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32.95KB ,
资源ID:1721905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21905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宁夏中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课程与教学教法》系统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宁夏中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课程与教学教法》系统复习资料.docx

1、宁夏中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课程与教学教法系统复习资料 2018年宁夏中小学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小学语文学科专业知识)新课程内容系统复习 第一章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小学语文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语文课程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按照通行的课程分类法,基础教育阶段的课程分为核心课程、知识课程和技艺课程。而小学语文课程则是核心课程中的基础课程,在基础教育阶段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小学语文课程对于完成基础教育阶段的任务,培养和健全学生的人格特征,丰富生活经验,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在未来社会中谋取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空间,有着重要的

2、意义。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 一、“文”与“道”的争论,语文教学中政治思想教育和语文知识教育两者都重要。 二、“工具性”和“人文性”的争论 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关于课程性质,语文课程标准有这样的一段话: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人文性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核心的意义在于人文精神。第三节 小学语文课程的任务“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这就是中小学语文课

3、程的基本任务。学生语文素养包含的具体内容: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大致可以把语文课程的教学任务分解成四个方面: 一、人文素养方面 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爱国主义感情和社会主义道德品德。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不断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3、具备开放的视野,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吸取人类优秀文化

4、的营养。 4、教育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语言,热爱祖国的文字,热爱用这些语言文字写成的优秀文学作品;景仰写出这些优秀作品的伟大作家,景仰这些作家的崇高人格和爱国情怀。 二、语文学习习惯、方法和态度方面 1、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2、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 3、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自信心 三、语文能力方面 1、识字写字能力,目标: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2、阅读能力,目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3、习作能力,目标: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

5、方式写作。 4、口语交际能力,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四、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方面第二章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第一节 语文课程标准的涵义 一、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区别 从浅层次看,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民称的变化和政治形势有关。 从深层原因看,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教学大纲名称的变化,实质上表达的是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认识的变化。 二、现行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认识的深化 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2、更加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学习体验。 3、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价值。 4、更加

6、关注九年义务教育中小学语文教育的连贯性。 第二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概述 一、1950年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 1、注意语文课程的思想教育。 2、重视写字教学。 3、重视说话练习。 4、阅读、写话的要求比较偏重联系的形式,对质量要求比较笼统。二、1956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比较全面地阐述了学科的目的任务。 2、强调语言规律的学习。 3、比较注重文学因素的教学。 4、正式提出小学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在于提高儿童听、说、读、写的能力。 5、写字教学的地位开始削弱。三、1963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1、明确语文课程工具性的特点。 2、强调加强语文基础知识教学和基

7、本训练,即落实“双基”。 3、淡化了汉语知识教学的要求。 4、明确反对把语文课讲成文学课。四、1978年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1、全面、明确地提出了语文学科的特点。 2、重视自学能力的培养。 3、重视语文的基础训练。 4、强调思想教育和语文教学的辩证统一。 5、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要求比较高是这部大纲的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五、1986年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1、明确概括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2、在教学要求的编制上比原大纲更加具体明确。 3、适当降低识字教学难度。 4、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和爱美的情趣”作为语文教学的目的要求提出,并且强调“学习语言和发展

8、认识能力是相辅相成的”。六、1992年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1、重视学生的一般发展。 2、对语文训练方面的要求作了较大调整。 3、总结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成功经验。 4、总结并推出近年来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成果。第三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四、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第四节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和实施建议一、语文课程的总目标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度目标) 第一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主要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第二是“过程、方法”的目标。 第三是“知识、能力

9、”的目标。二、语文课程的分学段目标 1、汉语拼音降低了要求,减少了内容。 2、重提识字是“12年级的教学重点”。 3、强调阅读的兴趣、积累和语感。 4、把“听话、说话”改为“口语交际”。 5、将小学阶段的“作文”改为“习作”。 6、增加了综合性学习。三、语文课程目标的教学实施建议。(一)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1、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 首先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过程。 其次要重视学习方法的掌握。 第三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2、教学中要努力体现语文的综合性。 语文的综合性首先是教学目标的综合。 其次是跨学科学习内容的综合。 再次是学习

10、方式的综合。(三)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 1、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 2、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四)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能力的关系(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材第一节 语文教材的功能及编写要求一、语文教材的功能 1、语文教材是课程目标的载体 2、语文教材是教师知道学生学习语文的载体 3、语文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凭借二、语文教材编写要求 1、鲜明的时代性 2、丰富的文化内涵 3、符合儿童发展规律 4、突现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 5、要有开放性和弹性第二节 小学语文教材的历史概述一、我国古代的语文教材二、清朝末年和民国时期的小学语文教材三、

