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3.41KB ,
资源ID:1685272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85272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桂花雨 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桂花雨 教学设计.docx

1、桂花雨 教学设计贴近文字 忠于儿童桂花雨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文作者以童年时代的眼光看待事物,以“桂花雨”为题,以“桂花香”为线索,写了“我”童年时代的“摇花乐”,反映出纯真的童趣、淳朴的情感,表达了对家乡亲人和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全文共六个自然段,分为三部分,第一、二自然段开篇明旨,写作者童年时最喜欢桂花,因为它的香气迷人,并过渡引出“摇桂花”;第三、四自然段具体写童年“摇桂花”的乐趣;第五、六自然段写母亲回忆家乡金桂的同时点明“我”爱童年那阵阵的桂花雨。全文“摇”字出现了9次,摇出了童年的欢乐和喜悦,摇出了故土的亲切与温馨,也摇出了片片相思意,朵朵思乡情;故土的桂花“香”字共出现了

2、8次,流露出香之味,香之韵,香之形,香之情文章中收获的不仅仅是花朵的芬芳,更是美丽的人生。【学情分析】细读文本,字里行间其实带有作者自身特有的创作背景和强烈的个体情感,那份如丝雨般的思乡情怀对于没有远离故土的十岁孩子来说自然有难度,因此,设计将努力遵循语文教学的本质,贴近文本语言文字,并高度尊重儿童自身体验,依据其身心特点、学习能力而设计教学。教学前,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本能,提供助学题,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有序列的“先学”,教学中,则围绕重难点放手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品读中去想象,去感悟,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勾连生活体验与课外阅读,在与同伴合作交流中感悟文字背后所蕴含着的美好画面与丰富情感,在

3、步步深入中由“乐”而生“情”。同时揣摩作者写作手法,在以文本语言锤炼表达中达到发展儿童语言和心灵文化。【设计理念】围绕我区推进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实践的几个要素:预习、小组合作、话题设计、课内外阅读,努力做到:1、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合作交流,教师的角色作用是组织与引导,教学预设是课堂生成的潜隐支撑和基础。2、充分关注学生在课堂中的言语实践活动,重视析文品句,入境悟情,将语言文字还原到本身所体现的场景和感情中,并与学生的需求、生活与发展进行意义关联,融合课内外知识,在小组合作交流与互助中引导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和阅读表现方式展示阅读成效,从而整体提高语文课堂学习效率和学生

4、语文素养。【教学目标】1、理清重点段落层次,抓住关键词品读文字,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讨论交流课文所描绘的画面,在交流中运用语言,锤炼表达,充分感受桂花给童年时代的“我”和全家带来的欢乐。2、在前后贯通,对比读思中品味母亲分享桂花带给全村人的香甜生活,从而自然悟得母亲说的话的含义,体会母亲和“我”的思乡情感以及“我”对童年生活乐趣的深深眷恋,了解本文“借物抒情”的写法。3、前后拓展阅读,了解作者作品特色,并学习运用课文表达特点,仿写自己童年趣事的片段。【教学流程设计】第一部分:课前助学题设计1、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按“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的顺序分成三层,并圈划出描写人物动作、语言以及表示心

5、情的词句,在朗读中想象文字背后所描绘的情境,适当做一些旁注。2、阅读拓展阅读上的几篇写童年趣事的文章。(有兴趣的可再找桂花雨原文读读)。(设计意图:中年级必须以段的训练为重点,课前按提示进行分层有助于学生理清本段脉络,提示学生有顺序地细抓关键字词体会作者的摇花之乐。而课前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主题阅读,即短线阅读,无疑能有效地提高课堂上学生交流、表达的质量。)第二部分:课堂教学流程设计一、文字是画交流“摇花乐”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桂花的特点,知道了琦君小时候喜欢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这节课我们将和琦君一起分享她童年时代“摇花乐”。(板书:摇花乐)课文哪一自然段重点写了这一童年趣事?(一

6、) 理清顺序:1、 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按“摇花前、摇花时、摇花后”的顺序将本段分成了三层,哪组来交流一下?(指名一组学生汇报)2、 小结指点:这样划分你们同意吗?我们写一件事就要这样按一定的顺序,有条有理。(设计意图:理清顺序的同时也暗含了写作的指导,读写无痕交融。)(二)话题讨论:1、引出话题:同学们,我们常说一段文字一幅画,(板书:文字是画)(出示“话题交流”)读着这一段文字,我们脑海中一定会浮现出一幅幅美好的场景,请大家选择其中的一幅画面,读读圈圈关键词,把想象到的情景说给小组同学听听,最后由小组推荐一位说得最好的同学进行交流,也可以小组合作以朗读、表演等形式展示你们的学习结果。2、小组

