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47.86KB ,
资源ID:1727126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2712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基础护理学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题.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基础护理学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题.docx

1、基础护理学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题填空1.医院的物理环境包括(空间)(温度)(湿度)(通风)(音响)(采光)(装饰)。患者床单位距离一般不得少于(1)米。适宜的病室温度为(1822),新生儿、老年科室以及在擦浴时,室温应为(2224)。适宜的病室湿度为(50%60%),我国医院环境理想的噪音标准为(35dB)。病室应建立安静制度,工作人员要做到四轻(轻说话)(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2.医院感染可分为(内源性)(外源性),感染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3.常用物理消毒灭菌法(自然净化)(机械除菌)(微波灭菌法)(热力灭菌)(紫外线灭菌法)(电离辐射灭菌)。燃烧法

2、适应于某些(特殊)感染,如(破伤风)(气性坏疽)(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敷料的灭菌处理,适用于不怕热的(金属)器材和(搪瓷)物品的灭菌。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于(手术)器械的灭菌,但(金属锐利)器械不可用此法灭菌。煮沸后经(510)min即可达到消毒效果,海拔每增高300m,煮沸消毒时间应延长(2)min。煮沸消毒时在水中加入(碳酸氢钠)配制成(12)%溶液时,其沸点可提高105,既能增强(杀菌)作用又能起到(防锈)和(去污)作用。4.高压蒸汽灭菌法是(热力)消毒灭菌法中效果最好的一种。当压力为(103137)KPa时,蒸汽温度可达到(121126),经(2030)min后,可杀灭包括(芽孢)在内的

3、一切微生物。使用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器时,灭菌包的一般尺寸应小于(30cm30cm25cm)cm,使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时,灭菌包的一般尺寸应小于(30cm30cm30cm)cm。压力蒸汽灭菌器的常用灭菌效果检测法包括(物理检测法)(化学检测法)(微生物检测法),其中(微生物检测)法是监测灭菌效果最可靠的方法。5.紫外线具有最大杀菌作用的波长为(253.7)nm,具有杀菌波长的紫外线主要作用于(DNA),还可使空气中的氧(解离)产生具有杀菌作用的(臭氧)。紫外线对(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甚至部分芽孢均有杀灭作用,但杀菌效果宜受到(穿透力)(温度)及相对(湿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一般以室

4、温条件(2740)输出强度最大,杀灭微生物最好的相对湿度为(40%60%)。医院内用紫外线常用于(空气)和(物体)表面的消毒,照射时间应从灯亮(57)min后开始计算。用于空气消毒时,有效距离不应超过(2m),照射时间为(3060)min;用于物品表面消毒时,有效距离为(2560cm),照射时间为(2030)min,照射过程中应定时(翻动)物品。当灯管强度低于(70w)或使用时间超过(1000h)时应予以更换。6.日光曝晒法达到消毒的目的所需的时间是 6 h7.常用的化学灭菌法(浸泡法)(熏蒸法)(喷雾法)(擦拭法)。第十章入院与出院护理1.入院程序包括(办理住院手续)(通知病房)(卫生处置)

5、(护送患者入病区)。2.新入院患者的心理需要(焦虑感)(孤独感)(受威胁感)(愧疚感)(失去自主感)(自卑感)()。3.出院方式(准予出院)(自动出院)(转院)(死亡)。4.与护理工作相关的主要力学原理(杠杆原理)(平衡与稳定)。5.常用患者运送法包括(平车运送术)(轮椅护送术)。平车运送法包括(挪动术)(单人搬运术)(两人或三人搬运术)(四人搬运术),其中,四人搬运法适用于(颈,腰椎)骨折,体重较重或病情较重者。第十一章 舒适1.不舒适的原因(病理因素)(心理因素)(外部因素),(疼痛因素)是最常见、最严重的一种不适。2.按卧位的自主性可分为(主动卧位)(被动卧位)(被迫卧位)三种卧位。3.

