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30KB ,
资源ID:1613235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1323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1、甘肃省永昌县第一中学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永昌县第一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期末考试卷高二历史 考试时间:120分钟第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小题,每道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共50分)1.夏启在一次战前的誓辞中说:“用命,赏于祖(神);弗用命,戮于社(神)。”这反映出夏代统治者()A.具有浓厚的神意观念 B.确立了完备的尊宗敬祖的宗法体系C.注重对自然万物的崇拜 D.利用天命论来维护统治2.史记殷本纪载,商汤去世的时候,太子太丁之弟外丙继位,外丙在位三年后,其弟中壬继位。中壬在位四年后,太丁之子太甲继位。这反映出商代()A.王位世袭制受到严重破坏 B.没有

2、形成完备的宗法制度C.王的权力受到很多的制约 D.王位的继承由大臣所左右3.古书记载:“殷(商)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这反映出商朝王权()A.与神权密切结合 B.完全听命于天C.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被神权所左右4.据尚书召诰载,周公曾说:“我不可不监(鉴)于有夏,亦不可不监(鉴)于有殷。”这体现出西周统治者注重()A.继承前代的政治制度 B.创立新的行政体制C.继承前代的治国理念 D.借鉴前代经验教训5.“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礼乐制6.据某历史著作,“西周的官制发生

3、了很大的变化,权力的分配主要根据来进行,担任高级职务的多为王室贵族”。引文中省略的文字应是()A.才能高低 B.血统(缘)远近 C.贡献大小 D.周王好恶7.在夏商周时期,国家政治制度中“立爱惟亲,立敬惟长,始于家邦,终于四海”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下列制度能直接反映这一原则的是()A.礼乐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禅让制8.王国维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封建等级秩序森严 B.中央集权尚未形成C.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D.政治与血缘相结合9.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正式取代了过去的贵族政治。“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

4、点是()A.推行以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完备的地方行政制度10.“上至朝廷,下至乡、亭,构成地主阶级的巨大统治机器。掌管这部机器各个部分的人是流动不定的大小官吏,不是世袭固定的贵族。”上述“统治机器”在全国架构完成始()A.春秋时期 B.战国时期 C.秦朝 D.西汉11.“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这种观点()A.指出了秦统一的重要历史作用B.肯定了秦地方行政制度的作用C.洞察到了秦朝制度的重大缺陷D.是对秦朝行政制度的全盘否定12.汉朝时,汉武帝下令九卿直接向他奏事。与此同时,他还选拔了一批中下层官员,作为自己的高级侍从和助

5、手,帮他出谋划策,发号施令。他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限制相权以保证皇权独尊B.避免中央政权的决策失误C.提高中央政权的行政效率D.逐步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13.魏晋时期,“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从容为高妙,放荡为达士”。这从本质上反映出()A.中央集权的削弱 B.社会风气的败坏C.国家分裂的危害 D.世家大族的衰落14.三省六部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该制度()A.从根本上避免了中央政权决策的失误 B.显示了古代中国政权的民主性C.标志着古代中国国家机构的不断严密 D.是用相权制约皇权的重要尝试15.“宋时的三省是虚位,既不常置,也不预国事,居宰相之位的是同中

6、书门下平章事。”宋代的这种设置()A.使中央机构的运作机制臻于完善 B.化解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进一步强化了专制皇权 D.是导致北宋出现冗官局面的主要因素16.元朝赵天麟说:“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这表明元代设置行省是为了()A.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 B.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C.钳制边疆地区,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17.1377年,明太祖设通政使司作为皇帝的“喉舌之司”,主管章奏出纳和封驳,后又下令凡奏事不得先禀告中书省。明太祖的这些举措意在()A.弥补废除丞相出现的权力空白 B.进一步完善中央政权机构

