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152.69KB ,
资源ID:171831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1831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版三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十单元总复习.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版三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十单元总复习.docx

1、版三年级上数学人教版教材第十单元总复习总复习教材简析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共分为六部分:万以内的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分、秒及千米和吨,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的“集合”是为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而安排的,只是学生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总复习中没有单独安排复习。但要注意在其他单位时恰当渗透练习,了解和掌握其思想方法。复习时要注意突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便于在复习时进行整理和比较,加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本单元的重点是复习万以内加、减法,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长方形和正方形,倍的认识,分数的初步认识,千米和吨

2、的认识,时、分、秒等内容也比较重要,也要让学生切实理解掌握。学情分析学生对各单元的知识已经了解和掌握,但可能有所遗忘,而且对重要的知识还会存在理解不透彻的地方。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帮助学生查漏补缺,从而更好地、系统地掌握各知识点。目标导向知识与技能1、通过总复习,巩固前面或者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2、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全面达到本学期的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经历整理复习、系统训练的学习过程,体验归纳整理、灵活运用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信心,促进学习能力

3、进一步提高。教法与学法复习时,对于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要重点复习,了解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还有什么困难,切实加以解决,其他内容的复习,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对学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内容要重点复习,使学生都能够达到本学期目标。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6课时安排教学。课题:总复习(1) 教学内容:教课书第108页总复习第一部分:度量、分数。 教学目标: 1.对本册教学内容中的“时、分、秒”“测量”“分数的初步认识”三个单元进行系统的复习和整理。2.通过“计量”“计数”“计算”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用数学”的过程。3.初步感受先确定计量(计数)单位,再数计量(计数)单位的个数的过程,感知计量(计数)单位与

4、计量(计数)单位个数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重点:理解 课时安排: 1课时教 学 流 程随 笔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会数数吗?除了“数”可以数,还有什么也可以数出结果?教师引出学生理解:时间、质量、长度的多少也是通过“数”计量单位得到的。(2)通过计量活动,认识计量的本质1.时间单位。师:让我们先来“数”时间,谁愿意来数一数?(出示钟面。)预设1:利用钟面上的秒针可以1秒、1秒的数时间,秒针转过1小格就是1秒,转1圈就是60秒即1分;利用分针可以1分、1分的数,分针转过1小格就是1分,转过1圈就是60分即1时;利用时针可以1小时、1小时的数,时针转过1大格(

5、5小格)就是1小时,转1圈就是12小时。预设2:我们学过的计量时间的单位有:时、分、秒。(板书。)可以这样数:1秒、2秒、3秒1分、2分、3分1时、2时、3时师:这些计数时间的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1时=60分,1分=60秒。(板书。)(2)应用时间单位解决问题。 师:这位叔叔说的是什么意 在右图上画出飞机的起飞时间思?飞机是什么时间起飞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分针和时针分别指到哪里?学生汇报交流,并独立完成。(3)小结:时间是可以数出来的,我们学习过的数时间的单位从大到小有时、分、秒,钟表是计量时间的工具。2.质量单位。(1)“数”质量,感知计量质量需要先确定质量的计量单位。师:“秤”是计量

6、质量的工具,你知道这些秤的种类吗?(出示各种秤。)预设1:有弹簧秤、盘秤,还有电子秤。预设2:它们能称出的最大质量和精度不同。师:你能“数”出它们表示的质量吗?预设1:在看盘秤和弹簧秤的表盘的时候,要先弄清每一格表示多少,在数出有几格就可以了,例如,号秤最大的称重量是3千克;整个盘面被分成了6大份,每一大份是500克;每一大份,又被分成了10小份,每一小格是50克。号秤是体重秤,最大的称重量是150千克,每一小格是500克。如果指针在某一小格中间,不能准确判断是多少克。不过称体重的时候,我们知道大约是多少千克就可以了,没必要精确到克。预设2:号称是电子体重秤,表明体重是58.2千克=58千克+

7、0.2千克。我不知道0.2千克是多少克。(0.2千克是200克,今后我们会学到这个知识的。)预设3:要根据物体的轻重选择合适的秤。例如,称体重时,就不能用号秤,而要用或号秤。师:大家刚才提到了哪些质量单位?预设:我们学过的计量质量的单位有:克、千克、吨。(板书。)可以这样数:1克、2克、3克1千克、2千克、3千克1吨、2吨、3吨师:这些质量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板书。)(2)小结:质量也是可以“数”出来的,我们学习过的计数质量的单位从大到小有吨、千克、克。秤是计量质量的工具。3.长度单位。(1)“数”长度,感知计量长度需要先确定长度的计量单位。师:

8、“尺子”是计量长度的工具。你认识这些尺子吗?(出示各种“尺子”。)预设1:号尺子是我们常用的学习尺,最长是20厘米,1大格是1厘米,1大格又被分成10小格,1小格是1毫米。预设2:号尺子是软皮尺,最长是150厘米,1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预设3:号尺子是卷尺,最长是5米,1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师:大家刚才提到了哪些长度单位?预设:我们学过的计量长度的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板书。)可以这样数:1毫米、2毫米、3毫米1厘米、2厘米、3厘米1分米、2分米、3分米1米、2米、3米1千米、2千米、3千米师:这些长度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1千米=1000米,1米=10

9、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板书。)(2)小结:长度也是可以数出来的。我们学习过的计数长度的单位从大到小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尺子是计数长度的工具。(3)复习分数的初步认识,使学生初步感知比1小的计数单位,意识到计数同一个物体,计数单位越小,计数单位的个数越多。1.从数数入手,让学生初步体验分数也是可以计数的。师:时间、质量、长度都可以“数”,分数可不可以数呢?师:一个圆片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反馈:表示一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个圆片的。师:这个圆片可以地数,数2次就能数完1个圆片,这个长方形呢?引导学生反馈:把长方形平均分成2份,然后1份、1份地

10、数,1份是,数2次就是2个,就是=1.2.从数数入手,让学生初步体验”整体“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越小),数的次数(分数单位的个数)就越多。师:你知道这个图表示什么意思吗?要数几次才能数完?预设: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它的。然后1份、1份地数;1份是,数2份就是2个,即,数3次就是=1.师:你还能想到其他的分法吗?这些分数表示什么意思呢?要数几次才能数完呢?预设:等。师:分数可以“数”,我们把大家数过的分数砌成“分数墙”。 引导学生交流反馈:相同的长方形,平均分的份数越多(分数单位越小),数的次数(分数单位的个数)就越多。(4)课堂练习(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1小时飞行750( ) 机身全长38( )师:都是有关飞机的信息,为什么有时1千米、1千米的数,有时1米、1米地数呢?引导学生发现:要根据物体的长短确定需要使用的长度单位。2.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块橡皮的长大约是5( ),质量大约是10( )。北京到三亚的距离是2541( ),坐飞机大约需要4( )。一辆汽车的载重质量是2( ),每分钟大约能行驶1000( )。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引导发现,要根据测量的对象确定测量的标准。(5)概括、总结、提升(渗透计量的本质:确定计量单位,计数计量单位的个数。)师:这节课我们从数数入手,数了时间、质量、长度,还发现分数也是可以数的。看来会数数还真是一件

12、了不起的事呢。那我们在数数的时候需要注意些什么呢?组织学生反馈交流,引导得出:为了使我们数出来的结果一致,就需要先确定一个计量的标准,标准统一之后才能数,我们数的是这些标准的个数。(板书:先统一单位,再数单位的个数。)小结:在数长度的时候统一的标准就是长度单位,数质量的时候统一的标准就是质量单位。数时间的时候统一的标准就是时间单位,数数的时候统一的标准就是计数单位,我们数数来的是这些单位的个数。 教后反思:课题:复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第1题(3),练习二十四第5、18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笔算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培养学

13、生总结和归纳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经历笔算加法、减法的计算方法及验算方法的归纳整理过程,使学生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检验和验算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教学难点:学会整理知识。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 1课时教 学 流 程随 笔一、 温故知新计算下面各题。52+35= 86-34= 47+33= 36-18=650+345= 374+456= 395+256= 580+370=843-564= 750-540= 440-150= 678-243=学生独立计算,同桌互相检查

14、。谁能说说笔算加法、减法时要注意哪些问题?学生讨论、汇报。二、 基础练习我们一起来看看教材第109页第1题(3)。投影出示题目。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1. 同学们,先一起看一下第一个问题:飞机一共飞行了多少千米?要求飞机飞行的总路程,我们就要弄清楚飞机飞行的路线。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议一议,说一说飞机飞行的路线,然后指名回答。得出飞机首先从北京飞到广州,然后飞到三亚。请大家在草稿纸上计算,飞机到底飞行了多少千米,然后指名列式。学生反馈:1907+690=2597(千米)根据横式,指名一位学生上台板演竖式。强调:个位上是7+0=7;十位上是0+9=9;百位上是9+6=15,所以百位上是5,向千位进

15、1,千位上是1+1=2,结果是2597.2.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比北京直接飞到三亚多多少千米?明确相比较的对象:一个是从北京飞到广州再飞到三亚,一个是从北京直接飞到三亚,这两者相比,飞机飞行的路程,前者比后者要多多少千米?教师强调:第一问的结果要作为第二问的条件,必须要保证结果正确,否则第二问无法正确解答。再让学生在草稿纸上计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3.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或减法计算的数学问题?如:从北京飞到广州比从广州飞到三亚多多少千米?解答:1907-690=1217(千米)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提出问题并解答。4.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在笔算加法