7、交流(教师参与交流、推荐)(设计意图:话题是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对话,推动课堂发展的主要抓手,这一话题的设计基于课前的助学题,以学习成果的交流展示为主,从学生个体在小组中人人开口,评议推荐或合作练习展示,到代表大组发言,集体展示,给了学生更多的选择,更开放的展示空间,也更易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是符合话题设计要求的。)(三)大组交流:好,许多小组已经迫不及待地想来展示了。哪组先来?注意:等他们展示结束,其他组可作评价、争辩或补充,也就是要有“互动”。预设:1、摇花前生:我代表我们小组来说一说。师:组织小组间互动,并引向对“缠”的关注:关于这个“缠”,哪个组还想来说说的? (相机结合表演,指点:

8、可以联系生活体验来理解词语的意思)师:关于“摇花前”,其他组还有其他形式想来汇报一下吗?预设:我们小组想给大家分角色来读读摇花前的情景;(师:大家评价一下。)2、摇花时 师:好,终于可以摇桂花啦!出示文字。哪一小组也想来进行朗读展示的?引导评价:刚才我们抓住了“缠”字读出了滋味,在这一层中你们又关注了哪些字词,结合评价谈谈你们小组的看法。 小组互动交流。 预设:(1)乐:仿佛看到小琦君乐得一蹦三尺高,嘴里喊着:“噢,摇桂花落啰,终于可以摇桂花啰!”(联系体验想象)(2)“帮、铺、抱、摇、喊”几个动词:她可忙碌了,先帮着大人们在树下铺好竹席,这样摇下来的桂花就不会被弄脏了,还拿来了口袋、铁罐子准

9、备收桂花的,接着就和大家一起抱着桂花使劲地摇起来,因为桂花还没开足,大家都用力摇着,小琦君特别卖力,涨红了脸,一边笑一边摇,可高兴了!(看插图想象)(3)纷纷、满头满身:桂花很多,很香,“沙沙沙”,真的像下雨,落在头上,像戴了美丽的花环;落在脖子里又酥又痒;落在鼻子边,芳香四溢;落在嘴角,尝一尝,好香甜呀!所有的人都沉浸在这香甜的桂花雨中了!(身临其境,运用多种感官想象)师:读着,说着,我们都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真想永远留住这美好的时刻!让我们随着文字再走进画面,美美地读一读。(齐读“摇花时”一段)3、摇花后:回味着这快乐的情景,琦君的父亲忍不住吟诵起了一首绝句(出示)哪个小组来有滋有味地地吟

10、诵一番?(指名2组)这首诗里有哪些画面?(小组交流、补充)预设:(1)“花雨缤纷入梦甜”:你们仿佛看见小琦君梦见了什么呀?(所有这些快乐都会进入她的梦乡,留在她的心里)(2)“细细香风淡淡烟”:母亲的“撮”,父亲的“点”,包含着对桂花的什么情感?(珍惜、尊敬、敬重)把所有的快乐,所有的感情都融入诗句,一起来吟诵。(设计意图:贴近文字,就是要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的精妙之处,本文最精彩的地方就是作者写摇桂花这件事,从摇花前的迫切心态,到听到母亲说提前摇桂花的兴奋之态,到摇桂花时又喊又叫的狂喜之态,到母亲敬拜桂花的恭敬之态,到父亲即兴吟诗的快乐之态,一幅阖家摇桂花的欢乐图画跃然纸上。本环节中借助大组生生

11、互动交流、展示,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给了孩子们充分读、说、辩、演的舞台。当然,这一环节中的教师并非完全淡出,放手并不放任,眼中有小组,需要巧妙的组织互动;眼中有文字,需要智慧的点拨引导;眼中有方法,需要及时的提炼小结。“生本”的前提是“师导”,导得恰到好处,方能唤起学生真切体验,放飞学生丰富的想象,激发他们灵动的思维,让文字和情感一起跳动,在思辨和朗读中共同分享这场“桂花雨”的缤纷美妙。) 二、前后贯通品味“桂花香”1、过渡:这缤纷的桂花雨带给琦君的是一份无尽的童年乐趣,带给他们全家的是一份温馨美好的家庭生活,带给全村人的又是什么呢?读第四自然段,找到最关键的一句话。2、交流:出示“全年,整个村

