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9.58KB ,
资源ID:1615366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1536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语文考点聚焦检测试题I.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语文考点聚焦检测试题I.docx

1、中考语文考点聚焦检测试题I2019-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聚焦检测试题(I)【例1】(2014河南)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看自行车的女人想为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什么的念头,已萌生在我心里很久了。第一次见到她,是在北京一家医院前的人行道上。一个胖女人企图夺她装钱的书包,书包的带子已从她肩头滑落,搭垂在手臂上。身材瘦小的她双手将书包紧紧搂在怀里,以带着哭腔的声音叫嚷:“你不能这样啊,我每天挣点儿钱多不容易呀!”她40余岁,穿着一套旧迷彩服,戴着一顶旧迷彩单帽。那身衣服一看就是地摊货。脚下是一双老式旧布鞋,没穿袜子,脚面晒得很黑。帽舌下,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我从围观者的议论中听明

2、白了两个女人纠缠的原因:那胖女人存车时,忘了拿放在车筐里的包,包丢了。她认为这个看自行车的外地女人应该负责任,并且怀疑是被她藏起来了。胖女人一用力,终于将看自行车的女人那书包夺了去,她将一只手伸进包里去掏,却只过掏出了一把零钱。“当”的一声,一只小搪瓷碗抛在看自行车女人的脚旁,抢夺者骑上自己的自行车,带着装有一把零钱的别人的书包,扬长而去。看自行车的女人追了几步,回头看看一排自行车,慢慢走回原地,捡起自己的小搪瓷碗,瞧着发愣。忽然,她把头往身旁的大树上一抵,呜呜哭了第二次见到她,是在一家商场的自行车场。我因没买到合适的东西,带着的一百元钱也就没破开。取自行车时,我歉意地说:“忘带存车的零钱了,

3、一百元你能找得开吗?”我以为她会朝不好的方面猜疑我,因为一个人从商场出来,居然说自己兜里连几角零钱都没有,不大可信的。她望着我怔了怔,然后一笑,很不好意思地说:“那就不用给钱了,走吧走吧!”她当时那笑,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们许多人,不是已被猜度惯了吗?偶尔有一次竟不被明明有理由猜度我们的人所猜度,于是我们自己反倒觉得很稀奇了。每每的,竞至于感激起来。我当时的心情就是那样。应该不好意思的是我,她倒那么不好意思。后来我又去那家商场,付存车费时,我说:“上次欠你两毛钱,这次一起付给你。”我之所以如此主动,是我觉得她肯定记得我欠她两毛钱的事,若由她提醒,我会尴尬的。不料她又像上次那样怔了怔,然后一笑

4、,很不好意思地说:“不用啊,不用啊!”硬塞还给了我两毛钱。我将装东西的纸箱夹在车后座上,忍不住问她:“来北京多久了?”“还不到半年。”“家乡的日子怎么样?”“不容易啊再加上我儿子又上了大学”她将“大学”两个字说出特别强调的意味,一脸自豪。我推自行车下人行道时,觉得后轮很轻,回头一看,她正替我提着后轮呢。骑上自行车刚蹬了几下,纸箱掉了,她跑过来,从书包里掏出一截塑料绳这年冬天,雪后的一个晚上,单位一位退休摄影师给我打电话,让我替他写一封表扬信。他要表扬的,就是那个看自行车的女人。“我到那家商场去,遇到熟人聊了一会儿,竞忘了取自行车,拎兜也忘在车筐里了。拎兜里的几百元钱倒没什么,关键是我洗的三百多

5、张老照片啊!干了一辈子摄影,那些老照片可都是我的宝呀!天黑了我才想起来,急忙赶去,你猜怎么着?就剩我那辆车了!商场早关门了,看车的女人在冷风中站着,抱着我的拎兜,守着我那辆旧自行车。人心不可以没有了感动呀,是不是?人对人也不可以不知感激呀,是不是?”他在电话里言辞恳切。不久前我又去那家商场,见看自行车的已经换成一个男人了,我想问原先那个女人到哪里去了,张了张嘴,却什么也没问。我祈愿她永远也不会再碰到什么欺负她的人,比如那个抢夺了她书包的胖女人。阳光底下,人与人应该是平等的。弱者有时对这平等反倒显得诚惶诚恐似的,不是他们不配,而是因为这起码的平等往往太少,太少 (作者:梁晓声。有删改)(1)本文

