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2.66KB ,
资源ID:1704298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04298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学生成绩的数据分析方法.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学生成绩的数据分析方法.docx

1、学生成绩的数据分析方法学生成绩的数据分析方法考试,是每一个学生和教师不可回避的问题。分析考试成绩是教师必做的工作之一。但是,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却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尤其是班主任,因为担负着全面推进班级学习成绩的主要责任,这项工作显得特别重要。推进成绩,需要明确起点,及时发现问题,不断做出调整,把握变化趋势这一切都建立在掌握学情的基础之上。分析成绩是掌握学情的主要方式之一。班主任不仅要分析自己所教学科,还要分析学生各门学科成绩;不仅要分析班级整体成绩,还要分析学生个案。分析成绩不是枯燥的数据堆砌,也不是毫无意义的数字游戏,科学地分析成绩,可以从中了解大量的有关学生学习状况的信息,据此寻找教师教

2、学和学生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进教学、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提供参考。因此,掌握一些基本的成绩分析方法十分必要。一、班级整体的成绩分析学生的成绩可以分成绝对成绩和相对成绩两种。每次考试的分数就是绝对成绩。绝对成绩与试卷难易、学生的基础有很大关系,所以只分析绝对成绩是不够的。与绝对成绩相比,“相对成绩”更有参考意义。所谓相对成绩,就是绝对成绩在参考人群中的排位,或者叫名次。虽然有很多人以各种理由反对给学生排名,但因几乎所有的大型选拔性考试(如高考)都是根据相对成绩筛选出入围考生的,所以,排名的问题无法回避。现在计算机和网络都很发达,获取学生的相对成绩更加容易。考试的级别不同,参考的人数不同,相对

3、成绩也是各种各样的。人数越多,相对成绩的参考价值就越大。比如高中的市级统考,每一个考生在全市参考学生中的位置是很精确的,结合这个城市每一年高考本科上线的人数(这个数据比较稳定),就可以大致了解这名考生在全体考生中所处的层次。对于班主任来说,可能更加关心学生在年级级别考试中的相对成绩,所以“年级名次”这项指标非常重要。为此,应该做好以下几件事。1、建立班级考试成绩档案考试成绩的录入分纸质的和电子的两种。纸质的主要是记分册,而在电脑上可以很方便地使用excel表格软件建立学生成绩电子档案并执行多种分析功能,更方便也更高效。为了便于比对和分析,可以将全班各次考试综合成绩全部存储在一张电子表格里,以考

4、试时间和类型为文件名区分,如“2014.3月考”等。随着考试次数的增多,数据库就越来越庞大。但记录数据不是目的,重要的是要让这些数据说话。2、成绩排序excel软件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各种排序,如学号、总分、单科等,亦可按照各种需要进行筛选。例如:按照学生总分排序,可以得到全班学生的班级或年级排名。方法如下:录入学生考试成绩,用excel拉出每一个同学的总分,按降序排序后,可以得到一张按总分从高到低的表格(参见示例1)。示例1班级考试成绩(按总分排序)列ABCDEFG行1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名次21501略11113911036031502略1231199733941506略112123963

5、3151508略11211810133161504略10911710533171509略1121239533081505略1131198631891503略109103105317101507略11011196317111510略10411080294在上表中G2单元格输入函数“=RANK(F2,F$2:F$11)”,回车,得到第一名的名次“1”,左击按住G2右下角,向下拖动鼠标,得出所有人的名次。(参见示例2)示例2学生的成绩排名列ABCDEFG行1学号姓名语文数学英语总分名次21501略111139110360131502略12311997339241506略112123963313515

6、08略112118101331361504略109117105331371509略11212395330681505略11311986318791503略1091031053178101507略110111963178111510略1041108029410说明:与采用左击长按拖动鼠标的排序方法相比,用“RANK”函数排序的优点是,如果出现了重分,则名次相同,到再出现一个较低分数时,名次才会自动往下排(参见上表G4G7单元格),而且总排名和总人数是一致的。而简单拖动鼠标排序会出现分数相同而排名不同的情况。3、均分班级的总体考试水平在各项分析指标中,教师往往最看重均分。其实比较均分的意义是很有限

7、的,特别是在追求升学率的大背景之下,“有效分”“有效人群”“匹配度”等指标的意义已超过了均分。不过,均分确实可以反映班级学习的总体水平,所以,班级成绩推进的重要标志是均分的提高。4、标准差(STDEV)班级学习分化程度的指标两个班,或一个班两门学科的均分差不多,是不是就意味着学习状况差不多呢?引入“标准差”指标后就立见分晓。在成绩之后插入函数“STDEV”,可以计算成绩的标准差。标准差的基本计算公式是:其中,为平均分,Xi代表每一个学生的成绩,为标准差,用excel可以自动计算。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标准差较大,说明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反之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

