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3 ,大小:363.59KB ,
资源ID:1625245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2524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农村水利综合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农村水利综合规划.docx

1、农村水利综合规划(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编辑修改!)(文件备案编号:)农村水利综合规划工程名称:编制单位:编 制 人: 审 核 人:批 准 人:编制日期: 年 月 日1 综合说明党中央、国务院一直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强化领导,统筹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作出了具体部署和安排,把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强化农业基础的紧迫任务,要求抓紧编制和完善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国务院

2、办公厅在转发了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等五部委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中也明确要求以县为单位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多次批示要求迅速编制完善县级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以规划为依据,整合各类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按照规划扎扎实实抓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巩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和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枣阳市决定编制枣阳市农村水利综合规划。枣阳市地处鄂西北,版土面积3277km2,2007年末耕地面积150.32万亩,总人口109.83万人。枣阳市是湖北省年降水量最少地区之一

3、,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年内、年际变化大,素有鄂北“旱包子”之称,旱灾是制约枣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解放后,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干群艰苦奋斗,现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71座,固定提水泵站1586处,机电井899眼,堰塘当坝32526处,初步形成了大岗坡、石台寺、华阳河、熊河、沙河、吉河六大灌溉防洪体系。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72万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枣阳市是湖北省粮食主产区重点县之一,2004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2006-2008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标兵。粮食生产是我市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我市经济支柱之一,具有举

4、足轻重的地位。水利作为农业的命脉,搞好农村水利建设十分必要。尽管枣阳市农村水利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先天配套不足、后天缺乏维护资金、工程年久失修、管理不善等多方面原因,支撑和保障能力明显不足,工程设施完好率低,防洪、灌溉标准不高,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旱涝灾害仍是当地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农村水利发展仍然处在爬坡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水利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与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相比,与现代农村、农业发展的要求相比,还有很多不适应之处。为此,要大力开展农村水利综合建设。发展目标:到2020年,农田灌溉保证率达到75%,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年一遇,水库达到

5、相应设计防洪标准,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5;新增农村饮水安全人口87.06万人;新增灌溉面积4万亩,恢复灌溉面积36万亩,改善灌溉面积72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0km2,疏浚治理河道长度260km。总体布局:枣阳市灌溉发展以泵库联合运行的2座大型灌区和12座中型水库灌区为主,重点发展渠道防渗衬砌节水灌溉;进行泵站更新改造、水库除险加固、机井维修配套和堰塘当坝整治,利用全市广泛分布的蓄提水工程,加强水资源统一调度、管理、运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做好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努力恢复和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以农村饮水安全为龙头,实施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结合小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6、和中小河道治理,实施河、沟、渠、田、林、路生态建设和山丘区水土保持工程,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内容:灌区干支渠开挖疏浚196km,衬砌1512km,维修和配套各类渠系建筑物3350座;泵站更新改造1467处2066台89754kw;小型水库除险加固222座,其中小(一)型55座,其中小(二)型137座,未注册30座;堰塘当坝改造19421处,新建1303处;机井修复899眼;田间斗农毛渠开挖疏浚5520km,衬砌10939km,维修和配套各类渠系建筑物21983座;排水沟开挖疏浚4172km,维修和配套建筑物18643座;兴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191处,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87.06万人;治理水土

7、流失面积1020km2;河道整治260km。投资估算:经测算,本规划共需投资982295万元,其中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投资47490万元,中型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投资80970万元,泵站更新改造投资52183万元,小型水库除险加固投资77629万元,小型水源建设投资188107万元,田间工程投资273987万元,排水沟工程投资33425万元,农村饮水安全投资42534万元,水土保持投资50970万元,河道整治投资130000万元,管理设施投资5000万元。资金筹措:本规划投资规模大,涉及面广,要积极筹集工程建设资金,努力争取中央和省财政对枣阳市水利建设的专项投入,以及其他部门基础设施项

