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643.79KB ,
资源ID:1653810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53810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材料力学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材料力学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docx

1、材料力学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材料力学各章重点一、 绪论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A) 力学性质; (B) 外力; (C) 变形; (D) 位移。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C 是相同的。(A) 应力; (B) 应变; (C) 位移; (C) 力学性质。3构件在外力作用下 B 的能力称为稳定性。(A)不发生断裂; (B)保持原有平衡状态;(C)不产生变形; (D )保持静止。4杆件的刚度是指 D 。( A )杆件的软硬程度; (B)件的承载能力;( C)杆件对弯曲变形的抵抗能力; (D)杆件对弹性变形的抵抗能力。二、 拉压1低碳钢材料在拉伸实验过程中,不发生明显

2、的塑性变形时,承受的最大应力应当小 于 D 的数值,( A)比例极限; (B)许用应力; (C)强度极限; ( D)屈服极限。2对于低碳钢,当单向拉伸应力不大于 C 时,虎克定律 =E 成立。(A) 屈服极限 s; (B)弹性极限 e;(C)比例极限 p; (D)强度极限 b。3没有明显屈服平台的塑性材料,其破坏应力取材料的 B 。A)比例极限 p;( B)名义屈服极限 0.2;C)强度极限 b;( D)根据需要确定。4低碳钢的应力 应变曲线如图所示, 其上 C 点的纵坐标值为该钢的强度极限(A)6确定安全系数时不应考虑 D(A) 材料的素质; (B)工作应力的计算精度; (C)构件的工作条件

3、; (D)载荷的大小。7低碳钢的许用力 = Ce ; (B)f ; (C)g ; (D)h9、图示两端固定阶梯形钢杆,当温度升高时(A)AC 段应力较大, C 截面向左移;(B)C截面向右移;C截面向左移动;C截面向右移动AC 段应力较大,(C)CB 段应力较大。(D)CB 段应力较大,10在图中,若 AC 段为钢,CB 段为铝,其它条件不变,则 A、B 端的约束反力 FRA,FRB(图示方向 )满足关系 D(A) FRA FRB ;(B) FRA FRB ;(C) FRA FRB F ;(D) F FRA FRB 。11图示等直杆两端固定。 设 AC、CD、DB三段的轴力分别为 FNl 、F

4、N2、FN3, 则 C (A) FNl=FN3=0, FN2=P;(B)FNl=FN3=-P, FN2=0;(C)FNl=FN30;(D)FN1=FN2=FN3=0。 11 题图12直杆的两端固定,如图所示。当温度发生变化时,杆 C (A) 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零,轴向应变不为零;(B)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不为零;(C)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不为零,轴向应变为零;(D)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和轴向应变均为零。(E)(C)lb;(D) lc。该点的半径。这一结论是根据 B 推知的。(A) 变形几何关系,物理关系和平衡关系;(B)变形几何关系和物理关系;(C)物理关系; (D) 变形几何关系。2、空心圆

5、轴扭转时,横截面上切应力分布为图 B 所示。所示的 D 情形。四、 弯曲内力五、 弯曲应力1、三根正方形截面梁如图所示,其长度、横截面面积和受力情况相同,其 中 (b) 、(c) 梁的截面为两个形状相同的矩形拼合而成, 拼合后无胶接 在这三根 梁中, A 梁内的最大正应力相等。 (A)(a) 和(c) ; (B)(b) 和(c) ; (C)(a) 和 (b) ; (D)(a) 、 (b) 和 (c) 。能力最强的为 _ B 截面形状。3、T形截面铸铁悬臂梁受力如图, 轴 Z为中性轴,横截面合理布置的方案应为 B(A)(B)所示。y(C)(D)4 图示 U 形截面梁在平面弯曲时,截面上正应力分布

6、如图C六、 弯曲变形1在下面这些关于梁的弯矩与变形间关系的说法中, D 是正确的。(A)弯矩为正的截面转角为正; (B) 弯矩最大的截面挠度最大;(B) (C) 弯矩突变的截面转角也有突变; (D) 弯矩为零的截面曲率必为零。3、梁的受力如图,挠曲线正确的是 B4图示等直梁承受均布荷载q 作用, C处用铰链连接。 在截面 C上 _ D 。A.有弯矩,无剪力;qABB.有剪力,无弯矩;L2CL2C.既有弯矩又有剪力;D.既无弯矩又无剪力;七、应力状态1、下面 B 单元体表示构件点的应力状态。的2 、已知单元体及其应力圆如图所示,C点坐标。(A) 1 ;(B) 2 ; (C) 3 ; (D) 4

