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8.30KB ,
资源ID:163854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3854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鲤城区十一五时期财政发展规划.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鲤城区十一五时期财政发展规划.docx

1、鲤城区十一五时期财政发展规划鲤城区“十一五”时期财政发展规划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市委提出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战略构想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根据省财政厅关于编制市、县财政“十一五”规划的要求,我区制定了鲤城区“十一五”时期财政发展规划。本规划是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积极主动为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繁荣,实现鲤城新老区全面协调发展提供财力支持的要求。 一、“十五”时期财政改革与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鲤城区认真贯彻中

2、央、省、市各项政策,实施“城市跨江发展、大经贸、科教强区”三大战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狠抓财源建设,深化财政改革,优化支出结构,财政收入有了新的跨跃,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财政支出平稳,有力地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一)大力发展经济拓宽财源基础,财政收入稳步增长 “十五”期间,财政工作围绕“城市跨江发展、大经贸、科教强区”三大战略,发挥财税政策和财政资金导向作用,启动、联合、吸引外资、内资、民资、银资,形成资金合力,共筹措建设资金15.28亿元,主要用于我区各重点建设项目,以推进重点项目拉动经济发展,鲤城的基础设施得到长足发展,财源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江南新区基础设

3、施初具规模,形成“三横三纵” 新区城市道路框架;老城区“退二进三”取得成效,“繁荣古城,建设新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取得重大突破;江南高新技术园区建设初见成效,进入产出期,预计2005年税收达到1.2亿元;以晋江为中轴的滨江建设初具规模,建成金山、江南、石笋等沿江公园,塑造了“显山露水”的城市气质,创建了生态园林城区;财源建设有了新的突破,形成以二产为支柱,三产日趋壮大的产业格局;财政收入有了新的跨跃,至2005年财政总收入7.6亿元,同比增长18%;一般预算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20%。财政总收入平均增长18.54%,比“十五”计划高2.54个百分点;一般预算收平均增长21.24%,比“十

4、五”计划高6.24个百分点。十五期间财政收入情况表单位:万元 项 目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实际完成数所得税改革后的基数(5:5)实际完成数所得税改革后的基数(4:6)实际完成数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后的基数实际完成数预计完成数地方级财政收入完成数2863421703255602405231490275603179538154增长%22.1517.7730.9215.3720.00其中:地方级工商税收入完成数2730320372223372082924656226152727532254增长%30.699.6518.3720.6118.25财政总收入完成数462404624

5、0530095300966098561176405875588增长%21.2514.6424.6914.1518.00(二)推进财政管理改革,公共财政框架初步形成一是推行部门预算。2001年对农林水局等七个部门实行部门预算试点。2003年对区属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实行部门预算,将各单位的所有预算内外收支计划均在下达预算中逐项列明,按照“零基预算,综合预算,细化预算”的要求编制预算,增强了预算分配的科学性。二是逐步推行国库统一支付。2000年区直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工资实行国库统一支付;2001镇街道行政人员工资实行国库统一支付;至2002年底,全区已有92个单位5,266个干部职工的工资由国库统一

6、支付;2003年对政府采购项目、大型会议费、财政投资工程资金实行国库直接支付。通过不断扩大国库统一支付范围,保证了工资及时发放,加快了财政资金运转速度。三是完善政府采购制度。几年来,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完善,采购范围不断扩大。目前行政事业单位的大宗支出,如购置汽车和办公自动化设备等实行政府集中采购;汽车统一保险和定点加油;10万元以上的装修工程、基建工程全部实行招投标。2001年至2005年上半年,政府统一采购总金额1.27亿元,节约财政资金0.22亿元,节约率达15.04%,有效节约了财政资金和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四是不断完善区对街道财政体制。根据农村税费改革和市区财政体制调整的要求,对街

7、道财政管理体制进行调整。新体制调整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重新界定街道收支范围;对重点项目税收实行“区街共享”;对新引办企业实行“谁引进归属谁”;重新核定支出基数,对街道财力适当下倾,适当增加人员经费和部份债务利息,对社区人员经费按组织部民政局核定人数每人每年6000元核定支出基数。五是推行会计集中核算,全区纳入集中核算的单位119家,建账154套。六是深化农村税费改革, 全面停征农业税;2003年-2005年安排转移支付资金540万元,弥补税费改革的资金缺口。加强涉农收费的监管,杜绝“三乱”现象,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三)优化支出结构,支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005年预计可用财力3.1亿元,比基数年

