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491.74KB ,
资源ID:16769946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7699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PROE912周实训教案朱伟健.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PROE912周实训教案朱伟健.docx

1、PROE912周实训教案朱伟健项目十二 曲面特征(12课时)任务一:曲面编辑与修改之曲面偏移(3课时)教学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曲面特征建模的曲面偏移命令。教学重点难点:偏移曲面、移动曲面、修剪曲面、镜像曲面、复制曲面、延伸曲面等编辑与修改工具。一、前置作业1.举例说明,创建生活中哪些物品模型需要用曲面特征。2.曲面特征有哪几种?二、新课引入曲面完成后,根据新的设计要求,可能需要对曲面进行修改与调整。在曲面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恰当使用曲面编辑与修改工具,可提高建模效率。三、新课讲授(2课时)1.曲面偏移练习【练习12-1】: 打开附盘“ch1212-1.prt”文件,使用【偏移】命令偏移复制选定的面

2、,如图12-1所示。图12-1 练习12-1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 1、选择图12-1中箭头指示的面,然后单击菜单【编辑】【偏移】命令,打开偏移特征操控板。2、设置偏移类型为“标准”。 3、设定偏移值为“10”,在【选项】面板中选中“侧面”选项。【练习12-2】: 打开附盘“ch1212-2.prt”文件,使用【偏移】命令偏移复制选定的面(偏移尺寸为25),如图12-2所示。图12-2 练习12-2操作示意图使用展开型曲面偏移,可在选择的面之间创建连续的包容体,也可对开放曲面或实体表面的局部进行偏移。【练习12-3】: 打开附盘“ch1212-3.prt”文件,使用【偏移】命令偏移复制选定的面

3、(偏移尺寸为15),如图12-3所示。图12-3 练习12-3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1、选择模型的上表面,单击菜单【编辑】【偏移】命令,打开偏移特征操控板。2、设置偏移类型为“展开”,设定偏移值为“15”。 3、在【控制】面板中选中“垂直偏移”选项,以垂直于上端面进行偏移。4、在【选项】面板设置展开区域类型为“草绘区域”选项,在激活的“侧面类型”选项中选择“与草绘正交”,如图12-4所示。5、单击偏移特征操控板中的按钮,选择上端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12-3所示的图形。6、单击操控板右侧的按钮,调整草绘截面的材料增减方向,完成模型的建立。图12-4 【选项】面板参数的设置【练习12-4】: 打

4、开附盘“ch1212-4.prt”文件,使用【偏移】命令偏移复制选定的面(偏移尺寸为15),如图12-5所示。图12-5 练习12-4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1. 选择模型的弧面,单击菜单【编辑】【偏移】命令,打开偏移特征操控板。 2. 设置偏移类型为“展开”,设定偏移值为“15”。在【选项】面板设置展开区域类型为“草绘区域”选项,在激活的“侧面类型”选项中选择“与曲面正交”。 选择TOP基准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12-5所示的3个圆。操作步骤提示 1.选择模型的弧面,单击菜单【编辑】【偏移】命令,打开偏移特征操控板。 2. 设置偏移类型为“展开”,设定偏移值为“15”。在【选项】面板设置展开区

5、域类型为“草绘区域”选项,在激活的“侧面类型”选项中选择“与曲面正交”。 选择TOP基准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12-5所示的3个圆。用“具有斜度”偏移曲面可建立模型局部拔模特征,该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 【练习12-5】: 打开附盘“ch1212-5.prt”文件,使用【偏移】命令中的“具有斜度”偏移复制选定的面(偏移尺寸为35,拔模角度为20),建立如图12-6所示的模型。图12-6 练习12-5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1. 选择模型的上端面,然后单击菜单【编辑】【偏移】命令,打开偏移特征操控板,设置曲面偏移值为“35”。 2. 在【选项】面板中,进行如图12-7所示的设定。3. 选择曲面偏移类

6、型为“具有斜度”。4. 选择模型的上端面为草绘平面,绘制如图12-6左图所示的圆和椭圆。 5. 设置拔模角度为“20”,调整偏移方向,完成模型建立。图12-7 【选项】面板【练习12-6】: 打开附盘“ch1212-6.prt”文件,使用【偏移】命令中的“具有斜度”,偏移复制选定的面(偏移尺寸为8,拔模角度为45),建立如图12-8所示的模型。图12-8 练习12-6操作示意图使用替换型曲面偏移可将实体表面用一个曲面来替换。【练习12-7】: 打开附盘“ch1212-7.prt”文件,使用【偏移】命令中的“替换”选项,建立如图12-9所示的模型。 图12-9 练习12-7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

