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49.94KB ,
资源ID:168771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8771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汉子说汉字的起源发展与设计的关系学位论文.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汉子说汉字的起源发展与设计的关系学位论文.docx

1、汉子说汉字的起源发展与设计的关系学位论文目 录一、汉字的起源 1(一) 汉字的传说 2(二) 汉原始的中国文字 2(三) 象形文字的发现 2二、汉字的发展3 (一) 汉字的演变 3(二) 汉字的最初形态甲骨文 4(三) 金文 4(四)小篆 5(五)隶书 6(六)楷书 7(七)草书 7(八)行书 8三、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一)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9(二) 日本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应用 10四、结论 11参考文献 12致 谢 13附 录 16汉字起源,发展与设计的关系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发展史中相继创造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多种书体,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媒体

2、的普及和信息量的丰富,设计已经逐渐渗透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近几年我国经济发展迅速,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设计更为普及,在平面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各种商业广告宣传活动,汉字设计的应用逐渐普遍,成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 图0.1 文字“鱼”的字体 一、汉字的起源(一) 汉字的传说与汉字的起源有种种传说, 中国古书里都说文字是仓颉创造的。说仓颉看见 一名天神,相貌奇特,面孔长得好像是一幅绘有文字的画,仓颉便描摹他的形象, 创造了文字。有的古书说,仓颉创造出文字后,由于泄漏了天机,天落下了小米,鬼神夜夜啼哭。还有一种传说,说仓颉观察了鸟兽印在泥土上的脚迹,启发了他发明文字的灵感。这种种传说都是靠不住的。

3、文字是广大劳动人民根据实际生活的需要,经过长期的社会实践才慢慢地丰富和发展起来的。 图1.1 仓颉 (二) 原始的中国文字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早期的原始人类,为了记录生活中的信息,发明了“结绳记事”,后来结的绳多了,自己也忘了到底那个结是干啥的。后来的人聪明的在居住的墙壁上绘画图案,记录生活中的信息,这便有了岩洞壁画。岩洞壁画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有了文化。图1.2 岩洞壁画从1954年秋至1957年夏,中国考古工作者多次发掘了半坡遗址(今西安市东郊 半坡村北),发现了早在6000年左右半坡人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创造了具有文字性质的劾划符号和

4、绘画、雕塑、装饰品等艺术作品。半坡人的刻划符号多保留在彩陶上,这可以看作是原始的中国文字。 (三) 象形文字的发现近年来,中国在山东莒县陵阳河大汶口文化晚期的一处遗址里发现了一批墓葬 (距今已有4500多年),出土了大量的文物。在一些陶尊上各刻有一个图象文 字,共发现了10多个单字。这些文字是按照实物的形状描绘出来的,所以称为 “象形字”。字体的结构与甲骨文上的象形字十分相似,但比甲骨文要早1000 多年。因此,“象形字”是中国最早的文字,它已具有了文字的特征。 图1.3 象形文字 图1.4 甲古文二、汉字的发展(一) 汉字的演变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

5、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汉字是源于自然的,它的精髓源于自然美和人类生活美。图2.1 文字的演变(二) 汉字的最初形态甲骨文汉字最初的形态甲骨文具有早期的文字符号特征,字体结构有较强的工艺特点,强化了线的造型。其字体骨架坚实有力,结构求均,线条流畅。距今约3,400年前到2,700年前的殷周时代,可以称之为甲金时代。甲骨文和金文是迄今所知最为古老的汉字体系,其单字的数量已达到4,000-5,000个,足以满足记录语言的需要。甲金文字的构形,以既生动写实又简易明快的象形字、会意字为基础,大致上具备了后世归纳的六书体式。 当时人们尊尚鬼神,遇事占卜。他们把卜辞刻在龟

6、甲和兽骨的平坦面上,涂上红色标示吉利,黑色标示凶险。这些文字都是用刀刻上去的,大字约一寸见方,小字如谷粒, 或繁或简,非常精致。 图2.2 甲骨文 它们经过几千年的沉睡,直到清代光绪二十五年(1899)才被发现。发现地是河南省安阳城西北五里处的一个村子,那里是当年殷商(第二十代国君盘庚)的故都。由于洹水决堤,冲出许多甲骨,人们以为是龙骨,用来当药材治病。翌年,一个叫王懿荣的商人对这些甲骨发生了兴趣,他赶到河南收集了许多,带回去研究。后来,刘鄂又继续收集,达到五千多块。于是,便有一些学者将其定名为甲骨文。 古文字学家对十万余片中的文字进行研究,发现骨甲文字的结构已由独体走向合体,有了形声字,已是

