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35.02KB ,
资源ID:1670251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7025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年高二语文寒假训练09文言文阅读.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年高二语文寒假训练09文言文阅读.docx

1、学年高二语文寒假训练09文言文阅读寒假训练09文言文阅读(山东泰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季弟,幽州人,后迁濮州。生而孤,肃之鞠育诲道,至于成人。性严重,有忠节。从兄李柬之将仕以官,辞不受,而中进士第,调明州司法参军。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守怒曰:“曹掾敢如是邪?”承之曰:“事始至,公自为之则已,既下有司,则当循三尺之法矣。”守惮其言。尝建免役议,王安石见而称之。熙宁初,以为条例司检详文字,得召见。神宗语执政曰:“承之言制置司事甚详,非他人所及也。”改京官。他日,谓之曰:“朕即位以来,不轻与人改秩,

2、今以命汝,异恩也。”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浙常平、农田水利、差役事,还奏役书二十篇。加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时郡县昧于奉法,敛羡余过制。承之曰:“是岂朝廷意邪?”悉裁正其数。迁集贤殿修撰,擢宝文阁待制,为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枢密都承旨,出知延州,入,权三司使。蔡确治相州狱,多引朝士,皆望风自折服。承之为帝言其险诐之状,帝意始悟,趣使诘竟。迁龙图阁直学士,恳辞,乞授兄肃之,曰:“臣少鞠于兄,且兄为待制十年矣。”帝曰:“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商人犯禁货北珠,乃为公主售,三司久不敢决。承之曰:“朝廷法令,畏王姬乎?”亟索之。帝闻之曰:“有司当如此矣。”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

3、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历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而卒。(节选自宋史李承之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B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C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D进枢密直学士/坐补吏/不当降待制/知汝州/未几

4、/为陕西都转运使/召拜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复以枢密直学士知青州/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季弟,指最小的弟弟。古时候,兄弟排行,伯为大,仲次之,叔第三,季最小。B三尺之法,古人把法律条文写在三尺长的竹简上,因此法律又称为“三尺法”,简称“三尺”。C改秩,秩,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改秩”即改变官吏的俸禄、职位或品级。D擢,改官,一是平调,二是升职,三是降职。文中指的是李承之被提升为宝文阁待制。3下列对于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承之独立性强,不求外援。本家兄长李柬之想要直接给他个官职,却辞而不受,后来他凭借科举

5、考中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B李承之做事认真,颇受赏识。曾经因建议免除百姓徭役而受到王安石的举荐;熙宁年间,因详谈论制置司的情况而受到宋神宗的恩赏。C李承之纠察诸事,尽职尽责。担任集贤校理,察访陕西,发现郡县对于执行法律不严格,搞蒙混,乱收费超过制度规定,便加以纠正。D李承之秉公执法,不畏权贵。有商人违法为公主贩卖北方的珍珠,因涉及皇族,三司一直不敢追究,李承之秉公办理,立即下令缉拿案犯。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郡守任情执法,人莫敢之忤,承之独毅然力争之。(2)“卿兄弟孝友,足厉风俗。肃之亦当迁也。”即并命焉。一、(湖北孝感七校教学联盟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

6、期期中联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冯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也。衍幼有奇才,年九岁,能诵诗,至二十而博通群书。王莽时,诸公多荐举之者,衍辞不肯仕。时天下兵起,莽遣更始将军廉丹讨伐山东。丹辟衍为掾,与俱至定陶。莽追诏丹曰:“将军受国重任,不捐身于中野,无以报恩塞责。”丹惶恐,夜召衍,以书示之。衍因说丹曰:“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要将来之心,待从横之变,兴社稷之利,除万人之害,则福禄流于无穷,功烈著于不灭。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圣人转祸而为福,智士因败而为功,愿明公深计而无与俗同。”丹不能从,与赤眉战死。建武六

7、年日食,衍上书陈八事。书奏,帝将召见。初,衍为狼孟长,以罪摧陷大姓令狐略,是时略为司空长史,谗之于尚书令王护、尚书周生丰曰:“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后韂尉阴兴、新阳侯阴就以外戚贵显,深敬重衍,衍遂与之交结,由是为诸王所聘请,寻为司隶从事。帝惩西京外戚宾客,故皆以法绳之,大者抵死徙,其余至贬黜。衍由此得罪,尝自诣狱,有诏赦不问。西归故郡,闭门自保,不敢复与亲故通。建武末,上疏自陈。书奏,犹以前过不用。衍不得志,退而作赋,又自论曰:“历观九州山川之体,追览上古得失之风,愍道陵迟,伤德分崩。夫睹其终必原其始,故存其人而咏其道。疆理九野,经营五山,眇然有思陵云之意。

