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1 ,大小:100.09KB ,
资源ID:1676054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7605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docx

1、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YD 5079-99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验收规范1总则1.0.1 本规范是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检查、 随工检验和工程竣工验收等工作的技术依据, 适用于新建、扩建通信电源工程,对于改建的通信电源安装工程也可参照执行。高低压、变配电设备的安装工程验收不在此范围。1.0.2 通信电源设备安装工程的安装方式、要求,各种设备规格、型号应按照施工图的规定执行,新装设备的电 气性能指标应符合设计规范或技术规范书的规定。 对于迁装设备应参照原维护部门近期内对设备测试记录进行检验。1.0.3 本规范尚未包括的测试项目及指标要求,应按施工图设计和产品说

2、明书要求办理。1.0.4 在施工过程中,如需修改施工图设计或代用材料的, 必须经建设单位和设计部门同意, 并办理变更手续后方可修改和使用,严禁使用未经检验或鉴定的材料。1.1.5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施工规范,建设单位 (业主)应通过随工代表(或监理)作好随工检验工作。1.0.6 施工中,不得安装有损坏、变形、受潮、发霉、缺件的设备,严禁安装没有合格证、出厂验收单、入网证 的设备。凡在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中发现不符合施工规范和本规范的项目, 由施工单位造成的应由施工单位解决, 由供货单位造成的由供货单位负责解决。1.0.7 配电、变换、逆变、蓄电池、太阳电池、发电机组、母线、电

3、源信号线等设备和材料、附件、备件必须齐 全、完好,竣工时一并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 (业主)移交。2配电、换流设备安装2.0.1 各种设备排列整齐,垂直度误差不超过机架高度的 0.15%,列架机面平直,每米偏差不大于 3mm,全列偏差不大于15mm。2.0.2 设备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规定,其偏差不大于 10mm。2.0.3 安装的设备,附件的型号、规格应符合施工图设计要求。2.0.4 设备结构应无变形,表面无损伤,指示仪表、按键和旋钮、机内部件无碰损、无卡阻、无脱落、无损坏。2.0.5 开关、闸刀应运转灵活、接触牢靠、无电弧击伤。2.0.6 机架与地面固定时,应由 4只M10M12的膨胀螺

4、栓与地面加固。2.0.7 在需要抗震的地区,按设计图纸要求,机架安装应采取抗震措施。地震设计烈度为 8度及以上局站,机架还应与房屋柱体连接牢固。2.0.8 走线架、机架面漆应保持完整、清洁,颜色应基本一致。2.0.9 部件组装要稳固、整齐一致、接线正确无误,并应认真校对分装的部件编号。2.0.10机架与部件接地线要安装牢固。防雷地线与机框保护地线安装要符合设计要求。3配电、换流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1 设备通电前的检验3.1.1 通电前应对机架、部件、布线进行绝缘电阻、绝缘强度的检查,并应符合要求。3.1.2 接触器与继电器的可动部分动作灵活无松动和卡阻,其接触表面应无金属碎屑或烧伤痕迹。3.1

5、.3 接触器和闸刀的灭弧装置完好。3.1.4 布线和接线正确,无碰地、短路、开路、假焊等情况。机内各种插件连接正确、无松动。3.1.5各种开关、闸刀、熔断器容量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3.1.6 机架保护地线连接可靠。3.1.7 各种电压、电流表应进行校验和铅封。3.1.8 测试机内布线及设备非电子器件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说明书规定,无规定时,应不小于 2M Q/500V。3.1.9 交流、直流配电设备及开关电源、 变换设备等通电检验项目应符合产品技术说明书要求, 无规定时可按以下各节所列项目进行。3.2 交流配电设备通电检验3.2.1能自动(人工)接通、转换“市电”和“油机”电源,并有指示信号。3