7、相当成熟的文字了。在四千六百多个甲骨文单字中,已经辨识了一千七百多个。甲骨文还强调线的规律性、符号性和象形性的统一,以实现创作者和接受者审美心态的满足。这种造字观念与中国人的哲学观念、生存观念有相似之处,都强调主体的中心位置和由此产生的稳定感。(三) 金文比甲骨文稍晚出现的是金文,金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以,钟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铸在或刻在青铜器上的铭文。 金文的内容是关于当时祀典、赐命、诏书、征战、围猎、盟约等活动或事件的记录,都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金文字体整齐遒丽,古朴厚重,和甲骨文相比, 脱去板滞,变化多样,更加丰

8、富了。金文基本上属于籀篆体。这些文字,在汉武帝时就已被发现,当时有人将在汾阳发掘出的一尊鼎送进宫中,汉武帝因此将年号定为元鼎(前116)。以后金文又陆续有所发现。宋代文人欧阳修、赵明诚都善书,对金文作过研究和记载。 周宣王时铸成的毛公鼎上的金文很具有代表性,其铭文共32行,497字,是出土的青铜器铭文最长者。毛公鼎铭文的字体结构严整,瘦劲流畅,布局不驰不急,行止得当,是金文作品中的佼佼者。此外,大盂鼎铭、散氏盘铭也是金文中的上乘之作。 图2.3 毛公鼎金文作为青铜器铭识装饰,浑厚的字体风格与厚实稳定的器具相协调。金文的字体构成勾画了物象的形象化特征,促进了以线造型的中国美术体系,拓展了人类的知

9、识结构和审美领域。(四) 小篆在殷商甲骨文和西周、春秋金文之后,汉字的发展到了公元前5世纪开始的战国时代,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这主要是由于诸侯国各自为政,互不统属,东周王朝的中央集权差不多丧失殆尽,就连文字,也是各写各的,所以各国的文字在形体结构和书写风格上都有许多差异。此外,随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字在这一时期比较普及,铸、刻、写文字的材料和范围有所扩大,除青铜器上的金文外,陶文、简帛文、货币文、玺印文等也大量出现。这就使得不同地区使用的汉字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宏观地看,战国文字可以分为六国文字和秦国文字两大系统。 图2.5 小篆六国文字指的是韩、赵、魏、齐、楚、燕六国以及中山、越、滕等小国

10、的文字,与金文相比,最明显的特点是笔画的随意简化,形体结构极为混乱。秦国文字接近正统的西周和春秋金文,比较严谨统一,后世称为籀文或大篆。 由于各国和不同地区在文字书写方面的各行其是,造成了战国文字形体上的极大混乱,同一个字的写法大不相同。秦统一中国后创造了小篆。小篆的线条带弧形,圆转而匀称的线条略带椭圆,极其整齐。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中央政府领导的、比较彻底的汉字规范运动,在汉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五) 隶书相传秦朝有一个叫程邈的徒隶,因为得罪了秦始皇,被关在监狱里。程邈看到当时狱官的么牌用篆书写很麻烦,就作了改革,化繁为简,化圆为方,又创立一种新的字体。秦始皇看了很欣赏,不仅赦了他的

11、罪,还封他为御史,并将这种字体规定在官狱中应用。因为程邈是个徒隶,起初又专供隶役应用,所以把这一书体称之为隶书。这个故事可能有很大附会的成分。实际上正像书法的产生一样,隶书也是靠日积月累许多人共同创造的,程邈所作的大概是整理工作。从考古发掘出来的材料来看,战国和秦代一些木牌和竹简上的文字,已有简化篆体,减少笔划,字形转为方扁,用笔有波势的倾向。这是隶书的萌芽。西汉时,书法中隶体的成分进一步增加。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帛画老子已有了明显的隶意。隶书成熟于东汉。汉桓帝(147-167)、汉灵帝(168-189)时代,是隶书的盛期。 隶书的出现,是书法史乃至文字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从此,书法告别了延续

12、三千多年的古文字而开端了今文字,字的结构不再有古文字那种象形的含义,而完全符号化了。隶书承上启下,上承篆书,下启楷书,是一个质的转变和过渡。作为书法艺术,它打破了原来篆书单一用笔的局限,而有了十分丰富的变化。前人称篆书笔法为玉箸,即玉作成的筷子,横平竖直,均匀圆润。字的结体规矩严谨,较少变化。隶书则不然,它的点划分明,粗细有致,波画有蚕头燕尾,一波三折。用笔有方有圆,或方圆兼济。结体或险峻跌宕,坚挺雄健,或秀丽工整,圆静妩媚, 图2.6 隶书或坚守中宫,凝重端庄,或大开大合,意气飞扬,可谓千变万化,各臻其极。这真是书法史上瑰丽的一章。近人康有为极力推崇汉隶,他在广艺舟双楫中写道:书莫盛于汉,非

