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9 ,大小:748KB ,
资源ID:166079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6079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毛囊蠕形螨.ppt)为本站会员(wj)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毛囊蠕形螨.ppt

1、人体寄生虫毛囊蠕形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余跃强 章腾勋 王航,2,目 录,前言概述形态和生活史寄生适应特征 致病机制与症状诊断流行情况 防治小结相关资料,3,针对校园出现的化妆品推销中的螨虫问题,我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得知这种皮肤疾患的始作俑者主要是一种寄生虫毛囊蠕形螨。本文通过对该虫生活史、寄生适应特征、检查和防治等与治病性相关的小知识加以简单介绍,希望对广大同学正确认识、科学防治该皮肤病以及合理选用护肤品有所帮助。,前言,4,毛囊蠕形螨,属于蛛形纲,蜱螨亚纲,真螨目,肉食螨总科,蠕形螨科。体细小,呈蠕虫状。体壁较薄,为壳质膜结构。目前已知约有120种亚种。它是一种小型的永久性寄生螨,

2、可寄生于多种哺乳动物的毛囊内。人体的主要寄生部位为面部、头皮、乳头、胸、臀等处的皮脂腺上的毛囊内,其中以脸面部感染率最高,如鼻尖为69.7%,鼻翼为68.3%。可引起毛囊虫皮炎,表现为鼻尖和鼻翼两侧皮肤出现弥漫性潮红,充血,脓疮、有痒感和烧灼感。,概述,5,毛囊蠕形螨生活史各期的发育必须在哺乳动物体上进行,生活史可分为:卵、幼虫、前若虫、若虫、成虫五个期。卵期 卵无色半透明,成蘑菇状。自前端向后逐渐增宽,至卵体中部最宽。壳薄,可见卵内发育中的幼胚。卵期一般约60小时。幼虫期 幼虫体细长。足三对,触须分两节,须跗节上具有5个弯曲的刺形爪。咽泡明显,无颚腹毛。足跗节各具一爪,爪端分三叉。末体环纹不

3、明显。幼体不断以皮脂为食,并能刺吸上皮细胞内含物。约36小时发育,蜕皮为前若虫。,形态和生活史,6,前若虫期 前若虫有足四对,各足跗节具有一对爪。经72小时取食和发育,蜕皮变为若虫。若虫期 若虫外形似成虫,较成虫细长。末体环纹不清晰,咽泡明显。足4对,跗节有一对四叉爪。不食不动约近60小时发育蜕皮为成虫。,形态和生活史,7,成虫期 成虫体细长,呈乳白色半透明。马蹄形咽泡细长,后段开口较窄。虫体分为颚体和驱体两部分。颚体位于虫体前端,呈梯形,螯肢一对,呈细针状,触须三对。躯体又可分为前体和末体。雌虫略大于雄虫。雄性生殖孔位于第2对背足体毛中间的一个三角形突起上。雌虫有一指状肛道,雄虫无。雌雄螨于

4、毛囊口交配后,雌螨则进入毛囊内产卵,雄虫在交配后即死亡。完成一代生活史约需2到4周,雌虫寿命2个月左右。,形态和生活史,8,毛囊蠕形螨主要刺吸宿主细胞分泌物,少数以角蛋白为食。该螨在不同发育阶段取食量不同,通常从幼螨到成螨取食量逐渐增加,尤其从若虫到成虫阶段取食量最大,且雌虫的食量大大超过雄虫。,寄生适应特征,9,毛囊蠕形螨生活史各期均不需光,但对温度较敏感,发育最适宜温度为37,其活动力可随温度上升而增强,54为致死温度,低温对毛囊蠕虫螨生长发育不利。该螨寄生人体的密度以夏季最高。一个毛囊内常有6至18个成体群居,最多达200个。,寄生适应特征,毛囊蠕形螨雌(含卵)雄成虫,10,人体经毛囊蠕

