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64.12KB ,
资源ID:1624967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24967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民大学在职经济题库财政经济学校对版答案 1.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民大学在职经济题库财政经济学校对版答案 1.docx

1、人民大学在职经济题库财政经济学校对版答案 1财政经济学2010 FG of RUC专业2010 人民大学金融学在职研究生夏季班组长闫涵题库整理智行、问哲、万蕾、王伶、闫涵校对李月明、韩柳复核排版贾珊备注蓝色标注为不确定部分2010年2月一、名词解释1、公共物品【p19】:由国家机关和政府部门公共部门提供的用来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商品和服务称为公共物品。(不论每个人是否愿意购买他们,他们带来的好处不可分开的散布到整个社区,公共物品具有排他性和非竞争性。)2、成本效益分析【p58】:也称成本收入分析,是将一定时期内项目的总成本与总效益进行对比分析,更多的用在公共支出的决策程序中。通过多个预选方案进行

2、成本效益分析,根据对边际社会效益和边际社会成本的对比,选择最优的支出方案。(该分析方法是将项目的受益收入与支出成本、经营成本相对比,用净收入和收入的成本率来评价项目经济效益的一种方法,适用于项目发生的收益能用货币计量的情况。)3、转移性支出【p78】:是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的一种。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其中,从数额上和经济影响上看,补助支出的份额最大,最为重要)他们的目的和用途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在这里不存在交换的问题。他所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4、财政补贴【p172】:也称(财政)价

3、格补贴,是转移性支出的一种。是一种影响相对价格结构,从而可以改变资源配置结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政府无偿支出。主要包括物价补贴和企业亏损补贴。5、财政贴息:是财政补贴较为隐蔽的一种形式。即政府代企业支付部分或全部贷款利息,其实质便是向企业成本价格提供补贴。(国家基于一定的目的,对某些企业某些项目的贷款利息,在一定时间内给予一定的补贴)(其他教材答案:是指财政用于帮助用款单位归还贷款利息支出,或者财政性贷款只要求收回本金,少收或不收利息所形成的补贴,又称利息补贴。)6、税收支出(P180)税收支出是以特殊的法律条款规定、给予特定类型的活动或纳税人以各种税收优惠待遇而形成的收入损失或放弃的收入,

4、由此可见,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7、纳税扣除(P181):纳税扣除是指准许企业把一些合乎规定的特殊支出,以一定的比率或全部从应税所得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换言之,纳税扣除是指在计算应课税所得时,从毛所得税额扣除一定数额或一定比率扣除,以减少纳税人的应课税所得额。8、税收抵免(P182):税收抵免是指允许纳税人从某种合乎奖励规定的支出中,以一定比率从其应缴纳额中扣除,以减轻其税负。9、预算外支出(P207):预算外支出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而未统计在财政收入之内的各种财政性资

5、金。10、课税对象(P215)课税对象又称税收客体,是指税法规定的征税的目的物,是征税的根据。11、名义税率和实际税率(P218):名义税率即为税率表所列的税率,是纳税人实际纳税时适用的税率。实际税率税率是纳税人真实负担的有效税率,在没有税负转嫁的情况下,他等于税收负担率。12、平均税率(P218):平均税率是实纳税额与课税对象的比例,他往往低于边际税率,比较两者之间的差额,是分析税率设计是否合理、税制是否科学的主要方法。13、超额累进税率(P217)超额累进税率是把课税对象按数额大小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每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规定税率,各等级分别计算税额,一定数额的课税对象同时适用几个税率。14、

6、定额税率(P217)定额税率也称固定税额,是按课税对象的一定计量单位直接规定一个固定的税额,而不是规定征收比例。15、起征点和免征额(P219)起征点是指税法规定的对课税对象开始征收的最低界限。免征额是指对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全部数额中免于征税的数额。16、直接税与间接税(P220)税负不能转嫁的税种为直接税,所得课税和财产课税属于直接税。税负能够转嫁的税种为间接税,商品课税属于间接税17、从量税与从价税(P221)从量税:按课税对象的数量、重量、容积或体积计算的税种称为从量税。从量税的税额随课税对象数量的变化而变化,计算简便,但税负水平是固定的,是不尽合理的,因而只有少数税种采用这种计税方法,

