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33.51KB ,
资源ID:1628594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2859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名牌大学医学院复习资料组织学与胚胎学.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名牌大学医学院复习资料组织学与胚胎学.docx

1、名牌大学医学院复习资料组织学与胚胎学窗体底端名牌大学医学院复习资料组织学与胚胎学 第三章 上皮组织 1.单层上皮 (1)单层扁平上皮 内皮:心,血管和淋巴管的腔面。间皮:胸膜,腹膜和心包膜的表面。 其他:肺泡和肾小囊壁层的上皮。 (2)单层立方上皮 肾小管上皮等。 (3)单层柱状上皮 胃肠和子宫等腔面。 (4)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 呼吸道等腔面。 2.复层上皮 (1)复层扁平上皮 未角化的:口腔,食管,阴道等腔面。角化的:皮肤的表面。 (2)复层柱状上皮 眼睑结膜和男性尿道。 (3)变移上皮 肾盏,肾盂,输尿管和膀胱等腔面。 3.上皮细胞的侧面连接 (1)紧密连接:又称闭锁小带,位于细胞的侧面顶

2、端,在超薄的切片上,此处相邻细胞膜 形成约 24 个点状融合,融合处细胞间隙消失。紧密连接课阻挡物质穿过细胞间隙,具有屏 障作用。 (2)中间连接:又称黏着小带,多位于紧密连接下方,环绕上皮细胞顶部。相邻细胞之间 有 1520nm 的间隙,内有中等电子密度的丝状物连接相邻细胞膜,膜的胞质内面有薄层致 密物质和微丝附着,微丝组成终末网。中间连接有黏合作用和保持细胞形状,传递细胞收缩 力的作用。 4.基膜:上皮细胞基底面与深部结缔组织之间共同形成的薄膜。基膜由基板和网板组成。基 板由上皮细胞分泌产生,分为两层,紧贴上皮基底面的一薄层为透明层,其下面电子密度高 的一均质层为致密层。 网板是由结缔组织

3、的成纤维细胞产生的, 主要由网状纤维和基质构成, 有时有少许胶原纤维。 第四章 固有结缔组织 1.结缔组织均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 2.成纤维细胞是疏松结缔组织的主要细胞成分。HE 染色中,细胞胞体较大,多成扁平或梭 形,有突起,胞质较丰富,呈嗜弱碱性。胞核较大,扁卵圆形,着色浅,核仁明显。在电镜 下,胞质内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游离核糖体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生成纤维和基质。 3.巨噬细胞在体内广泛存在来源:血液中单核细胞分化而来。 形态:光镜:形态多样,常 有粗、短突起,胞质嗜酸性,内含小泡或颗粒;核小,染色深。电镜:细胞表面有很多突起 和皱褶,胞质含溶酶体,吞饮小泡,吞噬体,微丝、微管。

4、功能:趋化性和变形运动。吞噬 作用:吞噬细菌、异物和衰老细胞。抗原递呈作用:捕捉、加工、处理、 。参与免疫应答。 分泌生物活性物质:如干扰素 interferon、补体、白细胞介素 interleukin 、TNF、CSF 等。 4.肥大细胞来源:骨髓多能干细胞。分布:沿毛细血管和小血管分布。形态:较大,圆形、 卵圆形,核较小,细胞质内充满粗大的颗粒,具有异染性和水溶性,HE 染色常不显色。功 能:维持血管通透性、平滑肌张力;参与过敏反应(变态反应) ,如寻麻疹,哮喘;参与并 介导炎症过程。 浆细胞来源:B 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转化而来。形态: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嗜碱 5. 性,核旁有浅染区;

