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66.73KB ,
资源ID:16919193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69191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地理 第五单元 第20讲 人口迁移.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地理 第五单元 第20讲 人口迁移.docx

1、高考地理 第五单元 第20讲 人口迁移第20讲人口迁移考试标准考试内容选考要求核心素养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人口迁移的概念与类型b1.综合思维:根据材料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2.地理实践力:根据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分析原因及应对措施。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人口迁移的因素世界和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人口迁移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cbc1.人口迁移的概念与分类(1)概念:人们永久性或长期性的跨越行政区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2)迁移方向(3)分类国际迁移:包括永久性移民、外籍工人流动、国际难民定居等。国内迁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主要类型。【深度思考1】简述人口迁移率

2、与人口数量的关系。提示人口迁移率迁入率迁出率。若某地区人口迁移率大于0时,人口迁入数量大于迁出数量,人口数量增加;迁移率等于0时,迁入人口和迁出人口相等,人口数量不变;迁移率小于0时,迁入人口小于迁出人口,人口数量减少。(所述状况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的前提下)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1)根本原因:不协调的人地关系。(2)具体因素推力(排斥力)拉力(吸引力)自然生态环境因素环境恶化、自然灾害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好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低就业机会和成功机遇多政治因素政局动荡、战争优惠的移民政策社会文化因素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矛盾良好的文化教育,家庭、婚姻【深度思考2】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一定是经济因素

3、吗?提示人口迁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往往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成为促使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考点一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有很多,概括起来主要表现为“两个变化”“三个因素”。1.“两个变化”(1)个人动机的变化:个人对生活和职业需求的变化。(2)生态环境的变化: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化。2.“三个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人们对特定环境中一系列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的因素的综合反映。如下图所示:1.(2015年10月浙江选考)下列人口迁移属于生态移民的是()A.三江源牧民迁入城镇B.三峡工程库区居民外迁C.农村

4、人口进城务工D.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解析生态移民或环境移民是指由生态环境条件恶化而引起的移民。为了保护三江源生态环境,致使牧民迁入城镇,这属于环境移民;三峡工程库区移民外迁,这是工程建设而引起的移民为工程移民;农村人口进程务工是城乡差异等经济因素引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政治因素引起的。答案A2.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发生了大规模迁移,其根本原因是()A.地理环境的差异 B.交通运输的发展C.建设项目的布局 D.经济发展水平差距解析经济因素往往成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较快,尤其是东部沿海地区,使得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拉大,为了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更好的

5、生活条件,人口发生大规模迁移。因此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口发生大规模迁移的根本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答案D影响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方法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具体性和复杂性,因此在分析某具体案例时,要注意以下原则:(1)抓主要:影响某地人口迁移的因素不止一个,要抓住主要因素作重点分析。一般情况下,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2)重具体:人口迁移因素的分析没有固定模式来套用,看似相同的人口迁移现象,其原因可能是不一样的,因此一定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同样是老年人的迁移,美国老年人向“阳光地带”迁移,主要是气候因素的吸引作用。中国老年人则多出于家庭因素考虑向成年儿女居住地迁

6、移。素养综合思维: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1.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1)(2)题。(1)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2)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生态环境较好A. B.

7、 C. D.解析第(1)题,根据题干材料知,上海市人口需求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这是产业升级的需求。第(2)题,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这些中小城市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多,就业机会多。故选C项。答案(1)A(2)C2.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目前外来人口约占常住人口的37%。说明义乌市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社会经济原因。请回答两项。解析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影响一个地区人口迁入的社会经济原因主要包括经济发展水平高、就业机会多、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基础设施齐全、交通便捷等。结合材料中“义乌市是著名的国际商贸之都”回答两条社会经济原因即可。答案商

8、贸发达(商品集散地);就业岗位多(收入高);生活水平高(服务设施完善)。考点二人口迁移的影响人口迁移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方面。主要体现在对人口迁出地、迁入地、城市化和就业结构的影响上。下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下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1)20052010年()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C.降低

