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7 ,大小:41.06KB ,
资源ID:17261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26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五章皮肤科护理常规文档格式.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五章皮肤科护理常规文档格式.docx

1、10. 对化脓性皮损应积极控制感染,必要时切开引流。11. 操作时动作要轻柔,对不易除去的敷料或痂皮不可直接强力揭去。三、 皮肤损害的清洁方法1. 一般渗出或痂皮可用3%硼酸溶液湿敷。2. 大量渗出及痂皮较多者,可给予冷湿敷或蒸发罨包。3. 化脓性感染者,痂皮厚、糜烂、渗出多者可用1:5000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用0.1%利凡诺溶液湿敷。4. 毛发部位的皮损,先剪短或剃除毛发再用药。5. 如用油类药物(泥膏,油膏等)的皮损可用植物油或液体石蜡油浸泡后清除,切忌用肥皂洗剂及强行剥离。6. 一般粉剂、洗剂、酊剂可用温水冲洗。四、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 保持病室环境整洁、安静、空气清新及温湿度适宜,

2、房间紫外线消毒及拖地2次/日,病房消毒1次/日。2. 制定危重患者护理计划并实施。3. 建立、保留静脉通道,根据病情准备好所需物品和药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病情进行心电监测,定时观察记录意识、瞳孔、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及皮肤黏膜。病情如有变化,应立即报告医生给予处理。5. 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给予气道湿化和适当吸氧,持续监测血氧饱和度。对人工气道患者,按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护理常规护理。6. 对昏迷、谵妄、躁动的患者要注意安全,用床档保护,防止坠床,必要时使用约束具。7. 进行压疮、跌倒/坠床风险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8. 做好皮

3、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给予涂药、湿敷、换药等治疗,必要时使用护架烤灯。9. 维持各管路固定稳妥、引流通畅,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及时留送检验标本。10. 根据病情给予合理饮食;做好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11. 使用激素者,注意观察有无感染、消化道溃疡、高血压、高血糖、精神症状等激素副作用的发生。12. 长期卧床患者,定期翻身、叩背,促进呼吸道分泌物咳出,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以防止发生坠积性肺炎。被动体位者,给予按摩或被动肢体运动,防止肢体废用性萎缩。13. 其他重点部位护理(1) 注意对眼睛的保护,及时清除眼部分泌物,如眼睑不能自然闭合者,可外涂红霉素眼膏并用凡士林

4、纱布覆盖。(2) 做好口腔护理,如危重患者、发热患者、有鼻饲管的患者需口腔护理,用生理盐水或复方硼砂溶液,每日至少两次或在每次进食后擦洗,预防口腔感染。口唇用石蜡油涂抹并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防止干裂。(3) 保持外阴清洁,外阴糜烂者给予外阴擦洗,外涂抗生素软膏。第二节 皮肤科疾病护理常规一、 带状疱疹(一) 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以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红斑上覆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明显的神经痛。本病具有自限性,病愈后可获得较持久免疫,一般不会再复发。多好发于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和腰骶神经支配区域,常见皮损为在红斑上出现成群丘疹及水疱,损害沿一侧神经分布,呈带状排列,多

5、数不超过人体正中线,可伴有发热、附近淋巴结肿大。神经痛为本病的特征之一,可在发疹前或伴随皮疹出现,中老年患者易出现后遗神经痛。(二)护理措施1. 饮食 清淡易消化饮食,多喝水,忌烟、酒。2. 卧位 健侧卧位,以防压迫水疱。3. 用药护理 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有水疱、糜烂者用复方黄柏液湿敷;有细菌感染者外用抗生素软膏。观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伐昔洛韦、膦甲酸钠对肾脏的毒副作用。神经痛影响休息和睡眠者给止痛药。4. 病情观察 观察患者皮损水疱及糜烂面愈合情况、有无继发感染、疼痛是否缓解、是否出现神经系统损伤、精神状态及体温。5. 眼部护理 皮损发生在三叉神经眼支的患者,注意保护眼睛,遵医嘱

6、给予抗生素眼药水及抗病毒眼药水滴眼,交替使用,23次/天,预防溃疡性角膜炎,保证充足的休息,勿用眼疲劳。6. 内衣应柔软宽大,保持清洁,以免摩擦引起疼痛或水疱破溃继发感染。7. 未患过水痘的儿童应隔离。(三)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病毒感染引起皮肤出现红斑、水疱等有关。2.疼痛 与病毒侵犯神经及衣服摩擦有关。(四)健康指导1.疾病知识指导(1)本病具有自限性,告诉患者经治疗10天左右皮肤上的红斑、水疱、血疱及糜烂可逐渐愈合,一般不会复发,除合并感染形成深溃疡,通常不留疤痕。(2)部分患者在皮损完全消退后,乃遗留有神经痛,时间长短不一,在营养神经基础上,可采取理疗、针灸等方法缓解