8、目用于水利的投资;同时按照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的比例争取市级财政配套资金,还要加大县级财政对水利建设的投入;大力推行和鼓励“一事一议”投入及其他社会投入,着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形成多元投入、保障有力的资金格局。国民经济评价:经计算,各项国民经济评价指标为:经济内部收益率EIRR12.34%,经济净现值ENPV274157万元,经济效益费用比EBCR1.49。由经济评价指标可知,本规划的经济内部收益率大于社会折现率,经济净现值大于零,经济效益费用比大于1,说明从国民经济角度来看,该规划是可行的,经济上是合理的。环境影响评价:本项规划虽然在施工期间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局部影响,但随着施工的结束和各种保护

9、措施的实施,其不利影响将逐渐减少,且可恢复,不会对农田环境造成永久性破坏。工程的有利影响远大于其不利影响,故从环境的角度来看本规划是可行的,且效益显著。总体来看,本项规划既是防治旱涝灾害的兴利工程,又是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持续良性发展的环境工程,规划实施后将有利于改善区域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实施保障措施:把加快农村水利建设纳入各级领导考核内容,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各有关部门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工程质量责任制和监管机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加强水资源优化配置、有效保护和节约使用,严格实施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制度;实行灌溉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各级人民政府

10、要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投入力度,足额落实地方配套资金,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做好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管理,保证资金安全、工程质量和群众满意;加强技术培训,全面提高项目管理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积极采用行之有效且适合当地建设和管理条件,并经工程实践验证和鉴定合格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加大宣传工作力度,提高全市农民和社会各界对农村水利工作的认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项目的实施。2 基本情况2.1 自然条件2.1.1 地理位置枣阳市地处鄂西北,介于东经11230至11300和北纬3140至3240之间,是更始帝刘玄、东汉光武帝刘秀故里,素有古帝乡之称,自秦设县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被

11、汉代科学家张衡誉为“龙飞白水,松子神陂”的宝地。北与河南省的桐柏、唐河、新野三县交界,南和宜城市接壤,东与随州市,西与襄阳区毗邻。南北长78km,东西宽53km,版土面积3277km2。汉丹铁路从市境中部横穿而过,东下武汉,西行四川。公路四通八达,东西有316国道和汉十高速公路,南北有寺沙省道,各乡镇均通柏油路,村村有沙石或砼路,交通十分便利。2.1.2 地形地貌枣阳市位于全国地貌第二阶梯东部边缘,地形地貌大体可分为低山丘陵、漫岗、河畈平原三种类型。东北部属桐柏山余脉,最高点是新市的玉皇顶,海拔778.5m,由北向南侵蚀加剧;南部是大洪山余脉,北侧为侵蚀、剥蚀地貌,山峦起伏,同属低山丘陵,最高

12、点是耿集的代古鼎,海拔551.2m;西北部、中部和东部是起伏的漫岗,号称九十九条岗,与襄(阳)北、河(口)北组成我省著名的“三北”旱包子地区,由于受地表的切割,形成波状起伏的地貌。整个地形,东北部和南部高山,中部低洼,向西倾斜,形成簸箕口形状。滚河(含沙河、熊河等支流)和黑青河流域的窄长地带为河畈平原,海拔高程70110m,最低点是蔡阳的瓦子岗,海拔高程70m。全市共有平原49.82万亩,岗地233.9万亩,丘陵206.1万亩,分别占版土面积的10%、48%和42%。2.1.3 水文气象枣阳市属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秋温和,夏热冬冷,冬干夏湿,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无霜期长,严冬酷暑时间短。年

13、均气温枣北14.9,枣中15.4,枣南15.3。极端最高气温为40.8,平均最高气温为31.9-32.8。极端最低气温为-15.1,平均最低气温为-2-3。全市相对湿度为72%,多年平均无霜期229天,10的积温为4899,日照时数为2100h,太阳辐射量在108-114千卡/cm2之间。风向夏季多东南风,冬季多偏北风,年平均风速2.6m/s,最大风速24m/s。多年平均降雨量为853.9毫米,以枣东北和枣南部两个山区最多,枣阳西部最少,其幅度为800-1000毫米。雨量在年际变化上时空分布不均,最大年降雨量为1345.1mm,最少年降雨量为471.4mm,49月份降雨量约占全年的70%90%

