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49.89KB ,
资源ID:1670004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7000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五讲 明治维新学案.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五讲 明治维新学案.docx

1、第五讲 明治维新学案第五讲 明治维新一、教学目标重点:明治维新的内容与影响。难点:明治维新能够成功的原因。二、课前阅读日本简史弥生时代 前3世纪3世纪 标志是弥生陶器的出现。受到中国文化影响,开始种植水稻,使用各种金属器,例如铜剑、铜矛等。当时日本总称为“倭”,分为许多小国。汉光武帝中元二年(公元57年),“奴”国王曾遣使通汉,接受了后汉光武帝所赠与的刻有“汉委奴国王”五字的金印,这枚金印于1784年在福冈县被发现。三国时期(3世纪),“邪马台国”的女王送使者到魏,魏的使者也来到了邪马台国。关于邪马台国的所在地,学术界长期争论,至今未有定论。古坟时代 3世纪后期7世纪 初4世纪中期,大和政权统

2、一了割据的小国。随着国家的统一,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古坟扩大到全国各地,因此被称为“古坟时代”。这个时期,大量中国的知识、技术传入日本。5世纪,来自朝鲜半岛的外来人带来了铁器生产、制陶等技术,并开始使用中国汉字。6世纪,日本正式接受儒教,佛教也传入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致力于政治革新,着手建立一个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飞鸟时代 6世纪末710 以奈良南部的飞鸟地区为中心的时代,与古坟时代有重叠的部分。645年,孝德天皇政权颁布改新诏书,被称为“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之后,日本建立起封建土地所有制,开始进入封建社会。从这个时期开始,日本派遣了很多学生和僧人到中国学习政治、法律、文化及佛学知

3、识。702年,日本向中国唐朝政府告知国号为“日本”、君主为“天皇”。奈良时代 710794 710年,日本定都平城京(现奈良)。平城京是日本仿造中国唐朝都城长安建造的。这一时期,日本继续派出遣唐使,其中留学生阿倍仲麻吕(中文名晁衡)成绩优异,留在唐朝任职,并与李白等文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同一时代,中国的著名高僧鉴真和尚六渡日本失败,第七次终于成功。鉴真把丰富的中国文化传到了日本,受到日本人民的欢迎和尊敬。奈良的唐招提寺里,至今还供奉着鉴真的塑像。另外,这个时代还诞生了日本历史上几部著名的书籍,如万叶集、古事记、日本书记、怀风藻。平安时代 7941192 794年日本迁都平安京(现京都)。894

4、年派出最后一批遣唐使后,不再大量摄取中国文化。这个时期主要是藤原家族执掌政权,武士进入了中央政界。此期间,日本创造了平假名和片假名,并诞生了一批反映贵族文化的文艺作品,如古今和歌集、源氏物语、枕草子等。镰仓时代 11921333 12世纪末,源赖朝受封征夷大将军,并在镰仓建立了第一个幕府政权。在文化方面,摄取了中国宋朝传入日本的禅宗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武家文化。文学方面出现了以源平合战为背景的小说平家物语。室町时代 13331467 足利氏掌握政权,在京都的室町建立幕府政权。由于室町幕府是聚集了各有力大名而建立的,因此幕府本身的统治能力较为薄弱。1467年,“应仁之乱”爆发,各地大名纷纷而起,室

5、町幕府摇摇欲坠,日本进入战国时代。战国时代 14671573 “应仁之乱”后,进入分裂多战时期,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期间,织田信长立誓统一日本,逐步统一了尾张、近畿地区。安土桃山时代 15731603 织田信长修筑了气势宏大的安土城,所以信长的时代被称为“安土时代”。1582年,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自杀。其后,织田家重臣丰臣秀吉于1590年统一日本。丰臣秀吉统治的30年左右时间称为桃山时代。这个期间,城郭、寺庙的建设十分发达。民间的各种陶艺、风俗画、染织等艺术也得到繁荣发展。江户时代 16031867 1600年,身为丰臣政权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建立德川政权。1603年,德川家康在江户(现东

