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9.80KB ,
资源ID:1667778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6777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天津市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天津市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docx

1、天津市 七年级第二学期语文期中考试 七年级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 古诗文默写。 (1)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2) ,上有黄鹂深树鸣。(韦应物滁洲西涧)(3) ,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4) ,青山独归远。(刘长卿送灵澈上人)(5)有约不来过夜半, 。(赵师秀约客)(6)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7)木兰诗中写出塞外奇寒,烘托边关将士生活艰苦的句子是: ,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22.0分)2. 下列各组中加横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祈祷q 字 帖ti 默

2、 契q 可歌可 泣qB. 赫然h 殷红yn 地 壳qio 锲而不舍qC. 臃肿yng 脑 髓su 湖 泊p 鲜为人知xinD. 校补xio 深 邃su 滑 稽j 气冲 斗牛du3. 下列语句中横线上所填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美丽的气泡,在阳光下才能旋出炫目的 ;柔软的柳枝,在风儿的吹拂下才显其 。一个成功的人,总是懂得在何种条件下充分 自己,而不是只祈望另一个梦想,让自己在牢骚叹息中 地度过一生。A. 光辉 柔韧多姿 显示 碌碌无为B. 光辉 婀娜多姿 展示 平平淡淡C. 光芒 柔韧多姿 显示 平平淡淡D. 光芒 婀娜多姿 展示 碌碌无为4. 下列加横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面

3、对破坏环境的行为,我们决不能 袖手旁观.B. 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享受着 天伦之乐.C. 圆明园流失文物鼠首和兔首铜像被公然拍卖,大家 义愤填膺.D. 有些人一旦拥有了名利,就变得 患得患失,不愿再冒风险放手一搏.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实践证明,一个人知识的多寡,成就的大小.关键在于勤的程度.B. 记者又到学校采访到了许多张老师的事迹.C. 就目前来讲中国人民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还确切地需要大大提高.D. 通过中国男子足球队的表现,使我们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6. 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春雨惊春清谷天”,点出了春天有立春.雨水.惊蛰.

4、春分.清明.和谷雨的节气.B. “在考场上千万别慌,”老师再三叮嘱说:“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要求,答题要完整.”C. 网路技术对艺术传统的冲击不容忽视,对新艺术形式的催生已初露端倪.人们不得不思考,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D. “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阅读最后一课完成以下小题: 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住在心理,永远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

5、。说到这里,他就翻开书讲语法。真奇怪,今天听讲,我全都懂。他讲的似乎挺容易,挺容易。我觉得我从来没有这样细习听听过,他也从来没有这样耐心讲解过。这可怜的人好像恨不得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在他离开之前全教给我们,一下子塞进我们的脑子里去。7. 文中的破折号起什么作用?( )A. 表注释 B. 表补充说明 C. 表转折 D. 表停顿8. 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对这句话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记住了自己的语言,就记住了自己的祖国.B. 作者运用生动的比喻说明了只有记住自己的语言,人民才不会甘心做亡国奴,国 家才有希望.C. 这句

6、话表示了韩麦尔先生对祖国语言深挚的热爱和对国土沦亡的痛苦心情.D. 这句话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阅读伤仲永和孙权劝学完成以下小题: (甲)伤仲永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乙)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7、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9. 下面加横线词词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忽啼求 之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B. 借旁近 与之 与蒙论议C. 蒙辞 以军中多务或 以钱币乞之D. 蒙乃始 就学 指物作诗立 就10. 选出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A. 余闻之也久:我听说这件事也很久了.B. 从先人还家:从父亲那里回家.C.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物繁忙相推脱.D.