5、核圆、偏一侧、异染色质呈车轮状排列。电镜:胞质内有大量平行排列 的粗面内质网,核旁浅染区有高尔基复合体。 6.胶原纤维数量最多,新鲜时呈白色,有光泽,又称白纤维。 7.弹性纤维,新鲜时呈黄色,又称黄纤维。 8.网状纤维较细,分支多,交织成网,网状纤维又称嗜银纤维。 9.蛋白多糖复合物的立体构型形成含很多微孔隙的分子筛。 蛋白多糖是由蛋白质和多糖分子 结合成的复合物,是基质的主要成分。 10.三种糖蛋白:纤维粘连蛋白,层粘连蛋白和软骨粘连蛋白。 第五章 软骨与骨 1.软骨细胞位于软骨陷窝中。 成熟软骨细胞的核为圆形或卵圆形, 染色浅, 可见 12 个核仁, 细胞质呈弱嗜碱性。电镜下,胞质内有大量

6、的粗面内质网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还有少量 的线粒体和一些糖原颗粒和脂滴。软骨细胞合成和分泌软骨组织的纤维和基质。 2.软骨的分类(主要掌握三种软骨的纤维不同) (1)透明软骨:胶原原纤维,无胶原纤维。 (2)弹性软骨:间质中有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 (3)纤维软骨:间质内有大量的平行、交叉排列的胶原纤维束。 3.软骨的生长方式 外加生长:软骨膜内层的骨原细胞分化为软骨细胞,产生纤维和基质。 内积生长:软骨内部软骨细胞分裂增殖并产生基质和纤维。 4. 成骨细胞:分布:骨组织表面,单行。形态:矮柱状或不规则,表面有细小突起伸向骨 基质,在骨小管内与骨细胞的突起形成连接。核圆,胞质嗜碱性,含基质

7、小泡。电镜:胞质 中含丰富的 rER 和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功能:合成胶原纤维和基质,形成类骨质,释放 基质小泡,促使羟基磷灰石沉着,转变为骨细胞。 5. 骨细胞:分布:位于骨组织内的骨陷窝中,突起伸入骨小管内。形态:扁圆形多突起 细胞,相邻骨细胞的突起以缝隙连接相连。功能:轻度溶骨,升高血钙。 6. 破骨细胞:分布:骨组织表面。形态: 多核巨细胞,胞质嗜酸性,近骨质处可见皱 折缘。电镜下:含大量线粒体、溶酶体、吞饮小泡;皱折缘处有微绒毛,周缘有环形亮区, 细胞膜紧贴骨质表面,形成封闭的酶解微环境。功能:释放溶酶体酶和乳酸等,溶解、吸收 骨质。 7.环骨板:环绕骨板外表面的环骨板称外环骨板,1

8、040 层,整齐的环绕骨干排列。环绕骨 干内表面的环骨板称内环骨板,较薄,由数层排列不甚规则的骨板组成。 8.骨单位:骨单位是内,外环骨板之间纵行圆筒状结构,又称哈佛斯系统。 9.间骨板:位于骨单位之间或骨单位和环骨板之间,是骨生长和改建过程中,原有的骨单位 被吸收过程中的残留部分。 10.骨的加长是通过骺板的不断生长和不断骨化来实现的。骨的增粗是由骨外膜的骨祖细胞 分化为成骨细胞后在骨干表面添加骨组织来实现的。 第六章 血液 1.造血干细胞是从骨髓中从卵黄囊血岛细胞增殖, 分化并迁移而来的最原始的具有造血功能 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或自我复制能力。 2.血液中细胞正常值的记忆: 红细胞 350

9、 万550 万个/?l, or(3.55.5)10 12L 白细胞 4000 10000 个/?l, or (4.010)10 9L 中性粒细胞 50 70 嗜酸性粒细胞 0.5 3 嗜碱性粒细胞 0 1 淋巴细胞 20 30 单核细胞 3 8 血小板 10 万 30 万个/?l, or (100300)10 9L 3.红细胞:无核,双凹圆盘状。直径 7-8.5m。正常成人每升血液中红细胞数的平均值:男 性为(4.05.5)10 12 个,女性为(3.55.5)10 12 个。 4.白细胞(分为有粒白细胞和无粒白细胞两种) (1)中性粒细胞 球形,核分叶,25 叶,核分叶越多越成熟,核左移(指