6、.2.2 “市电”停电时能自动接通事故照明电路,并发出可见可闻信号, “市电”恢复供电时能自动 (人工)切断事故照明电路。3.2.3 各种电压、电流测试显示正确。3.2.4 事故、过压、欠压、缺相等自动保护电路应能准确动作并能发出指示信号。3.3 直流配电设备通电检验3.3.1 各种输出电压、电流测试显示正确。3.3.2 “浮一均”充电测试显示正确。3.3.3 电压过高、过低、熔断器熔断均能发出可见可闻信号。3.3.4 配电设备内部电压降应符合设计要求 (屏内放电回路压降不大于 O.5V)。3.3.5同设备多台并联使用时,具有均分性能。3.3.6 监控接口性能正常。3.4 变换设备通电测试检验

7、3.4.1 变换器输出电压、电流、杂音电平应满足产品说明书要求。3.4.2 变换器事故、过压、开路、欠流、过流或短路等保护电路动作可靠、告警电路工作正常。3.4.3主备用变换器具有自动均分负载性能,当其中一台故障时,另一台自动负担全部负载。3.4.4 变换器稳压精度、限流范围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3.5 逆变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5.1 输入电压、输出电压、稳压精度均符合产品说明书要求。3.5.2 应有限流性能:限流定值可在 105%110%输出电流之间调整。3.5.3 事故输入电压过高、过低、输出过压、欠压、过流、短路等保护电路动作可靠,告警电路工作正常。3.5.4同型号设备能多台并联工作,并具

8、有均分性能。3.6 开关电源设备通电测试检验3.6.1通电前应将输入、输出开关全部关断,并再次确认所有信号线、电源线是否正确。检查绝缘电阻是否符合 说明书要求。3.6.2 接通交流电源,检查三相电压是否正确,观察通电后模块显示器信号、指示灯是否正常。3.6.3 工作参数设置:按厂家说明书要求对整流、 监控模块进行工作参数的设置和修改。 主要有浮充、均充电压,输出过、欠压阀值,输出过压关断阀值,输出电流限流值,模块地址,输出电压微调,选择浮、均充自动方式,自动测试,自动显示功能。3.6.4 检验以下主要电气性能参数:输入交流电压,直流输出电压、电流,输出杂音,稳压精度,输入过压、欠 压保护值,输

9、出过压、过流保护值,输出限流特性,浮充、均充电压和自动转换性能。3.6.5 检查各种告警功能, 市电故障,熔丝故障,交流输入过压、欠压故障、缺相,散热器温度过高,输出过压、欠压故障,输出过流故障等。3.6.6 检查远端控制功能:监控模块通过标准接口与监控中心设备相连,实现对电源设备的远端“三遥” 。4蓄电池4.1 电池架安装4.1.1 电池架排列位置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偏差不大于 10mm。4.1.2 电池架排列平整稳固,水平偏差每米不大于 3mm,全长不大于15mm。4.1.3电池铁架安装后,各个组装螺栓、螺母及漆面脱落处都应补喷防腐漆。 铁架与地面加固处的膨胀螺栓要事先进行防腐处理。4.1.

10、4 在要求抗震的地区按设计要求,蓄电池架应采取抗震措施加固。4.2 电池的安装4.2.1安装的电池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图纸规定,并有合格证及产品说明书。422 电池外壳不得有损坏现象,极板不得受潮、氧化、发霉,滤气帽通气性能良好。423 电池各列要排放整齐,前后位置、间距适当,符合施工图要求。每列外侧应在一直线上,其偏差不大于 3mm。电池应保持垂直与水平,底部四角均匀着力,如不平整应用油毡垫实。4.2.4 电池标志、比重计、温度计应排在外侧 (维护侧)。4.2.5 电池间隔偏差不大于 5mm,电池之间的连接条应磨平,连接螺栓、螺母拧紧,并在连接条和螺栓、螺母上涂一层防氧化物或加装塑料盒

