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59.70KB ,
资源ID:1714866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1486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教案2.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教案2.docx

1、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教案2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七章从粒子到宇宙单元教案2 班级 姓名 课题7.1 走进分子世界时间11年 3 月 14 日,周 5 课型新授课课时2课时主备朱国本一、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在认识物质结构过程中采用的科学方法。知道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单元,对分子大小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会用图形、文字、语言描述分子模型。(2)知道显微镜在拓展人们的视觉范围、探测微观粒子方面的重要作用。(3)通过实验探究及生活中的现象,初步了解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运动,并能定性解释一些物理现象。(4)了解科学家是如何探索微观世界奥妙的,初步体会探究微观物质结构的模型方法。(5)了解纳

2、米科学技术的初步内容,知道纳米材料的一些奇特性质及潜在的重要应用前景。二、重难点【重点】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一种模型猜想,收集证据证实提出的猜想。【难点】建立分子结构模型。三、自学指导及练习【要点1】建立物质结构的模型活动用放大镜观察笔迹现象 。猜想物质可能是由 组成的,各个微粒 ,形成了我们所看到的连续体;活动将高锰酸钾颗粒放入水中现象 。猜想(1)固体是由 组成的,液体是 的,固体微粒可以挤进液体中。(2)物质是由 组成的,微粒之间 。活动酒精和水充分混合现象 。猜想物质是由 组成的,微粒之间 。1、 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1)根据观察到的 进行 ,提出物质结构的 。 (2) ,验证提出

3、的 。2、物质结构模型:物质是由 组成的,微粒之间 。总结【要点2】分子模型活动一杯水分下去是小水滴,小水滴分下去是小水珠猜想水究竟可以分到怎样的程度? 总结1、分子:能保持物质 的 。2、分子的特点:分子很小,分子直径的数量级是 。3.分子模型:(1)物质是由大量 组成的;(2) 分子间存在 。【要点3】分子的运动猜想分子会运动吗?你的猜想是 。活动把一个装有空气的瓶子倒着放在装有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瓶口相对,之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观察有什么变化?现象 。结论 。活动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证明此结论? 猜想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你的猜想是 。活动总结1扩散现象:不同物质

4、组成的物体在 时,彼此 的现象。2.分子在 ;3温度越高,扩散越快,分子运动越 。【要点4】分子间作用力质疑既然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之间有间隙,且分子又是运动的,那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物质却是一个整体? 猜想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 活动把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在一起。现象 。结论 。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说明此结论? 活动用力压缩一块铅块。 现象 。结论 。日常生活中还有那些现象可以说明此结论? 分子动理论:1. 物质是由大量 组成的,分子间有 ;2. 分子在 ;3.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和 。总结用分子模型解释固体、液体、气体的性质:物质的三态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距(大/小) 分

5、子间作用力(大/小) 形状 体积 【要点5】纳米技术与材料 (1)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尺度(1nm= m)内的科学技术。(2)纳米材料:指材料的几何尺寸达到 ,并且具有特殊性能的材料。四、达标检测1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 2纳米技术是高新科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纳米是很小的长度单位,1nm= m,若一个分子的直径为10-10m,则我过科学家制造的那么碳纤维管的直径是,相当于_个分子一个一个排列起来的长度。3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41g食盐中约有1

6、.041022个分子,把1g食盐投入一个水库中,已知水库的蓄水量为4109m3,如果食盐分子均匀分布在水库的水中,那么每立方厘米的是中约含有_个食盐分子.5如图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 ( )分子有一定的质量 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分子有一定大小 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6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 )A稻花香里说丰年 B美酒飘香歌声飞C墙里开花墙外香 D亲戚远来香7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 )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

7、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 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8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9.把1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升,请解释这个现象。五、课后巩固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2“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3如图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