6、京)建立幕府政权。此后的大约260年间,政权由德川家族掌握,这段时期被称为江户时代。1623年,德川家第三代将军德川家康下令锁国。文化方面,庶民文化是这个时期的特色。人偶净琉璃、歌舞伎、浮世绘等呈现繁荣景象。明治时代 18681912 1868年,代表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倒幕派发动了“明治维新”,迫使德川家第15代将军德川庆喜交出政权,日本成立以天皇为中心的新政府,进入资本主义社会。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将“江户”改名为“东京”。日本在这个时期实施“脱亚入欧”的政策,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制度,在政治、经济、文教、外交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本称

7、“日清战争”),1895年以签署中日马关条约宣告战争结束。大正时代 19121926 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间。1923年发生关东大地震。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和中国均参加了战争。一战后战胜国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了日本。这成为1919年中国“五四运动”的导火索。昭和时代 19261989 昭和天皇在位期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侵占中国东北。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宣告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1939年,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1941年,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宣布投降,标志着

8、欧洲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月6日和8月9日,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相继投下原子弹。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实施管制,改日本为君主立宪制,天皇作为日本的象征被保留下来。这场战争中,日本军国主义不仅给中国、朝鲜、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1972年9月,中国总理周恩来和日本首相田中角荣签署了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1978年8月,中日缔结中日和平友好条约,从此中日两国在经济、文化、体育等各方面开始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平成时代 1989 从1989年日本现在的明仁天皇继位开始到现在。三、教学过程明治维新的背景必然性:腐朽的幕府统

9、治下内忧外患,阻碍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忧:社会矛盾尖锐化,幕府封建统治动摇1.背景 外患:西方殖民主义入侵,黑船事件引发了民族危机 可能性:倒幕运动的胜利为明治维新的开展提供了政治保障 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了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封建专制统治的严重阻碍 。2.幕府的腐朽统治 森严的等级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具体表现: 重农抑商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闭关锁国使日本逐渐落后于世界发展的大趋势(一)资本主义因素的成长瓦解着幕府统治 原因:生产力的提高,日本的自然经济开始瓦解 A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有所发展 表现:B在经济较发达地区,资本主义的手

10、工工厂普遍发展起来C农村商人逐渐组织起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庭手工业,直接投资开办手工工场D一部分兼营手工业的农民开始使用雇佣工人,扩大自己的作坊A进一步冲击自然经济影响:B加速了日本社会的分化:一部分成为资本家性质的剥削者,一部分人破产沦为工资劳动者C是统治阶级内部发生分化,部分大名逐渐与商人、资本家接进D大批武士经济陷入困境,不满幕府统治(二)社会各阶层的抗争幕府的政治危机 人民的抗争 概况:农民受沉重剥削和压迫,起义不断。城市常发生“米骚动”事件 中下级武士迫于生计滋生反抗幕府统治的思想 原因:中下级武士经济状况恶化,对现实不满 地位:是日本历史上第一次由武士联合农民和城市贫民发生暴动 大盐平

11、八郎起义 影响:直接打击了幕府统治者和巨商; 暴露了幕府政权的腐朽和无能; 充分显示了幕府的统治危机 大名也开始挑战政府权威 天皇力图恢复统治(三)佩里叩关(民族危机严重)“黑船事件” 内容:1854年 日美亲善条约(也称神奈川条约) 政治上,日本的国家主权不断受到损害,内政不断受到干涉 经济上,日本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影响:包括中下级武士在内的人民生活更加恶化 加速了封建自然经济的瓦解 先进思想的传入使有识之士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救国之路(四)倒幕运动 攘夷论成为民族革命的旗帜 原因:幕府对外卖国,对内镇压人民起义 “安政大狱”打破了改革派大名实现“雄藩合议,改革幕政”的

12、幻想 倒幕力量:中下级武士、商人、资本家和新兴地主 经过:1867 倒幕派发动了“王政复古”政变 1868 在鸟羽、伏见开战 结果:明治政府迁都江户,将江户改名为东京 是使日本从封建制度转变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关键步骤 影响:使日本免遭中国和印度的厄运,保卫了民族独立 为明治维新的实施创造了和平的国内环境明治维新的举措 1.施政纲领:五条誓文(特点:破旧立新) 政治:破除旧的政治体制,加强中央集权2.主要内容:经济:殖产兴业,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军事:富国强兵,实行军事改革 文化:实行“文明开化”政策 巩固明治政府的统治3.评价 目的(脱亚入欧) 摆脱外来压迫 发展资本主义 实现民族振兴 性质:天皇

