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3 ,大小:34.45KB ,
资源ID:1658269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5826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流行病学名词解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流行病学名词解释.docx

1、流行病学名词解释第一章 绪论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1.疾病的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2.发病率(incidence rate):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病例出现的频率3.罹患率(attack rate):测量某人群某病新病例发生的频率的指标,通常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4.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病最短潜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

2、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5.患病率(prevalence)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的比例。时点患病率通常不超过一个月,期间患病率指的是特定的一段时间,通常为几个月6.感染率(prevalence of infection):是指在某时间内被检人群中某病原体现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率表示7.死亡率(mortality rate):表示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死亡人素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的最常用指标。通常算出的为粗死亡率,不同地区死亡率进行比较时需要将死亡率标准化,标准化后的死亡率称为标化死亡率或调整死亡率。死亡率可

3、按不同人口学特征分布计算,称为死亡专率8.病死率(case 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因某病死亡者占该病患者的比例,表示某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危险性9.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n年随访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10.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指某年龄组人群死亡者的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11.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疾病致伤残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12.疾病流行强度:通常用散发、爆发、流行和大流行表示,指一

4、定时期内,某病在某地区某人群中的发病率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13.散发(sporadic):是指发病率呈历年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上无明显联系,表现为散在发生,一般是对于范围较大的地区而言14.爆发(outbreak):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很多症状相同的病人。这些人大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出现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15.流行(epidemic):是指在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相对于散发,流行出现时各病例之间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16.大流行(pandemic):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疾病迅

5、速蔓延,涉及地区广,在短时间内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称为大流行17.横断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在某一时刻,对不同出生时间的研究人群的某病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分析,适于分析潜伏期短或病程短的急性病或急性病。18.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ze):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组人群称为出生队列,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发病情况,这种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方法称为出生队列分析19.地方性疾病(endemic disease):是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也称地方病20.短期波动(rap

6、id fluctuation):一般是指持续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的疾病流行或疫情爆发,是疾病的特殊存在方式。其含义与暴发相似,区别是暴发常用于少数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21.长期趋势(secular trend)或长期变异(secular change)是指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通常是几年或几十年)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临床表现和病原体型别等同时发生显著性变化。22.季节性(season variation):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增高的现象23.疾病的周期性(cyclic variation,periodicity):是指疾病频率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有规律的起伏波动,每隔若干

7、年出现一个流行高峰的现象24.移民流行病学(migrant epidemic):是通过观察疾病个在移民、移居地当地居民及原居地人群间的发病率或死亡率的差异,从而探讨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或环境因素的关系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1.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常规检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照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人群、地区和时间)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2.现况研究:是对一个特定时点(或期间)特定范围内

8、的人群中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和有关因素的分布状况的资料搜集、描述,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病因线索。从观察时间上看,所搜集的资料是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情况,一般不是过去的暴露史或疾病情况,也不是追踪讲课的暴露与疾病情况,故又称横断面研究(cross sectional study)。从观察分析指标来说,由于这种研究所得到的频率一般为特定时间内调查群体的患病频率,故又称患病率研究(prevalence study)3.病例报告(case report):是对临床上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的详细介绍,属于定性研究的范畴4.病例系列分析(case series analysis):是对一组相同疾病的

9、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总结并得出结论5.个案研究(case study):也称个案调查,是指运用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到发病现场对新发病例的接触史、家属及其周围人群的发病或健康状况以及与发病可能有关的环境因素进行调查,以达到查明所研究病例的发病原因和条件,防止再发生类似疾病,控制疫情扩散和消灭疫源地的目的6.历史资料分析:是研究者通过回顾性调查,提取和利用相关机构的日常工作的记录、登记、各类日常报告、统计表格、疾病记录档案等历史资料,进一步开展统计分析,最终获得研究结果7.随访研究(follow-up study):也称纵向研究,是通过定期随访,研究疾病、健康状况或某卫生事件在一个固定

10、人群中随着时间推移的动态变化情况8.生态学研究(ecology study):又称相关性研究(correlation 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种类型,它是在群体水平上研究某种暴露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以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疾病的频率,分析该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9.普查(census):即全面调查,是指在特定时间或时期内、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总体)作为研究对象的调查。这个特定时点应该较短。特定范围是指某个地区或某种特征的人群10.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的一个代表性样本进行调查,以

