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7 ,大小:32.75KB ,
资源ID:167810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7810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有侧移与无侧移判别.docx)为本站会员(b****6)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有侧移与无侧移判别.docx

1、有侧移与无侧移判别关于框架钢柱的计算长度可以分为有支撑和无支撑两种情况: 如果是纯框架,可以按照刚结构规范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其中又有有侧移和无侧移的区别,关于有侧移可以认为侧移大于1/1000,无侧移为小于1/1000的情况.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刚结构规范的计算方法是不完善的,有时计算出来很大,SATWE软件把这种情况简化为计算长度系数为10 如果是带支撑的,则需要判断是强支撑还是弱支撑,不过现在好多的软件还不能进行判断,比如PKPM就不能,不过现在的3D3S9.0可以进行判定了,并且和SATWE有数据借口,还算方便. 所以计算长度不能简单的相信软件,要分情况而定如果两个方向都打了撑的话,基本

2、上可以视为无侧移计算,楼主必须在SATWE里面有个复选框“是否考虑侧移”打上钩柱的计算长度才正常。如果只有一个方向有撑,另外一个方向没有的话,要计算两遍,无侧移计算一遍,有侧移计算一遍,然后分别按照PKPM的计算出来的长度系数在按有侧移方向考虑的一侧手动输入。1,无支撑纯框架按照有侧移框架计算。2,有支撑框架根据支撑强弱:强支撑按照无侧移框架计算;弱支撑框架介于无侧移、有侧移之间。3,详细内容见钢规5.3.3条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不管做什么设计首先要对规范运用的很熟练,长细比跟什么有关系呢?柱子的计算长度系数和回转半径,回转半径就不用说了,主要看计算长度系数,楼主说了,你弱轴方向是有支撑的,只

3、要你把支撑截面验算够,并保证支撑与柱的可靠连接,那根据规范,此方向的计算长度应该是支撑之间的这段距离,也就是柱子侧向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如果设置的是单支撑,那就与柱子高度等高,计算长度系数就是1,在计算时需要手动设置钢柱弱轴方向的计算长度系数.那样弱轴方向的长细比就可以满足要求了.另:楼上的说的所谓的按有侧移计算和无侧移都计算一遍的方法,听起来貌似有点道理,其实无根据可循的,不过你按无侧移计算,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就1,所以按无侧移就算根本连算都不用算.再:无侧移和有侧移框架的定义确实不是你自己主观臆断的,规范里也有规定的,是要根据计算公式计算确定的,主要是通过计算看你这个结构形式是强支撑框架还是弱

4、支撑框架,也就是看抗侧翼刚度的大小,如果你这个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足够大,那就是无侧移了,楼主你弱轴加了足够强的支撑,那此方向就是强支撑,那就是无侧移了.还有:楼主这种结构形式是最常见的底层钢框架上层门式刚架的做法,可以用PKPM按照三维建模计算的,不过二层门式刚架部分要将所有参与受力的构件在模型中输入,包括垂直支撑,水平支撑,抗风柱和刚性系杆,计算时要在PKPM中将风荷载体型系数分段设置,下层为1.3,上层应设置为0,此时需要在手动输入特殊风荷载,主要是钢柱的受风面风荷栽(注意角柱),作为集中力加在柱顶和钢梁风吸力和风压力,做为线荷载加在钢梁上,还有抗风柱的风荷载,做为集中力加在柱顶.以上看法,

5、请参见还是计算Sb3(1.2Nbi-Noi),进行判断即可。一般而言,强支撑条件很容易满足。这个说法可从钢结构理解与应用的到。当然最好算一下Sb。1/1000的说法来源于高层钢结构规范。据说,弱支撑一般指轻钢厂房的张拉圆钢的支撑。关于Sb的计算,个人理解,输入柱顶单位力F,然后看位移u,根据楼层高度计算出侧倾角度u/H,由此到处Sb=F/(U/H)。Nbi以及Noi的计算,可直接计算Nbi,按照最不利的情况来计算,也能够得到Nbi=f*A*n,其中:f:抗压强度,A:钢柱面积,n:钢柱数量。还有一个反推得办法,就是计算出 Nbi,然后求需要多少Sb,根据支撑的刚度计算公式,能够定量的计算出需要