8、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其原因是_ 4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 ( )A物质的温度 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物质的分子结构 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5“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 ( ) 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 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 )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7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9、( )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8铁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原因是 ( ) A、分子间的距离小 B、固体分子不能做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 D、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和引力9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是不停运动着的来解释的是 ( ) 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 10关于下列物理现象原理的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的微粒 B.静止物体内部的分子还是

10、运动的 C.面包可挤压变小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 D.0的物体内部分子是静止的11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的是 ( ) A.用胶水把邮票黏在信封上 B.用很大的力才能把铅丝折断 C.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大滴水银 D.磁铁能吸引铁钉12.一张纸从边缘稍一用力就可将它撕开,可是若用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纸,却要用较大的力气,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13.日常生活中用乳胶粘木制家具时,要让乳胶变干后,才能粘的牢,试用分子运动的知识加以解释。14把一块铅切成两段,然后在原处合上,加以一定的压力,两段铅又能合在一起,而打碎的玻璃也在原处合上,也加以一定的压力,为什么不能合在一起呢?课题7.2 静

11、电现象时间11年 3 月 16 日,周 5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朱国本阜明达中学初二物理导学案 班级 姓名 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2)知道摩擦起电实验,认识到原子也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原子也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3)知道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4)能利用原子构成的知识对摩擦起电现象做初步解释二、重难点【重点】摩擦起电。 【难点】摩擦起电的实质。三、自学指导及练习【要点1】摩擦起电和两种电荷问题上一节我们学习了分子,那么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吗?分子可以再分吗? 科学家发现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由不同原子构

12、成的分子称为化合物分子。如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由相同原子构成的分子称为单质分子。那么原子可以再分吗? 活动将手边的塑料尺在自己的头发上多摩擦几下,后靠近小纸屑,你看到了什么现象?现象 。 总结摩擦起电:用 的方式使物体带电。问题通过摩擦使物体带电,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的物体所带的电的性质是一样的呢?活动将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 。活动将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 。活动用丝绸摩擦过的有机玻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你会看到什么现象?现象 。结论上述带电体所带的电荷是 (一样/不一样)的。1、 两种电荷的规定:正

13、电荷: 负电荷: 总结2 、电荷间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要点2】原子构成初步及对摩擦起电的解释 阅读阅读书中P30,第二段文字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的构成是怎样的?2、电子和原子核都带电,那为什么我们平时在拿物体的时候没有触电的感觉呢?3、摩擦起电的实质是什么? 总结1、原子是由 和 构成的。2、原子核所带的 与电子所带的 在数量上 ,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原子呈电中性,所以原子构成的物体也呈电中性。3、不同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同,两个物体摩擦时,哪个物体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差就失去电子,反之就得到电子,失去电子的带 ,得到电子的带 。4. 摩擦起电

14、的实质是 。四、达标检测1经摩擦过的绝缘体能够 ,人们就说它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 。2大量实验表明,不同材料的物体相互摩擦所带的电荷都只有 种,一种是跟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 ,一种是跟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称为 。3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互相 ,异种电荷互相 。4科学家研究发现,分子是由 构成的,而原子是由带负电荷的 和带正电荷的 构成的.通常的物体不带电的原因是 。5平常所说的“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只是依靠摩擦,使 ,得到电子的物体带 电,失去电子的物体带 电,并且相互摩擦的两个物体同时带上了 电荷。6毛皮与塑料

15、尺摩擦,由于毛皮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束缚能力较弱,所以结果是( )A、塑料尺得到电子带负电 B、塑料尺失去电子带正电C 、毛皮得到电子带负电 D 、毛皮失去电子带负电7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有 ( )A将被毛皮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碎纸屑,纸屑被吸起B在干燥的天气中脱毛线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啪声C用干燥的毛刷刷毛料衣服时,毛刷上吸附有许多细微的脏物D把钢针沿着磁铁摩擦几次,钢针就能吸引铁屑五、课后巩固1验电器带电时,两金属箔片张开的原因是 。电视机屏幕上容易粘上灰尘的原因是 。加油站不许用塑料桶灌装汽油的原因是 。2有A与B两个带电体,若A与B相互排斥,而A又与带正电的C相互吸引,那么A带

