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7 ,大小:30.71KB ,
资源ID:171254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125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计算书.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计算书.docx

1、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计算书理正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软件计算项目: 简单软土地基路基设计 1计算时间: 2015-11-17 15:15:10 星期二=原始条件: 计算目标: 计算沉降、承载力和稳定 路堤设计高度: (m) 路堤设计顶宽: (m) 路堤边坡坡度: 1: 工后沉降基准期结束时间: 60(月) 荷载施加级数: 1 序号 起始时间 (月) 终止时间(月) 填土高度(m) 是否作稳定计算 1 是 路堤土层数: 1 超载个数: 0 层号 层厚度(m) 重度(kN/m3) 内聚力(kPa) 内摩擦角(度) 1 地基土层数: 5 地下水埋深: (m) 层号 土层厚度 重度 饱和重度 地基承载力 快剪C

2、 快剪 固结快剪 竖向固结系 水平固结系 排水层 (m) (kN/m3) (kN/m3) (kPa) (kPa) (度) (度) 数(cm2/s) 数(cm2/s) 1 否 2 否 3 否 4 否 5 否 层号 e( 0) e( 50) e(100) e(200) 1 层号 e( 0) e( 50) e(100) e(200) e(400) e(800) 2 3 4 5 承载力计算参数: 承载力验算公式: p 鉘fa 验算点距离中线距离: (m) 承载力抗力系数鉘: 承载力修正公式: fa = fa0 + 2(h-h0) 基准深度h0: (m) 固结度计算参数: 地基土层底面: 不是排水层 固

3、结度计算采用方法: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多级加荷固结度修正时的荷载增量定义为“填土高*容重” 填土-时间-固结度输出位置距离中线距离: (m) 填土-时间-固结度输出位置深度: (m) 沉降计算参数: 地基总沉降计算方法: 经验系数法 主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e-p曲线法 沉降计算不考虑超载 沉降修正系数: 沉降计算的分层厚度: (m) 分层沉降输出点距中线距离: (m) 压缩层厚度判断应力比 = % 基底压力计算方法:按多层土实际容重计算 计算时考虑弥补地基沉降引起的路堤增高量 工后基准期起算时间: 最后一级加载(路面施工)结束时 稳定计算参数: 稳定计算方法: 有效固结应力法 稳定计算不考虑超

4、载 稳定计算不考虑地震力 稳定计算目标: 给定圆心、半径计算安全系数 圆心X坐标: (m) 圆心Y坐标: (m) 半径: (m) 条分法的土条宽度: (m)=(一) 各级加荷的沉降计算 第1级加荷,从月 加载开始时,路基计算高度 = (m),沉降 = (m) 加载结束时,路基计算高度 = (m),沉降 = (m)=(二) 路面竣工时及以后的沉降计算基准期开始时刻: 最后一级加载(路面施工)结束时刻考虑沉降影响后,路堤的实际计算高度为 = (m)路面竣工时,地基沉降 = (m)路面竣工后,基准期内的残余沉降 = (m)基准期结束时,地基沉降 = (m)最终地基总沉降 = * = (m)路面竣工时

5、,路基横断面各点的沉降(中线为原点) 坐标 当时沉降 两点间沉降 与路堤中心 (m) (m) 差(m) 沉降差(m) 路堤竣工时,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路堤填筑面积增量: (1) 由各点计算沉降梯形积分方法得 腣 = (m2) (2) 按照铁路路基手册方法得 膕 = (m) 腣 = (m2) 按照铁路路基手册方法,路堤顶面单侧加宽量: 腤 = (m)基准期结束时,路基横断面各点的沉降(中线为原点) 坐标 当时沉降 两点间沉降 与路堤中心 (m) (m) 差(m) 沉降差(m) 路基横断面各点的最终沉降(中线为原点) 坐标 当时沉降 两点间沉降 与路堤中心 (m) (m) 差(m) 沉降差(m) 路面

6、竣工时,距路基中线(m)处各层的沉降 层底深 层厚 自重应力(kPa ) 附加应力 全应力(kPa) 固结度 层最终 层当前 分层主固 层累计主 压缩模 沉降经 (m) (m) (孔隙比) (kPa) (孔隙比) 沉降mSc(m) 沉降(m) 结沉降(m) 固结沉降(m) 量(MPa) 验系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下面分层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 = % % 压缩模量当量值 = , 按地基规范GB50007-2002表 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 =(三) 填土-时间-沉降曲线 输出位置,相对于路堤中线 0(m)(即X=(m)) 时间(月) 设计填土高度 实际填土高度 当时沉降 (m) (m) (m) =(四) 填土-时间-固结度曲线 输出位置,相对于路堤中线 (m)(即X=(m)) 输出深度为 (m) 时间(月) 设计填土高度 固结度 (m) =(五) 稳定计算(1) 第1级加荷,从月,路基设计高度(m), 路

