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04KB ,
资源ID:1637437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37437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易错字辨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易错字辨析.docx

1、易错字辨析易错字辨析导读:“辨”与“辩”同音,字义相近,有时可以通用,是容易混淆的同音字。“辨”是辨别、分辨的意思,如辨认、辨析、思辨、辨正、明辨是非等。“辩”是辩论、辩解的意思,如分辩、争辩、辩驳、辩护、辩证、辩解等。“辩”中间是“言”字,表示与“说、论”有关。而“辨”是分辨,不一定“辩”和“论”。“辨白”与“辩白”,“辨正”与“辩正”,“辨证”与“辩证”可以通用,但某些专业术语却不能通用,如中医“辨证论治”“辨证施治”的“辨证”不能误为“辩证”。上述词汇在使用时,最好注意体会词义上的细微差别,根据不同的上下文正确使用。“采”与“彩”“采”与“彩”这两个同音字,字义有明显区别,不能混淆。书报

2、刊上常常“采”与“彩”不分,造成用词错误,如把“光彩”写成“光采”,“喝彩”写成“喝采”,“风采”写成“风彩”等等。要区别“采”与“彩”,关键在于辨清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采”主要表示人的容貌、姿态、神情和精神境界,如神采、风采、文采、神采奕奕、风采动人、无精打采、兴高采烈等。“彩”则主要表示颜色,在与颜色有关的词里,都用“彩”,如色彩、彩云、彩虹、五彩缤纷等。“剪彩”“张灯结彩”中的“彩”都指彩色的丝绸之类;“彩礼”指订婚用的各色财物。“彩”有时不表现色彩,如精彩、多姿多彩,是表示出色、多样的意思。还有“喝彩”表示称赞、夸奖的欢呼声:“挂彩”表示负伤流血:“彩排”表示演员化装排练,这些词中的

3、“彩”都不直接表示颜色。“光彩”本意表示颜色、光泽,后常用来表示光荣的意思。“长”与“常”“长”与“常”音相同,且都可表示时间长,因此书报刊上经常出现混用的现象。“长”指两点之间距离长,与“短”相对,既指时间也指空间。如长河、长途、长空、长年、长期、长跑、长篇、长卷、长寿、长眠、长逝等,都是指时间或空间“长”的意思。而擅长、一技之长、长于书画等,是表示特长、长处和优点。“常”却不与“短”相对,它对时间长的表示是:时常、经常、常常。如常来常往、常受表扬,表示时常;常备不懈、常川往来,表示经常。主持日常工作的,如常务副市长,日常即经常。这里要注意,“常年”与“长年”的词义和用法的不同,应加以区别。

4、“常年”指终年、长期,如山顶常年积雪、解放军常年驻守边疆。而“长年”常与“累月”组成词组,长年累月表示经历很多岁月。“词”与“辞”“词”与“辞”这两个字音同义近,有时可以通用,但并非所有语境中都可以通用,也应加以辨析,区别使用。如词典与辞典,词讼与辞讼均通用,按首选词型,应用前者。辞赋与词赋,辞令与词令,辞章与词章,辞藻与词藻亦通用,按首选词型,应用前者。词调、词法、词锋、词根、词汇、词话、词句、词类、词牌、词语、词曲、词人、词素、词尾、词性、词序、词义、词韵、词组、词缀等,不能用“辞”。辞别、辞呈、辞费、辞工、辞年、辞色、辞书、辞岁、辞职、辞退、辞行、辞谢、辞灶等,也不能用“词”。成语如义正

5、词严、词不达意、理屈词穷、陈词滥调等,也都用“词”。“趁”与“乘”“趁”与“乘”是书报刊上容易混淆的近音字,它们的字义有区别,但也有相近处。“趁”意为利用时间、机会,如趁早、趁便、趁手、趁势、趁热打铁、趁火打劫等。方言为富有、拥有意,如趁钱;也作追赶解,如趁逐。“乘”表示在数与数之间或其他运算对象间进行乘法运算,如乘除、乘法、乘方,亦指佛教的派别,如大乘、小乘。除上述两层意思外,主要还指用交通工具或牲畜代替步行,如乘车、乘船。“乘”也可解释为利用机会,如乘机、乘隙、乘兴、乘虚而入、乘人之危、乘风破浪。这两个近音字都可表示利用机会的意思,使用时就要仔细辨别,用“趁”还是“乘”。“淳”与“醇”“淳