11、样本量来估计总体参数范围,即通过对样本中的研究对象的调查研究来推论其总体所在的情况11.单纯随机抽样(simple random sampling):也称简单随机抽样,从总体N个对象中,利用抽签或其他随机方法抽取n个,构成一个样本。要求总体中每个对象被抽到的概率相等12.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又称机械抽样,是按照一定顺序,机械地每隔若干个单位抽取一个单位的抽样方法13.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是指先将总体按照某种特征分为若干次级总体(层),再从每一层内进行单纯随机抽样,组成一个样本14.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是将

12、总体分成若干群组,抽取其中部分群组作为观察单位组成样本。若被抽到的群组中的全部个体均作为调查对象,称为单纯整群抽样(simple cluster sampling):若通过再次抽样后调查部分个体,称为二阶段抽样(two stages sampling)15.多阶段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是指将抽样过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使用的抽样方法往往不同。先从总体中抽取范围较大的单元,称为一级抽样单位,再从每个抽得的一级单位中抽取范围较小的二级单元,以此类推,最后抽取其中范围更小的单元作为调查单位。 16.偏倚(bias):是指从研究设计、到实施、到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各个环节中产生

13、的系统误差,以及结果解释、推论中的片面性,导致研究结果和真实情况之间出现倾向性的差异,从而错误地描述暴露与疾病之间的联系,称之为偏倚17.生态比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是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分布,然后根据疾病分布的差异,提出病因假设。18.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是连续观察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变与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死亡率变化的关系,了解其变动趋势;通过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频率的变化情况,来判断某因素与某疾病的联系19.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是生态学研究的最主要缺点,它

14、是由于生态学研究以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组)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第四章 队列研究1.队列研究(cohort study):是将人群是否暴露于某可疑因素及其暴露程度分为不同的亚组,追踪其各自的结局,比较不同亚组之间结局频率的差异,从而判定暴露因子与结局之间有无因果关联及关联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2.暴露(exposure):是指研究对象接触过某种待研究的物质或具有某种待研究的特征或行为3.队列(cohort):原意指古罗马军团中的一个分队,流行病学家加以借用,表示一个特定的研究人群组4.出生队列(birth cohort):指特定

15、时期内出生的一组人群5.暴露队列(exposure cohort):泛指具有某种共同暴露或特征的一组人群6.固定队列(fixed cohort):指人群都在某一固定时间或一个短时期之内进入队列,之后对他们进行随访观察,直至观察期终止,成员没有因为结局事件以外的其他原因退出,也不再加入新的成员,即在观察期内保持队列的相对固定7.动态队列(dynamic cohort):即在某队列确定以后,原有的队列成员可以不断退出,新的观察对象也可以随时加入8.危险因素(risk factor):又称危险因子,泛指能引起某特定不良结局(如疾病)发生,或使其发生的概率增加的因子,包括个人行为、生活方式、环境和遗传

16、等多方面的因素,危险因素的反面称为保护因素(protective factor)9.前瞻性队列研究(prospective cohort study):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对象现时的暴露状况而定的,此时研究的结局还没有出现,需要前瞻观察一段时间才能得到10.历史性队列研究(history cohort study):研究对象的分组是根据研究开始时研究者已掌握的有关研究对象在过去某个时点的暴露状况的历史材料做出的;研究开始时研究的结局已经出现,不需要前瞻性观察,称为历史性或非及时性(non-concurrent)队列研究11.双向性队列研究(ambispective cohort study

17、):也称混合性队列研究,即在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基础上,继续前瞻性观察一段时间,它是将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结合起来的一种设计模式,因此兼有两种的优点,且相对地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各自的不足12.结局变量(outcome variation):也叫结果变量,简称为结局,是指随访观察中将出现的预期结果事件,也即研究者希望追踪观察的事件。结局就是队列研究观察的自然终点13.暴露人群(exposure population):即暴露于带研究因素的人群14.对照人群(control population):除未暴露与所研究的因素外,其他各种影响因素或人群特征都尽可能地与暴露组相同或相近,目的是为了比

18、较,为了更好地分析暴露的作用15.内对照(internal control):即先选择额一组研究人群,将其中暴露于所研究因素的对象作为暴露组,其余非暴露者作为对照组。也就是说选定的一群研究对象中既包含了暴露组,有包含了对照组16.外对照(external control):当选择职业人群或特殊暴露人群作为暴露人群时,往往不能从这些人中选出对照,而常需要在该人群之外去寻找对照组,故称为外对照17.总人口对照(total population control):是外对照的一种,是利用整个地区现成的发病或死亡统计资料,即以全人群为对照,而不是与暴露组平行地设立一个对照组进行调查18.多重对照(mul

