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0 ,大小:34.07KB ,
资源ID:172131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2131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关于企业并购为何失败的案例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企业并购为何失败的案例分析.docx

1、关于企业并购为何失败的案例分析企业并购是一个企业以某种条件取得另一个企业部分或全部产权, 以取得其 控制权的行为。 并购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三个: 目标企业选择错误, 支付过多及整 合不利,其中并购目标选择错误是最主要的原因。为了确保并购交易的成功, 并购方必须对潜在的多个目标企业进行全方位的 尽职调查( due diligence ),尤其是财务状况的审查。通过对其会计资料真实 性调查,了解其真实的财务状况, 发现其财务方面的缺陷以及可能存在的财务陷 阱,进一步确认各个潜在的目标企业出售的动机, 这不仅便于并购方依据事先确 定的财务标准和要求进行动态的取舍, 筛选出与之相匹配的目标企业, 而且可

2、降 低并购风险和成本。一、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评价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揭示主要是通过分析其财务报告进行的。 财务 分析报告的原始信息来自各个潜在目标企业公布的年度报告、中期业绩报告等。 并购方通过对潜在的目标企业财务报告的审查, 确认潜在的目标企业所提供的财 务报表和财务资料的真实性及可靠性,以便正确估算潜在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 出于保护其自身利益的角度, 着重分析各潜在的目标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存在重大 问题,通过运用比率分析法、 趋势分析法,对潜在的目标企业在资本结构合理性、 盈利能力、未来发展潜力、偿债能力、资金利用的有效性等进行评价。通过对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分析与评价, 确认目

3、标企业的经营范围、 主 营业务、经营风险程度; 从行业相关性分析是否与并购方匹配, 即能否实现经营 协同效应;通过对其资产负债表右边的分析,确认其股权结构、负债权益比率、短期负债与长期负债之间比率,计算其资本成本的高低和财务风险程度的大小, 倘若并购发生, 能否使资金成本降低或通过风险冲抵实现财务协同效应; 通过对 潜在目标企业的资产结构分析,其是否存在独特的资源,如商誉、专有技术等, 而这项独特的资源正好是并购方所缺少的; 通过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计算以前年 度的自由现金流量, 与其自身的投资机会所需的现金需求量相比较, 看目标企业 是否能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若目标企业是上市公司的话, 分析

4、其股价是高估了还 是被低估。二、潜在目标企业让售的动机分析1.潜在的目标企业出于生存和发展的目的。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潜在的 目标企业可能势单力薄, 因财务实力不强或较弱的市场竞争力, 销售和盈利增长 缓慢,甚至是负增长。为此,潜在的目标企业选择与一家公司联合,以联合的财 务和资源优势,加速企业盈利增长,使企业在生存中求得发展。2.潜在的目标企业大股东以出售股权换取现金,用于更好的外部投资机会。 这种情况下,可能并非潜在的目标企业经营不善, 而是股东从投资战略目标出发, 优化投资组合, 通过减持潜在的目标企业股权所换取的现金, 进行其他方面的投 资,以获取更高的投资收益率。 并购方抓住潜在的

5、目标企业股东急于出手的心理, 可以压低并购价格。3.潜在的目标企业旨在控制经营风险, 实施多角化经营战略。 当企业通过混 合并购将经营领域扩展到原经营领域相关性较小的行业, 意味着整个企业在若干 不同的领域内经营。 这样当其中某个领域或行业经营失败时, 可通过其他领域内 成功经营而得到补偿,从而使整个企业的收益率得到保证。4.潜在的目标企业获利能力低下, 财务状况不佳,发展后劲不足。 研究表明, 恶意并购中目标公司具有如下的财务特征: 在并购发生前的年份内, 股东报酬率 低于其它股票和整个市场; 公司的盈利能力低于同行业的公司; 股票的内部人持 有比率低于同行业竞争对手比较了恶意并购和善意并购