7、选择长方体的上表面,单击菜单【编辑】【偏移】命令,打开偏移特征操控板。选择偏移类型为“替换”,选择模型中的曲面片,该曲面片的形状将替代长方体的上表面。教学小结:曲面偏移有4种类型:“标准”、“展开”、“具有斜度”和“替代”。在曲面偏移过程中,用户可以控制偏移的方式。 垂直偏移:垂直于原始面进行偏移。 自动调整:系统自动确定坐标系、比例,并沿其坐标轴控制偏移。 控制调整:按用户定义的坐标系及指定的坐标轴来控制偏移。 平移偏移:沿指定的方向移动曲面课堂作业:下发视频文件,参照视频创建模型。(1课时)四、教学反思任务二:曲面编辑与修改之移动或旋转曲面(3课时)教学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曲面特征建模的移动

8、曲面命令。教学重点难点:偏移曲面、移动曲面、修剪曲面、镜像曲面、复制曲面、延伸曲面等编辑与修改工具。一、前置作业1.举例说明,创建生活中哪些物品模型需要用曲面特征。2.曲面特征有哪几种?二、新课引入曲面完成后,根据新的设计要求,可能需要对曲面进行修改与调整。在曲面模型的建立过程中,恰当使用曲面编辑与修改工具,可提高建模效率。三、新课讲授(2课时)1.曲面移动旋转练习【练习12-8】: 打开附盘“ch1212-8.prt”文件,使用【移动】命令,建立如图12-10所示的曲面模型。图12-10 练习12-8操作示意图三、曲面的剪切或分割使用修剪工具可以完成对曲面的剪切或分割。既可在曲面与另一曲面或

9、基准面的交界处修剪曲面,也可使用位于曲面上的基准曲线来修剪曲面。【练习12-9】: 打开附盘“ch1212-9.prt”文件,使用【修剪】命令,建立如图12-11所示的曲面模型。图12-11 练习12-9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 1. 把曲线投影到曲面,以便分割曲面用。 2.选中曲线,单击菜单【编辑】【投影】命令,打开投影特征操控板。 系统提示:“选取一组曲面,以将曲线投影到其上。”,选择图12-11所示的曲面,选择基准面“DTM1”为投影方向参照。曲线切剪曲面。 单击修剪工具按钮,打开修剪特征操控板。 3.选择图12-11所示的曲面为被修剪对象,选择曲面上投影得到的曲线。 调整修剪方向可得到不

10、同的修剪结果。【练习12-10】: 打开附盘“ch1212-10.prt”文件,使用【修剪】命令,建立如图12-12所示的曲面模型。图12-12 练习12-10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1. 曲面修剪曲面。 (1) 选择图12-12所示的半圆曲面为被修剪对象,选择波浪曲面为修剪曲面。 (2) 调整修剪方向可得到不同的修剪结果(结果1、结果2)教学小结:曲面旋转的原理和之前实体旋转的原理区分移动曲面的参数设置注意事项分析课堂作业:下发视频文件,参照视频创建模型。(1课时)四、教学反思任务三:曲面编辑与修改之曲面的镜像(3课时)教学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曲面特征建模的镜像曲面命令。教学重点难点:偏移曲面、

11、移动曲面、修剪曲面、镜像曲面、复制曲面、延伸曲面等编辑与修改工具。一、前置作业1.举例说明,创建生活中哪些物品模型需要用曲面特征。2.曲面特征有哪几种?二、新课引入使用镜像工具,用户可建立一个或多个曲面关于某个平面的镜像。镜像工具在建立对称模型时经常使用,灵活使用镜像工具,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三、新课讲授(2课时)【练习12-11】: 打开附盘“ch1212-11.prt”文件,使用【镜像】命令完成如图12-13所示的曲面模型。图12-13 练习12-11操作示意图【练习12-12】: 打开附盘“ch1212-12.prt”文件,使用【复制】、【移动】命令完成如图12-14所示的模型图12-1

