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2 ,大小:55.21KB ,
资源ID:17163988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16398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污水管网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污水管网项目可行性方案.docx

1、污水管网项目可行性方案前 言1前 言作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之一,*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参与者,也是最大受益者。近年来,*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一江两河”保护治理力度,全面建设生态环境屏障,突出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全力培育环境友好产业,打造绿色生态*,建设秀美*、宜居*,全力打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璀璨明珠”。近年来,*市全力推进*发展战略,把城市建设作为推动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重要抓手,通过拉大城市框架、精心打造城市亮点、以人为本管理城市,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宜居宜业的城市发展之路,先后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省级卫生城市和园林城市。*市按照“进城有看点、出

2、城有亮点,通道绿化出风景、城市绿化造精品”的要求,以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宜居城市”为载体,积极推进“补绿、增绿、换绿”庭院绿化工程和城市主要出入口绿化工程,全面开展主城区绿化工作。该市舍弃10多亿元土地出让收入,投入3亿元拆迁安置和建设资金,拆迁房屋面积近10万平方米,高标准实施面积达23万平方米的滨江公园景观工程,与*公园、东湖公园、梅园公园相连形成“十里绿色滨江长廊”。同时,*市还兴建和改造*岩湿地公园、体育公园、东湖公园等10个特色公园。目前,*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达40.7%,绿地率38.9%,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2.03平方米。“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山水相依、

3、和谐秀美”的魅力*进一步凸显。前不久,在2011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报告中,*被评为“最宜居休闲城市”。近年来*市社会经济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快速增长,城市用地扩展迅速,主城区由带状向块状迅速过度。一江两岸工程启动,市委市政府规划在两年内将*新区建成一定规模,目前*新区核心区建设达到一定形象进度,步行街工程基本完工,*一中即将竣工,计划新学期退出老校区,整体进入*新区新校区;*大市场安置房、江北安置房已经建成入住;恒大绿洲房地产一、二期工程封顶;海熙御龙湾房地产项目封顶;行政服务中心即将启动,近一年内陆陆续续将有大量商业和生活活动进入*新区,对大量生活污水的处理将成为新区必须考虑的首要问题

4、。目前*新区尚无成形的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为了保证建成后的*新区生活污水的正常收集,并顺利排入规划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保证*新区的可持续发展,保护附近河流及周边人居环境,配套污水管网的建设已迫在眉睫。1.总 论1.1 项目名称*市*新区污水管网一期工程。1.2 建设单位经市政府研究决定,本项目由*市*(集团)有限公司组织建设。*市*有限公司是市政府下属机构,法人代表为*,公司现有员工40人,其中中高级技术人员25人。公司注册资金5亿元。根据市政府三定方案,该公司主要负责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和为政府基础设施项目进行融资等。该公司具有多年为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和建设经历,管理建设的项目有沿

5、江大道、*大道、*市场、滨江公园、阳光小区廉住房等大中型路桥和房建项目,是市政府组建的政府性投资项目主要实施主体。1.3 项目内容规划区11.28平方公里范围内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以及两座污水提升泵站。其中污水配套管网总长度为39.512km,两座提升泵站建设规模分别为316L/S、214L/S。1.4 工程投资经测算,本工程总投资为7052.93万元,其中工程费用5899.97 万元,其它费用为630.53 万元,工程预备费为522.44万元。2.项目概述2.1编制依据1、 *市*新区关于建设*市*新区污水管网一期工程的文件2、*市*新区污水管网一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委托书3、*新

6、区控制性详细规划4、*新区1/1000地形图。5、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计规定国环字002号6、中华人民共和国市政工程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编制方法7、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282-98)8、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9、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市政工程投资估算指标10、江西省工程造价信息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12、给水排水制图标准 CB/T50106-200113、给水排水设计基本术语标准 CBJ1258914、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CB502869715、长输管道线路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YJ400190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

7、规范 GBJ50069200217、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J1419018、室外给水排水工程设施抗震鉴定标准GBJ43-8219、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91932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022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2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J50003200123、砌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320022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25、建筑结构荷载设计规范(2006年版) GBJ50009200126、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29527、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500549528、自