10、核 12 叶的细胞 百分了率增多) 核右移 、 (核 45 叶的细胞百分率增多) 中性粒细胞吞噬细菌后, 自身坏死, 最终成为脓细胞。主要是抗感染。 (2)嗜酸性粒细胞 主要是抗过敏 (3)单核细胞 分化为巨噬细胞 5.血小板 正常值:10 万 30 万个/?l, or (100300)10 9L 主要作用是止血和凝 血。它是骨髓中巨核细胞脱落的胞质小块。 第七章 肌组织 1.骨骼肌 细长圆柱形多核细胞,有明暗相间的横纹。细胞粗细不等,长短不一,末端钝圆, 与肌腱连接。核卵圆形,位于近细胞膜处。 肌浆内有大量肌原纤维,其上有明暗相间的带,横切面呈点状。明带 (I 带),中央有 Z 线; 暗带(

11、A 带) ,中间有稍浅的窄带(H 带) ,H 带中央有 M 线。同一肌纤维内的肌原纤维带 排列整齐,而显横纹。相邻 Z 线间的一段肌原纤维称肌节。肌节= ? I 带+ A 带+ ? I 带(舒 张时 2-3m) 。肌节是肌原纤维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2.肌原纤维由粗肌丝和细肌丝两种肌丝构成 3.横小管是肌膜向肌质内凹陷形成的管状结构。可将肌膜的兴奋迅速传导至肌纤维内部。 4.三联体:横小管两侧的终池,在此部位将兴奋从肌膜传递到肌质网膜。当肌质网膜接收 到兴奋后,钙通道开放,使肌质网内储存的 Ca 离子大量释放到肌质内。 5.心肌细胞交界处有闰盘 第八章 1.神经元分胞体和突起,突起分树突和轴

12、突。 2.细胞体的细胞质中含有丰富的尼氏体和神经原纤维。 尼氏体由发达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 糖体构成, 功能: 合成结构蛋白、 神经递质和酶等。神经原纤维, 由神经丝与微管交织成网。 伸入树突和轴突。功能:细胞骨架、物质运输。 3.神经元和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和效应细胞之间传递信息的部位称突触。化学突触以神经 递质作为传递信息的媒介,是通常所说的突触。电突触实际是缝隙连接,以电流作为信息载 体。突触由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成分构成。 4.神经胶质细胞(知道名称和作用) (1) 星形胶质细胞 分泌神经营养因子和多种生长因子, 对中枢神经系统内细胞的分化发育, 功能的维持,都有重要的影响。

13、(2)少突胶质细胞 包卷神经元的轴突形成髓鞘。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髓鞘形成细胞。它所形 成的髓鞘含有抑制神经元轴突生长的蛋白质, 可阻止轴突任意生长, 稳定轴突的正常支配模 式。 (3)小胶质细胞 中枢神经系统损伤时,小胶质细胞可转变为巨噬细胞,吞噬死亡细胞的碎 屑。小胶质细胞也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抗原呈递细胞和免疫效应细胞。具有免疫吞噬能力。 (4)施万细胞 包裹周围神经纤维的轴突。合成和分泌神经营养因子,促进受伤后的神经云 存活以及轴突再生。 (5)卫星细胞 是神经节内包裹神经元胞体的一层扁平或立方形细胞。 5.神经纤维分为有髓和无髓两种。有髓神经纤维传递速度快, 跳跃式传递。无髓神经纤维 传递速

14、度慢,为非跳跃式传递。 6.神经末梢(名称+功能) (1)游离神经末梢 感受冷,热,轻触和痛的刺激。 (2)触觉小体 感受触觉 (3)环层小体 感受压觉和振动觉 (4)肌梭 感觉肌纤维的长度变化,属于本体感受器。 第九章 神经系统 1.血脑屏障:在血液和脑之间存在的着血脑屏障,血脑屏障由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肌膜, 星形神经胶质细胞膜构成。 第十章 循环系统 Circulatory System 由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管系统组成 心血管系统有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 1、 血管壁 一般有内膜,中膜,外膜组成 2、 动脉 large artery 1) 大动脉 中膜有多层弹性膜,弹性纤维,故称弹

