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1.14MB ,
资源ID:1706401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06401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沪科版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 考点30分子动理论.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沪科版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 考点30分子动理论.docx

1、沪科版 中考物理真题分类汇总 考点30分子动理论考点30:分子动理论一、选择题1. (2019广西贵港,5,3) 【答案】A【解析】分子的直径非常小,无法用肉眼看到,人眼能看到的小物体都不是分子,它们的运动是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热运动。所以A错误,BCD正确。2. 2019毕节市,题号25,分值3) 【答案】3.2 不变 无规则运动【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大小相等,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可知像与人的距离是人与平面镜距离的2倍,为1.6m2=3.2m,当人移动1m后,像仍然与人等大,所以大小不变;闻到炒菜味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3.

2、 (2019贵州省铜仁市,第16题,2分)【答案】B【解析】扩散现象是分子做无规则运动造成的。水中放糖后变甜、鸭蛋腌制后变咸、食品腐烂后发出臭味,都是扩散现象;灰尘是固态小颗粒,是物体的机械运动,故选B。4. (2019黑龙江省龙东地区,8,2分)【答案】A【解析】根据大气压强、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和分子运动论的相关知识,结合题意来分析解答;A.由题意可知,塑料管上端没有空气,纸片的上方受到液体的压力,下方受到大气的压力,而一标准大气压能支持大约10米的水柱,所以倒置后纸片不会掉落,A正确;B.图乙中液体从容器侧壁下面小孔喷射的距离较远,说明同种液体深度越深,压强越大,B错误;C.从一楼拿到六楼

3、,细玻璃管内水柱会上升,说明外界的大气压强减小,说明大气压随高度升高而减小,C错误;D.图中的两个铅住没有被重物拉开,说明铅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错误。故选A。5. (2019鄂州市,题号15,分值2) 15“梁湖碧玉茶”是鄂州市梁子湖的特色农业品牌,曾在“中茶杯”全国名优茶评比中荣获特等奖。下列对于沏茶和品茶过程中情境的解释,正确的是A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这是汽化现象B沏茶时,玻璃杯的外壁上会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C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升华现象D品茶时茶香四溢,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答案】D【解析】沏茶时,杯内水面上方出现白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液滴,故A错误;沏

4、茶时,玻璃杯的内壁上会出现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故B错误;品茶时茶香四溢,这是一种扩散现象,这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C错误,D正确。6.(2019云南省昆明市,题号4,分值3)【答案】B【解析】绝缘体是不容易导电的物体,而不是绝对不导电,故A错误;“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故B错误;x光属于电磁波,故C错误;质子是带正电的微粒,故D错误.7. (2019江苏省徐州市,第4题,2分) 将一勺砂糖放入一杯水中,整杯水都变甜了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是运动的 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A【解析】在盛水的杯里放入一勺砂糖,过一会儿整杯水都

5、变甜,这属于扩散现象,此现象说明了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选A.8. (2019江苏省常州市,题号5,分值2)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属性、分子动理论等知识点。用液态异丙醇清洗电路上夹杂金属粉末的污垢,要防止电路出现短路,则异丙醇应该是绝缘体;用异丙醇清洗电路板,宇航员闻到异丙醇气味,是异丙醇的分子发生了扩散,是异丙醇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B选项符合题意。9.(2019江苏省无锡市,题号7,分值2) 【答案】B【解析】A选项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A选项不符合题意;B选项两个铅块相互压缩后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选项符合题意;C选项美味佳肴香气扑鼻,说明分

6、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酒精和不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间接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选项不符合题意。二、填空题1. (2019年青岛市,15(1),2分)(1)冰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这是因为热水比冷水的温度高,扩散 。【答案】快【思路分析】扩散现象是指不同物质的分子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热水温度高,分子运动速度快。扩散速度快,所以糖块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2. (2019山西省 ,题号36,分值2) 【答案】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远远就闻

7、到醋香,是因为醋分子无规则运动到远处,是扩散现象.3. (2019山东省潍坊市,题号17,分值3)“复兴号”动车组设计的靠背椅垫增大了人与座椅的接触面积,使人受到的压强减小,感到更舒服;高铁全列禁烟是因为吸烟后烟雾分子有扩散现象,会触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影响行车安全;若列车总长600m,以300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为5.4km的隧道,列车完全通过该隧道需要1.2min。【答案】压强;扩散;1.2【解析】 “复兴号”动车组设计的靠背椅垫增大了人与座椅的接触面积,在压力一定时,使人受到的压强减小,所以感到更舒服;吸烟时产生的烟雾分子无规则运动到空气中,这是扩散现象,会触发烟雾报警器报警,影响行车