8、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09320022.2编制范围规划区11.28平方公里范围内污水管网及提升泵站。2.3编制原则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及城市排水的有关要求,确定本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原则如下:(1)结合*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在*新区总体规划方针的指导下,遵循工程项目分期合理建设的原则,对*新区污水系统进行综合考虑,对污水管网工程进行系统优化设计。(2)根据国家和地方的财力确定工程分期和规模,在保证满足污水正常输送、排放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和工程维护费用,合理有效的使用有限的建设资金。(3)在工程方案设计中采用先进、成熟可靠的技术,满足污水排放,方便建设及管理

9、单位对管网的管理、维护,配合污水处理厂正常运转。(4)应注意引进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在比较和选择工程方案时,要优先考虑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以降低工程造价,减少运行成本。(5)工程规模、投资数额要考虑国家和地方财政的支付能力,做到切合实际,降低工程费用。2.4城市概况2.4.1区域环境*市位于赣东北中部,*中下游。面向珠江、长江、闽南三个“三角洲”,是内地连接东南沿海的重要通道之一。辖区东接弋阳县、铅山县,西连东乡县,南临金溪县、资溪县,北靠万年县、余干县、东南一隅与福建省光泽县毗邻。境域南北长约18千米,东西宽约38千米。距省会南昌市143千米(铁路里程)。全市总面

10、积3556.7平方公里,占江西省总面积的2.15%。市委、市政府座落在市区梅园新区。*是江南重要的交通枢纽,同时也是新兴的铜业、能源和化工基地。现已初步形成了冶炼、电力、化工、机械、建材、医药、食品等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全球最大的艺术木雕生产企业,全国规模最大、产量最高、技术设备最先进的铜冶炼企业,全国储量最大的银矿,江西省第二大的火力发电厂,磷铵复合化服厂跻身全国同行“四强”之列。*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丰富多彩。市区龙头山麓有一深潭,“涟漪兴其中,雄鹰翔其上”,*由此而得名。拥有99峰、24岩、108处自然景观和近百处人文景观的*,为我国正一派道都发祥地,素称“洞天福地”、“仙府道都”,

11、“溯道教之源,揽漓江之胜,探崖墓之奇”,在我国84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中独展风采。东汉中叶第一代天师张道陵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故名。此后,共有63代天师在此修道传箓,历时1900余年。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嗣汉天师府,建筑瑰丽,气势雄伟,号“南国第一家”,可与至圣先师孔府媲美,1983年成为国务院列为对外开放27个重点宫观之一。从1990年起,市政府一年一度在这里举办*文化活动周和经贸旅游活动周。*还是国内罕见的古越族文化宝库。*属亚热带温湿气候,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8.2,年平均降雨量1827毫米,无霜期268天。现辖*市、*县、*区、*风景区管委会、工业园区。全市土地面积3554平

12、方公里,总人口110.08万人(包括户籍常住人口105.08万人、暂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约5万人)。其中主城区(*)市区人口21.06万人(包括户籍常住人口18.26万人、暂住半年以上流动人口约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共12.27万人。境内交通四通八达,浙赣、鹰厦铁路、皖赣铁路在此交汇,320、206国道呈十字交叉穿越市区,梨温高速公路横贯市区北部。*自东向西流贯市境北部,绕城而过,经鄱阳湖达长江入海。其境内旅游、矿藏资源丰富。2.4.2 经济发展状况2011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全市上下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契机,以建设富裕、秀美、宜居

13、、和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璀璨明珠为目标,抢抓机遇,奋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速度加快、质量提升、后劲增强的喜人态势。预计(下同)全年实现生产总值426.7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6.7%,同比(下同)增长12.3%,其中,一产增长4.3%,二产增长13.1%,三产增长13%。三次产业结构比调整为8.9:64.8:2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6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增长30%。财政总收入71.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2.8%,增长28.9%,其中地方财政收入38.8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10.2%,增长31.6%。全市在建项目482个,总投资498亿元,完成投资277亿元;2011年,全市实