6、”与“醇”是字义不同易被混淆的同音字。若对字义分辨不清,就会误用。如说某人品质“醇厚”,而说酒味“淳厚”,就用错了。“淳”用于指人的品质,如说这个人很淳厚,或说此人淳朴:也可形容音色,如音色淳美。“醇”是指浓度高,一般指含酒精度高的酒,酒精就叫乙醇,“醇厚”说的是酒的气味、滋味纯正浓郁,不用来表示人品。与“淳”“醇”音同义不同的还有“纯”,也需仔细分辨,不能混用。如纯粹、纯度、纯洁、纯净、纯良、纯美、纯情、纯贞、纯真、纯正等,均不能用“淳”或“醇”,只有“纯朴”和“淳朴”可以通用。492“担”与“耽”“眈”“担”与“耽”同音,义不同,不能混淆。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同音字,必须辨清它们的字义。“担”

7、有两层意思:一是用肩挑,如担水、担柴:二是担负、承担,如担保、担待、担当、担负、担任、担心、担忧等。“耽”的词义主要是迟延、停留、拖延,如耽误、耽搁,也作沉溺、入迷解,如耽于幻想。“耽”与“眈”是同音字,字义不同,但形较接近,容易混淆,如将“虎视眈眈”误写为“虎视耽耽”。“眈眈”形容眼睛注视,所以要用目字偏旁。“倒”与“捣”“倒”与“捣”这两个同音字,单独使用时不会弄错,若与其他字构成词语时往往会混用。“倒腾”与“捣腾”可以通用,以用首选词型“倒腾”为好。若把“捣鼓”写成“倒鼓”,把“捣乱”写成“倒乱”,就错了。因为,“捣”表示撞击、捶打、搅乱的意思,如捣蛋、捣鼓、捣鬼、捣毁、捣乱、捣麻烦;“

8、倒”则表示转移、转换、倒下、倒过来以及失败、垮台的意思,如倒把、倒班、倒闭、倒毙、倒仓、倒戈、翻江倒海等,都不能写成“捣”。“叠”与“迭”“叠”与“迭”是书报刊上常常混淆用错的同音字,“叠”与“迭”两个字,语音相同,字义却有区别。国家语委会1986年10月10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少数字作了调整,其中就有“叠”不再作“迭”的繁体字处理。两个字的区别是:“叠”有两层意思,即一是加层、重复,如重叠、叠印、叠罗汉、叠石为山、叠床架屋等;二是折叠,如叠衣、叠被、把纸叠好等。而“迭”有三层意思,即一是轮流、交替,如更迭、弟兄迭为君等;二是屡次,如迭次、迭出、迭起、送有发现、迭挫强敌等:三是及,如忙不迭。“

9、妙对迭出”是说妙对一个接一个不断地出来,而不是一个个重叠起来。“定”与“订”“定”与“订”这两个同音字,其字义和用法,有时界限明确,有时区别不明显,因此书报刊中常常混淆,连一本书和一篇文章中也不统一,甚至自相矛盾。“定”在表示决定、确定、规定、必定等意思时,不会误写为“订”。但在表示约定、制定等意思时,就与“订”关系密切,有时可以通用。如订购与定购,订户与定户,订婚与定婚,订货与定货,订阅与定阅,均通用,但习惯上用“订”不用“定”。在表示改正的意思时,如订正、修订、校订等,只能用“订”,不能用“定”。“订”含有协商之意思,经过研究商讨而立下条约、协定、合同并签字,这时只能用“签订”“订立”,不