6、写了“看自行车的女人”的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 答:_(2)品读第段和第段,从人物描写的角度,结合相关语句进行赏析。第段:_第段:_(3)本文表现了作者的理性思考。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以第段为例进行分析。答:_(4)从全文看,“我”为什么想为“看自行车的女人”写点儿什么?答:_【解析】本题考查现代文阅读的能力。第(1)题是情节概括题,文章主要写了她四件事,只要逐层概括出大意即可。第(2)题选词填空,注意前面“在它跟前站了许久”与后面的“单眼看”。第(3)题是分析文章结构方面的技巧,一般来说,记叙文往往不全是记叙、描写,记叙描写之后适当地抒情议论,或点明主题,或表现作者的理性思

7、考,引人深思。第(4)题考查作者的写作意图,实际上就是探究“看自行车的女人”哪些地方打动了作者,引发了作者的感慨与感动。此题文中没有现成答案,需要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要考虑到女人的身份、社会地位,考虑到她做的几件事所反映出的好的品质。【答案】(1)她被胖女人冤枉,被抢走了装钱的书包。她知道我没零钱时,免收我的存车费。她不要我补给她的存车费,还帮我抬车、捆纸箱。她等候忘了取车的摄影师,并帮他保管拎兜。 (2)第段: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旧迷彩服”“老式旧布鞋”“脚面晒得很黑”写出了她衣服的廉价、穿着的过时、工作的辛苦。或:“她的两只眼睛,呈现着莫大而又无助的惊恐”写出了她当时

8、的处境和内心的惊恐。第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追回头看看慢慢走回捡起”“瞧”“抵”“哭”写出了她被抢后的为难、无助与伤心。 (3)在叙述她免收“我”存车费这件事后进行议论。由她对“我”的信任、体谅,引起了“我”对人与人之间猜度与信任的感慨,引人深思。 (4)看自行车的女人的遭遇令“我”同情,她对“我”的体谅、对工作的尽职尽责令“我”感动。看自行车的女人是社会中弱者的代表,为她写点什么是为了呼吁人们尊重他们,平等对待他们。【方法归纳】分析关键性语句(段)在文中的作用,应对技巧有:结构上的作用(开头:常设悬念、埋伏笔、作铺垫、引下文、点题、总领全文;中间:承上启下、引出下文,总结上文,照应开头;

9、结尾:呼应开头,照应前文,总结全文,首尾照应,扣题。)内容上的作用(在开头奠定全文感情基调、交待环境背景;在中间或结尾常画龙点睛、点出中心,深化中心,突出主题,升华主题)。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要抓住关键词句,找准答案起止。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确定题目的答案在文中的具体所在。在多数情况下,文中都有一些词句与题目相呼应,这就给我们找准答案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误区警示】对记叙文文体特征不明,尤其对文章脉络发展拎不清,导致答题模糊,答案点缺失不全。【例2】(2014江苏淮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题。胖石匠张爱国胖石匠十五岁就跟着师傅跑江湖。后来,同行都不干了,只有胖石匠还干着

10、。他实在丢不下自己的手艺。夏天的早上,胖石匠早早起来,光着膀子,坐在院中心,左手的斧凿一会儿是尖的,一会儿是扁的,一会儿又换成弧形的;右手的铁锤适时地敲上几下,石头就听话地有了点、线或圆弧。不久,太阳照到身上了,胖石匠就转到东墙根。下午,再转到西墙根。等西墙的影子舔到东墙根了,胖石匠又回到院中心。偶尔,胖石匠会举起铁锤砸向自己的脊背,头也不回,只听见“啪”的一声,一只苍蝇或蚊子的尸体就烂泥一样粘在他古铜色的脊背上了。胖石匠对手艺要求严。一件石器出来,只要他认为有缺陷,就立即砸碎。因此,胖石匠的石器件件是精品,石磨、石舂等普通物件也有人争相购买。往往,来人问:“这个多少钱?”胖石匠头也不抬:“我