6、中目标企业的特点, 指出 在恶意并购中,目标公司的平均收益率低于同行业其他公司的 2.2 ,低于市场收益率的 4,并且内部人持股比率仅为 6.5 。这类企业通过被并购,其管理 水平和经营能力将得到提高,财务状况将得以改善,发展潜力将充分发挥。5.潜在的目标企业股东出于回避过高的财务风险、 保全个人财富的目的。 股 东为保护股权的安全, 可能不愿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 愿意将资本升值的 财产转换成现金或现金等价物,以现金的方式保存其私人财富。三、确定目标企业财务标准应考虑的因素1.潜在的目标企业经营范围与企业并购方的相关程度。 Salter 和 Weinhold (1979 )关于公司多元化

7、战略的三个模型之一的战略模型给出了目标企业选择 的建议。他们建议收购方应把目标企业的筛选原则限定为两个简单的原则: (1 ) 增强相关,即获取更多的收购方已有的资源;( 2)互补相关,即获取能与收购 方的资源有效结合的资源。 Rumeh (1974 ,1977 )从三个维度定义了两个企 业的相关性:( 1)利用相似的渠道并服务于相似的市场;( 2 )使用相似的生产技术;( 3)运用相似的科学研究。相应地,支持并购相关性假说的学者们建议收购方应寻找具有相关性的目标企业。如果并购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形成规模经济来降低产品成本, 最终实 现垄断利润,则潜在的目标企业的业务必须与并购企业的业务相

8、同或密切相关; 如果并购是为了减少交易费用, 优化资源配置, 实现纵向一体化的战略目标, 则 潜在的目标企业一般是原材料供应者或产成品购买者; 如果并购是为了分散经营 风险,优化投资组合, 则潜在的目标企业的经营范围与并购企业经营范围可以不 相关。2.潜在的目标企业负债比率与并购方的匹配程度。 并购要实现资本结构的优 化,使并购后的负债比率处于合适水平, 若并购企业负债比率很高, 就应选择负 债比率低的潜在的目标企业, 反之, 应选择负债比率高的目标企业, 以充分发挥 财务杠杆作用。 Gugler 和 Konrad 把收购看作是收购方改变财务结构的一种工 具,而恰当的目标企业选择是财务重组的一

9、种重要方式。他们的经验研究发现, 负债 -所有者权益比率低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负债 -所有者权益比率高的目标企业, 负债 -所有者权益比率高的企业倾向于选择负债 -所有者权益比率低的目标企业, 通过这种互补性的重组而使财务结构趋向最佳财务结构。3.根据并购方并购资金的筹集方式确定潜在目标企业财务状况的约束条件。 如果采用杠杆并购方式, 通过发行债券筹集并购资金, 要求潜在的目标企业具有 良好的财务状况, 较好的偿债能力和获利能力, 以保证债券顺利发行; 若以潜在 的目标企业的资产作抵押筹集收购资金, 则要求潜在的目标企业资产要有较好的 变现质量。 如果以牺牲并购方股东当前的股利为代价采用内部资本进

10、行并购, 则 4要求潜在的目标企业具有股东财富增长的潜力, 以期在未来补偿股东当前少得的 股利。如果以发行股票来换取潜在的目标企业股票, 并购方希望潜在的目标企业 有较低的市盈率但有较高的每股收益, 这样会使并购后的每股收益有所上升, 从 而引起市盈率的上升,带动企业股票价格上涨。4.根据并购成本和并购风险的大小, 设定潜在目标企业的资产营运规模和盈 利水平的范围。 并购方在选择和评估潜在的目标企业时, 所支付费用一般与潜在 的目标企业的规模大小无关, 所以, 潜在的目标企业规模越大, 并购方所付出的 相对并购成本就小,反之,则高。因此,并购方一般应从潜在的目标企业的营业 收入、毛利额、净资产

11、规模、市场份额或盈利率等方面设定下限。当然,潜在的 目标企业规模并非越大越好,因为潜在的目标企业规模过大,会加大并购风险。5.并购方现金流量分布状况与潜在目标企业现金流量的稳定程度。 以 Jensen (1983 )为代表自由现金流量理论,认为进行混合兼并是为了解决企业 自由现金流的问题,以便提高资产利用效率。自由现金流( free cash flow )是 指超过所有以适用的资金成本折现后有正净现值投资项目所需资金需求量的现 金流。当一个企业现有业务很盈利但是成长空间或再投资的机会很少时, 这个企 业就会拥有大量的自由现金流。 面对产生的大量现金流, 一种方式是将其以股利 的形式给予股东。