8、安全,故高铁全列禁烟。车长:s车600m0.6km,列车完全通过隧道时的总路程:s总s车+s隧道0.6km+5.4km6km,由v根据可得,完全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4. (2019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题号15,分值2)王冕墨梅有佳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作者画在纸上的梅花,是因为光发生了_反射,淡淡墨香飘散在空气中,这是_现象【答案】漫 扩散【解析】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作者画在纸上的梅花,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淡淡墨香飘散在空气中,是因为墨香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一、选择题1. (2019江苏省盐城市,题号9,分值2) 【

9、答案】C【解析】将一滴红墨水滴入水中,可以看到红墨水在水中扩散开来,这是由于墨水分子和水分子都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彼此进入了对方分子的空隙中的缘故。C选项符合题意。【知识点】扩散现象的理解。2. (2019江苏省苏州市,题号6,分值2)【答案】C【解析】A选项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太阳系的中心,而不是宇宙的中心,A选项说法错误;B选项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B选项说法错误;C选项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C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因为分子间存在吸引力,D选项说法错误。【知识点】微观和宏观世界的常识,分子动理论的知

10、识.3. (2019广东省广州市,题号4,分值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温度相同,内能一定相同B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越大C甲物体传递了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内能大D扩散现象中,分子可以从低温物体运动到在高温物体【答案】D【解析】A因为物体的内能大小跟质量、温度、状态有关,因此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不一定相同,故A错误;B物体的内能是所有分子所具有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两物体相比,分子动能越大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大,故B错误;C热传递的过程热量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的物体,甲物体自发传递热量给乙物体,说明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高,故C错误;D分子总是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可以从

11、低温物体运动到在高温物体,故D正确【知识点】物体的内能 扩散现象4. (2019湖北省宜昌市,题号11,分值2) 下列现象中与分子运动无关的是A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 B拆除老旧建筑物时,灰尘飞舞C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 D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答案】B【解析】挂在室外的湿衣服变干,从宏观上属于蒸发现象,从微观上由于分子的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灰尘是看得见的,所以拆除老旧建筑物是灰尘飞舞,不属于分子的运动,故B符合题意;加了白糖的水会变甜,衣柜中的樟脑丸变小,都属于分子的运动,故CD不符合题意。【知识点】分子的运动;扩散;蒸发、升华。5. (2019绵阳市,6,3分)分子之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其中,分

12、子之间的斥力大小F斥随着分子间距离r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可知:分子之间斥力的大小()A.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B.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C.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D.着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答案】D【解析】分子间的引力随分子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由图象知,分子间的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斥力会减小,则分子间的距离减小时,分子间的斥力会增大,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知识点】热和能分子热运动 内能6.(2019湖南省郴州市,4,2分)【答案】C【解析】人能听到树枝上鸟儿的鸣叫,这是通过空气传声的,故A错误;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B错误;树林中花香

13、四溢,是由于分子的热运动,扩散现象,故C正确;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摩擦,故D错误;因此选C【知识点】声音的传播、光的直线传播、分子热运动、摩擦力7. (2019湖南省娄底市,第5题,3分)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答案】C【解析】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B、

14、人造木板粘合剂中的甲醛属有害物质,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利用了胶带与纸之间分子的吸引力,故C错误;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所以无法重新结合在一起,故D正确。【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8. (2019湖南省湘潭市,第2题,2分)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柳絮飞舞 B. 玉兰飘香 C. 落叶纷飞 D. 瑞雪飘飘【答案】B【解析】A. 柳絮飞舞是物体在运动,属于机械运动。故A不符合题意。B. 玉兰飘香是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属于扩散现象。故B符合题意。C. 落叶纷飞,是树叶在运动,是机械运

15、动,故C不符合题意。D .瑞雪飘飘是雪花在运动,是机械运动。故D不符合题意。【知识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9.(2019湖南省长沙市,题号22,分值3)“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煮粽子的过程利用做功的方法提高了粽子的内能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在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答案】B【解析】A煮粽子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提高了粽子的内能,故A错误;B闻到粽子的香味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故B正确;C剥开粽子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子叶上,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故C错误;D蒸粽子时

16、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小,故D错误【知识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子的运动 分子间的作用力 比热容的概念及其计算10. (2019山东省淄博市,题号(6),分值2分)关于下面四幅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此过程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B.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少,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汽化现象C.丙图: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NO2气体,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D.丁图:悬挂重物不能把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没有斥力【答案】A【解析】甲图:活塞压缩空气,硝化棉燃烧,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此过程与热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故A正确;乙图:瓶内空气推开瓶塞,内能减

