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6 ,大小:43.29KB ,
资源ID:164301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4301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docx

1、温病学期末复习资料超级完整第一章 绪论1、概念:温病学:研究温病发生发展规律和预防诊断方法的一门学科。2、发展状况:(1)战国至唐代:萌芽时期1、温病名称的最早记载素问六元正纪大论2、难经五十八难“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2)宋金元时期:成长阶段3、宋代朱肱类证活人书首次主张灵活运用经方4、宋代郭壅伤寒补亡论首创“新感”温病之说。“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5、金代刘河间-创新论:六经传变皆是热证;六气皆能火热而化。立新法:表里双解。制新方:表里双解方。补充“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6、元代王安道在概念上反对

2、温病混称伤寒。(3)明清时期:形成阶段7、明末吴有性著我国医学史上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8、清代温病四大家:叶桂(叶天士),薛雪(薛生白),吴瑭(吴鞠通),王土雄(王孟英)9、叶天士著温热论,被誉为“温热大师”,提出了“卫气营血”的辨证论治理论和“辨舌验齿、”“辨斑疹白培”10、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热之邪在上、中、下三焦的辨证和治疗进行了系统论述。11、吴鞠通著温病条辨,形成以“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论治体系。12、王孟英著温热经纬(4)近现代:发展提高阶段章末总结:简答1、温病四大家及代表著作各是什么?叶天士温热论;吴鞠通温病条辨;薛生白湿热论;王孟英温热经纬2、吴又可对温病学的贡献有哪

3、些?编著了第一部温病学专著温疫论;在病因方面提出了“疠气”治病学说;在流行特点方面,提出了温疫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提出了感邪途径是口鼻而入;在治疗方面,创立了疏利透达之法。3、刘完素对温病学的贡献?创新论:提出了六气皆从火化;立新法,立新方:创制了双解之剂,如双解散等;补充了燥气的病因病机“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4、叶天士对温病学的贡献?著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气营血辩证的治疗大法;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论述题1、清代温病四大家的主要著作与主要学术贡献各是什么?叶天士温热论,创立了卫气营血辩证施治的理论体系;提出了卫气营血辩证的治疗大

4、法;发展了温病的诊断方法,如辨舌,验齿,辨斑疹白。薛生白湿热病篇,对湿热病的病因、病机、辩证、治疗做了全面系统的论述。吴鞠通温病条辨,系统的论述了四时温病,倡导三焦辨证,明确提出了三焦用药规律,使温病学形成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辩证施治体系。王孟英温热经纬对温病学的理论和证治做了全面的整理,提出“暑多夹湿”的观点,对暑邪和暑病有独到的见解和认识,提出治疗热病必养阴。总 论第2章 温病概念 温病:温病是由外感温邪引起的,以发热为主症,具有热象明显,易化燥伤阴等特点的一类急性外感疾病。第一节 温病的特点一、致病因素具有特异性-温邪二、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三、病程发展具有阶

5、段性:多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到重,由实致虚;卫-气-营-血-恢复期;上焦-中焦-下焦。四、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温热类1、起病急,病势猛,传变快,变化多(急猛快多)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偏重3、易化燥伤阴4、易闭窍动风动血湿热类1、起病缓,传变慢,变化少,病程长(缓慢少长)2、以发热为主症,热象不显,湿象偏重3、易困遏阳气,阻滞气机4、湿从热化:同温热类;湿从寒化:湿盛阳微第二节 温病的范围和分类一、温病的范围: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外感热病多属温病二、温病的命名1、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如春温,冬温2、以时令主气为依据:如风温,暑温、湿温3、发病与时令相结合:秋燥4、以临床特点为依据:

6、大头瘟,烂喉痧三、温病的分类1、根据症证性质分类:1、温热类温病:风温、春温、暑温、秋燥、大头瘟、烂喉痧、2、湿热类温病:湿温、暑湿、伏暑、湿热疫、霍乱2、根据发病初起的证候特点:新感温病:感而即发,其病症特点与当令时邪的致病特点相一致的温病。伏邪温病:感而不发,其病症特点与当令时邪的致病特点不一致的温病。四、温病与伤寒 温病从属于广义伤寒;与狭义伤寒并列关系五、温病与温疫1、温疫:传染性强,流行性大的温病。温疫从属于温病。六、温病与温毒 温毒:病名概念,即感受温热毒邪所引起的具有独特表现(局部红肿热痛及溃烂)的一类温病。病因概念,即温热毒邪。章末总结:名词解释1、温毒:一指病名,即因感受温热