8、基计算高度(考虑沉降影响)(m),加载结束时稳定结果 抗滑力 抗滑力 抗滑力 土条 起始x 土条面 土条自 条上荷 总重 醝 Sin醝 Cos醝 Woi Cqi 謖i Ui 謌i Wli 下滑力 WoiCos醝 CiLi 骾liCos 编号 (m) 积(m2) 重(kN) 重(kN) (kN) (度) (kN) (kPa) (度) (度) (kN) (kN) tg謖i 醝tg謌i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土条 起始x 土条面 土条

9、自 条上荷 总重 醝 Sin醝 Cos醝 Cqi 謖i 下滑力 抗滑力 抗滑力 编号 (m) 积(m2) 重(kN) 重(kN) (kN) (度) (kPa) (度) (kN) WiCos醝tg謖 CiLi -转为总应力法 35 转为总应力法 36 转为总应力法 37 转为总应力法 38 转为总应力法 39 转为总应力法 40 转为总应力法 41 转为总应力法 42 转为总应力法 43 转为总应力法 44 转为总应力法 45 转为总应力法 46 转为总应力法 47 转为总应力法 48 转为总应力法 49 转为总应力法 50 转为总应力法 51 转为总应力法 52 转为总应力法 53 转为总应力

10、法 54 转为总应力法 55 转为总应力法 56 转为总应力法 57 转为总应力法 58 转为总应力法 59 转为总应力法 60 转为总应力法 61 转为总应力法 62 转为总应力法 63 转为总应力法 64 65 66 67 滑动圆心 = ,(m) 滑动半径 = (m) 滑动安全系数 = 总的下滑力 = (kN) 总的抗滑力 = (kN) 土体部分下滑力 = (kN) 土体部分抗滑力 = (kN) 筋带的抗滑力 = (kN) 地震作用下滑力 = (kN)=地基承载力计算 计算点 深度 pz pcz pz + pcz faz (m) (m) (kPa) (kPa) (kPa) (kPa) 验算

11、给定点下卧土层承载力 计算点 深度 pz pcz pz + pcz 鉘faz 是否满足 (m) (m) (kPa) (kPa) (kPa) (kPa)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pz - 下卧层顶面处的附加应力值(kPa) *pcz - 下卧层顶面处土的自重压力值(kPa) *faz - 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值(kPa)理正软土地基路堤设计软件计算项目: 简单软土地基路基设计 1计算时间: 2015-11-17 15:16:05 星期二=原始条件: 计算目标: 计算沉降、承载力和稳定 路堤设计高度: (m) 路堤设计顶宽: (m) 路堤边坡坡度: 1:

12、工后沉降基准期结束时间: 60(月) 荷载施加级数: 1 序号 起始时间 (月) 终止时间(月) 填土高度(m) 是否作稳定计算 1 是 路堤土层数: 1 超载个数: 0 层号 层厚度(m) 重度(kN/m3) 内聚力(kPa) 内摩擦角(度) 1 地基土层数: 5 地下水埋深: (m) 层号 土层厚度 重度 饱和重度 地基承载力 快剪C 快剪 固结快剪 竖向固结系 水平固结系 排水层 (m) (kN/m3) (kN/m3) (kPa) (kPa) (度) (度) 数(cm2/s) 数(cm2/s) 1 否 2 否 3 否 4 否 5 否 层号 e( 0) e( 50) e(100) e(20

13、0) 1 层号 e( 0) e( 50) e(100) e(200) e(400) e(800) 2 3 4 5 加固土桩 加固土桩布置形式:等边三角形 加固土桩间距: (m) 加固土桩的长度 (m) 加固土桩桩土应力比: 加固土桩直径: (m) 加固土桩的抗剪强度: (kPa) 承载力计算参数: 承载力验算公式: p 鉘fa 验算点距离中线距离: (m) 承载力抗力系数鉘: 复合地基计算公式: fspk = mRa/Ap + (1-m)fsk 单桩承载力Ra: (kN) 桩间土承载力折减系数: 桩间土承载力提高系数: 承载力修正公式: fa = fa0 + 2(h-h0) 基准深度h0: (