11、侍弄它花了七天,七天的茶水值多少你就给多少。”当胖婶发现这些低价甚至不花钱从这儿弄走的石器到了城里一转手就是一个令人吃惊的价钱时,就不让他再卖给这些人,要自己拿到城里卖。胖石匠说:“何苦呢?有人为钱,有人为面子,我只为手艺。”胖石匠人长得胖,做事又慢腾腾的,于是大家就叫他弥勒佛。胖石匠很受用。这一年,胖石匠足不出院雕了一尊真人大小的弥勒佛:圆头亮顶,慈眉善目,笑口大开,项挂念珠,袒胸露乳,大腹雍容。这石像很是神奇:在一边赞叹“好一尊弥勒佛”一边继续往里走的时候,来人却发现那石像又不是弥勒佛了,而是胖石匠自己。到跟前细细看,石像上唇“笑口常开笑天下可笑之事”一行隶书小字清晰可见,排列工整。于是说

12、:“也给我弄一个弥勒佛吧,要多少钱你开口。”胖石匠摸摸大肚皮,笑着对来人说:“你啊,满脑子都是钱,不行!”胖石匠常常端把椅子坐在石像旁,陶陶然。一天,五岁的孙子说:“爷爷,你怎么不再雕一个自己呢?”胖石匠觉得很在理,就决定再雕一尊远看是自己,近看是弥勒佛的石像。胖石匠对这尊石像的要求更严了,严得半年里整了好几个毛坯却只因对某一凿不满意而弃掉。直到第二年秋,石像快完工了,只剩文字还没雕上。看着每一凿都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石像,胖石匠拿凿的手竟然微微颤抖。这次,胖石匠要在石像肚脐四周雕“大肚能容容世上难容之人”几个字。三天后,还有最后三个字了,胖石匠不禁激动起来。当发现“容”字下的“口”被雕成了“日

13、”的时候,胖石匠傻了。等回过神,他想砸,却下不了手。胖婶更是拼命拦着。胖石匠没办法,开始怨恨自己,骂自己那一刻为什么要激动?为什么舍不得一锤砸掉?现在为什么更舍不得砸胖石匠病倒了。胖婶劝他:“你啊,不是弥勒佛吗?弥勒佛什么都能容,你怎么就容不下自己的一笔之误呢?”(选自小小说月刊2014年第3期,有改动)(1)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说说胖石匠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答:_(2)第段胖石匠完美地雕成了第一尊弥勒佛,揣摩作者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情节。答:_(3)阅读第段画线句,发挥想象,试将胖石匠当时的心理描写出来。(不超过60字)答:_(4)文章结尾胖婶劝说胖石匠的话意深长,请你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答:_

14、【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小说阅读的几个能力。第(1)题考查人物形象,要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并通过人物的描写(语言、行动、心理、肖像、细节)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第(2)题考查情节,结合情节的一般作用思考答题方向:是对表现主题的作用,其作用一般来说是点题或突出主题;是对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作用,或是发展了人物性格,或是表现了人物性格;是对整个故事情节的构成上的作用,一般来说是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第(3)题揣摩人物心理,根据上文,胖石匠“激动”是因为“还有最后三个字了”,由此可以想象他的心理应该既有兴奋自豪的感觉,也很可能有对自己的

15、提醒等。第(4)题是品味人物语言,解题思路:瞻前顾后,结合文意理解;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联系人物性格、小说主题理解词句。【答案】(1)一生不为钱,只为手艺。对自己的手艺精益求精,对自己雕刻石像要求严苛,追求完美。 (2)表明胖石匠雕刻手艺的精到。这一情节也为下文胖石匠决定再雕一尊不同的弥勒佛石像作铺垫,推动故事向前发展。 (3)只剩最后三个字了!刻完这三个字,这尊代表我最高水平的石像就要完成了!我一定要认真细致,不能出一点儿差错!它一定是最完美的!啊!这就要成功了! (4)胖石匠对生活中的人事都能很宽容,唯独在手艺上对自己十分严苛,容不得一丁点儿差错,追求手艺的绝对完美,难免对自己过于苛难。