12、4 练习12-12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 1. 按下Ctrl键,在模型中依次选择要复制的曲面。 单击按钮,打开复制特征操控板,接受系统默认设置,单击按钮,完成所选曲面的复制。 使用【移动】命令将复制的曲面移出。【练习12-13】: 打开附盘“ch1212-12.prt”文件,使用【复制】、【移动】命令完成如图12-15所示的模型。图12-15练习12-13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1. 选择箭头1指示的模型表面。2. 单击按钮,打开复制特征操控板。3. 在【选项】面板中选择“排除曲面并填充孔”选项。4. 勾选“填充孔/曲面”对应的文本框。5. 选择箭头2、箭头3指示的孔。6. 单击按钮,完成曲面的

13、复制7. 使用【移动】命令将复制的曲面移出。【练习12-14】: 打开附盘“ch1212-14.prt”文件,使用【投影】、【复制】、【移动】等命令完成如图12-16所示的模型。图12-16练习12-14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 1. 建立封闭轮廓曲线。2. 将封闭轮廓曲线投影到模型表面。 3. 单击按钮,打开复制特征操控板。 4. 在【选项】面板中选择“复制内部边界”选项,选择投影到模型表面的封闭轮廓曲线。5. 单击按钮,完成曲面的复制。 6. 使用【移动】命令将复制的曲面移出。操作步骤提示 1. 建立封闭轮廓曲线。2. 将封闭轮廓曲线投影到模型表面。 3. 单击按钮,打开复制特征操控板。 4

14、. 在【选项】面板中选择“复制内部边界”选项,选择投影到模型表面的封闭轮廓曲线。5. 单击按钮,完成曲面的复制。 6. 使用【移动】命令将复制的曲面移出。教学小结:使用编辑特征工具栏中的复制工具可复制曲面,有如下几种复制形式。 按原样复制所有曲面:精确复制原始曲面。 排除曲面并填充孔:有选择的复制曲面,并在曲面内填充孔。 复制内部边界:仅复制位于边界内的曲面,使用该选项可以对原始曲面中的一部分区域进行复制。课堂作业:下发视频文件,参照视频创建模型。(1课时)四、教学反思任务四:曲面编辑与修改之曲面的延伸及合并(3课时)教学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曲面特征建模的延伸曲面和合并曲面命令。教学重点难点:偏

15、移曲面、移动曲面、修剪曲面、镜像曲面、复制曲面、延伸曲面等编辑与修改工具。一、前置作业1.举例说明,创建生活中哪些物品模型需要用曲面特征。2.曲面特征有哪几种?二、新课引入使用曲面的合并及延伸工具,可以对多个曲面组合或者对单个曲面编辑。用合并工具,可将两个曲面以相交或结合的形式合并成一个曲面。灵活使用曲面合并及延伸工具,可大大提高设计效率。三、新课讲授(2课时)【练习12-15】: 打开附盘“ch1212-15.prt”文件,使用【延伸】命令完成如图12-17所示的模型,尺寸如图12-18所示。图12-18练习12-15操作示意图图12-19练习12-15参考尺寸操作步骤提示 1、“相同”方式

16、曲面延伸。 (1) 选择图12-18中箭头1指示的一条边,单击菜单【编辑】【延伸】命令,打开延伸特征操控板。(2) 系统默认的延伸方式“相同”,接受系统默认的设置并更改延伸距离为“45”。(3) 单击按钮,完成曲面延伸。2、“至平面”方式曲面延伸。(1) 选择图12-18中箭头3指示的一条边,单击菜单【编辑】【延伸】命令,打开延伸特征操控板。(2) 在【延伸类型】栏中选择“至平面”选项,选择RIGHT基准面。(3) 单击按钮,完成曲面延伸3、建立曲面变延伸特征。 (1) 选择图12-18中箭头4指示的一条边,单击菜单【编辑】【延伸】命令,打开延伸特征操控板。(2) 在【延伸类型】栏中选择“相同

17、”选项,在【延伸】面板中,添加两个控制点,如图12-19所示设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尺寸。(3) 单击按钮,完成曲面延伸。图12-6 设定控制点的位置和尺寸【练习12-16】: 打开附盘“ch1212-16.prt”文件,使用【合并】命令完成如图12-20所示的模型。图12-20练习12-16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1. 建立第1个合并曲面。 (1) 选中箭头1、箭头2指示的两个曲面特征,单击菜单【编辑】【合并】命令,打开合并特征操控板。 (2) 选择“相交”合并,调整两曲面的合并方向。【练习12-17】: 使用【拉伸】工具和【偏移】曲面工具,完成如图12-21所示的模型。图12-21练习12-17完

