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64.97KB ,
资源ID:1615651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1565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2.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2.docx

1、学年人教A版必修三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四课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学案2学案2文化在继承中发展课标要求学习目标理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影响。1.理解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难点)2掌握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重点)3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重点)一、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1文化继承的含义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而是要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3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关系的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

2、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试判断:对待传统文化,要先继承,后发展。()提示错误。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而不是先后两个过程。对待传统文化既要继承,又要发展,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社会矛盾运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社会制度的变化,也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2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试判断:科学技术的进步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提示错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的发展方向。3思想运动思想运

3、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1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2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传递文化: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2)创造文化:教育能够以浓缩的形式重演人类在漫长的历史中走过的认识世界的过程,使人们在有限的学习生涯中获得既有的文化财富,“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从事文化创造。(3)作用加强: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请思考:在思想运动中,各种思想相互对立、争辩,这样有利于文化发展

4、吗?提示有利于。思想运动中各种思想既相互对立、展开激烈辩论,同时又相互影响、相互汲取营养,能够促进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探究点一继承与发展2017春节戏曲晚会“戏曲广播操”将戏曲视听这壶“老酒”搅入广播体操“旧瓶”,让人们近距离接触戏曲艺术,体会这一博大精深的艺术,获赞无数。“戏曲操”既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又陶冶了情操、普及了戏曲知识。它以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喜闻乐见的传播手段走进大众生活,对传承和发展戏曲大有裨益。(1)戏曲格式化表演、难懂的行腔归韵,越来越不适应当代人的审美要求,结合材料说明如何促进传统戏曲的发展。(2)当代青少年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享用者和传承者,请你就如何调动和鼓励青少年传

5、承传统艺术建言献策。答案(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要批判继承中国传统戏曲。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要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要结合时代要求,与时俱进,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2)推动传统戏曲进课堂,加强传统戏曲的教育。开发戏曲游戏,激发青少年学习传统戏曲的激情。正确理解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文化继承文化发展原因传统文化中有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同时也有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随着社会生产力、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内容也相应地发生变化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推陈出新,革故鼎

6、新做法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地加以改造或剔除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不断革除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例1对如何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作出了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明确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我

7、们应该()继承传统文化的精华,摒弃封建主义的糟粕,弘扬和光大优秀民族传统主张全盘西化,这样才能与当今社会所共同呼吁之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价值相适应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全面继承,加强文化交流,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A B C D答案B解析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当选;中“全盘西化”观点错误,排除;中“全面继承”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B。题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探究点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2017中国国际虚拟现实产业博览会(VR/ARChina)在北京举行。有超过5 000款不同形式的内容及硬件展出,可供

8、数千名观众同时体验。在此次展会中,深圳市量子引擎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近20款自主研发的AR/VR教育产品,包括AR学科教育VR电力培训VR模具教学VR火灾安全培训VR轨道交通培训等,为业界展示其在AR/VR教育解决方案中取得的丰硕成果。注: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技术以其虚实结合、实时交互与三维沉浸的特点,为体验者带来强烈的在场感和参与感。(1)结合材料,分析是什么因素促进教学方式的变化。(2)结合材料,说明教育科技成果的应用对于文化的发展有何意义。答案(1)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促进了教学方式的变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收集、选择、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手段和方式

9、发生了根本变革,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传播、继承与发展。(2)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创新成果应用,有利于运用教育这一途径传递知识,激发人们学习知识的欲望和动力。教育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传道、授业、解惑”,把文化传递给下一代。教育创新成果的应用,促进文化的发展。全面认识教育的文化力量知识角度教育作用文化的特点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文化与人教育有利于打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影响人,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交流教育是文化

10、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作为一种更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文化传承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例2目前我国一些高等艺术院校、职业院校已开设刺绣、雕刻、蒙古族长调民歌、呼麦等专业,中小学教材增加了民乐、民歌、腰鼓、秧歌、剪纸、年画等内容比重。这表明()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实践活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扬光大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对待优秀的传统文化要在继承中发扬光大,体现了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符

11、合题意。说法正确,但均与材料无关。故本题选B。题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继承优秀传统,推动文化发展铜陵市义安区2017年实施的“1244”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程,旨在通过建立一个基地、搭建两个平台、开设四项课程、开展四大主题活动,向青少年普及、推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打造义安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使其成为全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成为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校外课堂。1“1244”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程,成为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有益校外课堂。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是因为()A只有发展才体现继承B文化只能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C只要继承了