8、及鲁肃过寻阳:等到鲁肃经过寻阳.11. 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A. 伤仲永详写了方仲永才能初露时的情形,略写了他后来的变化和结局.B. 伤仲永是一篇一事一议的议论文,作者主要议论了后天学习对人成长的重要性.C. 孙权劝学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的,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味道,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D. 孙权劝学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12. 通过“黄河,母亲河”的综合实践活动,你对黄河是否有更多的了解呢?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黄河有着

9、血肉相连的关系。黄河水流千古,流出了_,流出了_,流出了_。A.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B.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C.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人的群落D.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人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三、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13. 通过“黄河,母亲河”的综合实践活动,你对黄河是否有更多的了解呢?请写出与黄河有关的俗语(或谚语)和古诗各一句。 (1)俗语(或谚语): (2)古诗: 面对如今黄河河床继续抬高、黄河水资源恶化、经常出现断流的情况,你在“拯救黄河”的行动中,有什么合理

10、化的建议? 四、名著导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4.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回答相关问题。 保尔又问那女子:“您呢,女公民,您也拒绝干活吗?”但是,霎时间他愣住了,因为站在他面前的竟是她。 她好不容易才认出这个衣衫褴褛的人就是保尔。保尔身上穿着又破又旧的短褂,脚上穿着两只稀奇古怪的鞋子,脖子上围着一条脏毛巾,脸好久没洗了。只有他那双眼睛,还跟从前一样炯炯有神。这正是他的眼睛。就是这个像叫花子一样的衣衫褴褛的人,不久前还是她所爱的 !世事变化得多么快啊!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最喜欢阅读英国女作家伏尼契的_,并在_ 的启发和教育下,懂得了许多革命的道理。站在保尔面前的女子是谁? 什么工作使

11、保尔“衣衫褴褛”?阴冷潮湿的工作环境使他染上了什么疾病? 五、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15.0分)15. 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玄龄等拜曰:“陛下及此言,四海之福也。”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释】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解释下面加横线的词。 创

12、业与守成孰难征与吾共安天下 翻译下面的句子。 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李世民认为,应该怎样对待创业与守成的问题?这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六、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1小题,共30.0分)16. 燕子来时 (王琪)燕子来时,衔风带雨,描红画绿。风是温柔的春风,“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几场春雨润物后,数阵春风传情间,慵懒的渭北大地,沉睡的黄土高原,也变得风流倜傥,英俊潇洒起来。原野上百草回芽,万木争荣;天地间桃红柳绿,莺歌燕舞。农人们栽瓜点豆,文人们敲诗吟句。真是燕子来时春正好,天也风流,地也风流。我从小对燕子情有独钟,它美丽、优雅,傍人而居,小鸟依人。看到燕子,就看到了

13、春天和希望。因此,每年三月,我都会在绿草如茵的春色里,寻觅燕子的影子,聆听燕语呢喃,静观燕舞晴空,让冬眠的心灵尽早舒展开来,让黯淡的心情尽快明亮起来。今年三月,我又看到了一场盛大的燕子舞会。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午后,我行走在一片绿意盎然的田陌间,阳光如流水般温柔,倾泻在我的周身,让人感到生命的美好。路过无边的绿叶,像顽皮的孩童,争先恐后地攀上枝头,着意卖萌;无数的花朵,如初恋的少女,在风中禁不住笑出声来,引得路人也驻足观望。当我来到一片苗圃旁时,我被一篇啁啾的燕语吸引住了,我停下脚步,一只熟人似的燕子,就停在离我不远处的花枝上,它有着玄黑色的背,乳白色的腹以及剪刀一样的翅膀和尾羽,它那一双眼睛像宝

14、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当我抬眼向天空望去时,一幅群燕舞空的壮观图景,深深地震撼了我。只见一群燕子正在蓝天白云下,任意东西,往来穿梭,时聚时散,时停时飞,时高时低,时远时近。凝目处,如怀素狂草,项庄舞剑;纵目处,若离弦之箭,脱缰之马:十分壮观,异常美丽。我陶醉在这片美丽之中,久久地凝望着、伫立着,一动不动。燕子们争先展示自己优美的舞姿,感受着春光的爱抚和生活的乐趣。眼前的景象让我不禁陷入沉思之中。燕子是人类亲密的朋友,自古就与人们亲如一家,和睦相处,“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每年春天,他们都像那些出门在外的游子一样,不远千里万里,跋涉千山万水,为家乡引来百花满园,流水潺潺。小