6、多少支撑的面积。无侧移框架是指在双重抗侧力结构中,框架中设有支撑结构(支撑架、剪力墙、电梯井等),且其抗侧移刚度等于和大于框架本身抗侧移刚度的5倍的框架。 有侧移结构系指框架中未设置支撑结构(支撑架、剪力墙、电梯井等)或支撑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小于框架本身抗侧移刚度的5倍的框架。 在这里的无侧移框架和结构力学中的无侧移框架的定义并不一样,这里所指的无侧移并不是没有侧移,只是采用的相对、比较的方法定义的。在双重抗侧力结构中,如果框架承受的总水平力小于等于总剪力的20,则可以认为所有的水平力都由支撑架(或其他支撑结构)承受,框架本身不承受水平力,从而这个框架可以看作无侧移框架;对于框架承受的总水平力大

7、于总剪力的20的双重抗侧力结构中的框架是有侧移框架。从这一规定中可以看出: 1无侧移框架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在与支撑结构的抗侧刚度比较中获得的,由此只有在双重抗侧力体系中的框架才会有无侧移和有侧移的区分。 2 无侧移框架可以按照不承受水平力进行设计。 3纯框架如果无、次主框架之分,则纯框架均为有侧移框架。 个人理解,请大家批评指正!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这个其实在童根树老师“钢结构平面内稳定”的第十章已有明确说明。无侧移一般是指主体框架结构受到的总水平力小于20%的情况,这时候大部分水平力都被附属支承结构承受。可以认为它是无侧移的。相反超过了20%,则说明有侧移。GBJ17-88规范规定,当支

8、撑结构抗侧移刚度等于或大于框架本身抗侧移刚度的5倍时视为无侧移框架。GB50017-2003规范基于童根树、施祖元,非完全支撑框架的稳定性一文的分析,把框架分为:无支撑框架、强支撑框架、弱支撑框架。个人认为,只要能满足强支撑框架的要求,就可以作为无侧移框架。欧洲EC3规范判别无侧移框架的一个准则就是P-效应使侧移增加不超过10%,就可以作为无侧移框架.2)“钢结构设计规范理解与应用中介绍:“根据规范试算组计算结果,弱支撑框架的情况在实际工程中几乎没有,也就是说,只要有支撑,就是强支撑情况”。我想问理解与应用中的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回复:通过算例可以发现,一般即使按构造选择的支撑刚度,都足够做为规

9、范中的强支撑使用。在上传的文章中,以十字交叉撑为例做了简单的推导,得出了简单的支撑断面和柱断面比例关系的结论,可以看出,为什么会是这样的结果(即规范中所谓的弱支撑框架,基本没有太实际的工程意义,除非人为”制造“,否则出现不了。这里所谓的认为制造,是指故意使用很小的支撑去搭配巨型柱。)。只要有支撑,就基本上是强支撑。另外,楼面分体系的作用或多或少的被忽略了。实际上,如果没有楼面分体系,个人认为基本没有合适的简化方法去判断计算长度系数了(而有/无侧移的概念也基本上失去了前提)另外,个人认为有无侧移这个说法在很多地方都误用了。qiang31兄的理解(”有、无侧移框架的区别是柱子屈曲模式的不同,一个是

10、有侧移的反对称失稳,一个是无侧移的对称失稳。“)是正确的。新的多层钢结构规范有规定了,将框架按支撑的强弱分为有侧移、无侧移及介于两者之间的弱支撑框架,给出了具体的判别公式。 几点注意: 1,有无侧移是对一层结构来说的,不是对结构整体来说的。比如有的层没有布置足够的支撑而有的楼层有,则每层的侧移性能不同; 2,弱支撑框架是指有些支撑,但不是很多的情况。什么是有侧移框架?所有的框架及框架支撑(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架在水平风力或地震力的作用下,都会产生侧移,因此这个问题应该不成为问题。 <<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1第5.2.2条最末尾有这样一个注:无侧移框架系指框架中

11、设有支撑架、剪力墙、电梯井等支撑结构,且其抗侧移刚度等于和大于框架本身抗侧移刚度的5倍者;有侧移结构系指框架中未设上述支撑者,或支撑结构的抗侧移刚度小于框架本身抗侧移刚度的5倍者。 虽然建筑物侧移的大小直接与结构抗侧刚度有关,但上述概念涉及到“有”和“无”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工程界和学术界的误解。 正确的答案应该如何引入?如果意识到所有的结构在风荷载等水平力作用下均有侧移,对无侧移框架的定义就必须采用相对的、比较的手段。下面介绍Eurocode 32的方法。Eurocode3规定,在双重抗侧力结构中,如果框架承受的总水平力小于等于总剪力的20,则可以以足够的精确度假设所有的水平力都由支撑