7、毒邪引起的一类具有独特表现的急性外感热病;二指病因,即温病中的某些致病因素,即温热毒邪。2、温疫:指温热性质的疫病,是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并引起流行的一类疾病。3、伏邪温病: 又称伏气温病,是指感而即发,其病症特点与当令时邪的致病特点相一致的温病。4、新感温病: 是指感而不发,过季而发,其病症特点与当令时邪的致病特点不一致的温病。简答1、温热类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起病较急,来势较猛,传变较快,变化较多;发热为主,热象偏重;易化燥伤津;易内陷生变(扰神、动风、动血)2、举例说明温病的分类方法有哪几种?温病的分类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以病症性质分类,分为温热类温病和湿热类温病;二是以发病初起特点的

8、证候类型分类(以感邪之后是否立即发病),分为新感温病和伏邪温病两类。3、湿热类温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起病较缓,传遍较慢,变化较少,病程较长;主要表现为湿邪困遏清阳,阻滞气机,湿热郁蒸,引起的各种见证,如身热不扬,脘痞,呕恶,便溏,苔腻等;发热为主证,热象不显(身热不扬);后期,湿从热化,同温热类,湿从寒化,湿盛阳微。4、什么是温病?有哪些特点?温病是外感温邪所引起的一类(多种)急性外感热病的总称。其特点有:致病因素具有特异性;多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季节性、地域性;病程的发展具有阶段性;临床表现具有特殊性(起病急,传遍快;发热为主证,热象偏重;易化燥伤阴;易内陷生变)5、温病与伤寒、温疫、

9、温毒的关系?温病属于广义伤寒,有又与狭义伤寒并属于外感热病;温疫属于温病中具有强烈传染性和流行性的一类;温毒隶属于温病的范围,是温病中具有肿毒或发斑表现的一类特殊病种。6、举例说明温病的命名方法有哪几种?(至少三种)以发病季节为依据命名,如春温、冬温;以时令主气为依据命名,如风温、暑温、湿温;以发病季节联合时令主气为依据命名,如秋燥;以发病特点为依据命名,如伏暑;以病候特点为依据命名,如大头瘟,烂喉痧。第三章 温病病因与发病温病的病因指引起温病发生的主要原因,即温邪。第一节 温病的病因一、共性特点:1、从外感受2、性质属热3、易伤津耗气4、致病迅速5、病位有别6、与季节地域有关二、温邪(一)风

10、热病邪1、多先犯肺卫2、易伤肺胃阴液3、易逆传内陷(闭窍)(二)暑热病邪1、首犯阳明(首犯阳明-暑温,直入心包-暑厥,直入肝经-暑风,也可入肺-暑療)2、易耗气伤津3、易闭窍动风动血4、易兼湿挟寒(三)湿热病邪1、易犯中焦脾胃2、易于困遏清阳,阻滞气机3、缓慢少长(四)燥热病邪1、病位以肺为主2、易致津液干燥3、易从火化(五)温热病邪1、初起即见里热证2、易闭窍动风动血3、易伤阴液,后期尤致肝肾阴伤(六)温毒病邪1、蕴结壅滞2、攻窜流走(七)疠气疠气亦称戾气,指致病暴戾,具有强烈传染性的一类致病因素。1、其性暴戾,致病力强2、具有强烈的传染性,极易蔓延流行3、从口鼻而入,有特异的病变定位4、病

11、情严重,病势凶险第二节 温病的发病一、发病因素1、人体正气2、自然因素3、社会因素(决定因素:人的正气强弱和邪正力量对比)二、感邪途径1、邪从皮毛而入2、邪从口鼻而入三、发病类型1、新感温病:风温、秋燥、冬温2、伏邪温病:春温、伏暑章末总结:简答1、温病的病因是什么?具体有哪几种?温病的病因是“温邪”,主要有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温热病邪,湿热病邪,燥热病邪,温热病邪,温毒病邪,疠气。2、暑热病邪侵犯的部位?治病特点是什么?暑热病邪的侵犯部位:多直入阳明气分;易直入心包;直入肝经;直入肺络。治病特点:起病急骤,传变最速,病情较重;伤人急速,径犯阳明;暑性酷烈,耗气伤津;易犯心包,闭窍动风;易夹湿