16、胖婶的这段话是劝说胖石匠不要太苛求自己。【方法归纳】小说的基本特征“三要素”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分析情节,要善于把握故事发生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四个环节,并能概括各部分的要义,为提炼主题思想做准备。同时,我们还须从情节的发展中把握人物形象,在事件发展的过程中,才能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分析小说结构,注意从概括段意入手,理清各部分之间的联系,整体把握,把握文章的主旨。要评价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就要认真分析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从而评价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而发掘出各色人物善恶美丑的精神世界;通过对小说的整体阅读,能对各色人物作出自己客观公正的

17、评价,进而准确把握作品的内涵。环境描写,包括社会背景、自然环境和人物活动的场所。人物的性格通过环境得以凸显,环境是为人物而设置的。另外,还要把握小说的主题、品味小说的语言和表达技巧。【误区警示】不少考生在分析、推断和联想的过程中,没有结合人物性格和小说所设置的特定情境,凭空分析,造成失分。例1(2014江苏常州)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1)(5)题。湖 畔 夜 饮丰子恺前天晚上,我舍不得湖上的春月,向湖畔散步去了。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有客来访,名叫西谛,住在葛岭饭店。家人告诉他,我在湖畔看月,他就向湖畔寻我去了。我想,西谛寻我不到,一定回旅馆歇息,当夜我就不去找他,管自睡觉。第二天早晨

18、,我找他未遇,留了名片,请他正午或晚上来我家共饮。正午,他没有来。晚上,他又没有来。到了八点,我正独酌酩酊,西谛来了。阔别十年,身经浩劫,他反而胖了,年轻了。他说我也还是老样子,不过头发白些。略略寒暄,我问他吃夜饭没有。他说在湖滨吃了,也饮一斤酒,不回旅馆,直接来看我的。我留的名片,他根本没看到。我说:“我们再吃酒!”他说:“好,不要什么菜蔬。”窗外有些微雨,月色朦胧,宜于在灯前和老友共饮。家人端了一壶酒和四只盆子出来,酱鸡、 酱肉、 皮蛋和花生米,我和西谛就对坐饮酒。墙上正好贴着一首我手写的数学家苏步青的诗:“草草杯盘共一欢,莫因柴米话辛酸。春风已绿门前草,且耐余寒放眼看。”有了这诗,酒味特

19、别的好。我觉得世间最好的酒肴,莫如诗句。而数学家的诗句,滋味尤为纯正,天真自然,纯正朴茂,可爱得很。樽前有了苏步青的诗,桌上的酱鸡、 酱肉、 皮蛋和花生米,味同嚼蜡,唾弃不足惜了!我和西谛共饮,另外还有一种美味的酒肴!就是话旧。阔别十年,他沦陷孤岛,我奔走于万山中。可惊可喜、 可歌可泣的话,越谈越多。谈到酒酣耳热之际,话声都变了呼号叫啸。谈到我的子女阿宝、 软软和瞻瞻子恺漫画里的三个主角,幼时他都见过的。阿宝和软软正在厢房里和弟妹们练习评剧,我就喊她们来“参见”。西谛用手在桌子旁边的地上比比,说:“我在江湾看见你们时,只有这么高。”她们笑了,我们也笑了。这种笑的滋味,半甜半苦,半喜半悲。所谓“

20、人生的滋味”(A),在这里可以浓烈地尝到。西谛叫阿宝“大小姐”,叫软软“三小姐”。我说:“那些画,都是你从我的墙上揭去,制了锌板在文学周报上发表的。你这老前辈对他们小孩子又有什么客气?依旧叫阿宝软软好了。”大家都笑。人生的滋味(B),在这里又浓烈地尝到了。我们就默默地干了两杯。我回忆起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有一天路遇西谛,他拉住我的手说:“子恺,我们吃西菜去。”我说:“好的。”我们走到晋隆西菜馆楼上,点了两客菜,外加一瓶白兰地。吃完后,服务生送账单来。西谛对我说:“你身上有钱吗?”我说:“有!”摸出一张五元钞票,把账付了。于是一同下楼,各自回家他回闸北,我回江湾。过了一天,西谛到江湾来看我,摸