11、盖。4.2.6 电池体安装在铁架上时,应垫缓冲胶垫,使之牢固可靠。4.2.7各组电池应根据母线走向确定正负极出线位置,电池组及电池均应设有清晰的明显标志。4.2.8 隔离板、棍应无裂纹、弯曲、漏插。组装间距相等,平直整齐、高低一致。4.2.9 阀控式密封蓄电池,应用万用表检查电池端电压和极性,保证极性正确连接。4.2.10按设计图纸规定,安装电池监测器并固定。4.3 调配及灌注电解液4.3.1调配电解液所使用的蒸馏水必须严格检验并符合表 4.3.1规定。表4.3.1 蒸馏水标准序号指标项目指标1灼烧残渣含量() 0.012锰(Mn)含量(%) 0.000013铁(Fe)含量(%) 0.0004

12、4氯(Cl)含量(%) 0.00055还原高锰酸钾物质(0)含量(%) 10X 1048硝酸及亚硝酸盐(以N计)(%) 0.00039铵(NH4)含量(%) 0.000810碱土金属氧化物(CaO计)(%) 92 922灼烧残渣含量() 0.03 0.053锰(Mn)含量(%) 0.00005 0.00014铁(Fe)含量(%) 0.005 0.0125砷(Aa)含量(%) 0.00005 0.00016氯(Cl)含量(%) 0.0005 0.0017氮氧化物(以N计)含量(%) 0.0001 0.0018铵(NH4)含量(%) 0.001 0.0059二氧化硫(SO2)含量(%) 0.004

13、 0.00710铜(Cu)含量(%) 0.0005 0.00511还原高锰酸钾的物质(O)含量(%) 0.001 0.00212色度测定(ml) 1.0 160 50注:本表为国标 GB4554-84蓄电池用硫酸4.3.3 调制的电解液比重应符合厂家规定。4.3.4 1h。电解液电解液配好后,宜静置至 2030C或室温,然后灌注。每组电池的电解液灌注时间不得超过面应高度一致。无刻度时,应低于电池盖 1030nmm或高出极板20mm。4.4 铅酸蓄电池初充电441初充电前应检查蓄电池单体电压、温度、比重、极性与设计要求是否相符,有无错极及电压过低现象。4.4.2 初充电期间不得停电,如遇停电必须

14、立即启动油机供电。4.4.3 新装蓄电池根据产品说明规定的方法进行充电,无规定时可按下列方法进行:1. 恒压限流法(1) 充电时每1小时进行标测,每 4小时进行全测。充电时选用2.35V/只电压作为充电电压,充电初期应使电流限制在 0.10. 2C之间,充入电量为其额定容量的37倍(C为容量)。(3)充电48h后可以停充2h,待其电压恢复正常后再继续充电,以增加输入电量。充电终期每只电池的电压为 2.25 0 .1V ,充电电流小于额定容量的 0.030.05C ,且一昼夜不变,最后调整各电池电解液的比重和液面,使之分别一致。2. 恒流充电法(1)充电过程中每2小时对电池进行标测,每 4小时全

15、测,但在初充电开始的 24h内,应每1小时进行标测。 初充电第一阶段用10小时率电流充5070h,第二阶段用20小时率电流充3050h,充入电量为其额定容量 的710倍。(3)充电终期,每只电池电压为 2.52.75V。3n闪电解液比重不变化,电压不变化,此时电解液沸腾,气泡盛足,即电量已充足,但仍应以 20小时率的电流值作均衡充电,继续若干时间 (2h),用蒸馏水或 1.3001.400的稀硫酸调整液面高度及调整各电池比重在 1.215 0.005(25C )范围。4.4.4 充电过程中要经常注意每个电池的电压、 比重、温度、气泡、极板等变化,发现个别电压、比重低落,液温过高,极板弯曲或膨胀