14、,最大四个月降雨量占全年的6080%。多年平均蒸发总量为1725.9mm,其中水面蒸发量为1049.8mm,陆地蒸发量为676.1mm。2.1.4 河流水系枣阳位于长江北岸,汉江中游,属唐白河水系。境内有滚河、黑青河、小黄河、三夹河、莺河及淳河六个水系,三级以上河流178条,所有河流均属季节性河流。滚河水系,滚河古称白水,发源于随州市万福店农场境内,当地称油坊河,向西南流入枣阳境内的油坊湾水库,然后由东向西横穿枣阳中部,经王城镇、吴店镇、南城办事处、琚湾镇到襄樊市襄阳区境内注入唐白河,全长90km,流域面积2068km2,为枣阳境内最大河流,大小支流126条,其中较大支流有沙河、熊河、华阳河、

15、优良河、清潭河、伍河、英河、大板桥河、官沟等,呈扇形向中间汇集于滚河,兴建有大型水库2处,中型水库10处,小(一)型水库32处。黑青河水系,在枣阳境内称泥河,古称真陂河,发源于枣阳境内唐梓山和三尖脑一带,流经双河、太平、草店、罗岗、徐寨至襄阳区境内入唐河,市内全长50km,流域面积400km2,有大小15条支流注入黑青河,兴建有中型水库2处,小(一)型水库10处。小黄河水系,小黄河又名红砂河、苍龙河。发源于河南省境内的宋山和紫微山,流入枣阳境内的寺庄、湖河、杨当,在襄阳区境内的程河汇入唐河,全长40km,流域面积258km2,有大小8条支流汇入小黄河,兴建有中型水库2处,小(一)型水库2处。三

16、夹河水系,三夹河在河南省境内,有几条支流伸入枣阳境内新市镇邢川一带,一条叫香冲,向东北流入河南省境内三夹河一支流姚河,另一条叫邢川河。邢川河又有三条小支流向西流入河南省境内三夹河另一支流丑河。香冲和邢川两条河流在枣阳境内承雨面积105 km2,皆出高山深谷,兴建有中型水库2处,小(一)型水库1处。莺河水库,莺河古称汝河,发源于枣阳市平林镇境内的青峰岭,向南流入宜城市莺河水库,然后注入汉江。在枣阳境内流域面积为95km2,在平林镇和车河农场带有6条支流注入莺河。淳河水系,淳河古称瀴水。发源于枣阳市平林镇境内青峰岭的大古顶,流入耿集的仁河寨小(一)型水库,后向西北流入襄樊市襄阳区的罗岗中型水库,然

17、后注入汉江。在枣阳境内流域面积70平方公里,有大小支流3条注入淳河。2.1.5 地层地质枣阳地区出露的地层岩性有中、上元古界变质岩系,白垩第三系碎屑岩,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变质岩系内有晋宁期、加里东期的基性、超基性岩体及燕山期酸性侵入岩体。第四系在区内广泛分布,下更新统(Q1)、中更新统(Q2)、上更新统(Q3)、全更新统(Q4)均有不同程度的发育。在成因上较为复杂,盆地边缘为冲洪积,河谷平原为冲积,在山前地带残留有冰水堆积、坡洪积及残坡积。堆积厚度主要取决于下伏基岩起伏面,但总的趋势是由东向西、由南向北逐渐增厚。枣阳市属于南襄盆地构造单元。由于南襄拗陷盆地新华夏系北东向沉降带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淮