13、为首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一)进步性:对日本: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道路的标志 经济上: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走上了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 政治上: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4.影响 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 外交上:摆脱了民族危机,跻身强国行列 文化上:西方近代文化思想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对国外:为亚洲近邻提供了启迪和经验 改革带有浓重封建色彩 (二)局限性:推行军国主义,走上对外扩张(一)破除旧政治体制 逐步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实现国家统一 内容: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

14、士特权派使节团考察欧美,学习西方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核心:废藩置县目的:建立新机制,巩固新政权,实现国家的真正统一 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后续改革创造了条件主要意义: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形式上的“四民平等”相对于幕府时期的等级身份制是历史上的一大进步(二)殖产兴业 大力创办官营企业来带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运用国家政权力量,动用国库资金,设立“模范工厂”内容 实行“劝业政策”,通过向私人发放无息贷款、补助金等,奖励私人投资工矿业等近代企业 政府大力支持,保护私人资本主义 目的:大力进行经济变革,发展资本主义 意义:为商业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化创造了有利条件,从而有力推动了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15、 特点:政府大力扶持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三)富国强兵 为了防止和抵御外国入侵目的 为了对内加强镇压和对外扩张指导思想:“强兵”是“富国之本” 宣布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洲模式着手建立近代意义上的常备军 日本还对官兵灌输武士道精神和忠君爱国思想 措施:设立了专门的军事院校培养军事人才 在军事机制进行改革 鼎力扶持军事工业使日本能够依靠自身的实力,逐渐废除不平等条约,影响: 摆脱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的自立自强 日本开始竭力推行军国主义成为新兴的帝国主义国家(四)文明开化 目的:振兴现代教育,教化国家,实现日本的近代化 整顿旧的教育机构 内容 推行军国主义教育 宣传资本主义思想 废除旧风俗和陈规

16、陋习 意义:培养了大批资本主义国家所需的人才,促使了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三迅速崛起的日本 1.日本的工业革命出现了高潮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 2.以重工业企业为代表的日本财阀资本和国家资本迅速发展 3.垄断组织产生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颁布:1889年大日本帝国宪法(特点:形式上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实质上是天皇专制) 性质:一部具有日本特色的基本上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君主立宪政体 进步性:实现了由早期中央集权向后期立宪政体的过渡,成为亚洲第一 影响: 个立宪国家。承认了人民的基本权利 局限性:带有浓厚的封建色彩 1.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踏上军国主义道路的日本表现 2.日本竭力向邻国侵略

17、扩张,争取建立殖民帝国 3.大踏步走上了军国主义道路四、改革成功原因1、顺应历史发展潮流2、封建专制统治相对薄弱,倒幕派实力较强(有武装,得到天皇和强藩支持)3、实施全面、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4、列强集中力量侵略中国,客观上使日本有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 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成败原因比较项目明治维新(成功)19世纪中戊戌变法(失败)19世纪末社会背景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较高;封建统治相对薄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统治势力强大。领导力量倒幕派力量强大,掌握了政权资产阶级弱小,依靠没有实权皇帝具体措施大刀阔斧,全面推行改革法令如同一纸空文国际环境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西方对中国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

18、抗,客观上为日本提供较为有利的国际环境.向帝国主义过渡阶段;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1861年改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要求;背景 都面临着统治危机而被迫进行改革方式:都由统治者实行自上而下的改革相同点 内容: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结果 影响 都有大量封建残余势力 都在改革后对外侵略扩张日本武装倒幕,推翻幕府统治后由明治政府实行改革 领导 不同点 俄国完全自上而下,由沙皇签署废奴法令而进行 日本鼓励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内容 俄国则以解放农奴、赎买份地方式进行四、读后思考明治维新:明治天皇与官僚集团的争斗