12、架(剪力墙)承受,框架本身不承受水平力,从而这个框架可以作为无侧移框架。不满足上述规定的框架支撑结构体系中的框架,是有侧移框架。根据这个规定,可以知道: (1)无侧移框架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在与支撑架、剪力墙的抗侧刚度比较中获得的,由此只有在双重抗侧力体系中的框架才会有无侧移和有侧移框架的区分; (2) 无侧移框架可以按照不承受水平力进行设计。 图1表示了两个结构,图1a主框架如果刚度比小框架大得多,则小框架可以按照无侧移框架进行设计,所有的水平力由大框架承受,包括作用在小框架上的水平力。图1b框架在支撑架刚度很大时可以按照无侧移进行设计,所有水平力由支撑架承受。 纯框架如果无主框架和副框架之

13、分,则纯框架是有侧移框架按规定,对于有支撑的刚架,当其抗侧移刚度大于或者等于同类无支撑刚架抗侧移刚度的5倍时,才认为支撑有效,否则按无支撑刚架计算稳定 也就是说尽管有支撑系统,但不一定就是无侧移的窗体顶端网架支撑在砼圈梁上,其边界条件怎么取值?高手指点一下。 个人观点:1、砼梁同样有钢度,应计算出砼梁的刚度值来确定网架的边界条件。 2、我见过这样的图纸:一个平板网架水平方向的反力和竖向的反力几乎一样大,高达几百千牛,这样肯定是按水平位移为“0”来付值边界条件的,这样的设计方法,我觉的不可取(1、支座无法计算,2、砼梁可能承受不了这么大的水平力)。 3、一般网架同排支座间可取自由约束。但支座应相

14、应设计成铰接型支座。 问题:1、公司的老板都是把支座做成平板压力支座,这样的支座和砼梁固接,按铰接设计的网架使用这样的支座安全吗? 2、有时砼梁柱结构挺复杂,计算砼梁刚度有困难,而又使用平板压力支座。网架边界怎么取值呢? 望高手指点,谢谢zxinqi 积分 377帖子 126#22006-4-21 13:15 边界刚度应该是网架边界点处单位位移发生的力或力矩。对于梁,应视其边界约束条件,可以按照实际框架施加一单位力看其发生的位移,其值为梁的柔度,柔度的倒数便是梁的刚度。即kuF,u1/k。为准确起见,计算位移时梁取通用梁单元,不要采用pk中的工程梁单元。对于柱支撑,柱的刚度KzcEA/L、Kx

15、c=3EIx/l*l*lKyc3EIy/l*l*l对于橡胶弹性支座其刚度为Kz0=EA/d0,Kx0=Ky0=GA/d0. 式中E为橡胶垫板抗压弹性模量,A为垫板承压面积,d0为橡胶层的总厚度,G为橡胶板的剪切模量。 对于有橡胶支座的梁柱边界弹性刚度应根据串连弹性元件原理,可分别求得橡胶垫板与支撑结构的组合竖向刚度及侧移刚度Kz=Kzc*Kz0/(Kz0+Kzc), Kx=Kxc*Kx0/(Kx0+Kxc), Ky=Kyc*Ky0/(Ky0+Kyc) 这是在不考虑三个方向的转动约束条件下的网架边界点的刚度,如考虑支座固接,可根据以上原理求的Rz,Rx,Ry的转动刚度。一般在大跨度网架(壳)结构

16、中,支座采用万向球形抗震绞支座。可根据供应商提供的支座参数解出支座的刚度,这对于工程的求解精度是完全有必要的。窗体底端窗体顶端下部结构为混凝土柱,沿周边有圈梁的,这时与圈梁垂直方向的弹性系数按独立柱计算没有问题,但沿圈梁方向的弹性系数应该是该轴线上框架的刚度除以该轴上的支座数;同时如果是柱间有支座的情况,与圈梁垂直的方向的弹性系数也应该按支座数对柱子的刚度进行均分。 我想问一下楼主的模型可以发来吗,模型建立正确问题不大呀!结构设计中的弹性刚度是指支撑体系发生单位位移所需要的外力,即将支撑结构体系看成一个三向弹簧,因此弹性刚度包括三个内容:竖向支撑刚度;两个水平方向的剪切侧移刚度。通常情况下,当

