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2 ,大小:34.19KB ,
资源ID:167215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7215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信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信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docx

1、河南省信阳市中考化学模拟试题2019年河南信阳中考化学综合检测卷三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诗句描述的自然现象跟所涉及物质变化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春风又绿江南岸”包含了化学变化B.“日照香炉生紫烟”包含了化学变化C.“北风卷地白草折”包含了物理变化D.“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前者包含了化学变化,后者包含了物理变化2.“开封第一楼”灌汤小笼包是河南美食之一。下列制作包子用到的食材中富含糖类的是()A.小麦粉 B.瘦肉 C.高汤 D.精盐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方法中正确的是()A.复合肥料:硝酸钾、碳

2、酸氢铵 B.合金:硬铝、生铁C.有机合成材料:涤纶、纯棉布 D.化合物:乙醇、氦气4.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倡导健康安全的生活理念,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奶制品中含钙丰富,是日常饮食中钙的来源之一B.食物合理搭配,以保证各种营养素的均衡摄入C.硒、碘等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很小,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作用不大D.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释放能量,提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的需要5.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甲图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乙图摘自元素周期表,部分信息略去。据此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硒原子的质量为78.96 g B.y=4C.Se是非金属元素 D.硒与氧位于同一

3、周期6.下列图示实验所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B.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支持燃烧C.天平不平衡说明该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需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烟雾B.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C.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D.打开浓盐酸的试剂瓶,瓶口会出现白雾8.以纯碱、石灰石、水三种物质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钠,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包括下列反应类型中的()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9.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

4、确的是()A.甲、乙物质都适合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60 时将40 g甲物质加入50 g水中能得到90 g饱和溶液C.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分别将甲、乙物质的饱和溶液从60 降至20 ,甲析出晶体较多10.下列事实或说法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而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二者分子构成不同B.钠原子与钠离子都属于钠元素二者的质子数相同C.盐酸和硫酸化学性质相似二者的溶液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D.用洗洁精可以洗去油污洗洁精可以溶解油污11.下列物质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质量比反应前溶液总质量小的是()A.氧化铁加入稀盐酸中 B.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钡溶液

5、混合C.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 D.二氧化硫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12.在pH=11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OH-、S B.Ba2+、K+、S C.Na+、N、N D.Ca2+、N、C13.下列图像分别与选项中的操作相对应,其中合理的是()A.向一定量的盐酸和CaCl2混合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B.向一定量的MnO2固体中加入一定量的过氧化氢溶液C.常温下,向一定量的盐酸中滴入NaOH溶液D.一定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14.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共7.2 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得到的氧化物的质量可能为()A.10.6 g B.12.0 g C.13.0

6、g D.13.6 g第卷(非选择题共36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16分)15.从O、C、H、N、Na、He六种元素中选取相关的元素,用化学用语填空。(1)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物质是;(2)炉具清洁剂中的一种碱为。16.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集氧化、吸附、凝聚、杀菌、脱色、除臭等功能于一体的新型高效水处理剂,是科学家公认的绿色消毒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制取高铁酸钠的化学方程式是2FeSO4+6Na2O2 2Na2FeO4+2Na2O+2X+O2,则X为。17.铁是生活中最常见的金属,根据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不粘锅利用了铁的(填“导电”或“导热”)

7、性。(2)不粘锅手柄应选择(填“热塑”或“热固”)性塑料制作。(3)聚四氟乙烯内衬还能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18.在含Mg(NO3)2、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发现滤液仍呈蓝色,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沉淀产生,则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上述过程中一定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9.实验室制取CO2后残留溶液的pH为2,向该溶液中滴入Na2CO3溶液可得下图曲线。(1)AB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BC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D段上升的原因是。20.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8、部分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1)若A是温室气体,反应中出现浑浊,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若A为黑色固体,B为有毒气体,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都为液体,则C为(写化学式)。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21.(2分)小康去参加研学活动时从农民伯伯的家里找到三种化肥,它们分别是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钾中的一种,于是进行了如下探究:(1)取三种化肥少许分别放入三支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少量的稀盐酸。该操作可鉴别出来的物质是。(2)请你设计出一种鉴别另外两种化肥的方案。(要求说明操作、现象和结论)22.(2分)小康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氯化氢

9、气体与氨气的反应。已知甲、乙两烧杯里分别盛放浓盐酸和浓氨水,可观察到玻璃管中有白烟产生。请回答:(1)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2)盛有浓盐酸的烧杯附近白烟更浓,解释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3.(3分)在实验室中可选择下图装置制取气体。(1)若选择A、F组合一套装置制取了某气体,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若用金属与酸反应来制取H2,选择B装置作为发生装置,请将B装置补画完整。(3)制取CO2的发生装置可选择B或C,与B相比较,C的主要优点是什么?24.(3分)进行如下微型实验,研究物质的性质。(1)能产生气泡的是(填序号)。(2)能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什么?(3)有一只烧杯中的物质