12、兼寒。3、何谓燥热病邪、侵犯部位及治病特点?燥热病邪即既具有干燥之性又具有温热之性的一种外感病邪。侵犯部位主要为肺,治病特点有二,一病位以肺为主,二易致津液干燥。4、湿热病邪侵犯部位及治病特点?湿热病邪侵犯部位主要为中焦脾胃, 治病特点有起病较缓,传遍较慢,变化较少,病程较长;易犯中焦脾胃;易困阻清阳,闭郁气机。5、风热病邪侵犯部位及治病特点?部位:肺卫;治病特点:首犯肺卫;易耗伤肺胃阴津;变化迅速,逆传内陷。6、可导致阴精耗伤的病邪有: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温热病邪,燥热病邪,温热病邪7、易致闭窍动风动血的病邪:风热病邪,暑热病邪,温热病邪第四章 温病辨证理论第一节 卫气营血辨证理论一、卫分证

13、1、概念:温邪初犯人体肌表,导致卫气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个证候类型。2、辨证要点:发热,恶寒,口微渴3、病机:温邪袭表,卫阳被郁4、治则:汗之二、气分证1、概念:病邪入里,影响人体气的功能所产生的一类病变。2、辨证要点:温热类:身热,口渴,苔黄燥。湿热类:身热,腕痞,苔腻3、病机:气分热盛,损伤津液;气分湿热,阻滞气机。4、热型:壮热,日晡潮热,身热不扬,寒热往来4、治则:清气三、营分证1、概念:热邪深入,劫灼营阴,扰乱心神而产生的一个证候类型。2、辨证要点:身热夜甚,心烦谵语,疹点隐隐,舌质红绛3、病机:热扰营阴,扰神窜络4、治则:透热转气四、血分证1、概念:热邪深入,引起耗血动血之变而产生的

14、一个证候。2、辨证要点:身灼热,斑疹密布及出血,舌质深绛3、病机:耗血动血,热瘀内阻4、治则:凉血散血第二节 三焦辨证理论上焦证一、热陷心包证1、辨证要点:身灼热,神昏,肢厥,舌蹇,舌绛2、病机:邪陷心包,机窍闭阻二、湿蒙心包证1、辨证要点:神志时清时昧,舌苔垢腻2、病机:湿热酿痰,蒙蔽心包中焦证下焦证一、肾精耗损证1、辨证要点: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口干咽燥,舌绛不鲜干枯而痿,脉虚2、病机:热邪久羁,耗损肾阴二、虚风内动证1、辨证要点:手指蠕动或瘛瘲,舌干绛而痿,脉虚2、病机:肾精亏损,水不涵木章末总结:简答1、湿蒙心包证的临床表现及病机?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身热,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间

15、有谵语,舌苔腻,脉濡滑数等。病机为湿热酿痰,蒙蔽心包。2、热入心包证和血分证的神志改变各是什么?热入心包证的神志表现为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血分证的神志表现为神昏谵狂。3、血分证的临床表现及病机?其临床表现主要为身热夜甚,躁扰不安,甚或神昏谵狂,吐血、衄血、便血、尿血,斑疹密布,舌质深绛。病机为:热甚迫血,热瘀交结(动血耗血)4、气分证的发热类型临床可见于哪几种?寒热往来,壮热,日晡潮热,身热不扬5、温病血分证的辨证要点及病机?辨证要点:斑疹密布、出血及舌质深绛;病机为热甚迫血,热瘀交结(动血耗血)。6、温病营分证的临床表现及病机?其临床表现为身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心烦不寐,时有谵语,斑点隐隐

16、,舌质红绛,脉细数等。病机为:热灼营阴,扰神窜络。7、温病卫分证的辨证要点及病机?辨证要点:发热,微恶寒,口微渴。病机:温邪袭表,卫阳被郁。8、热闭湿蒙心包证的临床表现及病机?临床表现:身灼热,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肢厥,舌謇,舌绛等。病机:邪热内陷,闭阻心包。9、湿蒙心包证和营分证的神志改变各是什么?湿蒙心包证: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清时昧,兼有谵语;营分证: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论述如何从发热、口渴、汗出异常、舌苔、脉象等如何辨别卫、气、营、血分证?发热口渴汗出异常舌苔脉象卫分证发热恶寒口微渴无汗薄白气分证寒热往来、壮热、日晡潮热、身热不杨大渴欲饮时有汗出、大汗苔黄营分证发热夜甚口干不甚渴饮无