7、症状。(3)皮损处应避免接触水,如洗澡、游泳、蒸桑拿等,预防继发感染。(4)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用手揉搓患眼。视物模糊时,行动宜缓慢,注意安全。2.疾病预防指导 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预防各种感染,防止外伤。二、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一种严重皮肤感染。本病主要发生于6岁以下儿童。该病常有前驱症状,包括乏力、发热、易激惹、咽喉痛和皮肤的明显触痛。患者表现为“悲伤”面容、口周结痂、放射状裂纹和轻度面部水肿。35天后皮损开始脱屑和结痂,1014天后上皮重新生成,皮损愈合后不留瘢痕。重者可因败血症危机生命。1.饮食 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软食。2.

8、卧床休息,减少走动,避免儿童哭闹。3.用药护理 静滴抗生素时注意观察有无过敏反应;冬季冷湿敷时水温不宜太冷,面积不宜太大,避免着凉;注意水、电解质平衡,给予支持治疗。4.病情观察 观察皮损有无干燥、愈合;触痛有无减轻;生命体征有无异常。5.加强眼、口腔护理,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皮疹累及睑缘,可用生理盐水局部湿敷后,用抗生素眼药水冲洗,再涂以红霉素眼膏。每日用漱口液漱口。6.做好消毒、隔离工作,以减少疾病传播。注意与病毒感染者隔离。7.发热患者给予降温处理。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表皮松解剥脱有关。2.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3.疼痛 与皮肤表皮松解有关。(1)注意皮肤清洁卫

9、生,衣物应清洁柔软,有感染者均不能与患儿接触。(2)避免搔抓,尽量减少摩擦以免引起触痛。2.疾病预防指导 加强营养,提高免疫力,注意个人卫生。三、丹毒(一)概念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真皮浅层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机体抵抗力低下、皮肤破损等容易诱发该病。目前下肢是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多为单侧性,前驱症状有突然发热、寒战、头痛和恶心。皮损与周围未累及的皮肤界限清楚。患处皮温高、紧张,并出现硬结和非凹陷性水肿。受累部位有触痛、灼痛,局部淋巴结肿大常见。也可能出现脓疱、水疱、大疱或小面积的出血性坏死。(二) 护理措施1.饮食 加强营养,以清淡、易消化饮食为主,避免刺激性食物,鼓励患者多饮

10、水。2.体位与休息 急性期卧床休息,下肢丹毒者应减少活动,卧床时抬高患肢,缓解期可酌情活动。3.用药护理 根据病情使用抗生素2周左右以消除感染,注意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定期复查肝肾功能;皮损红肿明显者,给予局部冷湿敷;若出现水疱、大疱及脓疱者,抽取疱液后给予冷湿敷。4.病情观察 观察局部皮损处的炎症反应。5.尽量暴露患处,保持局部清洁干燥。6.发热者给予降温处理。(三) 常见护理诊断/问题1.体温过高 与细菌感染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脓疱等有关。3.疼痛 与细菌感染引起局部炎症有关。(四) 健康指导1. 发病期间要戒烟、戒酒,因烟草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痉挛,加重患处疼痛

11、。2. 要避免皮损处碰撞,保持衣被清洁、柔软、干燥。3.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局部清洁,注意勤晒衣物。4. 对于下肢丹毒注意积极治疗足癣、足跟皲裂、小腿湿疹等。四、 接触性皮炎和湿疹接触性皮炎是由于皮肤黏膜接触某些外源性物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可分为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临床表现主要为境界清楚的红斑、丘疹、丘疱疹、水疱或脓疱、苔藓样变等多型性皮疹,瘙痒剧烈,偶有灼痛感。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浅层炎症。临床特征为皮疹成多形性,倾向渗出,对称分布,易反复发作,自觉瘙痒剧烈。按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湿疹。急性

12、期皮损以红斑、丘疹、水疱、渗出或糜烂为主,慢性期则以肥厚性红斑伴苔藓样变为主。亚急性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1.饮食 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忌饮酒、浓茶及咖啡,保持大便通畅。对过敏源未查清者暂禁食鱼、虾类易引起过敏的食物。2.休息 作息规律,避免精神过度紧张。3.用药护理(1)使用抗组胺药,镇静剂时,注意观察患者服药后是否有头晕、嗜睡、胃肠道不适等副作用。(2)急性期有明显糜烂、渗出者,应给予湿敷或蒸发罨包;对无渗出液者,可给予糖皮质激素类软膏等。(3)亚急性期可用糖皮质激素乳剂,为防止和控制继发感染,可加用抗生素软膏。(4)慢性期可外用滋润剂或角质剥脱剂,顽固性局限性可用糖皮质激素作皮损内注