10、不与稀盐酸反应,请写出原因。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25.(1)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均是复分解反应,但不是所有的酸、碱、盐之间都能发生复分解反应。根据所学知识判断稀盐酸与硫酸钠溶液能否发生复分解反应,为什么?(2)CO2与NaOH溶液能发生反应,但看不到明显现象。某化学兴趣小组为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查阅资料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设计实验方案一: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向盛有NaOH溶液的试管中通入CO2,然后滴入足量的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方案二:按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烧杯中的水被吸入集气瓶中CO2与NaOH

11、溶液发生了反应反思与评价有同学认为方案二根据实验现象不能得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结论,还应再做对比实验,理由是。(3)农业生产上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取出50 g NaCl溶液,加入过量的AgNO3溶液,得到沉淀14.35 g,计算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答案1.BB项诗句中的“紫烟”其实是水雾而不是真正的烟,只是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2.A小麦粉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瘦肉中富含蛋白质;高汤主要含有水、无机盐等;精盐属于无机盐;故本题选A。3.B硝酸钾是复合肥,碳酸氢铵属于氮肥,A错误;硬铝是铝的合金,生铁是铁的

12、合金,B正确;涤纶是合成纤维,纯棉布是天然纤维,C错误;乙醇是有机化合物,氦气是单质,D错误。4.C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含量虽然很小,但对维持正常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摄入过量或不足均不利于身体健康。5.C由图可知,78.96表示硒的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一般省略不写,故A错误;硒的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4,故y=34-28=6,故B错误;硒是“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氧是8号元素,其原子核外有两个电子层,硒原子核外有四个电子层,故硒和氧不是同一周期的元素,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属于同一主族的元素,故D错误。6.CC是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一切化学

13、反应,C中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稀硫酸和小苏打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逸散到空气中,若该实验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前后天平一定平衡,故C项结论错误。7.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P2O5固体小颗粒),不是白雾(雾是小液滴的集合体),A错误;描述现象时不能说出生成物的名称,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钉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不能描述为“有铜析出”,B错误;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错误。8.D首先将石灰石高温分解制得生石灰,然后用生石灰与水反应得到熟石灰,最后熟石灰和纯碱反应即可制取氢氧化钠,涉及的反应类型分别为分解反应、化合反应、复分解反应,没有涉及置换反应,故选

14、D。9.CA项,甲、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乙适合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该项错误;B项,60 时,甲的溶解度为60 g,将40 g的甲加入50 g水中只能溶解30 g,能得到80 g饱和溶液,故该项错误;C项,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通过降温能使A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该项正确;D项,降温前甲、乙饱和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判定从60 降至20 两溶液溶质析出的质量,故该项错误。10.D洗洁精对油污有乳化作用,可将大油珠变成细小的油滴,而不是溶解油污,D错误。11.BA项,氧化铁固体与稀盐酸反应而进入溶液,故反应后溶液质量增大;B

15、项,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钡溶液混合后发生反应,生成的硫酸钡沉淀从溶液中析出,故反应后溶液质量减小;C项,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硫酸混合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质量不变;D项,二氧化硫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溶液质量增大。故本题选B。12.A“大量共存”说明相互之间不反应,凡是离子间能够相互反应的均不能共存,由此排除选项B(Ba2+和S结合成BaSO4沉淀)和选项D(Ca2+和C结合成CaCO3沉淀);常温下,pH=11的溶液呈碱性,凡是能与OH-反应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的离子均不能大量存在,N与OH-结合会产生氨气和水,因此排除选项C;A中的三种离子间不发生任何反应,且能够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故本题

16、选A。13.CA项,在盐酸和CaCl2的混合液中滴入Na2CO3溶液,Na2CO3先与盐酸反应,后与CaCl2反应,故开始一段时间内没有沉淀生成,故图像不合理。B项,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反应中作催化剂,在反应前后其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改变,故图像不合理。D项,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熟石灰,使得饱和石灰水中的溶剂质量减小,同时有少量溶质析出,溶液总质量减小,故图像不合理。故选C。14.C本题可用极值法求解。设7.2 g物质完全为镁粉,燃烧后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x:2Mg+O2 2MgO48 807.2 g x=x=12 g同理,设7.2 g物质完全是铝粉,结合化学方程式可计算出燃烧后生成氧化铝的质量为

17、13.6 g。所以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7.2 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得到的氧化物的质量在1213.6 g之间,故答案为C。15.答案(1)N2(2)NaOH解析 (1)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化学式为N2;(2)炉具清洁剂中含有NaOH。16.答案+6Na2SO4解析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设铁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1)2+x+(-2)4=0,解得x=+6。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个数均不变,推知X为Na2SO4。17.答案(1)导热(2)热固(3)隔绝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解析(1)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因此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