17、汗血分证发热夜甚,身热灼手口干不甚渴饮无汗第五章 温病常用诊法第一节 辨舌验齿一、辨舌:舌质主候营血;分病;舌苔主候卫气分病舌苔:白黄灰黑苔;舌质:红绛紫二、验齿:(一)牙齿干燥1、光燥如石,指齿面干燥,但形体不枯,仍有光泽胃热津伤,肾阴未竭2、燥如枯骨,指齿面干枯而毫无光泽,肾阴枯涸(二)齿缝流血1、齿缝流血兼齿龈肿痛:胃炎冲激,其证属实2、齿缝流血而齿龈无肿痛:肾火上炎,其证属虚(三)齿龈结瓣齿龈出血,结瓣于上,其色黄如败酱,为胃火上炎,其证属虚。-阴血齿龈出血,结瓣于上,其色紫如干漆,为胃火冲激,其证属实。-阳血第2节 辨斑疹白(见章末总结)第3节 第三节 辨常见症状(详见章末总结)一、

18、发热1、发热恶寒2、寒热往来3、壮热:热势壮盛,多表现为但热而不恶寒,伴有汗多,脉洪等,系邪盛而津气亦足,邪正剧争,里热蒸迫4、日晡潮热5、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系热被湿郁,湿蕴热蒸所致6、发热夜甚7、夜热早凉:至夜发热,天明则热退,多伴见热退无汗,能食形瘦等,系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之象8、低热二、汗出异常三、口渴四、咽喉肿痛五、呕吐六、头身疼痛七、胸腹胀痛八、二便异常九、神志异常1、神昏谵语:神志不清,意识丧失,语无伦次的表现2、昏愦不语:意识完全丧失,沉迷不误,属神志异常中最危重者3、神志昏蒙:意识模糊,时清时昧,似醒似寐,时有谵语等,为气分湿热,酿成痰浊,蒙蔽心包所致。4、神志

19、如狂:昏谵躁扰,妄为如狂,并见少腹硬满疼痛,大便色黑,舌质紫暗等,多为下焦蓄血,瘀热扰心所致。十、痉痉,是指筋脉拘急而引起的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等症,或称动风。有实风内动和虚风内动之分。1、实风内动:来势急剧,抽搐有力,阵阵发作。表现为手足抽搐频繁在力,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同时伴见高热肢厥,神昏,脉弦数有力等,多出现在温病极期,多为邪热炽盛,灼伤肝筋所致。2、虚风内动:表现为手指蠕动或手足徐徐抽搐,或口角震颤,或心中憺憺大动等,并常伴见低热持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贝,消瘦,神惫,口干舌燥,耳聋失语,舌绛枯痿等,多出现在温病后期,为热邪深入下焦,耗损真阴,水不涵

20、木,筋脉失于濡养所致。十一、厥脱厥有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之昏厥和四肢清冷不温之肢厥之分。后者由阳气虚衰或阳气内郁不能外达所致。而脱证是指阴阳气血严重耗损后,元气不能内守而外脱。1、热厥:指四肢清冷,但胸腹灼热,并伴有烦躁,气息粗大,尿短赤,便秘等热盛于里的症状,或伴有神昏谵语,喉间痰鸣,牙关紧闭,舌红或绛,苔黄燥,脉沉实或沉伏而数等表现。为热毒炽盛,郁闭于内,气机逆乱,阴阳气不相顺接,阳气不能外达四肢所致。2、寒厥:指身无热,通体清冷。同时可伴有面色苍白,汗出淋漓,或下利清谷,气短息微,精神委靡,舌质淡,脉沉细微欲绝等,为阳气大伤,虚寒内生,全身失于温煦所致。3、阴竭:又称亡阴,阴脱;表现为身热

21、骤降,汗多气短,肢体尚温,神情疲倦或烦躁不安,口渴,尿少,舌光红少苔,脉散大无力或细数无力。为阴液大伤,阴竭而元气无所依附所致,也称气阴外脱。4、阳脱:即阳气外脱,又称亡阳。表现为四肢逆冷,全身冷汗淋漓,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或神识朦胧,气息微弱急促,舌淡而润,脉微细欲绝。为阳气衰竭不能内守而外脱之象。十二、出血第四节 辨神色脉象章末总结:名词解释1、阴血:齿龈出血,结瓣于上,其色黄如败酱,为胃火上炎,其证属虚。2、阳血:齿龈出血,结瓣于上,其色紫如干漆,为胃火冲激,其证属实。3、晶:指出晶莹饱绽,颗粒清楚,往往出之后,热势递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正能胜邪,邪气外透的佳象。4、枯:指出空壳无浆,色