19、与和解关于明治天皇乃至战前天皇的实际权力,国内经常有两种极端误解:一种认为天皇是如同中国皇帝一样的“绝对君主”,发言必定一言九鼎,无人反对;另一种认为是如同英国国王一样的“虚君”,仅仅是坐在皇位上,但“统而不治”,具体事务完全交给各路政治家。应该说,两种理解都有道理,却也存在共同的问题,即认为“天皇”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但事实上,无论明治天皇还是后来的大正天皇、昭和天皇,其天皇权力事实上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与他们身边的顾问团体“宫中”集团共同存在。所谓“宫中”集团,狭义上说是担任过“宫中顾问官”职位的官僚;广义上讲,是以明治天皇的“帝师”群体、以及天皇本人信任的一些非主流高级军官组成的政治团

20、体。在探察近代日本历史时,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宫中”集团。一来他们在后世人的眼里并不及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这些前台的政治家有名,二来他们的作用并没有写在各路已经问世的历史书籍或通俗小说里,而是深藏在他们本人的日记或宫廷记录里,研究深度不足者很难触及。从身份来说,这些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宫中”集团重臣土方久元、军人谷干城都是幕末土佐藩维新志士,“帝师”元田永孚也是熊本藩“国学者”,均各自拥有一定政治地位。但在明治维新以后,他们的地位显著降低,如今天皇成为自己的“学生”,失意的倒幕志士群体当然要发挥倒幕维新时期的另一大政治正确,双方于是一拍即合。换言之,天皇的权力提升,本质上是靠了自己本

21、身具有的名义权力,结合“非主流”的维新志士群体本就拥有的世俗权力,进而形成了一股足以和主流政治家抗衡的强大实力。 “宫中”集团第一次显著影响政治,是在1880年日本政府因财政短缺而讨论是否对外借债事宜。当时以伊藤博文为主的高层政治家群体对借债额度略有争议,“宫中”集团借题发挥,要求明治天皇亲自干预“外债”问题。而明治天皇要求全部高级官员立刻陈述意见,最终17人形成了8票同意、8票反对、1票中立的结果,意见难以统一。最终明治天皇直接发布“圣裁”,否决日本发行“外债”。明治天皇之所以能够“圣裁”,不仅是因为有着“非主流”维新志士的支持,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明治政府得以建构的政治正确基础就是幕末以来流

22、行的“尊皇”思想。无论伊藤博文等官僚集团再怎么心生怨恨,他们都不能明确反对天皇的意见,更不能做出任何对天皇“不敬”的举动。于是1884年,当明治天皇对伊藤博文的人事政策不满时,他就直接以身体欠佳为由回居内宫,不理政务,而伊藤博文也只能干着急:按照古代礼法,没有天皇召见,臣子根本不能擅自进入内宫。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第一要务就是如何仿效西方国家建立宪法制度,但在1880年代,明治天皇聚集起的“宫中”集团却对伊藤博文如何立宪、效仿哪国、如何建立具体规章频频指手画脚。为了完成立宪,伊藤博文就必须为“宫中”与官僚两个集团划定职权边界,在这种情况下,近代日本“如何立宪”,就自然而然转化为如何限制天皇与“宫

23、中”集团的无限扩张。应该说,这一期间的明治天皇并没有完全占据优势,甚至在很多具体事务上没能遂愿。比如1886年,他希望在三个陆军“监军部”之中安插自己信任的人,以求直接控制军队的指挥权,但为了不让明治天皇过度掌握军权,以山县有朋等人为主的“军主流派”不惜以全体辞职相威胁。由于天皇本身并不通晓军事,而明治日本又处于内忧外患之中,必须依仗维新以来的军阀首脑,最终不但没能让自己的亲信进入“监军部”,“监军部”本身也遭到废除。在一连串成功与失败的共同作用下,明治天皇与“宫中”集团与官僚集团达成妥协,即官僚集团承认天皇名义上至高无上的地位,甚至将本应分立的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全部归为“天皇大权”;但与

24、此同时,天皇要想行使“天皇大权”,也必须经过大臣的“辅弼”才能完成:如想行使立法权必须经过国会“协赞”,想行使对军队的“统帅权”需要经过陆海军参谋部门,想行使对国务的“行政权”更需要由“国务各大臣”联合署名。在1886年下半年达成的“机务六条”里,明确规定,天皇不得随意干涉国家事务,而且即便天皇生病、政治家也有权进入内宫“拜谒”这无疑是对1884年明治天皇闭门不出的一种报复。当然,打压了天皇对于掌权的渴望,也要提供合适的对价进行补偿。1889年,日本政府借助大日本帝国宪法通过的机会,正式为西乡隆盛恢复名誉,让这位维新志士重新获得正三位的官位;再到1898年,东京上野专门为西乡隆盛建造了铜像,以

