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6.96KB ,
资源ID:16379691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3796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docx

1、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丽水城区生态景观林总体规划(20062020)第一章 基本情况1.1地理位置丽水市城区位于浙江省西南部的丽水市莲都区,地理坐标为东经 11943120 01,北纬28 1928 33。东南界青田县,东、西南、西、 北分别与莲都区的黄村,碧湖,高溪、丽新、老竹,太平、仙渡、双黄等乡(镇) 接壤。涉及丽水市林场, 以及紫金、万象、岩泉、白云、富岭、水阁等 6 个街道, 联城镇、区林场的 113 个行政村(林区),总面积 559050 亩。1.2自然概况1.2.1地质地貌丽水市城区地处浙南中山区, 属洞宫山脉, 大地构造为浙东南褶皱龙泉遂 昌断隆,出露地层为侏罗纪、白垩纪,

2、并被火山喷浆岩和沉积岩所覆盖,即岩层 主要为火山碎屑岩、紫色泥质岩、砂岩与含砾砂岩。境内地形复杂,地貌类型多 样。四周群山起伏,中部陷落盆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境内最高点太山海 拔 1073 米,最低处海拔 38 米。1.2.2土壤条件土壤有红壤、 黄壤、潮土、水稻土等 4 个土类,以地带性土壤红壤为主。 红壤主要分布在海拔 500 米以下的山地、 丘陵,多种土壤为发展多种类、 多品种 的植物资源提供了有利条件。1.2.3气候水丽水市城区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四季 分明。年平均气温1218C,年平均降雨量1471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7585% 年平均日照时数1

3、783.2小时,日照率40%。极端最高气温43.2 C,极端最低气 温-8.2 C,风向多为东南风或西北风,无霜期 255天。境内河流均为瓯江水系。 主流瓯江干流大溪自西南从云和县入境, 往东 北贯穿中部,折转东南出境至青田,主要支流有好溪、宣平溪、小安溪等山溪性 河流,多峡谷,源短流急,径流量大,滞洪时间短。1.2.4森林植物资源境内森林植物资源丰富,森林覆盖率 66.6%(注森林覆盖率的计算已扣除城 市总体规划建设用地中的森林面积) ,森林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 亚地带, 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 浙南中山槠栲樟楠常绿阔叶林分区, 地带性植 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植被类型有:针叶

4、林(马尾松林、黄山松林、国外松 林、杉木林、柳杉林、柏木林、水杉林)、针阔叶混交林(马尾松、木荷林,马 尾松、甜槠、木荷林,马尾松、青冈、甜槠林,黄山松、甜槠、褐叶青冈林)、 常绿阔叶林(甜槠、木荷林,褐叶青冈、甜槠林,褐叶青冈林,香樟林)、常绿 落叶阔叶混交林 (褐叶青冈、 甜槠、短柄桴林) 、落叶阔叶林 (枫香林、枫杨林、 银叶柳林、南川柳林、苦楝林、朴树林)、竹林(毛竹林、刚竹林、早竹林、雷 竹林、云和哺鸡竹林)、灌丛(檵木、芒萁、映山红灌草丛)、经济林(柑桔园、 桃园、油茶园、杨梅园、茶叶园、李园、枇杷园、柿树园)等。植物区系属中国 日本森林植物亚区的华东区, 区内有木本植物 82 科

5、 246属 558 种,苦槠、甜 槠、青冈、小叶青冈、褐叶青冈、石栎、硬斗石栎、木荷、红楠、华东楠、刨花 楠等常绿阔叶乔木树种为地带性森林植被的建群种;冬青、杨梅、虎皮楠、秃瓣 杜英等常绿阔叶乔木树种, 以及枫香、 南酸枣等落叶阔叶乔木树种为伴生种。 南方红豆杉、钟萼木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榧树、香樟、香果树、榉树为 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城区范围有挂牌登记在册的古树名木 314株,其中 10 株以上的有马尾松 127 株、香樟 70 株、南方红豆杉 40 株、枫香 22 株、苦槠 13 株、豹皮樟 12 株。1.2.5土地资源丽水市城区土地总面积 559050 亩,其中林业用地 3