12、庄”,老师记得前面也有一句写桂花香的句子,出示:请大家再读读这一自然段,比比,想想,讨论一下,两句中的“桂花香”完全相同吗?(小组讨论后大组交流)预设要点:(1)相同:都写出了桂花香的浓,从 “浸”、“沉浸”中体会到的。(2)不同:时间不同;范围不同;香的不同。全年:人们把桂花收在铁罐子里,可以泡茶,过年时还可以做糕饼。人们把桂花都收藏起来了,这样全年就都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整个村庄:村庄里所有的人都把桂花收在罐子里,所以,整个村庄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了。这棵桂花树让大家一年中,除了可以闻花香,还可以品尝到各种各样桂花做成的食品,母亲的分享让全村人一年到头都沉浸在桂花香中,丰收的喜悦中,这香香了整

13、个村庄,香了全村人的心,大家其乐融融,生活得融洽和睦。这是桂花带来的分享之乐。(关于母亲的分享,师可点拨原著内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网上阅读原文。)3、 师:前后联系,对比着读,竟读出了这么多丰富的东西。(齐读:全年)(设计意图: 桂花香是串联全文的线索,摇花的“乐”及孕育的“情”就浸润在这香气中,这一环节通过“桂花香”的前后对比体会,既从内容上进行了整合贯通,更巧妙地延伸拓展了“乐”的内涵,在母亲的分享中学生的情感也自然得到了升华。)三、 文字是情感悟“思乡情”1、读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也请你前后联系,思考一下母亲说的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学生读)2、学生个体交流:预设要点: (1)外地的桂

14、花也香,但家乡的这棵金桂是母亲亲自种的,家乡的金桂给一家人,给全村人带来了乐趣,品尝到香甜的食品,这桂花是故乡的象征,是琦君一家的根。(2)月是故乡明,花是故乡香呀,母亲这样说其实是她的一种感觉,一种情感,这种情感就是“思乡情”。(板书:思乡情)师适时点拨、推进:(1)你结合资料,了解了作者的写作背景,读懂了母亲的内心。(2)“莫道人间情万种,最真莫过思乡情”,一句平谈、朴实的话,却饱含着母亲对故乡浓浓的思念,深深的眷恋,所以说,文字更是心灵的语言,感情的精灵(板书:文字是情)我们一起深情地读母亲的话。(3)母亲思念家乡,那琦君呢?(读最后一节)3、小结:(1)同学们,其实这“摇花乐”, “桂

15、花雨”代表着什么?(是童年快乐的生活,一家和谐幸福的童年生活,家乡邻里之间朴素融洽的快乐生活。)(2)所以我和母亲思念桂花其实是在表达对童年生活的眷恋和对家乡的思念,这种写法叫“借物抒情”。(板书,并再次齐读课题)(设计意图:贴近文字也要注意体会文字背后的东西,领会语言内涵,理解母亲话中的思乡情无疑是本文难点,然而,由前文对摇花的快乐,父亲的诗歌以及全村人的甜蜜一一体悟,并由此一一积淀起的那份喜爱金桂的香甜、家庭的温馨、乡邻的和睦情感做铺垫,还有课前背景资料的相关阅读,学生对母亲和“我”感怀家乡那“金沙铺地的极乐世界”,对美好幸福童年生活的深深眷恋便有了自然的理解与感悟。同时,对这类文章的表达

16、特点的指点也显水到渠成。) 四、 布置作业:1、拓展阅读:本文的作者琦君是台湾文坛上永恒的星星,她的许多文章里都充满着一种爱与怀念的情感。请大家阅读新人文读本第八组文章中的窗前看鸟,体会一下琦君作品的特色。2、练习仿写:学习了课文,课前还阅读了几篇有关童年故事的文章,一定也勾起了我们对童年趣事的快乐回忆,请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按一定顺序写一件小小的童年趣事,记得用上一些准确的动词。(设计意图:课文的学习不是教学的全部与终结,它应开启和贯通学生的课前阅读和课后拓展,让学生通过课文去领略更广阔的世界;它应唤醒和连接学生的已有经验、当前思考,它是学生语言实践、锤炼思维、锤炼表达的载体和凭借。)附:第一

17、课时教学简案及设计理念【教学目标】:(1)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小小组与大组交流互助掌握生字新词读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题“桂花雨”的意思,根据提纲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文章的表达顺序。(3)通过品读第一、二自然段,感受桂花香味的迷人,弄懂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的原因。知道作者运用了比较的写法。(4)练写钢笔字,能仿照字样写正确,努力写规范、端正、整洁,并注意速度。【教学流程设计】:第一部分:课前学生个体预习设计1、 常规预习项目:标小节;读准生字表;划词语(包括生字组成的词语和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读准新词;读通课文(要求:不漏字、不添字、不错字。);不理解的词语打个问号

