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29.96KB ,
资源ID:1617481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1748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1、岭南版二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课画家眼中的儿童教学目的:初步感知中国画和油画不同工具材料、技法所产生的不同艺术风格;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内容、造型要素等的感受。感知中国画的“文房四宝”和油画的“油彩和画布”,在比较中体会作者对平凡美与生活美的发现与创作情感;体会画家对生活美的感受与表现生活美的情感。教学重点:能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形与色”的感受和童年“美与趣”的回忆。教学难点:了解中国画“线造型”与油画“块面组合”的艺术形式。教学过程:一、体验活动:创设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的情景。摸一摸:让学生在触摸中尝试文房四宝和油彩画布,初步感知两种不同材料、工具的特点。画一画:用毛笔和油画

2、笔画“点”和“线”,观察两者有什么不同。找一找:你认为教材中哪些作品选用了“文房四宝”,哪些选用了“油彩画布”?你是从哪里观察出来的?二、体验活动:比较工笔画与意笔画的不同。想一想:比较小庭婴戏图、牧牛、蒲公英三张作品,作者哪些地方用了流畅细腻的线条,哪些地方用了粗犷的线条表现?说一说:流畅细腻的线条给你什么感觉?粗犷的点、线给你什么感觉?三、探究活动: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张画进行欣赏与评述。选一选:你喜欢哪一幅作品?它给你什么感受?(提供选择词语:欢乐、吉祥、热闹、乡土气息、城市生活、农村生活、可爱、大自然气息、有趣、文静、调皮、生动、亲情等)说一说:作品中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引导观察作

3、品的形与色,体会不同画种、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及生活情趣。)四、评述活动:评一评我喜欢的好作品。描述:作品中描绘了什么?给你什么感受?(提供一些美术语言,让学生选择。)分析:以个人或小组合作,在作品中找出使你产生这种感觉的地方。(引导欣赏作品的造型与色彩)解释:教师提供作品的背景资料,或补充解说。评价:说说自己对作品的感想或提出改进意见。五、评述活动:感受自己的生活照片,美在哪里?找一找:找出自己喜欢的一张生活照片(提供相关词语让学生选择,如快乐、亲情、有趣、可爱等)说一说:描述一下照片上的情景(引导细致的观察),自己在干什么?画一画:我的童年。评一评:我的作品美在哪里?同学作品美在哪

4、里?(与同学作品比较一下)第2课可爱的卡通形象教学目标:1. 认识一些中外著名的卡通形象;2. 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3. 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教学重点: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卡通形象“形与色”的感受教学难点:了解卡通形象的夸张与拟人等艺术手法教学过程:一、卡通形象“趣”在那里?你收集了哪些卡通明星?卡通故事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最有趣、最深刻的印象?(借助卡通形象有趣的情节、造型、色彩等,培养正确的道德观与美的视觉感受)二、卡通形象比传统绘画幽默、有趣吗?找一找:卡通形象与传统绘画有什么不同?(色彩、单纯、造型幽默、生动)看一看,想一想:卡通形象和它

5、们的原形有什么不同?(拟人、夸张、变形艺术表现手法)三、中外卡通形象各有什么特点?找一找:哪些是中国卡通形象那些是外国卡通形象?你从哪里看出来?比一比:人物卡通形象与拟人卡通形象有什么不同?(人的结构、动物的结构)四、卡通形象的艺术特色是什么?找一找:“用线勾勒,平涂设色”的卡通形象(体会民族风格);卡通形象夸张、拟人的部位;你还知道有哪些卡通形象的表现形式?(如国画、剪纸、水彩、铅笔画、电脑画)五、何欣赏卡通形象?说一说:你喜欢的卡通形象给你什么感觉?(可爱、幽默、凶恶、呆笨、粗鲁、刚强、聪明、善良等)哪些地方使你产生这种感觉?说一说你喜欢的卡通形象“趣”在哪? 六、想象与创作。以小组为单位