16、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满了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在笔算减法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上不够减就要从前一位退1当10,加上本位上的数后再减。如果想知道计算时你做得对不对,可以采用验证或估算的方法进行验证。3、巩固练习1.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四第5题。指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练习。做完集体订正。2.水果店有苹果265千克,又运来苹果346千克,现在水果店一共有多少千克苹果?学生独立思考完成。3.教材第114页练习二十四第18题。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全班交流计算方法,使大家知道解决这类问题可以用简单推理的思考方法。如第一个竖式,先想个位上几加4等于7,3加4等于7,所

17、以方框里填3;十位上6加几等于10,所以方框里填4;得数的百位上虽然是9,但是十位上向百位进了1,所以要想几加3等于8,5加3等于8,所以方框里填5.4、课后小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课题:倍的认识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一题(5),练习二十四第9、17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解决有关倍数的计算,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培养学生总结和归纳能力,增强应用意识。过程与方法:经历倍的认识,求解倍数的过程,使学生体验归纳、比较的思想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思考、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习惯。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有关倍的计算。突破方法:

18、复习整理与练习。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倍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突破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交流。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 1课时教 学 流 程随 笔一、基本练习 投影出示教材第110页第1题(5)。 请同学们完成这道题,把你发现的知识记下来,然后向老师汇报。 这道题是有关倍的计算的题,是关于已知一项和倍数,求另一项的实际问题。 是的,你们的发现真到位!其实这就是我们在第五单元学过的“倍的认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这方面的内容。 关于倍你还知道些什么? 还有已知两项求倍数,用除法计算。 同学们学得真扎实,下面我们就来进行这方面的练习。二、巩固练习 1、投影出

19、示练习二十四第9题。 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独立思考。然后指名分析过程,集体订正。 (1)已知笔袋的价格是16元,三角板的价格是4元,所以笔袋的价格是三角板的164=4倍。 (2)彩笔的价格是三角板的9倍,已知三角板的价格是4元,所以彩笔的价格是94=36(元)。 (3)笔袋的价格是钢笔2倍,已知笔袋的价格是16元,所以钢笔的价格是162=8(元)。 (4)可以用两个物品之间的价格关系来提出问题。 如:钢笔的价格是三角板的几倍?解答:84=2. 2、投影出示练习二十四第17题。 引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与解答:已知千年有16户使用天然气,去年是前年的4倍,可知去年有164=64(户)使用天

20、然气,今年使用天然气的比去年增加了20户,所以今年使用天然气的一共有64+20=84(户)。三、课后小结 我们今天复习的是倍的认识,你有什么收获?又有哪些要提示大家注意的吗?课时作业 一、填空 1、15里面有(3)个5;10里面有(5)个2. 2、一份2个,4份是(8)个。 3、的个数是的(4)倍。 4、9里面有(3)个3,9是3的(3)倍。 5、12里面有(4)个3,12是3的(4)倍。 二、解决问题。 1、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72人,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人9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人数是参加数学兴趣小组的多少倍?参加两个兴趣小组的人数共有多少? 729=8 72+9=81(人) 2、课间操,跑

21、步的人数是15人,做游戏的人数是跑步的3倍。做游戏的有多少人? 153=45(人)教后反思:课题:多位数乘一位数教学内容:教材中第110题第1题(4),练习二十四第7、8、14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和笔算多位乘一位数。2、能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数学知识的广泛应用。3、熟练掌握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解题模型。过程与方法:1、使学生经历乘法的复习过程,体验多次进位乘法的计算过程。2、使学生再次经历解决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

22、重点:进一步掌握有关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突破方法:练习与反馈。教学难点:掌握解决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突破方法:教师引导与学生交流。教学方法:引导法,练习法。教学准备:卡片、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 1课时教 学 流 程随 笔 一、基本练习 1、投影出示教材第110页第1题(4) 指名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然后学生独立解答。 全班交流解答方法,使大家知道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需注意以下几点:(1)用一位数去乘多位数每个数位上的数,不能漏乘。(2)因数中间的0必须一个一个地乘,所得的0不能省略不写。如果有进上来的数必须加上,不能漏掉。(3)因数末尾的0可以不乘,但在积的末尾要添上相同个数的0。 2

23、、卡片出示下面的题目。 计算,能口算的就口算。 233= 265= 4036= 6357= 322= 2579= 6005= 2406= 学生独立计算。 同学们不仅口算能力强,笔算能力也不错哦,在短时间内就能得出正确的结果,你们真棒! 3、计算下面各题,指名板演。 5874= 1058= 2803= 订正时,让学生讲述计算过程和方法。 第一个,重点让学生说说连续进位时的计算方法。 第二个,重点放在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上。 第三个,重点复习因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计算方法上。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7题 你能说说题目的具体要求吗?“估算”是什么意思? 组织学生在小组中说说每个