6、休克患者应抬高头胸部(1020),下肢抬高约(30)。4.支气管哮喘病人发作时应采取(坐)卧位。5.全麻术后未清醒的病人采取去枕仰卧位的目的是(防止呕吐物误入气管而引起窒息)。6.保护具的使用是为了防止(高热)(瞻望)(昏迷)(躁动)及危重患者因虚弱、意识不清而发生(坠床)(撞伤)(抓伤)等意外。常用的保护具有(床档)(约束带)(支被架)。床档主要预防患者(坠床),约束带根据使用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肩部)(膝部)(宽绷带约束),支被架主要用于(肢体瘫痪)的患者,防止盖被压迫下肢而造成足下垂、足尖压疮和不适。第十二章 休息与活动 1.休息的两个先决条件(生理上的舒适)(心理上的安宁)。在各种休息

7、形式中,(睡眠)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一种。2.对于睡眠时相的研究多通过(脑电图)(眼电图)(肌电图)的描记来进行。人们发现在睡眠的不同阶段脑、眼睛和肌肉的活动处于不同的水平,依据其活动特点,基本上将睡眠分为(非快速动延期睡眠)(快速动延期睡眠)两种时相状态。这两种时相又被称为(慢波睡眠)和(快波睡眠)或(正相睡眠)和(异相睡眠)。3.个体平均每晚要经历(45)个80-120min,平均为(90)min的睡眠周期。4.临床上常见的睡眠失调有(失眠)(睡眠性呼吸暂停)(睡眠剥夺)(睡眠过多)(类睡状态)。5.活动受限对骨骼肌肉系统的影响有(肌肉萎缩)(骨质疏松)(挛缩);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有(

8、直立性低血压)(心脏负荷加重)(深静脉血栓形成);对呼吸系统的影响有(呼吸运动减弱)(呼吸道分泌物蓄积)(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肺不张);对泌尿系统的影响有(排尿困难,尿潴留)(泌尿道结石)(泌尿道感染)。6.造成压疮发生的物理因素包括(压力)(摩擦力)(剪切力),多种力联合作用的结果,是压疮发生的(直接)原因,其中,(压力)是引起压疮的最主要原因。压疮的临床分期为(淤血红润期)(炎性浸润期)(溃疡期)。第十三章 饮食与营养1.医院饮食可以分为(基本饮食)(治疗)(实验)。基本饮食包括(普通饮食)(半流质饮食)(软质饮食)(流质饮食)。试验饮食有(胆囊造影饮食)(甲状腺131I实验饮食)(隐血

9、试验饮食)(肌酐实验饮食)等。2.治疗饮食中高蛋白饮食蛋白质总量不超过(120gd);低蛋白饮食蛋白质的摄入量小于(40 gd)。低盐饮食成人食盐的总量控制在(2)g/d或酱油(10)ml/d。3.隐血试验饮食试验期为(3)天,试验期禁止食用易造成隐血试验假阳性结果的食物,如(肉类)(禽类)及含(铁)丰富的药物、食物及(绿色蔬菜)。肌酐试验饮食试验期为(3)天,禁食(肉类)(禽类)(鱼类)且禁止喝(茶)与(咖啡)。限制(蛋白质)的摄入。甲状腺131I试验饮食试验期为(2)周,禁食含(碘)食物及一切影响甲状腺功能的药物和食物,比如(海带)(虾)(紫菜)(海蜇),并且禁止用(碘)消毒皮肤。4.鼻饲

10、时成人插入的长度为(4555)cm,相当于自(鼻尖)经耳垂至(剑突)的距离或前额发髻至(剑突)的距离。每次鼻饲的量为(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h,温度为(3842)。5.为昏迷患者插管,插管前先协助患者(去枕)、头向(后仰),当胃管插入(15cm)时,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使下颌靠近(胸骨柄),将胃管沿(后)壁滑行插入之所需长度。6.鼻饲程序为(准备插管)(插胃管)(鼻饲)(拔管)。长期鼻饲者应每(周)更换胃管,(晚间)拔管,次晨再从(另一侧)鼻孔插入。拔管时嘱患者(深呼吸),在患者(呼气)时拔管。第十四章 体温1.发热程度的划分为低热(37.330);中等热(38.139.0);高

11、热(39.141);超高热(41以上)。2.常见热型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回归热)(不规则热)(波状热)。3.测量体温的方法(水银体温计)(电子体温计)(化学温度计)。4.影响冷热应用的因素(方法)(面积)(时间)(温度差)(部位)(个体差异)。5.使用热水袋时,一般水温调节至(6070),对意识不清、(老年人)、(婴幼儿)、(麻醉未清醒)、(末梢循环不良)等患者,水温应调至50,以防发生烫伤。6.乙醇擦浴禁忌擦拭(胸前区)(腹部)(足底)。7.稽留热常见于(伤寒)弛张热常见于(败血症)间歇热常见于(疟疾)。第十五章 呼吸1.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约为(1620)次/分钟,(节律)