22、枯如骨,且每伴见身热不退,神志昏蒙等症,则为津气俱竭,正不胜邪,邪气内陷的危象。6、战汗:病情迁延过程中,患者突发全身战栗,继而汗出,汗后大多病情趋缓,多系邪气留连气分,邪正相持,正气奋起鼓邪外出所致。7、神志昏蒙:表现为意识模糊,时清时昧,似清似昧,时有谵语等。为气分湿热,酿痰成浊,蒙蔽心包所致。8、昏愦不语:指意识完全丧失,沉迷不语,属神志异常中最危重者,多伴有身热肢厥等症,为热闭心包之重证。9、夜热早凉:指至夜发热,天明则热退,多伴见热退无汗,能食形瘦等症。系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之象。10、神昏谵语:即神志不清,意识丧失,语无伦次的表现,多为热扰心包。11、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

23、,如初扪体表,不觉明显热感,扪久始觉灼手。此系热被湿郁、湿蕴热蒸所致,多见于湿温病湿重于热之证。12、日晡潮热:日晡,即申时,相当于下午35时,此时热势尤甚,日晡潮热多为热结肠腑所致。13、身热夜甚:指发热入夜更甚,且多灼热无汗,为热灼营阴之象。简答1、阳明腑实证可见于哪些舌苔?白砂苔、老黄苔,灰燥苔,黑苔焦躁起刺质地干涩苍老(白黄灰黑厚而焦躁起刺苔)2、肾阴耗竭的舌象有哪几种?舌体萎软,黑苔薄白而干燥或焦枯,舌质紫晦而干(猪肝舌);舌绛不鲜干枯而萎。3、结合原文回答斑疹的治疗禁忌?“斑疹,用升提则衄,或厥,或呛咳,或昏痉,用壅补则暓乱。”此句主要指出斑疹禁用升提和壅补二法,即不可妄用辛温发散

24、升提之品,不可妄用滋补之品,另外还要注意斑疹在初发之际不可早用苦寒之品,唯恐邪气内陷。4、斑疹的治疗原则?斑的治则:清胃泻热,凉血化斑。若夹斑带疹,则以化斑为主,兼以透疹;若燥屎内结,斑疹蔽伏不透,应通下腑实;若内壅则表气畅斑疹外透。疹的治则:宣肺达邪,凉营透疹。5、温病中常见的下利(大便泄泻)有哪几种?其证候特点和病机各是什么?a大便泄泻稀便,其气臭秽-肠热下利-(苦寒清热止利-葛根芩连汤)b腹泻稀水无粪恶臭-热结旁流-(苦寒攻下-大承气汤)c大便溏薄,泻而不爽,色如败酱,状如藕泥-湿热夹滞交阻肠道-(导滞通下-枳实导滞汤)6、病解之汗有哪几种?战汗,自汗,盗汗,狂汗。7、温病实风的临床表现

25、与病机?其临床表现为手足抽搐,颈项强直,牙关紧闭,角弓反张,两目上视等。病机为:邪热炽盛,热灼筋脉或引动肝风8、白的治疗原则及禁忌?晶的治疗宜透湿化热,宣畅气机,既不可纯辛走表,又不可纯苦清里,正如吴鞠通所说“纯辛走表,纯苦清热,皆在所忌”。若为枯,又当养阴益气,不可以晶之法治之。9、用温病条辨原文回答白的治疗禁忌?如何理解?“纯辛走表,纯苦清热,皆在所忌” 晶的治疗宜透湿化热,宣畅气机,既不可纯辛走表,纯辛之品易助热势,又不可纯苦清里,纯苦之品易致邪气内陷。10、汗出异常的病机?温病中常见的汗出异常有哪些?病机:津气受伤或气机不畅。温病中常见的汗出异常有无汗,时有汗出,大汗,战汗。11、出现

26、口渴的机理?温病中出现的口渴有哪几种?机理:津液耗伤或津液运行受阻。种类:口微渴,大渴欲饮,口干不甚渴饮,渴不欲饮或渴喜热饮,口苦而渴。12、白的形成机制?白形成机制主要是湿热病邪留恋气分,蕴酿淹缠,郁蒸于肌肤而形成的细小白色疱疹。13、温病中属于实热的发热类型有哪几种?发热恶寒;寒热往来;壮热;日晡潮热;身热不扬;发热夜甚。14、结合温热论原文回答温病战汗后病情发展有哪几种情况?一、“若虚缓和缓,虽倦卧不语,汗出肤冷,肤冷,却非脱证;”二、“若脉急疾,躁扰不卧,肤冷汗出,便为气脱之证矣。”三、“更有邪盛正虚,不能一战而解,停一二日再战汗而愈者,不可不知。”论述题1、温病出现斑疹应如何辨其顺逆

