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6 ,大小:29.45KB ,
资源ID:1666708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6670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docx

1、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Installations液化石油气(LPG)设施的设计和建造第5.1.2.5条规定旋转设备与储罐的防火间距为15m(50ft)。 5.3.5罐组的专用泵区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距甲A类储罐不应小于15m; 2距甲B、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2m,距小于或等于500m3 的甲B、乙类固定顶 储罐不应小于10m; 3距浮顶及内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0m,距小于或等于500m3 的内 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8m。 条文说明一般情况下,罐组防火堤内布置有多台罐,如将

2、罐组的专用泵区布置在防火堤内,一旦某一储罐发生罐体破裂,泄漏的可燃液体会影响罐组的专用泵的使用。罐组的专用泵区通常集中布置了多个品种可燃液体的输送泵,为了避免泵与储罐之间及不同品种可燃液体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故规定了泵与储罐之间的防火间距。泵区包括泵棚、泵房及露天布置的泵组。 5.3.6除甲A类以外的可燃液体储罐的专用泵单独布置时,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可燃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限。 条文说明当可燃液体储罐的专用泵单独布置时,其与该储罐是一个独立的系统,无论哪一部分出现问题,只影响自身系统本身。储罐的专用泵是指专罐专用的泵,单独布置是指与其他泵不在同一个爆炸危险区内。因此,当可燃液体储罐的专用泵单

3、独布置时,其与该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做限制。甲A 类可燃液体的危险性较大,无论其专用泵是否单独布置,均应与储罐之间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 5.3.7压缩机或泵等的专用控制室或不大于10kV的专用变配电所,可与该压缩机房或泵房等共用一幢建筑物,但专用控制室或变配电所的门窗应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之外,且专用控制室或变配电所与压缩机房或泵房等的中间隔墙应为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 范(GB50016)规定“变、配电所不应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的危险区域内。供甲、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所,当采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时,可一面贴邻建造,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4、50058等规范的有关规定”。本条规定专用控制室、配电所的门窗应位于爆炸危险区之外,是为了 保证控制室、配电所位于爆炸危险场所范围之外。 5.4污水处理场和循环水场 5.4.1隔油池的保护高度不应小于400mm。隔油池应设难燃烧材料的盖板。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保护高度规定是为了防止隔油池超负荷运行时污油外溢,导致发生火灾或造成环境污染。例如,某石油化工厂由于下大雨致使隔油池负荷过大,油品自顶部溢出,遇蒸汽管 道油气大量挥发,又遇电火花引起大火,蔓延1500m2 ,火灾持续2h。 2隔油池设置难燃烧材料盖板可以防止可燃液体大量挥发,减少火灾危险。 5.4.2隔油池的进出水管道

5、应设水封。距隔油池池壁5m以内的水封井、检查井的井盖与盖座接缝处应密封,且井盖不得有孔洞。 条文说明要求距隔油池5m以内的水封井、检查井的井盖密封,是防止排水管道着火不 致蔓延至隔油池,隔油池着火也不致蔓延到排水管道。 5.4.3污水处理场内的设备、建(构)筑物平面布置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5.4.3的规定。 第35页共89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表5.4.3污水处理场内的设备、建(构)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m) 变配电所、化验含可燃液体的隔集中布置污油罐、 含油 类别 室、办公室等油池、污水池等的水泵房污水调节罐 焚烧炉 污油泵房 变配电所、化验室、办公室等1

6、5151515 含可燃液体的隔油池、污水池等 集中布置的水泵房污油罐、含油污水调节罐 焚烧炉污油泵房 151515 15 151515 1515 151515 151515 15 注:表中“”表示无防火间距要求或执行相关规范。 条文说明污水处理场内设备、建筑物、构筑物平面布置防火间距的确定依据是: 1需要经常操作和维修的“集中布置的水泵房”;有明火或火花的“焚烧炉、变配电所”及人员集中场所的“办公室、化验室”应位于爆炸危险区范围之外。 爆炸危险场所范围为15m。故本规范规定上述设备和建筑物距隔油池、污油罐的最小距离为15m。 5.4.4循环水场冷却塔应采用阻燃型的填料、收水器和风筒,其氧指数不