17、下部支撑结构较复杂时,准确地做法应该是上下结构整体连算,一种可以替代的办法是考虑下部局部支撑结构联合计算,现有的计算软件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当然如果采取橡胶支座,则支撑刚度应该为橡胶和其他支撑结构对应刚度的串联弹簧刚度,不过这种情况下通常无需考虑下部其他支撑结构刚度,其原因各位可以用高等数学求极限的方法对串联弹簧等效刚度公式做一简单推导既可证明,推导的前提条件是橡胶刚度相对下部支撑结构刚度很小。一般平板压力支座其自身的水平支撑刚度很难确定,竖向支撑可以近似按堪固考虑,但是水平刚度则不能简单按此处理,也不能近似按0.3考虑,通常,平板支座水平支撑刚度和压力有较大关系,以钢和混凝土支撑柱来说,钢和

18、混凝土的摩查系数大约为0.2-0.3,在此条件下,水平滑移能力直接和压力相关,而压力对不同工程又是一个不确定值。因此,对于平板压力支座,比较准确地做法还是需要计算下部支撑刚度或者整体连算。SATWE设计参数中,钢柱计算长度系数按有侧移计算:勾选按有侧移计算,否则按无侧移计算。判断见钢规5.3.3条。 对于勾选不勾选,有以下疑问,请指教: 1、无支撑纯框架,肯定按有侧移计算,要勾选。 2、含有支撑的框架,由于在支撑和钢柱截面未确定前,支撑的抗侧刚度与框架柱的承载力之和无法比较。也就是说,无法判断框架是有侧移还是无侧移。此时改怎样勾选? 3、支撑和框架在软件里是整体计算的。支撑抗侧刚度弱,则要求框

19、架抗侧刚度强。从哪个计算文件里可以看出支撑是强支撑还是弱支撑(失稳模式是有侧移失稳还是无侧移失稳)?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不管做什么设计首先要对规范运用的很熟练,长细比跟什么有关系呢?柱子的计算长度系数和回转半径,回转半径就不用说了,主要看计算长度系数,楼主说了,你弱轴方向是有支撑的,只要你把支撑截面验算够,并保证支撑与柱的可靠连接,那根据规范,此方向的计算长度应该是支撑之间的这段距离,也就是柱子侧向支撑点之间的距离,如果设置的是单支撑,那就与柱子高度等高,计算长度系数就是1,在计算时需要手动设置钢柱弱轴方向的计算长度系数.那样弱轴方向的长细比就可以满足要求了.另:楼上的说的所谓的按有侧移计算和

20、无侧移都计算一遍的方法,听起来貌似有点道理,其实无根据可循的,不过你按无侧移计算,柱的计算长度系数就1,所以按无侧移就算根本连算都不用算.再:无侧移和有侧移框架的定义确实不是你自己主观臆断的,规范里也有规定的,是要根据计算公式计算确定的,主要是通过计算看你这个结构形式是强支撑框架还是弱支撑框架,也就是看抗侧翼刚度的大小,如果你这个结构的抗侧移刚度足够大,那就是无侧移了,楼主你弱轴加了足够强的支撑,那此方向就是强支撑,那就是无侧移了.还有:楼主这种结构形式是最常见的底层钢框架上层门式刚架的做法,可以用PKPM按照三维建模计算的,不过二层门式刚架部分要将所有参与受力的构件在模型中输入,包括垂直支撑

21、,水平支撑,抗风柱和刚性系杆,计算时要在PKPM中将风荷载体型系数分段设置,下层为1.3,上层应设置为0,此时需要在手动输入特殊风荷载,主要是钢柱的受风面风荷栽(注意角柱),作为集中力加在柱顶和钢梁风吸力和风压力,做为线荷载加在钢梁上,还有抗风柱的风荷载,做为集中力加在柱顶.以上看法,请参见5.3.3还是计算Sb3(1.2Nbi-Noi),进行判断即可。一般而言,强支撑条件很容易满足。这个说法可从钢结构理解与应用的到。当然最好算一下Sb。1/1000的说法来源于高层钢结构规范。据说,弱支撑一般指轻钢厂房的张拉圆钢的支撑。关于Sb的计算,个人理解,输入柱顶单位力F,然后看位移u,根据楼层高度计算

