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7 ,大小:89.94KB ,
资源ID:1663098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63098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讲义.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讲义.docx

1、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讲义2012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讲义专题1 中国古代政治一、 历史沿革与时代特征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东周春秋、战国)统一国家的建立(秦、西汉、东汉)政权的分立与民族融合(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北朝)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隋、唐)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宋、元)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明、清)二、 政治制度1、 原始社会:禅让制2、 奴隶社会:世袭制(夏、商)。分封制(西周)3、 中央集权制:(1).含义: 专制主义是指中央的决策方式,具体说就是皇帝的个人专断独裁;中央集权指全国各种军、政、财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2、。(2).发展历程:秦朝正式建立: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军政大权;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地方实行郡县制。 西汉巩固:汉武帝解决了王国问题,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隋唐完善:创立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人才,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 北宋加强:北宋初年,“杯酒释兵权”解决兵权的问题;将地方的政权、财权和军权收归中央。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加强。 元朝新发展:为了加强封建统治和对辽阔疆域的管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这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新举措。 明清达到顶峰(衰落):明朝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地方废行省

3、,设三司;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清朝沿用明制,设军机处,大兴文字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3). 评价:(一)双重作用。积极作用:有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又利于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消极作用:专制容易形成暴政、腐败现象,是阻碍历史发展的因素。思想上表现钳制了思想,束缚了文化。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新兴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的发展。(二)不同阶段作用不同:在封建社会前期,主要起积极作用;封建社会后期,主要是消极作用。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一)、总

4、体概述:1 秦朝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2中国历史上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的四个朝代:秦、西晋、隋、元。秦汉、隋唐、元明清是中国三大主要统一局面。3国家的三个分裂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4民族融合的高潮有三个时期:春秋战国、三国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元。 (二)、古代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关系1发展过程(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秦的统一北方:秦始皇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修筑了万里长城。南方:兴修灵渠,连结 长江 水系与 珠江 水系,是沟通南北水路的重要通道。(2)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 西汉 时期 西域:a 张骞 两次出使西域(分

5、别在 前138 年和 前119年),开辟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的联系。 b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 西域都护 ,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C陆上丝绸之路开通。路线:从 长安 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 欧洲 。作用:“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3)多民族的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魏 孝文帝 改革:迁都 洛阳 ,推行汉化政策,促进了 北方民族大融合 。(4)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大发展:唐朝时期 a在唐朝开明政策的感召下,西北各部首领纷纷来长安朝见皇帝,尊称唐太宗为“天可汗”。b吐蕃是今天藏族的祖先。松赞干布是吐蕃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在他

6、做赞普期间,汉藏两族之间的交往有很大的发展。他十分仰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去唐朝求婚, 唐太宗 答应把文成公主嫁给他。文成公主入藏,密切了唐与吐蕃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两族的友好关系。(5)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宋元时期a和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辽 、 西夏 、 金 ;和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是: 金 、 西夏 、 蒙古 。b金灭 辽 和 北宋 ;蒙古政权灭 西夏 和 金 ;元政权灭 南宋 。C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建立蒙古政权(铁木真 成吉思汗),1271年, 忽必烈 (元世祖)改国号为元,建立元朝;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统一全国。形成新的民族 回族 。结果:

7、在元朝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盛况。(6)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明清 时期 A、乾隆帝时,平定了新疆大、小和卓发动叛乱,设置伊犁将军。b清朝建立了对达赖和班禅册封制度。顺治皇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的封号; 康熙皇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的封号。1727年,清朝设立 驻藏大臣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2历代中央政府加强对边疆的联系和管辖台湾:A、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三国孙权派卫温率万人船队到夷州,加强台湾与内地的联系。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琉球的管辖。清初 郑成功 从 荷兰 殖民者(占领38年)手中收复台湾。清朝清前期(1684年),设置 台湾府 ,隶属 福建省 。新中国成立

8、前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从 日本 (占领 50 年)手中收回台湾。 西藏:唐朝 文成公主 与松赞干布成亲。元朝设立宣政院,管理藏族地区事务,西藏正式成为我国的行政区。清朝清前期确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1 年和平解放,祖国大陆完全统一。1965成立西藏自治区。 新疆:西汉公元前 60 年设置西域都护,新疆正式隶属中央管辖。唐朝设置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清朝清乾隆皇帝时,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后,设伊犁将军。左宗棠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设 新疆省 。1955年设立新疆自治区。三、认识:1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

9、结果,分裂是短暂的。2国家统一的影响:保持了社会稳定,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强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各地区间经济文化交流。专题2 中国古代经济一 农业问题1、历代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发展(1)春秋:春秋末年开始使用牛耕;开始出现铁农具。(2)战国:在春秋开始使用铁器的基础上,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更为普遍,;牛耕得到推广;各国兴修水利,最著名的是秦国的都江堰。(3)西汉:张骞通西域后,西域各族得到了铁器,还学会内地铸造铁器的技术;西汉西域传人的作物品种有葡萄、苜蓿、核桃、胡罗卜等。(4)三国:大批北方农民为避战乱迁居江南,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5)南北朝:贾思勰总结北方人民长期生产经验,写出