15、性动脉,弹性动脉具有辅助泵的作用保持血液 的平稳性和连续性 2) 中动脉 中膜平滑肌纤维丰富,也称肌性动脉 调节分配到身体各部和各器官的血流量 3) 小动脉 微动脉 中膜含平滑肌纤维,也称肌性动脉 调节局部组织的血流量和血压 3、 毛细血管分类 1) 连续毛细血管 continuous capillary 分布于结缔组织,肌组织,外分泌腺,胸 肺等处,脑 2) 有孔毛细血管 fenestrated capillary 分布消化道胃肠粘膜,一些内分泌腺,肾血管球等 3) 血窦 sinusoid capillary 分布肝脾骨髓和一些内分泌腺 4、心脏 1)结构 心内膜: 内皮+内皮下层 内皮下层

16、:内层+外层(即心内膜下层) 心肌膜: 心房特殊颗粒分泌心房钠尿肽(心钠素/心房肽)利尿、排钠、扩血管、降血压 心外膜 2) 心脏传导系统 有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浦肯野纤维及其分支组成 窦房结位于心外膜深层,为心脏起搏点:其余传导系统位于心内膜下层 起搏细胞(P 细胞) 移行细胞 浦肯野细胞 Pukinje fiber(束细胞 bundle cell) 将冲动快速传递到心室各处 第十一章 免疫系统 Immune System 1淋巴细胞 T 细胞:辅助性 T 细胞 调节性 T 细胞 细胞毒性 T 细胞 B 细胞 2.淋巴细胞再循环 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循环

17、全身 也可通过弥散淋巴组织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或高内皮微静脉) ,在返回淋巴器官或淋 巴组织 如此周而复始, 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 从一处淋巴组织至另一处淋巴组织 不断周游 3.抗原提呈细胞 APC, antigen-presenting cells 1)能捕捉、加工和处理抗原, (形成抗原肽-MHC 分子复合物,并将抗原肽呈递给 T 细 胞,并激发后者活化、增殖的一类免疫细胞。 ) 2)专职性 APC 树突状细胞(DC) 、巨噬细胞、B 淋巴细胞 4.淋巴器官 掌握框架 lymphoid organ 中枢淋巴器官:胸腺(和骨髓) 外周淋巴器官:淋巴结,脾, (扁桃体) 1) 胸腺

18、 thymus 胸腺是实质性器官, 胸腺被膜呈片状伸入胸腺内部形成小叶间隔, 将实质分隔成许多胸 腺小叶,每个小叶分为皮质和髓质。胸腺为 T 细胞发育提供微环境,这微环境主要由 胸腺细胞,胸腺上皮细胞和胸腺基质细胞构成。 (皮质主要含胸腺上皮细胞,胸腺细胞; 髓质主要含胸腺上皮细胞,其特征性结构是胸腺小体) 胸腺的功能: 产生胸腺激素 + 形成初始 T 细胞 2) 血-胸腺屏障 blood-thymus barrier 连续毛细血管内皮(有紧密连接)+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 + 血管周隙 内含巨噬细胞 +上皮基膜 +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 3) 淋巴结 lymph node 淋巴结是实质性器官,

19、表面有薄层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被膜, 数条输入淋巴管穿越被膜 与被膜下淋巴窦相通连。淋巴结一侧凹陷,为门部,有血管和输出淋巴管。被膜和门部 的结缔组织伸入实质形成相互连接的小梁,构成淋巴结的粗支架,血管行于其内。实质 分为皮质和髓质,无截然界限。 (皮质由浅层皮质B 细胞区,副皮质区主要是 T 细胞 及皮质淋巴窦构成。浅层皮质含淋巴小结和小结间的弥散淋巴组织;副皮质区,有称胸 腺依赖区,含许多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再循环途径主要部位;皮质淋巴窦包括被 膜淋巴窦和小梁周窦。髓质包括髓索和髓窦,髓索含 B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髓 窦的巨噬细胞较多) 淋巴结功能:滤过淋巴液 + 产生免疫应答 4