6、,编一个故事,并为卡通故事设计一些卡通形象。第3课彩色字母娃娃教学目标:1. 能绘画或剪出字母形状;2. 能对字母进行“拟人化”的想象创造表现;3. 在装饰设计游戏中,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创造能力。教学重点:能运用多种材料表现“拟人化”的字母及进行装饰。教学难点:运用对称、均衡、夸张等手法表现字母。教学过程:一、我能行:学生运用多种材料、工具,尝试绘画或剪出几个自己喜欢的字母形状。(比较对称、均衡、变化、夸张的美感。二、像什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人体字母造型”和“手势造型”比赛,激发学生“拟人化”的观察和想象。三、他们是什么?欣赏艺术家表现的字母。思考:1. 是什么字母?2. 艺术家用什么表现字母

7、?(人物、动物、静物)3. 字母美在哪里?(对称、均衡、拟人、夸张)4. 表现的物象与字母有什么关系?(符合字母结构)5. 感受单纯和丰富的色彩。四、想象设计游戏。1. 提供每个小组12个字母造型,岭南版美术教案第四册让学生在特定的字母形状上进行想象,如想象字母中的人在干什么?2. 欣赏书上人物卡通字母图。比一比,自己设计的人物字母与书上的人物卡通字母有什么不同?3. 感受美感形式:卡通式造型趣在哪里?那些字母表现了对称均衡的美感?五、想象与创作。1. 材料的联想:2. 设计的联想。六、想象与评价。评价:1. 有创意;2. 拟人化;3. 装饰美. 第4课美妙多变的线条教学目的:感知线是绘画语言

8、之一;培养线控与线性的感知与表达能力;感受生活中与作品中的线及其美感,提高审美能力。教学重点:认识线是绘画语言之一;感受线的不同种类及其美感作用。教学难点:线性的感受与表达。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1:寻找生活中和大自然中的线。目的:感受线的丰富与多变。过程: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探讨线的种类及作用;玩一玩手中的线,看看有什么发现。二、探究活动2:寻找线的排列美及用线表现美的方法。目的:在体验、探究中感受线的美感,培养线构成的能力;感受用线表现的速度、力度而产生的画面效果变化。过程:做一做,选一张教材上的照片,用硬笔和软笔分别进行“线表现”,感受粗细不同的线感;说一说,自己表达的是什么线?如何排列

9、?(有序与无序)美在哪里?如何画线才好看?三、探究活动3:画家与小朋友的画美在哪里?目的:感受线是绘画的基本元素之一,感受画面线的组织、排列的美感和各种线表现的情感。过程:说一说,画家(小朋友)想说些什么?他们运用什么线表现?他们用什么方法组织画面?美在哪里?四、探究活动4:阅读教材,分析、归纳各种线的不同美感。目的:体会线的丰富多变与美妙。过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各种线的比较(各组选择一种)进行探讨,教师可提供一些适当的感觉词语,然后各小组汇报,最后归纳板书。五、评价活动:检测学习结果。评价点:1、能运用线表现物象与装饰; 2、能运用不同的线表达不同的情感(提供:优美、流畅、刚劲有力、平静、稳

10、定、活泼、生动); 3、能运用各种线材、线性表现自己的情感。六、布置作业:说出各种线条表达的感觉,并用线条表现一幅美丽的画面。第5课象形文字的联想教学目标:1.感知象形文字;2.了解象形文字的描摹实物形象的特点;3.能运用形与色表现象形文字,并装饰成画面;教学重点:1. 感知象形文字及其发展变化过程;2. 发挥想象创新能力,表现象形文字的画面。教学难点:能根据象形文字的结构,运用夸张、变形、重复、排列等方法装饰成画面。教学过程:一、它们是什么?1. 猜一猜,它们是画还是字?2. 连线游戏,根据象形文字,找出对应的图形和简体字,并说出为什么这样连线。(略)二、想象与造型:是画还是文字?1. 欣赏