6、75678亩,占土地总面积 的 67.2%;非林业用地 183372亩,占 32.8%。林业用地中, 有林地 360044亩(用 材林 144975 亩,防护林 87239 亩,特用林 33858 亩,经济林 93972 亩),未成 林造林地 1714 亩,灌木林地 12370亩,无立木林地 963 亩(采伐迹地 56,火烧 迹地 907 亩),宜林地 548 亩,苗圃地 39 亩;非林业用地中待退耕还林的农地 98 亩,其他用地 183274亩。1.2.6森林生态资源与环境现状评述丽水市城区森林生态资源与环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境内森林覆盖率较高, 空气环境质量与地表水水质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

7、国家U类标准,总体生态环境良好。随着城市的发展,以产业基地为主的丽水市 城区的南城,今后部分林业用地不可避免地将转换为建设用地,加之产业集中, 存在着工业粉尘、费水、费气等污染的潜在威胁,森林生态环境质量不容乐观。二是现状森林生态资源中针叶林景观(马尾松林景观为主)多,阔叶林、针 阔叶混交林少, 林相单调, 景观效果差。 地带性森林景观常绿阔叶林景观面 积占生态景观林的比重为 3.3 ,落叶阔叶林景观占 0.1%,针阔叶混交林景观占 2.8 ,竹林景观占 3.1 ,灌木林景观占 3.3%,而针叶林景观占 62.7 ,经济 林景观占 24.7 。三是森林群落结构简单, 地带性森林景观的建群种少,

8、 枯枝落叶层薄, 森林 生态功能脆弱, 防灾减灾能力差。 大面积的针叶林不仅对水源涵养和水土保持的 作用小,造成大量的养分通过地表径流流入溪沟中, 而且易受松材线虫病和马尾 松毛虫的危害,也极易发生森林火灾,造成城区生态环境恶化,森林游憩保健、 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等诸多功能丧失,有待改 造提高。四是城区有无立木林地 963 亩、宜林地 548亩、待退耕还林的农地 98 亩, 这些土地为生态景观资源的发展提供了空间。1.3社会经济状况丽水市城区由大溪分隔成南北两片, 北片城区为老城区, 南片城区为新开发 的区域,城区主导产业为生态旅游业、 高新技术产业、 现代服务业

9、、及生物医药、 化工洗涤、绿色食品等。莲都区历史悠久,隋朝开皇九年(公元 589 年)建处州,莲都区为处州府治 所在地。 1949年 10 月设丽水专区, 2000年撤销县级丽水市,设立莲都区。 2000 年 7 月 19 日撤销行署建制,设丽水市,辖莲都区、龙泉市和青田、缙云、云和、 庆元、遂昌、松阳、景宁 7 县,市政府驻莲都区。莲都区是全市政治、经济、文 化中心,浙南闽北交通枢纽。 区域面积 1502.10 平方公里,辖 18 个乡镇(街道)、 369 个行政村,总人口 37万。改革开放以来,莲都区的经济社会稳步发展, 2004 年全区实现国内生产总 值 65.42 亿元,地方财政收入

10、1.27 亿元;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79 亿元,全社 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8.95 亿元,外贸出口总额 2.69 亿美元。全区完成工业总产 值 15.18 亿元,农业总产值 12.42 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3410 元,农 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4247 元。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环境也有了较大改善。 金温铁路贯穿境内, 与温州机场 和万吨级海港紧紧相连。金丽温高速公路已通车,丽龙(泉)、龙(游)丽高速 公路现在建设中。近年来,市政建设力度加大,城市化步伐不断加快,着力打造“艺术之乡、浪漫之都、休闲胜地”的城市形象,逐渐把丽水莲都区建成一个集 区域性教育中心、医疗中心、交通枢纽、商贸