9、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解析第(1)题,图中显示贵州的迁出人口比重略高于四川,但贵州人口总量远小于四川,迁出人口数量反而小于四川,故选项A错误;同理,上海迁入人口比重要高于广东省,但广东迁入人口数量要多于上海,故选项B错误;浙江和江苏均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较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接近,但图示浙江人口净迁入比重远高于江苏,从而导致浙江人口增长率要高于江苏,故选项C正确;目前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大致和经济发展水平呈负相关,因此,安徽自然增长率要高于天津,故选项D错误。第(2)题,读图可知,皖、赣、黔三省为经济欠发达地区,为人口净迁出地区,且迁移人口以

10、青壮年为主,这会加速三省的老龄化进程,选项A错误;皖、赣、黔三省的迁出人口主要来自农村地区,导致迁出区农村人口比重降低,有利于提高城市化水平,故选项C错误;沪、津、京三市为人口净迁入地区,由于迁入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会延缓三市的老龄化进程,同时也促进了三市的城市化进程,提高了城市化水平,故选项B正确、选项D错误。答案(1)C(2)B三角度四方面分析人口迁移的影响1.三个角度(1)从辩证角度:有利影响和不利影响。(2)从区域角度:对迁出地的影响和对迁入地的影响。(3)从三大要素角度:对生态环境、经济、社会三方面的影响。2.四个方面(1)人口数量:迁入地增多,迁出地减少。(2)性别比:轻工业区降低,

11、重工业区增加。(3)职业构成:迁入地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4)交通运输:迁入地交通压力增大。素养综合思维:人口迁移的影响1.未成年人和老年人迁入城市带来的主要影响是()提高城市化水平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市平均工资水平增加城市公共服务压力A. B. C. D.解析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入城,提高了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城市化水平提高了,但过多的人口迁入,加重迁入地的生态、社会、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城市社会平均工资指一个城市的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与非劳动力人口无关;非劳动力人口也不能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升级,选D项。答案D素养地理实践力:我国人口迁移

12、2.(2018全国卷,45)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下图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1)(2)题。(1)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2)该直辖市是()A.北京市 B.天津市C.上海市 D.重庆市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户籍人口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的人口,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

13、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且外来务工人口少于外出务工人口,A错误;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和常住人口数量差额缩小,常住人口增长快于户籍人口,说明当地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吸引了外来务工人口在本地就业,C正确;根据图示信息,不能判断当地老年人口比例变化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情况,B、D错误。故选C。第(2)题,图中显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说明当地有一部分户籍人口外出打工,北京、天津、上海位于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是人口迁入地区,重庆位于我国西部地区,是人口迁出地区,D正确。故选D。答案(1)C(2)D3.2016江苏地理,28(2)、(3),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

14、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材料三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表月份1234567月均温/13.616.821.024.425.826.325.2降水量/mm4.23.510.011.745.4133.4207.1月份89101112全年月均温/24.722.420.216.112.820.8降水量/mm210.0140.961.220.51.58

15、49.4(1)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5分)(2)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4分)解析第(1)题,攀枝花地处四川盆地,结合气温、降水资料知,该地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另外,攀枝花交通发达,铁路、公路、水运、航空齐备;地处西南,自然环境好,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达。第(2)题,注意题干要求“积极意义”,从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促进文化交流等方面分析。答案(1)冬季气温较高晴天多,光照充足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旅游资源丰富(2)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

16、级;带动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改善;促进多元文化交流。限时规范专练(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有20个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16浙江文综,34)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完成12题。1.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城乡间人口流动农业专业化发展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 B.C. D.2.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

17、.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析第1题,城市工业、服务业的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增,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流入城市,促进了城乡间人口流动,同时给农村经济带来发展,进而促进农业专业化发展。故D项正确。第2题,人口流动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A项错误;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B项错误;区域协调发展,使得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缩小,从而减缓流动人口增长,C项正确;小城镇人口也属于城市人口,其人口向大城市流动没有净增加城市人口比重,不会提高城市化水平,D项错误。答案1.D2.C下图为某网上商城通过大数据分析绘制的“城市牵挂”示意图。由于迁出人口比例较高,甲地