25、表彰他为明治维新做出的卓越贡献。逐渐,明治天皇也放弃与明治官僚集团的争斗,转而配合官僚体系一起发展国家,乃至于在战争中成为国家的精神支柱。明治维新训练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有位外国史学家将日本与中国进行对比,认为日本的变革有这样一些优势:“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有利于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也使这个国家容易遭受和认识外国的压迫,不像中国内地诸省长期以来很难受到西方的影响。此外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同样的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同中国铁板一块的特点相比,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

26、点。”材料二 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自由放任不同,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由于国家的扶植和保护,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与垄断的阶段性很不明显,自由资本主义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就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由于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生产集中程度都远不及西方列强,无法通过正常的经济手段同其他列强竞争,因此转而采取军事手段为本国垄断资本获得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1)材料一的外国史学家通过中日比较,认为日本变革有哪些的优势?(6分)(2)依据材料二,比较日本资本主义发展与西方列强的不同。(9)2.“文明开化”是明治维新的有机组成部分,给日本

27、社会带来了震撼和反思。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872年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幕府时代禁食的牛肉被称为“开化的药铺”、“文明的药剂”,“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牛肉火锅店里顾客盈门。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宋成有新编日本近代史 材料二 (1888年日本某学者认为)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然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

28、文明之外观,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便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此风潮破坏了作为国民独立之根基的国民性格,虚饰了一国之文明。-松本三之介政教社文学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日本文明开化的特征。(2)据材料一、二,说明日本人在吸收外来文明的态度上发生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前后态度产生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指出有些日本人“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这一错误的实质。参考答案1.【答案】(1)优势:岛国地理环境的优越;向外学习的传统;社会的多元化。(6分)(2)不同:日本资本主义在政府的扶植和保护下发展,而西方列强是自由放任地发展;日本发展的

29、“自由”与垄断的阶段性很不明显,而西方列强经过长时间的过渡;日本采取军事手段来扩张,而西方列强通过经济手段来竞争。【解析】(1)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信息“日本诸岛的地理位置此外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同中国铁板一块的特点相比,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可知该外国史学家认为日本变革的优势主要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向外学习的传统和社会多元化的特点等。(2)本题考查了日本明治维新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信息“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主要靠国家的扶植和保护,实行自上而下的产

30、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工业化”可知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受到政府的复制和保护;由“日本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与垄断的阶段性很不明显,自由资本主义没有经过多长时间就过渡到了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可知日本发展的“自由”与垄断的阶段性很不明显,而西方列强经过长时间的过渡;由“采取军事手段为本国垄断资本获得国外市场和原料产地”可知日本在发展过程中采取了军事扩张的手段,而西方列强主要是经济手段。2.【答案】(1)据材料一中“太政官发布废止幕府时代服饰的布告,自天皇以下,达官贵人纷纷在正式场合身穿西洋大礼服,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得出自上而下推行,据材料一中“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饮食结构也在变化”得出涉及范围广泛,据材料

31、一中“洋服一时成了时髦衣着”、“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得出国民竞相效仿,据材料一中“一群群年轻人聚在店里边大嚼牛肉,饮用葡萄酒,边用蹩脚的英语谈论时事”、“牛肉被称为文明的药剂”、“咸以不食牛肉为不开化”得出学习西方表面化。(2)第一小问变化,据材料一“成为众人趋之若鹜的时尚”,据材料二“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绝不是仅凭一朝一夕的模仿和虚饰就可以得到解决的”得出由模仿虚饰变为理性对待;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二“我国开国以来只是眩晕于滔滔而来的泰西文明之外观”、“一味心醉于泰西文明之结果”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前因:摆脱民族危机,改变落后状况,据材料二“产生了崇拜泰西文明之风潮”、“一国文明之进步,必基于国民本来之元气和性格”并结合所学分析得出后因:全盘西化的现实危害,传统文明的社会价值。(3)据材料二“而不考究泰西文明能有如此今日之所以然”得出片面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