22、出侧倾角度u/H,由此到处Sb=F/(U/H)。Nbi以及Noi的计算,可直接计算Nbi,按照最不利的情况来计算,也能够得到Nbi=f*A*n,其中:f:抗压强度,A:钢柱面积,n:钢柱数量。还有一个反推得办法,就是计算出 Nbi,然后求需要多少Sb,根据支撑的刚度计算公式,能够定量的计算出需要多少支撑的面积。关于有无侧移和如何判断规范规定的很详细,鄙人就不多说了。有无侧移只会影响计算长度系数的取值,和内力计算并无直接关系,STS基本也是按规范要求来控制的,不存在严格不严格的问题,有些时候自己可以手核一下,软件并不一定是万能的。你的结构可看成是单向框架,面外支撑体系,如果层高不是很高,柱截面应

23、该不会太大,大也不应该是面内长细比控制的,面外有支撑体系,只要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面外计算长度取支撑间距(支撑可在不影响功能的情况下加密)。H型钢截面强轴的回转半径还是比较大的,400高截面ix能达到18cm,按长细比120控制,柱计算长度允许达21M。所以一般是弱轴和层高控制。DYGANGJIEGOU 积分 1683帖子 777#42006-8-13 08:12 因二柱之间的圈梁中间可能产生挠度,没有大的刚度可支承上部支座,不能使下部结构在支座反力作用下所产生的位移和转动都控制在设计容许范围内。故这种支承状况应按弹性支承进行计算分析,即应考虑支座下的圈梁刚度和支撑柱的刚度一起计算分析,才能和

24、其构造相符。hxslh 积分 42帖子 28#52006-8-27 18:28 我个人认为,对于小跨度网架来说,不用考虑太多,支座形式用压力平板支座就可以,因为温度对他的影响很小,支座作用在梁上,约束形式采用向固定就可以了 对于中大跨以上的网架作用在梁上不是太好,那就得对混凝土梁做详细的计算 其实最好的方法是网架计算软件和下部结构计算软件相结合的使用,现在的网架软件对于计算网架来是比较方便的,但是与下部的计算是做不了的,下部计算软件()计算下部是比较好的,但对于网架来说只能给个轴力什么的,具体选杆自动成图是很不方便的,所以最好是几个软件共同算一下还是比较好的窗体底端尽信书不如无书,希望能引发一

25、些讨论102.设计一有填充墙的钢框架,用SATWE计算,发现计算风载和不计算风载两者的计算结果相差非常大,很是迷惑,但本人觉得无填充墙的框架结构受风面积只有梁柱,风载很小,计算与不计算两者的差值很小才是,所以烦请解释一下原因? 答:无填充墙的钢结构该项只用于计算风振系数时用到,挡风面还是考虑整个墙面完全挡风来考虑的;如果您的结构是一个开敞式结构,可以根据您的梁柱构件挡风系数修改体型系数,折算成全墙面挡风,或着手工交互修改作用风载。15、什么是热轧,什么是冷轧,有什么区别?答:热扎是钢在1000度以上用轧辊压出, 通常板小到2MM厚,钢的高速加工时的变形热也抵不到钢的面积增大的散热, 即难保温度

26、1000度以上来加工,只得牺牲热轧这一高效便宜的加工法, 在常温下轧钢, 即把热轧材再冷轧, 以满足市场对更薄厚度的要求。当然冷轧又带来新的好处, 如加工硬化,使钢材强度提高, 但不宜焊, 至少焊处加工硬化被消除, 高强度也无了, 回到其热轧材的强度了,冷弯型钢可用热扎材, 如钢管,也可用冷扎材,冷扎材还是热轧材,2MM厚是一个判据, 热轧材最薄2MM厚,冷扎材最厚3MM。18、高强螺栓长度如何计算的?答:高强螺栓螺杆长度=2个连接端板厚度+一个螺帽厚度+2个垫圈厚度+3个丝口长度。43、梁的平面内计算长度取值的问题?答:1、没有轴力或轴力很小的受弯构件叫做梁;梁失稳仅是平面外失稳,梁的整体稳