20、) 脾 spleen 脾是实质性器官,脾被膜伸入脾内形成小梁,构成脾的支架。脾动脉从脾门进入后,分 支随小梁行走,称小梁动脉。脾分为白髓和红髓。白髓有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 边缘区构成。(小梁动脉离开小梁,称中央动脉,其周围有厚层弥散淋巴组织,称动脉周 围淋巴鞘。淋巴小结主要由 B 细胞构成。红髓和白髓交界的狭窄区域,称边缘区。)红 髓有脾索和脾血窦构成。脾索含较多 B 细胞,浆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血窦 外侧有较多巨噬细胞。 脾功能:滤血 + 免疫应答 + 造血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 endocrine system 1.甲状腺 Thyroid 1)结构:分左,右两叶,中间以峡部相

21、连。表面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结缔组织伴随 血管和神经伸入实质。实质由许多滤泡(follicle)组成,滤泡间结缔组织内有丰富的有 孔毛细血管。滤泡壁由滤泡上皮细胞围成,上皮细胞间有少量滤泡旁细胞。滤泡腔内充 满嗜酸性的胶质。 2)滤泡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甲状腺素 历经甲状腺球蛋白的合成,储存,碘化,重吸收和分解 在滤泡腔内,形成碘化甲状腺球蛋白,在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下,滤泡上皮细胞以内 吞方式将其重吸收,形成胶质小泡,被溶酶体内的蛋白水解酶分解形成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激素即四碘甲腺原氨酸 T4 和少量活性更强的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3) 滤泡旁细胞 分泌降钙素和生长抑素 2肾上腺 adrena

22、l gland 1)表面有薄层结缔组织被膜,少量结缔组织伴随血管和神经伸入实质。实质分皮质和 髓质。皮质由外向内分球状带,束状带和网状带。髓质主要由髓质细胞构成,又称嗜铬 细胞。 2)分泌激素 皮质分泌类固醇激素:球状带盐皮质激素,如醛固酮 束状带糖皮质激素, 如皮质醇和皮质酮 网状带雄激素和少量糖皮质激素 髓质:大部分髓质细胞的颗粒内含肾上腺素,少部分细胞的颗粒含去甲肾上腺素 3.垂体 hypophysis 1) 嗜酸性细胞: 生长激素细胞 生长激素 STH 催乳激素细胞催乳激素 PRL/LTH 2)嗜碱性细胞:促甲状腺激素细胞促甲状腺激素 TSH 促性腺激素细胞卵泡刺激 FSH 和黄体生成

23、素 LH(LH 或称间质细 胞刺激素 ICSH)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细胞: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促脂激素LPH -内啡肽 第十三章 皮肤 Skin 表皮 epidermis 1.表皮的分层和角化 从基底到表面依次为:基底层,棘层,颗粒层,透明层,角质层 2.表皮细胞类型 角质形成细胞:构成表皮的主要细胞成分,表皮 5 层绝大部分洗吧哦为角质形成细胞。在增 殖,分裂和向表面移动的同时,合成大量角蛋白,出现角化和脱落。 非角质形成细胞:数量少,分散在角质形成细胞之间。与表皮角化无直接关系,但个有其特 殊功能。细胞主要是 1)黑素细胞;合成黑素 2)朗格汉斯细胞:免疫功能,抗原呈递作用(APC)

