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19.33KB ,
资源ID:1669089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6908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世纪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世纪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docx

1、20世纪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20世纪中国的三大理论成果 知识链接】 一、孙中山与三民主义 1894年,孙中山联合一些反清志士,在美国檀香山组织了革命团体兴中会,标志着孙中山开始走上革命的道路。20世纪初,国内出现了许多革命团体,孙中山提出团结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孙中山的主张得到许多革命者的拥护。1905年8月,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选举孙中山为总理,通过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的革命纲领。中国同盟会创办了机关刊物民报。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在三民主义中,民

2、权主义是核心,是革命派的政治思想,即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民族主义是实现民权主义的前提,只有推翻清朝专制统治取得民族独立,才有可能实现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是对民权主义的补充和发展。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辛亥革命爆发。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接着,起义军又攻占了汉口和汉阳。武汉三镇的革命取得胜利以后,仅一个多月时间,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12月,宣布独立的各省代表在南京开会,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这标志着旧民主主义革命达到了高潮。在

3、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毛泽东与毛泽东思想 1921年7月,在马克思主义革命理论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后转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中国革命从此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走上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道路,先后发动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这些起义走的都是俄国式的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道路,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秋收起义进攻长沙受挫后,毛泽东在文家市命令各路起义军退到文家市,他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改向敌人统治力

4、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会后,毛泽东带领部队到达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创建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为中国革命找到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它创造性地解决了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它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一系列重要的文章,如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通过这些文章,毛泽东作出了中国革命分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两步走的战略部署,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在政治、军事、经济和思想文化等方面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思想体系。在1945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

5、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伟大贡献和发展。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功完成了社会主义性质的三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实现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变。 三、邓小平与邓小平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这个现代历史的伟大转折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而产生的历史性飞跃。 1978年5月开始进行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重

6、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毅然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指导方针,明确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2年9月,邓小平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第一次使用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科学命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思想,它的提出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的初步形成。 1987年,邓小平为党的十三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1992年初,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

7、精辟分析了国际国内的形势,科学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基本经验,回答了长时间以来困扰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特别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问题,把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9月,党的十四大对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归纳,标志着邓小平理论科学体系的确立。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召开,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郑重地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党章。这是我们党经过近20年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作出的历史性决策。 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8、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因为邓小平理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了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行了我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三次历史性巨变。 【能力提升】 一、单项选择题 1吴玉章作诗:“武汉义旗天下应,推翻专制共和兴。”这一诗句颂扬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2“皇帝倒了,辫子割了。”少年瞿秋白用这八个字概括了某次革命的历史功绩。这次革命的历史功绩是 ( ) 推

9、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序幕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A B C D 3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思想基础的是( ) A工人阶级力量的壮大 B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C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D共产国际的帮助 4中国人民经过长期不懈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又经过艰苦的探索找到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道路。中国共产党走上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始于 (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开辟 C遵义会议的召开 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5从中国革命的探索和实践中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们就一

10、定能够从胜利走向胜利。下列能体现这一结论的史实是( ) 辛亥革命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 A B C D 6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 A实事求是,从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 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 7下列史实中不属于丰富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是 ( ) A俄国十月革命及苏联社会主义在一国的率先胜利突破 B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路线 C邓小平建设有这个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D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8邓小平理论之所以能成

11、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成为我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因为邓小平理论( ) A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辛亥革命的胜利 B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C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D被确立为新时期党的指导思想并写章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 江泽民 (1)材料中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什么? (2)材料中的三位伟大人物是谁?他们最重要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3)三位伟人在领域分别有什么贡献? 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2、一九七八年,我们党召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 材料二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闽,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邓小平1992年的一次讲话 材料三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当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今天,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13、的社会主义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东方。 胡锦涛在党的十七上大的报告 (1)材料一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伟大决策? (2)材料二中的改革以1992年为界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1992年前后,对内改革的重心有什么不同?推动重心发生转移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发展历程,请完成下表。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以及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得到怎样的认识? 参考答案: 一、1C2A3B4B5B6A7D8C 二、9(1)第一次巨变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第二次巨变是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巨变是指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

14、现代化而奋斗。(2)孙中山:领导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并完成j大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邓小平:领导中国进行改革开放,走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3)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10(1)作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2)1992年前:改革原有经济体制中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1992年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因素: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解决了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问题。(3)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和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开放14个沿海城市。(4)改革开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