16、,电池槽渗漏,气泡不足等现象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加以解决。充电过程中如发现温 度高于45 C时,应及时减少充电电流或采取降温措施,使其液温正常,若仍无效时应暂停充电,待温度降低后 恢复充电,但在初充电 24h内不得中断充电。4.4.5在一般情况下各种蓄电池的初充电电压要求如下:防酸型铅酸蓄电池:2.352.4V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 2.35V。4.5 蓄电池放电试验4.5.1 放电测试应在电池初充电完毕,静置 1h后进行。4.5.2放电用负载应安全可靠、易于调整。如果用水阻假负载时水溶液中可加入少许食盐或稀硫酸,水阻极板放 置应牢固和便于调整。放电时在假负载容器内插入一个电极,另一个电极缓

17、慢插入,注意电流表指示,逐步调正 所需的放电电流值。4.5.3 放电开始时应立即测试电池组总电压、总电流,并记录开始时间,后每 1小时进行标测,每 2小时全测,但当电压降至1.9V以下时,应每15分钟全测一次。4.5.4 初放电应符合出厂技术说明书的规定。无规定时,铅酸蓄电池以 10小时率放电。放电3h后,即可用电压降法测试电池内阻,电池内阻应符合规定。计算公式R内=(E-U放)/1放式中:R内电池内阻;E电池组开路电压;U放 放电开路电压;I放放电电流。4.5.5 放电时应注意以下要求:1. 为了防止放电过量,初次放电终了电压及电解液比重应符合产品说明或满足表 4.5.5要求。表4.5.5

18、蓄电池放电终了电压值电池种类单体终了电压值(V)铅酸蓄电池1.8镉镍蓄电池1.1锌银蓄电池1.32放电容量应大于或等于额定容量的 70%。放电3h后的电池内阻应符合技术要求。3放电完毕,在3h内应以10小时率进行二次充电,直至电流、比重和电压在 58h内稳定不变,板极剧烈 冒泡为止。4.6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461 使用前应检查各单体开路电压,若低于 2.13V或储存期超过6个月则应运用恒压限流法进行充电,或按说明书要求进行。4.6.2 充电电压宜取 2.35V/单体,充电电流取 O.ICioA,充电终期电压为 2.232.25V/单体,若连续 3h电压不变,则认为电池组已充足。4.

19、6.3 初充电应按出厂技术说明书规定进行,放出额定容量的 30%40%,应立即进行补充电。4.7 镉镍碱性蓄电池4.7.1 配制电解液这种碱性电池单只额定电压 1.25V,配置电解液可用固体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 (一级品)加纯水配制,配制时可按表4.7.1要求进行。表4.7.1 镉镍碱性蓄电池电解液比重要求种类电解液比重(g/ml)电池使用时环境温度C)电解液成分每升加入氢氧化锂量(g)11.18+ 0.02+45+10NaOH2021.20 + 0.02+35 -10KOH4031.25 + 0.01+10 -25KOH-41.28 + 0.01-15 -40KOH-配制时先将固体氢氧化钠或氢

20、氧化钾溶入纯水中,放在耐碱的容器中搅拌,再不断加水,调整电解液比重,直至满足要求。4.7.2 添加剂氢氧化锂的加入在电解液中要按要求加入一定数量的氢氧化锂, 以增加蓄电池容量和延长电池使用期。 方法是将少量碱液与所需氢氧化锂全部溶解后,再加入电解液中进行均匀搅拌。4.7.3 电解液配制后,宜静置 4h后取澄清液注入电池瓶内,液面可高于极板 512mm,每个单体保持一致并密封,静置1h后即可充电。充电期间,电解液温度宜为 20 10C,当温度低于5C或高于35C时,不宜充电。4.7.4 充电镉镍电池充电时,可按说明书要求进行,无要求时,可采用恒流法充电,电流为额定容量的 1 / 4,充电时间为7