7、C.提高中央政权机构的行政效率 D.大力加强君主的专制权力18.从汉代至明代,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对相权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从总体上看,这些调整都()A.立足于提高中央机构的行政效率 B.以扩大政权的社会基础为基本出发点C.服从和服务于专制皇权的需要 D.使中央机构的功能越来越健全19.“掌献替可否,奉陈规诲,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上述史料应出自()A.汉史职官志 B.唐史职官志C.宋史职官志 D.明史职官志20.“自从希腊人定居下来他们就仰赖这些小块平原的出产物生存。其中三种成为人类生活的必需品,即谷物、葡萄酒和橄榄油,它们被统称为地中海三作物。”上述材料表明()A.古代希腊人的

8、生存环境良好 B.古代希腊地区的食物来源丰富C.古代希腊人的生活较为艰难 D.古代希腊的海外贸易十分兴盛21.在古代希腊,各个城邦的政治形式各不相同,有的实行君主制,有的实行僭主制,有的实行贵族制。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A.城邦之间没有任何交往 B.各个城邦都是独立自主的C.城邦之间平等往来 D.各个城邦的地理环境不同22.“希腊地形造成了其大部分疆土的四分五裂”,这种地理特征对古希腊政治产生的最大影响是()A.城邦政治构成其社会的基本制度 B.民主政治成为其共同的政治形式C.全体居民都参与城邦的政治事务 D.最先实现了居民政治权利的平等23.克利斯提尼“把所有公民分成十个部族,每个部族都有住

9、在阿提卡区、海边以及雅典的居民。这样,十个部族就囊括了所有人口,反映出阿提卡的全貌”。这一举措直接()A.实现了各个部族权利的平等 B.否定了财产等级制度C.为民主政治确立奠定了基础 D.促进了雅典经济发展24.在古代雅典,梭伦、克利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等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非常关注公民大会的作用,注重提高公民大会的地位。这些做法从根本上说是取决于()A.政治家们的高瞻远瞩 B.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C.公民群体的长期斗争 D.古代希腊的社会传统25.公元前471年,罗马特地为平民设立了平民会议。平民大会的建议即成为平民大会的法律,但仅适用于平民,而不适用于贵族。这一做法()A.进一步限制了贵族的特权

10、B.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罗马法的性质C.有利于缓和罗马社会矛盾 D.使罗马平民的政治地位空前提高26.十二铜表法规定:“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给其戴上足枷、手铐,甚至将其杀死或卖之为奴。”这一规定旨在()A.维护法律尊严 B.促进经济发展C.实现社会和谐 D.保护私有财产27.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为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

11、辩护 D.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28.恩格斯指出,“罗马法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律关系”,是“商品生产者社会第一个世界性法律”。下面哪一项表述符合材料所表达的含义()A.罗马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法典 B.罗马法是罗马帝国统治的有力支柱C.罗马法提倡法律面前公民人人平等 D.罗马法是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基础29.许多历史学家将光荣革命视为17世纪英国国王与议会斗争的终结,其主要依据应是这场革命()A.结束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 B.结束了国王的政治生命C.实现了议会与国王间的和解 D.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30.“吸取革命和复辟两方面的教训,光荣革命后的议会摈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同时也避免了无

12、原则的调和,对王权和议会权力的关系作了重要而适度的调整。”英国的相关调整建立在()A.国王尊重议会的基础之上 B.“法在王上”的基础之上C.国王放弃行政权的基础上 D.君主“统而不治”的基础上31.1832年6月,英国第一次议会选举改革的方案得到国王的批准,其主要内容是调整选区和重新分配各选区议员名额。英国这样做主要是为了()A.顺应工业革命的需要 B.进一步加强议会权力C.增强内阁的政治作用 D.进一步完善代议制度32.1787年夏天,55名代表聚会费城,商讨修改邦联条例。结果他们拒绝修改,而是决定重新设计一部新宪法。代表们这样做,主要是因为邦联条例()A.没有体现启蒙思想家的设想B.无法维

13、护美国的稳定和统一C.没有反映华盛顿等人的要求D.不能从根本上避免封建专制33.史学界认为:“这个新的国家(美国)以史无前例的深度,确立了民众控制、个人自由和形式宽容等原则。”在1787年宪法中,最能体现“民众控制”原则的规定是()A.建立联邦政府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C.实行三权分立 D.总统、议员由选举产生34.汉密尔顿在联邦党人文集中说:“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利就有了双重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材料反映了美国民主政治中的()人民主权原则邦联制原则分

