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9.74KB ,
资源ID:1625128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2512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关于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关于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docx

1、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关于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关于中国的职业阶层与高等教育机会一-一种稀缺资源分配状况的研究提要:作为一种稀缺的社会资源,中国的高等教育机 会在社会各阶层的分布严重不均。本报告对90年代以来的 多次调查资料的深入分析表明:高等教育的阶层差距在许 多方面超过了城乡经济差距。在被调查的37所本科院校中 农民与非农民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整体差距是倍,其 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接近18倍;而在全国重点院校中 两者更分别高达倍和倍。更进一步的问题在于,导致这一 结果的制度性原因并没有随着高等教育的爆炸性扩张而消 除,相反,大幅度增加的高校收费却使低收入弱势阶层的 子女在面对

2、高等教育时遭遇更大的障碍。在中国,高等教育机会历来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资源。 获得这种资源的年轻人将登上一个社会性的“台阶”,进入 社会的主流阶层或集团。1)正因如此,围绕这种独特资源 的分配或获得的状况,将成为衡量中国高等教育的平等性 乃至社会公平问题的重要标准。本文将从社会阶层和流动的角度来考察2 0世纪80年 代以后高等教育机会在不同职业阶层子女间的分布状况。 之所以选取职业作为衡量标准,主要是考虑到在中国特殊 的二元经济和社会结构、官本位、部门和行业垄断等制度 环境中,不同的职业实际上涵盖了并外显为不同的政治、 经济和社会地位,它基本上是政治权力、经济收入和教育 背景(及相应的社会声望)的

3、聚合点,成为划分社会阶层 的重要标尺。就一般情况而言,在迄今为止的当代中国的 语境中,提起“干部”、“知识分子”以及“”工人“和” 农民“这些主要的职业身份,我们一般总是能够想到其中 的群体或个人所可能拥有或不拥有的一切。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这方面己积累了为数不少的 调查研宄资料,问题在于对这些相互隔离和缺少呼应的资 料未能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本文将充分利用这些资料, 在进行系统解读的基础上,综合出较为明晰的现状认识文 本,并尽可能地展开归因分析。考虑到操作的简便以及现 有资料的可利用程度,本文所说的职业阶层以高等教育机 会获得者的父亲的职业为依据。父亲职业与高等教育机会早在高考制度恢复不

4、久的20世纪80年代初,国内即有 学者指出,父亲职业对子女考入高等学校有相当影响,干 部和职员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较工人、农民子女有 更多的机会。能够证明这一结论的早期资料是对在京8所 高校1980年入学新生家庭背景的一项抽样调查结果,其中父亲系农民的占,系工人的占,系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的分别为%和%.2)另外,胡建华等人1982年6月对南京大学和南京师范学院在校生的调查表明,父亲为农民的占在 校生总数的,包括工人在内的“体力劳动者”的子女占 40%,而当年江苏全省农业劳动力(农民)和体力劳动者分 别占劳动力总数的和90 %. 3)由此可以算出,一个农民子 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只有非农阶

5、层子女的1/14,而脑力 劳动者子女的同类机会则是体力劳动者子女的倍。进入9 0年代以后,有多位研宄者对不同高校学生的家 庭背景进行了调查,表1汇集了其中的一些结果。从对哈 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武汉大学,以及厦门大学和郑州大学 的调查中可以发现,农民的子女接近或略微超过25%,而 “干部”子女则均超过30% (为,和),显示出高度的一 致性。与此相对,工人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以及军人和 个体私营业主的分布情况在三次调查中显示出较大差异, 其中专业技术人员最高达,最低为,相差近10个百分点 而个体私营业主的相差最高达5倍。对于这种差异,由于 不了解每项调查的具体条件设定,笔者无法解释。但总起 来看