10、齐民要术这部我国历史上最早、最完整的农书。(6)隋唐:为加强南北经济交流,隋朝开凿大运河;唐朝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造了曲辕犁;创制了新型灌溉工具筒车。(7)北宋: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在福建普遍种植。(8)元朝:棉花种植区域进一步推广到全国。(9)明朝:政府推广植棉,棉布成为人民的主要衣料;原产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烟草等作物传入我国。2、古代经济重心南移(1)影响因素:南方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技术、生产工具。 江南地区的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2)过程: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经济逐渐开发,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

11、基础。隋唐时期:唐朝中后期,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江南地区农业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南宋时:南移完成。标志:“苏湖熟,天下足”,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3、古代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统治阶级注意调整治政策(战国商鞅变法,奖励耕战、西汉初修养生息、三国垦荒屯田、唐朝轻徭薄赋、元朝重视农业发展、明清重本抑末),鼓励发展生产。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如唐代制成曲辕犁、筒车等。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二 商业1 商业和城市(1) 隋唐:长安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2) 宋元: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

12、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北宋都城东京、南宋都城临安是闻名世界的大城市;宋代海外贸易发达,泉州、广州、明州是对外贸易的主要港口;元朝大都是闻名世界的商业都市。(3)明清: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资本主义萌芽缓慢发展。2 资本主义的萌芽(1)原因(条件):随着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迅速发展。(2)标志:“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出现。(3)实质:“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户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是雇佣和被雇佣的关系。(4)缓慢发展:清朝,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部门增多了,规模也进一步扩大。三、手工业1.冶金业:青铜铸

13、造业,商代的司母戊鼎,四羊方尊2纺织业A丝织业:三国蜀锦、唐花色品种多、北宋南方胜过北方、明苏杭产量大、清南京后来居上。B棉织业:南宋后期兴起、明朝中后期出现手工工场。3陶瓷业:半坡人彩陶、秦始皇兵马俑、唐(邢窑白瓷、越窑青瓷、唐三彩)、宋(冰裂纹瓷器、江西景德镇成为著名的瓷都)、明清(青花瓷、景德镇成为全国制瓷中心)四、造船业:宋朝造船业发达,我国是当时世界上造船水平先进的国家,明郑和下西洋用的宝船。五、对外贸易:西汉丝绸之路通往西亚和欧洲-唐朝对外贸易频繁两宋时海外贸易兴起,设立市舶司元大都商旅不绝明朝郑和下西洋清朝严格限制对外贸易,采取闭关锁国政策。专题3中国古代科技思想文化(略)专题4

14、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探索一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战争名称时间发起国结果影响中国人民抗争鸦片战争1840-1842英国清朝战败,签订南京条约内容: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福建、宁波、上海五处的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林则徐虎门销烟。关天培在虎门英雄牺牲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国、法国清朝战败,同英法俄美签订北京条约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洪秀全领导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抗击洋枪队打死华尔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日本(八上P16-17)清

15、朝战败,签订马关条约内容: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合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黄海大战,邓世昌壮烈牺牲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八国清朝战败,签订辛丑条约内容:清政府赔款白银2.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民居住。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义和团奋勇抗击八国联军抗日战争1931-1945日本中国战胜抗日战争中国的胜

16、利,扭转了100多年来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屡败局面,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张学良杨虎成屐西安事变;林彪指挥平型关大捷;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 二中国人民近代化的探索(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阶段事件时间代表人物口号主要内容历史作用性质军事器物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地主阶级洋务派)奕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自强、求富”创办一批军事工业;创办一批民用工业;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兴办新式学堂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

17、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政治制度戊戌变法1898年(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维新变法”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训练新式军队等起到了资产阶级思想启蒙作用。 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辛亥革命1911年(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三民主义”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深入人心。资产阶级性质革命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资产阶级知识

18、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民主、科学”.前期:四个提倡、四个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独裁;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主要宣传马克思主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与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资产阶级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关于中国近代化探索的认识1、中国的近代化过程是一个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逐步深入,层层递进的过程。结论: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不懈探索精神的民族;地主阶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

19、主革命的任务;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1. 开端:A五四运动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口号:“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最能体现运动性质)、“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取消二十一条”、“誓死争回青岛”3、运动爆发的标志: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游行示威。4、发展:6月3日,上海工人罢工,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5、结果:罢免三个卖国贼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释放被捕学生,运动取得初步胜利。6、性质: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7、历史意义: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标志中国新民主主义的开端。8、

20、五四精神:爱国主义,民主和科学,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追求真理,振兴中华,反帝反封等。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共一大的召开)1、中共“一大”的召开的条件:阶级基础:五四运动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2、中共“一大”的召开: 时间:1921、7、23(党的生日;但建党节是每年的七月一日) 地点: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的一艘游船上。代表:毛泽东(长沙)、董必武(武汉)、李达(上海)等12个代表,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列席)3、中共“一大”的内容: 通过了党的第一个纲领。党纲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