11、物流、特色文化、旅游胜地等六大 城市功能的中心城市。科技、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 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教育“两基”得到巩固,教育资源配置不断优 化;区域特色文化的创建日益受到重视, 通过充分挖掘丽水摄影、 巴比松油画文 化和黄帝文化、剑瓷文化、石雕文化、华侨文化、畲族文化的内涵,整合形成了 绿谷文化。丽水是中国第一个“摄影之乡”,摄影等文艺创作在国内外享有较高 知名度,中国摄影艺术展未来 10 年、连续五届将在丽水举办。丽水市莲都区资源丰富, 极具发展潜力。 以纳爱斯为代表的地方工业迅速发 展,形成以竹木加工、电力、钢铁、采矿、医药、造纸、鞋革、羽绒、机械、五

12、金为支柱的特色工业体系。食用菌、水干果、茶叶、高山蔬菜等绿色食品产业, 在全省乃至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绿色经济、绿色产业、绿色产品不断集聚, 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文明安定, 生活环境日益完善。 全区围绕把丽水培育成浙江 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要求, 深入实施“生态立市、 工业强市、绿色兴市”发展战略, 发展绿色经济,培育优势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朝着与全省同步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迈进第二章 规划总则2.1规划依据2.1.1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

13、护条例; 退耕还林条例; 城市绿化条例; 森林防火条例; 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2.1.2标准规范 国家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GB/T18337.3 2001); 国家标准造林技术规程( GB/T15776 1995); 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 GB/T16453.11996); 国家标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 GB/T15772 1995); 国家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分级( GB6000 1999); 林业行业标准 营造林工程建设项目文件组成及深度要求 (LY514199); 浙江省地方标准 生态公益林建设规划设计通则 ( DB33/T379.3200

14、2); 浙江省地方标准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等级( DB33/177 2005); 浙江省地方标准生态公益林建设技术规程( DB33/T379.4 2002); 浙江省生物防护林带建设技术规范(试行);2.1.3相关规划 浙江省阔叶林发展工程规划纲要;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丽水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丽水市林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丽水市区旅游发展规划( 20052020年);浙江丽水瓯江干流(玉溪开潭段)生态保护与修复规划 (20052020年);丽水市莲都生态区建设规划( 2003 2018 年)。2.1.4政策文件退耕还林、阔叶林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浙江省财

15、政厅、林业厅浙财农 2004135 号); 浙江省林业厅关于印发浙江省万里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实施意见(试行)的通知(浙林造 200619 号)。2.2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总面积为 372.70 平方公里。2.3规划指导思想以展示山水森林城市形象、 改善人居生态环境质量、 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为目 标,以培育安全、优美的生态景观林为理念,以城市森林学、森林生态学、地植 物学、景观学理论为指导,遵循生态景观林自然演替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在保 护现有生态景观林基础上,采用“封育、新造、改造”等措施,建设多类型、多 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生态景观林,发掘地域历史文化,促进人与自

16、然环境的 协调发展,为丽水市打造“浙江绿谷”、“秀山丽水”,创建长三角南翼地区山 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做出贡献。2.4规划原则 系统性原则。按照生态景观林土地性质和区域功能特征,合理规划森林生 态布局和相应的景观游赏功能布局,将森林生态、森林游赏、城市建设、水 利整治等项目融会贯通到宏观的森林生态背景中去, 取得结构上的完整性和 功能上的高效性。 生态性原则。以模拟自然的手法,利用优良乡土植物营建舒适健康的生态 环境,创造丰富多彩的植物群落,以达到植物与植物之间,植物与其他生物 之间,植物与道路、山水、建筑环境之间关系和谐、系统稳定、功能高效的 目的。 游憩性原则。以自然、野趣的

17、景观,科学、生态的技术,将山水田园风光 融人其中,营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游憩林的景观格局。 经济性原则。通过合理科学地选择植物类群,将苗木生产、林果生产和休 闲观光、田园意趣结合起来, 实现林木的直接经济效益, 提升区位经济功能。 层次性原则。在植物配置上,实行乔灌结合、常绿与落叶相结合、针叶与 阔叶相结合、速生与慢生相结合;二是按在空间布局上,根据生态敏感区的 特点,按水土保持林、水源涵养林、护路林、环保林、风景林配置不同的森 林典型模式;三是在森林效益上,生态经济型、生态防护型、景观生态型的 森林典型模式各不相同。 协调性原则。与现有的相关规划相协调。2.5规划目标通过大力林相改造