8、2000年增加1.54亿元,“十五”期间财力平均增长14.6%。2001-2004年财政总支出9.68亿元,财政支出平均增长15.23%,其中:财政支出用于农业、科技、教育三项法定支出3.88亿元,占全区财政支出40.08%。保证了行政事业机构正常运转的资金需要;确保了抗击“非典”和“禽流感”等紧急资金的需要;有力支持科技、教育、农业、计生、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为创建全国科普示范城区、全国计生先进单位、省级教育强区、双拥模范区“四连冠”、粮食安全、平安鲤城、成功举办旅游节等提供财力保障。2001年-2005年财政支出情况表单位:万元项 目2000年2001年增减(%)2002年增减(%)200

9、3年增减(%)2004年增减(%)2005年增减(%)区级财政支出169531901212.152374624.90260709.792971513.983384913.91 1、一般预算支出163141903916.702257518.572605915.432912711.773328314.27支农支出33137513.2942713.874679.375027.495509.56科技三项费用23327116.3135229.893571.4245728.0151011.60教育事业费4174654956.90802822.58895411.5395486.631066011.65城市教

10、育费附加306616101.31516-16.2359314.9276428.848004.71(四)推进国企改革,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一是按照“因企施策,稳步推进”的总体思路,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在改革产权制度、盘活存量资产、减员增效等方面抓出成效。新组建泉州市百合医药连锁有限公司及其配送中心,提高了公司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对泉州市糖酒副食品公司等经营亏损企业实行了“资产一次划转,债务一次结清,职工一次安置”的做法,促进企业有序退出市场、摆脱困境,有偿划转资产450万元,一次性安置职工372人;配合组织燃料公司、消毒站的改制工作,对改制单位进行清产核资,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二是抓“家底”

11、盘点,基本完成了全区国有资产清产核资工作。三是制定鲤城区国有企业资产经营业绩考核暂行办法,下达考核指标,调动企业经营者的积极性,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四是重新核实行政事业单位“非转经”资产,并按规定收取国有资产占用费,规范非税收入。五是配合粮食部门及时轮换储备粮,收缴轮换差价260万元,减轻粮食储备费用负担。六是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全区15个投资项目运营正常,2004年实现分红268万元。 (五)加强监管完善制度,财政管理不断规范一是强化行政事业性收费“收支两条线”和“票款分离”管理,推行镇(街道)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把所有预算外资金纳入财政所统一核算。二是加大力度清理和催收财

12、政周转金,采取签订分月还款计划、向法院起诉、通过法院强制执行等措施,五年收回财政周转金1,857万元。三是抓好整顿和规范财经秩序工作,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专项资金问效检查;严格制止多头开户,清理整顿行政事业单位银行帐户,从源头遏制和消除腐败;建立财政资金的追踪问效和反馈机制,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四是按照区政府出台的鲤城区重点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办法及补充通知,从资金筹集与拨款、管理经费开支、施工中增项增资、工程预(结)算审核等方面严格把关,有效提高建设资金的使用效益。五是清理整顿党政领导干部拖欠公款和用公款购买商业保险问题,促进了党政干部规范从政行为、自觉维护财经纪律。六是制定和完善政府债务管

13、理办法,严格债务审批,建立债务台帐,密切监控政府债务,防范化解债务风险。通过充实偿债资金、积极盘活资产、努力培植财源等途径,努力减轻债务压力。 二、“十一五”时期财政运行面临的经济形势-国际经济环境:一是经济复苏趋强,但不稳定因素增加;二是全球化趋势加快,但美国因素增加;三是和平发展大势所趋,但安全威胁因素增加;四是WTO体系不断完善,但贸易摩擦不断增加。-国内经济环境:一是高速增长与低效益运行矛盾;二是总量增长和结构升级困难的矛盾;三是高速度与低就业的矛盾;四是增长动力强劲与体制因素制约的矛盾;五是财政收入高增长与风险高速积聚的矛盾;六是财政经济适度增长存在较大潜力。-鲤城财政运行面临的经济