18、阳山字型构造的西翼和秦岭纬向构造带的联合或复合部位。盆地内构造受区域构造线控制,有两条近东西走向,倾北的隐伏张性大断裂,即盆地中部的新野大断裂与南缘的襄樊大断裂,其断距达千米以上,把盆地分为两个簸箕状的凹陷(即南阳凹陷与襄枣凹陷)。两凹陷之间为断块凸起,称为新野凸起。襄枣凹陷又有次一级的襄樊凹陷、双沟低凸和枣阳凹陷三个构造单元组成。枣阳市地下水分为孔隙水、承压水和裂隙水。孔隙水主要分布在沿河滩地,承压水分布于沿河两级阶地及漫岗地,裂隙水和裂隙岩溶水主要分布在低山区及山前近岗地带。滚河沿岸孔隙水储量较少,钻孔涌水量为1001000t/d。浅层地下水分布于徐寨、杨当、店子街一带,埋深2030m,水

19、量丰富。岗地土层深厚,地下水少,3060m以下砂卵石夹层有一定水量。鹿头、姚岗一带分布有岩溶水,泉流量100500 t/d。刘升、姚棚呈不连续的块状分布,水量贫乏。耿集一带的山区有较丰富的裂隙水,泉流量5001000 t/d。地下水一般矿化作用不大,成分简单,属中性淡水,可以饮用和农业灌溉。地下水化学类型为重碳酸钙型和重碳酸钙镁型。重碳酸根离子的含量150-220mg/kg。钙离子含量32-53 mg/kg。其毫克当量(%)重碳酸根离子为80-90%,钙离子为50-56%。总硬度为6-11度,PH值为6.8-7.4。有害离子如铅、砷、汞、铜、锌、氟等约小于0.1-0.01,符合饮水标准。钠离水

20、和氯(Cl)离子毫克当量适合于灌溉。2.1.6 土壤植被枣阳系黄棕土壤向褐土过渡地带。市境内面积最大的漫岗地区,为第四纪黄褐土母质发育形成的各种岗地土壤。其次为低山丘陵地区,其母质由各种沉积岩、变质岩及少量花岗岩的残积和坡积物,以及第四纪粘土沉积物和第三纪红砂岩风化形成的土壤。河畈平原土壤为近代河流冲积物所发育。因此,土壤类型多,共分四个土类,即黄棕壤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八个亚类,二十个土属,四十个土种。对于因土种植、因作物需求选择土壤条件有较好的基础。枣阳市农、林、牧、特等植物类资源种类繁多,共1078种。农作物粮、棉、油、绿肥等18种作物,主要有小麦、水稻、棉花、红薯、高粱、大豆、大

21、麦等。特产作物有苹果、桃、梨、柑桔、葡萄、茶叶、桑蚕、烟、麻等。林业资源中次生树种300余种,以松、栎、杉、杂为主,丘陵山区以马尾松、栎为主,岗地有常见的桐、杨、栎、椿、榆、槐等,河流沿岸分布桑、柳、杨树类。牧草以白泽草、黄背草、荩草为主。由于土种繁多,气候适宜,适应各种作物生产。2.2 社会经济状况2.2.1 社会经济现状枣阳市行政区划共有15个镇、办事处,1个开发区、2个国有农场。其中3个办事处即南城、北城、环城;12个镇即:琚湾、七方、杨当、太平、新市、鹿头、刘升、兴隆、王城、吴店、熊集、平林;1个开发区即西城开发区;2个国有农场即随阳、车河农场。共辖528个村(居)委员会,3827个村

22、(居)民小组,2007年末全市总人口为109.83万人,其中乡镇总人口为96.20万人,乡镇总人口中乡村人口数为77.87万人。全市版图面积3277km2。2007年末耕地面积100.21千hm2,其中水田49.08千hm2,旱地50.86千hm2。有效灌溉面积72.21千hm2,旱涝保收面积48.29千hm2,机电灌溉面积30.97千hm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5.61千hm2,其中粮食作物面积153.43千hm2,总产量105.86万t;棉花面积11.21千hm2,总产量1.36万t;油料作物面积16.78千hm2,总产量4.83万t。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97.48亿元,其中第一