16、电, B与C一定能相互 。3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A带正电,则C一定带正电B、若A带负电,则C一定带正电C、若B带正电,则A一定带正电,C一定带负电D、A、B一定带同种电荷,C则可能不带电阜明达中学初二物理导学案 班级 姓名 课题7.3 探索更小微粒时间11年 3 月 17 日,周5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主备朱国本一、学习目标1、知道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2、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了解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3、对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尺度有大致数量级的概念。4、通

17、过对微观粒子的了解,知道自然界还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人类不断去探索、研究,感知微观世界的丰富,体会人类在揭示微观世界奥秘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二、重难点【重点】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了解人类探索微观世界的历程。【难点】了解原子的核式模型。三、自学指导及练习【要点1】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问题1897年,汤姆逊借助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知道原子中含有电子,后来人们经实验研究还发现原来原子是由原子核与电子组成的。那么电子与原子核是任何分布的?原子核能不能再分呢? 阅读阅读书中P31,第二、三段文字内容:1枣糕模型:1897年,汤姆逊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认

18、识到原子是由电子和原子核组成的,提出了“枣糕模型”,他认为电子像蛋糕中的枣子一样是镶嵌在原子核内部的; 21911年,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提出了电子是围绕原子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J.J.汤姆生】1856年出生于英格兰。学习于曼彻斯特欧文学院,1884年搬到了剑桥大学担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他的学生之一是欧内斯特卢瑟福,卢瑟福于1919年接替汤姆生就任卡文迪许实验室主任。因为X射线的发现,他发现原子内带负电的粒子命名为电子。因这一发现获得190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极富戏剧性的是,他的儿子J.P.汤姆生后来因证实电子是一种波而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学奖。【卢瑟福.E】新西兰著名物理学

19、家,被称为核物理之父,开拓了原子的轨道理论,还发现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元素“鑪”。他就学尼尔森学院和坎特伯雷大学,得到三个学位,1895年,卢瑟福到卡文迪许实验室做博士后研究。1898年,卢瑟福被指派担任麦吉尔大学物理系主任,在那里的工作使他获得了19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他证明了放射性是原子的自然衰变。他的一个名言是,“科学只有物理一个学科,其他不过相当于集邮活动而已”。总结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1)电子围绕原子核作高速运转 (2)原子核带正电的电量和电子带负电的电量相等 (3)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 (4)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电子的束缚能力不一样【要点2】更小的微粒1919年,卢瑟福用粒

20、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质子。 1932年,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 问题原子是由原子核、电子组成的,而原子核又是由质子、中子组成的那么它们怎么在原子内分布呢? 问题质子、中子还能再分吗? 1964年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猜想,质子和中子都是有夸克组成的。【要点3】微观粒子的层次结构阅读看书P32的图,得到微小粒子等从大到小的排序是:分子、原子、质子、中子、夸克、电子四、达标检测1电子的发现说明_是可分的,质子和中子的发现说明_是可分的;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_组成。2卢瑟福提出的假说最接近实际,他认为原子中心有一个带正电的原子核,带负电的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人们把这种模型称为_模型。3关于卢瑟福

21、提出的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B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C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内 D原子核位于原子中心,核外电子绕原子核高速旋转4有四种物质:分子,电子,原子,质子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A B C D5下列说法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汤姆逊用粒子从氮原子核中打出了电子B卢瑟福发现了中子C查德威克发现了摩擦起电D盖尔曼提出了夸克的设想6毛皮与橡胶棒摩擦后分开,橡胶棒带了负电,这是因为橡胶棒在摩擦时( ) A失去电子 B失去质子 C得到电子 D得到质子7质子、中子和电子是组成原子的基本粒子,有关它们的不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