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42.68KB ,
资源ID:1629179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29179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分析美国德国经验.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分析美国德国经验.docx

1、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分析美国德国经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分析-美国德国经验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变化分析美国经验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美国有着较低的税率,较少的收入再分配和异常复杂的税收制度,从金融危机之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一直保持较为稳定。2009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2.105万亿美元,各州政府财政收入总和1.124万亿美元,当年GDP为14.119万亿美元,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仅为22.9%;2012年美国政府财政总收入为5.1万亿美元(联邦、州和地方三级政府总收入为6.3万亿美元,政府间重复计算收入1.2万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收入2.4万亿美元,州政府收入1.5万亿美元,州

2、以下地方政府收入1.1万亿美元,相当于GDP的32.63%(GDP核算方法调整前);2014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3.02万亿美元,当年GDP为17.4万亿元,财政收入占GDP比例继续下降为17.4%。图1:1990-2014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数据来源:世界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frmsrc=search&CNO=2&country=&series=GC.REV.XGRT.CN&period= 旨在鼓励企业在20

3、08年购买新设备。经济刺激方案的目的是帮助美国避免陷入由次级抵押贷款引发的衰退,因此方案中还包括暂时提高联邦房屋管理局、联邦国民抵押贷款协会以及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的贷款限额。美国各界对财政刺激方案的反应以积极为主,短期财政政策的最大优势就是见效快,该刺激政策预计将向国内生产总值贡献0.75个到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由一开始因为GDP的持续下滑而极速上升,改变方向而平稳下降中。四、2012年至今稳步恢复时期为应对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及其引发的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美国政府推出了一系列史无前例、决定性的金融稳定计划,入问题资产纾困计划(TRAP)、房利美和房地美(简称两

4、房计划)的接管计划、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等等,来缓解金融危机对美国金融系统和实体经济的打击,提高信贷的可获得性,巩固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恢复美国金融市场信心和稳定住房部门的市场价格。这些金融稳定计划有力地促进了美国金融系统的稳定、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复苏,避免了美国金融和经济系统的毁灭性崩溃。在20082009年实施初期,问题资产纾困计划和“两房”接管计划显著加重了美国政府的财政负担,导致联邦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大幅攀升。近年来,随着美国实体经济和房地产市场的稳定复苏,美国的金融稳定计划基本停止了财政资金支出,进入了财政投资的资金回收阶段,甚至一些投资项目获得了丰厚的投资回报。而且,量化宽松政策

5、不仅为美联储带来可观的利息收入,还通过利率效应显著降低了美国财政部门的国债利息成本。这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美国联邦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在最近几年明显上升。不过,美联储大举购买住房抵押支持证券(MBS),美国政府接管房地美和房利美,以及美联储持有的长期债券价值可能因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而出现大幅下跌,显著增加美国政府的或有负债,加剧美国主权债务的不可持续风险。未来数年,美国房地产市场和实体经济的稳定复苏料将得以延续,随着TARP计划投资的资产陆续清盘、美联储资产购买计划的有序退出成的负面影响将会持续稳步下降。德国经验图2:1996-2012年德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单位:百分比)数据来源:世界

6、银行数据库http:/data.worldbank.org/indicator/NY.GDP.MKTP.CD; http:/databank.worldbank.org/data/reports.aspx?frmsrc=search&CNO=2&country=&series=GC.REV.XGRT.CN&period= 德国经验德国财政收入占GDP比较大的转折点,发生在2005年。自二十世纪以来,德国财政收入逐年下滑,占GDP比重逐年大幅下降,2000年财政收入占GDP29.72%,直至2004 年降到27.57%的极低点。经济形势下降颓萎的同时,财政赤字不断扩大。这使得这一阶段的德国经济引

7、起了广泛的国际关注,使得德国不得不改革经济财政政策。1997年欧盟通过了由德国倡议的稳定与增长公约,目的是保证欧盟成员国经济的平稳运行,保证马约的顺利实施。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财政赤字每年不得超过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3%,若超过这一指标,该国将被处以最高相当于其国内生产总值0.5%的罚款。该条约还规定,欧元区成员国的国家总债务不得超过该国国内生产总值的60%。从2002年开始德国的财政赤字连续3年超标,而债务则从2001年起连续年超过马约规定的标准,引起各方的严重关注。这是因为人们普遍认为,德国由于经济陷入停滞因而主动放弃欧盟为了保持稳定所拟定的统一标准,以推动经济的增长。一部分国际问题观察家甚

8、至怀疑德国的欧洲政策已经从以欧盟为导向转变为以国家利益为导向。赤字和债务问题涉及到德国能否和愿否执行马约和稳定与增长公约的问题。 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复苏继续表现出强劲势头。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预计的增长率为1.5%、2%,实际增长率约为1.7%,2005年财政收入占GDP比重开始回升。德国经济复苏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来自国外需求的强劲增长,这得益于全球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和国内工资成本下降导致的产品价格竞争力的提高。尽管存在国际上石油价格上涨的不良影响,2004年第三季度的出口仍达到了创纪录的水平。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增长的数据预示2005年的德国经济将会是进一步复苏的一年。联邦德国