8、”乃作赋自厉,命其篇曰显志。显宗即位,又多短衍以文过其实,遂废于家。居贫年老,卒于家。(节选自后汉书冯衍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B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C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D方今为将军计/莫若屯据大郡/镇抚吏士砥/厉其节/百里之内/牛酒日赐/纳雄桀之士/询忠智之谋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9、A辟,征辟制是中国汉代自上而下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辟”,官府征召称“征”。B建武,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由西汉武帝首创。C社稷,原指土神和谷神。君主为了祈求国事太平,五谷丰登,每年都要到郊外祭祀土地和五谷神。这里指国家。D即位,文中指君主登位,又叫“践极”“践祚”。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冯衍见解独到。王莽派廉丹讨伐山东,冯衍劝廉丹驻守大郡,抚励将士、招贤纳杰、寻求谋略,但是廉丹没有听从。B冯衍厌恶权贵。他担任狼孟长时,用罪名诬陷当时担任司空长史的世家大族令狐略。C冯衍交友不慎。与外戚结交,皇帝惩戒外

10、戚宾客,将他们绳之以法,罪重的判死罪、流放,其余的被贬谪。D冯衍追求美德。他痛惜大道衰落,感伤美德败坏,于是整理九州原野、往来五岳名山,萌生高尚脱俗的志趣,作赋自励。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何与军覆于中原,身膏于草野,功败名丧,耻及先祖哉?(2)“衍所以求见者,欲毁君也。”护等惧之,即共排间,衍遂不得入。二、(四川雅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赵南星,字梦白,高邑人。万历二年进士。除汝宁推官。治行廉平,稍迁户部主事。二十一年大计京官,与尚书孙鑨秉公澄汰。首黜所亲都给事中王三余及鑨甥文选员外郎吕胤昌,其附丽政府及大学士

11、赵志皋弟皆不免,政府大不堪。给事中刘道隆因劾吏部议留拾遗庶僚非法。得旨,南星等专权植党,贬三官。光宗立,起太常少卿。拜左都御史,慨然以整齐天下为任。寻代张问达为吏部尚书。当是时,人务奔竞,苞苴恣行,言路横尤甚。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选郎即公正无如何,尚书亦太息而已。南星素疾其弊,锐意澄清,独行己志,政府及中贵亦不得有所干请,诸人惮其刚严不敢犯。有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知县石三畏素贪,夤缘将行取,南星亦置之王府。时进士无为王官者,南星不恤也。魏忠贤雅重之,尝于帝前称其任事。一日,遣娣子傅应星贽见,南星麾之去。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

12、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大学士魏广微,南星友允贞子也,素以通家子畜之。广微入内阁附忠贤,尝三至南星门,拒勿见。又尝叹曰:“见泉无子。”见泉,允贞别号也。广微恨刺骨,与忠贤比而龅南星。忠贤及其党恶南星甚,每矫敕谕,必目为元凶。于是御史张讷劾南星十大罪。系之狱,坐南星赃万五千。南星家素贫,亲故捐助,始获竣。卒戍南星代州。嫡母冯氏、生母李氏,并哀恸而卒。子生七龄,惊怖死。南星抵戍所,处之怡然。庄烈帝登极,有诏赦还。巡抚牟志夔,忠贤党也,故迟遣之,竟卒于戍所。崇祯初,赠太子太保,谥忠毅。(节选自明史二百四十三卷)【注】苞苴:贿赂。夤(yn)缘:攀附权贵。1对文中画波

13、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B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C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D尝并坐弘政门/选通政司参议/正色语忠贤曰/主上冲龄我辈/内外臣子宜各努力为善/忠贤默然怒/形于色/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明清时,户部掌管田地、户籍、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长官为户部尚书