7、如我国的资源税、车船使用税等。从价税:按课税对象的价格计算的税种称为从价税。相比较而言,从价税更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同时也有利于贯彻国家税收政策,因而大部分税种都采用这一计税方法。18、税收中性(P227):税收中性是指政府课税应不扭曲市场机制的正常运行,或者说,不影响私人部门原有的资源配置状况。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一是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或负担;二是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19、税收超额负担(P228):税收超额负担是指政府通过征税将社会资源从纳税人转向政府部门的

8、转移过程中,给纳税人造成了相当于纳税税款以外的负担。超额负担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国家征税一方面减少纳税人支出,另一方面增加政府部门支出,若因征税而导致纳税人的经济利益损失大于因征税而增加的社会经济效益,则发生资源配置方面的超额负担;二是由于征税改变了商品的相对价,对纳税人的消费和生产行为产生不良影响,则发生经济运行方面的超额负担。20、税负转嫁(P230):税负转嫁指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低购进价格的方法,将税负转移给购买者或供应者的一种经济现象。21、税收归宿(P230):税收归宿是与税负转嫁密切相关的一个概念,一般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22、“拉弗曲线”

9、(P249-P250):拉弗曲线是说明税率与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一条曲线。拉弗曲线阐明了以下三方面的经济含义:(1)高税率不一定取得高收入,高税收不一定是高效率;(2)取得同样多的税收,可以采取两种不同税率;(3)税率、税收收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从理论上说应当存在一种兼顾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最优税率。23、税收效应(P237):税收效应指纳税人因国家课税而在其经济或经济行为方面做出的反应,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说,是指国家课税对消费者的选择乃至生产者决策的影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税收的调节作用。税收效应可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两个方面。24、增值税(P263)

10、:商品课税的一种,是就商品价值中增值额课征的一个税种,是我国商品课税体系中的一个新兴税种。最大的特点是在一种商品多次课税中避免重复征税。(课本上的定义)增值税是对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就其取得的货物或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以及进口货物的金额计算税款,并实行税款抵扣制的一种流转税。(觉得课本上的定义不是很全面,这个是税法上的定义。总觉得这个比较权威。)25、消费税(P266):商品课税的一种,消费税的课税对象是消费品的销售收入,是我国1994年工商税制改革中新设置的一种商品课税。凡从事生产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均为消费税的纳税人。(课本上的定义)

11、消费税是以特定商品为课税对象所征收的一种税,属于流转税的范畴。在对货物普遍征收增值税的基础上选择少数消费品再征收一道消费税,目的是为了调节产品结构,引导消费方向,保证国家财政收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委托加工和进口应税消费品的单位和个人为消费税纳税义务人。(税法上的定义)26、营业税(P267):商品课税的一种,是以纳税人从事经营活动的营业额 (销售额)为课税对象的税种,其主要特点是计算征收较为简便。营业税的征税范围可以概括为提供劳务和销售不动产两种经营行为。营业税共设置了九个征税项目(1)交通运输业(2)建筑业(3)邮电通信业(4)文化体育业(5)金融保险业(6)服务业(7)转让无形资

12、产(8)销售不动产(9)娱乐业。营业税根据不同行业设置了四档税率:3%、5%、8%、20%。(截止目前8%这档税率已经不存在)营业税应纳税额的一般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营业额(销售额)税率 27、企业所得税(P270):所得课税的一种,课税对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包括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包括来源于中国境内、境外的所得(非居民企业仅对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税)。企业所得税税率一般为25%,但如果符合国家对重点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可以给予企业所得税优惠。企业所得税计算公式为:应纳税额=应税所得额税率。 28、个人所得税(P271)

13、:所得课税的一种,课征对象是个人所得。按税法规定有纳税义务的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取得收入的外籍人员,均为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我国个人所得税目前采取分项定率、分项扣除、分项征收的模式。但符合允许扣除项目和减、免项目也可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或相应的减、免。 29、资源税(P275):对自然资源的课税称为资源税,课税对象是开采或生产应税产品的收益。有两种课征方式:一是以自然资源本身为计税依据,这种自然资源必须是私人拥有的,二是以自然资源的收益为计税依据,这种自然资源往往为国家所有。 30、遗产税(P277书中没有详细解释):是财产税的一种,是以被继承人去世后所遗留的财产为征税对象,向遗产的继承人和受赠

