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7 ,大小:770.82KB ,
资源ID:1640034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40034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解析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A卷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解析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A卷试题.docx

1、解析北京市丰台区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A卷试题丰台区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联考高二地理(A卷)第I卷(选择题)下图为“莱索托和安道尔两国领土范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与甲图相比,乙图A.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B.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D.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2. 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A. 西南方向 B. 东南方向C. 西北方向 D. 东北方向3. 图中A. 马塞卢位于非洲南部,地势较高B. 安道尔位于欧洲北部,北邻北冰洋C. 马塞卢所在国家东西跨度近400kmD. 安道尔位于板块生长边界,多地震【答案】1.

2、A 2. B 3. A【1题详解】本题考查地图的相关知识,据图可知,图乙跨经、纬度较图甲更小,故其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小;同一图幅面积,比例尺越大则实际范围越小,正确答案为A。【2题详解】本题考查经纬网的应用。在经纬网地图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度向东增大为东经,据此可知,图甲、乙均为东经度;同为东经度,度数大的在东方,因此马塞卢位于安道尔东方;纬度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则图甲为南纬,图乙为北纬,因此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南方。综上,马塞尔位于安道尔的东南方,正确答案为B。【3题详解】本题考查区域认知。根据材料,马塞卢位于非洲南部,地处南非高原,地势较高,A对;安道尔位于欧

3、洲西部伊比利亚半岛,东临地中海,B错;根据材料,马塞卢所在国家莱索托东西跨度约3.5经度,跨度约为111km3.5cos(30)340km,C错;据材料可知,安道尔处于消亡边界,D错。故正确答案为A。【点睛】经纬网定方向原则:1.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位于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为正东、正西关系;(2)位于同一条经线上的两点为正南、正北关系;(3)既不位于同一条经线上,又不在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的方位:南、北方向的判定。根据在经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纬度差异)确定南北方向。若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北纬度的,数值大的在北面,数值小的在南面;若两个比较地点都是南纬度的,数值大的在南面,数值小的在

4、北面;若两个比较地点一个在北纬度,一个在南纬度,北纬的点在北面,南纬的点在南面。南北方向是绝对的,北极是地球的最北端,向四周均为正南方,南极是地球的最南端,向四周均为正北方。东西方向的判定。根据纬线上的相互位置(或经度差异)确定东西方向。东西方向是相对的,判定东西方向首先选择劣弧段,(两点经度差小于180的弧段),即经纬网定向中需考虑就近原则,再按地球自转方向来确定东西方向,方法如下:.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东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大的在东面,数值小的在西面;.两个相比较地点同在西经度地区,则经度数值大的在西面,数值小的在东面;.两个比较地点分别在东经和西经时,要用两地经度差(同减异加)的大小来辨认

5、东西方向;5月初,几位“驴友”到我国东南部某山区旅游。下图为该山区地形示意图,图中处为露营和观景的备选地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可能为A. 500米 B. 550米 C. 600米 D. 650米5. 最适宜作为露营地的是A. B. C. D. 6. 最适宜观日出的地点是A. B. C. D. 7. 据图可知,A. 地势西高东低,南高北低 B. 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C. 河流干流长度约为15千米 D. 山顶有永久性的积雪冰川【答案】4. B 5. B 6. D 7. B【4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区最高处范围是900-950米,最低处范围为350-400米,故相对高差范围

6、为500H600米,因此最大高差可能为550米,因此正确答案为B。【5题详解】据材料可知,靠近河谷,易受水灾;位于山谷附近,等高线稀疏,地形开阔,利于作为露营地;位于陡崖下,不安全;位于山顶附近,气温较低,地势较陡。故正确答案为B。【6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此时为5月初,日出东北。图中、处视线均被山丘阻挡,不能观察日出,处视线不会被遮挡,可以看到日出。故正确答案为D。【7题详解】根据材料,该图整体西北高东南低,A错;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较大,B对;根据比例尺,河流干流长度约为10km左右,C错;该区为我国东南部山区,海拔不超过1000米,且为5月初,不可能有积雪,D错;故正确答案为B。【点睛】