11、课文中的“岩画、金文“、”古画与古文字“,并进行比较,猜一猜,哪些是画?哪些是文字?它们像什么?它们想说什么?2. 说一说,象形文字是怎样演变成今天的文字的?(从意象简化)的过程3. 想一想,小朋友是怎样根据象形文字的形状进行想象的?4. 猜一猜,小朋友的画想说一个什么故事?小朋友是用什么工具材料表现的?5. 说一说,你见过用象形文字装饰的物象吗?三、把象形文字变成什么?1. 选择一个或多个象形文字进行有序或无序的重复书写,构成一幅美丽的画面;2. 选择一个象形文字,并将其放大,加粗笔画,进行装饰;3. 创造一个象形文字并进行变化,创作成与字义相关的形象。四、评价。1. 想象力丰富。2. 图形

12、与字义相符。3. 有创意。第6课 美丽的花园教学目的: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导入新课 出示一份请柬,读出请柬的内容,告诉同学们,这是银河座使者,邀请你们为他们的计美丽的花园。以此导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分析花的构成及其特征 、学生发言,描述花的结构形态,教师出示实物,得出结论 、分析花叶的形状及特点 ()学生讨论叶子的形状,屏幕显示天使咪咪的家,据说他喜欢收藏花的叶子,引发同学们的兴趣 ()欣赏咪咪的天使花叶标本,师生分析叶子的特点 、分析花瓣的特征及组合 (1)学生猜猜,咪咪的花园里有什么样子的花 ()屏幕显示花园,带学生赏花,教师引导学 生说出花的大小,外形特征,花

13、瓣的区别 、启发学生创新,想象特异花卉 如由花想到蝴蝶,可画蝴蝶花;因外星球的花园设 计,想到宇宙花园等 ( 二 )教师演示并讲解制作步骤 为了让画面更新颖,给外星使者以惊喜,我们用刀来代替笔,设计花园。 1想一想 主题 花的聚散、大小、高矮 2涂一涂 以蜡笔或油画棒随意涂在纸上,单色或多色均可 3刮一刮 以刀尖刮线、刀刃刮面的手法,刮画形象 4分一分 把主要花卉分出,加以提炼刻画 5添一添 对不满意的局部,再重新添色,重新刮画 三学生设计,教师辅导 同学们“我是小小设计家”美丽的花园设计比赛就要开始了,设计要注意: 1想象力丰富 画面新颖 2主要花卉要鲜明 3画面的构图合理 即花的高矮、聚散

14、要有美感,合理地运用了线与面四评讲作业 评出“小小设计家”,以实物投影展示作品,师生共评。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让我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美,创造美,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第7课我们爱吃的水果教学目标:1. 感知一些南北佳果的形与色的特点;2. 在“视、触、嗅”的感觉体验中,学习多角度物体的方法。教学重点:能进行整体记忆和学会从多角度观察水果的形与色。教学难点:能从多角度想象和创造未来的水果。教学过程:一、创设视、触感觉体验情境,学习多角度观察水果,表现水果。1. 出示水果,让学生自己介绍爱吃的水果,说出其香味和形状色彩。2. 探讨南北水果,南方:紫红色的荔枝、

15、弯弯的香蕉、圆滚滚的龙眼、香甜的木瓜、金黄色的芒果、长着五条棱的杨桃、胭脂红的番石榴、长满“鱼鳞”的菠萝,北方佳果:红彤彤的苹果、葫芦状的雪梨、光滑的西红柿、皮绿红的西瓜、珍珠般的葡萄、诱人的水蜜桃。二、欣赏与评述静物1. 仔细观察画家用什么形状表现苹果和橘子?2. 画家从哪些角度观察与表现水果?(正面、上面、半侧面等,一道多角度观察)3. 你喜欢大师的作品吗?为什么?4. 你知道大师的名字和他的艺术成就吗?三、创设情境,激发想象,表现自己心中的水果。1.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水果,想想从哪个角度画才好看。2. 你心中的水果是什么形状?什么色彩?发挥想象力把原来的水果变一变,画下来放到“百果树”上

