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6.49KB ,
资源ID:166436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6436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电视摄像讲义汇总.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电视摄像讲义汇总.docx

1、电视摄像讲义汇总(一)概述一、摄像与摄影 1摄影:摄影表现空间,瞬间凝固静止画面。 2摄像:电视摄影既要在时间中表现空间,影像是静止和运动的。3摄像与摄影联系:摄影构图和技巧适用电视摄像的静态镜头中。4摄像与摄影区别1)摄影可以在后期冲印中调整拍摄时取景与构图的缺陷。2)电视摄像在拍摄时应该将拍摄过程考虑成熟。在有分镜头脚本的电视摄影中,对于各种画面元素的构图和组合,以及何种摄影角度能够更好地通过这些组合表达影像意义,可以事先进行设想与安排。而没有分镜头脚本,或是事先无法安排和控制的摄影,也应提前对需要拍摄的内容做构想,研究其所要达到的效果,了解应当怎样构图有利于突出或强调想传递的信息或意义。

2、二、影视摄影师成长的三个必经阶段: 1对摄像机进行充分研究了解其构造、性能、特点、基本原理,掌握操作方法;2学习构图方式和造型手段了解光线、色彩、影调、线条的描绘能力,懂得以正确的方式摄录具有美感的影像;3熟悉镜头的运用(最高阶段)理解每个镜头画面作为电视语言的概念,掌握每一类镜头语言的表达特点与表现能力;熟练地运用各种摄影术和镜头语言传递思想或信息、表达电视节目的内容和主题。(二)摄像机基本使用方法一、影像记录方式:磁带、硬盘、光盘。二、插入录像带 1插人录像带(仅能使用S-VHS/VHS磁带)1)按TAPE EJECT键,等数秒钟,磁带室盖才开启。 2)使用录像带的窗口朝上,将其插入。 3

3、)关上盖,直至其“咔哈”合上。 2取出录像带 确认摄录像机有电源供电。 1)按TAPE EJECT钮。 2)拉出录像带。 3)关上盒,直至其“咔嗒”合上。 3防止录像的意外抹消 如果用已经录过像的磁带进行拍摄,则先前的录像内容将被抹消,而被新的内容所取代。将保险片(l)折断后,便可保护重要的录像不被意外抹消。如果保险片折断,即该录像带便不再能被录像。 4如何折断保险片 如箭头方向用起于折断保险片。 5如何再次利用已被折断保险片的磁带录像用胶带(2)将该孔牢固地封上商层。注意:在录像或放像中途,如果电池组被取出,则磁带将缠在磁头磁鼓上并将被损坏。在装卸磁带时也存在以上问题。三、电子寻像器 1设定

4、电子导像器至拍摄位置1)将电子录像器转回90度,使眼罩对着后面 2)电子录像器可如前或前后各旋转90度 3)要想在眼睛不接近电子寻像器的情况下观看电子寻像器中的画面时,请转上眼罩。 4)拉出电子寻像器,则其可更朝外伸展至最适合拍摄的位置。 2将电子寻像器收回至最初位置1) 向镜头方向旋转。2) 将电子寻像器向基部按,将其受回。四、拍摄l打开摄录像机,并滑动至“CAMERA”。2插入磁带:关上磁带空后经过数秒钟,摄录像机便进入拍摄暂停状态。3滑动至“ONAUTO”或“OFF”1)在“ONAUTO”位置时,将选择SVHS录像系统,S”指示会亮,且磁带不能通过普通VHS录放影机放影。2)在“OFF”

5、位置时,“S”指示将不亮。4记录键:按键开始记录再次按键停止记录。五、变焦1手动变焦:适于急推拉。2电动变焦:(1)持续按住长焦“T”钮,拉近(目标物变近)。持续按住广角“W”钮。推远(目标物变远)。(2)变焦快慢与用力按TW键有关。六、聚焦:为了获得清晰的影像。1自动聚焦功能摄像机状态开关置于“AUTO”,可自动聚焦至几乎所有目标物上。在下列拍摄条件下,自动焦距方式也许不能提供满意的结果,这时请使用手动聚焦:1)闪耀的表面,背光的物体或反光强烈时。2)厚玻璃后面的物体。3)物体一部分靠近而另一部分却远离摄像机时。4)平面物体如白墙等。5)带水平条纹的物体。6)倾斜的物体。7)快速运动的物体。