27、定即为梁的平面外稳定。2、由于梁没有平面内稳定之说,梁的平面内计算长度一般情况下也就无意义,STS取梁的跨度为梁的平面内计算长度。3、梁平面外的计算长度,一般取侧向支撑点的距离,梁的平面外稳定取决于梁的整体稳定系数,整体稳定系数包含计算长度、梁两端约束情况、荷载作用点等因素。4、平面结构,无论是轴心受压、受弯、还是压弯构件,其平面外计算长度一般都取侧向支撑点的距离,我觉得是构件强弱轴造成的,平面外与平面内相比一般截面特性较差(象门式刚架平面外一般无荷载作用),两端节点平面外只能作为一个铰接支撑点计算45、当抗风柱与钢梁有弹簧板相连接,由于轴力很小当强度和稳定性都没有问题的情况下是否不用再考虑长

28、细比的问题?答:抗风柱与钢梁有弹簧板相连接,理想的状态是抗风柱为受弯构件,只承受自重和风载。这时候个人认为长细比可以适当放宽一些(220250)。钢规对抗风柱没有明确规定,仅在5.3.8对受压柱规定为150。其实现实中很多弹簧板连接是失效的,有的干脆用Z形钢板代替,这种情况下,抗风柱应算做压弯构件了,它要承受部分屋面荷载,长细比容许数还是保守些为好(180200)。46、钢框架维护墙都是在柱子外皮的。为什么不放在柱子中间的梁上呢?答:如果仅仅是围护墙, 那么它就应该在布置的时候, 把它排除在结构系统之外, 使之即不属于承重构件, 也不属于抗侧力构件,而且,不应约束结构系统的变形(竖向和横向)如

29、果把砖墙砌在钢框架的柱子之间,那么,由于砖墙的侧移刚度比钢框架的侧移刚度大很多,会导致砖墙约束钢框架的侧向位移并先于钢框架受力而开裂。所以,把围护墙置于由牛腿支撑的钢梁上是有道理的,这样的话, 砖墙随钢框架一起侧移, 不会约束钢框架,也就不会开裂。蒙皮(diaphragm)属于抗侧力构件, 我们已经说过,围护墙不属于抗侧力构件, 所以, 无论把围护墙放在那, 都不是蒙皮。再说, 蒙皮多是水平的, 放成竖向的, 是不是就应该叫剪力墙了 ?47、摇摆柱长细比不满足对结构有什么影响?答:摇摆柱本身就是对结构的刚度带来负影响的。也就是说它是具有负刚度的。它需要体系提供给它刚度,以保证它的稳定。尽量让摇

30、摆柱满足自身的稳定,必要时可利用墙面隅撑等其它手段提高摇摆柱稳定,如果摇摆柱自身的稳定不满足,对体系来说负担更重。48、檩条间距一般为多少?答:门刚规范技术规程条文说明6.3.7中说明檩条距离一般最大不的大于1.5m。49、耦合是什么意思?答:俗点说: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响。最容易理解这个概念的实例就是求解多自由度的动力平衡方程,特别是振型分解法中的解耦这一步。69、结构振型的意思是什么?答:振型是指体系的一种固有的特性。它与固有频率相对应,即为对应固有频率体系自身振动的形态。每一阶固有频率都对应一种振型。实际结构的振动形态并不是一个规则的形状,而是各阶振型相叠加的结果。工程中常见的

31、前三种振型:第一振型来的时候,在相同的时间里,房子晃的次数少,但幅度大;第二振型来的时候,在相同的时间里,房子晃的较快,幅度略小。 第三振型来的时候,比第二振型又表现的晃动快一些。自第一振型到第三振型,其地震周期由大到小。(1、结构自振频率数结构自由度数量;2. 每一个结构自振频率对应一个结构振型;3. 第一自振频率叫基频,对应第一振型;4. 结构每一振型表示结构各质点的一种运动特性:各质点之间的位移和速度保持固定比值;5. 要使结构按某一振型振动,条件是:各质点之间的初位移和初速度的比值应具有该振型的比值关系;6. 根据多质点体系自由振动运动微分方程的通解,在一般初始条件下,结构的振动是由各主振型的简谐振动叠加而成的复合振动;7. 因为振型越高,阻尼作用造成的衰减越快,所以高振型只在振动初始才比较明显,以后则逐渐衰减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