18、成的模型操作步骤提示 模型的基本制作过程如图12-22所示。图12-22练习12-17模型的构建过程【练习12-18】: 打开附盘“ch1212-18.prt”文件,综合运用曲面建立与编辑工具完成如图12-23所示的曲面模型。图12-23练习12-18完成的模型操作步骤提示 模型的基本制作过程如图12-24所示: 图12-24练习12-18模型的构建过程教学小结:合并曲面有如下两种形式。相交合并:当两个曲面相互交错时,则选择相交形式进行合并。相邻合并:当一个曲面的边位于另一个曲面的表面时,使用该选项,将与边重合的曲面合并在一起。镜像曲面。 在模型树中选中刚生成的合并曲面特征,选择基准面DTM1

19、为镜像平面镜像复制该曲面。 建立第2个合并曲面。 在模型树中选中第1个合并曲面和镜像曲面,选择“相交”合并,调整两曲面的合并方向,完成第2个合并曲面的建立。 建立第3个合并曲面。 在模型树中选中第2个合并曲面和箭头3指示的曲面,选择“相交”合并,调整两曲面合并方向,完成第3个合并曲面的建立。课堂作业:下发视频文件,参照视频创建模型。(1课时)四、教学反思项目十三 曲面与实体(6课时)任务一:曲面转化为实体(3课时)教学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曲面功能把曲面转化成实体。教学重点难点:曲面替换实体表面、曲面切割实体,曲面展平与实体弯曲。一、前置作业1. 曲面转为实体有哪两种两种情况?答:一是整个曲面模型

20、转为实体,二是曲面转为薄实体。 2.在Pro/ E中,将曲面转为实体一般有哪三种途径?答:在特征操控板中直接转换,使用【加厚】命令,使用【实体化】命令。二、新课引入在Pro/E中完成的曲面模型可转化为实体模型,实体模型也可根据实际需要转化为曲面模型,此外,还可实现曲面替换实体表面、曲面切割实体等功能。三、新课讲授(2课时)1、使用特征操控板将曲面转化为薄壳实体【练习13-1】: 打开附盘“ch1313-1.prt”文件,使用特征操控板将曲面转化为薄壳实体,如图13-1所示。 图13-1 练习13-1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1.打开特征操控板。 在模型树或模型中选中图13-1所示的曲面特征,在右键

21、快捷菜单中单击【编辑定义】命令打开特征操控板。 2.曲面转实体 在打开的特征操控板中选中按钮,因为是非闭合曲面,该按钮同时被激活,设定薄板厚度值为“15”。【练习13-2】: 打开附盘“ch1313-2.prt”文件,使用特征操控板将曲面转化为实体,如图13-2所示。图13-2 练习13-2操作示意图2、使用【加厚】命令将曲面转化为实体【练习13-3】: 打开附盘“ch1313-3.prt”文件,使用【加厚】命令将曲面转化为实体,如图13-3所示。图13-3 练习13-3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 1. 曲面转为实体。(1) 在模型树中选中曲面特征,单击菜单【编辑】【加厚】命令,打开加厚特征操控板

22、。(2) 设定厚度值为“10”。(3) 在【控制】面板中选择生成厚度的方式为“曲面法向”,激活【排除】栏,间隔选择要排除的曲面,调整材料生成方向,完成如图13-4所示的模型。图13-4 曲面转为实体的模型2. 切割曲面。(1)在模型中选中图13-4箭头指示的一个曲面,单击菜单【编辑】【加厚】命令。在打开的特征操控板中 选中按钮,调整材料移除方向切除该曲面。(2)同样方法去除另两个三角曲面。【练习13-4】: 打开附盘“ch1313-4.prt”文件,使用【复制】、【移动】、【加厚】命令,在原有的实体模型中派生一个零件模型(该方法有很好的实用意义),如图13-5所示。图13-5 练习13-4操作