14、,副职为左、右侍郎。B大计,是明清两代考核官员的制度,分为京察、外察,每三年举行一次。通过考核来决定在京和在外官员的任免及职位的升降。C嫡母,是封建家庭中子女对亲生母亲的称呼。在古代,嫡妻所生子女称作嫡出,而姬妾所生的子女称作庶出。D登极,本指登上屋顶,后指皇帝即位。古代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生动形象地形容皇帝即位,如:践极、南面、荣登大宝等。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赵南星秉公执法,整肃吏治。他与尚书孙鑨考核京官,首先就将与他们亲近的王三余、吕胤昌罢黜,大学士赵志皋的弟弟也不能幸免。B赵南星忠于职守,锐意除弊。他对于官场上奔走于升迁之道、贿赂公行的风气甚为

15、痛恨,特立独行,极力澄清,朝廷上下都惧怕他,不敢向他开口请托。C赵南星刚直不阿,嫉恶如仇。魏忠贤曾在皇帝面前称赞他的为政才能,并让自己的外甥拉拢他,他不为所动。因老友之子依附魏忠贤,他拒不接见,惹来怨恨。D赵南星遭谗受害,含冤而卒。他秉公澄汰的做法虽然得到皇帝的大力支持,但因直接触犯了当权者的利益,未能持久。他也受到打击迫害,含恨卒于戍所。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每文选郎出,辄邀之半道,为人求官,不得则加以恶声,或逐之去。(2)有给事为赀郎求盐运司,即注赀郎王府,而出给事于外。三、(河北定州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陈以

16、勤,字逸甫,南充人。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久之,充裕王讲官,迁修撰,进洗马。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常禄外,例有给赐,王亦不敢请。积三岁,邸中窘甚。王左右以千金贿严世蕃,世蕃喜,以属户部,得并给三岁资。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为讲官九年,有羽翼功,而深自晦匿,王尝书“忠贞”二字赐之。父丧除,还为侍读学士,掌翰林院。穆宗即位,以勤自以潜邸旧臣,条上谨始十事。其言揽权、听言尤切。诏嘉其忠恳。穆宗朝讲希御,政无所裁决,近幸多缘内降得厚恩。以勤请励精修政,帝心动,欲有所

17、举措,卒为内侍所阻,疏亦留中。四年,条上时务因循之弊,请慎摧用。帝嘉之,下所司议。高拱掌吏部,恶所言侵己职,寝其奏,惟都察院议行赃吏一事而已。初,以勤之入阁也,徐阶为首辅,而拱方向用,朝士各有所附,交相攻。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者。及拱再入,与赵贞吉相轧,张居正复中构之。以勤与拱旧僚,贞吉其乡人,而居正则所举士也,度不能为解,恐终不为诸人所容,力引疾求罢。遂进兼太子太师、史部尚书,赐敕驰传归,诏其子编修于陛侍行。后二年,拱被逐,仓皇出国门,叹曰:“南充,哲人也。”以勤归十年,年七十。复颁上方银币,命于陛驰归赐之,且敕有司存问。又六年卒。赠太保,谥文端。(节选自明史陈以勤

18、传)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B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C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蓄默然去裕邸乃安D然世蕃常自疑一日屏人语以勤及高拱曰闻殿下近有惑志谓家大人何拱故为谑语以勤正色曰君安从受此言世蕃默然去裕邸乃安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

19、一级中央政府朝廷考试者,称为进士。明清殿试后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依次称为状元、榜眼、探花。B洗马,古代官职名,即太子洗马。汉时亦作“先马”,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唐代沿称,掌管东宫经史子集四库图书的刊缉贮藏。C户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是掌管户籍财经的机关,起源于周代官制中的地官,亦称民部,因避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讳而改称户部。D谥,古人死后,为评价其生前事迹、品德政绩等而给予的封号,有美谥、恶谥之分。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陈以勤为人庄重,不畏权势。严世蕃向高拱、陈以勤询问裕王如何评说皇帝时,高拱用戏谑的语言应付严世蕃,而陈以勤以严肃的态度反问严

20、世蕃。B陈以勤忠勇坚贞,不矜不伐。虽然陈以勤在裕王府担任了九年讲官,有保护裕王的功劳,但他却深藏晦匿,不曾夸耀,裕王也曾书写“忠贞”二字相赠。C陈以勤洞察局势,不恋官位。他与高拱是旧僚,与赵贞吉是同乡,参与从中构陷的张居正是自己举荐。陈以勤揣度调停不好三人关系,不会被三人所容,就辞官归家。D陈以勤深得信任,频获嘉许。皇帝朝讲很少驾临,政事无法裁决,陈以勤请求皇上振奋精神、修明政教,后来又上书请求慎重提升任用官员,都得到皇帝嘉许实行。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时东宫位号未定,群小多构衅。世宗于父子素薄,王岁时不得燕见。(2)以勤中立无所比,亦无私人,竟阶与拱去,无訾及之