7、。3 、已知单元体及应力圆如图所示,1所在主平面的法线方向为 D单元体斜截面 ab 上的应力对应于应力圆上(A) n 1;(B) n 2; (C) n 3; (D) n 4。2图示应力圆对应于应力状态C3图示应力圆对应于单元体A, D4、图示应力状态,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时,其相当应力为(A) r 3 ; (B) r3 ;(C) r 3 3 ;(D) r3 2 。B5在圆轴的表面画上一个图示的微正方形,受扭时该正方形(A)保持为正方形; (B) 变为矩形;(C)变为菱形; (D) 变为平行四边形6图示外伸梁, 给出了 1、2、3、4 点的应力状态。其中图 B D 所示的应力状八、 组合变形态是错

8、误的。1悬臂梁的横截面形状如图所示, C为形心。若作用于自由端的载荷 F 垂直于梁的轴 线,且其作用方向如图中虚线所示,则发生平面弯曲变形的情况是2薄壁梁的横截面如图所示, 壁厚处处相等, 外力作用面为纵向平面 a-a 。其中图 C 所 示截面梁发生斜弯曲变形。九、 压杆稳定1、一端固定、另一端有弹簧侧向支承的细长压杆,可采用欧拉公式 Pcr 2EI/( l )2 计算。压杆的长度系数 的正确取值范围是 _B 。(A) 2.0 ; (B)0.7 2.0 ; (C) 0.5 ; (D)0.5 0.72、细长杆承受轴向压力 P 的作用,其临界压力与 C 无关。(A) 杆的材质; (B) 杆的长度;

9、 (C)P 的大小; (D) 杆的截面形状和尺寸。3长度因数的物理意义是 C(A) 压杆绝对长度的大小; (B) 对压杆材料弹性模数的修正;(C) 将压杆两端约束对其临界力的影响折算成杆长的影响;(D) 对压杆截面面积的修正。4在材料相同的条件下,随着柔度的增大 C 。(A) 细长杆的临界应力是减小的,中长杆不是;(B)中长杆的临界应力是减小的,细长杆不是;(C)细长杆和中长杆的临界应力均是减小的;(D)细长杆和中长杆的临界应力均不是减小的。5对于不同柔度的塑性材料压杆,其最大临界应力将不超过材料的 C 。(A) 比例极限 P; (B) 弹性极限 e ; (C) 屈服极限 S; (D) 强度极

10、限 b。6、由低碳钢组成的细长压杆,经冷作硬化后,其( B ) 。A. 稳定性提高,强度不变; B. 稳定性不变,强度提高;C. 稳定性和强度都提高; D. 稳定性和强度都不变。十、 动载荷十一、 交变应力1、描述交变应力变化规律的 5 个参数( max, min, m, a 和 r )中。独立参数有 B(A) 1 ; (B) 2 ; (C) 3 ; (D) 4 。2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主要因素有 ABCD 。A)构件形状;(B)构件尺寸;(C)表面加工质量;(D)表层强度3 构件的疲劳极限与构件的 D 无关。(A)材料;(B)变形形式;(C)循环特性;(D)最大应力4图示阶梯轴为同种材料制成,

11、表面质量相同,受对称交变应力作用,下面说法正确 的是 AD 。A ) nn 截面杆件持久极限高于 mm 截面杆件持久极。B ) mm 截面杆件持久极限高于 nn 截面杆件持久极。(C) 杆件 mm 截面强度高于 nn 截面强度。(D ) 杆件 nn 截面强度高于 mm 截面强度。5图示同种材料阶梯轴,表面质量相同,受对称交变正应力作 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BD 。(A)AA 截面杆件持久极限高于 BB 截面杆件持久极。(C)BB 截面杆件持久极限高于 AA 截面杆件持久极。(D)杆件 BB 截面强度高于 AA 截面强度。(E)杆件 AA 截面强度高于 BB 截面强度。6火车运行时,其车箱轮轴中段横截面边缘上任一点的应力为(A) 脉动循环交变应力; (B) 对称循环交变应力;(C) 非对称循环交变应力; (D) 不变的弯曲应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