6、8)使用大特写的镜头。2手动聚焦功能1)将状态选择开关设至“MANUAL”。2)按摄焦钮“FOCUS”电子寻像器中将出现“MF”指示。3)按“T”钮拉近要拍摄的目标物。4)转聚焦环调整焦距。5)“W”钮可变回到希望的角度。注意:1、使用手动聚焦方式时,请调变焦“T”钮处于其最大长焦距设定后再聚焦。原因:一是长焦端是小景深,聚焦准确后可确保在最大长焦距和最大广角范围内变焦时,目标物被始终精确地聚焦。二是长焦端被拍景物影像最大,便于观察聚焦是否准确。2、大特写物体很近时,由于景深短,摄像机轻微抖动也会导致目标超出聚焦的范围。建议使用三脚架。七、白平衡调整1、自动白平衡调整:状态开关置于“AUTO”

7、位置(寻像器不出现白平衡的标记)。在以下情况下使用手动白色平衡调整:1) 在水银灯或者萤光灯拍摄。2) 强烈光线或者光源的彩色色温较低时。3) 在光线突变的条件下拍摄。4) 室外日出或者日落时。5) 在室外的焰火光线下拍摄。6) 拍摄单一彩色物体或者单一彩色背景前的物体。2、手动白色平衡调整l)调滤片和色温片;2)增益为0;3)光圈自推;4)白平衡键设置为A或B;5)在主体所处的环境下巡找纯白物体或放一白纸,将摄录像机对准白纸或其它纯白物体,按“T”钮直至白纸填满整个画面;6)按白平衡调节键1秒钟以上,录像器中出现“AWB”闪动数秒后停止后,并出现“K”表明白平衡调整。八、手动光圈和快门调节1

8、光圈调整(背光场面)1) 将状态开关置于“MANUAL”。2) 将光圈/快门置于“IRIS”。3) 反复按“CLOSE IRIS OPEN”可出现:F1.8,F2, F2.8,F4,F5.6, F8, F11,F16,CLOSE。CLOSE为关闭光圈。2快门调整(快速运动物体)1)将状态开关置于“MANUAL”。2)将光圈/快门置于“SHUTTER”。3)反复按“ SHUTTER+”钮,可出现:无(1/50秒),1/60,1/125,1/250,1/500,1/1000,1/2000,1/4000等。(三)摄像机持机技巧一、手的持机方式1 肩扛式操作1)站立拍摄:两腿开立,全身正直放松,重心下

9、坠。托机时右手穿过圈手皮带,托机在右胸前,同时大拇指控制拍摄开关,用中指和食指控制变焦开关;左手扶持机身,以加强稳定性。2)跪拍摄(仰拍或降低拍摄高度):一腿曲立,另一腿膝盖撑在地上,这样可加强稳定性,机可托在右胸前。3)蹲拍摄:两腿略比肩宽,全蹲下,两手托机在胸前或抱机在两腿之间。注意:不管是抱机或托机,两肘(zhou)都可以利用大腿作依托,尽量彼此稳定。2 抱机操作抱机时要用一只手抱机身,另一只手负责开关、调焦、推拉等;也可以反过来左手抱机右手调机。3手握式操作单手式:拍摄时右臂基本悬空,右手完成开关机或变焦等。双手式:右手握紧摄像机手柄,左手进行变焦和聚焦的操作或拿稳摄像机,并用腕带固定

10、,使右肘靠紧身体,左手托住摄像机。二、眼睛的取景方式双扫描方式拍摄,右眼取景的同时,左眼也同样睁开以综观全局,把握动向,随时留意主体趋势或者及时转换新的拍摄主体。摄影:左眼闭合,右眼取景。摄像:是一个连续过程,包含推、拉、摇、移、俯仰、变焦等变化。三、身体的移动方式1、俯仰拍摄(上、下):利用身体腰部的弯直和手臂的抬落来配合完成俯仰拍摄2、摇摄(左、右):双脚不动,仅依靠腰部转动。1)起幅长而落幅短:先按平常的姿势拍摄,然后缓慢均匀转动腰摇摄。进入落幅时再让转姿势坚持片刻,直到拍完。2)起幅短而落幅长:拍摄时则要将身体朝向终止方向站立,然后腰部扭向镜头开始方向拍摄,摇摄完毕后身体恢复正常姿势,