18、、 植树造林、 封山育林及森林防火等生态景观林的培育与 保护等措施与手段,丽水市城区的生态景观林面积增加 1609 亩,森林覆盖率由 原来的 66.6%提高到 67.2%,森林景观观赏价值和生态功能明显提高,总体上生 态景观林以针阔混交林景观为主,阔叶林、竹林、经济林景观均占一定比重,从 而达到春日山花烂漫、 夏日绿树成荫、 秋日色艳果香、 冬日绿意依然的森林季相 景观,形成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促进地方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6建设期限ocxlocxlLOCXI隸囘M0cxl0cxl900CXI灭翌隸怒第三章 总体布局3.1空间布局结构 结合丽水市长三角南翼地区山水人居与生态旅游城市

19、和国家森林城市建设 对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价值的要求,本项目采用“一环、二山、三带、四线”的 布局结构。 一环。 指围绕丽水城区南城的第一道山脊线内的生态绿色屏障。 二山。 指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南明山省级风景区,以及三岩寺市级风景 区范围的生态景观林。(注:万象山已并入瓯江干流生态景观带) 三带 。指瓯江干流,及其支流好溪、宣平溪两侧的第一道山脊线内的生态 景观带。 四线。指过境的公路(金丽温、丽龙高速公路, 330 国道)、铁路(衢丽温 铁路)沿线两侧第一道山脊线内的生态绿色通道。(注:金温铁路已并入好 溪生态景观带)3.2工程布局根据丽水市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将本生态景观林工程划分为以下五大

20、工程。3.2.1环城生态绿屏景观工程 ( 工程代号为 C)3.2.2生态风景林工程 ( 工程代号为 D)D1 :白云山森林公园生态风景林工程;D2 :南明山风景区生态风景林工程;D3 :三岩寺风景区生态风景林工程。3.2.3江河水系生态景观带工程 ( 工程代号为 B)B1 :瓯江生态景观带工程;B2:好溪生态景观带工程;B3:宣平溪生态景观带工程。3.2.4生态绿色通道工程 ( 工程代号为 A)A1 :金丽温高速公路生态绿色通道工程;A2:丽龙高速公路生态绿色通道工程;A3: 330国道公路生态绿色通道工程;A4:衢丽温铁路生态绿色通道工程。3.2.5其他工程(工程代号为 E)为上述工程之外的

21、生态景观林工程。第四章 生态景观林分类建设规划4.1面上生态景观林规划4.1.1布局规划 总体布局将本项目划分为 5 大工程,为满足景观的功能需要, 各工程应营造和培育与之相适 应的生态景观林。4.1.1.1环城生态绿屏景观工程本工程位于丽水城区以工业为重点的南城 (注: 北城多与白云森林公园、 三岩寺风景区生态 风景林工程、瓯江生态景观带工程等交叉,故不单独列出),为此,规划以抗二氧化硫、氯 气等有害气体,以及抗烟尘、粉尘强等抗污染树种培育环境保护林。4.1.1.2生态风景林工程项目区内分布有白云山省级森林公园、 南明山省级风景区、 三岩寺市级风景区, 根据上述风 景旅游区总体规划的要求,以

22、观花、观叶、观果等观赏树种培育生态风景林。4.1.1.3江河水系生态景观带工程 本项目区内的江河水系主要有瓯江(主干流大溪)、好溪、宣平溪等,规划以水土保持树种 与水源涵养树种建设防护林, 其中瓯江是丽水市区旅游规划中的重要生态旅游线, 其树种选 择除满足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等功能外,还要求有极高的观赏价值。4.1.1.4生态绿色通道工程 本项目区内公路主要有金丽温、丽龙高速公路(在建), 330 国道公路,铁路(注:由于金丽温铁路沿途隧道多, 且面上生态景观林大部分与好溪生态景观带重叠, 故不单独列出) 有 规划建设的衢丽温铁路。 本工程面上生态景观林的建设重点是应用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护路 树