6、,作为体力劳动者的农民和工人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的 机会远较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阶层为低。与上述三项调查相比,孟东方和李志对重庆地区8所高 校的调查结果则显示阶层差距有所缩小:工人和农民子女 的比例都有上升,其中农民子女达,较前三项调查结果高 出14-16个百分点,而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的比例则 有较大幅度下降。考虑到重庆高校的层次普遍较低(在现有高校中仅有 两所大学为“重点大学”,但不知是否列入了调查范围), 而前三项调查学校除郑州大学外都是全国重点院校,可以 推断,在层次较高的“重点大学”,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的子女占更大优势,工人、农民子女的合计份额不到一半 而在一般的地方性高校中,差距有所

7、缩小,工农子女的比 例也超过了 50%.如果引入由笔者委托调查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资 料,可以更清晰地看出中国高校阶层差距所呈现的金字塔 状格局。表2列出了这两所顶端高校90年代本科生的来源 虽然其中反映的只是城乡差距,但可以进行简单的置换, 即假定农村学生的父亲都是“农民”(实际情形并非如此, 因此有高估农民子女比例的倾向),那么其比例在两校中都 很少超过20%,在最低的年份则只有16%左右。这不仅远远 低于重庆市8所高校的,也明显低于武汉大学和厦门大学 等的 23%-25%.这一推论为1998年4月实施的一项大规模调查结果所 证实。该项受到世界银行和中国教育部资助的调查涉及不同层次的高校

8、(大专除外)37所、1994和1997级学生近 7万人。从表3所示的结果可知,农民子女的比例随着院校层次的升高而降低(在第一类院校中的比例低于总体比例 近10个百分点);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的 子女则逐步升高。调查分析还表明,与1994年级学生相比, 在1997级学生中,这种下降和上升的趋势更加明显。接下来让我们对上述调查数据进行还原,给出阶层差 距的量化结果。要说明的是,由于缺少与学生“父亲”的 年龄段(推定为40-6 0岁)和调查设定的各种职业完全对 应的人口基数统计资料,难以对阶层差距给出精确的计算。 不过,在对相近的资料加以甄别后进行尝试还是必要的, 尽管由此得出的结论可能

9、与实际情形稍有出入,但有助于 对看似漠然的数据赋予为较确定的社会内涵。在此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从业人员”资料来取 代学生父亲的职业分布状况。1980年全国从业人员为 42361万人,其中乡村31836万人,城镇10525万人。在前 者中,除去6 40万党政干部和科教文卫人员,假定余者皆 为职业身份上的“农民”。后者包括科教文卫部门1649万 人,假定为“专业技术人员”;党政机关和社会团体部门 527万人,假定为“党政干部”。这里不清楚“企事业单位 干部”的数量,假定其与党政机关干部相当,那么广义的 “干部”数量将达到1054万人。扣除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 的人数视为“工人”,总数为7822万

10、人。这样,四个主要 的职业阶层在总从业人员中的比例分别是、和.由此可以得出其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之比是:1 : 5: 也就是说,在1980年,工人、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升 入前述北京8所高校的机会将分别是农民子女的5倍、25 倍和3 7倍以上。按照同样的方法可以推算出,1990年,农民与另外三 个主要职业阶层子女进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的可能性之 比分别是1: 3:; 199 5年进入武汉大学的比例分别是 1:;进入厦门大学和郑州大学的比例是:1:; 1995年 进入重庆8所高校的比例则是1:)而根据前述对37所高校的系统调查资料推算(结果见 表4),在90年代中期(以1995年为基准

11、年度),在除却了 “大专”的中国高校中,农民子女与工人、干部、企业管 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进入高等学校的可能性之比为 1:,其中在第一层次高校中是1: 4:而农民阶层与 非农阶层的整体差距是倍,在第一层次高校中则是倍,其 中与党政干部子女的差距竟分别达到倍和倍。“农”与“非 农”之间高等教育机会的差距要大于城乡之间经济上的差 距。进而,我们还可以算出,作为体力劳动者的工人和农 民子女,与作为脑力劳动者的党政干部、企业管理人员和 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的机会之差也非常之大:在高校总体 中为倍,在全国重点院校中接近15倍。要交待的是,由于表1所列的各项调查中个体工商业 者、私营企业主的子女所占比例