10、能用“签定”“定立”。而往往容易混淆的是“制定”与“制订”,这两个词词义是有区别的。“制定”表示确定、决定的意思,如“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而“制订”则表示创造拟定的意思,如“初步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度”与“渡”“度”与“渡”音同而词义有明显区别,报刊上常常误用。仅在标题上出现的例子就不少,如欢渡国庆节、初渡老人节,还有XX渡假村建成XX航线喜渡X周年等,都把“度”错成“渡”,要人们在水中“渡”假过节,岂非笑话。也有的报刊把“渡关”“过渡”错写成“度关”“过度”。其实,要准确运用“度”与“渡”并不难,只要分清两字的字义即可。“度”,指与时间相关的概念,如度日、度年、度假、度命、度活

11、等。“渡”,却是指与空间相关的概念,说明从这里到那里,从此岸到彼岸。如渡口、渡头、渡船、渡轮、渡槽、渡河、渡海、过渡、渡过难关、远渡重洋等。应注意“普度众生”的“度”作度化与超度解,故不宜用“渡”。“烦与“繁”“烦”与“繁”同音而义相近,有时可通用,如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但这两个字的字义是有区别的。要区别“烦”与“繁”的用法,主要掌握“烦”表示人的心态,有三层意思:一是烦闷,如烦乱、烦躁、心烦意乱等;二是厌烦,如不耐烦、这些话都听烦了等;三是烦劳,如烦劳您捎个信等。又可以表示又多又乱,如烦杂、要言不烦等。而“繁”主要表示事物的繁多、复杂,如繁博、繁复、繁华、繁丽、繁

12、茂、繁密、繁荣、繁重、纷繁等。也可以表示繁殖的意思,如繁衍、繁育、自繁自养等。除了通用的几组词(烦冗与繁冗、烦琐与繁琐,繁杂与烦杂、繁难与烦难)以外,要仔细分清不同意思,正确使用“烦”与“繁”。“分”与“份”“分”与“份”音同而宇义不同,容易混淆。“分”在读fn时,表示分离、分别、分布、分寸、分红、分析等意思,这时不会和“份”混用,但“分”在读fn时,就容易和“份”混淆,引起误用。在报刊上常看到:“过份”“缘份”“份量”“份内”“份外”“看在朋友的份上”等等,这些“份”都用错了,应该用“分”才对。“分”和“份”所表示的意思不同,一般不能通用。“分”在读fn时,表示的意思大体上有:表示物质成分,

13、如水分、盐分、糖分等:表示重量,如分量超重、分量不足等;表示不同身份、职业,如工人成分、农民成分等;表示工作上本分以内或以外的事,如分内事、分外事;表示格外的意思,如分外高兴、分外明亮等;表示职责和权限,如守本分、太过分、恰如其分等;表示属于一定阶级、阶层和某种特征的人,如知识分子、先进分子、落后分子、不法分子等。“份”表示的意思大体有:表示行政区域和年月,如省份、县份、年份、月份等;表示量词,如一份报纸、一份礼品、一份账单等;表示整体的一部分,如股份、有我的一份等。“分”和“份”也有通用的地方,如“成分”与“成份”,“身份”与“身分”均通用,用首选词型“成分”“身份”为好。“复”与“覆”国家

14、语言文字委员会1986年10月10日公布的简化字总表,对原文字改革委员会1964年编印的字表的少数字作了调整,指出“覆”不再作“复”的繁体字处理,应根据不同语境,准确地运用“复”或“覆”。“复”仅作为“復”和“複”的简化字,如复原、恢复、复杂、重复、答复等。“覆”的使用,通常表达下面两层意思:表示盖住,如覆盖、被覆:表示倾倒,如覆舟、覆没、覆灭、天翻地覆、重蹈覆辙、覆巢之下无完卵。“含”与“涵”“含”与“涵”这对同音字,义相近又有区别,有时可以通用,有时不能通用,如不加辨析,就会造成同音混用的差错。“含”与“涵”都有包含、包容的意思,但用法不尽相同。“含蓄”与“涵蓄”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