16、。四、评一评,谁的水果有特色。评价点:1. 几何形、具象形。2. 色彩与众不同。 第8课切开的果实教学目标:1. 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产生的变化,切面是由点、线、面、色组合而成的图案。2. 能运用点、线、面、色及拓印方法,表现切开的果实和切面美丽的图案。教学重点:感知切开的果实形状和点、线、面、色组成的图案及其美感。教学难点:运用绘画及拓印方法表现对称、均衡、放射等水果切面的图案。教学过程:一、激发想象、探究的兴趣1. 把橘子进行纵切与横切会产生什么图形?把自己观察的结果用线条表现出来。2. 看一看切开的橘子,比一比自己画的橘子线描画,说一说,像什么?好看在哪里?3. 运用点线面色表现自己的发现

17、。(探究形式美的排列)4. 把切开的水果沾上颜色,在画纸上印,看看印出来的图案与画出来的图案有什么不同?二、欣赏大师作品,在比较中提高审美和造型能力。1. 你发现了什么?(引导欣赏:由点线面色组成的不同图案及其对称美,透叠美,重叠美)2. 大师用什么线与色来表现?大师想说什么?三、在作业评价中提高自评能力和培养自信心。比一比、说一说:与大师的作品比一比,我的作品好看在那里?评价点:线条美、形式美、个性美。第9课吃瓜果的人教学目的:1、感知水果的丰富营养;2、能运用各种工具,以夸张的手法表现“吃水果的人”。教学重点:用夸张的手法表现“吃瓜果的人”。教学难点:摆脱固有形象,从夸张、有趣的角度表现“

18、吃瓜果的人”。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观察,进行夸张的联想与表现。看一看、说一说:看看自己带回来的水果:1、是什么形状与颜色的?2、有什么营养?鼓励与同学分享。吃一吃、看一看:1、手拿着镜子看看自己的吃相,鼓励尝试“夸张地吃”,看看自己的五官有什么变化?2、看看同学谁吃得最有趣?哪些部位最有趣?3、手里拿着什么瓜果,是整体的、是切开的,还是吃过的瓜果?培养细心观察的能力。请几位同学表演:狼吞虎咽地吃、甜滋滋地吃、快活地吃等,激发兴趣。看一看、想一想:边观察边想象:1、夸张哪些部位最有趣?是线描画还是色彩画?2、从什么地方开始画?二、欣赏、比较与评价。看一看、说一说:1、你喜欢哪一幅画,为什

19、么?2、找一找小朋友画中哪些部位最夸张?3、小朋友运用什么线条、什么形状子表现夸张的部位?4、比一比自己的作品,有趣在哪里?夸张了哪些部位?评价点:1、 有趣;2、夸张;3有个性。三、感受“甜美的果实,快乐的人”。创设情境,收集相关瓜果种植、收获等过程的录像资料或有关图片,引导学生思考:1、甜美的果实从哪里来?(突出劳动创造生活、创造快乐)2、我们如何珍惜?四、布置作业:将吃瓜果时的有趣样子画下来。第10课 我们的影子教学目的:1、了解“影子”形成的因素;2、能运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画面。3、对造影子和创作影子感兴趣。教学重点:能用线与色表现影子,并组成有趣的画面。教学难点:了解影

20、子形成的要素及原因;能画出装饰美观的影子画面。教学过程:一、在造影活动中理解小博士的话。玩一玩、看一看:在阳光下,做各种动作,看看影子与自己有什么不同?想一想,像什么?(感受静态美与动态美)比一比、说一说:影子与人(实体)有什么不同?(感受概括美)玩一玩、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影子?(反馈课前学生与父母探讨的结果)二、在灯光下造影,感受“具象美、抽象美和意想美”。玩一玩、描一描:利用灯光,用手“造影”,看看有什么发现?互相合作,选个最美的手影描下来,看谁的手影最有趣?看一看、说一说:移动灯光,固定手影,看看有什么发现?(从具象形变抽象形或意象形)玩一玩、画一画:把手造影的各种具象形、抽象型和意象

21、形用线描摹下来,组成有趣的画面,注意手影重叠的部位描画(参考教材中的黑白手影作品),感受重叠美。三、创新与表现。想一想、画一画:1、用什么方式表现生动的影子?(观察教材的学生作业)我准备画独立影子还是重叠影子?2、用笔进行描画。3、着色。4、欣赏与评价。评价点:概括美、动态美(静态美)、重叠美。自我评价:与教材中的作品比一比,看谁的作品更有创意和美感。四、布置作业:把有趣的影子描下来,或利用影子画成一幅很特别的画。第11课生动的吉祥物教学目的:1、感知卡通吉祥物及其作用;2、能用线描平涂方法装饰、设计卡通吉祥物。3、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吉祥物。教学重点:能运用拟人法和“形与色”表现吉祥物。教