12、相差太大而不具有可比性, 因此笔者省略了与其它阶层的比较。但对前述37所高校的大规模调查结果应该具有可信性,它显示,这一新兴阶层 (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例1 995年为)的子女获得高等教 育的优势虽然不如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子女那么明显,但 高于农民和工人的子女,分别为其倍和倍。关于军人子女 的情况,由于不了解军人(军官)的具体数量,无法给出 较确定的指标,但肯定远远高于工农子女,可能接近另外 三个主要阶层中的一个。父亲职业与学生所在专业已有的调查表明,父亲的职业不仅影响着子女获得不 同层次的高等教育机会的大小,而且还进一步与其所能够 进入的学科密切相关。考虑到不同专业的学生毕业后有不 同的职业选

13、择、面临不同的就业难易度(在国家不“包分 配”而较多受“市场”调节的条件下尤其如此),并形成经 济和社会地位的若干差异,这种调查结果所蕴含的意义值 得深思。表5所列刘宏元对武汉大学的调查显示,在该校的 “热线学科”专业中,农民和工人子女的比例进一步低于 其在总体中的比例,而在“基础学科”专业中情况则相反 与此相对,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则更多地进入了 “热线学科”,三者相加在“计算机科 学”中达,在容易与“国际接轨”的“国际贸易”和“国 际金融”专业中更高达80%左右,几乎形成垄断地位。这一特点在孟东方和李志对重庆8所高校的调查结论 中也较为明显。二人研宄了父亲职业对子女

14、进入“热门专 业”和“冷门专业” 5)机会的影响。在被调查的785名 “热门专业”的学生中,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和专 业技术人员的子女合计占,高出总体比例()个百分点; 农民子女则只有,低于总体比例个百分点。而对4 49名 “冷门专业”学生的分析则发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 子女较少,农民子女则占,高出总体个百分点,其中在农 学、农业化学、铸造三个专业中,竟分别占到72%、和80%. 关于工人子女的情况,尽管在热门专业中并无明显优势, 但就读冷门专业的比例也较低,比总体低个百分点。父亲职业与学生的录取分数众所周知,1978年以后中国的高考制度遵循的是一种 看似“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普遍性原

15、则。这似乎让人们 有理由相信:它能够确保一种形式上的平等,也即取得了 相同考分的年轻人进入高等学校的机会均等。但余小波的 调查结果则证明了这一推论难以成立。余对某电力学院2000级学生入学时填写的“学生情况 登记卡”中的录取分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其结果见于表6. 它显示,学生父亲的职业不同,其录取分数也存在着较大 差异,农民子女的平均分数要高出干部子女22分,高出工 人子女18分。其中工科类高出干部子女26分,财经类高出 30分。而在表6_2所列的16个专业中,就农民子女与干部 子女相比,只有两个专业低于后者,其他皆以农民子女为 高,其中财务管理高50分,电算会计高60分。再将其与 工人子女相比

16、,4大类专业也全都高于后者,16个专业中 只有3个略低于工人子女,而其他皆高于后者,其中有7 个专业相差2 0分以上,2个专业相差40分以上。工人子女与干部子女分数的差距不像农民子女与其相 比那样明显,但平均分也高出后者4分,在4大类专业中 只有文科类低于干部子女,理科类与之相等,而其他两大 类都高于干部子女。在进一步细化的16个专业中,有11 个专业高出干部子女,其中有6个专业高出10分以上,两 个专业高出4 050分以上。那些经历过中国的高考制度洗礼的读者能够领悟,22 分之差意味着不同层次大学之间“门槛”的高低之别,可 能是“一流与二流”或者“重点与非重点”的分界线。也 就是说,这种差距

17、意味着农民子女本来可能进入比调查学校更高层次的学校。但是他们不仅未能如此,反而在已录 取学校的专业分布中处于劣势。通过余小波提供的学生父亲职业与入选专业关系的分析可以看出,干部子女入选专业排在前5位的是:经济学、 电气工程和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与通信 技术、会计学(表5第三列),均为该校热门或强势专业; 工人子女入读专业排在前5位的是:数学与应用数学、计 算机科学与技术、热能动力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自 动化,多数为一般专业;而农民子女入选专业排在前5位 的是:供用电技术、物理学、热能动力工程、建筑环境与 设备工程、化学,基本上为冷门专业,特别是面向农村服 务的供用电技术所占比