7、海拔的判断方法1.位于等高线上等高线是海拔相同的点的连线,因此位于等高线上的点其海拔为所在等高线数值。如下图所示A点的高度:H(A)为100m2.位于两条等高线a、b(ab)之间该点的海拔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即bHa。如下图所示B点的高度:100mH(B)200m3.位于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闭合区域在没有任何前提条件下,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取其相邻两条等高线中任何一条等高线的值。即: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如下图:C点的海拔若闭合等高线的数值取其中的高值,则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比高值高,其高程范围为:100mH(C)150mD点的海拔若闭合等高新数值取其中的低值,则闭合等高线区域内的海拔比低值低

8、,其高程范围为:0mH(D)50m相对高度的计算当图中等值线呈现规律性递增或者递减的时候,计算相对高度可以用下面的公式计算公式为:(n-1)dH(n+1)d其中d为等高距,n为两地之间相隔的等高线条数。如下图AB的相对高度为:200mH(AB)400m陡崖的计算1.陡崖的绝对高度陡崖顶的绝对高度:HmaxH(顶)Hmax+d(其中max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d为等高距)陡崖底的绝对高度:Hmin-dH(底)Hmin(其中min为重合等高线中海拔最低的,d为等高距)2.陡崖的相对高度:(n-1)dH(n+1)d(其中n为陡崖处等高线重合的条数,d为等高距)。如下图陡崖的相对高度为:(9-1)

9、10H(9+1)10 即80mH100m下图所示照片是摄影师在夜晚采用连续曝光技术拍摄的,照片中的弧线为恒星视运动轨迹。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 若图中的中心天体P为北极星,可推测出A. 照片拍摄于南半球中纬度地区 B. 照片反映地球公转C. 恒星的视运动方向呈逆时针 D. 照片中的窗户朝北9. 根据图中A恒星的轨迹,估测照片的曝光时间可能是A. 24小时 B. 12小时 C. 6小时 D. 2小时【答案】8. C 9. D【8题详解】该题考查地球自转的应用。如图可知,P为北极星,则照片影拍摄于北半球中纬度地,A错;照片反映的是地球的自转,B错;地球自转为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俯视地球是逆时针旋

10、转,恒星视运动也是逆时针运动,C对;图中北极星在窗户背后,北极星指向北方,因此窗户朝向为南方,D错;故正确答案为C。【9题详解】根据地球自转的周期可知,以北极星为圆心,每颗恒星运动一圈的轨迹对应的圆心角为360,时间应为23小时56分4秒。以北极星P点为圆心,弧A对应的圆心角约为30,约为2小时。故正确答案选D。北京时间2019年11月8日1:24,北半球迎来立冬。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 此刻,日期为2019年11月7日的地区约占全球面积的A. 0 B. 1/3 C. 3/4 D. 1/211. 在北京某中学朝南教室里,与立冬当天正午太阳光照面积相近的节气有A. 立秋 B. 大寒 C. 立

11、春 D. 惊蛰12. 立冬后一个月内A. 北京和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B. 西宁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C. 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变小D. 南极大陆附近极夜范围扩大【答案】10. C 11. C 12. A【10题详解】该题考察日界线。方法一:根据材料北京时间11月8日1:24可知,11月8日0:00所在经线的经度约为99E。此时11月7日的日期为180经线向东一直到99E,大约跨了279经度,约占全球范围的四分之三;方法二:根据北京时间可计算出180经线的地方时,约为11月8日5:24,据此可求出新的一天的范围占全球范围的比例=5:24:24四分之一,则旧的一天(即11月7日范围占

12、全球范围)=1-=故该题正确答案为C。【11题详解】根据对称原则,立冬距离冬至还有44天,则与立冬当天正午太阳光照面积相近的节气应为冬至后44天,此时约为2月4日,约为立春节气,故正确答案为C。【12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立冬后一个月,北京和上海的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幅度相同,A对;西宁昼短夜长,且昼渐短,夜渐长,B错;晨昏圈与经线圈的夹角逐渐加大,C错;南极大陆范围是极昼,且极昼范围逐渐扩大,D错。故正确答案A。【点睛】2019年6月27日至29日,G20集团领导人第十四次峰会在日本大阪举行。下图为“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 历届G20举办城市A. 均在中