15、含蓄”;“含义”与“涵义”也通用,但一般都用首选词型“含义”。反映概念的内容,称“内涵”;某一事物包括、包容的内容,称“涵盖”,这里都只能用“涵”。表示人能控制情绪的修养功夭叫“涵养”,与此有关的“涵容”“包涵”“海涵”等,不能用“含”。若表示内藏而不外露的,如含笑、含羞、含悲、含泪、含怒、含恨、含冤、含苞欲放等,只能用“含”,不能用“涵”。应注意,包含与包涵,两个词常常误用,包含意为里面含有,包涵一般用于客套,表示请人原谅。“候”与“侯”“候”与“侯”音近,声调不一样,写法上只有一笔之差,若分辨不清,也容易造成混用。“候”的使用范围较广,主要有:等待,如等候、候车、候诊、你稍候一会;问好,如

16、问候、致候、敬候起居;时节,如时候、气候、候鸟;表示情况,如征候、火候等。“侯”的用法较简单,只有两种:一是表示姓氏,也用于地名,如福建闽侯;二是表示封建社会爵位,如公侯伯子男、封侯。这两个同音字只要仔细辨别字义,就不会用错。“慌”与“惶”“慌”与“惶”这两个近音字,义相近,有时可以通用,但存在细微差别,需要辨清不同用法,不能混用。“慌”意为慌张,常用词语有惊慌、心慌、恐慌、慌促、慌乱、慌忙、慌神、慌手慌脚等。“惶”意为恐惧,常用词有惶恐、惊惶、惶惶、惶惑、惶遽、惶然、惶惊等。这里惊慌与惊惶、恐慌与惶恐可以通用,其他均不能通用。由于紧张、着急或担忧而心慌、慌张、慌手慌脚,都不能用“惶”。人心惶

17、惶、惶惶不可终日,都是指恐惧不安的心情,惶惑是指疑惑恐惧,这里也不能用“慌”。“恍”与“晃”“恍”与“晃”这两个字字义不同,因音同而常常混用。“恍”表示恍惚、恍然、忽然和仿佛的意思,如精神恍惚、恍然大悟、恍如隔世等。“恍”不表示一闪而过的意思,不能说一恍而过,也不表示摆动,不能用“摇恍”。而“晃”表示摇动、摆动的意思,如晃荡、晃动、晃悠、摇头晃脑。“晃”又表示闪耀、闪过的意思,如晃眼、虚晃一刀、一晃眼就不见了。“籍”与“藉”“籍”与“藉”音同,字形相近,书报刊上也常常混用。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很不同,仔细区别,就不会用错。“籍”是竹字头,用法有三:书籍、册子,如古籍、簿籍;籍贯,如原籍;代表个人

18、对国家、组织的隶属关系,如国籍、党籍、厂籍、学籍等。“藉”是草字头,意为垫、衬,如枕藉。有时用法同“借”。杯盘狼藉,则表示杂乱不堪。“籍”与“藉”均可作姓氏,不要弄错。“即”与“既”“即”与“既”这两个近音字,其实字义和用法均有区别。一般情况下不会用错,但作连词用时,就不大容易分辨,以致书报刊上往往会混淆。“即”表示靠近,如若即若离;又表示临时,如即兴赋诗;也表示当下,如即日、即期、成功在即;还当就、就是、就着讲,如一触即发、非此即彼、即景生情等。在表达上述意思时,“即”与“既”不会混用,问题出在“即使”与“既然”“既而”的用法上。“即使”作为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如即使你取得了很大成绩,也不

19、能骄傲自满。“即便”“即或”“即若”,也表示“即使”的意思。“既然”作连词用,用在上半句话,下半句往往和副词“就、也、还”相连,如既然知道做错了,就应当赶快纠正。“既是”同“既然”,如既是他不愿意,那就算了。“既而”是时间副词,表示上句所说的情况发生之后,如既而雨霁,欣然登山。“即使”可用“就是”代替,“既然”“既是”“既而”均不能用“就是”代替。“迹”与“绩”“迹”与“绩”这两个字音相同,字义不同,在书报刊上也常被混用。“迹”表示留下的痕迹,如足迹、踪迹、印迹、笔迹;前人留下的遗迹,如古迹、陈迹;人们做过的事情,如事迹;还有形迹、迹象等。“绩”则表示业绩,如成绩、功绩、战绩、劳绩等。“先进事