19、tiple control):或叫多种对照,即同时选择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形式选择多组人群作对照,以减少只用一种对照所带来的偏倚,增强结果的可靠性19.基线资料(基线信息)(baseline information):在研究对象选定之后,必须详细收集每个研究对象在研究开始时详细的基本情况,包括暴露的资料及个体的其他信息,这些资料一般称为基线资料或基线信息20.观察终点(end-point):指研究对象出现了预期的结果,达到了这个观察终点,就不再对该研究对象继续随访21.观察终止时间:指这整个研究工作截止的事件,也即预期可以得到结果的事件(终止时间直接决定了观察期的长短,而观察期长短是以暴露因素

20、作用于人体至产生疾病结局的时间,即(潜伏期)为依据的)22.累积发病率(CI,cumulative incidence):用观察开始时的人口数作分母,以整个观察期内发病(或死亡)人数为分子,计算某病的累积发病率(或累积死亡率),变化范围为01,其流行病学意义有赖于对累积时间长度的说明23.发病密度(ID,incidence density):有各种失访及每个对象被观察的时间不一样等使资料不整齐,则需以观察人时为分母计算发病率,用人时计算出来的率带有瞬时频率性质称为发病密度。最常用的人时是人年,以此求出人年发病率24.标化比:当研究对象数目比较少,结局事件的发生率比较低时,无论观察时间的长或短,

21、都不宜直接计算率,而是以全人口发病(死亡)率作为标准,算出该观察人群的理论发病(死亡)人数,即预期发病(死亡)人数,再求观察人群实际发病(死亡)人数与此预期发病(死亡)人数之比,得到标化发病(死亡)比。最常用的指标是标准化死亡比(SMR)25.标准化死亡比(SMR):以研究人群中观察死亡数除以用标准化人口死亡率算出的预期死亡数26.标化比例死亡比(SPMR):以全人口中某病因死亡占全部死亡的比例乘以某单位实际全部死亡数而得出某病因的预期死亡数,然后计算实际死亡数与预期死亡数之比27.相对危险度(RR,risk rate):包括了危险度(RR)比和率比(RR)。危险度比是指暴露组的危险度(测量指

22、标是累积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危险度之比。率比是指暴露组与对照组发病密度之比,两者都是反映暴露与发病(死亡)关联强度的大小28.归因危险度(AR,attribute rate):又叫特异危险度、危险度差、超额危险度。是指暴露组发病率与对照组发病率相差的绝对值,它表示危险度特异地归因于暴露因素的程度29.归因危险度百分比(AR%):又称病因分值(etiologic fraction,EF),是指暴露人群中的发病或死亡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全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30.人群归因危险度(PAR):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31.人群归因危险度百分比(PAR%):指总人群发病率中归因于暴露的部分占总人群全

23、部发病(或死亡)的百分比32.剂量反应关系(dose-efffect relationship):即暴露的剂量越大,其效应越大,则这种暴露作为病因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五章 病例对照研究1.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以当前已经确诊的患有某特定疾病的病人作为病例,以不患有该病但具有可比性的个体作为对照,调查他们对某个(些)因素的暴露情况,以研究该疾病与某个(些)因素的关系。这是一种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2.匹配(matching):或称配比,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3.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

24、ng):匹配的因素所占的比例,在对照组与在病例组一致。如病例组中男女各半,则对照组中也如此。4.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指以病例和对照的个体为单位进行匹配称为个体匹配。5.11匹配,即为每一个病例配一个对照,又称配对(pair matching),12、13、1R匹配时,称为匹配6.匹配过头(over-matching):把不必要的项目列入匹配,企图使病例与对照尽量一致,就可能徒然丢失信息,增加工作难度,结果反而降低了研究效率。这种情况称匹配过头7.比值比(OR,odds ratio):指某事物发生的可能性与不发生的可能性之比,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关联强度的指标8.研

25、究功效(power)1-:也叫做把握度,可以解释为拒绝无效假设的能力,即当无效假设不成立时,该假设被拒绝的概率。第六章 实验流行病学1.实验流行病学(experimental epidemiology):又称流行病学实验(epidemiological experiment)研究,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目的,按照预先确定的研究方案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对试验组人为地增加或减少某种因素,然后追踪观察该因素的作用结果,比较和分析两组或多组人群的结局,从而判断处理因素的效果2.临床试验(clinical trial):以病人为研究对象,主要用于评价药物或治疗方案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用于观察药