11、这样落幅拍得再长也无妨。四、脚的步行方式(无轨道车)摄像师锻炼“走”的功夫。双腿曲膝,蹑着脚走。腰部以上要正直,仿佛头顶着水碗,不受脚下的动作干扰,使传到肩的振动尽量减弱。行走时利用脚尖探路,并靠脚补偿路面的高低。这样腰、腿、脚三者协调配合,使身体起到一部“智能摄像车”的作用。五、呼吸方式摄像机轻,呼吸影响大。采用腹式呼吸法:胸部保持适当放松,双肩不要上下耸动,只是腹部进行不影响拍摄的收放。六、持机摄像的要领“稳定高于一切”1、无论任何姿势拍摄,都要保持放松的状态,因此不要用似站非站,似蹲非蹲的姿势,这样会导致肌肉紧张,时间一长,引起机身抖动。2、手持机拍摄应优先采用广角镜头。因为广角镜头拍的

12、画面广阔,相对不易看出抖动。3、为了稳定,无论何种姿势拍摄,都要尽量降低身体的重心。4、当持机运动拍摄时,尽量以上身的扭曲、移动代替全身的运动。扭、移动身体拍摄,要先以扭曲姿势难度大的 动作开始拍摄(起幅),再以端正姿势、容易控制的动作结束拍摄(落幅)。原因就是落幅时气息弱,更难控制机身。5、走动拍摄时,要双膝弯曲、小步移位,减轻走路的振动。6、定位拍摄时,要尽量利用树木、栏杆、墙壁、地面等依托物,稳住身体和机器。(四)画面内部运动画面运动1电视屏幕是一个充满运动的世界。并不是说节目中的运动造型越多越好,越夸张越好。运动画面动感强、视觉流畅,静态构图平衡、稳定,各有特色。2屏幕上影像的运动种类

13、:1) 画面内部运动:来源于被摄体自身的运动,是对现实生活中运动的再现。2) 镜头外部运动:产生于摄像机自身的运动(画框的运动),每种运动方式都有一些明显的特征。推、拉、摇、移、跟、升降、晃动、旋转、综合运动是主要的镜头运动方式。 一、光学镜头的选择1 标准镜头与我们日常的视觉习惯比较接近。2 广角镜头1)纵向运动由于被摄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的迅速改变可以创造出动体急速靠近或远离视点的效果,画面有强烈的动感,被摄体离镜头越近,这种动感就越强烈。在纪录片深山船家里,有一组表现船只逆流而过险滩的镇头,画面利用了广角镜头纵向拍摄的方法使水流速度和纤夫健美的肢体得到了突出的表现,画面充满了动感和力度。2

14、)横向运动由于视角广,被摄体在画面中所占面积小,位移在画面中表现不明显,动感就弱,被摄体越远动感越弱。3 长焦距镜头与广角镜头相反,对纵向运动表现动感弱对横向运动表现动感强。 二、景别的选择1 景别大则物体影像小,影像位移不明显,动感表达弱。2 景别小则物体影像大,影像位移明显,动感表达强。例如:纪录片沙与海中,有一个镜头表现横穿沙漠的火车,利用大远景,高速移动的火车就像一条缓慢移动的线,画面空阔、辽远;而如果利用小景别拍摄车轮的话,则可以表达出极为强烈的动感,画面气势磅礴(见图7-2)。三、拍摄方向的变化1屏幕上影像的运动方向(上、下、左、右)决定于被摄体与摄像机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影像运

15、动的方向在剪辑中是极为重要的。2同一个运动(后向前),利用不同的拍摄方向,影像的运动方向就不同。1) 摄像机位于运动主体的左侧,则影像向画面的左向右运动;2) 摄像机位于主体右侧,影像右向左运动;3) 摄像机位于主体前方,影像面向观众运动;4) 摄像机位于主体后方,影像向纵深运动;5) 像机位于主体上方,影像向屏幕上方或下方运动(见图73)。四、景深等因素的影响大景深动感强弱,小景深动感强烈。 五、改变拍摄速度和放映速度之间的关系摄像师还可以通过改变拍摄速度(摄像机)和放映速度(编辑)之间的关系,来控制影像运动速度,以获得特殊的效果。1正常速度摄像机对视觉形象的记录是每秒25帧静止画面,节目放

