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26.04KB ,
资源ID:16708462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70846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小学数学长度单位换算doc.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小学数学长度单位换算doc.docx

1、小学数学长度单位换算doc长度单位换算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千米=1000米 1米=100厘米 1米=1000毫米 1毫米 1000微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公分=1厘米=0.01米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km2)=100公顷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0000平方厘米 1平方千米(平方公里)100公顷1000000平方米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 (km2和m2之间的进率是1000000) 1km2=1000000m2 1公顷=10000m2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2、1公顷15市亩100公亩10000平方米 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m3)=1000立方分米(dm3) 1立方分米(dm3)=1000立方厘米(cm3)1立方分米(dm3)=1升(L) 1立方厘米(cm3)=1毫升(mL)1立方米(m3)=1000升(L) 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厘升100毫升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000000立方厘米1升10分升1立方分米1000毫升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1斤0.5千克 1公斤2斤 1厘克10毫克 1分克10厘克 1克10分克1000毫克0.02两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

3、角1角=10分 1元=100分 1分=10厘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00年 1年=12月 1年有4个季度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 1日=24小时小月(30天)的有:46911月 1时=60分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1分=60秒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 1时=3600秒1年12个月365天(闰年366天)一、长度(一) 什么是长度长度是一维空间的度量。(二) 长度常用单位* 千米(km) * 米(m) * 分米(dm) * 厘米(cm) * 毫米(mm) * 微米(um)二、面积(一)什么是面积面积,就是物体所占平面的大小。对立体物体的表面的多少的测量一般称表面积。

4、(二)常用的面积单位* 平方毫米 * 平方厘米 * 平方分米 * 平方米 * 平方千米 公顷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cm2)、平方分米(dm2)和平方米(m2);1、平方厘米: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边长是1分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3、平方分米: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米;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1、平方米换平方分米(末尾添上2个0); 2、平方分米换平方厘米(末尾添上2个0); 3、平方厘米换平方分米(末尾去掉2个0);4、平方分米换平方米(末尾去掉2个0);三、体积和容积(一)什么是体积、容积体积,就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

5、小。容积,箱子、油桶、仓库等所能容纳物体的体积,通常叫做它们的容积。(二)常用单位1 体积单位* 立方米 * 立方分米 * 立方厘米2 容积单位 * 升 * 毫升四、质量(一)什么是质量质量,就是表示表示物体有多重。(二)常用单位* 吨 t * 千克 kg * 克 g五、时间(一)什么是时间是指有起点和终点的一段时间(二)常用单位世纪、 年 、 月 、 日 、 时 、 分、 秒六、货币(一)什么是货币货币是充当一切商品的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是价值的一般代表,可以购买任何别的商品。(二)常用单位* 元 * 角 * 分周长、面积、体积计算公式1、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C=(a+b)22、正

6、方形的周长=边长4 C=4a3、长方形的面积=长宽 S=ab4、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S=aa=a25、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7、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长方体的棱长总和=(长+宽+高)4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棱长12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12、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V=abh13、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 V= S h14、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V=a311、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10、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 S= r21

7、5、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等于底8、直径=半径2 d=2r 半径=直径2 r=d29、圆的周长 C =d=2r面周长乘高。 S=ch=dh2rh16、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等于底面的周长乘高再加上两头的圆的面积。S=ch+2s=ch+2r217、圆柱的体积:圆柱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高。 V=Sh18、圆锥的体积底面积高3。 V=1/3Sh计算方法、规律、定义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a-

8、b=a+(-b)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和。 a-b-c=a-(b+c)减去一个数再加上一个数,等于减去这两个数的差。a-b+c=a+(c-b)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可以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或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积不变。 a (bc) =ab ac 或 a (bc) = abac6、商不

9、变的规律: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6.1如果被除数和除数的末尾都有0,利用商不变的规律,可以同时去年相同个数的0,使计算简便。7、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m倍,另一个乘数缩小到原来的1/m,积不变。8、什么叫等式?含有等号的式子叫做等式。等式的基本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的基本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9、什么叫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10、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的和是90度。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三角形任意两

10、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10、分数: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分的数叫作分数。分数单位的大小:分母越大,分数单位越小;分母越小,分数单位越大。一个数分数的分母是几,它的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分子是几,就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11、分数的加减法则:同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只把分子相加减,分母不变。异分母的分数相加减,先通分,然后再加减。12、分数大小的比较:同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分子大的大,分子小的小。异分母的分数相比较,先通分然后再比较;若分子相同,分母大的反而小,分母小的反而大。13、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结果化成最简分数。14、分数乘分数:分子相