24、 3)梅克尔细胞 第十四章 眼与耳 1.眼 1)有眼球壁和内容物组成,眼球壁自外向内分 3 层:纤维膜:前 1/6 为角膜,后面为巩膜 血管膜:自前向后为虹膜,睫状体,脉络膜 视网膜: 内容物包括防水,晶状体,玻璃体 2)角膜由外到内:角膜上皮,前界层,角膜基质,后界层,角膜内皮 3)角(巩)膜缘:巩膜和角膜交界的移行处。位于角膜缘内侧的巩膜静脉窦和小梁网是房水 循环的重要结构。 4)睫状体:有睫状肌,睫状基质和其上皮组成。睫状体上皮内层有非色素细胞,分泌房 水 5)视网膜:色素上皮层视网膜最外层,具有屏障作用,防止强光对视细胞的损害, 吞噬视细胞膜盘,储存维生素 A,参与视紫红质的合成 视细

25、胞层:视杆细胞,感受弱光 视锥细胞,感受强光和颜色 双极细胞层 黄斑和视神经乳头: 黄斑中央的小凹中央凹只有色素细胞和视锥细胞, 故中 央凹是视觉最敏锐区域 视神经乳头:视神经传出眼球部分,缺乏视细胞,故称盲点 6)房水:主要由睫状体毛细血管内的血液渗透及非色素上皮细胞分泌产生 循环后房经瞳孔至前房, 沿前房角经小梁网间隙输入巩膜静脉窦, 最终从 静脉窦导出。 7)屈光介质: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耳 内耳:骨迷路 osseous labyrinth 膜迷路 membranous labyrinth 骨迷路分骨半规管,前庭,和耳蜗。 膜迷路分别对应有膜半规管,椭圆囊 球囊和膜蜗管 1)

26、 壶腹嵴 crista ampullaris:半规管壶腹部一侧粘膜局部增厚凸向腔内,形成的一 嵴状隆起 壶腹嵴上皮由支持细胞核毛细胞组成 感觉头部任何方向的旋转运动 2) 位觉斑:感受头部直线加速运动,感受重力 3) 螺旋器 spiral organ /Corti organ:膜蜗管基底膜上的螺旋状隆起,由支持细胞和 毛细胞组成 感受听觉 第十五章 消化管 Digestive Tract1.口腔 1)人舌乳头有丝状乳头,菌状乳头和轮廓乳头 味蕾主要位于轮廓乳头和菌状乳头。感受酸、甜、苦、咸 2)牙 由牙本质,釉质和牙骨质构成 牙周组织:牙周膜,牙槽骨的骨膜及牙龈的总称,固定支持牙的作用 牙本质

27、:由牙小管和间质组成。每个牙小管内斗有成牙质细胞的突起,称牙本质 纤维。成牙质细胞胞体位于牙髓内,有合成分泌牙本质间质的功能。 釉质:主要由高度钙化的釉柱组成。 牙骨质:覆盖在牙根表面,与骨组织相似,有骨细胞,没血管传入。 牙髓:富含血管和神经 牙龈:复层扁平上皮和细密结缔组织的固有层组成,富含血管 2.消化管一般结构 黏膜(上皮,固有层,黏膜肌层) ,黏膜下层,肌层和外膜 消化道上皮除口腔,食管,肛门为复层扁平上皮,其余为单层柱状上皮 固有层富含消化腺,但是食管腺和十二指肠腺位于其黏膜下层 肌层:内环,中斜,外纵 3.胃底腺 fundic gland 1)壁细胞 parietal cell

28、光镜结构:细胞较大,呈圆形或锥体形。核圆位于细胞中央,常见双核,胞质染色 强嗜酸性。 电镜结构:细胞游离面细胞膜内陷形成分支小管,称细胞内分泌小管。小管开口于 腺腔,腔面有大量微绒毛,周围有许多小管和小泡,称微管泡系统。微管泡系的膜和小管的 膜可以融合和相互转换。分泌时,细胞内分泌小管发内微绒毛增多增长,微管泡系减少。反 之,静止时。 功能:分泌盐酸,分泌内因子及组胺 2)主细胞 chief cell 光镜:呈柱状,核圆位于基底部,胞质基部呈强嗜碱性,有酶原颗粒。 电镜: 表面有短而不规则的微绒毛, 胞质有大量粗面内质网, 发达的高尔基复合体。 许多酶原颗粒。 功能:分泌胃蛋白酶原,经 HCl