12、传统就必定能实现发展D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答案D解析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因为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D符合题意;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A、B表述错误;C说法过于绝对,排除。2铜陵市义安区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程,向青少年普及、推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这表明()教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教育决定文化的传播和继承传统文化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 B C D答案C解析中“决定”夸大了教育的作用,错误;优秀的文化才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错误。故选C。3运用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的相关知识,说明让优秀传统文

13、化进校园的依据。答案(1)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的重大支撑,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能够激发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优秀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能够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3)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对青少年的教化与培育有重要的作用,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在继承中发展。1诵读传统文化中的经典,是“回溯源头、传承命脉”的需要,是继承传统的一种必要方式。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A只有先继承,才

14、能后发展B继承和发展是两个不同过程C是对传统文化的抛弃发展D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中继承答案D解析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没有先后的说法,A错误;B、C错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强调要“诵读经典”,是因为文化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才能发展,D符合题意。题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这说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传统文化具有先进性,应加以发扬光大全面继承传统文化是提升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A B C

15、D答案A解析国家继承了崇拜圣哲的“礼治”文化传统,同时壮大了祭祀规模,表明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故符合题意。为了纪念和缅怀始祖精神,先民会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表明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故符合题意。传统文化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故表述错误。题点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者。这说明()A思想运动促进社会文化发展B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C科技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D文化的发展影响社会制度的更替答案B解析每一次社会变革,都会涌现出一大批著名文学家、诗人、画家等文艺工作

16、者,说明社会制度的更替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B符合题意;其他选项与题意不符。题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4如今互联网已经成为重要的文化创作生产平台、文化产品传播平台,网络文化也已经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社会制度的变化 B科学技术的进步C思想运动的兴起 D教育方式的变革答案B解析材料中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网络文化成为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科学技术的进步,故B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不符合题意,排除。题点科学技术5按照教育部统一部署,从2017年秋季开始,全省各中小学校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必

17、修课列入课程计划,所需课时在学校课程中统筹安排。小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2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学年不少于14课时。国家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这说明()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教育是文化传播的唯一手段,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A B C D答案B解析国家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不能说明教育的基本功能发生了根本改变,故错误。国家将传统文化纳入学校教育,说明教育具有选择、传递文化的功能,教育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角色,正确。错误。题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一、选择题1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一个城市的魅力不在于它的高楼大厦,

18、而在于它的历史文化底蕴。遗憾的是,我们的许多城市在“发展”的口号下,破坏了历史传承和已有的文化底蕴。这启示我们()A文化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B要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文化C文化要在发展的前提下继承D要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文化答案A解析材料强调的是继承传统文化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性,A是应有的启示;B没有看到传统文化亦有糟粕存在;C颠倒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D不符合题意,均应排除。题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2中国古代传统建筑,就如同一幅幅图画,无论是拍照、拍电影,都美不胜收。但是,有一部分中国人却不懂得欣赏、珍惜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只知一味盲目崇洋,把祖宗的遗物大拆大毁,而以呆板、粗鲁、古怪、一点也不雅致的高

19、楼大厦来代替。这一做法()A正确,因为这样做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B正确,因为这样有利于发展新文化C错误,因为对传统文化不允许批判D错误,因为没有处理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一部分人一味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崇拜外来文化的做法是错误的,D符合题意。A、B判断错误;C在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上是错误的。题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中国是一个书法大国,拿起鼠标以后,也不能忘了笔杆。”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要先继承再发展要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要承袭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A B C D答案C解析材料启示我们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同时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

20、承,故正确;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故错误;对于传统文化要批判继承,而不是承袭传统文化,故错误。答案选C。题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4先秦散文、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中国古代文学形式不断嬗变。文学形式的变化,从根本上说()A取决于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B由文人墨客主导C受教育普及程度的影响D由朝代更迭决定答案A解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决定着文化发展的方向,A符合题意。C不是根本因素。B中“主导”、D中“决定”说法错误,舍去。题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5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西欧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18世纪的“启

21、蒙运动”,都是催生社会大变革的著名思想运动。这说明()A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在于传媒发展B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C科学技术对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D生产力推动了人类历史文化的进步答案B解析材料说明思想运动往往成为社会变革的先导,B当选;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不是途径,A错误;C、D不符合题意。题点思想运动6科技进步推动了交通的发展,高铁的开通,人们可以“早看云岗,午游晋祠,晚泡运城黑泥浴”,也可以“早上在西安吃羊肉泡馍,下午逛长风商务区”。这说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能够()改变文化的存在形式方便人们的文化交流决定文化的发展方向拓展人们的文化视野A B C D答案D解析材料描述了交通技术的发展