18、网购收货量中,从异地下订单的寄达商品所占比例最高,从而成为2014年全国最受异地牵挂的城市。读图,回答第3题。3.据图可推断,甲地人口迁出比例()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特征。由题意可知,“城市牵挂”程度越高,人口迁出比例越大。读图可知,甲地受南方牵挂远大于北方,说明人口迁出比例南方比北方高,A项错误;北京、上海和深圳附近的广州(省级行政中心)相比,甲地向其迁出的人口比例都较高,B项错误;珠江三角洲样本城市数量比四川盆地多,且牵挂程度高,故甲地向珠江三角洲人口迁出比例比向四川盆地人口迁出比例高,C项

19、正确;同样,从样本城市数量及分布、牵挂程度分析,甲地向内陆城市的人口迁出比例比向沿海地区人口迁出比例低,D项错误。答案C4.下图为20052012年我国某省常住人口数量变化图。由图可推断该省是()A.海南 B.四川 C.广东 D.浙江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人口迁移的特点。由图可知,在20052012年间,该省常住人口数量总体呈减少趋势,说明可能出现了人口向外迁移现象,说明该省经济发展水平较低,排除C、D项;该省人口数量超过8 000万为我国人口大省,排除A项。答案B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56题。5.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自然环境好

20、B.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C.城乡收入差距大 D.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6.“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A.土地资源浪费 B.农业发展水平提高C.城乡协调发展 D.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解析第5题,本题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由我国当前国情可知,城乡收入差距较大,导致部分农村人口迁往城市。第6题,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影响。“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说明劳动力迁往城市,农村劳动力短缺,导致土地资源浪费,A项正确;该现象不利于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城乡协调发展,B、C错误;该现象会导致农村老龄化程度升高,D项错误。答案5.C6.A下面分别为我国A市的人口年龄结构图(M为2004年资料,N为2014年资料)

21、、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图、从业人员构成图。读图完成78题。7.该市老年人口比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青壮年人口的大量迁出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自然灾害频发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社会保障机制的建立和完善A. B.C. D.8.有关A市迁入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B.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C.产业结构影响到了迁入人口性别结构D.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工业结构的升级解析本题组考查人口老龄化、人口流动对人口迁入地的影响。第7题,读取两个时间的数据,M(25%,70%,5%)、N(15%,75%,10%)。对比这两个数据可发现未成年人口比重下降,成年人、老年人的人口比重上升,老龄化现象

22、明显。本市青壮年人口应该是迁入的,自然灾害频发与老年人口增加关系不大,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得青年及中年人口比重下降,所以老年人口比重上升,D正确。第8题,根据题中资料无法判断当地外来人口和本地人口的情况,故A错。引起我国人口流动和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B错。从就业人员构成看,该市重工业比重小,轻工业比重大,第三产业发达,受产业结构的影响,吸引了大量女性迁入就业,迁入人口性别结构发生变化,C正确。人口的迁入,促进了当地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其工业部门以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为主,并未出现产业升级,D错。答案7.D8.C人口净迁移率(迁入人口迁出人口)/区域总人口100%。读19852010年广东、河

23、南、云南、北京四省市人口净迁移率示意图,回答911题。9.甲、乙、丙、丁依次表示的省市是()A.广东、河南、云南、北京 B.北京、广东、河南、云南C.北京、广东、云南、河南 D.云南、河南、广东、北京10.甲、丙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经济发展水平 B.资源状况C.国家政策 D.交通条件11.1995年以后,乙地人口净迁移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人口容量下降 B.环境污染严重C.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D.限制人口迁入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甲、乙两地19852010年的人口一直为净迁入,丙、丁两地的人口主要为净迁出,说明甲、乙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丙、丁两地;且甲地在