29、 作用转变成有活性的胃蛋白酶 4.小肠 small intestine 1)黏膜:环形皱甓,绒毛,微绒毛扩大表面积 上皮 有杯状细胞 固有层:肠腺,肠腺上皮有潘氏细胞 潘氏细胞:光镜:位于肠腺底部,细胞较大,呈圆锥形,核卵圆位于基 部,顶部胞质含嗜酸性颗粒,基部胞质嗜碱性。 电镜:丰富粗面内质网,发达高尔基复合体。粗大酶原颗粒。 功能:分泌溶菌酶,肠防御素 5.大肠无绒毛,黏膜上皮有杯状细胞 6.肠相关淋巴组织:上皮内的淋巴细胞,固有层内的淋巴细胞,淋巴小结和集合淋巴小结的 统称 7.胃肠内分泌细胞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 第十六章 消化腺第一节 大唾液腺 腺体的一般结构 (一)腺泡 acinus:

30、腺体分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 浆液性腺泡:核圆,位基部;嗜酸性酶原颗粒(顶部) ,基部细胞质嗜碱; 粘液性腺泡:核扁圆,位底部;黏原颗粒;细胞质较浅 (二)导管: 1闰管 是导管的起始段,管径细,管壁为单层扁平或单层立方上皮; 2纹状管 与闰管相连接,由单层高柱状上皮组成,光镜下可见细胞基部有纵纹状结 构,为丰富质膜内褶和纵行排列的线粒体; 3小叶间导管 初为单层柱状上皮,后移行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4导管 开口处渐为复层扁平上皮。 第二节 胰腺 一、外分泌部 1 腺泡 为纯浆液性腺,无肌上皮细胞,腺泡腔为泡心细胞(Centroacinar cells) ,腺泡细胞细 胞核圆形,靠近细

31、胞基部,核仁明显,基部胞质富含粗面内质网和核糖体,呈嗜碱性。酶原 颗粒(Zymogen granlue)聚于细胞顶部,呈嗜酸性。 泡心细胞为扁平或立方形细胞,位于细胞腔面,是闰管起始部上皮细胞。 2 胰液 腺细胞分泌的酶以酶原形式排出,并分泌一种胰蛋白酶抑制因子,防止蛋白酶原在胰 腺内激活。 二、内分泌部 胰岛(pancreas islet)有 A、B、D 细胞,分别分泌高血糖素、胰岛素和生长抑素。 第三节 肝 一、肝小叶(hepatic lobule) 是肝的基本结构单位,中央有中央静脉,肝细胞和肝血窦呈放射状排列。肝细胞单行排 列成肝板,肝板断面呈索状,称肝索。肝板之间为肝血窦。 (一)

32、肝细胞(hepatocyte) 呈多面体形,胞质嗜酸性,糖原、脂滴泡; 核居中,大而圆,核仁明显;双核、多倍体核较多。功能活跃、再生能力强。 有三种类型的功能面,血窦面、胆小管面和肝细胞连接面。肝血窦面有发达的微绒毛。 胆小管面也有很多微绒毛。胞质内各种细胞器丰富而发达。 (二) 肝血窦(hepatic sinusoid) 位于肝板之间, 腔大且不规则, 窦壁由内皮细胞组成, 窦内有定居的肝巨噬细胞 (hepatic macrophage(库普弗细胞 Kupffer cell)。 ) (三) 窦周隙(perisinusoidal space, PS(狄氏间隙 Disse space) )和储脂细胞 窦周隙是肝血窦内皮细胞与肝细胞之间的狭小间隙。 内充满血浆, 肝细胞血窦面大量微 绒毛伸入间隙,内有散在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和网状纤维。窦周隙是肝细胞和血液 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肝星状细胞又称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