24、算式该怎么估算,再汇报,学生汇报时,要让学生说出怎么想的。 2、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4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分析问题,提炼已知条件,列出算式:8708,经计算得出票房收入是6960元。 3、完成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4题。 先组织学生观察题图,指名说一说题意。 本道题最容易忽略的是来回一共买火车票多少钱,在解答过程中,一定要记得总共买了6张票,来回各3张。所以是2156=1290(元)。 4、把3本相同的书摞起来,高度是18毫米。如果把30本相同的数摞起来,高度是多少毫米?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归一问题的解答。解答的办法是首先求出1本书的高度,然后再求30本书的高度。这是解决归一问题

25、的一般途径。1本书的高度:183=6(毫米) 30本书的高度:630=180(毫米) 5、一批电脑捐给希望小学。如果每班3台,正好可以分给15个班,如果每班5台,可以分给几个班? 分析与解答:本题考查的是归总问题的解答。解答的办法是首先求出电脑的总台数,然后再求每班分的台数。这是解决归总问题的一般途径。 每班3台,正好分给15个班,电脑的总数量:153=45(台) 每班5台,可以分给的班数:455=9(个)三、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大家知道在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时要注意哪些问题了吗?对于归一问题和归总问题的一般解题思路又是怎样的呢?课时作业一、判断 1、5008的积的末尾只有两个零。 ()

26、 2、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一位数,积是三位数。 () 3、52个百是520。 () 4、一个数乘1,一定比这个数乘0大。 ()二、填空 1、999与(1)相乘的积是999,与(0)相加得和也是999. 2、10967的积的个位数上是(6)。 3、一个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多1,这个数的9倍是(900)。 4、A为整百数。A7的积是三位数时,A只能是(100);A7的积是四位数,A可能是(200)、(300)、(400)。 5、002的积的中间至少有(1)个0. 6、97+98+99+100+101+102+103=(200)3+100=(700) 7、306-30=30(5)=(150) 8、(40

27、)8=320 (80)7=560 9、209=30(6) 8009=7000+(200) 10、=63 =7 =(3) =(21)三、笔算下面各题。 788=624 4695=2345 7086=4248 5805=29000 6883=2064 4099=3681四、妈妈去超市买盘子,如果买他四元一个的盘子,所带的钱可以买9个;如果他买6元一个的盘子,可以买几个? 49=36(元) 366=6(个)教后反思:课题: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学内容:教材第110页第2题,练习二十四第11、12、16题。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巩固四边形的相关知识。2、复习巩固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过程与方

28、法:使学生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体验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数学的使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教学重点: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突破方法:练习法。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拼法,使所拼图形的周长最短。突破方法: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教法与学法:引导法,练习法。教学准备:课件、投影仪。课时安排: 1课时教 学 流 程随 笔一、复习回顾 1、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分别有哪些特征? 同桌讨论、交流,指名汇报各种图形特征。 2、长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正方形的周长怎么计算? 先引导学生回顾周长的概念:围成平面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长度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组织

29、学生独立思考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指名汇报。 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边长4二、巩固练习 1、投影出示教材第110页第2题。 先让学生自己解答,然后引导学生把组合的图形分别看做一个长方形、一个正方形,然后分别读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再用简便方法来计算。 2、算出下列各图形的周长。 分析与解答:长方形的长是4厘米,宽是2厘米,周长是(4+2)2=12(厘米)。 正方形的边长是4厘米,周长是44=16(厘米)。 3、投影出示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6题。 组织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分析:本题的解决关键在于求解长方形地周长,但是李叔叔是靠墙角用篱笆来围长

30、方形的,所以本题并不是求长方形的实际周长,而是求长方形的一条长加一条宽的长度。 解答:8+6=14(米)三、提高练习 1、投影出示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1题。 分析与解答:小正方形的边长是10厘米,根据图像可以知道,大正方形的边长是10+5+5=20(厘米),所以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04=80(厘米)。 2、投影出示教材练习二十四第12题。 可先找几名学生说一说题意,如果大家理解题意了,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如果大部分学生没有理解题意,可以分小组讨论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解答。最后,全班交流解答方法,使大家知道只要分别求出一个正面的长方形、一个侧面的长方形和两个正方形,再加上452=90厘米,就是所求的结果。四、课后小结 通过复习,你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知识又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问题?课时作业 一、填空 1、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由(4)条边围成的图形,它们都是(四边形)。 2、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3、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边长4)。 4、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