14、施重点工程项目57个,市本级重点工程开工率达91%,完成投资56.1亿元,创历史新高。积极服务中央省属过境项目建设,在全省率先完成沪昆铁路杭长客运专线征地拆迁工作,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鹰梅铁路、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前期工作协调推进;贵电“上大压小”第一台机组竣工并网发电;西气东输二线、省天然气管网一期工程约100公里管网已落地;省成品油管道二期已与中石化省分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强力推进市属项目建设,*大桥、*大桥竣工通车,滨江公园二期开园,市人民医院门诊医技大楼顺利落成,二化廉租房、鹰西棚户区改造、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项目正加快推进。2.4.3 *新区自然概况2.4.3.1气候条件*市地处亚热带季风湿润

15、气候区,具有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征。年平均气温为17.6;极端最高气温为40.5,最低气温为9,全年无霜期为232295天,平均为262天。*历年平均日照时数是1852.4小时,最多年份达2151.9小时,最少年份也达1526.1小时,日照率为42%。太阳辐射量达108.1千卡/cm2。多年降水量为1747.6mm,年际之间变化幅度较大,最大年降雨量达2543.0mm,最小年降雨量为980.7mm,每年36月降水量占全年总降水量的60%,而旱季降雨只占全年总降水量的20%。*历年平均蒸发量988.4mm,年最大蒸发量为1111.3mm,最小为840.3mm。*市

16、全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夏季主导风向为南西风,年平均风速2.1m/s。2.4.3.2工程地质*绕新区东、南、西三面而过。地下水属第四季孔隙潜水和基岩裂隙潜水两类,地下水动态类型属降雨径流型。区内主要地层为白垩系红色碎屑岩。自上而下分布的土层为第四系全新统冲送堆积壤土、粘土、粉细砂、砂卵砾石、白垩系上圭峰组中段(K22g)紫红色细粉砂岩、钙质砂岩及粉砂质泥岩等。2.4.3.3 地形地貌*地处武夷山脉向鄱阳湖平原过渡的中间地带,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南边峻岭与武夷山同脉相连。*市主城区内*南岸属*级剥蚀层堆积阶地,地基土为第四纪洪积层及第三纪砂岩层,地表土壤多系红土壤,偏酸性。区域内地处*河谷丘陵地带

17、,整体地势平坦,地面高程大多在26.0m-30.0m。地势东高西低,北高南低,部分滨江地带地势低洼,易被水淹。2.4.3.4 地表水系规划区东南西三面为*河。规划对区域内水系进行优化,保留1条南北向的现状水渠,结合周边景观按排涝标准疏浚整治;在纬二路附近修建1座节制闸,调节内部水系水位和排涝分区。沿经一路(经三路-*路)新建渠道,将现状渠道与虎岭湖连通,渠道有效断面3000mm1500mm。沿纬一路(*路-经一路)、经一路(纬一路-鹰东路)*暗渠,将中央生态湖和石鼓渡湖连通,渠道有效断面6000mm2200mm。依托虎岭湖、刘家湖、石鼓渡湖、潭头湖4座调蓄水库和规划渠道,将本规划范围划分为4个

18、雨水汇水片区,并与排涝分区相一致。采用自排和强排相结合的方式排除城区涝水,城区涝水最终排入*。2.5 *新区总体规划概况按照*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年)提出的战略发展目标,*市城市发展战略是:突出*主城区的中心地位,整合*、*、*、*四区资源,统筹规划,推进“四区合一”进程,构建“大*”格局,落实以大铜产业、大物流、大旅游、大城市框架为主要内容的“四大一新”发展战略,实现*城市的超常规发展,其城市人口到2020年发展为100万人。2.5.1*新区概况*新区位于*城市的北部,与老城区隔江相望,*从东、南、西三面环绕而过,区内绿色葱郁,水清气新,具有非常优越的生态和景观条件。根据*市城市

19、总体规划,*新区将规划成为具有大型商贸会展、商务办公、文化娱乐和生活居住等功能的新城区,并将是新的城市公共中心所在。随着国家“生态文明”兴国方略的提出,*城市面临着一个实现跨越发展的历史机遇期。省委省政府领导要求“要把*新区作为环鄱阳湖的一颗璀璨明珠来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新区的开发已不是一个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规模扩展,而是成为新形势下实践生态可持续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提升城市品位和能级,在区域发展格局中脱颖而出的重大战略举措。随着*跨江桥梁工程启动,*新区的开发将掀开新的篇章。2.5.2*新区发展规划1.功能定位*新区规划定位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多层面应用生态理念和技术的生态城,*新的