12、但在这种情况下, 股东要面对高的边际所得税; 若对企业现有 业务发展前途不甚满意时,股东可能偏向于企业保留这一现金流用于进行投资。 在这种情况下, 混合并购是一种好的选择, 因为企业能从兼并中获得新的正常利 润。如果并购双方的现金流量不是高度相关, 则合并后公司现金流量的变化会小 于并购双方现金流量的变化。 因此,有人提出, 这将导致公司负债能力的增加从 而提高公司的价值。 另外,由于并购降低了破产的可能性, 因此联合企业的举债 能力增强, 这样股东可以采用提高负债比率的措施, 企业新增负债的利息的抵税 作用将提高公司的价值。财务协同的来源之一是较低成本的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有大量内部现金流

13、 和少量投资机会的企业拥有超额现金流。 有较低内部资金生产能力和大量投资机 会的企业需要进行额外融资。 这两个企业的合并可能会得到较低的内部资金成本 优势。尼尔森( Nielson )和麦利切尔( Melicher )的研究支持了这种内部资金 效应,当收购企业现金流比率较大而被收购企业该比率较小时, 作为并购收益近 视值支付给被收购企业的溢价比率较高。 这意味着从收购企业所在行业到被收购 企业所在行业存在着资本的再配置。郑光( 1982 )在他的博士论文投资机会、 协同效应以及混合兼并 中,通过大量实证研究表明, 联合企业比其他制造企业 具有更高的杠杆率。 进行混合兼并后, 杠杆率的系统性上升

14、与预期破产成本的下 降是一致的。 成功的企业并购应能获得较之并购前更稳定的现金流量分布, 相应 增加用于有利可图项目的自由现金流。6.潜在的目标企业的市盈率或市场评估价值的高低。 当潜在的目标企业市盈 率偏低, 或资产市场评估价值低于实际价值, 就会吸引众多投资者, 而成为潜在 的目标企业。国外实证研究认为,潜在的目标企业的市场估价率(股票市价 / 资产重置价值)即托宾 Q 比率,与被并购的可能性是高度相关的,即市场估价率 越低,被并购的可能性越大;相反,市场估价率越高,被并购的可能性越小。因 企业价值被市场低估的企业, 会带来并购成本的下降, 即使溢价收购也可能比投 资于新的资产更适合7.合

15、理的避税效应。 通过购并实现合理避税的目的, 从而增加企业的自由现 金流,这也是财务协同效应的个重要来源。 在西方现有的税法下, 企业可以利 用税法中亏损递延条款来合理避税。 所谓亏损递延, 是指如果某公司在一年中出 现了亏损, 该公司不但可以免付当年的所得税, 它的亏损还可以向后递延, 以抵 消以后若干年的盈余, 公司以后年度根据抵消后的盈余缴纳所得税。 由于有亏损 递延条款,一家亏损企业往往会被考虑作为合并目标或考虑合并一家盈利企业, 以充分利用亏损递延期纳税的优惠。 当并购交易不是以现金支付, 而是通过换股 或发行可转换债券的形式来完成时,所产生的避税效应更加明显。以换股为例, 由于交易

16、双方不进行现金交易, 在这个过程中未转移现金, 也 未实现资本收益, 因此是免税的。 虽然资产的受让方在通过二级市场出售其所获 得的股票时,需缴纳资本利得税,但在这段相当长的时期内,至少获得了“税收 递延”。由于货币时间价值的存在, 这种递延税款对合并初期企业价值的增长有 重要的影响。 如果采用可转换债券的形式, 即把被兼并企业的股票转换为可转换 债券,经过一段时间后再将它们转化为普通股,少纳税的好处则更加显而易见, 因为企业支付债券的利息是预先从收入中扣除的, 税额由扣除利息后的盈利乘以 税率决定。 同时,企业可以保留这些债券的资本收益, 直到这些债券转化为普通 股为止。由于资本收益的延期偿