23、示意图教学小结:曲面转为实体有两种情况:一是整个曲面模型转为实体,二是曲面转为薄实体。 在Pro/ E中,将曲面转为实体一般有三种途径。课堂作业:下发视频文件,参照视频创建模型。(1课时)四、教学反思任务二:实体转为曲面(3课时)教学目标:能够灵活运用曲面功能把实体转化成曲面。教学重点难点:实体表面曲面的复制和粘贴、选择性粘贴,曲面展平与展平面组。一、前置作业1. 实体转为曲面有两种情况?答:一是在特征操控板中直接选择按钮,并在【选项】面板中选择“曲面端口是否封闭”即可。在这种情况下,只能将单一的实体特征转化为曲面,其基本操作过程与曲面转为实体中的有关操作类似,这里不再做练习。另一种情况是通过

24、选择实体特征的若干表面,将选中的表面转为曲面。二、新课引入在设计中利用实体化工具,可在原有的模型中添加实体材料、删除实体材料或替换实体材料,此外,还可实现曲面替换实体表面、曲面切割实体等功能。三、新课讲授(2课时)实体化:【练习13-5】: 打开附盘“ch1313-5.prt”文件,使用【实体化】、【镜像】命令,建立如图13-6所示的实体模型。图13-6 练习13-5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 1. 曲面剪切实体。(1) 选择图13-6中箭头1指示的曲面,然后单击菜单【编辑】【实体化】命令,打开实体化特征操控板。(2) 单击按钮,调整材料移除方向切除该曲面及其与之相交的实体。(3) 同样方法,选择

25、图13-6中箭头2指示的“嵌片”曲面,使用【实体化】命令修剪实体,结果如图13-7所示。2. 镜像复制模型本身两次,完成如图13-6所示的模型。图13-7 曲面剪切实体后的模型实体转为曲面:【练习13-6】: 打开附盘“ch1313-6.prt”文件,建立如图13-8所示的曲面模型。图13-8 练习13-6操作示意图【练习13-7】: 打开附盘“ch1313-7.prt”文件,建立如图13-9所示的曲面模型。图13-9 练习13-7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1. 实体表面转为曲面。 选择图13-9中箭头指示的实体表面进行复制、移动。2. 镜像复制建立的曲面,并进行曲面合并。曲面切割实体【练习13-

26、8】: 打开附盘“ch1313-8.prt”文件,通过使用曲面切割实体的方法完成如图13-10所示的模型。图13-10 练习13-8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 使用【加厚】命令实现曲面对实体的切割。展平面组【练习13-9】: 打开附盘“ch1313-9.prt”文件,使用【展平面组】命令将如图13-11所示的曲面展平。图13-11 练习13-9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1. 单击菜单【插入】【高级】【展平面组】命令,打开【展平面组】对话框。2. 选择图形窗口中的曲面为“源面组”(即需要展平的曲面)。3. 建立一基准点为原点(展平的曲面将在该点与源曲面相切)。 4. 在XY平面放置展平曲面。所谓“展平曲

27、线”是指源曲面上的曲线展平在源曲面的展平面上。【练习13-10】: 打开附盘“ch1313-10.prt”文件,使用【折弯实体】命令完成曲线的展平操作,如图13-12所示。图13-12 练习13-10操作示意图操作步骤提示 1. 单击菜单【插入】【高级】【折弯实体】命令,打开【实体折弯】对话框。2. 在【折弯选项】栏中选择“扁平曲线” 选项。3. 在图形窗口中选择已经建立的曲面展平特征,以【依次】方式选择源曲面中的曲线,完成曲线的展平操作。在【实体折弯】对话框的【折弯选项】栏中选择“折弯实体”选项,可以将展平平面上的实体弯曲在源曲面上。 【练习13-11】: 打开附盘“ch1313-11.pr

28、t”文件,使用【折弯实体】命令完成如图13-13所示的模型,相关尺寸参见图13-14所示。 图13-13 练习13-11操作示意图 图13-14 练习13-11参考尺寸操作步骤提示1. 在展平平面上建立拉伸实体特征,如图13-13右图所示。 2. 弯曲实体。 (1) 在【实体折弯】对话框选择“折弯实体” 选项。 (2) 在模型树中或在模型中选择已经建立的曲面展平特征。 (3) 单击按钮,完成实体折弯特征的操作。【练习13-12】: 打开附盘“ch1313-12.prt”文件,使用“拉伸”、“曲面切割实体”、“自由变形”等方法完成如图13-15所示的模型图13-15 练习13-12操作示意图教学小结:在Pro/E中使用曲面切割实体的方法一般有两种。1:使用【加厚】命令,可完成对实体的切割。 2:使用【实体化】命令,可完成曲面对实体的切割。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