11、建国后的小学语文教材 1、选文上注意入选富有教育意义的课文 2、注意课文载体的丰富多样 3、以阅读材料为主体,将识字、写字教材,听话、说话、作文教材合而为一。 4、教材结构体系渐趋合理 5、作文教材设计逐步完善 6、教材练习系统设计逐步完善第三节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的介绍(综合应用:分析一套自己熟悉的教材的特点)一、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 1、围绕专题整合教材内容 2、突破传统呈现方式,增强教材与学生之间的亲和力 3、练习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着眼于积累语言,启发思维,培养语文实践能力 4、教材的编排体现开放性和弹性,增强适应性 5、创设“我知道”“宽带网”两个全新栏目,搭建拓展知识的平

12、台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 1、以主题的形式组合单元的教学内容 2、拓宽识字渠道,让学生主动识字 3、扩大阅读量,强调课文朗读和整体感知 4、设计丁丁和冬冬两个人物 5、编排“金钥匙”系列三、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教材 1、新。首先是教育理念新,其次是内容上“新” 2、实。小学阶段要求打好学习语文的基础,一年级更是基础的基础。 3、简。首先表现在教学目标的明确集中 4、美。强调教材插图。第四节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关于课程资源概念:课程资源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指课程设计、编制、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发展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二、多渠道开发和利用语文

13、课程资源 1、开发并利用好语文教材,发挥教材的多种功能。 2、改变单一的以课本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 3、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 4、创设多彩的校园环境。 5、开发并形成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三、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首先,教师要有强烈的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的意识。 其次,要根据地方特点开发课程资源。 第三,要根据语文课程特点开发利用课程资源。 第四,要加强理论学习,重视实践研究。第四章 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第一节 语文教学和人文教育结合的原则 首先,教师要全面认识人文性的具体内涵。 其次,要正确认识并把握好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第三,语文课程的人文教育

14、,要凸现语文课程的个性特点。 第四,必须克服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脱离课文内容,二是单搞语文形式的训练。第二节 在语文实践中掌握语文能力的原则 首先,教师要实现教学观念的根本转变。 其次,要千方百计地去创造机会,让学生在语文课内和课外更多接触语文材料,有更多的语文实践的机会。 第三,在语文实践中结合进行语文知识教学。 第四,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要重视教师的指导。第三节 在语文能力培养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首先,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有培养思维能力的意识。 其次,要重视学生形象思维的发展。 第三,要重视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四,发展学生的思维要渗透于语文学习过程中。第四节 听、说、读、写能力和谐发展、互

15、相促进的原则 首先,语文课必须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训练。 第二,阅读和习作相结合。 第三,在阅读和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第五节 课内语文教学与课外语文活动互相促进的原则 首先,要明确语文课外学习的意义和具体要求。 第二,要将课外的语文活动切实纳入到语文课程范围之内。 第三,重视课内语文教学对课外语文活动的指导作用。第五章 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发展第一节 发展理论的概说一、发展的概说 比较科学而全面的发展概念应该包括三个特征: 1、全面性。发展是身心全面的变化。 2、整体性。发展是身体、心理每一个方面在整体结构上出现的变化。 3、积极性。发展是由低级向高级前进的积极变化,不是衰退消

16、亡的变化。 对教育发展性有两种极端的看法: 1、遗传决定论。 2、环境决定论。 除了这两种极端的看法外,还有几种比较先进和科学的看法。 1、皮亚杰的观点。 2、维果茨基的观点。 3、赞可夫的观点。二、小学语文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第二节 小学语文学习与学生智力的发展一、智力概说二、小学语文学习与智力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主要可以从培养智力的五个组成因素入手。 1、观察力 首先,要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其次,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观察。 2、记忆力 3、想象力 4、思维力 5、注意力三、知识、能力和智力的关系 知识是智力和能力的基础,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过程中,又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第三节

17、语文学习与情感态度的培育一、情感态度概述二、语文学习中情感态度的培育(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二)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课程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主要途径: 1、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2、感受汉语的语言美 3、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4、感受作品中人物的心灵美 5、在习作练习中创造美(三)提高道德情操修养 1、爱国主义情感 2、高尚的理想情操 3、健全的道德伦理第四节 语文学习与学习习惯的形成一、学习习惯概说 学习习惯主要有以下5种特征: 1、自然性。 2、稳定性 3、习得性 4、两重性 5、差异性二、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良好习惯形成必须具备下列要素: 1、严格规范 2、身体力行 3、毫无例外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18、,主要应该培养以下几种习惯: 1、认真读书的习惯。 2、勤动笔的习惯。 3、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4、课外读书读报的习惯。三、语文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1、阐明意义,反复教育。 2、点滴抓起,逐步积累。 3、严格训练,持之以恒。 4、言传身教,表扬激励。第六章 小学生语言学习和语感培养第一节 小学生语言的学习一、儿童语言的获得 1、后天环境决定论 2、先天决定论 3、先天能力与后天环境相互作用论二、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三、语言学得和语言习得 语言的学习历来有“学得”和“习得”之分,。所谓“学得”,是指学生在学校里通过教师的指导有意识地学习语言,侧重于语音、语法、句型等语言知识学习,并且进行听听、说