22、方便了人们在各地旅行,有利于方便人们的交流,拓展人们的视野,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排除;科学技术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不起决定作用,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题点科学技术7教育部发布关于2017年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通知,修订了高考各科考试大纲,其中多个考试科目将加重中华传统文化考核的比重一时成为热议,有人认为通过高考的风向标,可以倒逼中小学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学习传统文化。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教育是一种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是消极被动的A B C D答案C解析让孩子更主动接触、了解

23、、学习传统文化,这是因为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符合题意;教育是一种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错误;人们接受文化的影响不是消极被动的,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陶的过程,错误。故选C。题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8某学者指出,既然不能强制人“关掉电视”,那么要摆脱天生娱乐化的电视媒介的控制,唯一有希望的方法是学校教育。通过教育教会学生主动疏离某些信息形式,让学生懂得不能“用笑声代替思考”。这说明()A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B在抵制“泛娱乐化”的问题上,教育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C教育对人的教化与培育具有重要作用D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

24、要途径答案C解析“通过教育教会学生主动疏离某些信息形式”,强调的是教育的功能,C符合题意;题干并没有涉及教育的特点,A与题意不符;B认为教育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说法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教育与人的关系,没有体现教育与文化传播的关系,D与题意不符。题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9古代的私塾教育强调师道尊严,现代的国民教育强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主张师生平等、大胆质疑,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的方式和手段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比较古今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我们可以看出()A古代教育方式培养了人的奴性B现代教育方式更有利于文化功能的发挥和文化自身的传承C教育方式的变革从属于政治体制的变革D网络将使教育

25、的发展失去控制答案B解析传统的教育应该说主要是由贵族和统治阶级垄断的,这一点与现代国民教育不同,社会的发展使教育走向大众化,B正确;A、C、D三项的表述都片面化,排除。题点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10“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网络教学新形式促进了现代教育的发展。网络教学新形式的出现及发展,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是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重大变革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A B C D答案B解析材料表明现代信息技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继承与发展,使教育手段和方式发生了重大变革,符合题意;现代信息技术属于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故错误;教

26、育具有选择、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而不是现代信息技术,错误。故选B。题点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12017年2月7日,央视一套开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了帷幕,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重温经典诗词,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专家指出,古诗文进课堂,传递给学生的不应该只是被量化的“知识点”,还应该有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与热爱、对民族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认同。该观点强调()古诗文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可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古诗文教学应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古诗文应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A B C D答案C解析该观点

27、强调古诗文教学应注重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应在人的教化和培育上扮演重要角色,符合题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可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错误;传统建筑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错误。故选C。题点综合考查文化在传承中发展12当年长的人哀叹于传统节日日渐凋零时,年轻人却无暇顾及,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已经难以被一代代观念新潮的年轻人所接受,有人感叹:“中秋节沦为月饼节,端午节就是吃粽子。”材料表明()传统节日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要重视教育和引导传统文化的传承传统文化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传统文化需在发展的基础上继承A B C D答案B解析“千百年来的传统节日,已经难以被一代

28、代观念新潮的年轻人所接受”,表明传统文化应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要重视教育和引导传统文化的传承,故符合题意;材料未体现传统节日能够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不符合题意;传统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错误。故选B。题点综合考查文化在传承中发展二、非选择题13下列是人们对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两种不同的看法:观点一中国古代的教育“重人伦、轻物理”,不利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在师生关系上主张师道尊严,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在教学方法上注重死记硬背,不利于开发人的智力。所以,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观点二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有很多精华,如“化民成俗,其必由学”的重教化思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实态度,“

29、诲人不倦”的育人风范,教学相长的教学方法等。所以,发展教育必须回归古代教育思想。(1)请运用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评析这两种观点。(2)在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今天,怎样才能保持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答案(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传承。两种观点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看问题都存在片面性,犯了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错误。在我国古代教育思想中,既有精华,像观点二所讲;也有不少糟粕,如观点一所讲。正是由于传统教育思想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所以我们应该辩证地对待传统教育思想,分清精华和糟粕,把继承和发展有机结合起来。(2)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辩证关系,把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辩证地统一起来。只有不断革除陈旧的、过时的旧文化,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做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保持传统文化旺盛的生命力,才能使我们民族立于不败之地。题点继承与发展的关系14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表彰大会上,安徽省第3次被评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出版、发行集团再次双双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通过国家认定的动漫皖企位居全国第4位;文化惠民全面提速,纳入省民生工程的1 24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远程教育点全面建成达标。结合材料,从影响文化发展因素的角度,分析安徽省如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