5、形螨感染后,虫体钻入毛囊内,由于虫体的机械刺激和其排泄物的化学刺激,使组织出现炎症反应。随着它不断繁殖,逐渐引起毛囊和皮脂腺的袋状扩张甚至增生肥大,形成鼻赘,还可导致继发毛脂腺炎和痤疮。寄生部位毛囊涨大,皮脂腺分泌物增多,感染细菌,形成粉刺。,致病机制与症状,11,临床表现为鼻尖鼻翼两侧等处血管扩张,面部患处轻度潮红,继而皮肤充血,发生红斑湿疹或针尖大小的红色痤疮庄丘疹、脓疮、结痂等症状,可成批发生,经久难愈。严重时刻累及额、颊及眼周皮肤。从皮损中可检查到毛囊蠕形螨生活史的各个时期。,致病机制与症状,12,毛囊蠕形螨寄生于人体一般不出现明显症状,但有时也可引发毛囊炎、睑缘炎和继发感染。患有酒渣

6、鼻、痤疮(青春痘)的患者,毛囊蠕形螨感染率及感染度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及一般皮肤病人,说明毛囊蠕形螨是引起上述症状的病因之一。,致病机制与症状,13,用痤疮压迫器或用手挤压患处,将挤出物刮下,置于滴有甘油的载玻片上,加盖玻片轻压后,镜检。若查到蠕形螨即可确诊。病原检查可采用直接刮拭法、挤压刮拭法和透明胶纸法。,诊断,14,人体感染毛囊蠕形螨是世界性的,我国10多个省市已报道有该螨的感染。各地感染率在0.881.0之间,且男性略高于女性。感染年龄范围从4个半月到90岁,其中以4060岁感染率为最高。人体可能通过皮肤直接接触或有毛巾等物间接感染。但毛囊蠕形螨和某些动物蠕形螨同种宿主的直接接触是该螨迁移

7、的必要条件。在白天,毛囊蠕形螨可出现于面部皮肤表面,有利于该螨的接触传播。,流行情况,15,据流行病学调查,新生婴儿皮肤并无毛囊蠕形螨的存在,是其后天与带螨成人接触而感染,且随着婴幼儿年龄增长,接触机会增多,感染率逐渐增高。感染率不等于患病率。感染有毛囊蠕形螨的人,不等于都发病,它致病的条件是螨在皮肤局部寄生的数量及人体免疫机能的高低。,流行情况,16,毛囊蠕形螨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对酸碱度的适应范围也较大,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肥皂、化妆品等均不能杀死。通过消除面部毛囊蠕形螨感染,能够有效控制和改善面部症状。具体防治措施主要有:加强宣传教育。注意个人预防,避免和患者直接接触,毛巾、脸盆、衣被要专

8、用。药物治疗:外用药有10%硫磺软膏,苯甲酸苄脂乳剂,二氯苯醚菊脂霜剂等。也可服用灭滴灵、维生素B2、B6,复合维生素B。用天然植物大黄提取物脂质体制剂治疗。用耐久防螨抗菌整理织物。,防治,17,写本论文我们收获很大。通过对毛囊蠕形螨形态结构、生态与生活史、摄食特点、繁殖方式等方面的初步了解,我们认识到该螨与其他寄生虫一样具有高度适应寄生生活的特征。此外,由于人体感染该螨的广泛性,有必要让广大同学了解这种寄生虫,认识其危害,提高正确判断、科学防治该螨引起皮肤疾患的能力。虽然该螨感染者大多为无症状的带虫者,一旦条件成熟,该螨迅速增殖,对皮肤的化学刺激、机械损伤等致病作用会很明显。为认清该螨的致病作用、机理和影响感染率的因素,探求有效易行的诊断、防治措施,以使广大同学皮肤美观健康,我们做了以上工作,当然这些是远不够的。今后我们会就感染该螨后皮肤症状的辨识、化妆品中防治该螨的有效成分和影响该螨感染率的因素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小结,18,相关资料,本论文原件请参阅Word文档人体寄生虫.doc.我们的研究工作和本论文肯定有许多不足,还请老师、同学们不吝赐教,我们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19,谢谢大家!,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