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35.52KB ,
资源ID:1660344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60344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docx

1、水文地质学基础练习水文地质学基础试题库及参考答案目 录第一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1第二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4服第三章 地下水的赋存9暗室逢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15收复失第五章 毛细现象与包气带水的运动20第六章 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其形成作用22第七章 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29QWDD第八章 地下水系统35第九章 地下水的动态与均衡37第十章 孔隙水40是多少第十一章 裂隙水42三分法第十二章 岩溶水45we福娃第十三章 地下水资源48第十四章 地下水与环境49第二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一、名词解释1岩石空隙:地下岩土中的空间。2孔隙:松散岩石中,颗粒或颗粒集合体之间的空隙。3孔隙度:松

2、散岩石中,某一体积岩石中孔隙所占的体积。4裂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5裂隙率:裂隙体积与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6岩溶率:溶穴的体积与包括溶穴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7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8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那部分水。9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动的那部分水。10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11支持毛细水:由于毛细力的作用,水从地下水面沿孔隙上升形成一个毛细水带,此带中的毛细水下部有地下水面支持。12悬挂毛细水:由于上下弯液面毛细力的作用,在细土层会保留与地下

3、水面不相联接的毛细水。13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14重量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重量与干燥岩石重量的比值。15体积含水量:松散岩石孔隙中所含水的体积与包括孔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16饱和含水量:孔隙充分饱水时的含水量。17饱和差:饱和含水量与实际含水量之间的差值。18饱和度:实际含水量与饱和含水量之比。19孔角毛细水:在包气带中颗粒接点上由毛细力作用而保持的水。20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从地下水位延伸到地表面的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在重力作用下释出的水的体积。21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岩石柱体中反抗重力而保持

4、于岩石空隙中的水量。22残留含水量:包气带充分重力释水而又未受到蒸发、蒸腾消耗时的含水量。23岩石的透水性:岩石允许水透过的能力。24有效应力:实际作用于砂层骨架上的应力。二、填空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空隙的 多少、大小、形状 、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步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2岩石空隙可分为松散岩石中的 孔隙 、坚硬岩石中的裂隙 、和可溶岩石中的 溶穴 。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分选程度 及 颗粒排列 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4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化裂隙。5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6毛细现象

5、是发生在 固、液、气 三相界面上的。7通常以 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 、持水度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8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 大小 与 多少 。9松散岩层中,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 孔隙 大小;只有在孔隙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孔隙度 才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三、判断题1松散岩石中也存在裂隙。 ( )2坚硬岩石中也存在孔隙。 ( )3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形状对孔隙度没有影响。 ( )4两种颗粒直径不同的等粒圆球状岩石,排列方式相同时,孔隙度完全相同。 ( )5松散岩石中颗粒的分选程度对孔隙度的大小有影响。 ( )6松散岩石中颗粒的排列情况对孔隙度的大小没影响。

6、( )7松散岩石中孔隙大小取决于颗粒大小。 ( )8松散岩石中颗粒的排列方式对孔隙大小没影响。 ( )9裂隙率是裂隙体积与不包括裂隙在内的岩石体积的比值。 ( )10结合水具有抗剪强度。 ( )11在饱水带中也存在孔角毛细水。 ( )12在松散的砂层中,一般来说容水度在数值上与孔隙度相当。 ( )13在连通性较好的含水层中,岩石的空隙越大,给水度越大。 ( )14松散岩石中,当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后,给水度偏小。 ( )15对于颗粒较小的松散岩石,地下水位下降速率较大时,给水度的值也大。 ( )16颗粒较小的松散岩石中,重力释水并非瞬时完成,往往滞后于水位下

7、降,所以给水度与时间有关。 ( )17松散岩石中孔隙度等于给水度与持水度之和。 ( )18松散岩石中,孔隙直径愈小,连通性愈差,透水性就愈差。 ( )19在松散岩石中,不论孔隙大小如何,孔隙度对岩石的透水性不起作用。 ( )20饱含水的砂层因孔隙水压力下降而压密,待孔隙压力恢复后,砂层仍不能恢复原状。 ( )21粘性土因孔隙水压力下降而压密,待孔隙压力恢复后,粘性土层仍不能恢复原状。 ( )22在一定条件下,含水层的给水度可以是时间的函数,也可以是一个常数。 ( )23在其它条件相同而只是岩性不同的两个潜水含水层中.在补给期时,给水度大,水位上升大,给水度小,水位上升小。 ( )24某一松散的

