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8 ,大小:60.19KB ,
资源ID:161418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141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逻辑判断练习题.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逻辑判断练习题.docx

1、逻辑判断练习题1.小丁说:“只要高局长过目, 2006年年度统计报告就不会出错。”小陈说:“如果我和小丁认真负责,高局长就不要过目。”小马说:“高局长审过了 2006年统计报告,他一眼就看出其中一个统计数字有问题。”假如三人中有一人说错并且高局长确实看过 2006年统计报告,那么可以推出( )。A.小马说了假话B.小陈说了假话C.小丁没有认真负责D.小丁或小陈没有认真负责2.某单位共有20名工作人员,有人是本科学历;单位的负责人不是本科学历;有人不是本科学历,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单位具有本科学历的工作人员的人数?A.20个人都是本科学历B.只有1个人是本科学历C.

2、20个人都不是本科学历D.只有1个人不是本科学历3.老王的四个儿子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中有一人买彩票中了大奖。有人问他们时,老大说“中大奖的可能是老三也可能是老四”,老二说“老四中了大奖”,老三说“我没有中大奖”,老四说“中大奖的肯定不是我”。了解儿子的老王说“他们中有三位绝对不会说谎话”。如果老王说得正确,则中大奖为 ( )。A.老大B.老二C.老三D.老四4.甲、乙、丙、丁四人在一起议论本班同学申请银行助学贷款的情况。甲:“我班所有的同学都已申请了贷款。”乙:“如果班长申请了贷款,那么学习委员就没有申请。”丙:“班长申请了贷款。”丁:“我班有人没有申请贷款。”已知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假话,

3、则可推出以下哪项结论?( )A.甲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B.乙说假话,班长没申请C.丙说假话,学习委员没申请D.丁说假话,学习委员申请了5.M大学学生小段突患重病,有一同学暗中捐款相助。小段转危为安后,想知道是谁捐款了。他询问了四位同学,分别得到以下回答:(1)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3)如果乙没捐,那么丁捐了;(4)甲和乙都没有捐。实际上,这四位同学的回答中只有一句是假的。据此,可以推出( )。A.丙捐了B.丁捐了C.甲捐了D.乙捐了1.答案:D解析:第一步:寻找突破口题中小丁和小马的话相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错误,所以陈的话为真

4、。陈:陈负责丁负责2.答案:A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和之间是下反对关系,两人的话中必有一真。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为真,则为假,即单位的负责人是本科学历。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由单位的负责人是本科学历可知,为真,为假,则20个人都是本科学历,故正确答案为A。3.答案:D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老二和老四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和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为假,故老大和老三的话均为真话。由老大和老三所说的话可知,老三没中大奖,老四中大奖了。故正确答案为D。4.答案:A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甲和丁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

5、和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为假,故乙和丙的话均为真话,则班长申请了贷款,学习委员没有申请。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由学习委员没有申请贷款可知,丁的话为真,甲说的话为假,故正确答案为A。5.答案:B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1)和(4)之间的矛盾关系,两句话必有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由题干可知,只有一句话为假话,则(2)、(3)都是真话。假设甲捐了,由(2)如果甲捐了,那么丙也捐了,则有两人捐款,与题干的“只有一人”捐款不符合,故假设不能成立,即甲没有捐。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由第二步的判断可知,甲没有捐。无从判断(1)和(4)两句话的真假,下面分两

6、种情况讨论:1.若(1)真(4)假,则或者甲捐了,或者乙捐了,当甲捐的时候,由(2)可知,丙也捐了,与题干只有一个人捐了矛盾,故此情况不成立。2.若(1)假(4)真,则由(3)可推知,丁捐了,且此时与题干不矛盾。故正确答案为B。1.在某班计算机成绩公布之后,甲同学说:咱们班有的同学通过了,乙同学说:有的同学没有通过,丙同学说:张明没有通过,可事实上三位同学中,有两位同学说的都不符合实际。 以下( )项是这个班计算机考试成绩真实情况。 A.至少有一个同学没有通过考试B.除张明,还有别的同学考试通过C.这个班没有一个同学没有通过考试D.这个班中只有一个同学没有通过考试2.一件盗窃刑事案件中,警方抓