23、产业增加值为36.08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50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为20.1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为37.9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7.01:24.11:38.88。全市全地域财政总收入5.04亿元,地方财政支出9.55亿元。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6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368元。2.2.2 交通情况汉丹铁路从枣阳市中部横穿而过,东下武汉,西行四川。2007年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到4027km,其中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到3981 km,高速公路55.5km。全市初步形成了以东西316国道、汉十高速公路和南北寺沙省道为轴线,以通往乡镇的二级路及市区大小两个循环线为纬线的四通

24、八达的公路网络。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为98%。2.2.3 电力设施情况枣阳市电力布局比较均衡,基本可以覆盖市域范围。全市现有6座110kV变电站、15座35kV变电站、2座10kV开关站,35kV及以上输电线路29条长389km,10kV配电线路136条长3500多km。2.3 自然灾害情况水旱灾害特别是旱灾是制约枣阳市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历史上总是旱涝交错,且旱灾多于涝灾,在10年内大致是5旱1涝的规律。我市每年都有轻重不同的旱情,多发生在夏、秋季节,夏旱五至九月,秋旱十月至十一月。枣阳市地处南阳盆地与汉江河谷的联结处,南北气流在这里长驱直入,冷空气不宜停留。夏季往往由于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控制

25、,雨云难生,天气炎热,蒸发量大,常会发生干旱。特别是在副热带高压势力旺盛时,不但使干旱时间延长,而且伴有强劲的偏南风,使干旱程度继续加重,可形成伏秋连旱。全市易旱面积58万多亩,约占耕地面积的38.1%。1988年5月下旬至8月,枣阳出现1514年以来罕见的特大旱灾。持续高温到6月底,半年累计降雨不到10mm。已插75万亩水稻有33万亩晒秧干,其中16.5万亩干裂;50万亩旱作物中近20万亩未出苗,其余30万亩大部分干死。全市粮食减产2亿多公斤,总经济损失折合达1.8亿元以上。从1999年秋播到2000年5月底,为历史上罕见的旱灾。当年受旱面积达136万亩,占全市农作物种植面积的90%,其中轻

26、旱50万亩,重旱78万亩,干枯作物8万亩。小麦、油菜等损失惨重,小麦等粮食作物减产10万吨,作物经济损失2.2亿元,全市直接经济损失3.2亿元。1998年5月20日至21日,全市普降大雨,日降雨量平均达100 mm以上,最大达260mm,4个乡镇农作物受灾面积11.33万亩,其中绝收面积3000亩,直接经济损失4000多万元。同年7月16日枣南地区晚9时至次日2时左右普降大雨,降雨量达290.6mm。2004年7月6日晚,4个镇、管理区遭受了风雹灾害的袭击,农作物受灾面积3.2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3万亩。农作物成灾面积2.5万亩,其中粮食作物1.33万亩。农作物绝收面积0.9万亩,直接经济

27、损失1454.9万元。同年7月10日,全市遭受特大暴雨袭击,6小时内降雨量达146 mm。4个镇有0.2万亩水稻秧苗被洪水冲毁绝收,有10万亩水果和旱作物减产近三分之一。2.4 农业生产现状2007年末全市耕地面积100.21千hm2,其中水田49.08千hm2,旱地50.86千hm2。有效灌溉面积72.21千hm2,占耕地面积的72%。全年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95.61千hm2,复种指数为1.95。粮食作物面积153.43千hm2,总产量105.86万t,单产6900kg/hm2;棉花面积11.21千hm2,总产量1.36万t,单产1213kg/hm2;油料作物面积16.78千hm2,总产量4