7、应小于30。 条文说明循环水场的冷却塔填料等近年来大量采用聚氯乙烯、玻璃钢等材料制造。发生过施工安装过程中在塔顶上动火,由于焊渣掉入塔内,引起火灾的情况。由于这些部件都很薄,表面积大,遇赤热焊渣很易引起燃烧,故制订本条规定。此外,石油化工企业也要加强安全动火措施的管理,避免同类事故发生。 5.5泄压排放和火炬系统 5.5.1在非正常条件下,可能超压的下列设备应设安全阀: 1顶部最高操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的压力容器; 2顶部最高操作压力大于0.03MPa的蒸馏塔、蒸发塔和汽提塔(汽提塔顶蒸汽通入另一蒸馏塔者除外); 3往复式压缩机各段出口或电动往复泵、齿轮泵、螺杆泵等容积式泵的出口(设备本

8、身已有安全阀者除外); 4凡与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出口连接的设备不能承受其最高压力时,鼓风机、离心式压缩机、离心泵或蒸汽往复泵的出口; 5可燃气体或液体受热膨胀,可能超过设计压力的设备; 6顶部最高操作压力为0.030.1MPa的设备应根据工艺要求设置。 条文说明需要设置安全阀的设备如下: 1根据国家现行法规规定,操作压力大于等于0.1MPa(表)的设备属于压力容器,因此应设置安全阀。 2气液传质的塔绝大部分是有安全阀的,因为停电、停水、停回流、气提量过大、原料带水(或轻组分)过多等原因,都可能促使气相负荷突增,引起设备超压,所以塔顶操作压力大于0.03MPa(表)者,都应

9、设安全阀。 3压缩机和泵的出口都设有安全阀,有的安全阀附设在机体上,有的则安装在管道上,是因为机泵出口管道可能因故堵塞,造成系统超压,出口阀可能因误操作而关闭。 5.5.2单个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定压),不应大于设备的设计压力。当一台设备安装多个安全阀时,其中一个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定压)不应大于设备的设计压力;其他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可以提高,但不应大于设备设计压力的1.05倍。 第36页共89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与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第146条“固定式压力容器上只安装一个安全阀时,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应大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和“固定式压力

10、容器上安装多个安全阀时,其中一个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不应大于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其余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可适当提高,但不得超过设计压力的1.05倍。”相协调。 5.5.3下列的工艺设备不宜设安全阀: 1加热炉炉管; 2在同一压力系统中,压力来源处已有安全阀,则其余设备可不设安全阀;3对扫线蒸汽不宜作为压力来源。 条文说明一般不需要设置安全阀的设备如下: 1加热炉出口管道如设置安全阀容易结焦堵塞,而且热油一旦泄放出来也不好处理。入口管道如设置安全阀则泄放时可能造成炉管进料中断,引起其他事故。关于预防加热炉超压事故一般采用加强管理来解决。 2同一压力系统中,如分馏塔顶油气冷却系统,分馏塔的顶部已设安全阀,

11、则分馏塔顶油气换热器、油气冷却器、油气分离器等设备可不再设安全阀。 3工艺装置中,常用蒸汽作为设备和管道的吹扫介质,虽然有时蒸汽压力高于被吹扫的设备和管道的设计压力,但在吹扫过程中由于蒸汽降温、冷凝、压力降低,且扫线的后部系统为开放式的,不会产生超压现象,因此扫线蒸汽不作为压力来源。 5.5.4可燃气体、可燃液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 1可燃液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入储罐或其他容器,泵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宜接至泵的入口管道、塔或其他容器; 2可燃气体设备的安全阀出口泄放管应接至火炬系统或其他安全泄放设施;3泄放后可能立即燃烧的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应经冷却后接至放空设施;4泄放可

12、能携带液滴的可燃气体应经分液罐后接至火炬系统。 条文说明 1安全阀出口流体的放空: 1)应密闭泄放。安全阀起跳后,若就地排放,易引起火灾事故。例如:某厂常减压装置初馏塔顶安全阀起跳后,轻汽油随油气冲出并喷洒落下,在塔周围引起火灾。 2)应安全放空。安全放空应满足本规范第5.5.11条的规定。2安全阀出口接入管道或容器的理由如下: 1)可燃气体如就地排放,既不安全,又污染周围环境。 2)延迟焦化装置的焦炭塔、减粘裂化装置的反应塔等的高温可燃介质泄放后可能立即燃烧,因此,泄放时需排至专门设备并紧急冷却。 3)氢气在室内泄放可能发生爆炸事故,大量氢气泄放排至火炬,少量氢气泄放应接至压缩机厂房外的上空

