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18.12KB ,
资源ID:1735039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ingdoc.com/d-1735039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千米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0)主动上传,冰点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点文库(发送邮件至service@bingdoc.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千米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docx

1、千米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千米的认识”优质课教学设计浙江省杭州采荷第二小学教育集团 方建春【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8页。 【教学准备】 1学生课前走一走100米或200米的路程。 2课件。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目标确定 教材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公路上常见的交通指示牌引出千米,然后让学生亲身体验,要求学生走一走100米和200米的长度,推断走1000米大约要多少时间。在课前访谈中,发现只有极少数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至于1千米大约有多长,基本上没有什么体验,学生表达也不甚清楚。可见,建立1千米的观念是本课的重点,同时也是难点。因

2、此,本课目标定位如下: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并能进行该单位的简单化聚; 2.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3.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策略选择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千米”这一观念建构效果的好与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空间观念的形成。因此,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我从教材的设计意图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重组了教学过程,具体用到以下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如课题引入

3、时,让学生估计老师到上海经过的路程,引出千米这个概念,同时感受千米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又如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让学生置身生活情境中,既充分应用米、千米互化的知识,又让学生体验到千米存在的必要性。 2.选择验证:由于学生生活经验存在差异,如学生放学经过的路线的不同,导致学生印象中从学校到某处大约是1千米的观念大不相同,教学设计时,教师根据学生常走的三条路线进行了步测,在学生回答后,课件中有选择地验证,强化“千米”的观念。 3.合作解疑:在建立和强化1千米的观念时,让学生在教师指导的前提下进行交流,互相纠错,实现互学共进;在综合练习“我当西博小导游”中,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或合作解答,或自

4、主探究,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片段实录】 教学片段一:初步建立千米的观念 师:课前大家都走了100或200米,并做了记录,你能说说走1000米大约花多少时间或走多少步数吗? 生1:我走了100米用了 60秒时间,照这样算走1000米就需要600 秒时间。 师:600秒也就是几分钟时间?(10分钟)有不一样的吗? 生2:我走100米用了70秒,照这样算走1000米需要700秒,大约12分钟。 生3:我走了200米用了3分钟,照这样走1000米,需要15分钟。 生4:我走了100米走了82步,照这样算1000米就需要走820步。 生5:我走200米走了132步,我

5、以前走过1000米,大约走了754步。 师: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6:不同意,200米走132步,1千米是200米的5倍,应该是660步。 生5:我走到后面越来越累,步数当然就多一些了。 师:同学们,她的话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6:我们如果按照走100米或200米的速度匀速走的话,可以直接将时间或步数直接乘5,但考虑我们小朋友身体状况的话,实际上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步数就比匀速走多一些。 师:看来我们还要尊重实际状况。下面请同桌两人交流走1千米所花的时间和走的步数。 教学片段二:强化1千米概念 师:同学们,你们认为从校门口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1:到邵逸夫医院吧。 生2:我认为不对,因为

6、从学校门口到采荷路的34路车站就有一站路,而34路车站到邵逸夫医院还有三四站路呢,比1千米可远多了。 师:那你认为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呢? 生2:大约到采荷路口,因为到那儿大约两站路,接近1千米。 师:是这样吗?我们一起看(看课件演示) 生(全体):哦,是采荷路口。 师:如果往庆春路方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 生3:我觉得到庆春立交桥大约是1千米。 师:你是怎样知道的。 生3:因为我家在立交桥边,我早上走到学校一般用14分钟,我走100米大约75秒,走1000米大约13分钟,13分钟和14分钟很接近,所以我认为到那儿大约是1千米。 师:让电脑叔叔告诉我们是否正确(电脑演示)。 生(全体):完全正确

7、。 师:下面请你和同桌交流,学校出发到哪儿大约是1千米,并说说理由。 教学片段三:练习1选一选、填一填 师:下面请同学们完成练习1,请看清题目要求。 (学生填写后反馈) 生1:我认为青春医院到众安桥的路程是1千米500米,因为青春医院到浙一医院是两个500米,刚好是1千米,再从浙一医院到众安桥500米,合起来就是1千米500米。 师:答案完全正确,有其他想法吗? 生2:我是这样想的,因为青春医院出发到众安桥有3站路,每站路大约是500米,也就是1500米,1500米=1千米500米。 师:你的思路非常清楚。如果从湖滨出发到大学路口大约多少路程,你们谁知道? 生3:我认为是2千米500米,因为湖

8、滨到大学路口有5个500米,也就是2500米,2500米有2个千米1个500米,即2千米500米。 师:同学们,复兴大桥是杭州新造的大桥,它的信息谁能补充完整。 生4:我认为复兴大桥长约80千米,宽约26米。 生5:我对长约80千米有意见,我看过报纸,钱塘江的宽大约1200米,桥不可能80千米长,我认为填1千米500米比较合适。 师: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生6:我认为长填2千米500米比较合适,因为1千米500米第一小题已经用过了,钱塘江宽1200米,桥身加上两边的长度,大约是2500米,也就是2千米500米,填80千米、15千米更不符合实际。 师:正确,同学们很善于比较和估计,那么第三题谁来解

9、决? 生7:我觉得飞机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0千米, 坐小轿车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80千米,步行每小时行的路程大约是15千米。 师:你们认为对吗?为什么这么填? 生7:飞机速度最快,所以应该填最大的数量800千米,小轿车比飞机慢多了,但也比较快,填80千米,步行最慢,我想我8分钟走1千米,60分钟大约走8千米,大人比小孩快,所以填15千米比较合适。 【教学反思】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富有个性的探究过程,在本课教学中我努力达到这一要求,在反复的教学尝试中,我觉得该节课做到了以下几点。 1.找好知识的“生长点”,教学流程通畅。 本课开始就让学生通过估计铅笔长度、教室前后

10、的距离、杭州到上海的路程这些具体问题感知单位由小到大的客观存在,以及千米这个单位出现的必要性,使千米这个单位的学习过程自然通畅。 2.尊重学生的真实体验,观念建立自然。 在1千米概念的建立初期,难度比较大,但教学中能充分尊重学生走100米和200米的真实体验,并在课前让学生进行整理,通过合理的推理,知道1千米大约走多少步或走多少时间,利于概念的建立,特别是从学校到何处为1千米的估计、公交车站的路程估计,层次明显,不断帮助学生唤醒原有的生活经验,强化1千米的观念。 3.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学习方式合理。 在整堂课中,1千米观念的建立,不是靠死记硬背,而是教师不断引导,提供相应的学习任务,根据学生的

11、差异,让学生决定学习方式,如通过100米和200米来帮助建立概念时,学生既全体交流,又个别讨论,又如最后的综合练习,学生可以根据自身能力选择合作还是自主探索。 在整个教学中,我也深切感受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环境在该课中应予以高度关注,因为教师的设计不可能考虑到所有学生的生活经验,如在教学片段二中,教学时就发现有的班级学生大部分就住在校园后面,课件演示难以启发学生去强化1千米的观念。此外我们也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多种结果出现以后,教师要灵活处理,如片段一中出现了一个学生走了1千米发现实际结果并不是按照乘5得到的,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应对,显然,这些问题既可能导致教学失败,同时也是教师反思成长的有效资源,值得我们回味和珍惜。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