28、.83万t,单产2878kg/hm2;蔬菜13.06 千hm2,总产量75.38万t,单产57718kg/hm2;其他1.1千hm2,总产量2.45万t,单产22273 kg/hm2。农作物种植比例为:粮食78.45%、棉花5.73%、油料8.58%、蔬菜6.68%、其他0.56%。在粮食作物中,夏收粮食面积81.03千hm2,总产量46.44万t,单产5731kg/hm2;秋收粮食面积72.41千hm2,总产量59.41万t,单产8205kg/hm2。夏收粮食中小麦面积76.67千hm2,总产量44.08万t,单产5749kg/hm2;大麦面积3.35千hm2,总产量1.96万t,单产585

29、1kg/hm2。秋收粮食中稻谷面积48.42千hm2,总产量44.24万t,单产9137kg/hm2;玉米面积20.99千hm2,总产量12.79万t,单产6093kg/hm2。3 农村水利现状及存在问题3.1 农村水利现状3.1.1 农村水利建设发展历程解放前,枣阳市水利工程仅有38235处山丘小堰,号称“九顷半”的莲花堰也只不过是一个小(二)型水库,全市总蓄水量0.8亿m3,有效灌溉面积25.7万亩,旱涝保收面积21.4万亩。解放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干群艰苦奋斗,现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271座,固定提水泵站1586处,机电井899眼,堰塘当坝32526处,初步形成了大岗坡、石台寺、

30、华阳河、熊河、沙河、吉河六大灌溉防洪体系。全市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8万亩,旱涝保收面积72万亩,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3.1.2 农村水利工程现状(1)水库工程枣阳市现有大中小型水库271座,总承雨面积2371km2,总库容12.0093亿m3,其中兴利库容7.0568亿m3。其中大型水库有熊河(襄樊市水利局直管工程)、华阳河水库(枣阳市市管工程)2座,总承雨面积453km2,总库容3.77亿m3,其中兴利库容1.8667亿m3;中型水库有西河、吉河、沙河、大黄河、石梯、马安山、东郊、北郊、邢川、烈士陵、姚棚、周桥、小黄河、罗桥、刘桥、高庵、清潭、徐咀、资山、油房湾等2

31、0座,总承雨面积1027km2,总库容5.7956亿m3,其中兴利库容3.6683亿m3;小型水库249座,其中小(一)型水库56座,小(二)型水库193座,总承雨面积891km2,总库容2.4437亿m3,其中兴利库容1.5218亿m3。这些小型水库分布相对均匀,分布密度较大的地区为枣南、枣东北丘陵山区,主要功能是以灌溉为主,兼顾防洪、水产养殖、多种经营等,总设计灌溉面积为42.6万亩,多年实灌面积30万亩,目前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我市小型水库大多建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于受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资金及建筑材料的限制,水库建设标准普遍较低,再加上水库运行多年无资金维修,因此水库均存在不同程

32、度的隐患。全市小型水库普遍存在着工程质量差,防洪标准低,工程设施不健全以及建成后管理及维护经费不落实等问题。经过长期运行,小型水库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老化损坏现象。主要问题是:大坝欠高欠宽,内坡块石护砌损坏,坝基渗漏;溢洪道泄洪能力不够、溢洪道未完建;输水涵管闸门锈蚀,启闭设备老化失修;防汛公路不畅;交通、通讯工具不齐备,观测、管理设施不完备。小型水库大坝全部为土坝,主要以均质土坝为主,少部分为粘土心墙坝。多数小型水库大坝内坡均无护石,经过多次洪水冲刷形成了不同程度的浪坎,影响坝体稳定。大部分水库溢洪道未衬砌,经过多次溢洪冲刷水毁严重,一些衬砌了的溢洪道,由于标准低,也先后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水毁。另外,部分水库存在大坝脱坡现象,严重影响大坝安全。截至2007年底,尚有大部分水库带病运行。目前,全市尚有192座病险小型水库,其中小(一)型55座,其中小(二)型137座。多年来,我市的小型水库管理绝大部分由乡镇一级管理,只有少部分小型水库由市水利部门管理。目前,由市水利系统直接管理的小(一)型水库有9座,其他小型水库由乡镇管理。在乡镇管理的水库中,由乡镇水管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