18、用途,不粘锅利用了铁的导热性;(2)不粘锅手柄应选择热固性塑料制作;(3)通过分析钢铁生锈的原理可知,聚四氟乙烯内衬能防止铁锅生锈,其原因是隔绝了空气中的水蒸气和氧气。18.答案银(或Ag)Mg(NO3)2、Cu(NO3)2和Fe(NO3)2Fe+2AgNO3 Fe(NO3)2+2Ag解析根据“远距离先置换”的原则,一定量的铁粉加入混合液中后一定发生的反应为Fe+2AgNO3 Fe(NO3)2+2Ag;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仍呈蓝色,说明滤液中一定含有Cu(NO3)2;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无沉淀产生,说明滤液中一定不含AgNO3,则混合液中的AgNO3已被铁粉完全置换;而Cu(NO3)2可能没有

19、与铁粉发生反应,也可能有一部分与铁粉发生反应,故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Ag,可能含有Cu;铁与Mg(NO3)2不反应,滤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为Mg(NO3)2、Cu(NO3)2和Fe(NO3)2。19.答案(1)Na2CO3+2HCl 2NaCl+CO2+H2O(2)CaCl2+Na2CO3 CaCO3+2NaCl(3)过量的Na2CO3溶液使溶液的碱性增强(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是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二者反应后溶液的pH=2,说明盐酸过量,故残留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HCl;向其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盐酸首先与碳酸钠反应,使溶液酸性逐渐减弱至变为中性,故AB段

20、表示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2)当盐酸反应完后,碳酸钠继续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溶液仍呈中性(pH=7),故BC段出现“平台”;(3)当氯化钙反应完后,继续加入碳酸钠溶液时,溶液中不再发生反应,此时碳酸钠过量,使溶液呈碱性,故CD段上升。20.答案(1)Ca(OH)2+CO2 CaCO3+H2O(2)2CO+O2 2CO2(3)O2解析(1)若A是温室气体,则A是二氧化碳,反应是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2)若A是黑色固体,B是有毒气体,则A是碳单质,B是一氧化碳,C是二氧化碳;反应是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3)若A、B组成元素相同且常温下均为液

21、体,且A、B均可转变为C,则A是过氧化氢,B是水,C为氧气。21.答案(1)碳酸氢铵(2)取另外两种化肥各少量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氯化铵,没有刺激性气味产生的是硫酸钾(或取另外两种化肥少许分别放入两支试管中,向试管中分别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硫酸钾,没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氯化铵)。(答案合理即可)解析(1)碳酸氢盐与盐酸反应均可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因此,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的是碳酸氢铵;(2)鉴别氯化铵和硫酸钾,可滴加碱液鉴别铵根离子,也可滴加氯化钡等可溶性钡盐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22.答案(1)NH3+HCl NH4Cl (2)氨气的相

22、对分子质量小于氯化氢,因此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扩散得快。解析(1)浓盐酸和浓氨水均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和氨气相遇时发生反应产生了氯化铵白色固体小颗粒,因此看到白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3+HCl NH4Cl。(2)甲烧杯中盛放浓盐酸,乙烧杯中盛放浓氨水,甲烧杯附近白烟更浓,说明氨分子比氯化氢分子运动速率快,这是因为氨气的相对分子质量(17)小于氯化氢的相对分子质量(36.5),同等条件下,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运动速率越快。23.答案(1)2KClO3 2KCl+3O2(合理即可)(2)(3)可通过分液漏斗的开关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从而控制反应。解析(2)B是固液常温型发生装置

23、,B中使用的是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末端必须伸入液面以下,因此画图时,要将长颈漏斗末端画在液面以下;(3)C装置使用的是分液漏斗,其可以控制液体的滴加速率和滴加量,从而控制反应,还可节约药品。24.答案(1)BD(2)溶液红色褪去。(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位于氢后,不与稀盐酸反应。解析(1)B中的镁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D中的碳酸氢钠溶液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2)C中澄清石灰水与稀盐酸发生酸碱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证明C中发生反应的现象是溶液红色褪去。(3)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有排在氢前的金属才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氢气,铜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所以不

24、能与稀盐酸发生反应。25.答案(1)不能,二者交换成分后无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2)2NaOH+CO2 Na2CO3+H2O方案一: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或氯化钙溶液有沉淀生成等)方案二:向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并打开活塞反思与评价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也会产生同样的现象(3)解:设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NaCl+AgNO3 AgCl+NaNO358.5143.5x 14.35 g=x=5.85 g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0%=11.7%答: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1.7%。解析(1)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或气体或水,而盐酸与硫酸钠交换成分后没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故不能反应;(2)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为了证明它们确实发生了反应,方案一是验证生成物中是否含有碳酸钠,验证试剂可选用稀盐酸、氢氧化钙溶液或氯化钙溶液等。滴加盐酸时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滴加氢氧化钙或氯化钙溶液时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方案二是利用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容器内压强减小从而引起液体倒吸的方法进行验证,但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因此方案二不能得出“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的结论,应将氢氧化钠溶液换成等体积的水进行对照实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