20、城市中心所在,集商务办公、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休闲度假、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滨江新城。2.规划结构规划形成“一核两翼”布局结构。一核是指位于*新区中央的公共服务功能区,行政科教区和休闲度假区组成,构成服务于*主城区及全市的公共服务中心。两翼以公共服务功能区为界,划分为夏东、夏西两大居住功能区。夏东居住功能区以商品住宅区为主,夏西居住功能区兼有商品住宅区、保障性住宅区、拆迁安置基地和拟改造村庄等多种类型。每个居住功能区各包括两个居住社区。3*新区规划居住用地为434.75公顷,占规划建设用地比例为42.85%。居住用地由夏东居住功能区、夏西居住功能区和包含居住功能的混合用地构成。夏东居住

21、功能区由两个居住社区组成,以建设商品住宅区为主,规划建成设施完善、环境优雅、技术先进的生态型住宅区;夏西居住功能区由两个居住社区组成,以建设保障性住宅小区、动迁安置小区和拟改造村庄为主。规划在城市商业文化中心和居住功能区中心布局居住/商业混合用地、商业/办公/居住混合用地,安排一定数量的居住建筑,以保持公共中心区的人气。2.6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6.1保护*水质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水环境的需要*河为鄱阳湖水系五大河流之一。发源于浙赣两省交界的怀玉山南。干流自东向西,先后流经上饶、铅山、弋阳、*、*、*、余干等县市,在余干的八字嘴附近分为两支,主支经瑞洪至康山注入鄱阳湖,全长313公里(北支余水河

22、注入鄱江)。全流域面积1.5941万平方公里,耕地26万多公顷,是沿河县市的主要饮用和灌溉水资源。国务院已于2009年12月12日正式批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西省第一个纳入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是江西发展史上的重大里程碑,对实现江西崛起新跨越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鄱阳湖是国际重要湿地,是长江干流重要的调蓄性湖泊,具有调蓄洪水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等特殊生态功能,是我国十大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也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之一,对维系区域和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以江西鄱阳湖为核心,以鄱阳湖城市圈为

23、依托,以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为重要战略构想,把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全国生态文明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经济示范区和中国低碳经济发展先行区。2.6.2完善*新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的直接需要*新区与*老城一江之隔,拥江相望,位置显要。随着*大桥、*大桥的建成投入使用,长期制约本地发展的交通条件将得到显著改观,新老城区将形成联动发展态势,构成完整的城市中心,形成“一江两岸”的城市格局。依据规划,*中心区定位为以行政服务、文化展示、商务办公、商业金融、旅游服务和生活居住等功能为主导的*城市新的中心区,并将作为城市跨江发展的主要启动区块。因此,*市*新区污水管网一期工程作为*

24、新区第一批启动的基础设施工程,对*新区整个区域的顺利开发建设至关重要。2.6.3建立排水系统,保护*新区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新区目前规划在西北部建设一座5.84万m3/d的污水处理厂。目前*新区内基本上没有形成系统的污水管网,无法满足*新区内生活污水的正常排放,已经形成的少量管道,因目前区内尚未建成相应的污水系统和污水处理厂,现状生活污水只能直接排放,如不在*新区开发达到一定规模之前完善污水处理系统,将对水质造成较大影响,其后果是较为严重的。所以为适应*新区的进一步发展,进一步改善环境污染,应尽快地系统建设污水管网,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标排放,项目的建设具有保护环境、造福

25、人民、促进*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市*新区污水管网一期工程的建设非常必要,并已迫在眉睫。3.工程方案论证3.1排水体制确定废水分为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三种类型,它们可以采用同一个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也可采用各自独立的分质排水管网系统来排除。不同的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排水系统主要有合流制和分流制两种。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合流制排水系统。早期建设的排水系统,是将排除的混合污水不经处理直接就近排入水体,国内外很多老城市在早期几乎都是采用这种合流制排水系统。由于污水未经处理就排放,使受纳水体遭受严