17、付,企业可以少付资本收益税。四、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防范1.会计理论滞后在我国现有的会计准则框架下, 会计报表不能反映企业所有理财行为。 现行 的会计报表体系是建立在权责发生制及历史成本计价基础之上, 传统的会计计量 与确认手段愈发显得无能为力, 无法进行有效披露。 而公允价值会计在企业的推 广,尚缺乏足够的理论基础及实践经验。由此可见,会计理论发展相对滞后,是 客观上造成并购中风险的重要原因之一。2.会计政策具有可选择性这种可选择性使财务报告或评估报告本身存在被人为操纵的风险, 最典型例 子就是大量存在于企业中的盈余管理行为。 诸如在无形资产评估、 盈利预测等重 大事项上也存在着很多可供

18、选择的方法与标准。 如果不充分、 不及时披露与重大 事项相关的会计政策及变化,就会造成并购双方的信息不对称。3.不能反映或有事项与期后事项财务报告的核心财务报表,实际上只能反映企业在某个时点或某个时 期的财务状况、 经营成果与现金流量。 由于会计数据讲究真实性与可验证性, 财 务报表数据基本上是以过去的交易及事项为基础。 某些基于稳健性原则所计提的 准备,如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等,其计提比例基本上是 以历史的经验数据为基础。这使得一些重要的或有事项 (特别是或有损失 )、期后 事项往往被忽略或刻意隐瞒,如未决诉讼、重大的售后退货、自然损失、对外担 保等,均直接干扰对企业的价

19、值与未来盈利能力的判断,影响并购价格的确定, 甚至给并购带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4.不能反映企业所有理财行为当前最值得引起并购方注意的是大量存在于我国企业中的表外融资行为。 企 业进行表外融资的动机很简单, 是避免融资行为在会计报表中反映引起财务状况 的恶化,影响企业的再融资, 其本质是为了防止财务报表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信 息,用“巧妙”的手段来阻断负面信息的传递。表外融资的主要手段有:融资租 赁、售后回租、资产证券化、应收账款的抵借等。创新后的表外融资,主要表现 为:相互抵押担保融资、相互债务转移等。5.不能反映一些重要资源的价值及制度安排财务报表有时无法反映现代企业持续经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

20、源, 如重要的 人力资源、特许经营权等。 当前比较引人关注的问题, 是人力资源定价模式及相 关的激励约束机制如何在财务报表中反映, 特别是经理人股票期权制度所产生的 财务影响等类似问题。把财务风险降到最低以稳健、审慎的原则来对待企业并购中潜在的风险是最佳的方法。1.坚持以财务为本的原则“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可能有占据市场份额、 获取资源、发挥协同效应、 实现 国际化经营等多重目标,但一定要坚持财务为本的原则,把握财务风险。”普华 永道企业并购服务总监张鉴钧说, 信息是交易成功的关键因素, 很多并购交易当 中或之后经常出现财务系统不匹配、 投资回报预测假设条件存在缺陷、 税收黑洞 及有形无形资产的评

21、估定价不科学、 不正当的交易后规划等一系列财务风险, 主 要是中国企业缺乏并购经验以及双方信息不对称造成的。2.由并购方聘请经验丰富的中介机构包括经纪人、 CPA 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对信息进行进 一步的证实并扩大调查取证的范围。 资产评估是交易双方共同的需求, 它为交易 双方提供了一个协商作价的基础。 尤其是在国有企业并购中, 资产评估的重要性 在国家有关规定中已经得到了体现,如国有资产评估管理办法规定,对占有 国有资产的单位发生资产转让、 企业并购、 企业出售、企业联营等经济行为时必 须进行评估。3.签订相关的法律协议法律文件合同及成交包括文件、义务、治理、保密、非竞争、陈