19、说、写写等语言的训练;所谓“习得”则是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语言与他人交往进程中自然而然得获得语言能力。四、儿童语言学习和语言发展 在“理解积累运用”三个环节中要特别强调“运用表达”的原因 1、评价学生语文能力的主要标志是语言的运用表达。 2、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是儿童学习语言过程中的两次飞跃。 3、理解而不会运用,其实不是真正的理解,理解了而且会运用了那才是真正的理解。 如何促进儿童语言的发展? 首先是要重视语言的积累。 其次是要经常有机会与别人进行言语交际。第二节 小学生语感的培养一、语感的概念 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意义和情味的敏锐感力,是读者将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合到语言文字上去的结果。根据这个定义

20、,语感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征: 1、语感的对象是言语。 2、语感的主体是个人。 3、语感的方式是直觉。 4、语感的表现是能力。二、语感的心理因素 1、想象 2、联想 3、情感 4、思维三、小学生语感的形成 1、生活体验 2、文化素养 3、思想感情四、语文教学中语感的培养 1、让儿童积累生活经验,并在阅读时多联系已有生活经验 2、引导学生在确切把握词义的基础上揣摩比较 3、把朗读和想象结合起来,在朗读时激起鲜明的内心视像和情感体验独白语言和对话语言独白语言通常是指报告、演讲、讲课等比较长时间的独自的言语活动中使用的语言。对话语言是被对话者积极支持着的语言,有很多意思不是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而是在共

21、同情境中彼此意会出来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的关系区别:知识是人类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具有客观性,不存在个体差异。能力是一个比较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是直接影响活动的基本条件,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联系:知识和能力在人类的实践活动中处于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状态。掌握知识要以一定的能力作为前提条件,能力制约着知识掌握的快慢、深浅、难易和巩固程度。第七章 小学生语文能力第一节 语文能力概述一、关于能力 1、能力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是在活动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与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 3、能力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活动加以培养和提高。二、能力的类型 按能力的作用范围来划分,可以把能力分

22、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 按能力的功能,可以把能力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与社交能力。 按能力的创造性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三、能力与知识的关系四、关于语文能力 1、语文能力是一种特殊能力,因为它只能在特定的领域中发挥它的效能。 2、语文能力是“运用语言工具顺利进行信息传递的条件”。 3、语文能力具体体现在听话、说话、阅读与写作四个方面。第二节 语文能力的构成一、听话能力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听话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言语知觉阶段 2、语法分析阶段 3、利用阶段 听话能力结构要素大致可以概括为下列四个方面: 1、对语音的听觉识别和记忆能力 2、对语义的理解能力 3、对语义信

23、息的选择、概括和评价能力 4、对他人非言语信息的接收能力二、说话能力 说话过程一般可以分为四个紧密相连的环节: 1、动机生成阶段 2、言意转化阶段 3、表达方式选择阶段 4、言语表达阶段 从对说话的心理过程的分析,大致可以分析出说话能力的构成要素 1、语言材料与法则的内部储存。 2、言语组织力。 3、说话方式的抉择和调节。 4、发音的准确及语调语速的控制。 5、体态语的恰当运用。三、阅读能力(一)阅读活动的心理特点 1、阅读是复杂的心智活动 2、阅读是复杂的语言技能活动 3、阅读是复杂的情感活动(二)阅读活动的心理过程 1、阅读感知2、阅读理解3、阅读鉴赏4、阅读创造(三)阅读能力的构成 1、

24、阅读语能,即处理语言形式的能力。 2、阅读才能,即处理语言意义的能力。 3、阅读智能,即达到理解交际意念的能力。 4、阅读技能。四、写作能力(一)习作心理过程 1、信息的摄取和储存 2、信息的加工 3、信息的输出(二)习作能力结构 1、搜集素材能力 2、选材、立意能力 3、构思组材能力 4、语言表达能力 5、修改能力第三节 语文能力的形成和培养一、系统语文知识的掌握二、认识语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三、遵循学生年龄特点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四、“听、说、读、写”能力的和谐发展第八章 小学生语文学习方法第一节 语文学习方法概述一、学习方法概述 正确的学习方法往往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1、科学性。 2、目的性

