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261.21KB ,
资源ID:1650349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5034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于MATLAB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于MATLAB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设计.docx

1、基于MATLAB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设计MATLAB课程设计基于MATLAB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班级:自动化12-2 :学号:一、 目录-1二、 前言-2三、 设计目的及要求-3四、 设计题目及参数-3五、 设计容过程-31. 计算电流和转速反馈系数-32. 电流环的动态校正过程-33. 转速环的动态校正过程-94. 建立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对上述分析设计结果进行仿真-14六、 设计总结-18七、 参考文献-19二、前言: 控制系统理论与技术是现代科学技术的主要容,以经广泛应用于航空与航天工业、电力工业、核能工业、石油工业、化学

2、工业及冶金工业等众多学科和工程技术领域,并且具有经济、安全、快捷、优化设计和预测的特殊功能等优点,在非工程系统(如社会、管理、经济等系统)中,由于其规模及复杂程度巨大,直接实验几乎不可能,这是通过仿真技术的应用可以获得对系统的某种超前认识,因此仿真技术已经成为对控制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综合研究中很有效的手段。随着控制系统的日益复杂化,任务的多样化,对控制的要求越来越高,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和研究,以及进一步实现计算机控制成为从事控制及相关行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在当今30多个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就软件数学处理的原始核而言,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值计算型软件,如 MATLAB、X

3、math、Gauss等,这类软件长于数值计算,对处理大批数据效率高;另一类是数学分析型软件,如Mathematica、Maple等,这类软件以符号计算见长,能给出解析解和任意精度解,其缺点是处理大量数据时效率较低。MathWorks公司顺应多功能需求之潮流,在其卓越数值计算和图示能力的基础上,又率先在专业水平上开拓了其符号计算、文字处理、可视化建模和实时控制能力,开发了适合多学科、多部门要求的新一代科技应用软件MATLAB。经过多年的国际竞争,MATLAB 已经占据了数值型软件市场的主导地位。MATLAB是一套高性能的数值计算和可视化软件,集数值分析,矩阵运算和图形显示于一体,构成了一个方便的

4、、界面友好的用户环境。在MATLAB进入市场前,国际上的许多应用软件包都是直接以FORTRAN和C语言等编程语言开发的。MATLAB 是一种对技术计算高性能的语言。它集成了计算,可视化和编程于一个易用的环境中,在此环境下,问题和解答都表达为我们熟悉的数学符号。它几乎可以轻易地再现C或FORTRAN语言全部功能,并设计出功能强大、界面优美、稳定可靠的高质量程序来,而且编程效率和计算效率极高。MATLAB环境下的SIMULINK是一个进行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的集成软件包,在它提供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上,只要进行鼠标的简单操作就可以构造出复杂的仿真模型,是目前最优秀、最容易使用的一个仿真

5、环境工具箱,且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ATLAB包含两个部分:核心部分和各种可选的工具箱。核心部分中有数百个核心部函数。其工具箱又可分为两类:功能性工具箱和学科性工具箱。功能性工具箱主要用来扩充其符号计算功能、图示建模仿真功能、文字处理功能以及与硬件实时交互功能。功能性工具箱能用于多种学科。而学科性工具箱是专业性比较强的,如control、toolbox、signal processing toolbox、communication toolbox等。这些工具箱都是由该领域的学术水平很高的专家编写的,所以用户无需编写自己学科围的基础程序,而直接进行高、精、尖的研究。三、设计目的及要求:

6、本综合课程设计总体目的是,使学生能熟练的应用MATLAB软件实现编程,了解程序开发过程中用到地一些基础知识,同时使学生熟悉应用程序开发过程,使学生从学校学习到参加工作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过度,为今后处理相应领域的专业问题打下坚实的程序基础。本次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利用MTLAB完成一个小应用程序的编程,课程设计结束时写出课程设计报告,相关程序源代码。四、设计题目及参数:1.题目:基于MATLAB的直流电机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设计与仿真2.参数:设一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双极式H桥PWM方式驱动,已知电动机参数为:额定功率200W;额定转速48V;额定电流4A;额定转速=500r/min;

7、电枢回路总电阻;允许电流过载倍数=2;电势系数0.04Vmin/r;电磁时间常数0.008s;机电时间常数0.5;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0.2ms;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1ms;要求转速调节器和电流调节器的最大输入电压10V;两调节器的输出限幅电压为10V;PWM功率变换器的开关频率10kHz;放大倍数4.8。试对该系统进行动态参数设计,设计指标:稳态无静差;电流超调量5%;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 25%;过渡过程时间0.5 s。五、设计容过程:1.计算电流和转速反馈系数电流反馈系数:;转速反馈系数:2.电流环的动态校正过程(1)编制MATLAB程序,绘制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环

8、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根据设计过程和结果,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并简化后的电流环动态结构图。也可通过编制MARLAB程序进行仿真,程序如下: sys0=1/1.25; sys1=tf(6,0.0003 1); sys2=tf(0.125,0.008 1); w=17.78*tf(0.008 1,0.008 0); figure(1); margin(sys1*sys2* w); hold on grid on figure(2); closys1=sys0*sys1*sys2 *w/(1+sys1*sys2* w); t=0:0.0001:0.0035; step(cl