21、出一张拾元钞票,说:“前天要你付账,今天我还你。”我惊奇而又发笑,说:“账回过算了,何必还我?更何必加倍还我呢?”我定要把拾元钞票塞回去,他定要拒绝。坐在旁边的同事刘薰宇,过来抢了这张钞票,说:“不要客气,拿去吃酒吧!”大家赞成。于是号召了七八个人去吃酒,直到烂醉。此情此景,憬然在目。这岂非人世难得之事!我们又浮两大白(注:痛饮两大杯)。夜阑饮散,春雨绵绵。我留西谛宿在我家,他一定要回旅馆。我给他一把伞,看他高大的身子在湖畔柳荫下的细雨中渐渐地消失了。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三十七年(1948年)三月廿八日夜于湖畔小屋(材料出自静观尘世)(1)第段说“有了这诗,酒味特别的好”,作者

2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答:_【解析】第(1)题实际是理解句子的含义,要从上下文作者透露出的感情加以概括。【答案】苏步青的诗直落明白,天真自然,纯正朴茂,作者很喜欢;诗中表达的辛酸之余与友人共饮欢聚的内容,正契合作者与西谛旧友相逢的情境。(2)丰子恺的散文语言如同其漫画,往往寥寥数笔,生动而富于情趣。请简要赏析下列句子的妙处。(1)柳荫下一条石凳,空着等我去坐。 (2)我想:“他明天不要拿两把伞来还我!”答:_【解析】第(2)题赏析句子的妙处,也要联系文段表达的情感回答。【答案】运用拟人(比拟)的修辞手法,赋予石凳人的温情,读来亲切而温馨;照应前文加倍还账的内容;凸显西谛的憨厚和“我”的率真之情

23、。(3)第段两处提到“人生的滋味”,含义有什么不同?答:_【解析】第(3)题也是对句子含义的分析,要结合语境,读出两处“笑”所蕴含的“人生味道”;【答案】A处:作者和友人都人到中年,喜看孩童成年,感伤自己韶华已逝,因而有半甜半苦、半悲半喜的滋味。B处:历经沧桑之后,友情纯正自然,不拘礼节,彼此温暖的滋味。(4)本文题为“湖畔夜饮”,却在第段写到二十余年前的一件旧事。请结合全文分析作者这样安排的原因。答:_【解析】第(4)题考查结构安排的好处,要抓住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主要从刻画人物、表现思想感情等方面考虑。【答案】酒逢知己,“话旧”本是与西谛共饮的美味酒肴。旧事里同事故友的真挚情谊,为文章增添

24、人情之美。用漫画式幽默将西谛的憨厚率真刻画得惟妙惟肖,丰满了西谛的形象。(5)对文章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作者把诗、 酱鸡、 酱肉、 皮蛋、 花生米、 与朋友话旧,当作和西谛共饮时的美味酒肴,情真意切。B. 第段中“正午,他没有来。晚上,他又没有来”,表明作者热切盼望和焦急等待故友来访的心情。C. 第段末尾说“默默地干了两杯”“又浮两大白”,写出了老友相逢、 把酒话旧时情绪越来越悲伤的情形。D. 全文浓墨重彩地描绘了月色、 湖水、 微雨等景致,为故友重逢夜饮营造出自然、 温馨、 诗意的氛围。【解析】第(5)题,A错,第四段中有“桌上的酱鸡、 酱肉、 皮蛋和花生米,味同嚼蜡,唾弃不足惜了”;