14、人征收的税,在国外有时也叫“死亡税”。其功能是对遗产和赠予财产加以调节,防止贫富过分悬殊。目前在我国至今尚未开征。 (参考XX整理)31、逆弹性命题(P284):即拉姆斯法则,是最适商品课税理论。指在最适商品课税体系中,当各种商品的需求相互独立时,对各种商品课征的各自的税率必须与该商品自身的价格弹性成反比。因此,对弹性相对小的商品课以相对高的税率,对弹性相对大的商品课以相对低的税率。如果对无弹性或低弹性商品(如食品)采用高税率征税,会使总体超额负担最小化,是一种最适税制。 32、国债负债率(P305):是表示国债相对规模的一个指标。国债的应债来源从国民经济总体来看是GDP,用当年国债发生额或国

15、债余额 占GDP的比重来表示,称国债负担率。从个别应债主体看,则以当年发行额占应债主体的收入水平的比重来表示,如居民个人的国债负担率可以用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居民收入扣除消费支出和其他投资后的居民储蓄的比例来表示。 33、债务依存度(P305):是表示政府偿债能力的指标之一,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表示中央支出对债务的依赖程度。 34、国债一级自营商(P320):指具备一定的条件并由财政部认定的银行、证券公司和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它们可以直接向财政部承销和投标竞销国债,并通过开展分销、零售业务,促进国债发行,维护国债发行市场顺畅运转。 35、国债回购(P321):是指国债持有人在卖

16、出一笔国债的同时,与买方签订协议,承诺在约定期限后以约定价格购回同笔国债的交易活动。如果交易程序相反,称为国债逆回购。国债回购是在国债交易形式下的一种融劵兼融资活动,具有金融衍生工具的性质。 36、国家预算(P334):是政府的基本财政收支计划,是政府集中和分配资金、调节社会经济生活的主要财政机制,是国家的重要立法文件。(删去功能具体描述若干)37、单式预算和复式预算(P335):以预算形势的差别为依据而对国家预算进行的分类。单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统一的一个计划表格来反映;复式预算,是指国家财政收支计划通过两个以上的计划表格来反映,一般分为经常预算和建设预算(或债务预算)。38、增

17、量预算(P335):指计划财政收支的预算分项支出数是以上年度各该项支出数作为基数,考虑新的财政年度的经济发展情况加以调整之后确定的。39、零基预算(P335):指计划财政年度预算分项支出指标的确定,只以对社会经济发展的预测和对当年各部门新增任务的审核为依据,不考虑以前财政年度各项支出的基数。40、政府采购制度(P342):是以公开招标、投标为主要方式选择供货商(厂商),从国内外市场为政府部门或所属团体购买商品或劳务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公开性、公正性、竞争性的特征,而公开竞争是政府采购制度的基石。(删去采购步骤)41、转移支付制度(P357):是衡量各级预算主体之间收支不对称的预算调节制度,是分级

18、预算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见XX词条,个人认为到这即可,以下供参考)。有纵向转移和横向转移(调节)两种形式。纵向转移的典型做法是补助金制度,中央从各地征收国税,同时对每个地方给予补助,实行双向调节。补助金分无条件补助、有条件补助和专项补助。补助金是根据相关的因素设计规范化的计算公式,一旦确定则无讨价还价余地。横向转移是由富州向穷州转移支付,实行地区间的互助式调节,不再通过中央预算。(书中提到的是“政府间转移支付”,是指政府间财力的无偿转移,一般是指上级政府(财政)对下级政府(财政)的无偿补助或拨款,而财力无偿转移的方法、规则和程序则构成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它的主要功能有:(1)弥补纵向财政缺口

19、(2)弥补横向财政缺口(3)弥补地区性公共物品辖区间的外部效应(4)支持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42、结构性财政赤字(P378):依据产生赤字的经济背景和原因将财政赤字分为两类,结构性赤字和周期性赤字,结构性赤字是指发生在已给定的充分就业之上的赤字,也称充分就业赤字,它由政府财政政策的变量决定,是一种外生变量,体现财政政策变量对经济的影响。因为它是假定经济已经在充分就业水平上运行,在这种假定条件下,当经济中还存在未被动员的资源时,赤字会直接引致总需求的增加,并通过对总需求的影响调节总供求关系。43、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P404):是根据调节经济周期的作用而对财政政策进行分类的一种政策。这种财政政策