13、独气体所高,亦其变制最多,皋牢百代。杜度作草,蔡邕作飞白,刘德升作行书,皆汉人也。晚季变真楷,后世莫能外。盖体制至汉,变已极矣。 汉代书法的雄强朴茂之风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汉代隶书蕴含着一种博大的气势,充溢而涌动着雄健的力量。精美绝妙的汉隶至今仍然散发着无穷无尽的艺术魅力。 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汉代隶书,都是凭当时刻在石碑上而保留下来的。可惜当时书丹的作者没有留下他们的姓名,后人只好以某碑或某碑铭文内容为其命名,例如:乙瑛碑、史晨碑、礼器碑、孔宙碑、石门颂、华山碑、曹全碑、西狭颂、张景碑、张迁碑等等。 (六) 楷书汉代书法,除碑刻外,还有书写在木板(北方)和竹板(南方)上的汉简。简板上的汉隶远

14、不像碑刻上的那样严整、肃穆、气势恢宏,而是活泼灵动、变化多端,甚至漫不经意,富于幽默感。如果把碑刻喻为工笔,那么,汉简则如同写意。汉简的字体自然天真,粗头乱服,不修边幅,甚至草率。其中一些似乎透露了晋人行草的信息。 “隶书”在汉代才成为正式字体。用点、横、竖、撇、捺等笔画转写隶书所发生的变化“隶变” 汉字使进一步变为纯粹符号性的文字。“楷书”成熟于东汉末年,汉字方块字的外形正式定型。就其方正构成上讲,具有高度严谨的条理与比例,体现着严肃、庄重、理性的空间构成关系。图2.7 楷书(七) 草书广义地说,草书就是比较草率的字体。古文字有古文字的草率写法,今文字有今文字的草率写法。狭义地说,草书是一种

15、书体,特征是笔画连带、 图2.8 草书结体简约。书,就是写得草率、快速的字体。按说任何字体都可以草写,都可以有草书,比如青铜器铭文中就不乏刻写得潦草的字;但是文字学所指的草书是一种特定的字体,它是从秦隶的草率写法发展而来的,大约在西汉中期形成,东汉时广泛流行。 梁武帝萧衍草书状认为,劲草的产生是由于:诸侯争长,简檄相传,望烽走驿,以篆隶之难不能救速,遂作赴急之书,盖今草书是也。说明了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 (八) 行书早期行书介于草书和隶书之间,现在常见的行书介于草书和楷书之间。无论是隶书还是楷书,都要一笔一画地写得端端正正,写起来都有点费时间,所以人们在书写不很重要的东西时,往往就写得自

16、由一点,草率一点,因而也快一点,但又要保持正体字的形体,这就是行书。六朝以来,它就是人们手写的主要字体。其后的“草书”、“行书”都是由其快写而成。笔画线条应用在字的不同部位而形态各异,追求在直线、曲线、弧度上的对比、曲直而形成节奏感与韵律美的协调布局。所以说汉字本身的形式美是中国人审美的体现,那就理所当然地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这也是一种设计的美。 图2.9 行书汉字是方块形体,表意象形,构造比较复杂,并且也有它独特的形体结构。而其中繁体字的结构大体可分为上下结构(包括上中下结构)左右结构(包括左中右结构)和内外结构三大类型。其实,繁体字这几种结构就是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不同组合形式。不过这种

17、结合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繁体字的形体结构才能给人以平稳完整和谐的视觉美感。从形体结构来看,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的安排具有平稳、对称、均衡、完整和对立,差异,流动等因素。“美学原理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美就其表现形式来看,可分为静态形式美和动态形式美,静态形式美所具有的因素是结构组合的平稳、对称、均衡和完整;动态形式美所具有的因素是对立、差异和流动。”汉字的形体结构从整体上看,是平稳、对称、均衡和完整的,从局部看又存在对立,差异和流动;所以繁体字不仅具有静态形式美,而且具有动态形式美。三、汉字与平面设计的关系(一) 汉字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平面设计是从人类开始利用文字记录自己思想的时候就开始

18、的一个活动,贯穿了人类文明史的整个过程。”国内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王受之曾在其所著的世界平面设计史中这样写道。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陈绶祥也曾特别撰文阐述字体与平面设计间的关系。在文中他直言:“从平面设计来讲,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是由只供平面设计用的点画这样的简单设计元素,通过平面设计的结构原理和手段,设计出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产品,这些产品的内涵无比丰富,构架无比完美,用途如此广泛,影响如此深远。”事实上,字体与平面设计之间的渊源,从每届方正字体设计大赛的评委阵容就可以一窥端倪。王序、靳埭强、陈绍华等平面设计大师都曾担任过大赛的评委。平面设计