9、政府则在2005年进一步增收节支,改善国家财政状况,创造较好的经济环境。2004年德国政府的支出份额进一步降低,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7%,2005年可能下降到11.3%。这就给居民和企业的消费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和更高的要求,使德国企业的收益有较大的增长。由于提前执行下一阶段税改计划,加上执行其它改革措施和经济结构的调整,工资成本下降,企业的财政状况和赢利状况得到了改善。从德国近年来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来看,德国的经济明显处于经济发展周期的复苏阶段,接下来的几年中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也在不断上升中。中央财政收入占总财政收入的比重变化分析美国经验从政府层级划分来看,在美国,州政府与联邦政府具有横向平

10、等关系,州以下的政府才称为地方政府。这些地方政府是按照州的宪法组织起来,因此模式不一。但总体来看,美国地方政府一般分为一般性地方政府和特别区两类。一般性的地方政府有县(Counties)、自治市(Municipalities)、镇(Townships)三种基本类型。特别区有专区(Special districts)、学区(School districts)两种基本类型。这些地方政府是为了满足不同利益群体的共同的多样化的需求而产生的,例如种类繁多的特别区,就是为了向公众提供学校、消防、公园、供水、保健、公园等单一服务而出现的,这种零碎化的公共服务模式导致了美国地方政府多如牛毛。联邦人口普查局的数

11、据显示,2007年美国有89,476个地方政府。此外美国地方政府之间不一定存在隶属关系,例如县与自治市不存在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自治市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法人,具有自治权力。在美国,州与地方政府的收入可以分为一般性收入(General revenue)、公共设施收入(Utility revenue)、酒储备收入(Liquor store revenue)和保险信托收入(Insurance trust revenue)。一般性收入来源于两部分:一部分是来自州和联邦的政府间收入(Inter governmental revenue),一部分是本级政府一般性收入(General revenue fro

12、m own sources)。地方政府自己取得的一般性收入主要由税收(Taxes)和收费(Charges)组成。为了调剂分税制下州和地方政府财政资金的短缺,转移支付便成为调节政府间财力的有效手段,从表1可看出,20122013年度,州与地方政府一般性收入的19.84%来自于联邦和州政府的转移支付;州政府一般性收入的29.47%来自政府间转移支付,其中,94.85%来自联邦政府的转移支付,5.15%来自地方政府的转移支付。地方政府一般性收入的37.45%来自政府间转移支付,其中11.10%来自于联邦政府,88.90%来自于州政府。这有助于州与地方政府提高社会服务标准,而不必过多地增加本地居民的税

13、收负担。表1: 按来源州政府财政收入(亿美元)项目州政府财政收入(亿美元)项目总收入总收入Total Revenue2042.52 一般性收入General Revenue1741.35 85.25%政府间转移支付Inter governmental Revenue572.23 28.02%来自联邦政府的收入From Federal551.77 27.01%来自地方政府的收入From Local20.46 1.00%总税收Total Taxes851.37 41.68%一般性销售和国内总进项税额General Sales and Gross Receipts Taxes260.21 12.74

14、%特殊销售和国内总进项税额Selective Sales and Gross Receipts Taxes143.18 7.01%牌照税License Taxes59.72 2.92%个人所得税Individual Income Taxes300.46 14.71%企业所得税Corporation Net Income Taxes43.28 2.12%其他税收All Other Taxes44.53 2.18%收费Current Charges187.38 9.17%其他一般性收入Miscellaneous General Revenue130.37 6.38%公共设施收入Utility Re

15、venue13.63 0.67%酒储备收入Liquor Stores Revenue7.98 0.39%保险信托收入Insurance Trust Revenue279.57 13.69%失业保险Unemployment Compensation Systems87.10 4.26%国家养老金保险State-Administered Pension Systems166.49 8.15%工伤保险Workers Compensation Systems18.41 0.90%其他保险信托收入Other Insurance Trust Systems7.57 0.37% 在财权划分方面,各级政府收入

16、构成如下:联邦政府主要征各种所得税,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工薪)税;州政府主要征销售税;地方政府主要征财产税。三级政府以税率分享形式征收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销售税。这种划分收入方式考虑了税种自身的性质特点,也考虑到了各级政府自身的职能。如:联邦政府承担了收入分配和宏观经济稳定的职责,与此相适应,将具有收入再分配功能和稳定宏观经济功能的所得税划归联邦政府。这也是财权与事权相对应原则的要求和体现。地方以财产税为主体则是考虑了财产税税基的流动性弱、方便地方政府征管的结果。在美国,三级政府之间收入与职责划分清楚、各司其职,各级政府支出主要依靠自己的收入来源融资。德国经验 德国是一个