12、规则,频率与深浅度(均匀平稳),呼吸(无声)且不费力。呼吸与脉搏之比约为(1:41:5)2.收集痰常规标本时,应嘱患者晨起后(漱口),深呼吸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于无菌集痰器)。如查癌细胞,应(立即送检),或用(95%乙醇)或(10%甲醛)固定后送检。咽试子标本采集术的目的为从(咽喉)部或(扁桃体)部取分泌物作(细菌)培养或(病毒)分离;作真菌培养时。须在(口腔溃疡)面取分泌物。3.咳嗽技术包括(深呼吸)(术后咳嗽)(爆发性咳嗽);辅助排痰技术有(叩击)(震颤)(体位引流)。4.吸痰时,根据患者情况及(痰液粘稠)情况调节负压,成人应为(-300-400)mmHg;儿童(-250-300)m

13、mHg。插管时不可使用(负压)。吸痰的方法为:左右(旋转),自(深部)向上(提拉)吸净痰液,每次吸痰时间小于(15S)。每根吸痰管(只用一次),不可(反复)(上下)提插。5.鼻导管吸氧时,要注意用氧安全,做到“四防”,即(防火)(放油)(放热)(防震)。氧气筒内的氧气不可(全部用尽),当压力表上指针降至(5)kg/cm2,即不可再用。吸氧浓度=(21)+4(氧流量)。6.吸氧的副作用(呼吸道分泌物干燥)(呼吸抑制)(吸收性肺不张)(晶状体后纤维组织增生)(氧中毒)。新生儿的给氧浓度应严格控制在(40%)以下,并控制吸氧(时间)。7.超声波雾化吸入器水槽和雾化罐内禁忌加入(温水)(热水)或(生理

14、盐水),以免损坏晶片。水槽内水温不宜超过(50),必要时调换蒸馏水,换水时(关闭)机器,连续使用雾化器须间隔(30)min。第十六章 脉搏与血压1.脉搏的一般特性(脉率)(脉律)(脉搏的强度)(脉搏的紧张度)(动脉壁的状态)。2.测量脉搏一般选择(桡)动脉为测量部位,偏瘫患者侧脉,应选择(健侧)肢体。不可用(拇指)诊脉。发现绌脉时。应由两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由(测心率)者发出“始”、“停”口令,计数(1)min。3.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的高低反映心脏(每搏输出量)的多少;心率主要影响(舒张压)。一般情况下,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4.正常成人安静

15、状态下,收缩压为(90140mmHg),舒张压(6090 mmHg),脉压(3040 mmHg),平均动脉压(100 mmHg)。正常人的血压经常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波动,保持着(相对)的恒定。但可因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变化,并且以(收缩压)的改变为主。正常情况下,一般右臂比左臂血压高(1020 mmHg);下肢血压比上肢血压高(2040 mmHg)。5.成人袖带的宽度为(12)cm,测血压时如袖带过宽测得血压值(偏低);如袖带过窄测得血压值(偏高)。袖带缠于上臂(中部),松紧以能插入(一)指为宜,过松测得血压值(偏高);袖带过紧测出的血压值(偏低)。测量血压时要做到“四定”,即(定时间)(

16、定部位)(定体位)(定血压计)。一般选择(右上)臂,偏瘫、肢体外伤或手术的患者应选择(健侧)肢体。6.测血压选择坐位时,被测手臂位置平(第四)肋,卧位时,被测手臂位置平(腋中线),以使被测肢体与(心脏)处于同一水平。充气不可过猛、过快,充气至(肱动脉)消失,再升高(2030)mmhg。以每秒(4)mmHg左右的速度放气。重测时,先将袖带内(气体)驱尽,使汞柱降至(“0”)点,稍等片刻在行第二次测量。一般连续测量(23)次,取其(最低)值。第十七章 排泄1.排便活动的异常有(便秘)(腹泻)(排便失禁)(粪便嵌塞)(排便改道)(肠胀气);粪便的评估内容有(次数)(量)(颜色)(形状)(硬度)(气味