19、大师陈绍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坦言:“汉字是中国文化中最具有象征意义的设计课题,值得每一位设计师深入研究。在中国做平面设计,汉字是基础。”汉字既可表形,也可表意。“形”即可见性,“意”即可展性。在汉字设计过程中,如果能“以形写意”,“以意达神”,往往可收到非常奇妙的视觉效果。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所有平面广告中都会有会徽这一汉字设计典范:把北京的“京”和一个运动的人相联系,就是汉字“形”与“意”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传神的目的。在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中,无论是取汉字最初之形,还是取其意,或者取其神,都会有非凡的效果。 图3.1 2008奥运标志当然,值得一提的还有奥运火炬的设计:以云纹二维平面图案转化成

20、多维立体图形,再制作出火炬实物。这是象形古“云”字到“云”纹的一个演变再到“云”纹的现代应用,深刻体现了民族文化的深蕴,堪称平面设计的最高境界。在“三星”公司的数码相机最新产品中就有一款外观为云纹的。连外国公司都懂得运用我国汉字的文化底蕴,我们怎么能抛开汉字的民族性来设 图3.2 2008奥运火炬计平面广告呢?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结晶,它的图形本质、独特构成、美学价值、民族意韵在平面广告文字设计中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要分析汉字特性在平面广告设计中的作用并自觉运用到平面广告设计中,使汉字以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成为平面设计中具有鲜明时代特征、中国特色的视觉符号。 (二) 日本平面设计中的汉字应用

21、汉字在我们的邻国日本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在古代,日本并没有自己的文字。大约在公元1、2世纪前后,中国汉字就开始经朝鲜传到日本并逐渐扎根下来,汉字不仅成为日本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还成为日语的表记手段,孕育了假名符号。日本奈良时代(大约78世纪),日本完全使用中文汉字。之后,日本依汉字偏旁编纂日文假名,但仍使用部分汉字,而且创造了一些中国没有的汉字。日本是个“好学生”,对于他们,拿来主义并不是为了简单得复制与抄袭,他们能对国外有益的知识进行广泛的学习,并融汇贯通,最终成为己用。日本的设计既可能简朴,也可能繁复,既严肃又是怪诞,既有神经质、抽象的一面,又具有冷静、现实主义精神,这就是东西方文化信

22、息的交融与碰撞。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唯美但又繁杂,更深深地感受到了一种东方式的细腻、抽象。图3.3 日本著名设计师味冈伸太郎平面设计精选在图形设计中加入汉字元素,历来是中日设计师们乐此不疲的创作题材。中国历来讲究书画同源,由其汉字本身就具有图形之美而达到艺术境界。以图造字早在上古时期的甲骨文就开始了。至今其文字结构依然符合图形审美的构成原则。世界上的文字也不外乎形象和符号等形式。所以说,要从文字中发现可组成图形的因素实在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但同时间,汉字作为唯一富有生命力的表意文字,是用点画记录人类理念的设计。要利用汉字来进行平面设计,我们所要利用的不光是它的“

23、形态”,更重要的是它的“意思”。汉字作为一种视觉语言,它是现代平面设计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图形设计,以其抽象的“意”的表达,包括了形状和情态两个方面,它区别于“形”的本质在于,强调了“形状之所以如此”的根据,把内部于外部统一起来,使现代平面设计拥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更为广阔的联想空间。四.结论中国文字的历史悠久而绵长,在几千年的探索中,中国的文字在不断的演变和丰富,更是吸收着外来文化的影响继续延伸。每个时代,都以新时代社会构成的特性召唤者各项事物的新生,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社会各项事物向着多元、求新、个性强烈、内涵深刻等方向发展。在平面设计中,汉字设计作为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从形式感上表现着种种的意识内涵,简单明快,庄重严谨,秀丽典雅,古朴端庄。汉字“形”与“意”的拓展具整合创新的。求新,是人类开拓新的前景的必然基础,如果没有求新的欲望,任何事物度始终停留在固定状态。汉字作为社会中反映事物的主要形式之一,其创意目标必须具有开拓性,才能从社会的基础上推动社会心态观感向前发展。突破汉字外形的表现要有意识地跳出原有的框框的限定,多从灵活多变的角度变化字体形象的走势,使字体总体形象风格展现出不同的内在活力和视觉冲击力。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