13、纬地区 B. 多位于西半球C. 多处温带地区 D. 多位于北美洲14. 与杭州相比,A. 华盛顿日出早、日落时间晚B. 布里斯班昼夜长短全年变化较小C. 洛斯卡沃斯的自转角速度较快D. 圣彼得堡的正午太阳高度角大15. 大阪峰会期间A. 亚洲各地昼短夜长 B. 太阳直射南半球并向南移动C. 地球公转速度渐慢 D. 我国各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答案】13. C 14. B 15. C【13题详解】该题考查区域认知。根据材料可知,历届G20峰会举办城市中,有个别城市处于低纬度,A错;材料中城市位于东半球的约9个,位于西半球的城市有4个,B错;上述城市大多处于温带地区,C对;上述城市共13个,处于北美

14、洲4个,D错。故正确答案为C。【14题详解】与杭州相比,华盛顿纬度较高,夏半年日出、日落早于杭州,冬半年则晚于杭州,A错;布里斯班处于南半球,纬度比杭州低,昼夜长短全年变化较小,B对;洛斯卡沃斯自转角速度与杭州相同,均为15/小时,C错;圣彼得堡纬度比杭州高,正午太阳高度角小,D错。故正确答案选B。【15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峰会期间正值北半球夏半年,此时,亚洲绝大部分昼长夜短,A错;太阳直射北半球且向北移动,B错;地球公转逐渐接近远日点,因此公转速度逐渐减慢,C对;我国绝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小,但是北回归线以南地区变大。D错。故正确答案选C。【点睛】图甲为“福建省著名的花岗岩景观图”、图

15、乙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6. 图乙中序号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 地壳运动 B. 固结成岩C. 重熔再生 D. 变质作用17. 图甲的岩石类型属于图乙中的A. 甲 B. 乙 C. 丙 D. 丁18. 图中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依次是A. 固结成岩地壳抬升风化侵蚀B. 地壳抬升岩浆侵入搬运堆积C. 岩浆喷出冷却凝固风化侵蚀D. 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侵蚀【答案】16. B 17. A 18. D【16题详解】该题考查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为岩浆形成甲岩石,甲应为岩浆岩,为冷却凝固作用,A错;为沉积物形成丙岩石,丙应为沉积岩,为固结成岩作用,B对;为沉积岩形成丁岩石,丁为变

16、质岩,应为变质作用,C错;为变质岩重新形成岩浆,为重融再生作用,D错。故正确答案为B。【17题详解】根据材料,图甲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根据图乙可知,岩浆形成甲后抬升出露地表,因此甲为侵入型岩浆岩,A对;乙是岩浆直接喷出地表迅速冷却形成,应为喷出型岩浆岩,B错;丙是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应为沉积岩,C错;丁是变质岩,D错。故正确答案为A。【18题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图中花岗岩首先是由于岩浆侵入缓慢冷却后形成,经过抬升作用出露地表,又经过风化侵蚀形成独特的性质,因此正确答案为D。【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河流阶地是沿河分布在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河流以侧蚀作用为主,

17、形成宽阔的谷底或平原。地壳运动的上升期河流下切,原来的谷底或平原被抬升成为阶地。如果这一过程多次重复,在河谷的横剖面上便可出现多级阶地。下图为“我国某河流某河段的横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 形成最早阶地是A. B. C. D. 20. 任一级河流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A. 地壳相对稳定 B. 地壳持续上升C. 河流不断下切 D. 河流间断上升21. 据图所示A. 东南部有冲积扇分布 B. 河流自东南向西北流C. 该地位于青藏地区 D. 该河段位于河流中下游【答案】19. D 20. A 21. D【19题详解】该题考查河流阶地的形成。河流阶地是河流下切侵蚀,原来的河谷底部超出一般洪水位

18、之上,呈阶梯状分布在河谷谷坡上的一种现象,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是地球内外部动力地质作用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有几级阶地,就有过几次运动;阶地位置,级别越高,形成时代越老。据此,是最早的阶地,故正确答案选D。【20题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和上题可知,阶地的形成主要是在地壳垂直升降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的下切侵蚀作用形成的。根据材料可知,因此任一级阶地沉积物堆积过程中,地壳运动以及河流下切相对较弱,任何一级阶地的沉积物水平分布且沉积稳定,没有变化,说明期间地壳相对稳定,故正确答案选A。21题详解】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多分布在河流上游,A排