17、),排便时有鲜血滴出,常见于(痔疮);果酱样便见于(肠套叠)(阿米巴痢疾);粪便颜色呈暗红色见于(下消化道出血);柏油样便见于(上消化道出血)。2.粪便标本有(常规标本)(培养标本)(饮血标本)(寄生虫或虫卵标本)四种;检查寄生虫虫卵,应在粪便的(不同)部位取(带血)或粘液部分;作血吸虫孵化检查或服用驱虫药后,应留(寄生虫或虫卵标本)粪便。3.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液面距肛门的距离约(4060)cm,伤寒患者不得高于(30)cm,灌入液体量不得超过(500)ml。4.123灌肠液指的是(50%硫酸镁30ml)(甘油60ml)(温开水90ml)。溶液温度为(3941),肛管插入直肠(710)cm,液面

18、距离肛门(30)cm。 5.正常成人尿量一般为(10002000ml/d),少尿是指24h尿量少(400)ml或每小时尿量少于(25)ml。第十八章 给药1.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药物因素)(机体因素)(饮食的影响)。药物因素包括(药物剂量)(药物剂型)(给药途径)(给药时间)(联合用药);机体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病理状态)。2.(给药)原则是一切用药的总则,在执行药疗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3.口服给药备药时,一个患者的药摆好后再摆(第二个患者)的药;先备(固体)药,再备(液体)药;发药时,同一患者的药物应(一次)取离药车;不同患者的药物,不可(同时)取离药车,以免发生错误。4.

19、将下列外文翻译成中文:ID(皮内注射)qn(每晚一次)bid(每天两次)tid(每天三次)IM(肌肉注射)IV(静脉注射)IVgtt(静注滴剂)。5.保管药物时,药瓶上需有明显标签,内服药以蓝色标签,外用药以(红色边),剧毒药以(黑色边)为标志。6.皮内注射的目的(预防接种)(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各种药物的过敏试验,以观察有无过敏反应)。7.皮内注射以(70%乙醇)消毒皮肤,进针角度为(5),进针深度为(针尖斜面),持针手法为(平执式),拔针后,嘱患者切勿(按揉),20min内不得(不得离开病房,剧烈活动)。皮下注射,持针手法为(平执)式,进针角度为(3040),进针深度为(进针1223);

20、肌内注射时,持针手法为(执笔式),进针角度为(90),进针深度为(全部针梗)。2岁以下的婴幼儿臀部肌内注射不得选择(臀大肌)注射,而应选择(臀中肌或臀小肌)注射。8.静脉血标本包括(全血标本)(血清标本)(血培养标本)。严禁在(输液)(输血的针头)处抽取血标本。一般血培养标本取血(5)ml,亚急性心内膜炎患者为提高培养的阳性率,采血量增至(1015)ml。同时抽取几个项目的标本时,一般应先注入(血培养)瓶,其次注入(抗凝)管,最后注入(干燥)试管。9.青霉素试验液的浓度(500uml);头孢菌素试验液的浓度(0.5mgml);链霉素试验液的浓度(2500uml);破伤风抗毒素试验液的浓度(15

21、0IUml);普鲁卡因试验液的浓度(2.5mgml)。第十九章静脉输液与输血1.输液常用溶液有(晶体溶液)(胶体溶液)(静脉高营养溶液)三大类。常用晶体液有(葡萄糖溶液)(等渗电解质溶液)(碱性溶液)(高渗性溶液)。葡萄糖溶液用于补充(热量)和(水分),浓度有(5%)(10%)两种,常用作静脉给药的(载体)和稀释剂;等渗电解质用于(补充水)和(电解质),常用的含钠溶液包括(0.9%氯化钠溶液)(复方氯化钠溶液)(5%葡萄糖溶液);碱性溶液用于纠正(酸中毒),维持(酸碱)平衡,常用溶液有(5%碳酸氢钠)(11.2%乳酸钠)(1.4%碳酸氢钠)(1.84%乳酸钠);高渗溶液用于(利尿脱水),可降低