9、osys1,t); grid on通过MATLAB仿真,获得如下图所示的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阶跃响应曲线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可知电流超调量=4.32%5%,满足设计指标要求。(2)编制MATLAB程序,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根据设计过程和结果,建立如下图所示的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并简化后电流环的动态结构图。也可通过编制MARLAB程序进行仿真,程序如下: sys0=tf(1,0.0002 1); sys1=t

10、f(1.25,0.0002 1); sys2=tf(4.8,0.0001 1); sys3=tf(0.125,0.008 1); w=17.78*tf(0.008 1,0.008 0); figure(1); margin(sys1*sys2*sys3*w); hold on grid on figure(2); closys1=sys0* sys2*sys3*w/(1+sys1*sys2*sys3*w); t=0:0.0001:0.008; step(closys1,t); grid on通过MATLAB仿真,获得如下图所示的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和单位阶跃响应曲

11、线: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阶跃响应曲线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可知电流超调量=4.57%5%,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比较经过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电流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可知,在满足近似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按小惯性环节的降阶处理方法,将小惯性环节合并成一个惯性环节,从而简化电流环,并且不影响结果。3.转速环的动态校正过程(1)编制MATLAB曲线,绘制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根据设计过程和结果,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

12、并简化后的转速环动态结构图。也可通过编制MARLAB程序进行仿真,程序如下: n=50; sys1=tf(0.016,0.0016 1); sys2=tf(8,0.02 0); w=53.71*tf(0.016 1,0.016 0); figure(1); margin(sys1*sys2*w); hold on grid on figure(2); closys1=n* sys1*sys2*w/(1+sys1*sys2*w); t=0:0.001:0.06; step(closys1,t); grid on通过MATLAB仿真,获得如下图所示的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

13、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转速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阶跃响应曲线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可知转速超调量=23.3%25%,过渡过程远小于0.5s,满足设计指标要求。(2)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MATLAB根据设计过程和结果,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并简化后的转速环动态结构图。也可通过编制MARLAB程序进行仿真,程序如下: sys0=tf(1,0.001 1); sys1=tf(0.8,0.0003/1666.67 1/1666.67 1); sys2=tf(8,0.02 0

14、); sys3=tf(0.02,0.001 1); w=53.71*tf(0.016 1,0.016 0); figure(1); margin(sys1*sys2*sys3*w); hold on grid on figure(2); closys1=sys0* sys1*sys2*w/(1+sys1*sys2*sys3*w); t=0:0.001:0.05; step(closys1,t); grid on通过MATLAB仿真,获得如下图所示的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和单位阶跃响应曲线: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转速环开环频率特性曲线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

15、转速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对阶跃响应曲线进行分析,如下图所示,可知转速超调量=24.7%25%,满足设计指标要求。比较经过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转速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和未经过小参数环节合并近似后的转速环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可知,在满足近似条件的前提下,可以按小惯性环节的降阶处理方法,将小惯性环节合并成一个惯性环节,从而简化转速环,并且不影响结果。4建立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Simulink仿真模型,对上述分析设计结果进行仿真各个out端口处的阶跃响应曲线如下图所示:分析图可知,转速超调量和过渡时间均符合要求,如下图所示:将输出用示波器仿真,如下图所示: 图中各示波器如下图所示:Scope(转

16、速调节器输出)Scope1(电流调节器输出)Scope2(电流)Scope3(转速)由图发现仿真结果与理论结果有较大差别,原因可能在于图中的限幅元件。六、设计总结: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是我们认识到我们对MATLAB方面的知识知道的,了解的还不够多,对于书本上的很多知识运用的还不够灵活,还有很多我们需要掌握和学习的知识在等着我们去学习和了解,我们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 弥补我们所缺少的知识。本次的设计使我们从中学到了一些很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如何应用我们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怎样将我们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我们以后的工作中去。在大学的课堂上的学习只是在给我们灌输专业知识,而我们应该把所学的知识用到我们现实

17、的生活中去,此次的MATLAB课程设计又给我们奠定了一个实践基础,我会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磨练自己,使自己适应于以后的工作竞争。 在课程设计中有收获,同样也有许多不足之处。首先就是软件的安装问题和应用,就遇到了很多困难,有好多英文单词都不懂,所以在应用时不是很顺利,通过XX,最终解决。由于理论知识学习的不是很好,所以在设计的时候一直在翻书进行查找,到图书馆查找相关资料,上网搜索相关知识,问同学。经过本次课程设计,加强了我对应用软件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我发现了MTLAB软件的强大之处,使我对MTLAB的学习产生了强大的兴趣。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从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最重要的是做好一个设计的心态,

18、也许在你拿到题目是会觉得很困难,这个时候就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信心了。经过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同学们的团结合作,使我对于MTLAB软件知识的一些基本知识又有了更深的了解,了解了很多MTLAB软件知识的应用。提高了自我动手能力,增强了面对困难的勇气,勇于解决问题的信心。七、参考文献:1怀琛,吴大正,高西全.MATLAB及在电子信息课程中的应用M.电子工业20062 怀琛.MATLAB及其在理工课程中的应用指南M.电子科技大学,20003吴锡龙.电路分析.高等教育,20044薛定宇.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MATLAB语言及应用M.清华大学,19965俊红,王雅慧,一民.控制系统仿真MATLAB应用M.机械工业,2010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