15、时候,老家的屋檐下,总有一个燕子窝,我天天看燕子觅食,听燕子闲谈,自然而惬意,古典而唯美。我常常惊叹于那些燕子,它们柔弱的身体,究竟蕴含了多少向上的力量,如何穿越高山阻挡,长河隔离,将春的消息一点儿一点儿传递给北国。我从它们身上不仅看到了无限的希望,更汲取了无穷的力量。每当我遇到困难和挫折,我都会想起那些小小的燕子,然而,这种优雅的景象,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近年来,随着城市乡村高楼大厦的快速崛起,燕子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燕子也越来越少,燕子头顶绕的美丽,或许将成为一份美好的回忆,一缕淡淡的乡愁。请结合文章第自然段,概括作者“对燕子情有独钟”的原因。 _ 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章第自然段画线的句

16、子。 它那一双眼睛像宝石一样清澈晶莹,让人不忍惊扰它。_ 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文章第自然段描写了燕子来时的美好春光:风是温柔的春风,雨是多情的春雨;万木争荣,桃红柳绿。B.文章第自然段写阳光、绿叶、花朵,为的是与盛大的燕子舞会形成对比,突出燕子给作者带来的特殊感受。C.文章第自然段,通过回忆“我”与老家屋檐下燕子和睦相处的情景,表现了燕子和人类的亲密关系。D.通观全文,作者以时间为线索,描写出燕子乖巧、伶俐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E.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写场景、抒发感情、思考现实等融为一体。第自然段中画线句“这种优雅的景象

17、,正渐渐淡出我的视线”点出了什么现象?请简要分析结尾第自然段在文章中的作用。 现象: 作用: 七、作文(本大题共1小题,共50.0分)17. 作文。 作为一档电视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可谓风靡全国,妇孺皆知。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珍藏着属于自己的“好声音”。它可能是一段动听的音乐,可能是一句温馨的叮咛,可能是一个善意的提醒,可能是一句动情的赞美,也可能只是自然界中不为人察觉的一丝轻轻的细响,还有可能是你一定联想起了更多也许只有自己知道的“好声音”。请以“我心底的好声音”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 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18、地名。答案和解析1.【答案】(1)影入平羌江水流 (2)独怜幽草涧边生(3)岐王宅里寻常见(4)荷笠带斜阳(5)闲敲棋子落灯花(6)各领风骚数百年(7)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诗词在背诵时不仅要注重读音,更要注意容易写错的字,填写名句漏填和错填均不得分,一些易错字可结合词义去背诵。对于结合诗文内容填写诗句,学生要多了解诗词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情感,正确把握内容,才能准确地判断。此题中需注意“羌”、“岐”、“笠”、“柝”的书写。2.【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辨析汉字字音的能力。解答此题,平时应多积累牢记,结合词语掌握,特别注意多音字、形似字的读音,注

19、意声调及标调位置。A项“帖”应读“ti”;B项“锲”应读“qi”;D项“斗”应读“du”。C项读音完全正确,故选C。3.【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辨析运用词语的能力。具体解题时,应理解每个词的具体含义,了解其用法,注意近义词的细微差别,结合语境意来选择最佳用词。词语,还有一个使用对象的问题,一定要注意句子的前后联系及使用对象是否合适。具体分析本题:采用排除法,“光辉”意思是明亮夺目的光芒。“光芒”意思是向四面八方放射的强烈光线。根据语境意来判断,第一个横线处应填写“光芒”一词,故排除A、B两项。“柔韧多姿”意思是柔软而有韧性,且姿态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婀娜多姿”形容女性姿态各异