22、(颅内压),常用溶液有(20%甘露醇)(25%山梨醇)(25%50%葡萄糖)。2.中分子右旋糖酐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低分子右旋糖酐能降低(血液粘稠度),减少(红细胞)凝聚,改善血液循环和(抗血栓)形成。3.临床补液的原则()()();补钾四不宜()()()()。4.根据(药抗性质)(患者病情)(年龄)以及(心肺功能状态)调节输液滴速,一般成人(4060)gtt/min,儿童(2040)gtt/min;对心、肺、肾功能不良者、(老年体弱)者、婴幼儿以及输入(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含钾)药物、(高渗)药物或血管活性药物等,应(减慢)低速。对严重脱水、(血容量不足)、(心肺功能

23、良好者)输液速度可适当(加快)。5.在输液卡上记录(输液时间)(药物)(滴速)(患者情况),并签名。输液过程中倾听患者(主诉),观察(输液部位)状况,及时处理(输液故障),密切观察(有无输液反应)。6.当病人输液或输血时,尽量避免收集_,以免影响检验结果,同时,严禁在输血、输液处抽取_。7.常见的输液反应有(发热反应)(循环负荷过重)(静脉炎)(空气栓塞)。常见输血反应有:(发热反应)(过敏反应)(溶血反应)()()。 8 开始输血速度宜慢,一般滴速不超过(20)gtt/min,观察患者情况(15)min,如无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节滴速。输入两袋以上血液时,两代之间输入(生理盐水)。第二十章

24、病情观察和危重患者的抢救和护理1.病情观察的内容(一般情况观察)(神经精神状况观察)(生命体征观察)(常见症状观察)(其他方面观察)。根据意识障碍的程度一般分为(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瞳孔变化是许多疾病病情变化的一个重要指证。观察瞳孔要注意两侧瞳孔的(大小)(形状)(位置)(边缘)(反应)。正常瞳孔为(圆)形,位置(居中),边缘(整齐),两侧(等大),在自然光线下直径为(25)mm,对光反射和调节反射两侧(相等)。瞳孔直径小于(2mm)称瞳孔缩小,两侧瞳孔缩小常见于(有机磷)(吗啡)等中毒;单侧瞳孔缩小常提示(同侧小脑幕裂孔疝早期)。瞳孔直径大于(5mm)称瞳孔扩大,单侧瞳孔扩大

25、、固定常提示(同侧小脑幕裂孔疝);两侧瞳孔扩大常见于(双侧小脑幕裂孔疝)(枕骨大孔疝)(颠茄类药中毒);重危患者瞳孔突然扩大,常是病情(急剧变化)的标志。2.在常温情况下,心脏停搏3s时患者就感到(头晕);10s即出现(昏厥);30-40s后(瞳孔散大);60s后呼吸停止、(大小便失禁);(46min)后大脑发生不可逆的损伤。3.对心脏停搏、呼吸骤停患者的抢救应在(4)min进行基础生命支持,开始时间越早,成活率越高。据统计,在心脏停搏(4)min内进行基础生命支持技术,并于(8)min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患者的存活率可达(43)%。基础生命支持技术主要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心脏

26、按压)和(除颤)。4.抢救物品的存放要做到“五定”,即(定数量品种)(定人保管)(定点安置)(定期消毒灭菌)(定期检查维修)。5.高猛酸钾洗胃液,禁忌哪些药物中毒时洗胃(1605乐果)(1059乐果)(4049乐果)。 洗胃的禁忌症(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物者)(上消化道溃疡癌症患者)(胃插管术禁忌症)(血小板减少症)(胸主动脉瘤心梗患者慎用)。6.吞服(强酸)(强碱)等腐蚀性药物者(禁忌)洗胃,以免穿孔,可给予(牛奶)(豆浆)(蛋清)(米汤)等物理性拮抗剂以保护胃黏膜。中毒较轻者可取(坐)位或(半坐)位,头(转向)一侧,中毒较重的患者取(左侧)卧位,以减少毒物的排空。洗胃溶液温度为(2538

27、),一次灌入量以(300500ml)为宜,吸引器负压保持(13.3)Kpa。7.判断病人脑死亡的标准是()()()。 第二十二章 医疗和护理文件记录1.医疗和护理文件的记录要求(及时)(客观)(准确)(完整)(简要)。2.医嘱的种类(长期医嘱)(临时医嘱)(备用医嘱)。3.sos医嘱在(12h)内有效,(病情需要)才执行。名词解释医院感染: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指患者,探视者,医院工作人员等再医院活动期间遭受病原体侵入而引起的任何诊断明确的感染或疾病。消毒:清除或杀灭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使其数量减少到无害程度的过程灭菌:清除或杀灭物品中的一切微生物,包括治病和非致病微生物繁殖