20、本身没有内在调节功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对经济产生调节作用 。一般来说,这种政策是政府利用国家财力有意识地干预经济运行的行为。44、购买性支出乘数(P411):等于1/(1-b)(边际消费倾向),它表明购买性支出的变动对国民产出GNP的影响程度。它的特点与作用是:(1)支出乘数为正值,说明购买性支出的增减与国民产出呈正方向变动,(2)政府增支时,国民产出增加,增加量为支出增量的1/(1-b)倍,(3)同税收乘数相比,购买性支出乘数大于税收乘数,这说明增加财政支出政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大于减税政策。45、扩张性财政政策(P405):是根据调节国民经济总量方面的不同功能而对财政政策进行分类的一种政策。

21、指通过财政收支规模的变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在总需求不足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使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平衡。扩张性财政政策载体主要有减税(降低税率)和增加财政支出。二、简答1、 区分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基本标准是什么?【p20】答:区分二者的基本标准:一是排他性和非排他性。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既一些人享用公共物品带来的利益不能排除其他一些人同时从公共用品中获得。而私人物品具有排他性,排他性是指个人可以被排除在消费某种物品和服务的利益之外,当消费者为私人产品付钱购买后,他人就不能享用此种商品和服务带来的利益;二是竞争性和非竞争性 非竞争性是公共物品的第二个特征,即消费者的增加不引起

22、生产成本的增加,提供公共物品的边际成本为零。私人物品则具有竞争性,竞争性是消费者的增加将引起生产成本的增加,每多提供一件私人物品,都要增加生产成本。2、 简述财政配置资源的机制和手段【p35】答:财政配置的机制和手段主要有:在明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政府经济职能的前提下,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确定财政收支占GDP的合理比例,从而实现资源配置总体效率。我国当前主要是采取GDP增长率指标来表示资源配置效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保证重点支出,压缩一般支出,提高资源配置的结构效率。合理安排政府投资的规模和结构,保证国家的重点建设。通过政府投资、税收和补贴等手段,带动和促进民间投资、吸引外资和对外贸易

23、,提高经济增长率。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本身的效率。3、 财政实现收入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是什么?【p37】答:(1)划清市场分配与财政分配的界限与范围。(原则上属于市场分配的范围,财政不能越俎代庖,凡属于财政分配的范围,财政应尽其职。比如,应由市场形成的企业职工工资,企业利润、租金收入、财产收入、股息收入等,财政的职能是通过再分配进行调节。而医疗保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则应改变目前“企业办社会”的状况,由财政集中分配,实行社会化。)(2)规范工资制度。(这里是指由国家预算拨款的政府机关公务员的工资制度和视同政府机关的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制度。凡应纳入工资范围的收入都应纳入工资总额,取消各种明补和

24、暗补,提高工资的透明度;实现个人收入分配的货币化和商品化;适当提高工资水平,建立以工资收入为主、工资外收入为辅的收入分配制度。)(3)加强税收调节。(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主要手段:通过间接税调节各类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调节各经济主体的要素分配;通过企业所得税调节公司的利润水平;通过个人所得税调节个人的劳动收入和非劳动收入,使之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距范围内;通过资源税调节由于资源条件和地理条件而形成的级差收入;通过遗产税、赠与税调节个人财产分布;等等。)(4)通过转移性支出,如社会保障支出、救济金、补贴等,使每个社会成员得以维持起码的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4、 财政实现稳定和发展职能的机制和手段包括

25、哪些内容?【p39】答:(1)经济稳定的目标集中体现为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大体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保持了平衡,物价水平就是基本稳定的,经济增长率也是适度的,而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也是不难实现的。财政政策是维系总供求大体平衡的重要手段。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的情况,财政可以实行适度放松政策,增加支出和减少税收或两者同时并举,由此扩大总需求。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收支发生不平衡是可能的而且是允许的。针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而灵活地变动支出和税收,被称为“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2)在财政实践中,还可以通过一种制度性安排,发挥某种“自动”稳定作用,例如累进税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都明显具有这种作用。