13、,以便于气体扩散。 4)安全阀出口的放空管可不设阻火器。 5)当可燃气体安全阀泄放有可能携带少量可燃液体时,可不增加气液分离设施(如旋风分离器)。 6)大量可燃液体的泄放管,一般先接入储罐回收或者排入带加热设施的储罐、气化器或分液罐,这些设备宜远离工艺设备密集区,经气化或分液后再去火炬系统,以尽量减少液体的排放量。 5.5.5有可能被物料堵塞或腐蚀的安全阀,在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或在其出入口管道上采取吹扫、加热或保温等防堵措施。 条文说明有压力的聚合反应器或类似压力设备内的液体物料中,有的含有固体淤浆液或悬浮液,有的是高粘度和易凝固的可燃液体,有的物料易自聚,在正常情况下会堵塞安全阀,导致在超压

14、事故时安全阀超过定压而不能开启。根据调查,有些引进装置的设备,在安全阀前安装爆破片,或者用惰性气体或蒸汽吹扫。对于易凝物料设备上的安全阀应采取 第37页共89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保温措施或带有保温套的安全阀。 5.5.6两端阀门关闭且因外界影响可能造成介质压力升高的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管道应采取泄压安全措施。 条文说明对轻质油品而言,一般封闭管段的液体接近或达到其闪点时,每上升1,则压力增加0.070.08MPa以上。所以,对不排空的液化烃、汽油、煤油等管道均需考虑停用后的安全措施,如设置管道排空阀或管道安全阀。 5.5.7甲、乙、丙类的设备应有事故紧

15、急排放设施,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液化烃或可燃液体设备,应能将设备内的液化烃或可燃液体排放至安全地点,剩余的液化烃应排入火炬; 2对可燃气体设备,应能将设备内的可燃气体排入火炬或安全放空系统。 条文说明当发生事故时,为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应将事故区域内甲、乙、丙类设备内的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紧急泄放。 1大量液化烃、可燃液体的泄放管,一般先排至远离事故区域的储罐回收或经分液罐分液后气体排放至火炬。低温液体(如液化乙烯、液化丙烯等)经气化器气化后再排入火炬系统,以尽量减少液体的排放量。 2将可燃气体设备内的可燃气体排入火炬或安全放空系统,安全放空应满足本规范第5.5.11条的规定。 5.5.8

16、常减压蒸馏装置的初馏塔顶、常压塔顶、减压塔顶的不凝气不应直接排入大气。 条文说明塔顶不凝气直接排向大气很不安全,目前多排入不凝气回收系统回收。 5.5.9较高浓度环氧乙烷设备的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爆破片入口管道应设氮封,且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应充氮。 条文说明在紧急排放环氧乙烷的地方为防止环氧乙烷聚合,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爆破片入口管道设氮封,以防止其自聚堵塞管道;安全阀出口管道上设氮气,以稀释所排出环氧乙烷的浓度,使其低于爆炸极限。 5.5.10氨的安全阀排放气应经处理后放空。 条文说明氨气就地排放达到一定浓度易发生燃烧爆炸,并使人员中毒,故应经处理后再排放。常见氨排放气处理措施有:用水或稀酸吸

17、收以降低排放气浓度。 5.5.11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入火炬或装置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当通过排气筒、放空管直接向大气排放时,排气筒、放空管的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连续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2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排放口水平20m以外斜上45u30340X范围内不宜布置平台或建筑物(图5.5.11); 2间歇排放的排气筒顶或放空管口应高出10m范围内的平台或建筑物顶3.5m以上,位于排放口水平10m以外斜上45u30340X范围内不宜布置平台或建筑物(图5.5.11); 3安全阀排放管口不得朝向邻近设备或有人通过的地方,排放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的平

18、台或建筑物顶3m以上。 第38页共89页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图5.5.11可燃气体排气筒、放空管高度示意图注:阴影部分为平台或建筑物的设置范围。 条文说明原则上可燃气体不允许就地放空,应排入火炬系统或装置的处理排放系统。条文中连续排放的可燃气体、间歇排放的可燃气体是指受工艺条件或介质特性所限,无法排入火炬或装置的处理排放系统的可燃气体,可直接向大气排放。如低热值可燃气体、由惰性气体置换出的可燃气体、停工时轻污油罐排放的可燃气体等。含氧气、卤元素及其化合物或极度危害、高度危害的介质(如丙烯腈)的可燃气体不允许排入火炬系统,其排放气应接入本装置的处理排放系统。只