14、m) 固结度计算参数: 地基土层底面: 不是排水层 固结度计算采用方法: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 多级加荷固结度修正时的荷载增量定义为“填土高*容重” 填土-时间-固结度输出位置距离中线距离: (m) 填土-时间-固结度输出位置深度: (m) 沉降计算参数: 地基总沉降计算方法: 经验系数法 主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e-p曲线法 沉降计算不考虑超载 沉降修正系数: 沉降计算的分层厚度: (m) 分层沉降输出点距中线距离: (m) 压缩层厚度判断应力比 = % 基底压力计算方法:按多层土实际容重计算 加固区主固结沉降计算方法:公路软基桩土应力比法 计算时考虑弥补地基沉降引起的路堤增高量 工后基准期起算时

15、间: 最后一级加载(路面施工)结束时 稳定计算参数: 稳定计算方法: 有效固结应力法 稳定计算不考虑超载 稳定计算不考虑地震力 稳定计算目标: 给定圆心、半径计算安全系数 圆心X坐标: (m) 圆心Y坐标: (m) 半径: (m) 条分法的土条宽度: (m)=(一) 各级加荷的沉降计算 第1级加荷,从月 加载开始时,路基计算高度 = (m),沉降 = (m) 加载结束时,路基计算高度 = (m),沉降 = (m)=(二) 路面竣工时及以后的沉降计算基准期开始时刻: 最后一级加载(路面施工)结束时刻考虑沉降影响后,路堤的实际计算高度为 = (m)路面竣工时,地基沉降 = (m)路面竣工后,基准期

16、内的残余沉降 = (m)基准期结束时,地基沉降 = (m)最终地基总沉降 = * = (m)路面竣工时,路基横断面各点的沉降(中线为原点) 坐标 当时沉降 两点间沉降 与路堤中心 (m) (m) 差(m) 沉降差(m) 路堤竣工时,由于地基沉降引起路堤填筑面积增量: (1) 由各点计算沉降梯形积分方法得 腣 = (m2) (2) 按照铁路路基手册方法得 膕 = (m) 腣 = (m2) 按照铁路路基手册方法,路堤顶面单侧加宽量: 腤 = (m)基准期结束时,路基横断面各点的沉降(中线为原点) 坐标 当时沉降 两点间沉降 与路堤中心 (m) (m) 差(m) 沉降差(m) 路基横断面各点的最终沉

17、降(中线为原点) 坐标 当时沉降 两点间沉降 与路堤中心 (m) (m) 差(m) 沉降差(m) 路面竣工时,距路基中线(m)处各层的沉降 层底深 层厚 自重应力(kPa ) 附加应力 全应力(kPa) 固结度 层最终 层当前 分层主固 层累计主 压缩模 沉降经 (m) (m) (孔隙比) (kPa) (孔隙比) 沉降mSc(m) 沉降(m) 结沉降(m) 固结沉降(m) 量(MPa) 验系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最下面分层附加应力与自重应力之比 = % % 压缩模量当量值 = , 按地基规范GB50007-2002表 的沉降计算经验系数 = =(三) 填土-时间-沉降曲线 输出位置,相对于路堤中线 0(m)(即X=(m)) 时间(月) 设计填土高度 实际填土高度 当时沉降 (m) (m) (m) =(四) 填土-时间-固结度曲线 输出位置,相对于路堤中线 (m)(即X=(m)) 输出深度为 (m) 时间(月

19、) 设计填土高度 固结度 (m) =(五) 稳定计算(1) 第1级加荷,从月,路基设计高度(m), 路基计算高度(考虑沉降影响)(m),加载结束时稳定结果= 靋= 靤= 鬰=(kPa) 抗滑力 抗滑力 抗滑力 土条 起始x 土条面 土条自 条上荷 总重 醝 Sin醝 Cos醝 Woi Cqi 謖i Ui 謌i Wli 下滑力 WoiCos醝 CiLi 骾liCos 编号 (m) 积(m2) 重(kN) 重(kN) (kN) (度) (kN) (kPa) (度) (度) (kN) (kN) tg謖i 醝tg謌i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

20、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土条 起始x 土条面 土条自 条上荷 总重 醝 Sin醝 Cos醝 Cqi 謖i 下滑力 抗滑力 抗滑力 编号 (m) 积(m2) 重(kN) 重(kN) (kN) (度) (kPa) (度) (kN) WiCos醝tg謖 CiLi -转为总应力法 36 转为总应力法 37 转为总应力法 38 转为总应力法 39 转为总应力法 40 转为总应力法 41 转为总应力法 42 转为总应力法 43 转为总应力法 44 转为总应力法 45 转为总应力法 46 转为总应力法 47 转为总应力法 48 转为总应力法 49 转为总应力法 50 转为总应力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