26、重污染。现在常采用的是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晴天和降雨初期时,所有污水都输送至污水处理厂,经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量的增加,雨水径流增大,当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管的输水能力后,以雨水占主要比例的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仍有部分混合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使水体遭受污染。然而,由于截流式合流制排水系统在旧城市的排水系统改造中比较简单易行,节省投资,并能大量降低污染物质的排放,因此,在国内外旧排水系统改造时经常采用。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

27、套或两套以上管道(渠)系统内排放的排水系统称为分流制排水系统。其中生产废水的成分和性质很复杂,不宜与生活污水混合,否则将造成污水和污泥处理复杂化,以及给废水重复利用和回收有用物质造成很大困难。所以,在多数情况下,生产污水必须在企业内部进行预处理达标后,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方能排入规划区污水管道送入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如果生产废水的成分和性质同生活污水类似时,可将生活污水和生产污水用同一管道系统来排放。水质较清洁的生产废水可直接排入雨水道,或循环重复利用。据国内外经验,合流制排水管道的造价比完全分流制一般要低20%40%,但是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在维

28、护管理方面,晴天时污水在合流制管道中只占一小部分过水断面,雨天时才接近满管流,因而晴天时合流制管内流速较低,易于产生沉淀。但具经验,管中的沉淀物易被暴雨水流冲走,这样,合流管道的维护管理费用可以降低。但是,晴天和雨天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变化很大,增加了合流制排水系统中的污水厂运行管理的复杂性。而分流制系统可以保持管道内的流速,不致发生沉淀,同时,流入污水厂的水量和水质比合流制稳定得多,污水厂的运行易于控制。分流制可根据当地规划的实施情况和经济情况,分期建设。污水由污水收集系统收集并输送到污水厂处理;雨水由雨水系统收集,就近排入水体,可达到投资低,环境效益高的目的。合理地选择排水系统的体制,是排水

29、系统设计的重要问题。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和生产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影响深远,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工程的总投资和初期投资费用以及维护管理费用。通常,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结合当地条件,在满足环境保护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而环境保护应是选择排水体制时所考虑的主要问题。根据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新建地区的排水系统宜采用分流制。同时,根据*新区的地势、地貌、及城市发展的整体需要,确定该地区排水体制为分流制。3.2污水管网设计原则通过建设污水管网,解决*新区内18.87平方公里范围内的污水排放问题,提高土地开发和城市建设

30、能力,加速*新区整体建设,带动地区经济增长,为*经济的崛起做出贡献。根据*新区的规模、产业结构、地形地理条件,合理安排污水管网布局,搞好排水系统规划,形成合理的污水管网结构。根据*新区未来的排水需求及特点制定本项目的设计原则如下:(1)近、远期相结合原则:用动态观点来分析,研究*新区的发展规划,污水管网设计应从实际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下,充分利用和发挥其效能,有计划、有步骤地加以建设,使其逐步完善合理。由于排水工程建设具有超前性、长期性的特点,因此,应对未来发展留有余地,避免重复建设。(2)协调性原则:要充分考虑*新区周围的地理、地形及排水情况,使污水管网系统与*新区的建设协调统一。一个

31、区域的污水系统可能影响邻近区域,特别是下游区域的环境质量。排水工程方案必须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密切配合、互相协调。排水工程方案要与区域内道路、地下设施、竖向布置等构成有机整体,同步建设,节约建设投资。(3)排水管线根据地形条件,尽量减少管道埋深,最大限度的降低工程造价和经营管理费用。为方便建设及管理单位对污水泵站的运行、管理、维护,在泵站设计时力求做到管理、操作、巡视方便,维护简单。(4)必须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有关部门制定的现行规范、标准和规定。3.3污水系统总体方案论证*新区内尚无系统的污水管网形成,根据*新区规划污水量按生活污水用水量的90%,规划区平均日污水量约为5.84万m3/d。通常进行污水管网系统总体布置应根据区域地形及道路竖向进行合理设计,并综合考虑工程投资及施工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根据*新区竖向和排水专项规划(20112020),需设置两座污水提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