8、均值。所以,标准差的主要意义在于了解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现象是否严重,这是均分反映不出来的。如果标准差过大,教师要引起注意,看一看这些偏离的学生原因在哪里。5、成绩的层次从全班的角度看,学生成绩确实是分层次的:领先层次、中间层次和落后层次,如马拉松赛跑中的各个方阵。班级成绩的整体推进其实就是分层推进。班主任要在清楚各个层次的人员组成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成绩推进计划,包括:底部抬高(减少低分)计划、保先计划、超越计划等。比如,让领先层次的同学担任落后层次学生的导师,实行一对一的帮教,就是一种托底的方案,可以有效地解决低分的问题(消灭低分是比提升高分更加容易做到的)。托底成功,会让更多的后进学生品尝

9、到成功的滋味,提升自信心,也必然会推动中间层次的学生向上推进,扩大领先层次的阵营。当然,防止中间层次的学生下滑也是至关重要的。中等生往往是教师容易忽略的一个群体,但是,中等生是全班成绩推进的中流砥柱,也是提升优等生人数的重要保证。所以,教师和班主任一定要在中等生群体上多花一些功夫,中等生的可塑性最大,对中等生的投入是最容易产生效果的。可参照学生的相对成绩划分成绩层次。示例3某次期中考试后全班同学成绩层次划分层次指标人数与上一层次分差备注1年级前20名10名单另附2年级21-100名13619名单另附3年级101-250名13619名单另附4年级250名后10530名单另附明确各层次的具体人头,

10、有助于做好分层推进工作。同时,学生可以很清楚地看到自己与上一层次成绩的差距其实并不大,只要有一点提升,就有可能进入更高的层次。这种理性的分析对于稳定心态、鼓舞士气、明确追赶目标有很大帮助。6、班级整体成绩的推进分析班级考试成绩的整体推进,有助于班主任从总体上把握全班同学的学习状况,找到继续提升的空间。示例4班级一学期成绩推进情况分析序号指标入校月考期中期末变化简评1年级前50名10151714增加高分段人数增加明显低分人数下降中间层次基本不变推进情况良好2年级51-100名1110710略减3年级101-250名14141314持平4年级250名后1213109下降7、推进率谁的进步更大?很多

11、学校或班级都会表彰考试成绩进步的同学,但表彰的依据却不一定科学。比如,学生A,考试总分的年级名次从300提升到150,进步了150名;学生B,从150名提升到50名,进步了120名。从进步的名次上看,学生A比学生B进步大(150120),A更应该受到表扬。其实,学生B的进步更大,而且价值也大。因为,第一,名次越靠前,竞争越激烈,进步也就越困难。从300名提升到150名固然可喜,但从150名提升到30名,已经进入了年级前列,这样的进步的难度更大;第二,从300到150,进步的幅度是(300-150)/300=50%,从150进步到30,幅度是(150-30)/150=80%,后者远远高于前者。所

12、以,学生B的进步更加喜人。这样的比较就是科学的。用excel表格做出全班进步幅度的排序,示例如下:示例5学生成绩推进排序学号总分年级名次前次名次变化推进率点评15123163317414181%大幅进步1531317311198874%大幅进步152733112372568%大幅进步15112999820010251%大幅进步150931055893438%进步较大150834334125%进步较大153725534244710523%进步较大15252951191361713%有进步1521221483533509%有进步1547251362380185%有进步“推进率”(进步幅度)的计算方

13、法是:(前次考试名次本次考试名次)/前一次考试名次100%8、成绩变化趋势谁在保持进步?考试有偶然性。学生某次考试的成绩,与试卷难易、试题范围、考试状态等因素有很大关系。作为教师,对此要有清醒的认识,也要把科学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态度教给学生,不因一次考试成绩滑坡就责怪学生(当然,要分析原因),也不宜因某次考试成绩突出就沾沾自喜(当然,该表彰的还是要表彰)。学生成绩进步的概念应该是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如一个学期)数次大型考试的相对成绩变化趋势是向上的。但多数情况下,这种分析被简单化了,只用前后两次考试的成绩作对比就得出进步或退步的结论。如:某同学某次考试成绩排年级第200名,第二次考试为150名,

14、有进步,获得表彰。第三次考试下降为年级第250名,未获表彰。第四次考试排名又上升到第200名,再次获得表彰。其实他并没有进步,还是200名,却获得了两次表彰。因为每次考试总有进步的同学,也有退步的同学,学生的成绩是波动的,所以,仅以两次考试的相对成绩做评价依据是不合理的。改进方法是:确定学生成绩推进的起点,拉长考察时间,增加考察次数,发现学生成绩变化的总体趋势。在每一次考试结束后,要对波动较大的学生做个别交流,对处于正常波动范围的同学不必过于担忧,但对于出现成绩连续下降的同学一定要加强关注和调查了解。为此,可以引入“连续进步次数”“总进步次数”“进步次数与退步次数比”等指标,对每次进步一点点,