17、少,瓶口出现的白雾是液化现象,故B错误;丙图:抽出玻璃板,下瓶中出现红棕色NO2气体,同时上瓶中的红棕色变淡,表明气体间可以发生扩散现象,故C错误;丁图:悬挂重物不能把铅块分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故D错误。故选A。【知识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扩散现象;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11. (2019湖南省娄底市,第5题,3分) 学习了分子动理论之后,小明总结了很多生活中与分子动理论有关的现象,下列总结中不正确的是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B人造木板黏结剂中的甲醛扩散到空气中造成环境污染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因为胶带与纸之

18、间有相互的斥力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答案】C【解析】A、“花气袭人知骤暖”说明分子的热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A正确;B、人造木板粘合剂中的甲醛属有害物质,扩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环境污染,故B正确;C、用透明胶带揭下纸上写错的字,是利用了胶带与纸之间分子的吸引力,故C错误;D、“破镜不能重圆”是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变得十分微弱,所以无法重新结合在一起,故D正确。【知识点】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及应用12. (2019山东省临沂市,题号22,分值2)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几年我市也响应号召,积极行动,极大改善了山区环境在丰富

19、多彩的赏花节中,游客徜徉在花海中闻到阵阵花香,这是分子_的结果;汗流满面的游客不时摇动手中的扇子,加快汗液_(填物态变化),实现降温解热【答案】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汽化【解析】闻到阵阵花香,说明花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摇动手中的扇子,加快空气流动,流动的空气加快了人身上汗液的汽化,汽化吸热,实现降温解热【知识点】分子的热运动 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13. (2019山东省枣庄市,14题号,2分值)14中国古诗词是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反映,蕴含着许多科学道理下列划线部分的相关科学解释不合理的是A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形成露珠,是液化现象B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

20、晴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C煮豆燃豆箕,豆在釜中泣燃烧秸秆的过程,是热能转化成了化学能D千海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金不活泼,在自然界中以单质形式存在【答案】C【解析】A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很低的草叶时,会变成液态小水珠,发生的是液化现象,故A正确,不合题意;B 春晴天暖,气温升高,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在空气中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加快,这是扩散现象,从而使人可以闻到浓浓的花香,故B正确,不合题意;C “豆箕”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故C错误,符合题意;D 金单质化学性质稳定,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存在,即淘金淘到的是金单质,故D正确,不合题意【知识点】物体

21、变化 分子动理论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14. (2019四川省成都市,第12题,2分)关于分子和物体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杯子里的水可以任意倒出.说明水分子间没有引力B.固体间能扩散,表明固体物质分子是运动的C.把0的冰块加热熔化成0的水,其内能不变D.用力搓手,手发热是通过热传递增加手的内能【答案】B【解析】分子之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所以A错。扩散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正确。冰化水要吸热,内能增加所以C错;用力搓手,温度升高是做功改变了内能所以D错。【知识点】分子动理论、改变内能的方法、15. (2019湖北随州,第21题,3分)【答案】D【解析】A、医生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

22、,针筒内空间增大,气压减小,药液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进入针筒,故A不合题意;B. “拔火罐”时,先用火排出罐内的部分空气,使内部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使罐紧紧吸在皮肤上,故B不合题意;C. 柴油机吸气时,活塞下行,汽缸内空间增大,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减空气压入气缸内,故C不合题意;D. 两个铅块会“粘”在一起,是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与大气压无关,故D符合题意。【知识点】大气压的存在,分子间的作用力16.(2019湖北咸宁,13,3) 【答案】A【解析】A. 花香分子在空气中扩散,使人闻到花香,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B. 人听到钟声说明空气可以传声C. 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桃

23、花反射红光,看起来就是红色的。D. 以“孤帆”为参照物,“青山”是运动的,以“青山”为参照物,“孤帆”是运动的。这两句诗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声音的传播;物体的颜色;相对运动17. (2019湖南湘西,12,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A.走到花园闻到花香 B.大雪纷飞C.烧废纸时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 D.尘土飞扬【答案】A【解析】分子的直径非常小,用肉眼无法看到,但通过味道可以感受到花香分子的存在。花香四溢是扩散现象,说明分子热运动;雪、烟雾、尘土等都是肉眼可见的物体,属于机械运动,不属于分子运动。【知识点】热运动;机械运动18. (2019山西省 ,题号36,分