7、获了甲、乙、丙、丁四名犯罪嫌疑人,对他们进行质问,他们是这样说的:甲:是乙作的案乙:是丁和我一起作的案丙:丁是案犯丁:不是我作的案四句话只有一句是谎言如果以上为真,则以下( )A.说假话的是甲,作案的是丙B.说假话的是丙,作案的是乙C.说假话的是丁,作案的乙和丁D.说假话的是乙,作案的是乙3.一次逻辑考试后,兰兰、晶晶、玲玲在一起讨论考试成绩,兰兰说:“如果我能得到100分,则晶晶也能得100分。”晶晶说:“我看兰兰能得100分,我不能得100分。”玲玲说:“如果我能得100分,则晶晶得不了100分。”事实上,考试成绩出来后,证明她们三个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下述说法中哪项是正确的?( )A

8、.玲玲说的是真话,晶晶没得100分B.兰兰说的是真话,晶晶得了100分C.晶晶说的是真话,晶晶没得100分D.玲玲说的是真话,兰兰得了100分4.某校发生了一起抢劫案,公安局抓获了四名犯罪嫌疑人甲、乙、丙、丁,审讯他们时,甲说:不是我干的。 乙说:是丁干的。丙说:是乙干的。 丁说:不是我干的。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了真话,那么抢劫案是谁干的?( )A.甲B.乙C.丙D.丁5.甲、乙、丙、丁四人对四个抽屉中的物品进行预测。甲:有些抽屉中没有书本;乙:所有抽屉中都有书本;丙:第二个抽屉中没有钢笔;丁:第三个抽屉中有信件。如果四人的断定中只有一项为真,那么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第二个抽屉中有钢笔B.第三

9、个抽屉中有信件C.四个抽屉中都有书本D.四个抽屉中都没有书本1.答案:C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甲和乙之间的反对关系,两句话不可同假,但可同真,因此必有一真。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有两位同学说的都不符合实际,即只有一句为真,故丙的话为假。由丙的话为假可知张明通过了。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由张明通过了可知,甲的话为真,又知有两位同学说的都不符合实际,因此乙的话为假,从而得到所有同学都通过了。通过分析,只有C中说法能够真实反映这个班计算机考试成绩情况,故正确答案为C。 2.答案:C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的突破口在于丙和丁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

10、话本题只有一句为假,故甲和乙的话均为真话。由甲和乙所说的话可知,案犯是乙和丁。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由案犯是乙和丁可知,丁的话为假。故正确答案为C。3.答案:B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兰兰和晶晶的话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和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三个人的话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则玲玲说的话必为假话。由矛盾关系知识点知知其“真话”为,玲玲得100分,且晶晶得100分。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由第二步中,玲玲得100分,且晶晶得100分。可推知,晶晶的话为假,兰兰的话为真。故正确答案为B。4.答案:A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乙和丁的话之间是矛盾关系,因此必

11、为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个人说了真话,因此甲和丙必为假话。因此可知是甲干的。因此正确答案为A。5.答案:A解析:本题属于真假破案题型,且为一真题型(即只有一人的断定为真)。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为矛盾关系四句话中,甲、乙的话矛盾。第二步:看其余的话丙、丁的话为假,因此第二个抽屉中有钢笔,第三个抽屉中没有信件。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甲的话为真,乙的话为假。根据上述推论,可知A项一定为真,B项一定为假,C项一定为假,而D项无法判断真假。故正确答案为A。1.质检部门对ABCDE五种不同品牌的32寸平板电视机进行检测,发现:A的耗电量低于B,B的耗电量不比C高,D的耗电量不如

12、E低,E的耗电量不如B低,其中两种品牌电视机的耗电量是相同的。以下论述肯定与以上事实不符的一项是( )。A.B和C的耗电量相同B.A和C的耗电量相同C.A的耗电量低于DD.E的耗电量不如C高2.老张、老王、老李、老赵四人的职业分别是司机、教授、医生、工人。已知:(1)老张比教授个子高;(2)老李比老王个子矮;(3)工人比司机个子高;(4)医生比教授个子矮;(5)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知()。A.四个人的职业都可以确定B.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三个C.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两个D.四个人的职业只能确定一个3.某城市有5个公园。甲、乙、丙、丁、戊,它们由南至北基本在一条直线上,同时:

13、(1)乙与丁相邻并且在丁的北边(2)戊和甲相邻(3)丙在乙的北边根据以上线索,可以推断五个公园由北至南的顺序可以是( )。A.甲、丙、戊、乙、丁B.乙、丁、戊、甲、丙C.丙、甲、戊、乙、丁D.丙、丁、乙、甲、戊4.在夏夜星空的某一区域,有7颗明亮的星星:A星、B星、C星、D星、E星、F星、G星,它们由北至南排列成一条直线,同时发现:(1)C星与E星相邻;(2)B星和F星相邻;(3)F星与C星相邻;(4)G星与位于最南侧的那颗星相邻。据此,7颗星由北至南的顺序可以是()。A.D星、B星、C星、A星、E星、F星、G星B.A星、F星、B星、C星、E星、G星、D星C.D星、B星、F星、E星、C星、G星

14、、A星D.A星、E星、C星、F星、B星、G星、D星5.在夏夜星空的某一区域,有7颗明亮的星星:A星、B星、C星、D星、E星、F星、G星,它们由北至南排列成一条直线,同时发现:(1)C星与E星相邻;(2)B星与F星相邻;(3)F星与C星相邻;(4)A星在F星的北侧某个位置。据此,7颗星由北至南的顺序不可以的是( )。A.A星、B星、F星、C星、E星、D星、G星B.A星、B星、F星、C星、E星、G星、D星C.A星、E星、C星、B星、F星、D星、G星D.A星、E星、C星、F星,B星、G星、D星1.答案:B解析:第一步:抓住每句话中的对象及其关系根据题干可知ABCDE五种不同品牌耗电量关系:AB,BC

15、,DE,EB。第二步:判断整体关系ABC,BED,说明AC,AED。第三步:逐一判断选项综述分析可知,B项说法“A和C的耗电量相同”不能由题干推出。故正确答案为B。2.答案:A解析:第一步:翻译题干。根据他们身高的关系事实信息: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1)老张教授,(2)老王老李,(3)工人司机,(4)教授医生第二步:找突破口,从事实信息展开推导由(1)和(4)可知,老张教授医生,说明老张既不是教授,也不是医生,所以老张只能是司机或工人。从“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可知,老张不可能是工人,故老张是司机。第三步:结合其他信息继续进行推导,得出答案上一步已推出老张是司机,可知在身高上,“司机教授医生

16、”,结合(3),可知“工人司机教授医生”,因为工人不是老赵就是老李,而老李比老王矮,可知工人只能是老赵。剩下老李和老王的职业暂未确定。由“老王老李”知,只有老王是教授,老李是医生,才符合“教授医生”。四人的职业均能确定,故正确答案为A。3.答案:C解析:本题每个选项是完整排列组合,可用排除法。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是信息量最大的对象,即乙。由(1)乙与丁相邻并且在丁的北边和 (3)丙在乙的北边知,乙、丙、丁三个公园由北至南的顺序为丙、乙、丁。第二步:结合选项进行排除由第一步可排除B、D两项,由戊和甲相邻排除A项,故正确答案为C。4.答案:D解析:第一步:观察题干和选项本题选项信息完整,适合

17、用排除法。第二步:利用题干中的条件排除选项首先根据条件(4)“G星与位于最南侧的那颗星相邻”推测出G位于由北到南第六位,可以排除A。其次根据条件(3)“F星与C星相邻”可以排除B、C。最后代入D检验,没有与条件矛盾之处。故正确答案为D。5.答案:C解析:本题选项是每项均给出完整排列组合,所以可用排除法。根据题干“F星与C星相邻”可以直接找到最不可能的排列顺序是C项。故正确答案为C。1.在一次对全市中学假期加课情况的检查后,甲乙丙三人有如下结论:甲:有学校存在加课问题。乙:有学校不存在加课问题。丙:一中和二中没有暑期加课情况。如果上述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一中和二

18、中都存在暑期加课情况B.一中和二中都不存在暑期加课情况C.一中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不存在D.一中不存在加课情况,但二中存在2.黄某说张某胖,张某说范某胖,范某和覃某都说自己不胖。如果四人陈述只有一个错,那么谁一定胖?( )A.仅黄某B.仅张某C.仅范某D.仅张某和范某3.甲、乙、丙三人在一起推测小张、小王和小李是做什么的:甲:“如果小王是水工,则小李是木工。”乙:“只有小张是电工,小王才是水工。”丙:“小张是电工但小李不是木工。”如果三人推测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下列各项判断中除了哪项其余均为真?( )A.小张不是电工B.小王不是水工C.小李是木工D.小王是水工4.某单位统计上班迟到人数,一部