21、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大会确定党成立以后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会,领导工人运动。大会还选举了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4、意义: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他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他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2国民革命时期(1)、黄埔军校的成立: 1924 年 广州黄埔 为革命军队培养大批军官 建校重要人物: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蒋介石校长;廖仲恺党代表;周恩来政治部主任;恽代英等教官。办学特点:实行军事训练与政治教育并重的办学方针。(2)、北

22、伐战争: 1926 年开始 对象:北洋军阀的张作霖、吴佩俘、孙传芳三大派系。叶挺独立团:取得汀泗桥、贺胜桥、武昌等战役胜利,为第四军赢得“铁军”称号 (3)、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1927 年 蒋介石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 3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南昌起义:1927、8、1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标志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独立领导革命战争的开始 主要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八一建军节由来于南昌起义。)(2)、建立:1927、9 毛泽东创建 中国革命史上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3)、井冈山会师:1928 年4月,朱德、毛泽东,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4)、意

23、义:是中国共产党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一正确革命道路的开始 (5)红军的长征( 19341936 年) 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经过(1)红一方面军长征路线和主要事件: 中央根据地 向贵州进军 解放遵义 四渡赤水河 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军的包围) 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 过雪山 过草地 陕北吴起镇会师( 1935 、10 )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政治局扩大会议。内容: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意义: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

24、的转折点 (3)三军大会师:1936、10 月 甘肃会宁 标志长征胜利结束。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了基础。 长征精神:“不怕苦,不怕死”;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不畏艰险,不怕牺牲,顽强拼博,艰苦奋斗。4抗日战争时期 “九一八”事变: 1931、9、18 ,日军炸毁沈阳柳条湖村南满铁路的路轨,接着进攻沈阳;东北三省沦陷;中国进入艰难的局部抗战时期 西安事变 1、概况: 在全国抗日浪潮的感召和中国共产党的争取下,1936、12、12 ,张学良、杨虎城在西安扣留蒋介石,实行“兵谏”,逼蒋抗日(目的);中

25、国共产党以民族利益为重,采取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正确方针;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2、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它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 1937、7、7 ,日军炮轰卢沟桥和宛平城,二十九军奋起还击,标志全国性(全民族)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爆发 2、南京大屠杀: 1937、12 日军杀害中国军民 30 万人以上 日本在中国的暴行;中国人民要劳记历史,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甲午中日战争是有旅顺大屠杀)3、平型关大捷:抗战以来首次大捷,由八路军取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4、台儿庄战役:

26、李宗仁 徐州会战组成部分 是国民党正面战场上的一次重大胜利 5、百团大战(又称“交通破袭战”):1940年秋 彭德怀、朱德指挥八路军取得 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的战役(敌后战场) (同时:欧洲有大不列颠空袭战)作用:它振奋了中国人民的抗日精神,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6、抗日战争胜利意义: 1945、8、15 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是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中国的抗日战争对彻底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共七大(1945 年 延安) 内容:

27、(1)毛泽东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提出了政治路线: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2)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意义:中共七大,指明了抗战胜利后中国的光明前途,形成了全党高度的思想统一和政治团结,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5解放战争时期重庆谈判: 1945 年 8 月 10 月 (挥手之间)(1)中共谈判代表: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 国民党谈判代表:蒋介石、张治中、张群等(2)目的: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师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 (3)结果:

28、1945 、10 、10 签定了双十协定 全面内战的爆发 1、内战爆发: 1946 年,标志是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2、千里跃进大别山:刘邓大军 揭开了人民解放军全国性战略进攻的序幕 3、三大战役:(1)辽沈战役: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指挥东北解放军,歼敌47万,解放东北全境。主要战役:锦州、黑山、营口、沈阳;长春和平解放。(2)淮海战役:刘伯承、邓小平、陈毅、粟裕、谭震林指挥中原和华东解放军,歼敌55.5万,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北和中原地区。使国民党政府的长江防线和南京暴露在人民解放军面前;主要战役:陈官庄、碾庄、双堆集。(3)平津战役:林彪、罗荣桓与聂荣臻指挥东北和华北解放军

29、,歼敌52万,华北全境解放,奠定了全国胜利的基础。主要战役:天津、张家口、新保安;北平和平解放。三大战役作用:基本上消灭国民党的精锐部队,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基础 4、渡江战役(“百万雄师过大江”):1949年4月2123日,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5、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原因:蒋介石发动内战不得人心,中共土改深得民意,中共在人心上占绝对优势;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决策英明;人民解放军越战越勇,士气高涨,国民党军队士气日益低落。 国共两党关系变化及启示时期关系原因影响国民大革命时期(1924-1927)合作反帝反封建的共同任务基本消灭了北洋

30、军阀,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土地革命时期(1927-1937)分裂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导致大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合作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取得抗战胜利,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新解放战争时期(1945-1949)分裂国民党在美国支持下发动全面内战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形成台湾海峡两岸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启示:国共两党合则有利于民族的兴旺和崛起,分则给中华民族带来战争和灾难。(或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或两党合则国兴,两党分则民族和人民不幸) 国共两党代表的是不同利益的政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两党两次合作,沉重打击了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国共两党应以民族利益为重,实现第三次合作,为祖国的统一大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贡献。专题5现代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 新中国的成立1、筹备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194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