23、种培育护路林。金丽温高速公路,主要用果实红艳欲滴的冬青、大叶冬青、红豆树类、秀丽香港四照花、猴 欢喜等常绿树种培育面上生态景观林; 丽龙高速公路面上生态景观林主要以秋叶金黄色的黄 山栾等树种点缀; 330 国道公路主要以香樟、苦槠、青冈、木荷等地带性森林景观的建群种 培育常绿阔叶林景观;衢丽温高速公路以春、秋色叶树种黄连木为骨干树种。4.1.1.5其他工程 本工程以常规树种培育面上生态景观林即可。4.1.2小班区划小(细)班是面上生态景观作业设计、施工和管护的基本单位。作业小班区 划以地类、立地条件,以及生态景观带的类型、郁闭度、树种组成、绿化目的等 因子为依据,本次总体规划共涉及 6125

24、个小(细)班。4.1.3立地类型划分4.1.3.1主导因子的确定项目区范围的地貌、 气候基本一致, 它们对树木的作用大体相似。 不同的土壤,其营养成份 不同,生长的植物不一样。同一海拔,相同的土壤,坡向不同,林木长势差别明显。因此确定土壤、地形(坡向)等为立地分类的主要因子。4.1.3.2立地类型划分按上述主导因子,本项目小班共涉及 3 个立地类型,各立地类型主要适生树种见表 41。立地立地因子类型土壤海拔坡向主要适生树种a红壤 500 米阴坡杨梅、木莲类、杜英类、楠木类、秀丽香港四照花、厚皮香b红壤 500 米阳坡枫香、山乌桕、黄山栾、无患子、南酸枣、银杏、榉树、 蓝果树、黄连木、山桐子、朴

25、树、冬青、大叶冬青、小果 冬青、柿树、杨梅、木荷、槠栲类、杜英类、樟类、含笑 类、玉兰类、红豆树类、杨梅c潮土 800 米阴坡红楠、华东楠、木莲类、厚皮香、秀丽香港四照花g黄壤 800 米阳坡秀丽槭、椴树类、檫树、山桐子、马褂木、甜槠、青栲、银杏、玉兰类等4.1.4景观类型规划面上生态景观建设的内容是改造林相单调、 生态效能低下的马尾松林、杉木林等针叶林景观和部分经济林景观,对坡耕地、宜林地、无立木林地实行绿化,提高森林的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美化环境、减灾防灾等生态效能,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效益的生态景观。常绿阔 叶林是本项目区内的地带性森林景观, 考虑到森林景观的自然演替时间漫长, 故在

26、规划期内景观类型规划仍以针阔混交林景观为主,见表 4-2。项目区面上生态景观林景观类型规划表表4 2 单位:亩、序号面上生态景观林景观类型面积比重1针阔叶混交林景观24156464.32经济林景观9239724.63常绿阔叶林景观165174.44灌木林景观123703.35竹林景观114713.16常绿、落叶阔叶林景观14180.47合计375737100.04.1.5树种选择根据“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优先选用具有观赏价值和生态效能高,并有成功种植经验的优良乡土阔叶树种进行生态景观改造和培育, 增加树种组合和植被层次及季相变化,既能满足生态景观的建设要求,又能适应小班的立地条 件,达