13、射。4.病情观察 皮损颜色及面积有无变化:渗出有无减少;瘙痒有无减轻。5.协助医生寻找可疑的致病因素,如食物、药物、吸入物等,避免再次接触。6.肢体肿胀时可抬高患肢,减轻水肿、渗出。阴囊湿疹患者使用床上支架支起盖被,以减少刺激,促进愈合。7.做好湿敷、蒸发罨包或封包,并注意保暖。8.湿疹患儿严禁与单纯疱疹患者接触,避免伴发Kaposi水痘样疹。1.舒适度的改变 皮肤瘙痒 与刺激物和致敏物有关。2.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各种因素引起皮疹、水疱、渗出有关。3.睡眠形态紊乱 与皮肤瘙痒剧烈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 与皮肤屏障作用破损有关。(1)勿搔抓皮损,应减短指甲,可戴手套,限制搔抓,如瘙痒严重可用指腹

14、轻拍皮肤。同时借助阅读、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2)告知患者避免用过烫的水洗脸、洗澡,勿使用皂类等刺激性洗涤剂和医嘱外的药物,以免附加刺激。穿宽松纯棉衣服。(3)出院后遵医嘱继续坚持用药治疗。2.疾病预防指导 避免接触一切可疑致敏物。接触后发生反应者,应避免继续接触,尽量寻找致敏源,及时进行有效处理。告知日常生活中易引起过敏的物质,如化妆品、染发剂、气候条件、食物、吸入物、接触物等。3.心理指导 皮炎、湿疹与情绪变化有关,应保持乐观、稳定的情绪,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五、荨麻疹荨麻疹俗称“风疹块”,是由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而产生的一种局限性水肿反应。多数患者不能找到确切病因

15、,常与食物、药物、感染、物理刺激、昆虫叮咬、精神因素等有关。根据病程分为急性荨麻疹与慢性荨麻疹。急性荨麻疹起病急,出现大小不等红色风团,境界清楚,一般于24小时内消退,自觉瘙痒剧烈,可泛发全身或局限于某部位。累及胃肠粘膜出现消化道症状;累及喉头粘膜引起呼吸困难,严重者发生喉头水肿危及生命。慢性荨麻疹全身症状较轻,风团时多时少,反复发生,常达数月至数年之久。特殊类型荨麻疹包括人工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胆碱能性荨麻疹、日光性荨麻疹和压力性荨麻疹。1.饮食护理 发病期间禁食海鲜及牛羊肉等异体蛋白食物,忌烟、酒、咖啡及浓茶等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饮水,以排泄体内聚积的致敏物质。胃肠型荨麻疹,嘱患者流质饮食

16、或禁饮食。2.用药护理 患者口服抗组胺药物,可出现乏力、嗜睡、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等,服药后应卧床休息,注意安全。重型患者可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感染性荨麻疹可加用抗生素。3.病情观察 轻型观察皮损及主观瘙痒变化;重型观察呼吸、腹痛及生命体征变化。对呼吸困难或窒息者,立即报告医生进行急救处理。4.卧位 胸闷气短患者给予半坐卧位并吸氧;腹痛患者取舒适卧位。急性期卧床休息,躁动时加护栏,防坠床。5.应结合病史,寻找过敏源,如发现对某种食物,药物或花粉过敏时,应立即停止使用或避免接触;如感染引起者,须尽快控制感染,积极治疗原发病。6.嘱勿搔抓皮损,勤剪指甲,必要时戴手套限制搔抓。瘙痒时可用手轻拍皮肤,避

17、免搔抓,分散注意力。7.贴身穿棉质宽松衣物,勿穿化纤紧身内衣及皮毛制品。1.潜在并发症 喉头水肿。2.舒适度的改变 与疾病皮肤出现瘙痒性风团有关。3.焦虑 与疾病反复发作有关。4.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皮肤,黏膜小血管反应性扩张及渗透性增加引起皮肤水肿有关。5.知识缺乏 缺乏荨麻疹、血管性水肿的相关疾病知识。1.疾病知识指导 穿宽松棉质衣裤,内衣勤洗勤换,剪短指甲,避免搔抓。忌用过烫的水洗脸、洗澡,勿使用刺激性皂类。瘙痒时可用指腹轻拍皮肤或分散注意力。保持大便通畅。2.疾病预防指导(1)避免接触易引起过敏的食物、药物、吸入物等。(2)避免室温过热或过冷,寒冷性荨麻疹患者缓解期最好别游泳,以免刺激发