27、?(如何理解斑疹“宜见而不宜见多”)辨别内容顺逆观察色泽红活荣润血行流畅正气尚充盛,邪热有外头之机色淡红气血不足无力透发色艳红如烟脂为血热炽盛之象紫赤如鸡冠花为热毒深重的表现色紫黑火毒极盛所致病多凶险色黑而亮热毒亢胜但气血尚充色黑隐隐四旁赤色火郁内伏气血尚活色黑而晦暗元气衰败而热毒锢结之征象审视形态松浮色鲜洒于皮面邪毒外泄之象预后良好紧束有根从皮里钻出(如矢贯的,如履透针)热毒深伏锢结难出之象注意疏密稀疏均匀热毒轻浅预后良好稠密融合成片热毒深重预后不佳全身脉证热退神清邪气外达外解里和之佳象热势不减或反升或斑疹甫出即隐,反见神志昏愦,肢厥脉伏正不胜邪毒火内闭之凶兆“宜见”是指斑疹的透发提示邪热得

28、以外透;“不宜见多”是指斑疹过于稠密,为热毒深重的表现,提示病情危重。2、如何辨别实风和虚风?实风虚风主症抽搐有力甚或角弓反张,颈项强直,牙关紧闭手足抽搐徐缓而无力,手指蠕动或口角颤动或心中憺憺大动兼症高热,肢厥,神昏,脉弦数有力;或壮热,渴饮,汗多,苔黄燥;或高热,咳喘,汗出;或并见时时谵语或昏愦不语,舌绛等低热,颧红,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消瘦,神惫,口干舌燥,耳聋失语,舌绛枯萎等。病机邪热炽盛,引动肝风真阴不足,水不涵木治则清热凉肝息风滋阴柔肝息风方剂羚角钩藤汤三甲复脉汤3、温病中常见的发热类型的热型特点及主病是什么?发热类型热性特点主病发热恶寒发热时伴有恶寒温病初起,邪在卫分,卫气被郁寒

29、热往来发热与恶寒交替出现湿热阻遏膜原或少阳三焦,暑湿郁于少阳壮热热势炽盛,但热不寒阳明热炽日晡潮热发热午后益甚热结肠腑身热不扬身热稽留而热象不显,扪之不热,久之灼手湿热类温病,湿重于热,热被湿郁发热夜甚发热入夜更甚,多灼热无汗热灼营阴夜热早凉至夜发热,天明热退温病后期,余邪留伏阴分低热热势低微,持续不退,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肝肾阴虚,邪少虚多4、温病中常见的神昏谵语见于哪些证型?神志特点、病机、伴见症、治法和方药各是什么?类型热郁胸膈热结肠腑热入营分热入血分热闭心包湿热痰蒙下焦蓄血昏谵特点虚烦,心中懊憹,反复颠倒心烦谵语,心中懊憹心烦不寐,时有谵语躁扰不安,神昏谵语神昏谵语神识昏蒙,似清似昧或时

30、清时昧神志如狂或发狂昏谵病机余热留扰胸膈,热扰心神热实内结,热扰心神营热扰心动血耗血,瘀热扰心邪热内陷,机窍阻闭湿热痰蒙,蒙蔽心包瘀热互结,瘀热扰心伴见症心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憹蒸蒸发热或潮热,腹胀满,大便硬,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身热夜甚,斑点隐隐,口干不甚渴饮,舌质红绛,脉细数身热灼手,斑疹密布,出血见证,舌质深绛身灼热,肢厥,舌謇,舌绛身热,苔白腻,脉濡滑数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舌红或紫,苔黄,脉沉涩治则清心除烦通腑泻热透热转气凉血散血,清热散瘀清心开窍清热除湿,涤痰开窍泻下瘀热方剂栀子豉汤调胃承气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温病三宝,清宫汤菖蒲郁金汤桃仁承气汤5、如何辨别白的顺逆?出晶莹饱绽,颗粒清楚,称为“晶”,往往出之后,热势递减,神情清爽,为津气充足,正能胜邪,邪气外透的佳象。若出空壳无浆,色如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