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110.27KB ,
资源ID:1680589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80589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人教部编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人教部编版.docx

1、统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一单元 1大青树下的小学 人教部编版大青树下的小学教学设计课文内容分析:大青树下的小学是一篇抒情散文,描写了一所边疆小学欢乐祥和的校园生活,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儿童之间的友爱和团结。古老的铜钟,洁白的粉墙,还有摇曳的凤尾竹,是那么美丽。小学生来自不同的民族,在祖国的大家族里,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共同学习生活,是那么团结。他们上课认真读书,下课心情玩耍,小动物的出现增添了趣味。课文共4个自然段,段落分明,层次清晰。第一自然段写了学生上学的路上和来到学校时的情景。第二、三自然段写了上课时和下课后的情景,既描写了学生学习和玩耍的情景,又用小动物的活动进行衬托,展现出校园的静和动。

2、第四自然段以赞美的文字点题,以景物的描写结尾,意味深长。课文表达丰富,有许多有新鲜感的词句。如“坪坝”“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凤尾竹的影子”“洁白的粉墙”等词句,表现出比较新鲜的连续风貌;傣族、景颇族、阿昌族、德昂族等民族名称学生会比较陌生;第一自然段的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分别运用了“从从从”和“向向向”这样的反复句式,读起来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第三自然段以树枝、鸟儿、蝴蝶猴子的状态来表现窗外的安静,衬托出学生上课时的专注;这样的表达既与课文的情境相吻合又比较特别。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教室里,穿戴不同的小学生正在读书。教室外,大青树上挂着古老的铜钟,两只调皮的猴子正好奇地听着小学生的

3、朗读。植物、动物、小学生,构成了和谐美丽的画面,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学情分析:本单元是学生进入第二学段三年级学习的起始单元,具有过渡性质:会认的字量开始减少,会写的字量开始增加;“学阅读”和“学表达”的学习比重增大,这一篇课文的学习,体现了第二学段三年级的这个学习特点。但是,根据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识字与写字仍然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应引起我们足够的注意和重视,默读的学习掌握仍要进行,因此要注意教学时间、容量、环节等的合理分配组织,注意使用适合的、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有效地进行各教学内容的教学。教学目标:1.认识“坝、汉”等10个生字;通过找近义词、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会写“早晨、穿

4、戴”等21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能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出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重点:找出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与同学交流自己的理解,并积累运用。教学难点: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大青树下的小学”特别的地方。能借助提示,说说自己学校生活的某个场景。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学习“篇章页”,明确学习目标。(一)课件出示“篇章页”。(二)引语:同学们,打开三年级的语文书,你会发现:与以往一、二年级的语文书相比,在每个单元前多了这么一页学习提示。我们管这一页叫篇章页。1.指名

5、读。2.老师引导概括。适时板书:校园生活 关注有新鲜感的词句。二、看图片说场景,引发阅读期待。(一)看图片,说场景。1.课件出示学生生活、学习的图片;2.学生描述场景;3.揭题,板书课题;(二)设疑,引发阅读期待。这所学校与我们学校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三、默读课文,初步感受其特别之处。(一)根据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要求:边读边找出你认为这所学校比较特别的地方,用“ ”划下相关句子。(二)反馈预习作业,以学定教,学习生字词。1.学习生字;2.学写难写的字;(操作步骤:反馈预习学生观察、交流老师范写学生练写评价)3.运用“七彩云南风光片”介绍云南,帮助学生认识不熟悉的事物。【云南省位于我国西

6、南边的云贵高原上,那儿四季如春,景色宜人。这里的竹子,形同凤尾,我们把这种竹子叫做凤尾竹;在山与山之间,这里有大片大片宽阔平坦的空地,这就是坪坝;这里的山猫,有豹般的花纹,叫做山狸;这里的铜钟响亮而清脆。云南还是一个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全国56个民族中,云南就有52个,比如傣族、阿昌族、景颇族、德昂族。】(三)交流反馈,这所学校有哪些特别的地方。1.学生反馈;2.教师引导,逐渐形成如下板书:上学路上,绚丽多彩,多民族学校上课时,安静,小动物们听课下课时,热闹,动物们看热闹四、学习第一自然段,聚焦“新鲜”,感受其表达效果。(一)默读第一自然段,划出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二)汇报交流。早

7、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1.学生自由说说带给你新鲜感的地方;2.引导比较;原句: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改句:早晨,许多小学生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比较不同;引导思考:作者把表示地点的3个词语放在句子的前面有什么用意?(把3个表示地点的词语放在句首,强调了小学生是从四面八方走来的。)3.

8、想象:学生还会从什么地方走来;(预设:田野里、马路上、小溪边)4.引导思考:这个句子还有没有你认为比较新鲜之处呢?学生交流;思考:作者连用了四个“有的”用意是什么?(连用4个“有的”突出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5.迁移运用;_(时间),从_,从_,从_,走来许多小学生,有_的,有_的,有_的,还有_的。示例:早晨,从小河边,从田野里,从马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壮族的,有苗族的,有哈尼族的,还彝族的。6.想象画面。老师范读;学生交流看到的画面;示例:我看到了在一座郁郁葱葱的山坡上,在一片绿油油的坪坝里,一群群孩子穿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装,有的蹦着跳着,有的唱着歌儿,有的津津有味地聊着,还有的

9、翻着跟头向学校走去。齐读;同学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1.学生自由说;2.老师引导:从这里你看到一群怎样的小学生?(三个“向”连用,三种行为表现喜爱、礼貌和尊敬、爱戴,内心非常愉快。)3.朗读训练。(三)齐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一)课件呈现。早晨,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汉族的,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还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二)老师小结。同学们从这句话中的三个“从”感受到了孩子们是从四面八方来到了大青树下的小学;连用了三个“有的”感受到了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学校,孩子们在这里开心愉快地学

10、习。二、学习三、四自然段,品读有新鲜感的句子,感受“安静、热闹与可爱”。(一)学生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找出有新鲜感的句子,教师巡视指导。(二)反馈交流,课件呈现。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朗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1.学生自由说;2.思考:大家朗读课文声音“真好听”,到底怎么好听呢?3.课文是怎么写出安静的呢?参考:文章没有直接写,而是用窗外的“安静”,用树枝、鸟儿、蝴蝶的表现来衬托“真好听”。这种写法很新鲜。4.朗读指导5.迁移运用晚上的广场上真热闹,_。古老的铜

11、钟,挂在大青树粗壮的枝干上。凤尾竹的影子,在洁白的粉墙上摇晃1.学生自由说;2.想象画面;3.思考:你从这两句话你感受到了什么?(赞美与喜爱)4.朗读,引导学生读出对这所小学的赞美与喜爱。三、回归整体,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一)借助板书,学生练说。(二)引导学生不仅要说出这所学校特别的地方,更要说出自己的感受。四、建立联系,渗透运用,说一说自己的学校。(一)引导:吴然的大青树下的小学,让我们看到了一所可爱的边疆小学的样子和这所小学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如果请你来向别人介绍一下我们自己的学校和校园生活,你会介绍些什么,怎样介绍呢?(二)提出要求:选择校园里的一个场所,练习说一说它的样子或者同学们在那里学习、活动的场景,说的时候想一想这篇课文中有新鲜感的词句,努力说得既准确又有“有新鲜感”。1.选定场所、情景,独立练习说一说。2.小组内说一说。3.推荐班级内说一说,教师引导评价,关注说准确、说清楚和说得“有新鲜感”。板书设计: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