21、者。四、(湖南武冈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景皇帝讳师,字子元,宣帝长子也。雅有风彩,沈毅多大略。少流美誉,与夏侯玄、何晏齐名。晏常称曰:“惟几也能成天下之务,司马子元是也。”魏景初中,拜散骑常侍,累迁中护军。为选用之法,举不越功,吏无私焉。宣穆皇后崩,居丧以至孝闻。宣帝之将诛曹爽,深谋秘策,独与帝潜画,文帝弗之知也。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宣帝曰:“此子竟可也。”初,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事平,以功封长平乡侯,食邑千户,寻加卫将军。及宣帝薨,议者咸云“伊尹既卒

22、,伊陟嗣事”,天子命帝以抚军大将军辅政。魏嘉平四年春正月,迁大将军,加侍中,持节、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命百官举贤才,明少长,恤穷独,理废滞。四海倾注,朝野肃然。或有请改易制度者,帝曰:“不识不知,顺帝之则,诗人之美也。三祖典制,所宜遵奉;自非军事,不得妄有改革。”五年夏五月,吴太傅诸葛恪围新城,朝议虑其分兵以寇淮泗,欲戍诸水口。帝曰:“诸葛恪新得政于吴,欲徼一时之利,并兵合肥,以冀万一,不暇复为青徐患也。且水口非一,多戍则用兵众,少戍则不足以御寇。”恪果并力合肥,卒如所度。帝于是使镇东将军毌丘俭、扬州刺史文钦等距之。俭、钦请战,帝曰:“恪卷甲深入,投兵死地,其锋未易当。且新城小而固,攻之未

23、可拔。”遂命诸将高垒以弊之。相持数月,恪攻城力屈,死伤太半。帝乃敕钦督锐卒趋合榆,要其归路,俭帅诸将以为后继。恪惧而遁,钦逆击,大破之,斩首万余级。(节选自晋书景帝纪)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B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C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D将发夕乃告之既而使人觇之帝寝如常而文帝不能安席晨会兵司马门镇静内外置阵甚整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24、皇帝”始于嬴政决定兼采帝号,称为“皇帝”,意思是他的功德和三皇五帝相提并论,从此,历代君主都称皇帝,俗称皇上。B“路”是中国古代宋、元时的行政区域名称。在宋代时的“路”,相当于现代的“省”。本文中“要其归路”即此意。C“太傅”周代设置,位列三公,作为重臣参与朝政,掌管全国的军政大权。后来多用于为大官加衔,无实职。D“薨”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景帝才华出众。他年少时就博得好名声;高雅有风采,沉者坚毅,深谋远虑;与年少时的景帝名望相同的何晏曾称他是一个几乎能够成就天下事的

25、人。B景帝重视人才。他制定选用人才的方法,提出了选人用人要求,命令百官推举人才,关心人,体恤人,因此赢得了人心,自己也得到了朝廷内外的尊重。C景帝遵守旧制。当有人提出要改变现有制度时,景帝引用一位诗人的诗句,表示祖先留下来的典章制度应当遵守,但他同时也表示,如果有战争则例外。D景帝洞察战况。诸葛恪合肥起兵,应验了景帝战初的判断;景帝下令以防守消耗敌人的力量,再根据战况,令属下主动出击,结果大败敌军,生擒诸葛恪。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帝阴养死士三千,散在人间,至是一朝而集,众莫知所出也。(2)且水口非一,多戍则用兵众,少戍则不足以御寇。寒假训练09文言文阅读【答案】

26、1A2D3B4(1)郡守放任性情枉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2)你们兄弟孝敬友爱,足可以激励世俗。肃之也应该升职了。”就一起任命了他们。【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意思是“升任枢密院当直学士。因为任命官吏不当,降为待制,后担任汝州知州。不久,担任陕西都转运使,后来召他进京担任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又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青州知州”。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用排除法,浏览几个断句之处,“转运使”是一个名词,不能断开,因此排除BC,“坐补吏不当”语意完整,不应断开,故选A。2