18、;完成课后钢笔描红。2、 完成练习册第一、第二两大题。3、 完成助学题:思考(1)课题“桂花雨”是什么意思? (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设计意图:让预习成为常态,必须有一定的操作规范。我校把预习定格为四个部分:”各年级常规预习项目”、“课前完成部分练习”、“质疑问难”、“老师的少量特别助学题”。本课例的预习项目据此确定。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练习册第一、第二两大题是有关字词方面的,助学题帮助学生抓住课文重难点,整体把握文章。)第二部分: 课堂学习流程设计。一、 导入揭题,解题读题。1、在课前完成助学题的基础上,班级交流: “桂花雨”是什么意思?2、美美地读好课题。(齐读)(设计意图:

19、从题目入手组织课堂学习是常见的形式。本课题“桂花雨”有优美引人的特点,学生通过预习对课题有所感悟,但存在疑惑。选择审题开局,体现了对教材和学生的尊重。)二、 交流预习,理清层次1.小组交流与互助各小组在组长组织下,有顺序地进行分小节、读新字词、难句等的交流与互助。教师巡视,进行适当帮助,并了解共性的困难,准备大组交流与互助的内容。2.大组交流与互助(1)难读的字词:预设以下词语容易读错。吩咐 挑拣 糕饼 即时 沉浸笨笨拙拙 桂花卤 檀香 撮一点方法:师出示词语后,先请认为自己都能读准的小组代表来读给大家听,并提醒大家容易读错的地方;后请小组合作以后还是感觉有困难的小组代表练读。在此过程中,相机

20、引导理解一些意思难理解的词。预设以下词语理解有困难:桂花卤、檀香、撮一点(2)本课读通课文的难点:几句含有多音字的长句。不开花时,只是满树茂密的叶子;开花季节,也得仔细地从绿叶丛里找细花。如任它开过谢落在泥土里,尤其是被风雨吹打下来,那就湿漉漉的,香味差多了。于是父亲诗兴发了,即时口占一绝:“细细香风淡淡烟,竞收桂子庆丰年。儿童解得摇花乐,花雨缤纷入梦甜。”桂花晒干了,收在铁罐子里,和在茶叶中泡茶,做桂花卤,过年时做糕饼。难点指导:“如”、“任”之间的停顿;口占一绝的理解;“和”字读音的确定,并渗透根据字意选择多音字读音的方法.3.再读课文,有顺序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初步感知文章的表达顺序。

21、口头完成填空:文章先写了小时候,我 ,接着重点写了 这件事,最后还写了我和母亲_。(1) 小组合作交流。(2)大组合作交流。(设计意图:课堂学习是一种合作过程。从个体预习走向小组合作,从小组合作走向大组合作,体现了合作过程的有序递进。“交流与互助”是合作学习的主题词,基于课前预习的小组合作,旨在解决学生自己学习的困难,基于小组学习的大组学习,旨在解决小组合作无法解决的困难。第一课时这样的设计,学习起点高,学生讨论交流以及教师点拨引导的是字词句篇的难点。)三、 精读课文,品读特点。1、读第一自然段,初步了解作者小时候最喜欢桂花的原因桂花的香气味儿真是迷人。2、抓住“不与繁花斗艳”,找出有关语句,

22、说说自己的理解。(1)姿态“笨笨拙拙”(2)只是叶子茂密(3)花细小3、知道运用了比较的写作手法。4、读好第一自然段,读出作者对桂花的喜欢。5、桂花的香味儿到底怎么样?找出第二自然段中的有关语句。学生抓住关键词说香、品香。读好这句话。6、师引读摇桂花的时间、原因。(设计意图:本课第一、第二自然段不是文章的重点,但是这里句子结构严谨,层次性强,字词句篇等具有丰富的教学因素。在“用教材”的理念引导下,围绕文章重点和学生学习的难点进行取舍。) 四.练写钢笔字。在课前完成描红的基础上,在习字册上写钢笔字,要求注意速度。老师重点指导“左”和“右”的“写法,对“拣”的字形稍作提醒。(设计意图:四上是学写钢笔字的第三个学期,基本笔画和基本结构已经掌握。从写字的实用性出发,适时提出速度的要求。另外,第一课时留出较充裕的时间给学生书写,这样才有可能用好习字册,踏踏实实进行有效的写字学习。)五.后继预习1、完成第二课时的预习作业。2、阅读拓展阅读上的几篇写童年趣事的文章。 (设计意图:基于预习的语文课堂,不光是第一课时,还应延续至下一课时。如果可能,尽量让后继预习和拓展阅读更多的在课上完成。)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