25、C错,非“越来越悲伤”,而是越来越兴奋激动;D错,没有浓墨重彩地描绘月色、 湖水、 微雨、 花影等景致,只是略微勾画点染。【答案】B例2(2014重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题。喜 旺 的 年谷 凡窗外飘着雪花,有几片有意无意地落到喜旺的身上。雪花越飘越多,不一会儿,树上和房子上落了白白的一层。喜旺注视着飘落的雪花非常沮丧,是的,他害怕,特别特别害怕这场雪下大,如果这是一场大雪,许多的地方又会不通车。噼里啪啦,一阵鞭炮声传来,听响声,这鞭炮是世界家放的。再有几天就过年了,是世界的爸爸妈妈从外面回来了。这几年,只要谁的爸爸妈妈从外面打工回来,到家后总是要先放一挂鞭炮。喜旺的爸爸妈妈今年

26、过年也是要回来的,自从他知道爸爸妈妈要回来过年的那天起,就天天数日子,兴奋得睡不着觉。腊月二十三,腊月二十四终于熬到了腊月二十八,一大早喜旺起床,等喜旺把早饭做好,老天爷居然飘起了雪花。喜旺今年九岁了,上小学三年级,本来不是农忙时,早上他是不用做早饭的,可今天他高兴,也想让奶奶高兴。奶奶60多岁了,而且还有高血压,平日里,这个家里只有喜旺和奶奶两个人。一边做早饭,喜旺一边想着爸爸妈妈会给自己带什么礼物。老实说,他什么都不想要,只要爸爸妈妈能回来过年,他就高兴。有一次同学诬陷他偷书,喜旺和这个同学打了起来,结果被罚站。喜旺觉得自己非常委屈,他特别想念爸爸妈妈。雪越下越大,喜旺的心越揪越紧,他真想

27、上去用身体挡住天上那个下雪的口子,让雪不要再下了。“喜旺,你爸爸妈妈回来了,快去接哟!”是隔壁二爷的声音。喜旺顾不上丢下手里的书本,转身冲出大门喜旺一口气跑到村东头的那条路上,路上安安静静,连爸爸妈妈的影子也没有。就在喜旺忐忑不安的时候,远远地,有两个人影从路的另一头走来喜旺兴高采烈地迎着那两个人跑去。近了,又近了,喜旺喘着气,爸爸妈妈就在前面,喜旺笑出了声。跑了一会儿,喜旺感觉上气不接下气,他放慢了脚步,准备就这样迎着爸爸妈妈走过去。喜旺在心里数着,二十一步,二十二步是他们,就是他们,他日日夜夜想念的爸爸妈妈真的出现了。喜旺走到了爸爸妈妈身边,他想张嘴喊爸爸妈妈,可不知怎么,他居然没有喊出来

28、。爸爸妈妈走到喜旺身边,脚步匆匆,他们是那样的急切,恨不能一步就跨到家,他们抬头望了一眼喜旺,像望一个陌生的孩子,然后又急匆匆往前走。喜旺和爸爸妈妈擦身而过,他们居然没有认出自己。喜旺的鼻子一酸,一股莫名的委屈油然而生。爸爸妈妈已经有3年没有回来过年了,他们走时,自己才6岁,而现在的自己,已经长高长大了。喜旺还记得,上次爸爸妈妈悄悄离开时,他整整哭闹了一个星期,可不管他怎么闹,就是不见爸爸妈妈的影子。一星期、两星期,一个月、两个月,他就这样跟着奶奶渐渐长大了,大到他们都认不出了。爸爸妈妈走的第一年,本来要回来过年的,可是没有买到车票;第二年大雪封路;第三年老板要给留下过年不回家的人发红包。想到这些,喜旺的泪水不听话地流了出来。这个时候,雪住了,看着爸爸妈妈进村的身影,喜旺忍不住哭出声来他躲到村头的一面矮墙下,呆呆地望着天,想起自己向奶奶要20块钱买的鞭炮还没有放呢!远处传来奶奶的叫喊声:“喜旺,你在哪里?你爸爸妈妈回来了”(选自小小说选刊2014年第2期,有删改)(1)喜旺再见到父母前后,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答:_【解析】第(1)题是信息筛选题,找出反映喜旺心情的词与句子加以整合、概括即可,要注意“前后”,把心情的变化交代清楚。【答案】得知父母回家消息后 ,每天就兴奋得朝思暮想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