27、本题考查识记文化常识的能力。D项对“擢”的解释有误,一般只指升官。“改官,一是平调,二是升职,三是降职”是对“迁”的解释。故选D。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题要整体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要重视对原文中关键细节的理解。可使用假设法与代入法,与选项所在段落进行比对。B项,“受到王安石的举荐”错误,王安石对李承之只是称赏。故选B。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第一句关键点:“任情”,放

28、任性情;“忤”,违逆;“人莫敢之忤”,宾语前置句;“力争”,竭力争辩。第二句关键点:“孝友”,孝敬友爱;“厉”,激励;“迁”,升职;“并”,一起;“焉”,代词,他们。【参考译文】李承之,字奉世,李肃之的最小的弟弟,幽州人,后来迁居到濮州。生下来就成了孤儿,李肃之抚育他,并对他进行教育引导,一直到他长大成人。他性情严肃威重,有忠贞的气节。堂兄李柬之将要给他官做,他推辞不接受,而是通过科举中了进士,调任明州司法参军。郡守放任性情枉法断案,别人没有敢违逆他的,唯独李承之毅然与他竭力争辩。郡守生气地说:“下属敢这样吗?”承之曰:“事情一发生,您自己处理了就算了。既然已经安排给执法部门,那就应当遵循法律

29、了。”郡守很忌惮他的话。李承之曾经提出免除老百姓徭役的建议,王安石见了很称赞他的建议。熙宁初年,因为给条例司检查校对法律条文,得以被皇帝召见。神宗对掌握实权的官员说:“承之谈论制置司的事情很详尽,不是别人能比得上的。”改任他为京官。另一天,皇帝对他说:“我即位以来,不轻易改变别人的官职,现在任命你,是不同寻常的恩德啊。”担任检正中书刑房,察访淮河、浙江地区常平仓事务、农田水利、差役等事情,回京后上奏朝廷役书二十篇。升任集贤校理,又察访陕西,当时郡县对于执行法律不严格,搞蒙混,乱收费超过制度规定。承之说:“这难道是朝廷的旨意吗?”都裁断改正了那些不正确的数额。升任集贤殿修撰,又提升为宝文阁待制,

30、担任同群牧使,纠察在京刑狱,兼任枢密院都承旨,出京担任延州知州,回京担任代理三司使。蔡确负责处理相州案件,牵连很多朝廷中的官员,很多人听到一点风声就屈服了。承之向皇帝讲明了蔡确险恶邪僻的情况,皇帝的心里才明白,赶紧派使臣去调查追问事情究竟是怎么回事。升李承之任龙图阁直学士,他恳切地推辞,请求授给兄长李肃之,说:“我从小就受兄长的抚育,而且兄长担任待制之职已经十年了。”你们兄弟孝敬友爱,足可以激励世俗。肃之也应该升职了。”就一起任命了他们。有商人违犯禁令,卖北方产的珍珠,是为公主卖的,三司很久也不敢判决。承之说:“朝廷的法令,怕皇帝的女儿(就不实行了)吗?”立即下令逮捕犯人。皇帝听闻后说:“执法

31、部门就应当这样啊。”升任枢密院当直学士。因为任命官吏不当,降为待制,后担任汝州知州。不久,担任陕西都转运使,后来召他进京担任给事中、吏部侍郎、户部尚书,又以枢密直学士的身份担任青州知州。历任应天府、河阳、陈、郓、扬州长官后去世。一、【答案】1B2A3B4(1)这样做岂不是比在中原全军覆灭,自身血肉做野草的肥料,身败名裂,羞辱先祖要好么?(2)“冯衍求见皇上的原因,是要诽谤你们。”王护等害怕了,就联合起来排斥离间,冯衍因此没能觐见皇帝。【解析】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先通读语段,把握大概内容,辨别表达方式,这个语段主要意思是“现在为将军计议,最好是屯兵据守大郡,镇抚吏士,磨练他们的节操,在方圆百里内,每天赏赐酒肉,以结纳英雄豪杰之士,咨询忠智的谋略”,然后找断句的标志,先易后难。先抓名词、动词,再抓特殊句式,用排除法,“为将军计”,句意完整不能断开,因此排除AC,“镇抚吏士”“砥厉其节”两句结构相同,排除D项,故选B。2此题考查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