20、迹”也包含业绩的内容,但主要指已做过的事情,所以用“事迹”而不用“事绩”。“古迹”主要指古代的遗迹,多指古代留传下来的建筑物,所以用“古迹”不用“古绩”。“记”与“纪”“记”与“纪”这两个字,音相同,义也相近,有时还可以通用,所以书报刊上常常会混淆。一般说来,“记”的使用范围广,如记得、记分、记工、记功、记挂、记过、记恨、记号、记取、记事、记诵、记性、记叙、记忆、记账、记载等。“纪”的使用范围较小,如纪纲、纪律、纪元、纪年、纪传等。“记”和“纪”有时也可以通用,如纪念和记念、记录和纪录、纪要和记要。所谓通用,即是说用了哪个都不算错,但不等于说可以任意使用。人们在习惯上,是加以区别的。如“纪念”

21、不用“记”;“会议记录”不用“纪”,而“纪录片”就不用“记”;“会议纪要”“纪实文学”又不用“记”。这是约定俗成的。例如,书名、文章名均用“记”,如日记、笔记、传记、游记;而记载旅行的文章,却称之为“纪行”,不能用“记行”。“游记”和“纪行”意思差不多,用词有分工,不能混用。“捡”与“拣”“捡”与“拣”这两个字音同,部首也相同,因此,书报刊上时常混用,其实它们的字义有明显的“交”与“缴”音相近,字义有区别,也有相近之处,使用时容易混淆。当“交”表示到达、连接、交叉、结交、交往等意思时,不会与“缴”混淆。当“交”表示转移的意思时,就容易与“缴”混淆了。区别这两个近音字的关键在于:当把事物转移给对

22、方时用“交”,如交班、交差、交白卷、交代工作、交付订金、交换商品等:而当这种转移是指履行某种义务或被迫交出时,就应该用“缴”字,如上缴、缴费、缴纳公粮、缴纳党费、缴获敌人武器、缴枪不杀等。“决”与“绝”“决”与“绝”这两个字同音而又字义相近,有时所表示的意思不易分清,所以在书报刊上常常混淆而误用。该用“决”时,用了“绝”字,如“绝不同意”;该用“绝”时,却用了“诀”,如“决无此事”。区别“决”与“绝”的用法,关键在于:“决”作为副词用时,表示一定、坚决的意思,如决不退缩、决无异言、决无例外、决没有好下场等;“绝”作为副词用时,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如绝对正确、绝没有错、绝无此事、绝非偶然、绝不

23、相同等。两者所表示的意思是有差异的,不能混淆。比如“绝不同意、绝不动摇、绝不等闲视之”都误用了“绝”,本意是“坚决”,应用“决”而不能用“绝”。“决无此事、决无次品、决没恶意”,本意是“绝对”“完全”没有的意思,所以应用“绝”而不能用“决”。此外,“绝”还表示极、最的意思,如我们的同志绝大多数是好的、这位艺术家的技艺绝高、他的比喻绝妙等。“恳”与“肯”“恳”与“肯”音同,字义有明显差别,但容易混用。要正确使用这两个字,必须辨清这两个字的字义。“恳”表示真诚、诚恳的意思,例如诚恳、勤恳、恳切、恳求、恳请、恳谈等,这些词里的“恳”,都不能写成“肯”。“肯”表示的意思是乐意不乐意、承认不承认,例如肯