11、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结果化成最简分数。14、交换分子、分母的位置,就可以求出它的倒数。对于非0的自然数,可以把它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再交换分子和分母的位置,求出它的倒数。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15、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相当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16、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子小于1。17、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假分数化成整 数或带分数的方法:分子/分母分子分母(没有余数化成整数:商)或(有余数化成带分数:商又分母分之余数)18、带分数:由整数(不包括0)和真分数合成的分数叫做作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12、19、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20、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甲数乘以乙数的倒数。30、分数的分母扩大到原来的几倍,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也应扩大相同的倍数。分母(或分子)扩大到原来的n(n0)倍,分子(或分母)加原来的(n-1)倍,分数值不变。最大公因数:几个数公有的因数,叫作这几个数的公因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作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找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先分别列举出几个数的公因数,再找出其中最大的一个就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31、互质数: 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两个数在这里所说的是:除0外的所有自然数),叫做互质数。32、最小公倍数:几个

13、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找最小公倍数的方法:先分别列举出几个数的公倍数,再找出其中最小的一个就是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34、约分:把一个分数的分子化、分母同时除以它们的公因数,分数的值不变,这个过程叫做约分。约分的方法:一是用公因数一个一个地去除;二是用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去除。35、最简分数: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分数计算到最后,得数必须化成最简分数。36、2、5、3的倍数的特征:(1)个位上是0、2、4、6、8的数是2的倍数;个位上是0或者5的数是5的倍数;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37、偶数

14、和奇数: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38、质数:一个数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这个数叫作质数。39、合数:一个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别的因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41、质因数与分解质因数:就是一个数的约数,并且是质数,比如8=222,2就是8的质因数。12=223,2和3就是12的质因数。把一个式子以12=223的形式表示,叫做分解质因数。16=2222,2就是16的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表示,这也是分解质因数。分解质因数的方法是先用一个合数的最小质因数去除这个合数,得出的数若是一个质数,就写成这个合数相乘形式;若是一个合数就继续

15、按原来的方法,直至最后是一个质数 。分解质因数的有两种表示方法,除了大家最常用知道的“短除分解法”之外,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塔形分解法”。分解质因数对解决一些自然数和乘积的问题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又为求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做了重要的铺垫。分解质因数:把一个合数分解成若干个质因数的乘积的形式,即求质因数的过程叫做分解质因数。40、利息本金利率时间41、利率: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利率。一年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年利率。一月的利息与本金的比值叫做月利率。42、自然数: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整数,叫做自然数。0是最小的自然数。43、循环小数:一个小数,从小数部分的某一位起,一个数字或几个数字依次不断的重复出

16、现,这样的小数叫做循环小数。如3. 14141444、无限小数和有限小数。一个数的小数位数是无限的小数叫无限小数。一个数的小数位数是有限的小数叫有限小数21、什么叫比: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是比的基本性质。22、什么叫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如3:69:1823、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外项之积等于两内项之积。24、解比例: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25、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的比值(也就是商k)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

17、关系。如:y/x=k( k一定) 26、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如:xy = k( k一定) 27、百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28、把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29、把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把百分数化成分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

18、分数量关系式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2、1倍数倍数几倍数 几倍数1倍数倍数 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4、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单价数量 总价数量单价单产量数量总产量 总产量数量单产量 总产量单产量数量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 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 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 被减数差减数 差减数被减数3、路程速度时间;时间路程速度;速度路程时间6、因数因数积 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被除数除数商 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和差问题: (和

19、差)2大数 (和差)2小数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植树问题为使其更直观,用图示法来说明。树用点来表示,植树的沿线用线来表示,这样就把植树问题转化为一条非封闭或封闭的线上的“点数”与相邻两点间的线的段数之间的关系问题。公式:单边植树(两端都植) :距离间隔数 +1=棵数单边植树(只植一端) :距离间隔数=棵数单边植树(两端都不植) :距离间隔数1=棵数双边植树(两端都植):( 距离间隔数+1)2=棵数双边植树(只植一端):( 距离间隔数)2=棵数双边植树(两端都不植):( 距离间隔数-1)2=

20、棵数循环植树: 距离间隔数=棵数解释: 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2 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的数量关系如下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分析:一、在线段上的植树问题可以分为以下三种情形。1、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即:棵数=间隔数+

21、1。2、如果植树线路只有一端要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和要分的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3、如果植树线路的两端都不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比要分的段数少1,即:棵数=间隔数1。4、如果植树路线的两边与两端都植树,那么植树的棵数应比要分的段数多1,再乘二,即:棵树=段数+1再乘二。二、在封闭线路上植树,棵数与段数相等,即:棵数=间隔数。三、在正方形线路上植树,如果每个顶点都要植树。则棵数=(每边的棵数1)边数。1 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全长=株距(株数1)株距=全长(株数1)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