19、有在工艺条件不允许接入火炬系统或装置的处理排放系统时,可燃气体才能直接向大气排放。 5.5.12有突然超压或发生瞬时分解爆炸危险物料的反应设备,如设安全阀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装爆破片或爆破片和导爆管,导爆管口必须朝向无火源的安全方向;必要时应采取防止二次爆炸、火灾的措施。 条文说明有突然超压的反应设备,设备内的可燃液体因温度升高而压力急剧升高;放热反应的反应设备,因在事故时不能全部撤出反应热,突然超压;反应物料有分解爆炸危险的反应设备,在高温、高压下因催化剂存在会发生分解放热,压力突然升高不可控制。上述这些设备设有安全阀是不可能安全泄压排放的,应装设爆破片并装导爆筒来解决突然超压或分解爆炸超压事

20、故时的安全泄压排放。 5.5.13因物料爆聚、分解造成超温、超压,可能引起火灾、爆炸的反应设备应设报警信号和泄压排放设施,以及自动或手动遥控的紧急切断进料设施。 5.5.14严禁将混合后可能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的几种气体混合排放。5.5.15液体、低热值可燃气体、含氧气或卤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可燃气体、毒性为极度和高度危害的可燃气体、惰性气体、酸性气体及其他腐蚀性气体不得排入全厂性火炬系统,应设独立的排放系统或处理排放系统。 条文说明低热值可燃气体排入火炬系统会破坏火炬稳定燃烧状态或导致火炬熄火;含氧气的可燃气体排入火炬系统会使火炬系统和火炬设施内形成爆炸性气体,易导致回火引起爆炸,损

21、坏管道或设备;酸性气体及其他腐蚀性气体会造成大气污染、管道和设备的腐蚀,宜设独立的酸性气火炬。毒性为极度和高度危害或含有腐蚀性介质的气体独立设置处理和排放系统,有助于安全生产。毒性分级应根据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和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发2003142号)确定。但是,石油化工企业中排放的苯、一氧化碳经过火炬系统充分燃烧后失去毒性,因此上述介质或含此类介质的可燃气体仍允许排至公用火炬系统。 5.5.16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在接入火炬前,应设置分液和阻火等设备。5.5.17可燃气体放空管道内的凝结液应密闭回收,不得随地排放。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 挤压造

22、粒厂房的生产物料主要是属于火灾危险性丙类的聚烯烃类塑料产品,由于整个生产过程都是在设备内密闭操作,不会接触到点火源,多年来该类厂房也从未发生过火灾事故。此类厂房不属于劳动密集型或生产人员集中场所,厂房内空间体积大,易于发现火情和疏散与扑救。因此,要求厂房内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设置室内消火栓、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和灭火器等消防设施可满足消防要求。 8.11.6烷基铝类催化剂配制区的消防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储罐应设置在有钢筋混凝土隔墙的独立半敞开式建筑物内,并宜设有烷基铝泄漏的收集设施; 2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3配制区宜设置局部喷射式D类干粉灭火系统,其控制方式应采用手动遥控启

23、动;4应配置干砂等灭火设施。 条文说明烷基铝(烷基锂)是聚丙烯、低压聚乙烯、全密度聚乙烯、橡胶等装置的助催化剂,具有遇空气自燃、遇水激烈燃烧或爆炸特性。以前,在配制间曾不止一次发生因阀门操作不当引发火灾的事故。经试验,该物质应采用D类干粉扑救。国内引进的多套装置目前均设有局部喷射式D类干粉灭火装置,故本条作此规定。 在启动局部喷射式D类干粉灭火装置前,应首先关闭烷基铝设备的紧急切断阀。 8.11.7烷基铝类储存仓库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配置干砂、蛭石、D类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设施。 条文说明烷基铝储存仓库只是作为储存场所,不需要进行开关阀门等生产操作,发生烷基铝泄漏引发火灾的几率很小。因此,可采用干砂、蛭石、D类干粉灭火器等灭火设施。 8.11.8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