16、映时的播出速度也是每秒25帧,因此,画面对运动速度的再现是正常的。2慢动作如果播出时所用的帧数多于拍摄时所用的帧数,则影像的运动速度慢于实际物体的运动速度。 慢动作可以使观众看到生活中看不到的运动细节。由于它异常的视觉形式,可以引起观众特别的关注和思考,经常被用来强调某一特定的动作、时间,以加强某种特定的效果。 在纪录片壁画后面的故事中,身患绝症的学生陶先勇在老师的资助下,终于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天安门广场,实现了自己最大的愿望。一组慢镜头表现了他们在天安门广场放风筝的场面,画面充满了欢乐。在科教片中,慢动作经常被用来再现高速运动物体的细节,如子弹穿过玻璃的瞬间等。3 快动作如果播出时所用的帧数少

17、于拍摄时所用的帧数,则影像的运动速度快于实际的物体运动速度。快动作在节目中也往在用来表现某种特定的效果,如滑稽的效果、磅礴的气势(如飞快的流云)、时间的流逝(加快速移动的光影)、特殊的视觉形象(如花朵的盛开)或某种象征(如表现森林中动物尸体的腐化以及在腐土上长出新的植物的过程,以象征生命的生生不息)。在陈凯歌的影片孩子王中,第一个镜头使用了通格拍摄的方法,在一个大全景中表现了从日出到日落的全过程,使观众被大自然的奇瑰景象所震撼,并体会到一种刻的历史沧桑感。快动作也可以增加影片的戏剧性,如追逐段落中加快汽车的速度。4静帧播出时用多于一帧的画面来表现运动中的某一特定瞬间,则运动物体在屏幕上的形象是

18、静止的。静帧则以对某一瞬间的强化来突出这一瞬间的画面形式与含义,在法国影片四百下中,孤独、苦闷、仿煌的少年安托万从少管所中逃出来,穿过树林、原野,一直跑到茫茫的大海边,他跋着海水,浪花拍击着他的双腿,在最后一个镜头中。他突然转身向岸边走来。久久地视着观众,一个充满人间辛酸、踌躇不定、满脸稚气的面部特写成为定格这个画面给观众以无限的联想。在节目制作的实践中,有时徙手持机拍摄静物,画面会有晃动,作为弥补的方法,可以选取质量较好的一帧,在特技台上做静帧效果以代替这个镜头。5倒放播出时逐帧连续地倒放,则影像与被报体的运动形态、方向正好相反。倒放的视觉效果最为奇特,如一个破碎的花瓶可以奇迹般地恢复原貌,

19、这种技巧经常被用在武侠片的拍摄中,如从屋顶跃下的演员在屏幕上一跃而上。(五)画面外部运动一、镜头的外部运动1 镜头的外部运动是指摄像机的运动,即运动摄像。2 固定摄像(内部)与运动摄像(外部)在一个镜头的拍摄中,摄像机的机位和镜头保持固定不动。固定摄像可以拍摄静态的对象,画面的总体效果是静态的、单构图的。这时画面的总体效果是动态的,由于被摄对象的运动,画面中的主体、光影结构、人物关系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画面也可以是多构图的。 3运动镜头组成1)起幅指整个运动镜头开始时的固定画面,要求构图讲究,有适当的长度,一般要使观众能看清画面内容。考虑到编辑时的技术要求一般都要长于5秒钟。由起幅的固定画

20、面过渡到运动过程的移动画面时要自然流畅不可太生硬、突然。2)运动过程主要有推、拉、摇、移、跟、升降、晃动、旋转、综合运动等。3)落幅指运动镜头终结时的固定画面,要求构图讲究,画面由运动转为固定时要自然平稳,尤其重要的是落幅要准确,不能犹豫不决,一般来说,落幅画面也需要一定长度。 4运动摄像要求平:即画面保持水平不能倾斜。手持机拍摄时,比较容易调整;利用三角架拍摄时不能怕麻烦,一定要把水平调好。准:指画面构图、起幅和落幅要根据创作意图和表现内容的要来做到准确。在伴随运动时要跟得准,要对动体的运动趋势有准确的判断,拍摄时应有一点心理提前量;还有一点是聚焦要准,运动拍摄时物距往往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准

21、确聚焦有很大的难度一定要多加练习,培养聚焦时手感的准确性。稳:即摄像机在运动中尽量保持不晃、不抖。使用广角镜头时比较容易做到;使用长焦镜头时,镜头容易晃动,这时应尽量使用三角架,如果手持拍摄,则要注意采用正确的持机姿势,保持步法和呼吸的平稳。 匀:拍摄像机运动速度要匀,不能忽快忽慢;运动方向的变化要平稳、流畅,不能太突然;还要掌握好运动的节奏以及与上下镜头节奏的关系。二、镜头外部运动的形式 1 推镜头1)定义摄像机沿光轴方向向前移动拍摄。推镜头的画面效果是被摄物体或画面的主题逐渐接近观众,视距由远变近,景别由大变小,景物由整体变向局部。2)作用用来突出场景内起重要作用的人和物,以及他(它)们的