22、学难点:发挥想象力,进行大胆夸张的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卡通形象;对一些动物结构不熟悉,创作时产生困难。教学过程:一、感知吉祥物。看一看、想一想:看看课文,想一想吉祥物给你什么感觉?(拟人化、吉祥、有趣、幽默、神奇、生动、可爱、代表好运)吉祥物与卡通形象有什么异同?二、探讨吉祥物的作用。1、你在哪些场合,哪些地方见过吉祥物?2、为什么要用吉祥物?(渲染活动气氛、象征好运气、代表商品的形象等)3、在课文中,选一个你喜欢的吉祥物,猜猜它们的含义。三、比较吉祥物的艺术特征。找一找、说一说:1、吉祥物有什么共同点?(拟人化、夸张、幽默)2、吉祥物美在哪里?四、探讨吉祥物的艺术特征。1、选一选、说一说:

23、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吉祥物,说说是由什么形组合装饰而成的?2、比一比、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设计吉祥物?也可以把课前自己画好的动物与同学交流,如何“变”成吉祥物?具体讨论内容(提供一些动物形象让学生选择与思考):1、选一个什么形象?(具象或抽象)抓住该物象什么特征?运用什么手法?(夸张、拟人)夸张哪些部位可使形象生动、吉祥、有趣?2、用什么造型、表情、动作表现“拟人化”?3、为学校活动设计一个吉祥物。创作思考:1、夸张头部,表现机灵;2、夸大眼睛,表现有神;3、腮帮鼓鼓,逗人喜爱;4、省去脖子,更加有趣;5、添加衣服,站着像人;6、笑的表情,加上动作;7、色彩简单,形象鲜明;8、 幽默生动,吉祥和气。

24、五、比较与评价。评价点:拟人化、夸张法、有趣、个性化。比一比、说一说:我的设计美在哪里?我的吉祥物有什么用?六、布置作业:为学校的活动设计一个生动可爱的吉祥物。第12课送给爸爸妈妈的礼物教学目的:1、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2、认识对称美、均衡美、重复美等形式美感;3、能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小礼物。教学重点:感知有关父母的节日,学会关心父母;能用各种材料设计制作小礼物。教学难点:设计制作具有形式美、有创意的小礼物。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1:创设情境,感受父母的爱。说一说:1、播放有关父母亲情的音乐,回忆父母的爱;2、你知道哪些有关父母的节日?想一想:父母最需要什么?(感受父母的期望)准备送什么礼物给

25、父母,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二、探究活动2:探究“礼物与材料”的关系。想一想:看看自己准备的材料,想一想可以做些什么小礼物?(激发材料的想象与妙用)三、探究活动3、探究“美观、精致”的设计制作方法。想一想:课文中的“小项链”美在哪里?不美在哪里?试一试:运用什么形式进行设计小礼物才好看?说一说:你喜欢书上哪一件小礼物?为什么?四、探究活动4、创作与众不同的精美的小礼物。想一想:在触摸材料中进行想象,如何才能材料妙用?做一做:运用形式美感进行创作。五、探究活动五:欣赏与评价。评价点:有趣、精美、有创意。自评、他评:以我的作业与他人的作业比较,找出努力方向。六、布置作业:选择合适的材料做小饰物,送给

26、爸爸、妈妈。第13课民族娃娃教学目的:1、知道我国有56个民族,都各有不同的服饰特点;2、能妙用材料和剪、撕纸方法粘贴成“民族娃娃”。教学重点:能用纸材和剪、撕纸贴画的方法,创作有民族特点的民族娃娃。教学难点:妙用纸材和抓住不同民族特色,表现色彩对比鲜明、动态生动的民族娃娃。教学过程:一、探究活动1:为什么课文中“56个民族,56朵花”?交流:1、自己收集的资料中,你最喜欢哪个民族的服饰?为什么?2、你认为服饰美在哪里?(造型独特、色彩强烈、装饰性强)二、探究活动二:撕纸的方法和拼贴的方法。游戏:1、看谁“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撕得最美?2、尝试用力撕,轻柔地撕,感受不同力度撕出的效果。3、