15、积小胜为大胜或总体呈现进步趋势的同学加以表彰。示例6某高三学生模拟考试相对成绩变化情况表测试名称年级名次进步变化总进步9月市统测1860010月校考218-32-3211月期中考17741912月校考1689181月区统测12246442月市一模155-33313月区统测10154854月市二模114-1372从上表可知,该生在8次考试中进步4次,最多连续进步3次,总进步72名。二、学生成绩个案分析1、建立学生个人成绩档案学生个体进步了,班级整体才能进步。每个学生的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效的教学更加关注学生个案。所以,除了班级成绩档案之外,还应该建立学生个体的成绩档案,这个需要花一些时间,但是,

16、档案建立后,可以非常清楚地了解学生的学情。用一张excel表格即可建立全班同学成绩档案,每一个学生一张工作表,需要时随时调出查询。因每次更新工作量较大,班主任可以让学生自建个人成绩档案,在学习委员处汇总,每次自己更新。自建成绩档案,不仅让班主任省事了,还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的状况,培养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一举两得。示例7学生个人成绩档案科目语文排名数学排名英语排名总分排名9月市统测10月校考11月期中考12月校考1月区统测2月市一模3月区统测4月市二模平均分班主任和学生本人不仅要关注上表中的总分排名一栏,更要注意的是自己各门学科的相对强弱。在每一次考试每一门成绩后都附有相对成绩,这样就可以了解

17、自己总分的排名中各门学科的贡献,找到成绩提升点就是找到了努力的方向。2、成绩波动区间学生考试成绩与学习水平成正比。对于一个正常学习的同学来说,知识在逐步积累,理解能力也在逐步提高,但考试成绩却不一定提升。要想提高考试成绩,特别是相对成绩,就需要额外地付出努力,甚至额外付出了努力也不一定就反映在成绩的提高上这是与付出多少、方法是否得当、天资悟性如何、心态是否良好相关的。学习水平提升是非线性的,呈阶梯式上升。即,你可能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是不一定立即见效。这时学生往往会产生情绪心理上的波动,认为努力了没有用。需要教师及时疏导。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成绩提高的基本规律。即,在成绩取得实质性提高之前,需要做

18、长时间的积累,当知识的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能融会贯通,形成网络。有针对性的训练必不可少,训练可以巩固知识掌握的牢固程度和运用的熟练程度。各个方面的积累都到位了,成绩上一个台阶是水到渠成的事。教师和学生都应该了解成绩的正常波动区间,正确评估自己的水平。在一段时期里,成绩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但会在某一个范围内波动,这是正常的,要尽量减少成绩波动给心理和情绪上带来的波动。比如,我们根据某高三学生历次考试成绩用excel表格进行分析,绘出该生成绩波动区间。方法是:建立数据表后,左击工具栏中的“插入”,选中“图表”,选择图形的模式(一般“折线式”用得比较多),可以得到该生成绩曲线,见示例8。示例8学生成绩

19、变化曲线及波动区间(略)从上图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成绩的波动区间在270320之间,310330是较好发挥的水准,300270之间是成绩波动的较低区域,成绩虽然有起伏,但总体趋势是好的。这样的分析有助于学生给自己合理定位,避免情绪因考试成绩出现大幅度变化。需要指出的是,每一个参加考试的同学都需要有稳定心态,才能正常发挥水平,努力让成绩达到波动区间的上限,做到了这一点就是成功。3、个人最佳水平我们可以将学生在一段时期里的各次考试中各门学科出现的最高分相加,得出该生理论上可以达到的最佳成绩。虽然这是一种假想的情况,但是对学生来说,却是最实实在在的鼓励,即,这些成绩都是我自己考出来的(尽管不是同一次考出来的),如果每门学科都正常发挥的话,我完全可以达到这个高度。那么我以后要做的,就是尽量让最好的成绩出现在同一次考试中,这样就可以大幅度提高总分,进入优秀的行列。用这种激励方法可以大幅度提升士气,让学生感觉到奋斗目标并非遥不可及,所以,是一种很好的励志。示例9学生个人最佳成绩个人最佳语文数学英语总分14112798366出现时间11月期中市一模9月校考以上是用考试数据进行分析的一些方法。除了数据分析外,还有很多其他方法,如问卷调查、座谈会、谈话等,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客观全面地掌握学情,为解决班级学习上的问题,改善学生学习状况,全面推进班级整体学习成绩提供参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