18、病。(3)季节性发作的荨麻疹应尽早做变应原检查。(4)让患者掌握自己的发病规律,若复发及时到医院就诊,不要轻视或延误治疗。3.心理指导 介绍疾病有关知识,让患者了解病情及治疗方案,减少思想顾虑。六、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绝大部分药物都可能导致药疹,但是否引起药疹还取决于个体因素,临床上易引起药疹的药物有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镇静催眠药及抗癫痫药等个体因。常见类型有固定型药疹、荨麻疹型药疹,血管炎型药疹、血清病样型药疹、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紫癜型药疹,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等。药疹表现多种多样,

19、皮疹分布广泛,常伴发热、皮肤瘙痒、黏膜损害等全身症状,病情轻重不一,严重者可累及心、肝、肾、及造血系统等,甚至危及生命。1. 饮食护理 发病期间禁食辛辣刺激性及海鲜类易过敏食物。鼓励多饮水,促进药物排泄。加强营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口腔溃烂影响进食者,给予流食、半流食或遵医嘱胃肠外营养。2. 避免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3. 用药护理 使用抗组胺剂时,应卧床休息,注意安全。无糜烂的皮损,可用炉甘石洗剂或激素乳剂;糜烂渗出的可先用复方黄柏液,3%硼酸溶液或生理盐水湿敷,待皮损收敛干燥后再外用乳剂。遵医嘱使用广谱不易致敏的抗生素预防感染。重症患者加强支持疗法,并维持水电解质

20、平衡。使用激素的患者注意观察血糖、血压、精神症状及有无皮损继发感染等。4. 病情观察 观察皮损变化、生命体征、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状况。5. 做好消毒隔离,将重症患者安置在单人间,实行保护性隔离,病室定时通风及紫外线消毒。患者被服及时更换、消毒。医务人员严格无菌操作。减少探视,避免交叉感染。6. 高热患者,遵医嘱给予降温处理,半小时后观察体温并记录。及时更换汗湿的衣服、被单等7. 换药时严格无菌操作,宜动作轻柔,勿撕扯皮损造成患者疼痛加剧,通过心理安慰和转移疗法减轻患者疼痛。对大疱皮损可在地位刺破引流或用空针吸出疱液,注意保护创面;痂下感染的创面应予以清除痂皮;糜烂面积过大时,

21、采用湿敷和暴露交替进行使创面干燥,注意保暖,避免受凉。8. 局部损害处理(1) 口腔黏膜损害 用复方硼砂溶液或生理盐水漱口,溃疡部位贴口腔溃疡薄膜,唇部用抗生素软膏等。(2) 眼部损害 用生理盐水清除分泌物,选用适当的眼药水或膏外用点眼。闭眼困难者可用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双眼。(3) 肛周护理 外阴糜烂采取暴露疗法,局部给3%硼酸湿敷,涂抗生素软膏,注意排便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9. 对过敏药物标记明显,避免药疹的再次发生。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做过敏试验。10. 压疮高风险患者要防止压疮的发生。(三) 常见的护理诊断/问题1. 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药物过敏引起的皮肤黏膜炎症反应有关。2. 有感染的

22、危险 与皮肤破溃、抵抗力降低等有关。3. 疼痛 与大面积皮肤剥脱,黏膜破溃、糜烂有关。4. 营养失调 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体液丢失,造成蛋白质、水、电解质的大量流失有关5. 自理能力缺陷 与全身大面积表皮松解、剥脱,黏膜受累有关。6. 知识缺乏 缺乏药物致敏知识。1. 疾病知识指导 告知患者不可搔抓,以免抓破皮肤,引起感染。勿用力擦洗皮肤,避免用热水、刺激性皂类。重症药疹患者出院后要继续服药,勿私自停药减量,定期复诊。2. 疾病预防指导 不要使用已确认致敏的药物,每次就诊时应告知医生药物过敏史,避免药疹再次发生。3. 心理指导 告诉患者大部分药疹是可以治愈的,无传染性,鼓励其以良好的心态积极配合