26、物的不良反应3.现场试验(field trial):在某一特定的环境下,以自然人群为研究对象,常用于评价疾病预防措施(如评价疫苗)的效果4.社区试验(community trial):又称为社区干预试验,是以社区人群整体为干预单位,常用于评价不易落实到个体的干预措施的效果5.霍桑效应(Hawhtorne effect):指正在进行的研究对被研究者的影响(常常是有利的影响)。被研究者知道研究工作的内容,常常会影响他们的行为6.安慰剂效应(placebo effect):某些研究对象,由于依赖医药而表现的一种正向的心理效应,这种心理效应甚至可以影响到生理效应7.标准对照(standard cont

27、rol):或称阳性对照(positive control),是以现行最有效或临床上最常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法作为对照,用以判断新药或新疗法是否优于现行的药物或疗法8.安慰剂对照(placebo control):或称阴性对照(negative control),药物常具有特异和非特异性,为了排除非特异效应的干扰,常用安慰剂作对照9.交叉对照(crossover control):即在实验过程中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在第一阶段,一组人群给予干预措施,另一组人群为对照组,干预措施结束后,两组对换试验。这种对照必须是第一阶段的干预一定不能对第二阶段的干预效应有影响。10.互相对照(mutual con

28、trol):同时研究几种药物或治疗方法时,可以不设立专门的对照,分析结果时,各组之间互为对照,从中选出疗效最好的药物或疗法11.自身对照(self control):试验中研究对象不分组,在同一研究对象中进行试验和对照12.单盲(single blind):是指研究对象不知道自己所在分组和所接受的处理,但观察者和资料收集分析者知道13.双盲(double blind):研究对象和观察者都不知道分组情况,也不知道研究对象接受的处理措施14.三盲(triple blind):指研究对象、观察者和资料整理分析者均不知道研究对象分组和处理情况,只有研究者委托的人员或是药物的制造者知道病人分组和用药情况

29、,知道试验结束才会公布分组和处理情况15.不合格(ineligibility):包括不符合纳入标准者,一次也没有接受干预措施或没有任何数据者16.不依从(noncompliance):指研究对象在随机分组后,不遵守试验所规定的要求17.失访(loss to follow-up):是指研究对象因迁移或与本病无关的其他疾病死亡等第七章 筛检1.筛检(screening):是运用快速、简便的试验、检查或其他方法,将健康人群中那些可能有病或缺陷、但表面健康的个体,同那些无病者鉴别开来2.筛检试验(screening test):是用于识别外表健康的人群中可能患有某疾病的个体或未来发病危险性高的个体的方

30、法3.金标准(gold standard):是指当前临床医学界公认的诊断疾病的最准确可靠的方法4.真实性(validity):亦称效度,指测量值与实际值相符合的程度,故又称准确性(accuracy)5.灵敏度(sensitivity):又称真阳性率(true positive rate),即实际有病而按该筛检试验的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有病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筛检试验发现病人的能力6.假阴性率(false negative rate):又称漏诊率,指实际有病,根据筛检试验被确定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筛检试验漏诊病人的情况7.特异度(specificity):又称真阴性率(true negative

31、rate),即实际无病按该筛检标准被正确地判为无病的百分比。它反映了筛检试验确定非病人的能力8.假阳性率(false positive rate):又称误诊率,即实际无病,但根据筛检被诊断为有病的百分比。它反映的是筛检试验误诊病人的情况9.正确指数:也称约登指数(Youdens index):是灵敏度与特异度之和减去1,表示筛检方法发现真正病人与非病人的总能力。正确指数范围0-1,指数越大其,其真实性越高10.似然比(likelihood ratio,LR):属于同时反映灵敏度和特异度的复合指标,即有病者中得出某一筛检试验结果的概率与无病者得出这一概率的比值。(全面反映了筛检试验的诊断价值,非

32、常稳定。不受患病率的影响)11.阳性似然比(positive likelihood ratio,+LR):是筛检结果的真阳性率与假阳性率之比。该指标反映了筛检试验正确判断阳性的可能性是错误判断阳性可能性的倍数,比值越大,试验结果阳性时为真阳性的概率越大12.阴性似然比(negative likelihood ratio,-LR):是筛检结果的假阴性率与真阴性率之比。该指标反映了筛检试验错误判断阴性的可能性是正确判断阴性可能性的倍数,比值越小,试验结果阴性时为真阴性的概率越大13.可靠性(reliability):也称信度、精确度、精确性(precision)、可重复性(repeatable),指在相同条件下用某测量工具(如筛检试验)重复测量同一受试者时获得相同结果的稳定程度14.符合率(agreement rate):又称一致率,是筛检试验判定的结果与标准诊断的结果相同的人数占总受检人数的比例。符合率可用于比较两个医师筛检诊断同一组病人,或同一医师两次筛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