19、除;据图可知,该河自西南流向东北,B错;青藏高原地区为大河发源地,地势起伏大,河流地貌多体现为下蚀作用强烈而形成的河谷就地貌,与该区地貌不符,C错;根据材料,该河沉积物多,沉积作用强烈,应位于河流中下游,D对;故正确答案为D。下图为沿108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2. 图中A. 为青藏高原 B. 为四川盆地 C. 为渭河平原 D. 为太行山23. 图中A 地山河相间、山高谷深 B. 地地形崎岖、溶洞广布C. 地远看成山、近看成川 D. 地千沟万壑、支离破碎24. 地地貌成因,主要是A. 断裂陷落流水沉积 B. 断裂陷落流水侵蚀C. 挤压凹陷流水沉积 D. 挤压凹陷流水侵蚀【答案】

20、22. B 23. D 24. A【22题详解】由图可知,图中的地形剖面图是沿着108E的地形剖面图,根据我国地形区的分布可知,图中是云贵高原,是四川盆地,是汉江谷地,是秦岭,是渭河谷地,是黄土高原。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23题详解】根据上题结论,是云贵高原, 地形崎岖,喀斯特地貌广布,A错误;是四川盆地,地形崎岖、溶洞广布不符合其特征,B错误;是渭河谷地,远看成山,近看成川是青藏高原的特征,C错误;是黄土高原,千沟万壑、支离破碎,D正确。故选D。【24题详解】是渭河谷地,是因为地壳断裂陷落,再加上流水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堆积而形成,故A符合题意。故选A。如图示意沿南纬 20纬线的

21、海陆分布。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25. 图中A. 大洋西部多岛弧和海沟 B. 大洋海域北部封闭,南部开敞C. 海峡是两大洲的分界线 D. 大洋海域呈“S”型,风大浪急26.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大陆地跨东、西、南、北半球B. 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C. 岛屿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D. 大陆的东部地区火山活动较频繁【答案】25. A 26. B【25题详解】读图分析,南纬20纬线大洋为太平洋,太平洋的西部为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多有岛弧和海沟,A正确;南纬20纬线为大西洋,大西洋南北部都比较开敞,B错误;海峡为莫桑比克海峡,是属于非洲,C错误;大洋(印度洋)海域不呈“S”形,

22、D错误。故答案选A。【26题详解】大陆为南美大陆,属于西半球和南半球,A错误;大陆为非洲大陆,以高原为主,地形起伏较小,B正确;岛屿为马达加斯加岛,不是位于中国的东南部海域,C错误;大陆为澳大利亚大陆,东部位于印度样板块的内部,D错误。故答案选B项。下图为“某区域春季某时天气系统图”(单位:hPa)。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7. 图中A. 比风速大 B. 比云量少C. 比气压低 D. 比气温高28. 此时A. 地日温差小于地 B. 地受高压脊控制C. 地的气流辐合上升 D. 地风向为西北风【答案】27. B 28. C【27题详解】该题考查等压线的判读。根据材料可知,处等压线比稀疏,说明其气压梯

23、度力小,风速比小,A错;地处于高气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处于低气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多阴雨天气,因此云量比少,B对;根据材料,气压约为1010hpa左右,处于低压中心,气压约为1000-1005hpa左右,因此气压高于,C错;根据材料,处于冷风锋后,受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处于冷锋锋前,受暖气团控制,气温较高,因此气温低于,D错;故正确答案为B。【28题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此时地多晴朗天气,日温差大于地,A错;地处于冷锋系统附近,受冷锋系统控制,B错;地位于低压中心附近,气流辐合上升,C对;地风向为东南风,D错。故正确答案为C。下图为甲、乙、丙、丁四地受气压带和风带

24、控制时间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29. 图示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 ()A. 甲、乙、丁、丙 B. 乙、丁、丙、甲C. 丙、甲、乙、丁 D. 丁、丙、甲、乙30. 图示 ()A. 甲地位于中纬度大陆西岸 B. 乙地可能为非洲南端好望角C. 丙地地处南美洲太平洋沿岸 D. 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答案】29. B 30. A试题分析:【29题详解】读图,四地中,只有甲地受盛行西风控制时间最长,说明纬度最高。丙地一年中6个月受盛行西风控制,6个月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说明纬度高于乙和丁地。乙地6个月受信风带控制,丁地受信风控制时间不到6个月,说明乙地纬度低于丁地,四地纬度由低到高依次为乙、丁、丙