17、联邦制国家,政府结构自上而下划分成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三级政府各自独立。在其政府结构中,州政府扮演着承上启下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各级政府间呈现为相互依存的关系模式。在权力关系上,联邦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大量的行政决策需要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以合作的形式做出;在财政关系上,联邦政府通过分税制和纵向财政平衡两个主要手段加强对州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控制,使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在财政上依赖于联邦政府。德国的政府结构分为三级,政府的财政体制也分为三级。根据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实行三级独立财政体制,即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均在财政管理上拥有独立权力,互不依赖。财政管辖权

18、在三级政府中加以分配。三级政府分别设置独立的财政管理机构,各财政管理机构拥有明确的管辖范围和职能联邦政府中的联邦债务管理局联邦财政局联邦烧酒专管局联邦信贷监管局和联邦保险监管局等五个机构为上层机构,由联邦财政部长直接领导;设在州政府行政管辖范围内的财政管理厅为中间机构,由联邦财政部长和各州财政部长(或市政委员)共同领导;设在地方政府行政管辖范围内的财政管理机构为地方机构,由联邦管理处和州(市)管理处归口领导。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管理的权力分配模式通过税收的划分得以体现。德国实行专享税和共享税并存并以共享税为主体的分税制,按照适度集中、相对分散的原则,赋予各级政府一定的税收权。基本

19、法规定,联邦专享税共81种,包括关税、消费税、保险税以及统一后征收的团结互助税附加费等;州专享税有10种,包括财产税、机动车辆税和啤酒税等;专属地方的税种共7种,有土地税、娱乐税、养犬税及猎钓税等闭。将税收数额大、税源稳定的税种列为共享税,由联邦、州和地方政府按照一定的比例加以分配。德国共享税的实施由来已久。早在1956年,联邦德国颁布的宪法修正案便授予联邦政府以包括销售税(即增值税)、货物税(石油和汽油税、烟草税、酒精税和咖啡税)和其他一些不重要税收的专有权;州政府被授予财产税、遗产税、机动车辆税、啤酒税和其他一些税收的专有权;地方政府被授予房地产税、营业税等一系列税收的专有权。联邦德国19

20、56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将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划归共享税体系,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按照一定比例加以分配,共同享有。1956年建立的税收分配格局一直维持到1969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分配格局的弊端逐渐暴露出来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末,营业税成为联邦德国地方政府收人的主要来源,地区性的原因使地方政府在财政收人上出现了悬殊差距,农业区及大量居民集中居住的生活区在财政收人上远远落后于工业密集地区。针对尴尬的现实,在联邦德国,一段时间政府大力提倡工业化进展速度,忽视了环境保护和国家地区间总体发展规划,形成顾此失彼的局面。除此之外,联邦政府在共享税中的分成比例不到四成,在共享税的分配关系中处于劣

21、势。 为了保持政府间的财政平衡关系,缓解非工业地区政府财力的困难,联邦德国议会于1996年通过新的宪法修正案,扩大共享税税种的来源,将由联邦政府专享的增值税(即销售税)和由地方政府专享的营业税一并纳人共享税体系中,重新对分配关系加以调整。将增值税改为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共享,根据每隔一个时期(通常为半年)重新商定的限额进行分配图,邦政府承诺将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的分成提高到50%,并以法律形式予以确定。地方政府让渡营业税的40%,进而获得管辖范围内居民上缴的个人所得税的14%。1969,年联邦德国财政改革所确立的财政分配格局得以传承,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化,只是在不同时期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

22、做出相应调整。如1980年,联邦德国政府规定,地方政府让渡的营业税比例下降至25%,地方政府所获得的个人所得税的比例上调至15%;1984年地方政府让渡的营业税比例进而下降至15%。如今,共享税已经成为德国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地方政府财政收人的主体。地方政府一改过去收人较为单一的局面,共同分享所得税,以之作为地方财政储备的基础,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地方政府间财政收人的差距德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 共享税系统现今已经成为德国各级政府税收的主体来源,无论对联邦、州抑或地方政府而言都是如此。例如,1990年共享税收入占总税收的80%;1992年共享税收入超过税收总额的2/3;1995年共享税在税收总额中约占2

23、/3;2002年共享税税收收入约占德国财政收入的75%;2005年德国税收收入合计4520亿欧元,按照税种统计,共享税所占比重为66.7%;2007年德国增值税、个人所得税和公司利润税三项即占税收总额的72%;以上数据清晰地显示出共享税在国家财政税收中的重要意义。地方政府在财政关系中并不受重视。在1949至1969年期间,地方政府没有任何主动在战略层面上施以联合一致的行动,它们被分散在州的界限内以至很难形成类似州在联邦参议院中所体现出的强大合力般的反作用力,即使当大量地方政府间组织建立以后也谈不上全德协商一致。而1980年和1984年地方政府得以将让渡营业税的比率从40%降至25%又降至15%的同时,其所得税份额仅仅象征性提高了1%。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