23、治疗。七、 瘙痒性皮肤瘙痒是皮肤或黏膜的一种引起搔抓欲望的不愉快感觉。瘙痒性皮肤病包括一组以瘙痒为突出表现的皮肤病,包括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和痒疹等。多数病因复杂,发病机制不明,一般认为与神经精神因素直接或间接相关,因反复搔抓,造成瘙痒-搔抓-瘙痒的恶性的循环。1.饮食 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饮酒、浓茶、咖啡等。2.休息 生活作息规律,避免劳累、熬夜。3.用药护理 口服抗组胺药物,可出现乏力、嗜睡、头晕等不适,服药后卧床休息,注意安全。外用止痒剂时边涂药边用指腹轻轻按摩,促进药物吸收。4.病情观察 瘙痒是否减轻,皮损有无消退,有无新出皮损。5.瘙痒护理 剪短指甲,避免搔抓,瘙痒时可用指腹轻

24、拍皮肤,或戴手套以免抓破皮肤。可通过聊天、听音乐、看书等方法分散注意力。瘙痒剧烈时采用冷毛巾冷敷、立即涂药等方法止痒,不应用热水烫洗止痒。6.注意皮肤卫生,洗澡不宜过勤,水温不宜过高,避免用化纤澡巾过度揉擦,勿用皂类刺激性洗涤品。浴后最好用温和性润肤露。穿棉质宽松衣服。7.保持环境安静,床铺整洁、舒适。1.舒适度的改变 皮肤瘙痒 与各种刺激物、致敏物及精神因素有关。2.睡眠形态改变 与皮肤瘙痒有关。1.心理指导 告知患者瘙痒与心理作用关系密切,往往越痒越抓,越抓越痒,改变“一痒就抓”的不良习惯。作息规律并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情绪稳定。2.疾病知识指导 瘙痒性皮肤病病因复杂,日常生活护理很重要,

25、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采用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相结合。3.疾病预防指导 避免加重病情或诱发瘙痒的因素,如寒冷、皮肤干燥、潮湿、局部刺激及精神紧张等。勿用刺激性皂类,防止蚊虫叮咬。根据本病的发病特点,掌握自己的发病规律,采取预防复发的措施。八、多形红斑多形红斑是一种以靶形或虹膜状红斑为典型皮损的急性炎症性皮肤病,常伴发粘膜损害,易复发。病因复杂,药物、感染、食物及物理因素均可引起。临床上将病因不明的称为特发性多形红斑,病因明确的称症状性多形红斑。多累及儿童、青年女性,春秋季易发病,有自限性。常起病较急,可有畏寒、发热、头痛、关节肌肉酸痛等前驱症状。皮损呈多形性,可有红斑、丘疹、水疱、紫癜等。口、鼻、眼

26、及外生殖器黏膜可发生糜烂。重症患者全身症状严重,呼吸道、消化道黏膜受累,可导致肺炎、消化道出血等,并可发生肝肾功能损害,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危及生命。1.饮食护理 禁食辛辣刺激及海鲜类易过敏的食物。口腔黏膜损害者,给予流食或半流食,少量多餐。2.注意休息,避免劳累,适当锻炼。3.用药护理 遵医嘱协助患者使用外用药,口服抗组胺药可出现乏力、嗜睡等不良反应,服药后应卧床休息,避免开车、高空作业等。使用激素时,注意观察患者血糖、血压、精神症状等变化。重症患者给予支持疗法,维持水电解质平衡。4.病情观察 观察有无新出水疱及皮疹,以判断激素用量是否足够以及激素减量有无反跳现象。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肝、肾

27、等重要器官功能状况。5.保持糜烂面的清洁,干燥。对渗液多的给予复方黄柏溶液湿敷,出现大疱者,消毒后抽取疱液再湿敷、涂抗生素软膏。对已结痂的皮损禁止撕脱皮屑,让其自行脱落。6.眼部分泌物多者用生理盐水冲洗眼睛,选用适当的眼药水或膏外用点眼,鼓励患者作眼闭合训练。7.口腔黏膜受累者,遵医嘱协助患者正确漱口。8.外阴、肛周黏膜糜烂,采取暴露疗法,局部给3%硼酸湿敷,涂抹抗生素软膏,注意排便后保持局部清洁干燥。9.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压疮风险高危患者,定时翻身,防止局部皮肤长期受压。1.皮肤完整性受损 与各种原因引起皮肤黏膜急性炎症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 与皮肤完整性受损有关。3.疼痛 与皮肤破损有关。1.积极寻找病因,停用一切可疑致敏药。2.讲解疾病知识,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康复。3.注意用药反应,注意激素的副作用,使用激素的患者不能自行减药或停药,定期门诊随访,复发时及时就诊。4.预防感冒。九、银屑病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鳞屑性红斑。病因不清,与遗传、环境、免疫等因素有关。银屑病临床上分为四型:寻常型、红皮病型、脓疱型和关节病型。寻常型银屑病根据病情发展分为进行期、静止期和退行期;寻常型表现为红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