18、例高达61 %.值得玩味的是,在干部子女排在前五位的专业中,其 平均分都低于农民和工人子女,其中“电子信息与通讯技 术”专业低于农民子女32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低41 分。而从其他11个专业中农民子女的平均分来看,都高于 热门专业中干部子女的最低分和次低分,有7个专业高于 最高分,其中“财务管理”专业竟高出44分。这表明,从 分数上看,农民子女完全有足够的优势更多地进入这些 “强势专业”,而干部子女更多的进入热门专业并不是出于 高考成绩竞争的结果。它甚至还会让我们生发出一种必然 要生发的联想:那些考分比已录取的农家子女低、但却高 于干部子女的农民出身的考生,是否被更多地淘汰了呢? 关于高等

19、教育阶层差距的归因分析关于导致高等教育阶层差距的原因,可以从家庭背景和制度因素两方面加以探讨。6)家庭背景的“天然”影响 是直接而深刻的,那些拥有较强势的职业以及与之相应的 较高文化程度和经济收入的社会成员,在引导子女朝向 “精英”化努力方面无疑更具优势。但是,家庭背景并非 孤立地发挥作用,它必然在特定的教育和社会制度环境中 被有意无意地放大或缩小。进而,就中国的情况而言,高 等教育始终是计划体制的一部分。虽然20世纪90年代之 后各高校逐渐拥有了一定的“自主权”,民办高等教育也在 兴起,但“计划”的色彩依然浓厚,政府特别是中央和省 级政府在招生计划的制定和分配上具有初始的或最终决定 权。因此

20、,我们的分析就不能不集中于制度的因素,围绕 制度与“家庭职业背景”的互动如何影响着高等教育机会 的分配而展开。1, 它是基础教育阶段机会不平等累积的结果在中国庞大的金字塔型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机会的不平等并不是一种自生的孤立现象。它是整个教育体系结 构性不平等的一部分,在相当程度上是基础教育阶段机会 不平等累积的结果。众所周知,城乡分割的义务教育办学制度,使农村的 少年儿童_95%以上为“农民”子女_在通向学业成功的竞争中从一开始就处于劣势。在公共教育经费不足、靠 农民自身的力量又无法承受义务教育之重的情况下,农家 子女往往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就被淘汰出局,从而无缘参 加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根据

21、笔者的计算,自1986年颁布 义务教育法到20年的15年间,中国大约有亿少年 儿童没能完成初中教育,其中的绝大部分为农民子女。而 义务教育阶段城乡机会的差距,到了高中阶段又进一步扩 大。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普通高中)的比例来看,城 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 1 999年的,而同期 农村则从%下降到,两者间的倍数差从倍扩大到3倍,绝 对差则从个百分点扩大到个百分点。7)这就使得80 %左右 的农村初中毕业生无缘参加高考。一连串的淘汰机制,决 定了农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降低。而高中阶段 城乡教育质量的差距,又进一步导致农村的学生处于不利 地位。而在城市内部,重点小学、中学与

22、普通小学、中学的 划分和相应的资源分配,也使不同学校的学生所接受的教 育在质量上有着很大差别。近十多年来愈演愈烈的“择校 风”实质上表现为各社会阶层围绕着不公正分配后的教育 资源的争夺。但经验事实告诉我们,真正有实力“择校” 的,可能主要是政府官员、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以及企业 界的中上层,就一般职工和市民而言,除非有相当的“关 系”背景和经济实力,否则在麻烦的户口迁移手续和高额 的“赞助费”面前,可能也难以如愿。从结果来看,在那 些获得了更多资源的重点学校就读的学生,多数是强势阶 层或上层、上中层阶层人员的子女。方长春近年对马鞍山 市的抽样调查显示,在该市的初中毕业生中,出身于上层 家庭者有%