27、到投资少、见效快、景观美、地方特色鲜明的目的。本次规划主要选择以 下树种。4.1.5.1按树木的习性分常绿阔叶乔木树种:樟类(香樟、浙江樟)、楠木类(红楠、刨花楠、华 东楠、紫楠、浙江楠)、木荷、厚皮香、青冈、槠栲类(苦槠、甜槠、栲树、 南岭栲、罗浮栲、乌眉栲)、石栎、杜英类(秃瓣杜英、华杜英、杜英、薯 豆)、猴欢喜、秀丽香港四照花、木莲类(木莲、乳源木莲)、含笑类(深 山含笑、乐东拟单性木兰)、杨梅、大叶冬青、冬青、石楠、女贞、桂花、 细柄蕈树。落叶阔叶乔木树种:枫香、山乌柏、乌柏、伯乐树、檫树、小果冬青、南 酸枣、银杏、榉树、秀丽械、三角枫、黄山栾、无患子、合欢、玉兰类(玉 兰、厚朴、凹叶

28、厚朴)、黄连木、蓝果树、柿树、朴树。常绿灌木树种:油茶、浙江红山茶、枸骨、栀子花。落叶灌木树种:紫荆、紫薇。竹类:毛竹、刚竹、水竹等。4.1.5.2按树木的用途分地带性森林景观建群种:木荷、青冈、苦槠、石栎、楠木类、香樟。水源涵养树种:青冈、木荷、银杏、马褂木、香樟、黄连木、南酸枣、枫香、榉树、山乌柏、竹类。 水土保持树种:青冈、木荷、银杏、马褂木、香樟、黄连木、枫香、榉树、 山乌桕、竹类。 防火树种:木荷、青冈、苦槠、石栎、杨梅、大叶冬青、杜英类、女贞、 浙江红山茶。 护路树种:香樟、乌桕、黄连木、檫树、黄山栾、榉树、银杏、合欢、竹 类。 抗二氧化硫树种:青冈、合欢、枸骨、女贞、朴树、榉树、

29、紫荆、无患子、 玉兰类、木莲类、深山含笑、浙江樟、厚皮香、紫薇、枫香、冬青、大叶冬 青、栀子花。 抗氯气树种:合欢、女贞、厚皮香、枸骨、樟类、栀子花、桂花、玉兰类、 朴树、浙江红山茶、石楠、紫薇、紫荆。 抗氟化氢树种:朴树、浙江红山茶、厚皮香、玉兰类、深山含笑、女贞、 紫薇、合欢、香樟。 抗乙烯树种:枫香、香樟、女贞。 抗氨气树种:香樟、紫荆、朴树、石楠、女贞。 抗二氧化氮树种:合欢、香樟。 抗臭氧树种:香樟、冬青、青冈。 抗烟尘树种:厚皮香、香樟、石楠、三角枫、紫薇、苦槠、青冈、女贞、 桂花、朴树、冬青、枸骨、栀子花。 抗粉尘树种:冬青、枸骨、香樟、厚皮香、青冈、石楠、朴树、女贞。 观叶树种

30、:枫香、山乌桕、乌桕、南酸枣、黄连木、银杏、榉树、杜英类、 刨花楠、红楠、蓝果树、秀丽槭、黄山栾、无患子。 观花树种:木莲类、玉兰类、含笑类、伯乐树、秀丽香港四照花、浙江红 山茶、合欢、紫薇、紫荆、桂花、栀子花。 观果树种:楠木类、大叶冬青、冬青、小果冬青、秀丽香港四照花、黄山 栾、石楠、猴欢喜、山桐子、杨梅、柿树、柑桔、枸骨。 生态经济树种:杨梅、大叶冬青、银杏、柿树、油茶。4.1.6建设模式4.6.1.1景观改造型 项目区内分布的马尾松林、杉木林等针叶林,以及景观较为单调的板栗园、油茶园、茶园、 柿树园、落叶阔叶林, 为提高其生态效能和景观效果, 增加树种组合和植被层次及季相变化, 在保护的基础上,以林相改造的形式,选用观赏价值高的优良阔叶树种进行改造。针叶林景观改造:根据“四砍四留”(即砍密留疏,砍小留大,砍弯留直, 砍衰留壮) 、“补一砍二”的原则进行疏伐, 伐除部分针叶树植株, 以及枯死木、 风倒木、风折木、病腐木和观赏价值低的树种,疏伐的强度不得超过 20,疏 伐须按年度分多次进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