24、去、不肯去、肯接受、不肯接受、肯干、不肯干、肯定、不肯定,还有表示同意的首肯。这两个字的使用,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表示诚恳请求,用“恳请”或“恳求”,但在回答“你肯不肯求我、肯不肯请我”时,就可以用“我肯求你”“我肯请你”,当然这两种用法意思是很不一样的。“恳”和“肯”在用法上,也是有明显区别的。“恳”经常作为一个词素和另外的词素构成词语,作形容词或动词用。如恳切、诚恳是形容词,恳求、恳请是动词。“肯”除了构成肯定、肯干等词之外,一般是单独作为一个词,作助动词用。如肯来、肯去、肯承担、肯接受等,这些都是词组,其中的“肯”作为一个词。“兰”“蓝”“篮”“兰”“蓝”“篮”音同,义不同,是不能混用

25、的。“兰”指兰花、兰草,不表示颜色,该用“兰”不能用“蓝”。“蓝”指颜色,如蓝色、蓝晶晶等,又如感光后变成蓝色的图纸叫“蓝图”,著作所根据的底本称“蓝本”。“兰”“蓝”也作姓氏,不可混淆。花篮、菜篮、篮球等,都要用竹字头的“篮”,与颜色无关,不能用“蓝”。蘭、欄、攔已简化为兰、栏、拦,但“澜”并未简化成“栏”,不能混写。色彩斑斓,不能写成“斑澜”。“阑干”与“栏杆”可通用。衣衫褴褛的“褴褛”可写成“蓝褛”,但不能写成“篮褛”。“愣”与“楞”“愣”与“楞”这两个音相近的字,偏旁不同,义不同,本来不会混用,由于一度将“愣”作为异体字,用“楞”来代替“愣”,所以现在“愣”虽已不作为异体字,恢复使用,

26、可是至今仍见“愣”与“楞”混用的现象。“愣”为竖心旁,意为失神、呆、鲁莽,常与人的性格、情态有关,如发愣、愣神、愣怔、愣头愣脑、愣小子、愣头青等。而“楞”是木字旁,与“棱”字同,表示棱角或物体突出部分。所以两个字字义不同,是不能混用的。“练”与“炼”“练”与“炼”音同,且字形相近,也是常常被混用的同音字。但这两个同音字的字义是有区别的,须加以辨清。“练”主要表示训练、练习的意思。如练功、操练、练兵、练武、勤学苦练等。凡表示训练、练习的,都用“练”,不能用“炼”。还有,表示人的老练、熟练;表示语言的精练、简练,也用“练”。“炼”则是锻造和冶炼的意思,人的各种锻炼均用“炼”,如体育锻炼、思想锻炼。

27、“精炼”是指提炼精华,除去杂质,如精炼石油。炼字炼句,表示反复锤炼,使语言精美,所以用“炼”不用“练”。“了”与“瞭”“了”与“瞭”是近音字。过去曾把“瞭”字简化为“了”字,“瞭望”曾作“了望”。1986年10月10日国家语委会重新公布简化字总表时对几个字作了调整:凡“瞭”字读音为lio时,仍简化为“了”,义为明白、知道,如了解、明了、了如指掌、一目了然等。当读lio时,“瞭”不再简化为“了”,如瞭望、瞭瞧见、瞭哨、瞭高、瞭望哨、瞭望台等。至今仍有一些书报刊在使用“了望”,这就错了。“蔓”“曼”“漫”“蔓”“曼”是一对同音字,义相近,但有细微区别,不能混用。“蔓”是一种草,叫蔓草,是具有攀援茎

28、的植物。“蔓延”形容像蔓草一样不断向周围扩展,如荒草蔓延滋长、火势蔓延等。“曼”表示长、远的意思。“曼延”表示连绵不断,如曼延曲折的羊肠小道,没有向周围蔓延开来的意思。“漫”也有扩散的意思,但一般是指水过满,向外流,如漫溢。也有“漫延”,虽有远的意思,但扩散的范围广,如沙漠一直漫延到遥远的天边,这里不能用“曼延”,也不能用“蔓延”。“渺”与“缈”“渺”与“缈”这两个字,音同形近,字义也基本相同,往往容易混用。“渺”意渺茫,表示因遥远而模糊不清,如渺若烟云、渺无人迹、渺无声息;“渺”也指小,如渺小、渺不足道。而“缈”常与“缥”组成“缥缈”一词使用,形容隐隐约约,若有若无,如虚无缥缈、云雾缥缈,也