23、进入了该市“最好的高中”,而在中上层、中层 和中下层分别为、和,下层则只有.方的研究还证实, 学生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其所就读的小学和初中学 校也越好。8)这无疑为这些阶层的子女在高等教育机会的 竞争中占居优势打下了基础。2, 倾斜的招生名额与录取分数线:高等教育机会初次 分配的不平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制度性不平等不仅表现在大学之前的 基础教育阶段,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分配中也非常突出 概而言之,由教育主管部门掌控的全国高校在各地区招生 名额的分配,以及与之相关的录取分数线的划分,打破了 高考制度实行“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神话,导致了农民 子女在“被选拔”的过程中处于劣势,而客观上有利于居 于

24、城市的各社会阶层的子女。作为计划经济的产物和密切涉及政策制定者的直接利 益的结果,我们知道,教育主管部门在以地区为单位的招 生名额分配上,一贯采取倾斜的政策,最突出的表现是在 全国范围内向北京和上海倾斜,在省区范围内则向省会城 市倾斜。出自2000年2月14 0中国青年报的一篇报 道指责说,(19 99年?)“河南、山东人口均接近1亿,但 招生总量仅有8万人左右。而北京人口仅10 00多万,招生 总量却达万之多。”这种倾斜自然导致各地不同的“录取比 例”,也即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不同。以1998年的情况为 例,当年全国普通高校的平均录取率为,最高的上海市 为,而低于30%的有河南、安徽等8个省区

25、,最低的甘肃 省只有,最高和最低之差是3: ) 19 99年北京市的录取比 例高达,其中理科考生更达,与此同时,仍有多个省区 不到30 %.当年北京市理科最低录取分数线仅为32 7分,它 意味着,在这座拥有数不清的特权的城市,考生只要获得 平均相当于百分制的分就可以上大学,各门功课平均不及 格也可以上本科。10)招生名额分配的倾斜在那些居于金字塔顶端的高校中 更加显著。表7列出了 1993年之前清华大学在部分省市的 招生人数,它显示,苏、皖、鄂、川4省合计得到的名额 始终低于首都北京,在高考制度恢复之初的几年间甚至不 足其二分之一乃至三分之一。由此可以推算,在19 90年, 主要由强势阶层子女

26、构成的北京市的考生考取这所精英学 校的概率,要比主要由农民子女构成的4省考生高出倍。 11)名额分配的严重失衡自然导致实际录取分数存在着令 人惊诧的差异。“同一张试卷,同一次高考,不同省市的录 取线动辄相差100余分。”“在同一所高校,各地同学的高考分数差可超过2分“,”在北京能上清华 的分数,在一些地方上不了重点大学;在北京能上重点的, 在一些省则无学可上。“北京、上海比一般省区低,省会城 市比当地落后地区低。(表8)无怪乎有人公开指斥:”这 是社会主流阶层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其子女搞普遍特权。 “12)要指出的是,录取分数线的倾斜虽然主要表现在省、 市、自治区之间,乃至一省内部的地区之间,但就

27、全国来 看,由于处于不利地位的省区往往是农业人口占绝对多 数,因此最终也就意味着这种分数线更多地对农民子女不 利,他(她)们将在无形中被更多地淘汰,而机会更多地 流向了其他社会阶层的子女。3, “保送生”与“机动指标”:“腐败”参与的再分配如果说招生名额的初次分配己经明显地有利于居住在 首都、省会等大中城市一一高层的权力、文化和经济精英 的居住地_的社会成员的子女,那么录取过程中的再分 配,则进一步偏向于能够对录取过程直接或间接施加影响 的权势阶层的子女,而背离包括无关系背景的工人在内的低社会阶层子女。干扰再分配之公正性的主要有以下两种 形式。第一为录取过程中的“灵活性”。众所周知,虽然各高

