、合作紧密、实习教学效果良好的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推进以实践教学管理机制创新、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实践基地产学研作用发挥等为内容

10、的实践基地内涵建设,使人才培养质量能符合企业岗位需求。5. 社会服务能力建设依企业服务平台,建立旅游业人才服务中心,建立为旅游专业学生、旅游从业人员再就业和旅游业人才流动服务的平台。同时积极参与企业员工素质提升工程,参与职业资格证考前辅导、参与中职旅游专业建设研究与指导、参与签约校外基地企业的管理与服务,使专业能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五、重点建设内容(一) 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依据本地及周边地区旅游业人才需求及岗位职业资格标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建立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为教学模式、 “模块化”为特征的课程体系,以“四双(校企双授课、双指导、双监控、双评估)”为手段的人才培养模式经

11、过调研分析和企业专家的开发,旅游管理专业构建以思想、人文素质与职业素质、旅游企业服务技能、旅游企业管理技能为主要内容的3个教学模块。依托建立的校外基地,通过认识实习、校内实训、下旅游企业(旅行社、景区、酒店宾馆等)综合实习、顶岗实习,加强实践教学,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根据企业人才需求,与旅游企业合作,与企业共同制订教学计划,根据企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加强与省旅游学校沟通联系,学习借鉴,不断提高完善。(二)课程体系与课程建设1. 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和职业标准,开发课程体系结合地区旅游对人才的需求及职业资格标准,组织旅游企业相关岗位管理人员进行共同研究分析,明确培养岗位、工

12、作任务、任务领域及能力需求,再根据能力要求进行归类,形成适宜于“工学交替、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 旅游管理专业工学交替课程体系建构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目标岗位群学生旅游企业服务工作人员旅游企业基层管理者目标岗位学生,准员工导游旅行社酒店熟练服务员旅行社、景区管理人员酒店基层管理人员课程体系专业课程旅游概论服务礼仪旅游政策与法规普通话英语管理学原理形体训练导游基础知识旅行社业务(导游、计调、销售外联)旅游英语前厅管理客房服务管理餐饮管理旅游英语信息系统管理旅行社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景区管理营销与策划旅游企业财务管理酒店管理实务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与策划旅游企业财务管理职业基础课 中国旅游地理

13、、旅游美学、旅游心理学、食品营养与卫生、紧急救助、订单课程公共课英语、计算机基础、体育与健康、应用文写作、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2. 依据岗位能力需求,加大核心课程建设在做好课程标准开发的同时,依据岗位需求,重点将导游业务、计调业务、销售外联业务、旅游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5门课程建成 “基于工作过程、任务驱动”的优质核心课程,制定课程标准,完成课程设计,创设学习情境,完善网络资源。从而带专业其它课程建设,推进专业课程改革与建设。3. 以核心课程为主体,加大教材建设按照项目导向、注重实践技能的原则,编写校本教材。(三)加强教学团队建设1.全面提升专职教师整体水平通过每年组织教师到校内外实

14、训基地进行挂职锻炼、参加短期培训等措施,使专业“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不低于90%;同时鼓励专业教师积极申报主持或参与各级教科研项目(课题);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结对,一方面有利于积极开展专业合作,另一方面有利于进一步优化旅游管理专业兼职教师队伍;专业教师每年结合课程教学项目,带领一批专业学生在企业(基地)进行顶岗实习。二是根据学校总体部署实施专业带头人和名师培养工程;三是实施青年教师的“培育工程”,使青年教师能成为专业骨干。2.切实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专业教师结构在现有专任教师的基础上,以加强“双师”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和

15、年龄结构,实行内部人才多渠道培养与外部引进高层次人才相结合,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专兼职教学团队。在专业带头人的带领下,进一步提高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完善学术梯队。(四) 实训基地建设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建立旅游仿真实训基地校内建立旅游虚拟仿真实训系统,利用多媒体互动式视频教学软件,提供行业认知、职业环境、旅游过程情景仿真体验,通过集声、光、电于一体的半环绕式展示屏多媒体设施实现旅游环境虚拟仿真实训系统,训练学生的导游技能,为学生掌握弘扬旅游文化做出贡献。(2)建设校内旅行社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一家旅行社,通过引进先进的旅行社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真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旅行社建立有外联

16、、计调和财务等部门,为学生、班级开展旅游等提供组团和导游等服务,在服务中提高学生导游业务能力和旅行社管理能力。2.建立适宜专业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进一步与旅行社、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等加强联系,按照互惠互利原则,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以满足专业经常性实习的需求,共同为旅游高技能人才培养而努力。(五)社会服务能力提升1.为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择业提供服务旅游从业人员有年轻化的特殊要求,到一定年龄后就面临第二次择业问题,为此我们要依托企业服务平台和现有的其它专业,建立旅游业人才服务平台,为旅游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和技能鉴定、第二次择业前的培训等做好服务,从而有利于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的合理流动与择业。2.为区

17、域文化游提供培训与咨询服务。依托校内实训基地和已有师资力量,为相关旅行社、景区从业人员提供培训,提高这些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为文化旅游提供咨询服务,提高区域旅游的影响力,实现旅游企业与社会的融合。六、保障措施(一) 成立项目建设领导组和工作组,由学校主要领导和专业建设负责人及全体专业教师组成,明确分工明确职责。项目负责人:洪建平项目组主要成员:童德明 吕慧峰 赵擎云 杨爱萍 梅冬苟(二)发挥专业建设领导组指导作用。每年召开1-2次会议,研究有关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合作、课程改革等方面的重大问题。(三)专款专用,落实到位严格按建设进度使用经费,采用经费专款专用制度,经费的使用管理严格按学校的财务制度。本着实用、节约的原则制定建设项目所需费用计划表,按项目建设进度表使用。七、预期成效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完善,其理论与实践体系可进一步推动旅游职业教育的改革步伐,并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上起到示范作用。2培养具有扎实业务能力、浓厚民族风情文化底蕴和一定涉外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推动旌德特色旅游业发展。3. “双师”专业教学团队、优质核心课程、校内实训基地,将在旅游职业教育专业中起到引领与示范作用。4旌德旅游人才服务平台的建设有力推动旌德旅游企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高,推动旌德旅游业的发展。 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 2015年7月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