24、20052010年的人口净迁移率明显大于乙地,因此甲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又高于乙地,故甲表示北京市,乙表示广东省,则A、D错误。河南省是我国的人口大省,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一直以来都是我国主要的人口净迁出省份,因此丙表示河南省,丁表示云南省。故B正确。第10题,甲表示北京市,丙表示河南省,两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显著,故经济发展水平是两省市人口净迁移率差异显著的主要影响因素,A正确。第11题,乙表示广东省。1995年以前,广东省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1995年以后,进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降低、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导致1995年以后,广东省的人口净迁移率回落,故C正确。答案9.B

25、10.A11.C20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人口迁移规模空前庞大,他们主要目的是务工与经商。据此完成1213题。12.有关对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方向描述错误的是()A.乡村流向城市 B.从欠发达到发达地区C.从内地到沿海 D.从东南迁往西北地区13.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A.资源因素 B.政治因素C.经济因素 D.文化因素解析第12题,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好的经济收入,所以人口流动主要从农村到城市,从内地到沿海城市和工矿区,从欠发达到发达地区。D错误。第13题,由上题可知,该时期人口流动主要是自发的,以务工和经商为主,主要是为了获得更高的经济收入

26、。所以影响该时期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选C。答案12.D13.C目前,全球化下的国际人口迁移日益频繁,迁移人口的结构也出现新特点。下图示意2010年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百分比(图a)和受教育状况百分比(图b),读图完成1415题。14.影响迁入日本的移民居留目的的主导因素是()A.文化教育 B.自然环境C.移民政策 D.经济水平15.迁入日本的移民主要从事()A.高端制造业 B.电子商务业C.低端服务业 D.教育培训业解析第14题,经济因素是当今社会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日本经济发达,吸引人口迁入。第15题,迁入日本的人口中,以高中及其以下文化水平比重最大,所以,迁入人口主要从事

27、对文化水平要求较低的低端服务业。答案14.D15.C2014年2月7日(正月初八)至2月18日(正月十九),杭州市某区共登记流动人口21 285人,同比去年增加2 741人,上升14.78%,该区流动人口数量和增长较往年有所提升。下表为该区2014年春节后部分流动人口调查问卷汇总情况。据此完成1618题。户籍地性别年龄外地本地男女1645岁4659岁60岁及以上312人70人262人120人330人48人4人技能就业文化程度有无有工作无工作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90人292人300人82人94人187人80人21人16.该区节后流动人口的特点是()A.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B.以返城、返乡目

28、的为主C.流动人口持续增加D.流动人口中少年儿童占比最低17.导致该区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旅游人口增多 B.市内交通设施完善C.就业环境改善 D.返城的本地人口增加18.春节后流动人口的变化给该区带来的影响是()A.加快城市化进程 B.促进产业结构升级C.增加当地人均收入 D.缓解“民工荒”问题解析第16题,根据表中信息,该区流动人口年龄主要在1645岁之间,为青壮年劳动力人口,大部分文化程度在初中及其以下且在该区有工作,说明该区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第17题,根据上题分析,春节后流动人口比往年增加,说明该区就业环境改善,外来流动人口节后回该区就业的意愿增强。第18题,根据

29、流动人口的文化程度较低、技能水平低、男女比例不协调,就业结构性矛盾明显等可以推断该区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较低,产业结构还没有完成优化升级,还需要较多文化程度低、无技能的劳动力。答案16.A17.C18.A人口机械增长率是指某地某时段内迁入与迁出人口数的差值与总人口之比,读“我国东部某省(市)20062014年人口增长率变动图”。回答1920题。19.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A.持续上升 B.持续下降C.先增后减 D.先减后增20.推断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城镇房价增长快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C.产业升级和转移 D.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解析第19题,一个区域人口总数的变化受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共同影响,如果两者之和为正值,人口总数增加,反之减少。分析图中信息可知,2012年以前,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正值,说明人口总数增加,2012年以后,该省人口机械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之和为负值,说明人口总数减少,所以是先增后减,C对。第20题,该省位于我国东部,经济发达,早年因为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快,吸引内地其他省区劳动力迁入,人口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