29、作飘渺,但不能用缥渺。渺茫与淼茫、渺远与邈远,可以通用。“模”与“摹”“模”与“摹”这对同音宇,义相近,有时可通用,有时不能通用,要仔细区别,避免误用。模仿与摹仿、模拟与摹拟通用,用前者为好。摹写与模写也通用,用前者为好。“模”除了仿效的意思外,还指法式、规范、标准,如模型、模本、模式、楷模、模特儿等,这里用“模”,不能用“摹”。“摹”指照着样子写或画,如描摹、临摹、摹写、摹本等等。“磬”与“罄”“磬与“罄”这两个字音同,字形也相近,书报刊上常常混用,其实这两个字字义相差很大,不能混用。这两个字从字形上就能辨清它们的区别。“磐”下从“石”,指古代打击乐器,形状像曲尺,用玉或石制成;也指佛教的打

30、击乐器,形状像钵,用铜制成。“磬”下从“缶”,缶是一种装物品的瓦器,类似缸。“罄”原指瓦器中空了,后引申为空、尽的意思,如告罄、罄尽、罄竹难书、罄其所有等。“溶”与“融”“溶”与“融”音同义不尽相同,使用时要细加区别。“溶”表示溶化、溶解,“融”也表示融化的意思。冰雪化成水,可用“溶化”,也可作“融化”。但“溶解”与“融解”意思不同,就不能通用。“融解”仅指积雪融化,而“溶解”意思更为复杂,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分布于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如糖溶于水、溶液、溶剂等。“溶溶”与“融融”也往往混用,其实意思不同,不能通用。“溶溶”表示宽广,如月色溶溶、江水溶溶:“融融”则形容和睦快乐,如春光融融、其乐融

31、融。凡几种不同事物合成一体,称“融合”。融洽、融会、融通等,都用“融”。“溶”表示溶解,成为溶液,而不用“溶合”。“擅”与“善”&n“生”与“身”是两个很普通的常用字,一般不会用错,但由于两字音近且某些义项相同,往往因分辨不清而误用。主要表现在“出生”与“出身”,“终生”与“终身”常常用错。“出生”与“出身”的词义完全不同。“出生”是动词性的,如出生地、出生日、出生证等。“出身”有其独特含义,指家庭出身成分,又可表示人的地位、身份、职业、职务的来历,如行伍出身、科班出身等。“终生”与“终身”都用得十分普遍,二词大同小异,区别较微小。“终生”指生命的全过程,即过去、现在和未来,整个的一生,且多就

32、事业说,如终生劳累、终生从教、奋斗终生等。“终身”往往指生命的未来直至生命结束即“死”,且多就切身的事说,如终身不娶、终身残疾、终身伴侣、抱恨终身、终身制等,均指“后辈子”,非“一辈子”。弄清两词的“微殊”,才不致用错。“厮”与“撕”“厮”与“撕”系同音字,义却不同,不能混淆。要正确使用“厮”与“撕”这两个同音字,必须辨清宇义。“厮”除了指男性仆人如小厮,对人轻视称呼这厮、那厮外,主要意思为互相,多见于早年白话小说,如厮打、厮杀、厮混等。“撕”是用手撕裂东西,泛指使事物分裂。如撕书、撕布、撕掉画稿、撕毁协定,还有绑票的匪徒勒索钱财未得逞把掳去的人质杀害,叫撕票。与“厮”“撕”同音的还有“嘶”,意为马叫,如人喊马嘶,亦指声音嘶哑,如声嘶力竭。“滩”与“摊”“滩”与“摊”音同,字形也相像,但义不同,不能混淆。“滩”指河、海、湖边水深时淹没、水浅时露出的地方,泛指河、海、湖边比岸低的地方,如河滩、海滩、沙滩等;也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