19、门四人对是否迟到的说法如下:赵:我没有迟到李:王和赵至少有一个没有迟到王:我们中有人迟到张:我们四人都没有迟到上述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为真?( )A.说真话的是赵和张B.说真话的是赵和李C.说真话的是李和王D.说真话的是李和张5.公司购进一批电脑作为员工的办公电脑,对此,甲、乙、丙三人各有判断。甲说:“有的员工没有分到电脑。”乙说:“并非所有的员工都没分到电脑。”丙说:“市场部的小丁,到现在都没有分到电脑呢。”如果上述三句判断只有一句是真的,则以下关于公司的判断,哪项一定为假?( )A.市场部的小丁分到了电脑B.销售部有的员工分到了电脑C.人力资源部的员工都

20、分到了电脑D.研发部除新入职的小刘外,都分到了电脑1.答案:A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甲的话和乙的话是下反对关系,两句话不可同假但可同真,因此必有一真。第二步:看其他的话题干说“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又因为甲和乙的话之中必有一真,所以丙的话为假。丙的话为假,则一中和二中至少有一个存在加课情况。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根据第二步的结论,所以甲必为真。因为题干说“三个结论中只有一个正确”,所以乙为假。乙为假,“有的不”的否定是“所有都”,所以一中和二中都存在加课情况,A正确。故正确答案为A。2.答案:B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张某和范某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和一假。第

21、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为假,故黄某和谭某的话均为真话,则张某一定胖,谭某一定不胖。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本题只有一句假话,则张某和范某之间谁说的是假话,不能从题干中得知,所以不能判断范某的胖瘦,一定胖的只有张某,故正确答案为B。3.答案:B解析:第一步:观察题干题干中无明显矛盾关系,反对关系,适合用代入检验法。第二步:逐一代入选项并判断选项正确与否假设A为假,即小张是电工。则甲、乙、丙的话都为真话,不满足只有一句是真话的条件,所以A为真。假设B为假,即小王是水工,而其余各选项都为真。小李是木工,小张不是电工。带入到题干检验得:甲说的正确,乙说的为假,丙说的也假。满足题干中“一真

22、二假”的条件,所以B为假。假设C为假,即小李不是木工,而其余各选项都为真。由此可以推出甲、乙、丙都为假,这与题干中“一真二假”的条件不符,所以C为真。假设D为假,即小王不是水工,而其余各选项都为真。由此可以推出甲、乙为真,丙为假,这与题干中“一真二假”的条件不符,所以D为真。故答案为B4.答案:C解析:第一步:观察题干,找突破口王说“我们中有人迟到”,张说“我们四人都没有迟到”,王和张的话矛盾,必有一真一假。又因为题干说“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因此赵和李的话也必有一真一假。本题没有其他关联信息,适合用假设法。第二步:使用假设法进行推导并判断选项正确与否假设赵的话为真,李的

23、话为假。由于“赵没有迟到”,因此李的话也为真,这和假设中“李的话为假”矛盾,假设不成立。假设赵的话为假,李的话为真。由“王和赵至少有一个没有迟到”和“赵迟到”可以推出“王没有迟到”。“赵迟到,王没有迟到”,那么王的话为真,张的话为假,这和题干中“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相符合,假设成立。综上所述,王的话为真,张的话为假,赵的话为假,李的话为真。故正确答案为C。5.答案:D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甲和乙之间的反对关系。乙的判断表示有的员工分到了电脑,甲和乙的判断构成了下反对关系,两人的话中至少有一句必为真。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真话,故丙的话一定是假话,即市场

24、部的小丁分到了电脑。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由市场部的小丁分到了电脑可知,乙的话为真;又因为只有一句真话,故甲的话为假,即所有的员工都分到了电脑。故正确答案为D。1.年轻人小王是一位新人,刚到某处级单位上班。处长鼓励他说:“我们单位所有的年轻人事业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副处长则告诫他:“我们单位有的年轻人事业上并没有取得很大的进步!”科长对小王表示欢迎,并介绍说:“我们科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同一科的老乡小李则告诉小王:“我们科长为人很勤奋敬业但不太诚实。”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相处,小王发现上述四人的话中只有一句是假话。据此,可以推断小王单位里( )。A.有的年轻人很勤奋敬业B.