21、h(此电池可以承受过充电)。充电终了电压为1.9V左右。采用快速充电时间为 4h,充电电流为额定容量的1 / 2。充电过程中应记录电池电压、温度、比重等,出现异常时应找出原因及时处理。4.7.5 放电宜以8小时率放电,放电过程中应注意电池各参数的变化,终了电压为 1.1V,此时可以停止放电(此电池可以承受过放电)。4.7.6 新电池或长期存放电池应按上述方法进行 23次循环充放电试验后,才可使用。4.8 锌银碱性蓄电池4.8.1 电解液比重为1.451.47,单只额定电压为 1.5V。4.8.2 电解液配制方法:每配制 1000ml电解液,加纯水 750ml,再加固体氢氧化钾 680700g,

22、加氧化锌 95100g,(加添加剂氢氧化锂适量,作用同前 )在耐碱的容器中搅拌均匀,直至全部溶解,冷却到室温。然后加纯水或氢氧化钾调整电解液比重,使之满足要求。静置澄清后即可注入电池瓶内,并立即密封,防止电解液吸收二氧化碳和蒸发而使电池性能变坏。4.8.3 充电采用恒流法充电,用 10小时率充电到2.05V止,充电时,每1小时测量并记录一次电压,当电池单体电压达到1.96V时,每10分钟检查一次电压,至 2.05V时停止充电,严禁过充电 (充电电压不得超过 2.1V)。4.8.4 放电以10小时率放电。每1小时测量记录一次电压,当电池单体电压达到 1.4V时,每5分钟检查一次电压,到1.31.

23、0V停止放电,严禁过放电(放电电压不得低于 1.0V)。485 容量合格的蓄电池正常充电并搁置 24h后,电动势应为1.821. 86V,此时可使用,若低于 1.82V,应放电后再充电一次,若仍不合格,不宜使用。4.8.6 锌银电池正式使用前,还要经过“化成” ,目的是为了改善极板的均匀性,保证电气性能一致。 “化成”的方法是:用10小时率电流充、放电循环,充电终止电压为 2.1V,放电终止电压为 1.0 V,再以10小时率电流充电,以5小时率电流放电作容量检查,放电容量不低于额定容量,若低于额定容量应重作一次容量检查。5太阳电池5.1 太阳电池方阵安装5.1.1太阳电池方阵、支架尺寸、规格、

24、数量应符合设计规定,所用金属材料必须经过防锈处理。5.1.2 太阳电池方阵支架底座(一般由钢筋水泥浇灌而成或者由槽钢、圆钢制成 )必须平直牢固,方向、尺寸、强度符合设计要求。5.1.3 太阳电池板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5.1.4 安装太阳电池板前应对现场的极板进行检查, 不得有损坏、裂纹及内部正负极金属线开路现象, 接线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5.1.5 太阳电池架应安装在牢固的底座上, 固定方式可采取焊接或用 12mm的膨胀螺栓加固在底座上,用膨胀螺栓加固时宜每11.5米的距离加固一次。5.1.6 太阳电池的安装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无要求时,支架四周维护走道净宽不少于 80cm,电池子阵

25、之间距离不少于30cm,电池板之间不少于 5cm,以方便维护。5.1.7 太阳电池方阵采光面应按设计规定安装。无规定时在北半球应向正南放置 (指南针定位)。方阵前应无建筑物、树木、残雪、沙尘等遮挡物。多列方阵之间,应有足够空间。5.1.8电池方阵支架的仰角应能人工或自动调整。角度调整范围为 3346.50。每年“春分”、“秋分”各调整一次,调整时应按设计规定调整角度,无规定时春夏仰角为 38.5,秋冬为46.5。5.1.9 太阳电池支架应有良好的接地和防雷装置。5.1.10太阳电池极板电源连线以及进入太阳电池控制架的连线应走向合理、整齐,并用螺旋塑料管 (带)包扎。进线孔应进行防渗水处理。5.