14、形势:(一)有利因素:一是地缘优势,有利经济发展。福建省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构想,凸显区位特点和对台优势。鲤城区地处泉州湾经济圈中心,与厦门湾经济和闽江口经济圈相呼应, 地缘优势明显;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语缘同,对台贸易优势明显。客观地缘环境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契机有利于鲤城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为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供有利条件。二是基础设施基本形成,发展环境日趋完善。“十五”期间,鲤城城市化建设全面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有了新跨跃,新区的城市框架初步形成。江南新区形成“三横三纵”交通网络;晋江下游防洪岸线改造(一期)、南低渠整治、东浦滞洪区、浮桥水厂扩建、浮桥和江南高新园区变电等工程已完工,防

15、灾、供水、供电系统日趋完善。三是产业群初具规模。形成轻纺鞋服、机械汽配、工艺美术、电子行业四大支柱行业,电子通信起步较高,“十五”期间发展势头较快,轻纺鞋服、机械汽配、工艺美术行业已累集一定规模,具备整合、提高和创建品牌经济条件。四是文化底蕴深厚,有利第三产业发展。历史名城和魅力城市,为鲤城构筑古泉州观光购物文化旅游和打造“海丝、宗教、戏曲、建筑、民俗、美食”六大文化旅游品牌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不利因素:一是土地资源有限,制约经济发展。鲤城区是泉州市中心之一,土地面积53.37平方公里。由于近年来城市建设的需要,特别是泉州市提出“东移南拓”建设大泉州以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土地资源紧张的局

16、面进一步凸显。江南新区建设用地存量不足5平方公里,招商引资面临无载体的局面。二是用工成本逐年提高,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外移趋势加剧。轻纺鞋服、机械汽配和工艺美术行业是鲤城的传统优势行业,科技含量较低,属于来料加工和订单生产的加工型企业,是典型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相对于内陆地区用工成本较低的优势,劳动密集型的经济发展在鲤城不再具备优势,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外移趋势加剧。三是经济总量偏小,龙头企业偏少。鲤城区的经济量偏小,特别是2004年市区财政体制调整后,经济规模缩减严重;企业的规模偏小,缺少上规模的龙头企业,行业的整合集约发展受制约。四是财政负担重,支出压力大。财政供养人员多,增资压力大;中心城区

17、城市管理、社会事业投入大;江南新区基础设施薄弱,尚需投入大量资金。 综合以上因素分析,“十一五”时期鲤城区经济机遇与困难并存,经济发展进入转型的关键阶段,经济结构调整势在必行,随着新区城市建设推进和高新技术园区发展逐步成熟,经济预期可保持较为强健增长态势,财政增收存在一定潜力。 三、“十一五”时期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决策布署、泉州市委建设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战略决策,支持经济发展,做大财政蛋糕,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确保重点支出,支持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各项

18、事业协调发展。强化财政监管,依法理财,努力开创财政改革发展新局面。主要目标:一是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实现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十一五”期间财政收入平均增长15%以上,2010年财政收入比2005年翻一番,财政总收入达到15.5亿元,区级财政收入达到亿元。二是财政调控能力、公共保障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增强。财力平均增长1%以上,农业、教育、科技等法定支出得到有力保障,财政公共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政府债务预警机制基本完善。公共财政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三是财政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财政工作更加有序、规范。政府综合预算、支出管理、政府采购、财政转移支付、国有资产管理营运监督制度等系列体系基本健全,

19、并步入良性运行轨道。2006-2010年预算收入规划单位:万元项 目2006年预计收入数同比增长%2010年预计收入数同比增长%一、财政总收入8764315.3215500015.32其中:税性收入8442618.9315003516.21国税部门4358819.787943216.19地税部门3973819.346960315.89财政部门1100-15.381000-5.21二、一般预算收入4425816.008013616其中:税性收入4175824.457813618.41国税部门1418027.132814620.33地税部门2647825.494899018.34财政部门1100-