14、权制衡原则民主共和原则A. B. C. D.35.史学界认为,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只是一个战火中诞生的“早产儿”。这主要是因为()A.法国不具备建立共和国的经济条件B.法国不具备建立共和国的思想基础C.法国不具备建立共和国的社会基础D.法国没有制定奠定共和基础的宪法36.历史学家齐世荣认为,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包含的普遍、平等、直接选举和秘密投票制的民主原则在当时是相当进步的”。根据该宪法的规定,由直接选举产生的是()A.国家元首 B.内阁宰相 C.联邦议会议员 D.帝国议会议员37.1878年5月,俾斯麦提交的“反对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草案遭到帝国议会否决。不久,按照俾斯麦的要

15、求,联邦议会解散了帝国议会并重新选举。10月19日,新一届帝国议会以221票对149票通过了该法令。经皇帝批准,21日起法令生效。这件事反映出德意志帝国()A.首相有权力解散帝国议会 B.皇帝只有形式上批准法律的权力C.联邦议会没有任何立法权 D.帝国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38.鸦片战争前,黄爵滋上奏朝廷:“各省州县地丁钱粮征钱为多,及办奏销,以钱为银,前此多有赢余,今则无不赔贴。”上述现象的出现表明()A.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生活成本 B.白银外流导致出现银贵钱贱的局面C.各地官员对百姓的盘剥不断加重 D.清政府的地方官员越来越腐朽无能39.南京条约规定协定关税,五口通商章程进而规定中国税

16、率为“值百抽五”。这一规定的主要危害在于()便利了列强的商品输出和原料掠夺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和司法主权使中国海关丧失了对中国工农业的保护作用使中国丧失了近代化的可能性A. B. C. D.40.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明确规定以后的中国官方文书中不能再出现“夷”字,清朝皇帝还要“降谕京外各省督抚大吏,将此原约及续约各条发钞给阅,并令刊刻悬布通衢,咸使知悉”。这一规定表明()A.清王朝的外交观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B.西方国家迫切要求中国给予平等待遇C.清王朝已经放弃“天朝上国”观念 D.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41.史学界有人认为,天朝田亩制度“只能是农民小生产者的幻想”。该观点的主要依据是天朝田

17、亩制度()A.是农民阶级提出的革命纲领 B.要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并平均财富C.要将所有土地平均分给农民 D.力求满足广大农民对平等平均的渴望和要求42.太平天国运动坚持斗争了14年,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在导致其失败的诸多因素中,最主要的是()A.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剿杀 B.农民阶级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局限性C.清朝的经济军事实力较为强大 D.运动的领导者在军事指挥上犯了错误43.“这是甲午战争的第一战,也是日本精心筹划的一次袭击。”上述评价针对的是()A.平壤之战 B.丰岛海战 C.黄海海战 D.辽东之战44.“中国政府不得不支付惩罚性赔款,并且允许外国势力在他们的大使馆以及通往沿海的

18、道路上驻军。”上述状况开始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 D.辛丑条约签订后45.胡适在评论某一历史事件时指出,它“变换了全国的空气,解除了一个不能为善而可以为恶的最上层高压势力,然后才能有各种革命的新种子在那个解放的空气里生根发芽”。该事件应是()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46.“五四学生爱国运动的主要成就不在政治抗议的成功,而在运动本身所产生的影响。”就其影响而言,最深远的应是()A.北洋军阀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 B.削弱了亲日派卖国贼的势力C.在国际上维护了中国的正当权益 D.促进了中国思想解放的发展47.“田里豆子开红花,

19、红军来到笑哈哈;土豪劣绅都打倒,山林土地回老家。”这首歌谣主要反映了井冈山时期()A.反“围剿”斗争的伟大成果 B.土地革命取得的成效C.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 D.红军队伍的不断壮大48.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说:“从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到1938年10月武汉失守这一时期内,国民党政府的对日作战是比较努力的一时出现了生气蓬勃的新气象。”此处“新气象”主要是指()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B.敌后战场已成为主战场C.国民党军队基本扭转了战局 D.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49.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主要是因为中国通过抗战()A.赢得了与西方大国平等的地位B.赢得近代以来反