26、1.11太阳电池架安装完毕后,应保持漆面一致和完整,对调整角度的螺栓、螺母应进行防锈处理。5.1.12 电池极板安装完毕后,在天气晴朗时,检查开路电压、短路电流是否符合设计规定或产品说明书要求。5.2 太阳电池组合电源架检验5.2.1太阳电池组合电源架的安装要求见第 2章相关内容。加电前应对机架、部件、布线进行绝缘检查 应符合要求。5.2.2 交流配电单元1. 检查市电防雷装置是否良好。2. 当市电停电时,自动转换接通油机供电开关,并发出警示信号。3. 交流输入、出电压,输出总电流应符合出厂说明书要求。5.2.3 直流配电单元1. 太阳电池方阵的各子阵应根据太阳电池能量大小自动接入或部分切除。

27、2. 能自动为蓄电池浮、均充电。3. 太阳电池能量不足时,蓄电池应能自动接入为负载供电。4. 太阳电池及蓄电池能量不足时,能发出信号,启动“市电”或“油机”供电系统供电及浮、均充电。5.2.4整流模块,检验项目同 3.6节。5.2.5系统监控器1. 当母线电压低于 54V时,太阳电池方阵能逐个子阵加入,直至 54V停止。当母线电压高于 56.6V时,太阳电池方阵能自动逐个子阵撤除,直至 56.6V。2. 当母线电压低于 49.8V或蓄电池累计放出总量 5%10%时,自动启动“油机”或“市电”使整流器输出 浮充电压,直至充满为止。当母线电压低于48V,或蓄电池累计放出容量 10%20%时,使整流

28、器输出均充电压,直至充满为止。3. 监控功能(1)遥测量:交流电压、电流,太阳电池方阵的电压、电流,蓄电池电压、电流,负载总电流,环境温度等。(2)遥信量:蓄电池电压高、低,环境温度过限,熔丝告警,整流模块故障,交流电故障,油机故障,烟雾+学 、-1杪+学半遥控量:太阳电池方阵投入、撤除,整流模块开/关,油机启动/停机,市电接入,均、浮充转换等。6柴油发电机组6.1 柴油发电机组安装6.1.1发电机组型号、规格、零部件应符合设计要求。6.1.2 设备不得有损坏、变形、受潮或缺少零部件。6.1.3 机组基础位置、预留孔、地槽、盖板应符合设计和安装的要求。6.1.4 机组安装要稳固,地脚螺栓应采用

29、“二次灌浆”预埋,螺栓规格宜为 M18M20,外露要一致,预埋位置准确,一般露出螺母35丝扣。机组底座与基础之间要按设计要求加装减震装置, 并应采取防滑铁件定位措施。6.1.5油机、水箱安装牢固、平直,保护接地良好。6.1.6 油机的油泵、油箱(油罐)安装(吊装)牢固平直,保护接地良好。油箱 (油罐)要按设计要求安装在指定位置,燃油管路安装平直,无漏油渗油。6.1.7 机组各种电源线、信号线按布线要求接线牢固可靠、整齐美观、无差错。6.1.8油机控制屏(柜)安装时,应检查各种仪表盘是否卡壳,并进行校正。电源线、信号线进屏 (柜)时,要分类用螺旋塑料管(带)包扎整齐。不得将交流、直流、信号线包扎在一起。6.1.9在抗震地区,应按设计要求对油机采取抗震措施加固。6.2 管件加工和管路安装6.2.1管材型号、通径、壁厚及阀门、法兰盘、三通、弯头、大小头等应符合设计规定,无破损、变形、裂缝。6.2.2 管子弯曲时,其弯曲半径一般不小于管半径的 6倍。其弯曲部位与角度应正确,无死弯、皱折、凹凸不平的现象。6.2.3 钢管用管箍连接时,管端套丝长度不小于管接头的 1/2,在管接头两端应作密圭寸处理。用法兰盘连接时,法兰盘的密封面光洁,垫片材料完好。6.2.4 管路系统装配平直牢固,倾斜度不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