27、试一试对称撕。游戏:把撕出来的形状组合拼成一个可爱的娃娃。1、把刚才大家尝试“直线撕、弧线撕和变线撕”时撕出来的“点、线、面”的纸材形状,组合拼成一个可爱的娃娃。2、先贴什么,后贴什么?是“进行块面剪贴”还是“进行撕点粘贴”?3、试一试,把点拼成娃娃的形状。4、说一说有什么困难。三、探究活动3:创作有特色的民族娃娃。动脑:1、在图片中选一个服饰风格明显的少数民族图片作参考。2、思考什么动作才生动、有趣?3、选择色彩底板纸。(冷暖对比、明暗对比)4、选择块面纸粘贴,还是撕点拼贴?动手:1、小组分工,如分工负责撕“点”、“撕线“、撕“形”,并按形状色彩分类放好。2、合作或个人进行拼图与粘贴。四、探

28、究活动4:哪个撕纸拼贴的民族娃娃最美?评价点:1、色彩妙用;2、形象生动;3、有民族特色。第14课我们的大花瓶教学目的: 1、感知古陶瓷花瓶造型美、装饰美的特点;2、感知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3、能用对称法剪出有装饰花纹的大花瓶。教学重点:探讨对称剪纸和阴刻剪纸的方法,剪出有花纹图案、造型美观的大花瓶。教学难点:感知古陶瓷的美及价值;剪后张开左右对称的花瓶,外形独特美观。教学过程:一、探讨中国古陶瓷花瓶的审美价值。找一找、说一说:1、造型美。花瓶的形状美在哪里?各有什么特色?2、实用美。猜猜它们各有什么作用?3、装饰美。找一找有哪些花纹和图案?怎样排列?美在哪里?4、审美价值:教师介绍。二、探讨

29、花瓶造型美、实用美。说一说、试一试:1、看课文,想一想,找出花瓶的基本形:瓶口、瓶颈、瓶身和瓶脚。2、拼摆游戏,运用几何形拼出各种各样的花瓶,体验由不同基本形和不同组合方法能设计出不同造型的花瓶。看一看、试一试:选一张纸,试一试剪出对称式花瓶造型。看一看、比一比:谁剪的花瓶造型美、实用?(放得稳、能插花、供观赏等)三、探讨花纹的形式美。看一看、说一说:1、在学生作业中,你认为哪个花瓶的图案好看?好看在哪里?2、运用什么表现花纹?(具象美与抽象美)3、找一找,哪些地方有月牙形和锯齿形的花纹?(感受传统剪纸技法)4、你准备选用什么花纹装饰花瓶?想一想、做一做:在刚才剪的花瓶造型的基础上,尝试剪出花

30、纹(体会阴刻剪纸)。四、创新与表现。想一想、做一做:怎样运用基本形组合成与众不同的造型?运用什么花纹装饰?五、欣赏与评价。看一看、说一说:把自己的作业与教材中学生作业比一比,美在哪里?评价点:1、造型美;2、花纹美;3、对称美;4、创意美。六、布置作业;用对称的方法剪出多种形状的大花瓶。第15课有趣的剪纸娃娃教学目的:1、感知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2、感知民间剪纸造型简练、饱满和对称的形式美;3、用纸材剪出对称的娃娃形象。教学重点:感受剪纸作品中的优美线条、有趣的纹样、审美的情趣;能用纸材剪出对称娃娃及花纹装饰。教学难点:理解民间剪纸的寓意;掌握线条连续不断的设计。教学过程:一、探究民间剪纸的审美情趣。想一想、说一说:“吉祥物”有什么作用想一想与“吉”同音的字和图象。找一找、说一说:1、抓髻娃娃中有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