28、校都会根据志愿填报情况划分明确的录取线,但“线上生” 的人数与最终录取数总是保持一定的差距,通常为1:左 右,也即大约有20%的“线上生”会被淘汰。一般说来,各 高校会遵循按分数“从高到低”录取的原则,但权力和接 近权力的“关系”总是有施加影响的空间。对于有特殊背 景的考生,超过当该学校的录取线,甚至只要达到所在省、 市、区的“控制线”即会被保证录取。这种优惠措施的集 中性获益者有两类,一是各高校教职工的子女,他(她) 们报考父母所在的学校总是会得到这种“职业特权”或 “行业性福利”;二是那些掌握各种资源分配的权力、对高 校乃至高校负责人个人的发展有重要影响的个人,以及一 些“协作单位”的负责

29、人。对后一类社会成员的关照近年 来己经演化成制度性保障,名为“机动指标”。颇负名望的 上海交通大学XX年夏天不慎姗漏的这方面的“招生黑幕” 不过是冰山之一角。有报道指出,“机动指标”的数量在有 些高校可能在三位数,占招生总数的比例最高时曾达到 8%. 13)而各种力量角逐的结果,被挡在高校大门之外的20% 的考生,自然主要是那些远离权力的社会成员的子女,甚 至会包括一些高分考生。第二种表现形式是已经受到社会舆论广泛指斥的“保 送生”和“特招生”。自1984年开始实行的“保送生制度”, 据说在初期较为规范,后来则“变味了”:被保送的“三好 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大多是干部和教师子弟。2000年

30、 夏天由多家媒体披露的湖南省隆回一中的“保送生舞弊” 案证明了这种指斥的正确。在该校送出的14名“保送生” 中,13名系作假,其中两人分别是该校正副校长的儿子, 另外11名均为县及县属单位的干部子弟。“14)而关于因 为某方面的”专长“可以降分录取的特招生中的腐败问题, 也早己是一种公开的秘密,最近则由于西安市围绕”体育 特长生“的大面积舞弊事件的败露而成为舆论的焦点。所 有这些公开的和没有公开的舞弊,无疑使强势社会阶层的 子女更多地获得了高等教育机会,拉大了高等教育的阶层 差距。结语居于较高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的阶层成员的子女 具有更多的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几乎是世界各国的普 遍现象,在

31、有些国家则形成几近垄断的现象。15)由于缺 少连贯的和高度整合的调查统计资料,我们难以将中国的 状况与一些具有可比性的国家进行具体比较,以衡量其高 等教育机会不平等程度的国际水平。但本文的考察己充分说明,中国的高等教育机会分配和获得确实存在着系统的和结构性的严重不平等状况,各主要社会阶层对这种稀缺 资源占有的不平等程度,在许多层面可能高于经济收入的 差距。造成这种不平等的原因固然有来自家庭的理应被接受 的“天然”影响,但是与政策制定者有着切身利害关系的 制度性安排,以及在制度的执行过程中各种强势社会成员 所施加的干扰显然也非常重要。尽管这种制度性安排和腐 败现象近年来被不断地批判着,并且严重损

32、害了教育当局 和高等学校的信誉,但是由于它涉及了政策制定者和执行 者们的直接利益,目前尚没有被更加平等和公正的制度所 取代的迹象。这样,尽管中国的高等教育基于“产业化” 或延缓“就业压力”的现实需求而大大增加了绝对的机会 数量,并接近了 “大众化”的门槛,但这可能只是一种假 象: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所接纳的真正的“大众”(工农子女) 多数仍然处于边缘,而位于金字塔顶端的“一流”或“重 点”大学一一这才真正是孵化新时代“精英”的巢穴一一 中的“大众”依然主要限定于强势阶层。如此,我们就难 以断言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完成了它的爆炸性数量扩张的同 时已经实现了质的结构性转变,因为它并没有实质性地增 加“平等”和“公正”的内涵。注释(1) 北京清华大学毕业生的去向突出地说明了这一点:在该校1 982-1986年毕业的4615名学生中,分配到中央国 家机关和中央属企事业单位的为2675人,高达5 8%.见清 华大学志编辑委员会编清华大学志/上,北京:清华大 学出版社,H年,227页。(2) 见施云华、诸子平:我国“教育机会均等”建 设刍议,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科版)1993年第1 期,原资料出处不明。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