20、,美丽娇媚,轻盈柔美,也用于形容花木的形态美丽。根据语境意来判断,第二个横线处应填写“婀娜多姿”一词。这样,又排除了C项。如果仍判断不清,可照样接着比较。故选D。4.【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做这类题先要分析成语本身的意思,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根据语境判断。B项“天伦之乐”的意思是:形容一家人欢乐和美的样子。用在“同学们聚在一起说说笑笑”处很不合适,适用范围发生错误;ACD项正确。故选B。 5.【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首先明确病句的原因有成分残缺、成分赘余、搭配不当、用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学生平时要多交流,多做题,就会掌握其中的规

21、律。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张老师的许多事迹”;C项搭配不当,应改为“还确实需要大大提高”;D项成分残缺,缺少主语,“通过”或“使”去掉一个。 故选A。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知识的把握能力。做这类题首先要对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要牢固地掌握,否则就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A.顿号不能和“和”字连用,多义应该去掉这里的顿号;B.引用人物的语言时,如果引用的语言在 “某人说”两边,那么“某人说”后面要用逗号;C.在选择问句中,选择项之间用逗号,只在最后用一个问号;D.没有错误。故选D。7.【答案】【小题1】A【小题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分析能力。破折号的作用:表示解释说

22、明;表示语音的延长;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补充说明 ;表示总结上文;表示语言的延续。结合上下文分析,本句破折号的作用是注释说明,故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中重点语句的分析能力。本文以普法战争法国惨败,战后割让阿尔萨斯与洛林两地给普鲁士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表现阿尔萨斯省人民沦为异族奴隶后的痛苦和对祖国的热爱。结合上下文分析,D项中“这句话写出了韩麦尔先生对本职工作的热爱”不正确;ABC项正确。故选D。9.【答案】【小题1】C【小题2】D【小题3】D【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的理解能力。解释文言词语,要熟记课文注释,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解释。A项中“之”的意思依次是“代词,书具”“主谓之间,不

23、译”;B项中“与”的意思依次是“给”“和”;C项中“以”的意思都是“用”;D项中“就”的意思依次是“到”“完成”。故选C。本题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理解或翻译能力。做此类题时,要根据文章的语境,了解句子大意,准确理解关键字词。翻译的时候还要注意把省略的成分补全,把倒装的成分理顺,疏通语句。所学课文,重点句子的翻译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C项应译为: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托;ABD项正确。故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写作特色的分析能力。熟读原文,把握主题。D项正确说法是:孙权劝学通过写鲁肃、吕蒙的对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ABC项正

24、确。故选D。1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解答此类题要注意语意前后的连贯和语序。华夏文明与黄河有着血肉联系,应是先有黄河冲积的平原(黄土地),再有“人的群落”;只有有了人后,才会有“黄河古文化”。因此,ABC三项顺序均不符合自然规律,应排除。故选D。13.【答案】【小题1】(1)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小题2】示例: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广泛植被,防止过度放牧,以减少黄河泥沙的输入量。节约水资源,给黄河留足生态水。【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俗语和古诗的背诵能力。学生在平时要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对俗语和古诗进行归类总结。与黄

25、河有关的俗语(或谚语):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古诗: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学生在平时要多读书,丰富自己的知识,做题时注意围绕活动主题来提出建议,所提建议要有可行性。如:在黄河中游黄土高原实施水土保持,广泛植被,防止过度放牧,以减少黄河泥沙的输入量。节约水资源,给黄河留足生态水。14.【答案】【小题1】牛虻朱赫来【小题2】冬妮娅 【小题3】筑路 肺炎和伤寒【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著的作者、人物、主题、主要情节要了解掌握。了解教材有关作品涉及的文学常识等,并注意分门别类地加以区别识记,这样按照题目要求,一步一步回答即可。细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握其主要内容。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阅读的积累能力。用心读课标推荐的名著,对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