22、述及保证和 赔偿。其中陈述及保证是非常重要的, 意思是买卖双方在合同中, 可以要求对方 对某些事情的程序或者资料做出陈述及保证。在尽职调查中不可能达到每个细 节,只看到文件也不知道是否正确, 因此确保企业在关键方面的正确性是非常重 要的。通常陈述及保证条款包括所有权和股本、公司及分支机构、法律事务、财 务报表和记录、业务、资产和房地产、合同、银行账户和借贷、董事和员工、税 务等。由于被并购方刻意隐瞒或不主动披露相关信息, 财务风险在每一起的并购案 中都或多或少存在着。 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操作中稳健、 审慎, 保证运营计划的 各项假设条件的正确性和核查各项数据的一致性, 用财务数据来印证所确定的

23、战略目标。只有出色的财务运作和准确的产业判断完美结合, 才能成功地规避并购 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五、企业并购财务问题1.未雨绸缪,并购之前,财务尽调做好六项注意注意 1 :财务尽调越早介入越好战略并购: 早进入尽调赢得时间, 及时给出财务调整建议, 为并购审计打下 基础。如果要做并购, 一定要让公司财务尽早介入; 如果先让审计进入的话, 一个 月能够完成的工作,对方可能三个月也完不成。财务并购:尽调是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 尽调一定要历史与未来相结合。如果是既定财务并购, 要看三年的报表, 一定能够发现中间的问题点, 提前 沟通处理,减少摩擦,为以后沟通做准备。注意 2 :尽调时核实资产,关注

24、两类资产(现金和存货)关注现金和存货,及时清理前期的合同,降低应收账款,减少存货占比,提 高账上现金规模, 如此报表会更加漂亮, 和投资人谈判的时候, 手里有牌就更有 底气。注意 3 :尽调时关注企业收入,关注两个原则确认原则:开票确认,交付节点、交付证据等 。 不同公司,收入确认原则 差异较大;很多公司是以开发票来确认收入, 但实际上, 需要发票关联到具体合 同、交付等等。在做尽调的时候,关注标的公司的发货单、签收流程,以签收流 程作为突破口, 只需要半天就能了解标的公司的内控流程、 内控质量, 是否存在 问题。关注企业收入与成本不匹配时的调整原则, 以及可能产生的税收测算, 包括 增值税与

25、所得税 。看标的公司的收入是否能够调整?有可能引起的税收是多少? 比如企业所得税, 有的公司可能不知道怎么享受所得税的加计扣除政策。 做尽调 的时候,可以做财务规划,这个是要做全盘的方案的。注意 4 :尽调时关注企业成本构成反推企业经营能力在同一个行业中, 若同比公司商业模式差不多, 对应的成 本结构、费用结构也会比较相似, 这些财务方面的共性在去尽调之前需要做功课。 如果标的公司三费很高, 未来就有改进的空间。 如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就有可 能是造假。从三费情况, 就可以看出标的公司的管理水平。 财务尽调过程中能够 看到很多问题,可以为后来的谈判和估值埋下伏笔,打好基础。注意 5 :尽调时

26、对企业盈利能力分析关注至少两年一期的财务数据, 结合行业以及上下游企业进行判断, 提前把 握未来提升空间。关注现金流: 不能并购之后还要给并购标的大量资金才能让它经营下去, 这 个需要提前规划好。注意 6 :尽调问题清单,主要关注两类问题1)法律问题和律师配合并提前准备, 主要看过往沿革历史, 公司涉及的法律雷区, 以及 未来可能碰到的法律风险。2)财务问题收入问题:看收入和确认原则是相符合的,尽调的时候一定查看收款凭据, 特别是一些技术服务公司。费用问题:费用情况可以从组织架构开始, 组织架构基本就构成了标的公司 费用构成。公司社保: 很多标的公司不交社保, 或者最低基数缴纳社保, 如果是人