28、体和芽孢过程。高效: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中效:杀灭细菌繁殖体,结核杆菌,病毒,不能杀灭芽孢低效:杀灭细菌繁殖体,部分真菌和亲脂性病毒,不能杀灭结核杆菌,亲水性病毒和芽孢无菌技术:在医疗,护理操作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人体和防止无菌物品,无菌区域被污染的操作技术隔离:将传染病患者或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方,以暂时避免与周围人群接触的措施清洁区: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办公室,治疗室等以及病区以外的地方。半污染区: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化验室,消毒室等污染区:患者直接和间接接触,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病室,厕所等医源性损害:无论是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还是心理性损伤,如果是由

29、于医护人员言谈及行为上的不慎,或操作上的不当,失误造成患者心理或生理上的损害。入院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的一系列护理工作。出院护理:协助患者离开医院的一系列护理工作人体力学:应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和有关的定律以及相关的机械运动原理来研究人体发生的各种活动的科学。舒适:处在轻松,安宁的环境状态下,个体所具有的身心健康,满意,没有疼痛,没有焦虑,轻松自在的自我感觉。主动卧位:患者在床上自己采取的最舒适的卧位。被动卧位:患者自己无力变换卧位时,由其他人帮助安置的卧位被迫卧位:患者的而意识清晰,也有变换卧位的能力,但由于疾病的影响或治疗的需要,被迫采取的卧位。休息:在一定时间内相对地减少

30、活动,使人从心理和生理上得到松弛,消除或减轻疲劳,恢复精力的过程。睡眠型呼吸暂停:一种以睡眠期间发生的自我限制,10S以上没有呼吸的睡眠失调。压疮:也称褥疮,由于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局部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关节活动范围练习:用以维持和恢复关节活动范围的练习。剪切力:由于两层物质相邻表面间的滑行,产生进行性的相对移位时所产生的一种力。治疗饮食: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在基本饮食基础上适当调整总热能和某种营养素,从而达到辅助治疗目的的一类饮食。实验饮食:亦称诊断饮食,通过对饮食内容的调整,以协助疾病的诊断和提高实验检查结果的正确性的一种饮食。管饲饮食:对于肠胃

31、功能正常的患者,通过管道将食物,水分及药物灌入胃内,以提供营养素,是一种既安全又经济的营养支持方法。鼻饲:将导管经鼻腔插入胃肠道,从管内输注流质食物,水分和药物,以维持患者营养和治疗需要的技术。要素饮食:又称元素饮食,是一种人工精致,营养素齐全,由无渣小分子物质组成的水溶性营养合成剂。发热:机体在致热源作用下,体温调节中枢的调定点上移而引起调节性体温升高,当体温升高超过正常值0.5或一昼夜体温波动在1以上时。稽留热:体温在3940以上水平持续数日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弛张热:体温在39以上,波动范围大,24h体温差可达2以上,但都高于正常水平。间歇热:体温骤然上升到39以上,持续数小

32、时后又迅速降至正常,经过一天或数天间歇后体温又升高,高热期与无热期有规律的交替出现,反复发作。体温过低:机体深部温度持续低于正常,体温在35一下者。继发性效应:局部用冷或用热后,引起周围小血管的扩张或收缩。是机体为了避免长时间用热或用冷引起局部组织损伤的防御反应。呼吸困难:患者感到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并有呼吸频率,节律和深浅度的异常及呼吸肌加强收缩的表现。潮式呼吸:一种有浅慢逐渐变为深快,然后再由深快变为浅慢,随之出现一段时间的呼吸暂停(530S),又开始上述变化的周期性呼吸。间断呼吸:有规律地呼吸几次后,突然停止呼吸,间隔一个短时期后又开始呼吸,如粗反复交替。蝉鸣样呼吸:吸气时有一种高音调的音响,多因细支气管,小支气管堵塞,使空气进入发生困难所致。鼾声呼吸:由于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