22、情感、细节,有使观众接近被摄对象进行观察的效果。3)推镜头形式移推:拍摄时,画面有明确的拍摄对象或主体,摄像机沿着拍摄方向,逐渐接近被摄对象。由于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距离在不断的改变,因此要注意在推的过程中不断调整焦点,一般要在正式开拍之前模拟拍摄一次,事先掌握好焦点调整的幅度和速度。变焦推:从短焦距逐渐调至长焦距部位。虽然物距不变,但由于起幅时镜头的广角端比落幅时的长焦端景深范围要长,也容易出现起幅时画面清晰,然后越推越虚的现象。这种情况下,一般要求正式开拍前先将镜头推至落幅、聚焦,然后拉至起幅,这时才正式开拍,这样可以保证整个镜头从头到屋都能保持清晰。在一些特定的情况下,比如抢拍新闻画面时

23、,没有时间进行必要的准备,就需要摄像师有扎实的基本功,边拍边调焦。4)应用(1)推镜头和摇镜头结合不断改变视轴,以调整构图。在很多情况下,推镜头时如果视轴保持不变,落幅的构图就不能令人满意。这时,就需要推镜头和摇镜头结合运用在推的过程中不断改变视轴,以调整构图。镜头和摇镜头要配合得自然,平稳,不能一推到底,然后再用摇镜头调整构图,也不能摇一下,停一下,这样画面会显得不连贯,缺乏视觉的流畅感。(2)进行细致地观察主体。推镜头中画幅不断地向前移动。引导观众的视点越来越靠近被扬主体,进行细致地观察。因此,推镜头的落幅往往是镜头强调的重点,在有些场景中有意义的细节或动作在视觉上不够明显,就可以利用推镜

24、头去强调它们。纪录片壁画后面的故事中,即将痊愈的陶先勇被发现癌症再次复发时,镜头由人物中景推至陶先勇胳膊上肿瘤的特写,强调了他的病情。推镜头对人物也有很强的表现力,随着观点的推进,人物微妙的面部表情也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在新闻片或纪实性的节目中,推镜头就经常用来捕捉被访对象富于表现力的面部表情。(3)可以代表剧中人的主观视线推镜头有时也作为一种主观镜头而出现。它可以代表剧中人的主观视线,也可以暗示剧中人的心理感受,疾推就经常用来表示震惊。(4)代表着编导的观点有时推镜头也代表着编导的观点随着机点的接近,心理距离也似乎缩短了,因此可以引导观众对表现对象产生一种认同感或亲近感。(5)展示了

25、环境又突出了主体在推镜头的起幅中,画面表现的重点是环境,随着镜头的推进,主体越来越突出。这样,既展示了环境又突出了主体(而在推的过程中又细致地描绘了主体与环境的关系。因此推镜头是容量很大的镜头,起到一个前进式蒙太奇句子的作用由于推镜头严格保守了时空的统一,它又比蒙太奇句子显得自然真实。(6)强调的作用推镜头由于有强调的作用,所以对镜头落幅的选择一定要慎重,要有一定的目的。如果推镜头没有目的性,镜头落幅的画面没有什么意义,就会使观众的期待心理落空,觉得不知所云或者会误导观众产生歧义。(7)观众视觉的引导有一种强制性 一般来说,推镜头(尤其是变焦距推镜头)对观众视觉的引导有一种强制性,观众缺乏选择

26、注意中心的自由。因此,推镜头的运用不能太多,用的太多太监会引起观众的反感。2 拉镜头1)定义是指摄像机沿光轴方向向后移动拍摄。推镜头的画面效果是被摄物体或画面的主题逐渐远离观众,视距由近变远,景别由小变大,景物由局部变向整体。2)作用展示镜头开始时画面上的人物或事物和周围环境的关系及其空间位置。有时,这种逐渐展开的环境,对烘托主体有一种特殊的艺术效果。3)拉镜头形式4)应用(1)强调主体与环境、主体与陪体、细节与整体之间的关系拉镜头的起幅往往是画面的主体与场面的细节,随着画面框架的移动,景别越来越大,环境、陪体等因素逐渐地进入画框,可以强调主体与环境、主体与陪体、细节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这种多层