25、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C.科长并不勤奋敬业但很诚实D.科长很勤奋敬业又很诚实2.全运会男子10000米比赛,山东、北京、河南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甲断言:“传统强队山东队训练很扎实。这次比赛前三名非他们莫属。”乙则说:“据我估计,后起之秀北京队或者河南队能够进前三名。”丙预测:“第一名如果不是山东队的,就是北京队的。”丁坚持:“今年与去年大不相同了,前三名山东队最多能占一席。”比赛结束后,发现四人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是正确的。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A.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山东队,第三名山东队B.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河南队,第三名北京队C.第一名

26、北京队,第二名山东队,第三名河南队D.第一名河南队,第二名山东队,第三名山东队3.北山市第一中学高三年级的张晓蒙、王兵、李平、许小妹四位同学已进人全校羽毛球“火炬杯”比赛的前八名。同年级的甲、乙、丙、丁在一旁争论着谁能最后夺冠;甲说:“王兵、李平最有希望夺冠。”乙说:“王兵、李平根本不可能拿冠军。”丙说:“张晓蒙今天精神状态不好,肯定拿不了冠军。”丁说:“许小妹能拿金牌。”结果不明,只有一个人猜对了。请问,羽毛球“火炬杯”得主是谁?( )A.张晓蒙B.王兵C.李平D.许小妹4.公司购进一批电脑作为员工的办公电脑,对此,甲、乙、丙三人各有判断。甲说:“有的员工没有分到电脑。”乙说:“并非所有的员

27、工都没分到电脑。”丙说:“市场部的小丁,到现在都没有分到电脑呢。”如果上述三句判断只有一句是真的,则以下关于公司的判断,哪项一定为假?( )A.市场部的小丁分到了电脑B.销售部有的员工分到了电脑C.人力资源部的员工都分到了电脑D.研发部除新入职的小刘外,都分到了电脑5.某旅游团去木兰围场旅游,团员们骑马、射箭、吃烤肉,最后去商店购买纪念品。已知:(1)有人买了蒙古刀。(2)有人没有买蒙古刀。(3)该团的张先生和王女士都买了蒙古刀。如果以上三句话中只有一句为真,则以下哪项肯定为真?()。A.张先生和王女士都没有买蒙古刀B.张先生买了蒙古刀,但王女士没有买蒙古刀C.该旅游团的李先生买了蒙古刀D.张

28、先生和王女士都买了蒙古刀1.答案:A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处长和副处长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为假,故科长和小李的话均为真话。由科长和小李所说的话可知,该科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科长为人很勤奋敬业但不太诚实。第三步:结合选项得出答案A项:由第二步中结论“该科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说明有的年轻人很勤奋敬业,因此A中说法可以推出;B项:处级单位是包含科级的,因此由该科有的年轻人很勤奋敬业无法得到该处所有的年轻人都很勤奋敬业,因此B中说法无法推出;C项和D项:由第二步中结论“科长为人很勤奋敬业但不太诚实”可知,C和D中的说法均不正确,无

29、法推出。综上,故正确答案为A。 2.答案:D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甲和乙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和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为真,故丙和丁的话均为假话。丙:第一名不是山东队的3.答案:A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甲和乙之间的矛盾关系,两人的话必有一真一假。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真话,故丙和丁的话均为假话。由丙和丁所说的话可知张晓蒙拿了冠军,许小妹不是冠军,即羽毛球“火炬杯”得主是张晓蒙,故正确答案为A。4.答案:D解析: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甲和乙之间的反对关系。乙的判断表示有的员工分到了电脑,甲和乙的判断构成了下反对关系,两人的话中至少有一

30、句必为真。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真话,故丙的话一定是假话,即市场部的小丁分到了电脑。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由市场部的小丁分到了电脑可知,乙的话为真;又因为只有一句真话,故甲的话为假,即所有的员工都分到了电脑。故正确答案为D。5.答案:A解析:解析1:第一步:找突破口本题突破口为(1)和(2)之间的反对关系,两句话不可同假,但可同真,因此必有一真。第二步:看其他的话本题只有一句为真,故(3)的话为假话。由(3)的话为假话可知,张先生和王女士至少有一人没买蒙古刀。第三步:判断突破口中两句话的真假由张先生和王女士至少有一人没买蒙古刀可知,(2)“有人没有买蒙古刀”为真,又知本题只有一句为真,从而可知(1)“有人买了蒙古刀”为假,因此可以得到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