20、15.381000-5.21四、“十一五”时期财政的主要任务及政策取向 “十一五”时期财政的主要任务是:加强财政政策引导, 注重经济内外向型平衡发展模式,经济加快向发展集约型、内涵式方式过渡,突出“四个百亿”产业,突出高新技术,突出循环经济,做大财政收入蛋糕,保持财力增长,推进财政改革,支持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一)加强财源建设,做大收入蛋糕 1、支持项目建设,拉动经济发展 多渠道筹集资金支持江南新区“三线五片”建设,即建设滨江岸线、省道301线、308线,建设江滨路、县道301线、南环路、排洪排涝工程,构筑江南新区“七横九纵”交通网络,形成“畅通、安全、高效、舒适”的现代化

21、交通网络体系,推进城市化进程。以江南新区为载体,发展城市型、生态型、科技型工业;建设现代商务区;建设新型工业区;打造区域性“总部经济”;建设“小浦东”新型商务发展区,形成泉州湾滨海城市高尚“楼宇经济”区;以“展示多元文化,彰显名城风采”,繁荣名城旅游区;按照“多样并存,保护优先,永续利用”构建紫帽山生态保护区,构筑“一城四区”发展格局,构筑经济发展平台,拓宽财源基础。2、发挥政策导向作用,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十一五”期间,财政投入技改贴息1,500万元,投入科技三项费用3,000万元,引导企业进行增资扩营和技术改造,促进企业经济由粗放型、扩张式向科技环保型、内涵式转变,重点扶持纳税100万以上的

22、规模企业,预计可引导企业投入技改和扩建资金100亿元,其中:法狐纺织服装生产项目1.3亿元、奇隆机械组装挖潜机项目1.3亿元、泉州海天国际运动服装项目5.32亿元、鸿星尔克高档旅游鞋生产线技改项目1.1亿元。3、精心培育产业群,壮大财源基础依托江南高新技术园, 充分利用与台湾地缘近,血缘亲,语缘同,发展对台贸易和承接台湾高新电子产业,按照聚集产业,规模发展,一区多园的产业集群模式发展经济。2010年实现“电子通信、纺织鞋服、机械汽配、商贸服务四个百亿产业”, 壮大第二产业,形成坚实的财源基础;以晋江两岸的土地为依托,开发房地产,拉动第三产业发展,形成新的财源增长点。-电子通信。利用目前电子行业

23、的优势,进行优势整合壮大行业群,集约发展打造品牌经济,建成一个成规模的电子行业基地。到2010年,微波通信产业聚集全市70%微波通信企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成为“十一五”期间新的财源增长亮点。重点扶持福建光微、金太阳等龙头企业,形成“新材料-功能模块-通信整机”产业链。-纺织鞋服。从研发创新和品牌战略入手,促进轻纺鞋服资源整合,整合提升传统行业。到2010年,纺织鞋服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形成坚实财源基础。主要以海天轻纺集团为龙头,建设“国家针织纬编产品研发基地”和“中国流行面料工程泉州海天国际运动服产业基地”;以天宇化纤为龙头,建设中国绵纶产业航母。-机械汽配。依托“中国汽车工程机械配件

24、产业基地”,形成集群产业。到2010年,机械汽配产业产值突破100亿元,构建稳固的长效财源。重点培育长江机械、奇树机械、华星机械、卜硕机械、双塔汽配、盈众汽车,建设机械汽配产业园。-商贸行业。加快提升特色专业街市,促进繁荣“一带三路十街”商业旺市。到2010年,商贸行业产值突破100亿元,进一步拓宽财源基础。主要以纺织服装精品城、苏宁电器城、中国电子汽配城、江南企业总部经济区、江南新区商贸中心、水果批发市场、蔬菜批发市场、沃尔玛商业中心、防洪堤北岸五星级酒店等项目建设带动商贸行业发展。-房地产业。利用晋江两岸防洪堤改造腾空的沿江南北两片土地开发房地产。南岸的“中升房地产”、北岸的“诚源房地产”

25、、兴贤路北延段商住示范小区(一期)、笋江花园城、石崎安置小区将陆续动建。“十一五”期间预计房地产销售近20亿元,上缴房地产税收及契税3亿元。(二)大力推进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加大支出结构调整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将财政支出重点转移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方面,保运转、保稳定、保平安、促发展。-确保工资性支出,保证政府正常运转。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预算分配原则,首先保证财政供养人员的工资发放,其次保证政府机构正常运转。-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增加社会保障资金投入,确保“三条保障线”的资金需要,增加就业培训经费,促进就业和再就业。继续做好“两个确保”和“三条保障线”衔接,完善各种保险费征