22、要植树,那么:株数=段数=全长株距全长=株距株数株距=全长株数盈亏问题的公式(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相遇问题的公式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 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总路程追及问题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 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甲经过路程乙经过路程=追及时相差的路程流水问题顺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静水速度水流速度静水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 水流速度(顺流速度逆流速度)2浓度问题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 溶

23、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细心推敲,巧找单位“1”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广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难点。因为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不是真正地理解,而是生硬地模仿,死搬硬套。究其原因,都是方法不当。其实,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并不可怕,抓住关键内容,认真分析,是有一定规律可遵循的。

24、用分数解决问题时,关键问题是找准单位“1”。那什么是单位“1”呢?在题中至少有两个量,而那个作为参照的量就是单位“1”,也就是和谁比,谁就是单位“1”。常用找单位“1”的方法:1、抓住题中有数量关系句子的关键词(1)、“谁占(相当、是)谁的几分之几”的语句。这儿的“几分之几”前面那个量就是单位“1”。例如:“男生人数占全班的 1/4”或“男生人数相当于全班的1/4 ”中的单位“1”是全班人数,男生人数所对应的分率是1/4 。(2)“比谁多或少几分之几”的语句。这里的“谁”一定是单位“l”的量,也就是“比”后面的量。例如:实际比计划增产2/5。计划的量是单位“1”,增产的量占计划的2/5 ,而实

25、际的量是计划的(l+2/5)。2、找出题中省略的单位“1”有时题中的单位“1”像语文中的省略句一样会省略掉。如:水结成冰,体积增加1/11 ,这里是指水变成冰的体积增加了水的1/11,那水的体积就是单位“1”,而冰的体积应是水的(1+1/11 ),增加的体积是水的1/11 。有的解决问题虽然没有直接说出占谁的几分之几,但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就可以找出单位“1”。如:“一条水渠,已修了30%.”这种问题一般是将整体看作单位“1”。 还有的题目会直接说“降低了几分之几”,这时就必须明白是降低了原来的几分之几。如:“现在的成本降低了20%”应该是:“现在的成本比原来成本降低20%”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

26、技巧大全一、 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据医学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续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

27、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 加油 。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1.草稿纸也要逐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定检查侧重点。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4-8块的小方格, 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2.答题要按 先易后难 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

28、可以先用5分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不要 蒙 了。一般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3.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圈点关键字词,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便觉得心应手、兴奋异常,往往情绪激动,甚至得意忘形。要避免急于求成、粗枝大叶,防止受熟题答案与解题过程的定式思维影响,避免漏题,错题,丢掉不该丢的分。4. 答题不要犹豫不决选择题做出选择时要慎重,要关注题干中的否定用词,对比筛选四个选项的差异和联系,特别注意保留计算型选择题的解答过程。

29、当试题出现几种疑惑不决的答案时,考生一定要有主见,有自信心,即使不能确定答案,也不能长时间犹豫,浪费时间,最终也应把认为正确程度最高的答案写到试卷上,不要在答案处留白或 开天窗 。5.试卷检查要细心有序应答要准确。一般答题时,语言表达要尽量简明扼要,填涂答题纸绝不能错位。答完试题,如果时间允许,一般都要进行试卷答题的复查。复查要谨慎,可以利用逆向思维,反向推理论证,联系生活实际,评估结果的合理性,选择特殊取值,多次归纳总结。另外,对不同题型可采用不同的检查方法。选择题可采用例证法,举出一两例来能分别证明其他选项不对便可安心。对填空题,则一要检查审题;二要检查思路是否完整;三要检查数据代入是否正确;四要检查计算过程;五要看答案是否合题意;六要检查步骤是否齐全,符号是否规范。还要复查一些客观题的答案有无遗漏,答案错位填涂,并复核你心存疑虑的项目。若没有充分的理由,一般不要改变你依据第一感觉做出的选择。6、万一记忆 短路 可慢呼吸考试中,有些考生因为怯场,导致无法集中精神,甚至大脑忽然一片空白,发生 记忆堵塞 。此时不要紧张,不妨尝试如下方式:首先是稳定心态,保持镇静,并注意调节自己的呼吸率。先慢吸气,当对自己说 放松 时缓慢呼气,再考虑你正在努力回忆的问题,如果你仍不能回想起来,就暂时搁下这道题,开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