8、饱水岩层体积含水量为30,那么该岩层的孔隙度为0.3。 ( )四、简答题1 简述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 影响孔隙大小的因素有:颗粒大小、分选程度、和颗粒排列方式。 当分选性较好时,颗粒愈大、孔隙也愈大。当分选性较差时,由于粗大颗粒形成的孔隙被小颗粒所充填,孔隙大小取决于实际构成孔隙的细小颗粒的直经。排列方式的影响:立方体排列比四面体排列孔隙大。2简述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

9、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3裂隙率一般分为哪几种? 各自的定义? 裂隙率分为面裂隙率、线裂隙和体积裂隙率。 面裂隙率:单位面积岩石上裂隙所占比例。 线裂隙率:与裂隙走向垂直方向上单位长度内裂隙所占的比例。体积裂隙率:单位体积岩石裂隙所占体积。4地壳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有哪些? 地壳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1) 岩石“骨架”中的水(沸石水、结晶水、结构水)。(2) 岩石空隙中的水(结合水、液态水、固态水、气态水)。5结合水、重力水和毛细水有何特点? 结合水束缚于固体表面,不能在自身重力影响下运动,水分子排列精密、密度大,具抗剪强度;重力水在自身重力下运动,不具抗剪强度;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存在

10、于固、液、气三相界上。6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岩性、初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降速。岩性主要表现为决定空隙的大小和多少,空隙越大越多,给水度越大;反之,越小。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下降后给水度偏小。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大时,释水不充分,给水度偏小。7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岩性、颗粒的分选性、孔隙度。 岩性越粗、分选性越好、孔隙度越大、透水能力越强;反之,岩性越细、分选性越差、孔隙度越小,透水能力越弱。8简述太砂基有效应力原理?在松散沉积物质构成的饱水砂层中,作用在任意水平断面上的总应力由水和骨架共同承担。及总

11、应力等于孔隙水压力和有效应力 之和。因此,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这就是有效应力原理。9简述地下水位变动引起的岩土压密? 地下水位下降后,孔隙水压力降低,有效应力增加,颗粒发生位移,排列更加紧密,颗粒的接触面积增加,孔隙度降低,岩土层受到压密。五、论述题1岩石空隙分为哪几类,各有什么特点? 岩石空隙分为:孔隙、裂隙和溶穴。 孔隙分布于颗粒之间,连通好,分布均匀,在不同方向上孔隙通道的大小和多少都很接近;裂隙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连通性较孔隙为差,分布不均匀;溶穴孔隙大小悬殊而且分布极不均匀。2为什么说空隙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岩石,其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不同? 岩石容纳、保持、释出及透

12、水的能力与空隙的大小和多少有关。而空隙的大小和多少决定着地壳岩石中各种形式水所占的比例。空隙越大,结合水所占的比例越小,则容纳、释出及透水能力越强,持水能力越弱;反之,空隙度越小,结合水所占的比例越大,则容纳、释出及透水能力越弱,持水能力越强。所以说空隙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岩石其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不同。3地下水位的埋藏深度和下降速率,对松散岩石的给水度产生什么影响? 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地下水位下降,重力水的一部分将转化为支持毛细水而保持于地下水面以上,给水度偏小;在细小颗粒层状相间分布的松散岩石,地下水位下降时,易形成悬挂毛细水不能释放出来,另外,重力释水并非瞬

13、时完成,而往往迟后于水位下降,给水度一般偏小。第三章 地下水的赋存一、名词解释 1包气带:地下水面以上称为包气带。2饱水带:地下水面以下为饱水带。3含水层: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4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5弱透水层:指那些渗透性相当差的岩层。6潜水:饱水带中第一个具有自由表面的含水层中的水。7潜水面:潜水的表面。8潜水含水层厚度:从潜水面到隔水底板的距离。9潜水埋藏深度:潜水面到地面的距离。10潜水位:潜水面上任一点的高程。11潜水等水位线图:潜水位相等的各点的连线构成的图件。12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13隔水顶板:承压含水

14、层上部的隔水层。14隔水底板:承压含水层下部的隔水层。15承压含水层厚度:隔水顶底板之间的距离。16承压高度:揭穿隔水顶板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17测压水位:揭穿隔水顶板的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18等水压线图:某一承压含水层测压水位相等的各点的连线构成的图件。19贮水系数:测压水位下降(或上升)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释出(或储存)的水体积。20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存在局部隔水层时,局部隔水层上积聚的具有自由水面的重力水。二、填空 1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 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2岩层按其透水性可分为 透水层和不透水层。3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对其水量、水质时空分布有决定意