27、员费 用占比高的公司, 那么社保费用规范化会是之后的一个隐形的新增费用, 侵 蚀利润。第二:尽善尽美,并购之后,企业整合关注两项注意注意 7 :个税处理推荐挂牌公司尽早考虑、 合理规避标的公司股东个人所得税问题: 在评估报 告出具前, 应该同时计算个税, 并在设计对价方案时考虑个税缴纳, 以免影响工 商变更。对于分期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问题: 虽然有政策, 股东可以五年缴纳, 但不建 议采用分期的方式, 因为挂牌公司给并购标的股东代扣代缴, 如果标的公司股东 没能力缴税,挂牌公司需要承担风险。注意 8 :工商变更1)建议企业对工商变更慎之又慎:所有文件前后签字必须保持一致性,尤 其注意繁体、简体字

28、以及字形的统一;2)工商变更的时间节点: 提早安排变更时间点,避免扎堆现象 (工商变更, 不是去了就拿到号, 一般需要一周时间, 建议一次性拿很多号, 避免出现问题重 新排队,导致工商变更时间延迟, 直接影响合并报表利润, 打乱业绩释放节奏) , 建议股东大会前一周预约、准备资料;3)工商变更其他信息:执行董事、监事等人员安排。最后,是并购标的公司合并报表时间选择问题:协议生效日:可以使用,但是协议上要写明,实际控制权怎么移交,协议生 效日一般是股东大户通过之后。工商变更完成的时间节点: 需要提前和审计券商沟通。 如果完成了公司的实 际控制权的移交,需要挂牌公司证明。股份登记日:如果用股份登记

29、作为时间节点,对于挂牌公司来说是吃亏了, 因为合并报表的时间少了,业绩释放的晚,后面的并购可能就一直持续吃亏。六、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个常见问题问题一 :重会计核算 ,轻财务分析目前 ,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期。一方面 ,由于市场和自身的原因 ,有些投资者的 投资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很少依靠财务信息支持 ,造成使用者对财务信息 的需求不足 ;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调整频繁 ,为了跟上变化 ,大部分 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 者之间的关系 ,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 和会计信息系统上 ,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

30、,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 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在会计核算按照国家强制提供的标准照章处理 , 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需求和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 ,大部分企业仍存在重会计核算 ,轻 财务分析的现象。问题二:找不准需求 ,不知为谁服务在现实中 ,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因不了解或不全了解相关各方对财会工作的需 求程度 ,导致其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 ,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 :不清楚应 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 ,应该提供哪些产品。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 ,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 ,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 ,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 ,不愿意为业 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

31、需求。 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 只出一种财务分析产 品 ,财务分析报告专业晦涩 ,让人看不懂。问题三:定位不清 ,作用不明有些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清 ,片面地重视企业财务分析 ,分析 得很细 ,分析结果提示的问题也很到位 ,然而分析完后却到此为止 ,没有下文。他们 错将财务分析当作战略执行分析的核心 ,而不是战略与战略行动方案。这样一来 导致财务分析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 ,财务分析的作用似乎也越来越大 ,但企业仍在 走老路 ,战略执行或偏离目标 ,或困难重重。问题四 :只检查过去 ,不指导未来受管理者控制性思维习惯的影响 ,有些企业习惯于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 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

32、分析和检查 ,而不能够基于过去 ,结合当前 ,着眼未来进行 分析和沟通。不服务于未来的财务分析 ,只会发现过去的问题和满足于已取得的 成绩。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 ,这些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内部的、静态的的信息为主 材料 ,很少采用外部竞争者提供的动态环境信息 ,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无法为企业 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 ,那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阳光大道还是荆棘丛 丛就不得而知了。问题五:找不到标杆 ,不知优劣由于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晰 ,或战略没有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 ,有些企业对 外不清晰行业竞争情况 ,不找或找不到外部标杆 ,不分析或分析不出自身的优势与 劣势 ,看不到机遇与威胁。对内 ,缺乏走向战略目标的明确的行军路线和阶段目标 走到哪算哪 ,甚至不清楚企业走到了哪一阶段。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 ,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 ,与过去 同期比 ,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 ,不得而知。没有正确的比较就 没有真正动力 ,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 ,找不准方向就不知企业存亡。问题六:不考虑风险 ,或过于保守有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 ,决策不进行风险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