24、值2) 【答案】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解析】远远就闻到醋香,是因为醋分子无规则运动到远处,是扩散现象.【知识点】分子19.(2019安徽省,题号13,分值3) (3分)(2019安徽)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 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 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 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答案】B【解析】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没有规律,故A错;B、温度一定时,分子运动没有规律分子运动朝各个方向,故B

25、正确;C、温度升高时,大部分气体分子速度增大,不是每个气体分子速度增大,故C错;D、温度降低时,气体分子运动还是朝各个方向,故D错;故选:B。【知识点】分子热运动。20. (2019湖南省益阳市,题号5,分值2) (2分)(2019益阳)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的是()A早春大地上冰雪的消融 B初夏广场上雾的形成 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寒冬草地上霜的形成【答案】D【解析】A、冰雪消融是由固态的冰变成水,属于熔化现象,故A错误。B、雾是液态小水滴,是水蒸气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液化现象,故B错误。C、露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态小水滴,故C错误。D、霜是固态小冰晶,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快速

26、放热后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形成的,属于凝华现象,故D正确。故选:D。【知识点】物态变化。6(2019湖南省益阳市,题号6,分值2)(2分)(2019益阳)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光学显微镜能分辨出组成物质的分子、原子 C两块经打磨后的铅块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 D在一小杯清水中滴入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扩散现象【答案】D【解析】A、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正电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电子构成的,故A错误; B、分子、原子很小,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就是在光学显微镜

27、下也看不到它们,故B错误;C、分子间既有引力也有斥力,故C错误;D、向一杯清水中滴入一滴红墨水,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这是因为红墨水分子运动到水里面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D正确。故选:D。【知识点】分子动理论。二、填空题1. (2019江苏省宿迁市,题号12,分值2)【答案】汽化;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解析】附着在肉片外的淀粉有效防止了肉片里水的蒸发,蒸发是汽化的一种方式;厨房内的肉香味能传的很远,是由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的运动的结果,属于扩散现象。【知识点】物态变化的判断、分子动理论。2. (2019甘肃省天水市,9,3分)【答案】扩散;弹

28、簧势;动。【解析】根据分子运动论和机械能的相关知识,结合题意来分析解答;由于构成荷花花香的分子在永不信息的做无规则热运动,所以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这是扩散现象;射箭时,运动员拉弓放箭时,弓的弹簧势能转化为箭的动能。【知识点】热和能分子运动论 动能 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机械能及其转化3. 2019甘肃武威,9,2) 【答案】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间隙【解析】气味分子在空气中扩散,使人闻到这些味道,是分子无规则运动的结果。酒精和水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进入对方分子间的间隙里,使总体积减小。【知识点】分子热运动;分子动理论4. (2019江西,6,2)【答案】热运动 形状【解析】分

29、别向热水和冷水里滴两滴相同的墨水,热水里的墨水扩散更快,说明液体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也就是说,液体温度越高,其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非常远,分子作用力非常小,可以忽略不计,所以气体分子几乎是“自由”的分子,不能保持固定的形状和体积。【知识点】分子热运动;物态变化的实质;分子间的作用力跟距离的关系5. (2019山东烟台,19,4) 【答案】不相同 热水杯中的红墨水比冷水杯中的红墨水扩散得快 只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 温度越高,热运动越剧烈(其它答案合理即可)【解析】左右手分别浸在热水和冷水中,左手温度高、右手温度低,再把左右手都浸在温水中时,左手放热觉得温水温度较低,

30、右手吸热觉得温水温度较高。说明只凭感觉来判断物体的温度是不可靠的。温度越高,扩散越快,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知识点】人对温度的感觉不准确;温度对扩散现象的影响6.(2019山东省聊城市,16,2分) (2分)六月的荷香亭畔,荷花盛开,人们能闻到阵阵花香,说明了分子在不停地做( ),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盛开的荷花,是由于荷花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了( )反射。【答案】无规则运动 漫 【解析】人们能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人们能够从不同的方向看到盛开的荷花,这是由于荷花对照射到其上的光线产生了漫反射.【知识点】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光的反射7. (2019四川省自贡市,20,2)煮牛奶时,能闻到奶香味,这是 现象。为了保持牛奶的营养成分,不能用高温煮,为此,人们制造了一种 锅(选填“高压”或“低压”),用这种锅煮牛奶,可以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答案】扩散;低压【解析】本题考查扩散现象、气压和沸点的关系。煮牛奶时闻到奶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是扩散现象;因为液体的沸点都在气压增大时升高,气压减小时降低,要使牛奶里的水不到100就沸腾,就应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