27、次的表现,使画面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可以创造出许多特定的效果。纪录片龙脊的第一个镜头,从瑶寨小寨村的中景拉至龙脊地区群山绵延的大远景,落幅中小寨村就像波涛汹涌的大海中的一叶小舟非常直观地描述了龙育偏远、闭塞的地理位置,并具备了某种象征意义,如图7-7所示。图中左为起幅,右为落幅。(2)可以制造对比、幽默、讽刺或惊奇的某种特定的戏剧性效果在某些时候随着环境的逐渐进入观众会逐渐发现主体置身于某种富有戏剧性的情境中,可以制造对比、幽默、讽刺或惊奇的某种特定的戏剧性效果。(3)形成某种特定的象征有些时候,将主体置于逐渐展示的环境之中,还可以使观众产生无限的联想,形成某种特定的象征。比如,起幅是一个人,然后

28、拉到巨大的城市,人的形象越来越小似乎置身于高楼大厦的峡谷之中,由此象征着现代化大都市对个人的压风(4)可以具有一种低调的感情色彩拉镜头中由于人物逐渐淹没在环境之中,因此可以具有一种低调的感情色彩,如孤独、失落或受到打击后的茫然等。东方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母亲描绘了母亲程看英在艰难、贫病中保持乐观的精神,并独立抚养两个儿女的感人故事。母亲省吃俭用用攒下的一点零钱买了一些零食,到医院探望痴呆的儿子。母亲在树下喂儿子吃式食,解说词告诉我们:儿子清澈无邪的目光,看了使人心碎,他永远不知母亲为他吃了多少苦而且也永远无法回报母亲的这种牺牲而甘愿做出牺牲木图回报的,世界上恐怕只有母亲了O这时镜头从母子的近景拉

29、至远景,大树下的母子形象越来越小,前景布满了落叶画面具有巨大的情感力量(见图78)。(5)感情上逐渐远离主体人物拉镜头在影片中可以代表剧中人的主观视点,表示距离的增加。与推镜头相反在拉镜头中随着视点的远离、人物的个性逐渐消失,可以代表编导对主体人物的态度引导观众在感情上逐渐远离主体人物。(6)景别的稳定性在有些时候,主体人物由纵深处面向镜头走来,使用拉镜头可以保证景别的稳定性,再现人物的动作和面部表情。(7)表现某些宏大、热烈的场面的蒙太奇段落,表现某些宏大、热烈的场面的蒙太奇段落,第一个镜头可以用拉镜头,由场面中特定的部分开始然后拉汗到场面的全景,能取得先声夺人、中心开花的效果。比如表现大型

30、文艺会演,从一面大鼓拉至场面全景,杨景的气氛呼之欲出。某些会议场面,从主席台上高悬的会徽拉至场面全景,会议的主题下就告诉了观众,可以取得开门见山的效果。 (8)退出感拉镜头经常运用在场面、段落或节目的结尾。拉镜头代表着观点的远离,观众对节目的参与心理也随之淡化,有一种退出感。纪录片母亲的最后一个镜头,是病重的母亲与女儿在医院散步。解说词:“她成功了(注:她艰难地、但成功地将两个儿女抚养成人),但她的成功里蕴涵着极为强烈的悲剧因素,而能够容忍这种悲剧结果的,也只有母亲了。让我们祝福这位母亲。”镜头从母女的中景拉至远景,母女的背影越走越远,令人叹息,余味无穷。3移推拉和变焦推拉比较 1)在变焦距推

31、拉中,物距没有改变,因此画面中的透视关系始终不变,改变的只是取景范围;移动机位推拉机位是不断地改变的,因此除了取景范围的改变,画面中的速机关系也在不断地改变着。 2)变焦距推拉的视点不变,改变的是注意的范围,即注意力的集中或转移代表的是心理距离的变化;移动机位推拉的视点在不断地变化是走近或远离来看的效果代表的是实际空间距离的变议 3)变焦距推拉的速度可以非常快,而移动机位推拉则不能太快。 4)变焦距推拉对观众视线的强制性引导比较明显,而移动机位推拉则显得较为自然。 5)场面中有难以逾越的障碍(比如一条大河)时,或某些角度(比如仰推),都不能用移动机位推拉,而变焦距推拉则不受限制。变焦距推拉还可以与其他造型手段(包括移动机位推林同时运用,能取得某种独特的效果。比如,在机位后移的同时镜头推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