25、、甲,B对。【30题详解】结合前面分析,甲地几乎全年受盛行西风控制,说明温带海洋性气候,其分布规律是大陆西岸40-60NS之间,A对。乙地是热带草原气候,好望角是地中海气候,B错。丙地7月份受副高影响,1月份受西风带影响,位于北半球,C错。不能确定丁地地处非洲撒哈拉地区,D错。考点:气压带风带分布规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成因。第卷 (非选择题)31.读图1“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日晷计时示意图”,图3“赤道日晷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诗句中描写图所示地球位置所示节气的有 。(选择填空)A.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 B.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 C.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 D.昼晷已

26、云极,宵漏自此长 (2)当地球处于向位置运行过程中,描述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变化特点。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某同学去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属赤道日晷,即晷面与赤道平行),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图2)。(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写一份介绍日晷的小短文。(4)若图3所示的赤道日晷由我国北方移至南方使用时,晷面与地面的夹角应该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按日期作调整【答案】(1)AD(2)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的范围扩大;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3)如:日晷是古代的一种测时工具,是利用太阳照射下,物影的移动来指示

27、时间。日晷由晷面和晷针组成。晷针垂直晷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晷面与赤道平行,与地面的倾角与当地纬度互余。晷面为圆盘状,圆盘上标有刻度。通过观察晷针影子在圆盘上的投影,就能粗略地估计出时间。从春分到秋分期间,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日晷的使用受天气状况和昼夜变化等方面的影响。(4)A【分析】该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考查地球运动的规律。考生除了需要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外,还需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了解,难度较大。【详解】(1)据材料可知,地球在处对应的是夏至日,此时北半球昼长夜短,“夏至一阴生,稍稍夕漏迟”、“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均是描述夏至日的诗词,

28、A、D对;“燕将明日去,秋向此时分”说的是秋分,B错;“仲春初四日,春色正中分”说的是春分,C错;故正确答案为A、D;(2)地球处于向位置运行过程时,说明地球处于秋分到冬至这一过程,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直射南半球且继续向南移动直至南回归线,因此北半球昼短夜长且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北极圈以北地区极夜的范围扩大;纬度越高昼夜变化幅度越大;(3)短文的叙述应当体现日晷的作用、原理,并且有一定的案例。根据材料,日晷是一种测量时间的工具,应用的是日影移动的规律,据此进行短文叙述即可,注意说明方法的使用,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引用说明等;(4)

29、晷针垂直于太阳视运动的轨道平面,上端指向北极星方向且垂直于晷盘,晷针与地面的夹角应为当地纬度,晷盘与地面的夹角与当地纬度互余。因此日晷由我国北方移至南方,纬度减小,则晷盘与地面的夹角应增大,故正确答案为A。【点睛】32.玉龙喀什河发源于昆仑山,流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与喀拉喀什河汇合后,称和田河(下图),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图示区域内的地形特征。和田自古出美玉,和田玉为变质岩,其矿体分布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地区,甲处河滩玉石富集,是拾玉的重要地段。(2)简述和田玉形成及其在甲处河滩富集的过程。【答案】(1)以山地为主;地势西南(或南)高东北(或北)低;西南(或南)部地势起伏大

30、,多冰川地貌;东北(或北)部起伏较小,沙漠(或风成地貌)广布;海拔大多介于20005000m之间。(2)在地下深处经变质作用,形成和田玉;地壳抬升,出露地表;经过风化、侵蚀(或外力破坏)作用,由河水向下游搬运,在甲处堆积下来。【分析】该题组立足和田河局部区域,考查区域特征。【详解】(1)地形地势特征应根据等高线进行描述,主要描述地形单元、地势起伏状况等。据材料可知,该区等高线南密北疏,等高线的高程大且密集曲折,说明南部地形以山地为主,地势起伏大;南部等高线高程超过5000米,说明多冰川地貌;北部以沙漠为主,地势起伏小。等高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说明地势南高北低。(2)该题考查和田玉的成因及其富集与河滩的原因,注意从两个问题分析。和田玉属于变质岩,因此成因主要是变质作用;和田玉形成后经地质作用抬升出露地表形成矿脉,经过风化、侵蚀等外力作用破坏碎裂后由河流搬运至下游,在出山口处河流作用下堆积形成。33.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两日天气图”,图中H为高气压、L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