15、义,其中最重要的是 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 类型。4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 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5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6潜水的排泄除了流入其它含水层以外,泄入大气圈与地表水圈的方式有两类,即:径流 排泄和 蒸发 排泄。7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 上升 ,含水层厚度 增大 ,埋藏深度 变小 。8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小于排泄量,潜水面 下降 ,含水层厚度 变小 ,埋藏深度 变大 。9承压含水层获得补给时测压水位 上升 ,一方面,由于压强增大含水层中水的密度 加大 ;另一方面,由于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 降低 ,含水层骨架发生少量回弹,空

16、隙度 增大 。10承压含水层获得补给时,增加的水量通过水的密度 加大 及含水介质空隙的 增大 容纳。11承压含水层排泄时,减少的水量表现为含水层中水的密度 变小 及含水介质空隙 缩减 。三、判断题1在包气带中,毛细水带的下部也是饱水的,故毛细饱水带的水能进入井中。 ( )2地下水位以上不含水的砂层也叫含水层。 ( )3渗透性较差的同一岩层,在涉及某些问题时被看作透水层,在涉及另一问题时被看作隔水层。 ( )4当我们所研究的某些水文地质过程涉及的时间尺度相当长时,任何岩层都可视为可渗透的。 ( )5潜水含水层的厚度与潜水位埋藏深度不随潜水面的升降而发生变化。 ( )6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

17、的补给。 ( )7潜水位是指由含水层底板到潜水面的高度。 ( )8潜水的流向是垂直等水位线由高水位到低水位。 ( )9潜水积极参与水循环,资源易于补充恢复。 ( )10潜水直接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不论什么条件下,潜水的水质都比较好。 ( )11当不考虑岩层压密时,承压含水层的厚度是不变的。 ( )12测压水位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 ( )13承压高度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静止水位的高程。 ( )14承压水由于受顶、底板的限制,故承压水的资源不易补充恢复。 ( )15承压含水层受隔水顶板的阻挡,一般不易受污染,故承压水的水质好。 ( )16承压含水层接受其它

18、水体的补给时,只需具备其它水体与该含水层之间有水力联系的通道即可。 ( )17水位下降时潜水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部分空隙的疏干。 ( )18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体积的膨胀及含水介质的压密。()19除构造封闭条件下与外界没有联系的承压含水层外,所有承压水都是由潜水转化而来。()20上层滞水属于包气带水。 ( )21地下水在多孔介质中运动,因此可以说多孔介质就是含水层。 ( )22对含水层来说其压缩性主要表现在空隙和水的压缩上。 ( )23潜水含水层的给水度就是贮水系数。 ( )四、简答题1简述包气带特征? (1)包气带一般含有结合水、毛细水、气态水、过路重力水; (

19、2)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3)包气带水来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地面水渗漏和地下水通过毛细上升输入的水分,以及地下水蒸发形成的气态水。(4)包气带水的运移受毛细力和重力的共同影响。2简述饱水带特征? (1) 饱水带一般含有重力水和结合水。 (2) 饱水带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传递静水压力。(3) 饱水带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连续运动。3潜水的水位动态一般随季节如何变化? 丰水季节或年份,潜水接受的补给量大于排泄量,潜水面上升、含水层厚度增大、水位埋深变浅。干旱季节排泄量大于补给量,潜水面下降、含水层厚度变小、水位埋深变大。4影响潜水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

20、潜水面因素有:地形、水文网、含水层渗透性和厚度以及人为因素。 地形缓、含水层厚且渗透性好,则潜水面缓;反之,地形陡、含水层渗透性差且厚度小,则潜水面坡度大。水文网与地下水有直接联系时,地表水体高于地下水面时,潜水面背向地表水体倾斜,潜水面高于地表水体时潜水面向地表水体倾斜。5承压水等水位线图可以揭示哪些水文地质信息? (1) 反应虚构的侧压水面的形状。 (2) 确定承压水的流向。 (3) 确定承压水的水力坡度。 (4) 定性判断含水层的厚度与渗透性的变化。6任一承压含水层接受其它水体的补给必须同时具备哪两个条件? (1) 存在水头差。(2) 有水力联系。7一般承压水是由什么转化而来,其转化形式

21、有哪几种? 除了构造封闭条件下和外界没有联系的承压含水层外,所有承压水最终都是由潜水转化而来;或由补给区的潜水侧向流入,或通过弱透水层接受潜水的补给。8上层滞水的特点? (1) 分布近地表。 (2) 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排泄为蒸发和向隔水底板边缘下渗。 (3) 动态变化显著。 (4) 极易受污染。9绘制简单水文地质剖面图,分别反映并表示地下水面、饱水带、包气带(土壤水带、中间带、毛细水带)?10绘制一水文地质剖面图,使之反映并表示出含水层、隔水层、潜水、承压水、上层滞水?1隔水层;2透水层;3饱水部分;4潜水位;5承压水测压水位;6泉(上升泉);7水井,实线表示井壁不进水;a上层滞水;b潜水;c