26、缴机制。逐步扩大非公企业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覆盖面,完善失业人员和进城农民工就业后的社会保障政策。多方筹措城区社会保障发展基金,制定出台城市贫困居民医疗救助实施办法,提高城区最低生活保障水平。设立生活保障专项资金,建立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对符合条件的农民,要纳入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范围。-保证支农支出。支农支出每年增幅高于10%,确保防汛、防火、防疫的资金需要,支持观光农业、蔬菜基地建设,推进龙眼低田园改造和江南新区环境整治,推进“三化三转变”进程。-支持发展教育事业。增加教育经费投入,确保达到“三个增长”。充分发挥老城区基础教育优势,扩大七中、鲤城实验小学优质资源辐射作

27、用,实施“名校带民校”战略,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办学;巩固发展“两基”成果,适度扩大高中教育规模,加快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工程,争创全省首批教育强区。-加强公共卫生建设。保证卫生经费,加强公共卫生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救济体系,发挥区疾病预防中心作用,提高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快人民医院建设步伐,整合提升新老城区街道卫生院,构建社区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大医院卫生院社区医疗点有机结合的城市卫生医疗服务网络,引进第一医院分院,建设江南新区万祥医院。-增加计生经费,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保证计生经费,确保计生经费与财力同步增长,提高计划生育工作的服务、保障水平,改进和完善计划生育管

28、理和服务网络,促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综合管理。-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筹集资金,规划建设鲤城文化体育中心、老年人休养中心,扶持发展鲤城区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和温陵女子南艺坊等公益事业。-保证粮食安全。确保粮油(原粮15000吨,大米300吨,食油150吨)储备、轮换经费和平抑粮食价格的资金需要,保证我区避灾、避荒、应对紧急事件的粮食需要。(三)深化财政改革,完善财政管理1、继续深化部门预算改革。一要继续完善部门预算。将预算单位的所有收入、支出都严格按标准和相应科目纳入预算,细化预算编制,硬化预算约束;结合部门事业发展的需要,在确保人员支出、部门正常运转需要的前提下,按照公共财政要求,实

29、行综合财政预算,逐步将预算外资金和体现政府职能的各类收支活动全部纳入预算统一管理,实现对预算内外资金的统一调控、综合平衡。二要建立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相分离的预算管理新机制。以编制部门预算为主线,使预算编制、执行、监督三者逐渐分离,管编制的不管执行,管执行的不管编制,这样,形成三套相互独立、互相制约的系统,体现公共财政导向下规范的权力制衡,保证预算的透明度和公众意愿真正得以实现。2、完善政府采购管理机制加快以政府采购法为核心的政府采购制度体系建设,建立规章制度体系,规范政府采购行为,实现依法行政、依法采购;继续扩大政府采购范围,确保政府采购规模较快增长。要重点增加工程采购项目,体现节能、环保等

30、政策要求的项目,以及关系到群众利益的公共项目。要强化部门集中采购和分散采购的管理与监督。积极探索和发展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政府采购新方式,实现政府采购管理和操作电子化;做好机构分离和职能定位工作,尽快形成相互制衡的工作机制。要完善集中采购程序和采购方式,扩大协议供货和定点采购项目范围,切实提高集中采购效率。要进一步完善采购运行规程,减少不必要的管理审批环节和操作程序。要进一步加大公开招标实施力度,巩固公开招标采购方式为主的采购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评审专家库,提高政府采购评审工作质量;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督管理制度。3、进一步完善区对街道财政体制。在现行财政体制下,取消街道总预算会计

31、业务,收入上划、支出下拨;同时实行“预算共编、账户统设、集中收付、采购统办、票据统管”的财政管理方式,做到所有权、使用权与管理权、核算权相分离。按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要求,由区财政直接管理街道财政收支,并进行总预算账务核算。4、推进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向国库集中收付转轨。以会计核算中心为操作平台,采取会计核算中心与国库支付中心融合的模式,即以会计核算中心为基础成立国库支付中心,一套机构,两块牌子。该中心有两项任务:一是财政国库支付执行的职能,设立国库支付中心资金会计部,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财政性资金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管理,收入直接缴入国库和财政专户,支出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支付到商品和劳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