25、。 3、程序性。 4、功效性。 5、迁移性。 学习方法可以分为五大类: 1、模仿学习法。 2、抽象概括的学习方法。 3、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 4、逻辑推理的学习方法。 5、总结提高的学习方法。二、小学语文学习方法 阅读型学习方法、思维型学习方法、操作型学习方法。三、引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 1、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 2、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错误的原因。 3、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 4、教师示范运用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学习过程,同样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第二节 小学生识字的方法一、小学生识字的方法 1、看图识字的方法 2、运用形声规律识字 3、比较汉字的音、形、义识字 4

26、、运用归类识字 5、单位命名的方法 6、运用查字典识字二、预防写错别字的方法 1、错别字的定义 2、错别字的类型 笔画增减、偏旁混淆、构件变形、苟简失范、形音相混 3、错别字的成因 4、纠正错别字的方法 (1)深入理解字义 (2)注意容易写错的部位(3)利用形声字的特点第三节 小学生阅读的方法一、朗读的方法(一)朗读的要求 1、正确2、流利3、有感情(二)朗读的形式 1、个别大声朗 2、齐读 3、指明读 4、分角色朗读 5、个别或小组轮读 6、引读二、默读的方法 默读的要求是:1、不出声、不动嘴唇、不指读。2、眼到、心到、手到。三、浏览的方法四、复述的方法 1、详细复述,要求用接近课文的语言,

27、按照课文的内容和叙述顺序作正确、清楚、连贯的复述。 2、简要复述。3、片段复述。 4、创造性复述。分为几种形式: 改变叙述顺序的复述。 改变人称的复述。 改变文章体裁的复述。 补充课文情节的复述。五、背诵的方法 1、熟读课文,理解内容2、抓住重点词语,帮助记忆 3、分清句序,背诵片段 4、理清线索,加强记忆六、质疑的方法 1、从题目上质疑。2、从课文的内容上质疑。3、抓住课文中看来似乎是矛盾的地方质疑。 4、从课文内容的前后联系上质疑。 5、从语言运用上质疑。 6、从课文表现的中心上质疑。 7、从标点符号的运用上质疑。七、预习的方法 包括读、画、查、思、写、议几个环节。第四节 小学生习作的方法

28、一、积累作文材料的方法 首先,要明白什么样的事情可以作为习作材料。 其次,对观察到的事物,还要善于分析。 第三,要勤于记录。二、审题的方法 1、理解题眼的意思 2、弄清写作的范围三、确定中心的方法四、选择材料的方法 1、要围绕中心选材料2、要选择真实的材料3、要选择新颖的材料五、编写提纲的方法 要求:一是简洁明了,一目了然;二是中心明确,始终一贯;三是条理清楚,层次分明;四是有详有略,重点突出;五是有头有尾,结构完整。六、修改文章的方法 第一步,把文章改清。第二步,把文章改通。第三步,把文章改好。七、看图作文的方法 1、要写好看图作文,首先也应该审清题意。 2、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是写好看图作

29、文的关键。 3、写好看图作文的关键是要把图画中的一些细节想象具体。八、扩写的方法 1、认真读懂扩写的材料和提示。2、紧扣中心,寻找扩写重点。3、合理想象,具体描写。 扩写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是不能改变材料的内容和中心。二是补充和扩展的内容必须符合情理。九、续写的方法 1、认真阅读所提供的材料,深入理解题意,明确续写的要求。 2、根据提供的材料,设想续写的方案。 3、按照设想的方案,通过合理想象,扩展出具体的情节内容,然后具体地记叙下来。第九章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第一节 语文教学设计概述 语文教学设计指的是语文教师根据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语文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

30、教材,对语文教学的整个程序作出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一、语文教学设计的分类 根据课程的内容维度,语文教学设计可分为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和语文综合性学习设计两个方面。 根据时间维度,语文教学设计可分为短程教学设计和长程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设计的创造性程度,语文教学设计可分为忠实执行类、相互调适类和参与创造类。二、语文教学设计的功能 1、能突出教学双方的主体地位 2、能增强语文教学工作的科学性 3、能提高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性三、语文教学设计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遵循“以学定教”的设计理念 2、体现“实践性”和“体验性”的设计特点 3、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为良好设计的实现提供保证第二节 学期和单元教学设计一、学期教学设计(一)学期教学目标(二)学期教学实践二、单元教学设计第三节 语文教学目标的设计一、教学目标的定义和功能二、教学目标的体系三、教学目标的分类 1、认知目标, 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