22、承压水五、论述题 1为什么说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划分是相当的?2潜水有哪些特征? (1) 潜水与包气带直接相通。 (2) 潜水的补给为大气降水和地表水,排泄以泉、泄流、蒸发等。 (3) 潜水的动态受季节影响大。 (4) 潜水的水质取决于地形、岩性和气候。 (5) 潜水资源易于补充恢复。 (6) 潜水易受污染。3潜水等水位线图可以揭示哪些水文地质信息? (1) 潜水面形状。 (2) 潜水流向。 (3) 潜水面坡度。 (4) 潜水面的埋藏深度,判断地表水、泉与潜水等的关系。 (5) 定性反映潜水含水层的厚度和渗透性。4承压水有哪些特征?5水量增、减时,潜水与承压水的区别?第四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一

23、、名词解释1渗流: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2渗流场:发生渗流的区域。3层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4紊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5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水位、流速、流向)不随时间改变。6非稳定流:水在渗流场中运动,各个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水流运动。7渗透流速:地下水通过某一过水断面的平均流速。8有效空隙度:重力水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体积之比。9水力梯度:沿渗透途径水头损失与相应渗透途径之比。10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11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

24、网。12流线: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的流向与此线相切。13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段时间内某一质点的运动轨迹。14层状非均质:介质场内各岩层内部为均质各项同性,但不同岩层渗透性不同。二、填空1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 层流 和 紊流 。2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 稳定流 和 非稳定流 。3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 愈大 ,渗透流速就 愈大 。4渗透流速为定值时,渗透系数 愈大 ,水力梯度 愈小 。5渗透系数可以定量说明岩石的 渗透性能 。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 愈强 。6流网是由一系列 流线 与 等水头线 组成的网格。7 流线 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

25、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迹线 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8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 等水头线 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 正交网格 。9流线总是由 源 指向 汇 。10如果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 径流强度 ,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 大小 。三. 判断题1在岩层空隙中渗流时,水作平行流动,称作层流运动。 ( )2达西定律是线性定律。 ( )3达西定律中的过水断面是指包括砂颗粒和空隙共同占据的面积。 ( )4地下水运动时的有效孔隙度等于给水度。 ( )5渗透流速是指

26、水流通过岩石空隙所具有的速度。 ( )6实际流速等于渗透流速乘以有效空隙度。 ( )7水力坡度是指两点间的水头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 ( )8决定地下水流向的是水头的大小。 ( )9符合达西定律的地下水流,其渗透速度与水力坡度呈直线关系,所以渗透系数或渗透系数的倒数是该直线的斜率。 ( )10渗透系数可定量说明岩石的渗透性。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愈强。 ( )11水力梯度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渗透流速就愈大。 ( )12渗透流速为定值时,渗透系数愈大,水力梯度愈小。 ( )13渗透系数只与岩石的空隙性质有关,与水的物理性质无关。 ( )14流网是等水头线与迹线组成的网格。 ( )1

27、5流线是渗透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 )16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正交网格。 ( )17在隔水边界附近,平行隔水边界为流线。 ( )18地下水分水岭是一条流线。 ( )19如果我们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地下径流强度,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大小。 ( )20在渗流场中,一般认为流线能起隔水边界作用,而等水头线能起透水边界的作用。 ( )21两层介质的渗透系数相差越大,则其入射角和折射角也就相差越大。 ( )22流线越靠近界面时,则说明介质的K值就越小。 ( )23当含水层中存在强渗透性透镜体时,流线将向其汇聚。 ( )24当含水层中存在弱渗透性透镜体时,流线将绕流。 ( )四、简答题1叙述达西定律并说明达西定律表达式中各项物理意义?式中:Q渗透流量;w过水断面;h水头损失(h=H1H2,即上下游过水段面的水头差);I水力坡度;L渗透途径;K渗透系数。2何为渗透流速? 渗透流速与实际流速的关系如何? 水流通过整个岩石断面(包括颗粒和孔隙)的平均流速。 渗透流速等于实际流速乘以有效孔隙度。3有效孔隙度与孔隙度、给水度有何关系? (1) 有效孔隙度小于孔隙度。 (2) 由于重力释水时孔隙中还保持结合水和孔角毛细水乃至悬挂毛细水,所以有效孔隙度大于给水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