20、侵略斗争的第一次彻底胜利C.为世界赢得和平做出突出贡献D.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50.“我全民族面前的重大任务是:巩固国内团结,保证国内和平,实现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实现全国的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中国共产党发表上述宣言是在()A.抗日战争胜利之际 B.重庆政协会议召开之后C.全面内战爆发后 D.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后第II卷(非选择题)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51题15分,第52题15分, 第53题10分,第54题10分,共50分。)51.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

21、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 (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材料三贫苦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

22、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材料五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3分)(2)据材料二、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4分)(3)据材料四,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4分)(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

23、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4分)52.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雅典民主政治家伯利克里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制度被称作民主政治,那是千真万确的,因为政权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而是在多数人手里。就法律而言,一切人解决他们私人纠纷方面都是平等的;就人的价值而言,无论任何人以何种方式显露出优于他人担任一些荣耀的公职,那不是因为他们属于特殊的阶级,而是由于他们的个人才能。”摘编自希腊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材料二苏格拉底说雅典民主政治“根本缺陷在于它不要求其领导者具有任何特殊的知识,它将社会的命运委之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的手中”,“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非常愚蠢的”。摘编自

24、应克复主编西方民主史(1)说明材料一中“民主”的含义。材料一中的“任何人”是指哪些人?(2分)(2)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经历了哪三次改革?据材料一,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6分)(3)材料二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存在什么缺陷?(2分)(4)请简要评价雅典民主政治。(5分)53.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材料一1834年,清廷官员至英国使臣律落卑广州住处商谈贸易问题,双方在各自应处的座位、方向、次序等问题上产生了严重分歧。中方要求将自己的座位安排在会见大厅的北面(上席),英方则坚持将自己的座位置于大厅北面主席的突出位置。两者争执不下,商谈未能进行。材料二190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

25、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材料一中,中英双方争执的内容是什么?反映了清廷官员怎样的心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使臣所持态度的国内背景。(4分)(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处于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4分)(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从近代中国外交礼仪的变化中得出的认识。(2分)5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

26、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即买米)食不利,而又加重征,而民不得无(不)取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材料二熙宁四年(1071年),司农寺拟定的免役法规定:废除原来按户等轮流充当衙前等州、县差役的办法,改由州县官府出钱雇人应役,各州县预计每年雇役所需经费,由民户按户等高下分摊。原不负担差役的官户、女户、寺观,要按同等户的半数交纳钱,称助役钱。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商鞅和王安石在惠农方面的具体做法。(4分)(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次变法结果的异同。(6分)201520162高二历史期末试题答案一、选择

27、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A2B3A4D5C6.B7.C8.B9.B10.C11.B12.A13.D14.C15.C16.B17.D18.C19.D20.C21.B22.A23.C24.B25.C26.D27.B28.D29.D30.B31.A32.B33.D34.B35.D36.D37.D38.B39.C40.D41.B42.B43.B44.D45.D46.D47.B48.D49.B50.A二、材料解析题51 (1)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 (3分)(2)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

28、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四点即可) (4分)(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4分)(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4分)52 . (1)人民主权。除奴隶、妇女、未成年人、外邦人之外的居民。(2分)(2)改革: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特征:少数服从多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人唯贤唯才。(6分)(3

29、)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这很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2分)(4)雅典民主政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由于特定历史条件的限制,雅典民主政治也存在明显的缺陷。(5分)53 (1)内容:座位次序。心态:以“天朝上国”自居。背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国力强盛。(4分)(2)地位:屈辱的服从地位。原因: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分)(3)认识: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外交近代化的历程;另一方面,反映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不断加深。(2分)54 . (1)商鞅:提高粮食价格以增加农民收入,对工商业征收重税。王安石:减轻农民差役负担,保证农民生产时间。(4分)(2)同:一定程度上都遭到顽固派反对,但都取得成效。异:最终结果不同。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从根本上改变了社会性质;王安石变法随着王安石下台而被废除,最终失败。(6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