26、(原则上说,凡是业已规定了的,当经济现象达到某一标准就必须安排的收入和支出,均具有一定的“自动稳定”作用。当然,这种“自动稳定”的机制究竟有多大的作用尚可存疑,更何况,在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这种机制本身就是欠缺的。)(3)通过投资、补贴和税收等多方面安排,加快农业、能源、交通运输、邮电通信等公共设施的发展,消除经济增长中“瓶颈”,并支持第三产业的兴起,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保证国民经济稳定与高速的最优结合。(4)财政应切实保证前面提到的那些非生产性的社会的公共需要。(诸如,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和平的和安定的环境,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卫生水平,加快文教的发展,完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制度

27、,使增长与发展相互促进,相互协调,避免出现某些发展中国家曾经出现的“有增长而无发展”或“没有发展的增长”的现象。)5、 简述公共选择理论的基本内容。【p63】答:公共选择理论作为西方经济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经济分析方法来研究政府决策的方式和过程的一种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对政府决策程序和选举制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决策程序有直接民主决策与间接民主决策之分。直接民主决策是全体公民都参与决策,采用“一人一票”原则,投票表决通过的决策。间接民主决策是选民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一定数量的代表,并授权这些代表代表选民作出公共决策。在间接民主决策中,有三种参与者的行为会对决策产生影响,即选民、政治家和管理者。管理者是

28、执行政治家作出的决策,是政治决策程序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关于“政府失灵”,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求最有效率的政府决策体系和规则,就成为公共选择理论的最高目标。市场提供私人物品,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市场是通过买卖配置资源,即所谓货币投票,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必须通过一定的政治程序作出决策,即所谓政治投票。公共选择理论应用于财政决策领域,主要是通过投票来审批国家预算和决算。这里包括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一是确定公共项目的种类,包括公共支出项目和公共投资项目;二是确定公共项目成本的分摊方式,即确定税种、税率、纳税人等事项;三是确定国家预算规模,实现国家预算效益最大化的目标。由此

29、可见,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非市场决策或公共决策(特别是政府决策)问题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其证明了市场的缺陷并不是把问题转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同时以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行为的限度或局限以及“政府失败”问题作为研究重点,分析政府行为的效率并寻求政府有效率工作的规则和制约体系。6、 简述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的分类。【p78】答:以财政支出是否与商品和服务交换为标准,可将全部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类。 购买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市场性再分配活动:直接表现为政府直接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活动,包括购买进行日常政务活动所需的(如:政府各部门的事业费)或国家投资所需的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政府各部门的投资

30、拨款),并运用这些商品或服务实现国家的职能。 转移性支出体现的是政府的非市场性再分配活动:直接表现为资金无偿的、单方面的转移,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和债务利息支出。 财政支出按经济性质分类具有较强的经济分析意义: 1、购买性支出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影响,对分配的影响是间接的;转移性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而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是间接的。 2、购买性支出对政府形成较强的效益约束,转移性支出体现出的财政活动对政府的效益约束是软的。 3、购买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转移性支出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 联系政府的职能来看,以购买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执行配置资源

31、的职能较强,以转移性支出占较大比重的支出结构的财政活动,则执行收入分配的职能较强。7、简述“瓦格纳法则”的含义P84答: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夫瓦格纳最先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他的研究成果被后人称为“瓦格纳法则”。瓦格纳法则指的是财政支出的相对增长,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随之提高。 瓦格纳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的要求,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扩张。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

32、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所谓经济因素,则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工作。此外,瓦格纳把对于教育、娱乐、文化、保健与福利服务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归因于需求的收入弹性,即随着实际收入的上升,这些项目的公共支出的增长将会快于GDP的增长。8、试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P88答: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是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上升,达到一定水平则相对稳定。同时由于各国的国情不同,因而不同的国家以及同一个国家的不同时期,这一比重也是不同的。我国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有本身的特殊性。改革开放后我国财政支出绝对数除了1980和81年两年负增长外,其余年份都是增长的,而且增长速度不算很慢,财政支出增长率基本是一条波折上升的曲线,有的年份波折度较大。但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运行则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